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食品理化检验与分析期末考试复习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教案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教案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教案教案标题:食品理化检验技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食品理化检验的常用方法和步骤3. 能够运用食品理化检验技术进行实验和分析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精神教学重点:1.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食品理化检验的常用方法和步骤教学难点:1.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和安排:1.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课时)- 介绍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的定义和作用- 解释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的原理和意义- 分析食品理化检验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重要性2. 食品理化检验的常用方法和步骤(2课时)- 介绍食品理化检验的常用方法和步骤- 分析食品理化检验中常用的仪器和设备- 演示食品理化检验的实验操作流程3. 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3课时)- 进行食品理化检验实验操作- 收集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讨论实验结果并总结经验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相结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理解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食品理化检验实验操作,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3.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讨论实验结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教学评价方法: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分析2. 实验操作能力评价: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评价其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3. 学习成绩:考察学生对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考试、作业等形式进行评价教学资源准备:1. 实验器材和试剂: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试剂2. 实验指导书:为学生提供详细的实验操作指导书3. 多媒体教学设备: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辅助教学内容的展示通过以上教学内容和安排,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食品理化检验的常用方法和步骤,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精神,为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食品理化检测析技术说课课件.

食品理化检测析技术说课课件.

研发 营销
原料采购
食品检测
储藏、运输
生产 包装
基础化学
食品生物化学
食品理化检测技术
仪器分析
承上启下 贯穿专业学习全过程
核心专业课程
顶岗实习
二、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
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感官检验
仪 器 设 备 的 使 用
物理性指标检验
分 析 方 法 的 选 择
化学指标检验
分 析 过 程 的 操 作
三、教学内容设计
1、教学理念与思路:
以职业岗位要求为 导向,着重动手能 力培养,最终强化 职业能力。
岗位需求调研 人才需求调研
修订课程标准
确定教学 内容
改革教学内容
2、教学内容:
以岗位需求为目标,以学会、够用为原则选取教学内容,同时打破传统教
学的章节结构设置,避免理论与实践内容分开的弊端,以“做中学”教学
kk
3 .教学团队建设与创新
• 学院执行系部负责制的两系一中心架构,提高了管理效率、促进了专 业快速发展,达到了教学团队、检测团队、学管团队三位一体。 • 教学团队打造主讲、辅讲;检测团队打造主检、辅检;教学团队 和检测团队同时进行学生管理,打造学管团队。主、辅,教学、 检测、学管角色进行有侧重点的定期轮换,使教师队伍逐步由专 才转变为育人的全才。主辅结合、角色轮换 • 依托检测中心这一行业内领头羊地位的校企,积极派出教师进行 学习或行业、企业培训,扩大专业视角、提高专业影响力。
设计思路,构建了“由项目引领、以任务驱动”的教学内容结构模式,整
个教学内容由6大项目、21个任务组合而成,每个任务对应具体的实操训
练,让学生围绕工作内容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

《食品检验与分析》教案绪论

《食品检验与分析》教案绪论

《食品检验与分析》教案绪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基本概念、意义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对食品安全与质量的重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基本概念食品检验的定义食品分析的内容和方法2. 食品检验与分析的意义和作用保障食品安全与质量监控食品生产过程促进食品产业的发展3. 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基本原理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生物分析法4. 食品检验与分析的方法常规分析方法现代分析技术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基本概念、意义和作用,基本原理与方法。

2. 教学难点: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食品检验与分析》相关章节。

2. 教学工具:投影仪、PPT、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食品安全事件案例,引发学生对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兴趣和关注。

2. 教学内容讲解讲解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基本概念、意义和作用。

讲解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3. 实例分析分析具体食品安全事件,让学生了解食品检验与分析在实际中的应用。

4. 课堂互动提问学生关于食品检验与分析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5. 总结与展望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食品检验与分析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发展趋势。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食品安全与营养的关系介绍食品安全与营养的关系,强调食品检验与分析在保障营养安全方面的作用。

2. 食品添加剂的检验与分析介绍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作用及其限量标准讲解食品添加剂的检验与分析方法七、实验操作演示1. 演示一种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实验操作,如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农药残留的检测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结果。

八、案例分析1. 分析一起食品安全事故案例,找出事故原因。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食品检验与分析预防类似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食品分析与检验教学设计

食品分析与检验教学设计

食品分析与检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食品质量的能力及对食品安全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安全饮食意识,从而为社会培养一批高素质的食品质量管控人才。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掌握食品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熟悉食品质量标准及其检验方法;•掌握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学会使用一些常见的食品检测设备。

2. 教学大纲第一章食品质量检验基础•食品质量的定义和标准•食品质量检验的基本原理•食品质量检验的常用方法第二章食品质量检验的设备和试剂•常用检测仪器及其特点•常用试剂及其用途•检验设备和试剂的正确使用方法第三章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的概念和标准•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及其防范方法•食品健康标签的识别方法第四章食品质量检验实验•奶制品的质量检验实验•调味品的质量检验实验•饮料的质量检验实验•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实验•食品污染物检测实验3.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主要介绍食品质量检验的基础概念及方法;•实验操作:学生应学会使用实验设备和试剂,进行食品质量检验的实验操作;•讨论交流:学生可以结合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4. 教学评价•实验报告:学生需要编写实验报告,记录实验结果及分析;•期末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理论基础掌握情况,实验操作能力,实验数据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

考核方式包括笔试,实验操作及报告等形式。

5. 教学环节使用教学多媒体演示、课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个人实验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及操作能力。

6. 教学资源•食品安全法规标准;•食品质量检验设备;•食品质量检验试剂;•食品质量检验实验指导书。

7. 参考文献•《食品安全法》•《食品质量检验与检疫》•《食品安全与营养》•《现代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8. 总结本门课程是针对食品质量控制专业的学生所开设的,主要强调食品质量检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培养。

课程设置合理、内容丰富,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食品分析与检测教学设计

食品分析与检测教学设计

食品分析与检测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全面介绍食品分析与检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以及食品中常见的有害物质、污染物等,让学生掌握食品检测的基本技能,了解食品安全相关政策法规,使学生具备从事食品质量安全监测、评价和控制的能力,在食品生产、销售及监管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2. 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2.1 食品分析与检测基础知识•食品样品处理方法及样品预处理设备(2学时)•食品腐败、变质与污染物(3学时)•食品成分分析方法(4学时)2.2 食品中常见的有害物质、污染物及检测方法•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及检测技术(4学时)•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及检测技术(4学时)•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及检测技术(4学时)•食品中的兽药残留及检测技术(4学时)2.3 食品质量安全监测、评价和控制•食品安全相关政策法规(2学时)•食品质量安全监测与评价实验(10学时)3.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 + 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理论方面,采用多媒体课件、教材讲解以及案例分析等方式,全面、深入地介绍食品分析与检测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技术。

在实践方面,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方式深入了解各种食品分析方法的特点和优缺点,理解食品检测技术的核心原理,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4. 教学评估与考核本课程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60%。

实验操作占总成绩的40%。

考试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实验操作、数据处理与分析。

5. 教学资源本课程所需的实验器材、试剂、仪器设备等在实验室内具有相应的配备。

同时,配套的教材、多媒体课件等也将为学生提供全面、具体的学习资源。

6. 教学互动与支持教师将提供问题解答、实验技巧指导、课外辅导等服务,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与指导。

7. 参考文献•杨医达. 食品安全毒理学[M].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耿雁鸣. 食品化学分析[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张玉堂,等. 食品污染控制技术[M]. 科学出版社,2015.。

食品检验技术教案

食品检验技术教案

食品检验技术教案doc一、课程简介1. 课程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食品检验技术的认识,使其掌握基本的食品检验方法,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2. 课程目标:了解食品检验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常见的食品检验技术,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节:食品检验技术概述教学内容:介绍食品检验技术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2. 第二节:食品物理检验技术教学内容:讲解食品的密度、水分、熔点等物理性质的检验方法。

3. 第三节:食品化学检验技术教学内容:介绍食品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的检验方法。

4. 第四节:食品生物检验技术教学内容:讲解食品中微生物的数量、种类和病原菌的检验方法。

5. 第五节: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验技术教学内容:介绍食品中农药残留、重金属、添加剂等有害物质的检验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检验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3. 实验室实践: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手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实验结果分析。

3.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食品检验技术相关教材。

2. 实验器材:实验室设备、仪器和试剂。

3. 多媒体教学:PPT、视频等教学资源。

4. 网络资源:查阅相关论文、资料和新闻报道。

六、食品检验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1. 教学内容:通过分析具体的食品安全事件案例,了解食品检验技术在食品安全保障中的重要作用。

案例包括食品中农药残留、微生物污染、非法添加物等方面的检测实例。

2.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从案例中学习食品检验技术的应用和重要性。

3. 教学评价:通过小组讨论或口头报告的形式,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的理解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食品检验与分析》教案绪论

《食品检验与分析》教案绪论

《食品检验与分析》教案绪论教学目标:1. 了解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基本概念、意义和作用。

2. 掌握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理解食品检验与分析在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一、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基本概念1. 食品检验的定义和意义2. 食品分析的定义和意义3. 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区别与联系二、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基本原理1. 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制备2. 食品样品的分离与净化3. 食品样品的检测与分析方法三、食品检验与分析的方法1. 光谱分析法2. 色谱分析法3. 电化学分析法4. 生物化学分析法四、食品检验与分析在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中的重要性1. 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2. 食品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3. 食品检验与分析在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五、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发展趋势1. 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2. 灵敏度和准确度的提高3. 分析方法的科学性和标准化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食品安全事件,展示食品检验与分析在实际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食品检验与分析的方法和发展趋势。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报告的质量。

《食品检验与分析》教案绪论六、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基本仪器与设备1. 分析天平的使用与维护2. 显微镜的原理与操作3. 光谱仪、色谱仪等分析仪器的应用七、食品检验与分析的标准与法规1. 国际食品法典标准2. 国家食品安全标准3. 食品检验与分析的规范与操作规程八、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实验操作1. 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制备的实验操作2. 食品样品的分离与净化的实验操作3. 食品样品的检测与分析的实验操作九、食品检验与分析的结果报告与评价2. 食品检验与分析结果的评价与解读3. 食品检验与分析的误差与质量控制十、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1. 食品中毒事件的分析与检测2. 食品质量问题的分析与检测3. 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食品检验与分析应用2. 强调食品检验与分析在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中的重要性3. 展望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发展趋势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一、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基本概念补充说明:食品检验着重于对食品中特定成分或危害物质的检测,以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而食品分析则更广泛,包括对食品的营养成分、物理性质、感官特性等方面的研究。

最新整理、供销学校食品理化检验技术教案12(社会公共事务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

最新整理、供销学校食品理化检验技术教案12(社会公共事务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

北京供销学校食品理化检验技术教案12一、活性脂的知识1、定义:具有生物活性的脂和类脂。

2、类别:(1)多不饱和酸:亚油酸、α—亚麻酸、γ—亚麻酸、花生四烯酸(2)磷脂:甘油醇磷脂、神经醇磷脂(3)油脂替代品:蔗糖聚脂、羧酸酯、丙氧基甘油脂、三烷氧基丙三羧酸酯、二元酸酯、霍霍巴油、聚硅氧烷(4)油脂模拟品:二、分光光度法测定磷脂含量脂质的提取方法:教学内容:第七章食品中常见有害物质的测定第一节食品中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教学目的要求:了解食品中有害物质的种类、性质及来源等相关知识;掌握从样品中提取、富集、浓缩、萃取有害物质成分的方法及操作知识;掌握有机氯、有机磷农药成分,黄曲霉毒素、苯并芘等有害成分的检测方法和操作知识;了解一些其它有害成分的检测方法。

教学重、难点:有机氯、有机磷农药成分,黄曲霉毒素、苯并芘等有害成分的检测方法和操作知识教学过程第七章食品中常见有害物质的测定有害物质成分:农药、黄曲霉毒素、苯并比、亚硝胺类化合物、苯酚、多氯联苯、动植物毒素、氰化物、重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添加剂、激素、抗生素、兽药第一节食品中农药残留量的测定一、有关知识1、农药: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各类农药。

常用的有有机氯农药和有机磷农药2大类。

2、农药残留:指未分解而留存于土壤作物及环境进而留存与食品的农药。

3、测定方法:2003年新制定的《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增加了42种测定农药的方法。

原来只有2种。

用得较多的是气相色谱法,其次是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

二、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T5009·19—2003第一法气相色谱法第二法薄层色谱法有机氯农药的提取步骤:(1)有机溶剂(丙酮油醚)提取(2)净化(3)浓缩三、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测定方法多,最有代表的:1、GB/T5009·20—2003第一法水果、蔬菜、谷类中有机磷农药的多残留的测定该法采用的是气相色谱法,可检测20种有机磷农药。

第二法粮、菜、油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食品化学》教案

《食品化学》教案

《食品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食品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2. 掌握食品中主要成分的性质和作用。

3. 了解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食品安全知识。

4. 能够运用食品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食品化学概述食品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食品的感官性质和营养成分2. 食品中的主要成分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性质和作用维生素、矿物质的分类和功能3. 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分类常见食品添加剂的性质和用途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限量要求4.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食品污染的类型和来源食品安全标准和检测方法食品质量控制体系和认证5. 食品化学在实践中的应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化学变化食品保存技术的原理和应用食品营养强化和功能性食品的开发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食品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食品化学知识的理解。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 实验实践:进行食品化学实验,巩固理论知识。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食品化学教材或相关参考书籍。

2. 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3. 实验器材:食品化学实验室设备和材料。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报告质量。

4. 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食品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包括16次授课,8次实验实践。

2. 授课安排:每次授课2课时,实验实践每次2课时。

3. 实验实践:安排在第4、8、12、16次授课后进行。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食品中主要成分的性质和作用。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用途和安全性。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的基本知识。

食品化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食品化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概念。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限量要求的理解。

食品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

八、教学进度计划1. 第1-4次授课:介绍食品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讲解食品的感官性质和营养成分。

《食品检验与分析》教案绪论

《食品检验与分析》教案绪论

《食品检验与分析》教案绪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基本概念、意义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基本概念食品检验的定义食品分析的内容与方法2. 食品检验与分析的意义和作用确保食品安全与质量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3. 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基本原理物理检验法化学检验法生物检验法4. 食品检验与分析的方法常规检验方法现代分析技术5. 食品安全与自我保护食品安全概述食品污染及其预防消费者权益保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基本概念、意义和作用。

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食品安全与自我保护。

2. 教学难点: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基本原理。

食品检验与分析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基本概念、意义和作用,以及食品安全与自我保护的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食品安全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食品检验与分析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食品检验与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食品检验与分析》。

2. 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PPT课件。

3. 案例素材:收集一些典型的食品安全案例。

4. 实验器材:准备一些基本的实验器材,如滴定仪、分光光度计等。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食品安全事故案例,引起学生对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兴趣和关注。

2. 讲解基本概念:介绍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定义,解释其在食品安全中的重要性。

3. 分析案例: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食品检验与分析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4. 讲解基本原理:详细讲解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基本原理,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检验法。

5. 介绍分析方法:介绍常见的食品检验与分析方法,如常规检验方法和现代分析技术。

6. 讨论食品安全:引导学生思考食品安全问题,提出自我保护的措施和建议。

食品理化检验学教学设计

食品理化检验学教学设计

食品理化检验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1.掌握食品理化检验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熟练掌握常见食品原料的化学成分测定方法;3.能够正确运用分析仪器,准确分析和判断食品品质;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5.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2.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食品的性质和成分;2.常见食品原料的理化性质检验方法;3.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方法;4.食品添加剂检验方法;5.食品污染检验方法;6.常见分析仪器的使用和方法。

3.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讲解、演示、互动等形式,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食品理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掌握分析仪器的使用和方法以及常见食品原料的理化性质检验方法;3.讨论课:通过团队和班级内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案例教学: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食品理化检验学的应用场景和重要性。

4. 教学评价本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1.实验报告评价:评价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掌握情况,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判断能力;2.学期论文评价:评价学生对食品理化检验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终结性评价1.课堂考试:通过笔试和口试,评价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2.实验实训考核:评价学生对实验操作流程的熟练掌握能力和实验数据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教材与参考书目1.食品分析化学(第3版)2.食品化学实验教程3.食品安全监测与食品质量安全6. 教学计划时间内容教学方法Week 1 食品的性质和成分理论授课Week 2 常见食品原料的理化性质检验方法理论授课+实验教学Week 3 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方法理论授课+实验教学Week 4 食品添加剂检验方法理论授课+实验教学Week 5 食品污染检验方法理论授课+实验教学Week 6 常见分析仪器的使用和方法理论授课+实验教学Week 7-12 案例教学和讨论课案例教学、讨论课7. 总结本课程以食品理化检验学为主要内容,通过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食品理化检验学的深入了解和掌握。

(完整word版)食品理化检验与分析期末考试复习

(完整word版)食品理化检验与分析期末考试复习

第一章、绪论一、食品分析的任务和内容任务:在确保原材料供应方面起着保障作用,在生产过程中起着“眼睛”作用,在最终产品检验方面起着监督和标示作用。

食品分析贯穿于产品开发,研制,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

内容:①食品安全性检测:食品添加剂,有害元素,农药、蓄药残留,环境污染物,包装材料、加工形成、固有的有害物质,微生物污染。

②食品中营养组份的检测:主要配料,营养要素,热量,六大营养要素。

③食品品质分析或感官检测二、食品分析方法标准1.国际标准: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O)所指定的标准,及经ISO认可并收入《国际标准题内关键词索引》之中的标准。

2.CAC食品标准体系:由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组织制定的食品标准,准则和建议为国际食品法典或称CAC食品标准,分为商品标准,技术规范标准,限量标准,分析与取样方法标准,一般准则及指南五大类。

3.国际先进标准:指国际上有权威的区域标准,世界上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国家标准和通行的团体标准,包括知名跨国企业标准在内的其他国际上公认先进的标准。

4.国际AOAC:是世界性的会员组织,不属于标准化组织,但它所记载的分析方法在国际上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宗旨在于促进分析方法及相关实验品质保证的发展及规范化。

第二章、样品采集与处理一、样品采集1、样品采集: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作为分析材料。

2、原则:①样品必须有代表性②采样方法必须与分析目的保持一致③采样及样品制备过程中保持原有理化指标,避免预测组分发生化学变化和丢失④防止和避免预测组份的玷污⑤样品处理过程尽可能简单易行,样品处理装置尺寸与处理样品量相适应3、分类:①检样:由组批或货批中所抽取的样品②原始样品:将许多份检样综合在一起③平均样品:将原始样品按规定方法混合平均。

分三份:一份用于全部项目检验,二份用于复检,三份作为保留样品。

4、方法:①随机抽样:按照随机原则,从大批物料中抽取部分样品。

食品理化检验教学设计

食品理化检验教学设计

食品理化检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针对食品科学专业的学生,旨在通过讲解食品理化检验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食品检验的常见技术和方法,具备应用食品检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加强实验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性。

2.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涉及以下内容:•食品理化检验基本概念•食品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食品中常见成分的测定方法,如水分、蛋白质、脂肪、糖类等•食品中常见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如重金属、农药、兽药、致癌物等•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如嗅味检验、色泽检验、纤维检验等•食品微生物检验,如细菌、真菌、霉菌等的检测方法3.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理论教学:通过教师的讲授,向学生传授食品理化检验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约占课程时间的40%)。

•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室的实践操作,使学生亲自掌握食品检验的技能,加强操作能力和实验安全意识(约占课程时间的60%)。

4. 实验操作实验操作包括以下内容:•食品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方法演示;•食品中常见成分的测定方法,如水分、蛋白质、脂肪、糖类等;•食品中常见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如重金属、农药、兽药、致癌物等;•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的检测,如嗅味检验、色泽检验、纤维检验等;•食品微生物检验,如细菌、真菌、霉菌等的检测方法。

5. 实验考核实验考核分为两个部分:•实验报告:让学生写出实验操作的步骤、思路、结果以及结论等内容,并且给出相应的图片、图表和数据。

(占比40%)•实验操作:学生需要在实验室按照规定操作步骤完成实验,并且安全合理。

(占比60%)6. 教学评价与改进本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采用目标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和实验操作来评价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和综合能力,并对教学支撑点、教学环节、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进和优化。

7. 教学参考材料•《食品检验技术》王立新著•《食品化学与分析》袁振铎著•《食品安全监管与检测技术》阳增来著以上是本课程的详细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食品理化检验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最新整理、供销学校食品理化检验技术教案04(社会公共事务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

最新整理、供销学校食品理化检验技术教案04(社会公共事务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
应填写测定次数和相对标准偏差(偏差)
示例:
检验项目及结果:
项目:酱油的相对密度
结果:d2020=1.112 ,n=5, Sr=0.02%
三、“评价意见”的填写
讲解两种情况的填写方法
1、检验结果符合要求时:
本次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为0.02%不超过规定值,结果可靠;受酱油的相对密度为d2020=1.112。
北京供销学校食品理化检验技术教案04
教学内容与设计
第六节 食品检验报告的撰写
给每名学生发一份“食品检验报告单”
讲解每个项目的填写方法:(15分钟)
一、项目的填写
样品名称:生产厂家:
样品批号:受检单位:
样品数量:代表数量:
样品包装:收检日期:
检验目的:检验起止日期:
检验依据:
二、“检验项目及结果”的填写:
不在20℃下读数时,读数应校正:查酒精温度浓度校正表。
3.锤度计:测糖液中蔗糖的百分含量。20℃下标示,可任何温度测定,从锤度计上可直接读数,1oBx表示蔗糖的百分含量为1%。
20℃下读数时,读数即是蔗糖的百分含量浓度。
5.擦干时小心吸干,不能用力擦,以免温度上升。
6.环境温度要低于20℃。
让1名学生口述操作步骤和注意问题(5分钟)
展示普通密度计、锤度计、酒精计、乳稠计、波美计,让学生认识区别后讲解密度计法原理、结构、操作:(5分钟)
(二)密度计法(比重计法)
原理:液体浮力原理
结构:
操作:量筒准备、清洁密度计 加适量液体,轻轻放入密度计,待其静止后,再轻轻按下少许,然后待其自然上升,静止并无气泡冒出后,从水平位置读取与液面平面相交处的刻度值,并作好记录 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校正,报告结果。

《食品检验与分析》教案绪论

《食品检验与分析》教案绪论

《食品检验与分析》教案绪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基本概念、意义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基本概念食品检验的定义食品分析的目的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关系2. 食品检验与分析的意义和作用保障食品安全与质量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的信任度3. 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基本原理物理检验法化学检验法生物检验法4. 食品检验与分析的方法感官检验法理化检验法卫生检验法微生物检验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基本概念、意义和作用;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教学难点:食品检验与分析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材:《食品检验与分析》2. 实验器材:显微镜、试管、烧杯、滴定管等。

3. 教学课件: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基本概念、意义和作用;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食品安全与质量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基本概念、意义和作用;讲解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演示:通过实验演示,使学生了解食品检验与分析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4. 实践: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食品检验与分析在食品安全与质量保障中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 评价内容:学生对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基本概念、意义和作用的掌握程度。

学生对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程度。

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拓展1. 介绍食品检验与分析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

2. 探讨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发展趋势。

3. 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与质量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食品分析教案

食品分析教案

食品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食品分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学生能够掌握常用的食品分析技术,如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电化学分析等。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食品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责任感。

(2)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室操作习惯和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食品分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常用的食品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1)食品分析技术的实际应用和操作技巧。

(2)食品样品的检测和分析结果的解释。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播放食品安全事故的新闻,引起学生对食品安全的关注。

(2)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看法。

2. 学习理论知识(1)讲解食品分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介绍常用的食品分析技术,如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电化学分析等。

(3)讲解食品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3. 实验操作(1)组织学生进行光谱分析实验,如紫外-可见光谱法、红外光谱法等。

(2)组织学生进行色谱分析实验,如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

(3)组织学生进行电化学分析实验,如电导法、极谱法等。

4. 案例分析(1)提供几个食品安全事故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2)引导学生讨论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食品分析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中的收获和感悟。

最新整理、供销学校食品理化检验技术教案01(社会公共事务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

最新整理、供销学校食品理化检验技术教案01(社会公共事务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
6.鲁长豪 食品理化检验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7.原食品室编 卫生防疫站质量管理手册2000年
8.姜洪文,陈淑刚.化验室的组织与管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
9.张英.食品理化与微生物检测实验.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
参考杂志、刊物、报纸:
1.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3.食品科学
“准确称取或精密称取”:指用分析天平进行的称量操作。
“恒量”:指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连续干燥或灼烧至最后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规定的范围。
“量取”:指用量筒或量杯量取液体的操作。
“吸取”:指用移液管或刻度吸管吸取液体的操作。
“空白试验”:指不加样品,而采用完全相同的分析步骤、试剂及用量进行的操作,所得结果用于扣除样品中的本底值和计算检测限。
北京供销学校食品理化检验技术教案01
周次
第1周,第1次课
章节名称
绪 论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实践课()
教学时数
2节
教学目标
1、了解食品检验的任务和内容,懂得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和作用;
2、了解食品检验采用的方法和国家标准
3、掌握食品检验技术的常用规范用语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食品理化检验的内容和任务、食品检验常用的技术规范用语
3.微生物检验: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等。
二、食品检验的任务(5分钟)
检验的任务,简单地说,就是按照制订的标准,对食品原料、辅助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验,然后对食品质量进行评价,对开发新的食品资源,试制新的优质产品,改革生产工艺,改进产品包装和贮运技术等提供依据和方法建议。
三、食品检验的方法和国家标准方法(10分钟)
教学内容与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一、食品分析的任务和内容任务:在确保原材料供应方面起着保障作用,在生产过程中起着“眼睛”作用,在最终产品检验方面起着监督和标示作用。

食品分析贯穿于产品开发,研制,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

内容:①食品安全性检测:食品添加剂,有害元素,农药、蓄药残留,环境污染物,包装材料、加工形成、固有的有害物质,微生物污染。

②食品中营养组份的检测:主要配料,营养要素,热量,六大营养要素。

③食品品质分析或感官检测二、食品分析方法标准1.国际标准: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O)所指定的标准,及经ISO认可并收入《国际标准题内关键词索引》之中的标准。

2.CAC食品标准体系:由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组织制定的食品标准,准则和建议为国际食品法典或称CAC食品标准,分为商品标准,技术规范标准,限量标准,分析与取样方法标准,一般准则及指南五大类。

3.国际先进标准:指国际上有权威的区域标准,世界上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国家标准和通行的团体标准,包括知名跨国企业标准在内的其他国际上公认先进的标准。

4.国际AOAC:是世界性的会员组织,不属于标准化组织,但它所记载的分析方法在国际上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宗旨在于促进分析方法及相关实验品质保证的发展及规范化。

第二章、样品采集与处理一、样品采集1、样品采集: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作为分析材料。

2、原则:①样品必须有代表性②采样方法必须与分析目的保持一致③采样及样品制备过程中保持原有理化指标,避免预测组分发生化学变化和丢失④防止和避免预测组份的玷污⑤样品处理过程尽可能简单易行,样品处理装置尺寸与处理样品量相适应3、分类:①检样:由组批或货批中所抽取的样品②原始样品:将许多份检样综合在一起③平均样品:将原始样品按规定方法混合平均。

分三份:一份用于全部项目检验,二份用于复检,三份作为保留样品。

4、方法:①随机抽样:按照随机原则,从大批物料中抽取部分样品。

②代表性取样:用系统抽样法进行采样,根据样品随空间,时间变化规律,采集能代表其相应部分的组成和质量样品。

二、样品的处理1、目的:使被测组分同其他组分分离,或者使干扰物质除去;由于浓度太低或含量太少,直接测定有困难,需要将被测组分进行浓缩2、原则:消除干扰因素完整保留被测组分使被测组分浓缩3、方法:1)粉碎法:样品尺寸对食品分析的结果有又很大影响,要考虑样品的尺寸是否分析要求;分为干样品(研钵、粉碎机、球磨机);湿样品(绞肉机,组织磨碎机、韦林氏绞切器);化学法,纤维素酶处理植物器官、蛋白酶和糖化酶处理大分子物质,二甲基甲酰胺、尿素、嘧啶、石碳酸、二甲基亚砜、合成洗涤剂有效分散和溶解一些食品样品。

2)灭酶法:样品所有成分含量确定的不用考虑。

要分析检测一些中糖、自由和结合脂肪、蛋白质等成分时考虑,必须采用一定手段处理酶,使其失活,保证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有机物破坏法:食品中某些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常和蛋白质等高分子有机物结合在一起,必须对样品进行处理,是被测元素以简单的无机物形式出现。

干法灰化法:在坩埚中小心炭化,高温灼烧,有机物被灼烧分解湿法消化法:在强酸、强氧化剂或强碱加热条件下有机物分解紫外光分解法:微波消解法:利用微波为能量对样品进行消解,包括溶解、干燥、灰化、浸取。

适于大批量样品及萃取极性与热不稳定的蒸馏法:利用被测物质中各组分挥发性不同来进行分离的方法,用于除去干扰组分和被测组分抽提溶剂抽提法:使用无机溶剂水、烯酸、稀碱溶液,有机溶剂乙醇、乙醚、石油醚、氯仿、丙酮,从样品中抽提被测物质或除去干扰物质。

第三章食品的感官检验一、食品感官分析:通过人的感觉——味觉、嗅觉、视觉、触觉,对食品的质量作出客观的评价二、常用方法:差别检验、标度和类别检验、分析或描述性检验第四章食品的物理检验方法一、物理检测:1、食品的一些物理常数,密度、相对密度、折射率、旋光度等与食品的组份及其含量之间有一定数学关系,可以间接地测定食品的组分及其含量2、某些食品的物理量,是该食品的质量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方法1、相对密度法:为物质的质量与同体积同温度纯水的质量之比,用d表示。

当液态食品组成成分发生改变时,其相对密度也随之改变,因此可以检测食品的浓度或纯度。

比重瓶,原理:同温,同体积,(比重瓶,样品与蒸馏水质量比)密度计法,原理:阿基米德原理特点:简便,准确度差酒精计,用于测定洒精浓度(体积百分数)乳稠计,用于牛乳的相对密度2、折光法:折射率是物质重要的物理常数,许多纯物质都具有一定的折射率,如果其中含有杂质,折射率就会发生变化,杂质越多偏角越大,利用折射率确定物质浓度、纯度和判断物质品种的方法叫做折光法。

折射仪利用进光棱晶和折射棱晶夹着薄薄一层样夜,经过光的折射后,测出样夜的折射率而得到样液浓度,阿贝折射仪折射率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的性质,对于同一物质,其折射率随着浓度增大而递增3、旋光法:自然光通过起偏装置产生偏振光,偏振光经过具有光学活性的物质时,其振动面会发生旋转,检偏器读取的旋转角度的大小与光活性物质存在数学关系,利用旋光仪测定光学活性物质的旋光度以确定其含量的方法称为旋光法。

第十二章食品添加剂的测定一、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这些物质本身不作为食用目的,也不一定有营养价值。

但不包括污染物、残留农药。

二、食品添加剂检验方法:食品添加剂的检测先分离再测定。

分离——蒸馏法、溶剂萃取法、色层分离等。

测定——容量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层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TLC、HPLC等。

三、糖精和糖精钠钠:糖精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人工甜味剂其学名为邻—磺酰苯甲酰亚胺,难溶于水,故生产中常用糖精钠。

糖精钠——水溶性好,在酸性条件下溶于乙醚,热稳定性比糖精好,甜度为蔗糖的200—700倍。

糖精钠、糖精对人体无营养价值,不分解、不吸收,随尿排出,致癌性有争议,ADI值0—2.5。

四、防腐剂:是能防止水平腐败、变质、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繁殖,延长食品保存期的一类物质的总称。

虽然有些防腐剂被认为是比较安全的,但长期或大量使用不行,应尽量少用甚至不用。

防腐剂的品种: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EDTA二钠、亚硝酸钠、丙酸及其盐、乳酸链球菌素。

禁用的防腐剂:水杨酸、甲醛、硼酸、β-奈酚、焦碳酸二乙酯等。

苯甲酸(钠):为白色有丝光的鳞片或针状结晶,微溶于水,使用不便,实际生产多用其钠盐。

苯甲酸钠易溶于水和乙醇,难溶于有机溶剂,与酸作用生成苯甲酸。

苯甲酸及其钠盐主要用于酸性食品的防腐,在pH 2.5—4其抑菌作用较强,当pH>5.5时,抑茵效果明显减弱。

对霉菌和酵母菌效果甚差。

苯甲酸进入人体后,大部分与甘氨酸结合形成无害的马尿酸,其余部分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生成苯甲酸葡萄糖醛酸甙从尿中排出,不在人体积累。

苯甲酸的毒性较小。

山梨酸(钾):山梨酸钾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与酸作用生成山梨酸。

比苯甲酸更安全,在体内最后成CO2和水。

五、发色剂:能够使肉与肉制品呈现良好色泽的物质。

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亚硝基(NO) +肌红蛋白→亚硝基肌红蛋白(MbNO)→巯基(一SH)→亚硝基血色原(鲜红色),从而赋予食品鲜艳的红色。

同时,亚硝酸盐对抑制微生物的增殖有一定作用,与食盐并用可增加抑菌,对肉毒梭状芽孢杆菌有特殊抑制作用。

六、漂白剂:使食品保持特有的色泽、退色或不褐变。

依靠漂白剂的氧化或还原能力,破坏食品的变色因子。

蒸馏滴定法:在密闭容器中对样品进行酸化并加热蒸馏,蒸出二氧化硫,然后用乙酸铅溶液吸收,用浓盐酸酸化,再用碘标准溶液滴定。

七、食用合成色素:为了弥补食品中本来特有的色泽在加工、储藏中的损失,使其尽可能恢复至原来的颜色,除采取一定护色措施外,往往还得添加一定量的食用色素,进行着色。

第十三章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1、食品:指各种供人类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2、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3、有害物质:在自然界所有的物质中、当某物质或含有该物质的物质被按其原来的用途正常使用时,若因该质而导致人体健康、自然环境生态平衡遭受破坏时,则称该物质为有害物质。

名词解释及概念选择检测方法及原因测定对象及适用范围检测意义原理仪器和试剂(作用)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原因及说明一、水分存在形式自由水:由分子(通常是低浓度大分子)所构成基质物理截留的水(不可移动水、毛细管水、自由流动水)结合水:食品中的非水成分与水借助化学力或物理化学利相结合的水(化合水、邻近水、多层水)单分子层结合水:通过氢键与非水物质中以离子形式存在的一些强极性基团结合紧密的水多分子层结合水:强极性基团单分子水层外的几个水分子层所包含的水,以及与非水组分中弱极性基团以氢键结合的水,一般-40度不结冰二、水分测定方法:直接法:利用水分本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测定水分的方法如重量法、蒸馏法、卡尔费休法间接法:利用食品的密度、电导率、介电常数等物理性质测定水分的方法。

直接干燥法食品中自由水分在95~105度,不含或含其他挥发性物质甚微且对热稳定的样品,水分是样品中唯一的挥发物质,水分可以较彻底的被除去,在加热过程中样品中的其他组分由于发生化学变化引起的质量变化可以忽略不计不适于水分含量低于0.5g/100g的样品水分含量对于食品良好的感官性状、维持食品中其他组分的平衡关系、保证食品具有一定的保存期均起着重要作用。

水分含量在食品产品和保藏中是一个关键的质量因素、水分含量减少有利于产品的包装与运输、营养价值的计量表要求列出水分含量、水分含量数据可以用于表示产品在同一计量基础上的其他分析的测定结果。

一定温度(95~105)和常压下,将样品放在烘箱中加热干燥,除去蒸发的水分,干燥前后样品的质量差即为样品的水分含量。

盐酸、氢氧化钠、称量瓶、电热恒温箱、干燥器、天平(感量0.1mg)P48~49GB P2最低检出量为0.002g,取样2g时,检出限为0.10g/100g,相对误差≤5%卡尔-费休法迅速准确,不需要加热,常作为微量水分的标准分析方法,测定准确性比直接干燥法要高,也是测定脂肪和油类物品中微量水分的理想方法。

适用于含有1%水分或更多水分的样品不适用于含有氧化剂、还原剂、碱性氧化物、氢氧化物、碳酸盐、硼酸,会与试剂所含组分起反应同上碘与水和二氧化硫反应,在有吡啶和甲醇共存时,1mol碘只与1mol水作用卡尔-费休试剂无水甲醇P54~55GB P5卡尔-费休试剂的有效浓度取决于碘的浓度,由于试剂中各组分本身也含有水分,所以卡尔-费休试剂的浓度会不断降低,新配置的试剂混合后需放置一定时间后才能使用,每次临用前均应标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