谈古人的学习观

合集下载

关于中国历代教育思想家对学习定义的整理以及学习观的比较

关于中国历代教育思想家对学习定义的整理以及学习观的比较

关于中国历代教育思想家对学习定义的整理以及学习观的比较前言:在中国古时候,一开始学与习是分开的。

“学”是指人的认识活动,主要是各种直接和间接经验的获得;“习”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理解所学内容和巩固知识、技能,有温习、实习、练习之意。

学习是学、思、习、行的总称。

一、历代教育思想家对学习的定义:1.孔子(公前551--前479):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的教育家。

①在《论语》首篇《学而第一》中就有六处提到学,《学而第一》的十六章可以分成四个部分,下面是第一部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将“学而时习之”中的“习”理解为实践、实际行动应更合适:将所学的付诸实际行动,才能感到快乐。

②第二部分共四章,针对“学而时习之”中的“习”进行了讨论:什么是“习”以及怎么“习”。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这两章所提及的都是要实实在在去做的事情,不是说一说就可以的。

综合以上四章,可见整个第二部分都是在强调实际行动的重要性,说明了要注重实际行动的道理。

③在讨论了“学而时习之”中的“习”之后,第三部分接着就讨论“学而时习之”中的“学”。

在孔子看来,究竟要学习些什么呢?下面的两章就回答了这个问题:要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从以上两章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学而时习之”中的学就是这里的“学文”,学习以《诗》、《书》、《礼》、《易》等六经为代表的古代文献,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学习(狭义的学习);二是读书是次要的事情,首要的事情是要懂得为人处世,为人处世做好了之后有余力再去读书。

古人关于读书的人生智慧

古人关于读书的人生智慧

古人关于读书的人生智慧1.学而不思而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译文】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译文】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但它却能荒废在游戏玩耍中。

事情由于反复思考而成功,但它却能毁灭于不经大脑的随性中。

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译文】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译文】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6.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葛洪【译文】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译文】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译文】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9.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林逋《省心录》【译文】知道自己不足的人爱学习,以请教别人为耻的人自满自足。

10.学不可以已。

——《荀子·劝学》【译文】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译文】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1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译文】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1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译文】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1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译文】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15.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三国志》【译文】读书读得多了,书中之义就自然出现,不待讲解,即明其义矣。

古人读书贵精不贵多文言文的翻译

古人读书贵精不贵多文言文的翻译

古人读书贵精不贵多文言文的翻译
(实用版)
目录
1.古人读书的态度
2.古人读书贵精不贵多的原因
3.文言文的翻译及其重要性
4.总结
正文
古人读书贵精不贵多。

这句话体现了古人对于学习的态度,他们认为读书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

这一观念对于现代人来说,同样具有很高的启示意义。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往往被海量的信息所淹没,而忽略了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古人读书贵精不贵多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古人书籍的流传方式与现代大为不同。

在古代,书籍的传播主要依靠手抄和木刻印刷,这两种方式都较为费时费力,因此书籍的流传速度较慢,数量也相对较少。

这使得古人能够更加专注于书籍的内容,对每一本书进行深入研究。

其次,古人的学术观念也使得他们更加注重书籍的质量。

在古代,学术传承往往以师徒制为主,学生们跟随老师学习,研读经典。

这种学术传承方式使得古人更加注重对经典著作的理解和传承,而非追求阅读的数量。

此外,文言文的翻译在古人读书过程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其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别。

因此,古人在阅读文言文时,需要对其进行翻译,以便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含义。

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古人的语言能力,还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的深入思考。

总之,古人读书贵精不贵多的观念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应当学会筛选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并对这些
信息进行深入研究和理解,而非追求阅读的数量。

浅析《论语》中的学习观

浅析《论语》中的学习观

文史纵横丨浅析《论语》中的学习观张琴诗(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湖南湘潭 411100)【摘 要】 本文阐释了孔子《论语》中的学习观:乐学原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注重道德实践的原则——行有余力,则有学文;时习总结的原则——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思结合原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虚心向学的原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不知,是知也;终身学习的原则——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先立己再立人的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关键词】 孔子;《论语》;学习观后人常称“半部《论语》治天下”,从这一句话可窥知其价值之大。

《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一生的言行及其思想,而孔子作为我国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论语一书中包含了大量的学习以及教育方面的思想,单是这个“学”字,出现的次数高达64次,而“好学”这个词出现了15次。

因此,在本书中关于学习和教育方面的讨论占据了极大的比重。

当今时代,探讨论语中的学习观,对中学生乃至大学生的教育、教学都非常重要。

本文试从《论语》一书入手,简要探讨其书中蕴含的学习原则,兼及论述对当代中学生教育的启示。

一、乐学原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的开篇就是“学而篇”,而开篇的第一句话又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之后,经常复习它,不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吗?对于古人来说,确实如此。

因为古人对于学习,完全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喜爱,他们的读书并不以取得任何功名为目的,是一种脱离功利性目的的学习。

而且他们的学习不单单仅是指课本上的道德学问,还有生活中的各种学习实践,他们的学至少包含了这两方面。

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的学习与古人的学习已经有大大的不同了,并不是说今天的学习富含功利性目的,而是我们的学习已经被逼着向功利性目的进发。

在每一个阶段,我们都会面临升学压力,小升初、初升高,高中考大学,每一个阶段,但凡你考不上,没学上,家长们都会问:“考不上学,不读书,你能干什么呢?”为什么不上学,就没有出路呢?因为我们已经被时代的发展改变了,我们成为了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除了读书,一直读下去,没有任何别的出路。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古人谈读书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1.课文内容概述:本课主要是讲述了古人对于读书的态度和观点。

通过引用各个古代文化名人的名言警句,课文向我们传达了读书的重要性和价值。

2.孔子的观点:孔子认为读书应该注重实际应用,有所取舍。

他说:“适可而止,则知止矣。

”这句话告诉我们,读书不能只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能力做出选择。

3.孟子的观点:孟子认为读书要有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不能只追求知识数量的增加,而要注重品德修养的培养。

他说:“名学之路,贵乎实,用乎治民为本,自身为基。

”这句话告诉我们,读书要与实践相结合,关注社会问题,并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

4.王羲之的观点:王羲之是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他认为读书要关注文字的艺术表现和情感的传递。

他说:“文不过饰辞,实则化繁为简之妙。

”这句话告诉我们,读书要关注文字的美感和情感的表达,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还要欣赏文字背后的艺术价值。

5.韩愈的观点:韩愈是中国古代著名文学家,他认为读书要注重实际应用,不能只追求口头的理论知识。

他说:“读书万卷如蜻蜓点水。

常常读书的人,蜻蜓点水,点完一点就飞走,过了很快就飞离水面。

”这句话告诉我们,读书要注重实际运用,学到的知识要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纸面上。

6.杜甫的观点:杜甫是中国古代著名诗人,他认为读书要注重思考和理解,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文字。

他说:“读书时,随便读,越读越穷。

”这句话告诉我们,读书要深入思考,理解文字的深层含义,才能真正受益。

7.白居易的观点:白居易是中国古代著名文学家,他认为读书要善于总结和运用,不能只停留在被动的接受阶段。

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句话告诉我们,读书要善于总结,通过自己的理解和运用,将所学的知识发挥出来。

总结起来,古人谈读书这篇课文通过引用古代文化名人的名言警句,传递了读书的重要性和价值。

读书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培养品德修养,注重实际运用,关注文字的艺术价值,深入思考和理解,善于总结和运用。

古人谈读书三篇的主要内容

古人谈读书三篇的主要内容

《古人谈读书》是一篇由三则古代文献组成的文章,分别是孔子、朱熹和曾国藩的观点。

以下是对这三篇主要内容的概述:
1. 第一部分(孔子):这部分出自《论语》,主要强调了学习的态度和学习方法。

孔子提出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观点,即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他还提出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理念,即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此外,孔子还强调了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的重要性。

2. 第二部分(朱熹):这部分作者是朱熹,他提出了“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的观点。

他认为,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没有专注统一,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么一定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了,也记不长久。

这三到中,心到最重要。

若心神集中了,眼和口还会不集中吗?
3. 第三部分(曾国藩):这部分作者是曾国藩,他提出了读书需要有志、有识、有恒的观点。

他认为,读书首先要立下志向,这样才能不甘落后;其次要有见识、有见地,知道学海无涯,才不会容易满足;最后还要有恒心,只要持之以恒,就没有完不成的事。

总的来说,《古人谈读书》这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古人对于读书的看法和方法,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中国古代圣贤是怎么学习的

中国古代圣贤是怎么学习的

中国古代圣贤是怎么学习的爱好学习、善于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

数千年来,囊萤夜读、凿壁偷光、燃薪而读等故事传为美谈,“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一直为人们所推崇。

勤学、善思、贵疑、好问等优秀的学习精神和学习品格,成为中华文明绵延五千余年生生不息的重要因素。

中国古人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对于我们今天树立准确的学习观、掌握准确的学习方法,进而学有所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立德增智,学不可少中华民族“爱好学习、善于学习”的传统由来已久。

《论语》开卷第一篇的标题就是“学而第一”,把学习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

《论语》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意思是人的自然属性相差无几,后天的学习才使人有了优劣高低之分。

荀子把人性分为“性”和“伪”两个方面,“性”指的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伪”指的是在人出生以后通过学习、教育形成的品德。

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意思是人的自然属性是有缺陷的,故而“恶”;“伪”就是对这种自然属性的加工改造,目标是“善”。

“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自然属性是加工改造的基础,没有加工改造,“性”的完善美好就无从谈起。

而化“恶”为“善”最重要的途径和方法就是接受教育,努力学习。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就曾说:“非学无以广才”。

古人重视学习,是因为学习是增加学识修养、成为有用之才的重要途径。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在古人看来,学习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途径。

人刚生下来并无贵贱、智愚与贫富之分,之所以有的人由贱而贵、由愚而智、由贫而富,“其唯学乎”。

明朝思想家王廷相认为智能主要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他说:“使无圣人修道之教,君子变质之学……虽禀上智之资,亦寡陋而无能矣。

”意思是:即使是一个禀赋很好的人,如果不去学习,也会浅薄而无能。

清代思想家戴震明确主张人的智能是后天学习和持续扩充的结果。

他说:“然人与人较,其材质等差凡几?古贤圣知人之材质有等差,是以重问学,贵扩充。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朱熹读书观点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朱熹读书观点

朱熹读书观点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是宋明理学的创立者之一。

他的学术成就丰硕,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读书方面,朱熹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观点和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和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朱熹强调读书的目的性。

他认为,读书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即为了明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说:“读书之法,莫贵于明理。

”这里的“明理”是指明白道理、真理,包括道德伦理、社会规律等方面的内容。

朱熹认为,读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从而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为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幸福做出贡献。

因此,我们在读书时,应该明确自己的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书籍,避免盲目地追求知识的广度而忽视深度。

其次,朱熹主张读书要有自己的思考。

他认为,读书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思考、消化、吸收、创新的过程。

他说:“读书须是自家体贴出来。

”这里的“体贴”是指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体会,将书中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智慧。

朱熹反对盲目地接受书本上的观点,主张在读书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与作者进行对话,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

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书中的道理,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再次,朱熹提倡读书要有方法。

他认为,读书的方法对于提高阅读效果至关重要。

他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读书方法,如“循序渐进”、“温故知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这些方法都强调了读书过程中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反思性。

循序渐进是指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步骤进行阅读,从浅入深,由易到难;温故知新是指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不断回顾和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是指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辨析。

这些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的阅读学习仍具有指导意义。

此外,朱熹还强调读书要有良好的心态。

他认为,读书是一种愉悦的享受,而不是一种痛苦的负担。

他说:“读书是一件快事。

”这里的“快事”是指读书能够带给人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古人谈读书朱熹读后感

古人谈读书朱熹读后感

古人谈读书朱熹读后感摘要:一、引言:谈论古人对读书的看法二、朱熹的读书观:阐述朱熹的读书方法及其特点三、朱熹读书观的实际应用:介绍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朱熹的读书方法四、朱熹读书观的意义:分析朱熹读书观对现代人的启示五、结论:总结文章观点,强调读书的重要性正文:【引言】在我国历史悠久的文明进程中,古人对读书的学习和认识颇有自己的见解。

他们认为,读书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方式,更是一种提升个人修养、陶冶情操的途径。

其中,朱熹的读书观尤为独特,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朱熹的读书观】朱熹,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的读书观具有鲜明的个性。

他认为,读书要有明确的目标,即“明理”。

他强调,“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主张通过反复阅读,使书中的道理深入人心。

此外,朱熹提倡“心到、眼到、口到”的读书方法,即在阅读过程中,要将注意力集中在文字上,用心去理解其中的意义,边读边思考,从而达到深入领悟的目的。

【朱熹读书观的实际应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借鉴朱熹的读书方法,提升自己的阅读效果。

首先,我们要明确自己的读书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

其次,通过反复阅读,加深对书中的理解和记忆。

最后,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运用到实际行动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朱熹读书观的意义】朱熹的读书观对我们的启示在于,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分数、学位,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丰富内心世界。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往往忽略了读书的重要性,而朱熹的读书观提醒我们,要珍惜这一古老的优良传统,让读书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

【结论】总之,古人谈读书,尤其是朱熹的读书观,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读书是一种永恒的追求,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

只有通过读书,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理解人生,实现自己的价值。

《论语》中的学习观

《论语》中的学习观

《论语》中的学习观一、学习的态度1、爱学乐学(勤奋刻苦地学)6.20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启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6.1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⑴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译文】孔子说:“颜回多么有修养呀,一竹筐饭,一瓜瓢水,住在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苦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

颜回多么有修养呀!”【注释】⑴箪——音单,dān,古代盛饭的竹器,圆形。

孔子曾站在河岸上感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9·17),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着。

因此,他劝勉学生说“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泰伯8·17)意思是学习像追逐什么而赶不上那样,即使追赶上了还担心再失去它。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准买寸光阴,要惜时如金地、夜以继日地抓紧学习,这就要勤奋,“发愤忘食”,就要刻苦,“乐以忘忧”。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

孔于的一生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说:“对我来说,有什么呀?”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而不知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呀。

2、脚踏实地7.2 子曰:“默而识⑴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⑵?”【译文】孔子说:“[把所见所闻的]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厌弃,教导别人而不疲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注释】⑴识——音志,zhì,记住。

⑵何有于我哉——“何有”在古代是一常用语,在不同场合表示不同意义。

像《诗·邶风·谷风》“何有何亡?黾勉求之”的“何有”便是“有什么”的意思,译文就是用的这一意义。

也有人说,《论语》的“何有”都是“不难之辞”,那么,这句话便该译为“这些事情对我有什么困难呢”。

关于中国历代教育思想家对学习定义的整理以及学习观的比较

关于中国历代教育思想家对学习定义的整理以及学习观的比较

学比 习较 观
孔子
荀子
朱熹
陶行 知
孔子的学习观:

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学习的定义。
学习,包含学与习两个环节,学是指人的认识
活动,而习则是指人的实践活动,这正是中国传 统文化中长期探讨的重大理论问题:知与行的关 系,把二者统一起来才构成完整的学习概念。
实际上,学习是学、思、习、行的总称,而且
中国古代更强调“习”,这一方面反映了当时人 类文化科学知识尚不发达,人们的学习活动主要 表现为在生产和生活中获取直接经验;另一方面 也反映了中国文化传统中将知行关系的立足点放 在行而不是放在知的务实精神。
潘自由《学习论》:学习,作为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它
是客观世界在主体中内化并使主体发展的过程。
《大学学习学》,王文博主编:人类的学习是学习
的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使客体在主体中内化并使主体意识、行为发生 效应的过程。
《学习学概论》,王泽普主编:学习就是人们在生
活、实践、做人的活动中获得经验,并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知行统 一”的活动。
韩世忠:人类的学习是学习的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主体
意识、行为产生效应的过程。
叶瑞祥:学习活动应包括学习的主体、客体和学习活动的结果
三个基本要素,即学习就是个体与环境接触而获得经验的活动。
钟祖荣:学习是个人和社会以语言为媒介,通过获得一切必要的
新经验,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对付预期的变化,使个人与社会迈向更完 美的生存目标的活动。
关于中国历代教育思想家对学习 定义的整理以及学习观的比较
前言:
在中国古时候,一开始学与习是分开的。
“学”是指人的认识活动,主要是各种直接
和间接经验的获得;
“习”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理解所

古人读书方法漫谈

古人读书方法漫谈

古人读书方法漫谈唐代政治家、书法家颜真卿有一首〈劝学〉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这里介绍几位古人从不同的角度就勤读书、会读书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

1“观其大略”读书法三国诸葛亮深通读书之道,不仅好学,而且善学,并因此成就了他的“足智多谋”。

诸葛亮的读书法,对今人亦有裨益。

诸葛亮读书只“观其大略”。

诸葛亮隐居荆州隆中之时,与颖州石广元、徐庶、汝南孟公威是好友,并一起拜师游学。

石广元、徐庶、孟公威三人读书学习“务于精熟”。

曾经“走马荐诸葛”的徐庶则折节学问,“卑躬早起,常独扫除,动静先意,听习经业”,目的为求得“义理精熟”。

而诸葛亮读书却与诸生不同,他是“独观其大略”。

他没有钻进书堆,死记硬背,而是泛读大概,撷取精华,掌握其实质。

诸葛亮读书也没有到废寝忘食的地步,而是正常地作息,“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

他对好友们说:“你们几位从政可以做到刺史、郡守。

”三人反问诸葛亮“仕途”如何,诸葛亮“笑而不答”。

后来事实证明,读书务求“精熟”的石广元、徐庶、孟公威等人,也的确只做到刺史、郡守,而读书务求大略、得其精髓的诸葛亮则成为一代贤相。

“会意”读书法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会意”读书法。

他在《无柳先生传》中曾写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读书时注意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

实际上,他追求的是读书会意,着重领会书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死*抠个别字句。

3“八面受敌”读书法宋朝著名文学家苏轼在他的〈又答王庠书〉中就侄女婿王庠“问学”,介绍了他自己首创并实践的一种读书方法。

苏轼在信中说:“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

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意思是说,好书就像知识的海洋,内容丰富。

那么,读一本好书可以每次只带着一个目标去读,或只就一个方面的问题去探求、研究,而不是同时涉及其它的目标或问题。

《论语》中的学习观

《论语》中的学习观

《论语》中的学习观一、学习的态度1、爱学乐学(勤奋刻苦地学)6.20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启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6.1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⑴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译文】孔子说:“颜回多么有修养呀,一竹筐饭,一瓜瓢水,住在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苦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

颜回多么有修养呀!”【注释】⑴箪——音单,dān,古代盛饭的竹器,圆形。

孔子曾站在河岸上感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9·17),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着。

因此,他劝勉学生说“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泰伯8·17)意思是学习像追逐什么而赶不上那样,即使追赶上了还担心再失去它。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准买寸光阴,要惜时如金地、夜以继日地抓紧学习,这就要勤奋,“发愤忘食”,就要刻苦,“乐以忘忧”。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

孔于的一生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说:“对我来说,有什么呀?”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而不知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呀。

2、脚踏实地7.2 子曰:“默而识⑴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⑵?”【译文】孔子说:“[把所见所闻的]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厌弃,教导别人而不疲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注释】⑴识——音志,zhì,记住。

⑵何有于我哉——“何有”在古代是一常用语,在不同场合表示不同意义。

像《诗·邶风·谷风》“何有何亡?黾勉求之”的“何有”便是“有什么”的意思,译文就是用的这一意义。

也有人说,《论语》的“何有”都是“不难之辞”,那么,这句话便该译为“这些事情对我有什么困难呢”。

谈古人的学习观

谈古人的学习观

谈古人的学习观“立身百行,以学为基”,这是一条古训。

出自元代许名奎的《劝忍百箴·好学之忍》。

我国古代思想家高度重视学习。

他们指出,一个人仅仅好仁、好智、好直、好勇、好刚是不够的。

只有通过学习,懂得理义,掌握道德学问,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才可以“广明徳慧”,“处今知古”,德业日进。

虽然世人把孔子奉为“生而知之”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也承认,他并非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者。

他还表示,“加我数年(让我多活几岁),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论语·述而》)在先哲们看来,学习好处多多,“学而成贤”、“学而致道”、“学而成美”,若离开学习,则“不知理义”、“不成其德”,一事无成,故“天资虽聪,不学不贤”。

据此,荀子认为,“纵性情,而不足问学,则为小人矣。

”(《荀子·儒效》)汉代的杨雄甚至指出:“人而不学,虽无忧,如禽何?”(《法言·学行》)意谓一个人不学习,即使无忧无虑,与禽兽有什么两样?关于古人的学习动机.虽然有人提倡“学也,禄在其中矣”(《论语·卫灵公》),鼓吹什么“学而优则仕”,“读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但多数哲人还是学以自立,有志于社会。

例如,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杨雄说:“学者,所以修性也。

”(《法言·学行》)陆游则明确主张:“读书本意在元元(百姓)”(《陆游集·读书》)。

荀子还强调指出:“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应当)学。

”(《荀子·大略》)学习不一定非要从政,但为官必须学习。

因此,“学者要淡得功名、须是力学。

”(陆世仪《思辨录辑要》)那么,如何治学?治学首先要正心。

宋代陆九渊认为,“学者须先立志”“无志,则不能学”(《陆九渊集》),“学者贵卓然自立,尤贵奋发有为”(张百行《困学录集萃》)。

学必求益。

如果“学而为名,内(内心涵养)不足也。

”(杨时《论学篇》)除了要端正学习动机,还须讲求学习的态度、方式和方法。

古人的这些学习观念等于有什么样的启发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生活

古人的这些学习观念等于有什么样的启发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生活

古人的这些学习观念等于有什么样的启发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生活要谈古人的读书方法,那么最绕不开的就是朱熹了。

朱熹的读书方法是中国古人读书法的集大成之作,整套方法自成体系,涉及读书的各个方面。

其具体内容是: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循序渐进: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我们读书要讲究一个顺序,要先读《语》,《孟》再读史书;其次对于读书要讲究一个计划,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不能一曝十寒;最后读书一定要扎扎实实,不能急于求成。

熟读精思:熟读的意思就是要将一本书多读几遍。

为此,朱熹特别强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熟读的目的是为了精思。

精思的过程可以概括为“无疑-有疑-有疑”,也就是朱熹经常所说的读书要“无疑处需教有疑,有疑处却要无疑,如此方是进矣。

”而这两步的目的是到达彻底的理解,“使其言皆若出自吾之口”。

虚心涵泳:读书要讲究一个客观性原则,避免先入为主。

一方面要避免盲从,另一方面对于书中存在疑问的地方,不要着急的否定,它一定会有它合理的地方。

这是一定要强调的,首先,因为我们总是天然有一种维护自己观点的冲动,特别是当这种观点和别人不一样时。

其次,我们总有一种惰性,为了这种惰性,我们会编造一个理由来说服自己,使自己少花一点功夫,不求甚解,这就容易导致断章取义,片面否定过盲目肯定。

复习的时候总好高骛远,最后到真正考试时,大脑一片空白,什么都不会。

最后一点是出于我们的自大心理。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对于书中的观点一定要认真的分析,反复咀嚼细细玩味。

切己体察,这就不必说了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践出真知”是我们从小就深以为是的。

我们看书是为了学习的,学习是为了解决问题的,即是为了学以致用的。

不然就是我们常说的书呆子。

要把书本上的东西落实到实际生活中。

着紧用力:意思是说我们要有积极的学习态度。

一方面,我们要抖擞精神,避免理论知识学习的松松垮垮的,另外一方面又要抓紧实践,避免悠悠然。

俗话说“心态决定状态”就是这个道理。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的事例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的事例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的事例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这是古人对学习的要求,意味着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有安静的心境来进行思考和吸收知识,同时也要有才智和能力来运用所学知识。

下面将列举一些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这个观点。

首先,学习一门乐器的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学习乐器需要静心去练习,将注意力集中在手指的运动、音符的读取等技术层面上,只有拥有这种静心和专注的状态,才能更好地掌握乐理和技巧,提高演奏水平。

而同时,乐器的演奏也要求演奏者有一定的音乐素养和才艺,能够对乐谱进行解读和理解,并且在演奏中加入个人的表达和创意。

所以,乐器学习既需要静心练习,又需要才艺和技术的学习。

其次,学习一门外语也可以作为例子。

学习外语需要静心地去背单词、学习语法等基础知识,并通过阅读、听力等方式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静心学习可以减少干扰和分散注意力,更好地吸收和记忆新知识。

然而,仅仅具备这些基础知识还不足以使一个人成为一个流利的外语使用者,还需要借助才智和学习能力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交流中。

在真实的语境中,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的词汇和语法,并具备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流技巧。

所以,学习外语也需要静心学习和才艺的学习。

再次,绘画艺术也可以作为一个范例。

绘画需要艺术家用心观察和理解事物的形态、色彩和光影等,选择合适的绘画技法和材料,静心地进行绘画创作。

只有用专注的心思进行观察和揣摩,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主题。

而在绘画中,才艺的学习也非常重要,需要掌握绘画技巧、颜色搭配等基础知识,并通过反复的实践和经验积累来不断提高绘画能力。

所以,绘画艺术也需要静心学习和才艺的学习。

此外,学习科学知识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科学知识的学习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阅读、实验和思考。

通过科学实验和观察,静心地去理解和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才艺的要求也不可或缺,需要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并在科学研究和应用中展示创造力和创新性。

儒家 好学观

儒家 好学观

儒家的“好学”观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强调了学习的态度、目的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儒家“好学”观的要点:
好学的态度:儒家认为,一个好学的人应该具备谦虚、诚实的态度,不骄傲不自满,不断追求进步。

同时,好学的人应该持之以恒,不轻易放弃,具备恒心和毅力。

好学的目的:儒家认为,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或技能,更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和思想境界。

因此,一个好学的人应该以修身为本,注重内心的修炼和德行的培养。

好学的方法:儒家认为,学习应该注重方法,不能死记硬背或机械式学习。

而是要理解、思考和应用所学知识,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智慧和能力。

同时,学习应该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实践来检验和证明所学知识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好学的价值:儒家认为,学习是一种价值追求,是人类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动力源泉。

一个好学的人应该不断探索、求知、明辨是非,以学习来完善自己的人格和人性,为社会做出贡献。

总之,儒家的“好学”观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态度、目的和方法,鼓励人们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自己的智慧和能力。

这种观念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谈《论语》的学习观

谈《论语》的学习观

谈《论语》的学习观篇1《论语》所记载的,是孔夫子从生活中演绎出来的为人处世的经验,和他对弟子的教导。

诚然,经过两千多年历史淬炼的经典著作值得一代代人去重温,经典著作之所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为一代代人去阅读赏鉴。

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今天学习它,研究它,非但不是开倒车,更要以最新的观念去理解它。

古人云:开卷有益。

这些先哲圣贤有价值的生活经验是我们现代人形成健全人格的良药,有时这剂良药是大泻之药,泻掉身上一些不良的东西。

有时候则是大补之药,补上身体一些不可或缺的人格根本要素,提升精神文化层次和素养。

要想使自己具有深厚文化内涵、想让自己人格健全、想让自己有所出息,就必须喝上这些大泻药和大补药。

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不忧不惑不惧的君子,才能担当创新创优的重任。

学习《论语》,就是荡涤我们的思想浮尘,升华我们的道德因子。

一切从修身立德开始。

确实,诚以为人,诚以立业,诚以威国。

诚实守信是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也是社会行为导向和价值取向的重要体现。

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

”加强学习是现在的首要的任务;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领会学习与思考的辩证法很重要,一个人要增长知识和才干,必须认真读书并进行思考,两者不可偏废,即“学以治之,思以精之”。

我对学习方法的理解,核心在一个“悟”字,自我修炼、自我思考、自我循环、自我完善过程求的就是一个“悟”。

能“悟”,才能提高,才能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事半功倍;得“悟”,就会豁然开朗,对于新问题就会有办法,而不是束手无策。

当然这也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要使自己学习后的蓝天更加辽阔,还要及时总结,总结是提高的基础。

每个人都要求养成经常思考问题和总结自己的好习惯,通过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思维,形成自己有理有据的判断,并不是每一个问题都请示汇报。

随时将自己对某一问题的感悟记录下来,虽然有时只是只言片语,但却是有感而发,是自己对某一观点的总结。

古代对读书的说法

古代对读书的说法

古代对读书的说法在古代,读书被视为一种崇高的行为,被广泛认可并受到重视。

古人认为读书可以开拓眼界、增长智慧、培养品德,是一种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古代对读书的一些说法。

1. 读书可以明智通达古人认为读书可以让人明智通达,增加智慧。

通过阅读,人们可以学习到丰富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了解世界的奥秘。

同时,读书还可以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人们能够理性地分析问题,做出明智的决策。

2. 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古代有许多诗词文学作品,古人认为通过阅读这些文学作品可以陶冶情操,提升自己的修养。

古人认为文学作品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方式,可以让人感受到美的力量,激发人的情感共鸣,塑造人的人格魅力。

3. 读书可以树立榜样古代有很多伟大的文化名人,他们的言行举止、人生经历都被记录在各种书籍中。

通过阅读这些书籍,人们可以了解到这些伟大人物的思想、行为准则和人生哲理,从而可以学习到他们的优点,树立起自己的榜样。

4. 读书可以修身养性古代的读书观强调读书是一种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经典著作,人们可以获得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古人认为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5. 读书可以培养品味古代对读书的看法中,也有强调读书可以培养人的品味。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艺术评论等内容,人们可以学习到欣赏美的眼光和品味,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古代人认为,有良好的品味可以让人的生活更加充实和美好。

6. 读书可以增长见识古代人们普遍认为读书可以增长见识。

通过阅读,人们可以了解到丰富的知识和信息,了解到不同领域的发展和进展。

这样,人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社会,增加自己的见识,提升自己的素养。

古代对读书的说法充分体现了读书的重要性和价值。

古代人们将读书视为一种崇高的行为,认为通过阅读可以提升自己的智慧、修养和品味。

无论是培养品德还是增长见识,读书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读书都被人们视为一种重要的学习和成长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古人的学习观
“立身百行,以学为基”,这是一条古训。

出自元代许名奎的《劝忍百箴·好学之忍》。

我国古代思想家高度重视学习。

他们指出,一个人仅仅好仁、好智、好直、好勇、好刚是不够的。

只有通过学习,懂得理义,掌握道德学问,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才可以“广明徳慧”,“处今知古”,德业日进。

虽然世人把孔子奉为“生而知之”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也承认,他并非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者。

他还表示,“加我数年(让我多活几岁),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论语·述而》)在先哲们看来,学习好处多多,“学而成贤”、“学而致道”、“学而成美”,若离开学习,则“不知理义”、“不成其德”,一事无成,故“天资虽聪,不学不贤”。

据此,荀子认为,“纵性情,而不足问学,则为小人矣。

”(《荀子·儒效》)汉代的杨雄甚至指出:“人而不学,虽无忧,如禽何?”(《法言·学行》)意谓一个人不学习,即使无忧无虑,与禽兽有什么两样?
关于古人的学习动机.虽然有人提倡“学也,禄在其中矣”(《论语·卫灵公》),鼓吹什么“学而优则仕”,“读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但多数哲人还是学以自立,有志于社会。

例如,荀子在《劝学》中说:“君
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杨雄说:“学者,所以修性也。

”(《法言·学行》)陆游则明确主张:“读书本意在元元(百姓)”(《陆游集·读书》)。

荀子还强调指出:“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应当)学。

”(《荀子·大略》)学习不一定非要从政,但为官必须学习。

因此,“学者要淡得功名、须是力学。

”(陆世仪《思辨录辑要》)那么,如何治学?治学首先要正心。

宋代陆九渊认为,“学者须先立志”“无志,则不能学”(《陆九渊集》),“学者贵卓然自立,尤贵奋发有为”(张百行《困学录集萃》)。

学必求益。

如果“学而为名,内(内心涵养)不足也。

”(杨时《论学篇》)除了要端正学习动机,还须讲求学习的态度、方式和方法。

这方面的古训浩如烟海。

学习要刻苦虚心,锲而不舍——“发愤忘食,乐而忘忧”“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温恭自虚,所受是极(所学到的才是其本原)”(《管子·弟子诫》)“穷理以虚心静虑为本”(朱熹《学三论知行》)。

西晋车胤“聚萤作囊”,西汉匡衡“凿壁借光”等勤奋攻读的掌故,可谓家喻户晓。

学习要善思多想,领会实质——“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能反三隅(举一反三)者,得意而言(领会内容)”(嵇康《声无哀乐论》),“进学则在致知(领悟真知)”(《二程语录》),否则,“学而不化,非学也。

”(杨万里《庸言》)学习要广纳博取,精益求精——“博学切问,所
以广知”(黄石公《素书》),“学者规模贵大,功夫贵密(严密、精细)”(陈栎《随录》)“善学者穷于一物,不善学者穷于物物(就事论事)。

”(庄元臣《叔苴子内编》)学习要循序渐进,力学不厌——“圣贤之学,非造次(匆忙)可成,须在积累。

”(朱熹《王岩叟语》),“日累月积,所蓄自富”(阮葵生《茶余客话》),“君子之学,死而后已”(顾炎武《人书云》)。

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

用司马光的话说:“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贵于有用,而不贵于无用。

”(《司马温公集》),否则,“学道而不能行谓之病”(《庄子·让王》),因此,凡君子,必须“爱日以学,及时以行。

”(戴德《曾子立事》)更值得一提的是,古人十分强调为官者的学习,指出:“公务虽多,昼则属官,夜则属私,也可学也。

”(宋子贞《湛然居士文集》)西汉的曾恭、卓茂,后汉的刘矩,隋代的刘旷,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勤政官吏。

他们“升堂视事,退堂观书”,堪称勤学善政之楷模。

(汪琬《论作县》)学习是一种责任,是官员立德修身,勤政为民的基石。

显然,那种借口忙而不学,被动应付、学而不深,浅尝辄止、深而不笃,知行不一的“厌学假学”倾向,折射出一种浮躁心态,与飞速发展的时代格格不入,必须尽快摈弃才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