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压缩机的基本性能参数计算

合集下载

6aw-12.5型制冷压缩机的有关结构和运行参数

6aw-12.5型制冷压缩机的有关结构和运行参数

6aw-12.5型制冷压缩机的有关结构和运行参数一、引言制冷压缩机是制冷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和运行参数的合理性对整个制冷系统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针对6aw-12.5型制冷压缩机的结构和运行参数展开详细介绍。

二、结构1. 叶轮和转子6aw-12.5型制冷压缩机的关键部件之一是叶轮和转子。

叶轮是将流体(制冷剂)加速的设备,通过叶轮的旋转运动,制冷剂获得了动能,从而实现了压缩。

而转子则是叶轮的驱动部分,负责带动叶轮旋转。

叶轮和转子的设计合理性直接影响了压缩机的效率和性能。

2. 缸体和活塞制冷压缩机的缸体是压缩腔的主体部分,负责容纳压缩过程中的制冷剂。

6aw-12.5型制冷压缩机采用了优质的铝合金材料制作缸体,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耐腐蚀性。

活塞则是在缸体内做往复运动,由马达带动,起到压缩制冷剂的作用。

3. 电气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是制冷压缩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控制压缩机的启停、冷却风扇的运行等方式,对整个压缩机的运行进行监控和调控。

6aw-12.5型制冷压缩机采用了先进的PLC控制系统,具有高度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三、运行参数1. 压缩比压缩比是制冷压缩机运行参数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指压缩机工作时的出口压力与入口压力的比值。

对于6aw-12.5型制冷压缩机来说,其设计压缩比为4.2,这意味着压缩机在工作时可以将制冷剂的压力提高至入口压力的4.2倍,从而实现了有效的压缩。

2. 排气温度排气温度是制冷压缩机运行参数中另一个重要的指标,它是指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温度。

对于6aw-12.5型制冷压缩机来说,其设计排气温度控制在80摄氏度左右,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制冷剂在高温下发生过热和降解的情况,保证了制冷系统的稳定运行。

3. 能效比能效比是衡量制冷压缩机能耗的重要指标,它是指制冷量与能耗的比值。

6aw-12.5型制冷压缩机具有较高的能效比,能够在保证制冷量的情况下尽量减少能耗,实现了能源的有效利用。

压缩机

压缩机

1、指示功率:只是指压缩机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指示功,单位为W。

2、指示效率:是指压缩机的等熵压缩功率与指示功率之比,也是制冷剂等熵压缩比功和实际指示比功之比。

指示效率表示压缩机循环过程中热力过程的完善程度。

3、轴功率:由原动机传到压缩机主轴上的功率为轴功率4、轴效率:等熵压缩功率与轴功率之比5、机械效率:初为指示功率与轴功率之比,表示压缩机摩擦损失的程度6、电功率:从电源输人驱动电动机的功率7、电效率:为等熵功率与电功率之比注:对于封闭式压缩机,其电效率也可表示为指示效率、机械效率与电动机效率队之乘积第一章容积型制冷压缩机的热力学基础容积型压缩机是蒸气压缩式制冷机中应用领域最广泛、使用数量最多的压缩机,它们的功率可以从几十瓦到几千千瓦的宽广范围。

尽管容积型压缩机的结构形式众多,但究其热力学基础还有许多部分是相同的。

第一节单级活塞式压缩机的理论循环单级活塞式压缩机的理论循环的假设条件:1、压缩机没有余隙容积2、吸汽与排汽过程中没有压力损失3、吸汽与排汽过程中无热量传递4、无漏汽损失5、无摩擦损失一、活塞式压缩机的理论输汽量1.气缸工作容积Vp,单位为m32.理论容积输气量qvt(或称理论排量),单位为m3/h是指压缩机按理论循环工作时,在单位时间内所能供给、按进口处吸气状态换算的气体容积。

(1-2) 3.压缩机的理论质量输气量qm t,单位为kg/h(1-3)二、压缩机消耗的理论功率1.理论循环所消耗的理论功Wts,单位为J,W ts =∫12 Vd p (1-4 )2.即单位绝热理论功Wt s为,单位为J,W ts = h 2 - h 1 (1-4a )3.压缩机所消耗的理论功率Pts,单位为kw第二节容积型压缩机的实际性能1、压缩机中的压力降2、制冷剂的受热3、气阀运动规律不完善带来的效率下降。

4、制冷剂泄漏的影响。

5、再膨胀的影响6、压缩过程偏离等熵过程7、压缩过程的过压缩和欠压缩。

8、润滑油循环量的影响。

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

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

制冷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制冷压缩机实际运行测试实验,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以下内容: 1、制冷压缩机制冷量的测试方法;2、蒸发温度、冷凝温度与制冷量的关系;3、制冷系统主要运行参数及其相互之间的影响;4、有关测试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5、测试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1、制冷压缩机的性能随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需要在国家标准规定的工况下进行制冷压缩机的性能测试。

2、压缩机的性能可由其工作工况的性能系数COP 来衡量:Q COP W=式中,0Q 为压缩机的制冷量;W 为压缩机输入功率。

3、在一个确定的工况下,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吸气温度以及过冷度都是已知的。

这样,对于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机来说,其循环p-h 图如图3 所示。

图3图中,1点为压缩机吸气状态;4-5为过冷段。

在特定工况下,压缩机的单位质量制冷量是确定的,即:015q h h =- 。

这样只要测得流经压缩机的制冷剂质量流量m G ,就可计算出压缩机的制冷量,即0015()m m Q G q G h h =⨯=⨯-4、压缩机的输入功率:开启式压缩机为输入压缩机的轴功率,封闭式(包括半封闭式和全封闭式)压缩机为电动机输入功率。

三、实验设备整个实验装置由制冷系统及换热系统、参数测量采集和控制系统共三部分组成:1、制冷系统采用全封闭涡旋式制冷压缩机,蒸发器为板式换热器,冷凝器为壳管式换热器,节流装置为电子膨胀阀。

1.1冷却水换热系统由冷却水泵、冷却水塔、调节冷凝器进水温度的恒温器和水流量调节阀门及管路组成;1.2冷媒水换热系统由冷媒水泵、调节蒸发器进水温度的恒温器、调节水流量的阀门组成;2、六个绝对压力变送器、十个PT100温度传感器、两个涡轮流量变送器分别对应原理图位置及安捷伦34970型数据采集仪和压缩机性能测试软件;3、控制系统:通过三块山武SCD36数字调节器分别根据设定值与实测值的差值来调节冷却水、冷媒水的加热量和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将机组运行控制在设定工况允许的范围内。

压缩机检测方法和参数

压缩机检测方法和参数

压缩机检测方法和参数—压缩机性能测试一、前言制冷压缩机是制冷装置中最主要的设备,是制冷系统的动力装置和主机,相当于制冷机的心脏。

它使制冷剂在系统的管路中循环,把来自蒸发器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汽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汽再排入冷凝器。

压缩机的作用可总结为:1)从蒸发器中吸出蒸汽,以保证蒸发汽内一定的蒸发压力。

2)提高压力(压缩)以创造在较高温度下冷凝的条件。

3) 输送制冷剂,使制冷剂完成制冷循环。

压缩机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机的制冷效果。

而且,压缩机与制冷系统的匹配是否合理,不但涉及到整个装置的成本,而且对使用寿命和能耗均有影响,所以对压缩机的性能及有关参数的测试是非常有必要的。

对 压缩机性能的测试主要是测定压缩机运行时相关温度、压力、液位、转速、功率、振动、噪声、制冷剂流量、制冷量,其中制冷剂流量、制冷量及规定工况下的制冷 量是测试的重点。

压缩机测试完后,需要对测试数据参照国家标准进行判断分析,以找出压缩机结构设计中问题,或者判断该压缩机是否运行良好。

本文将先对压缩机的测试原理、方法和相关规定做一个简单介绍,然后对测试过程进行描述,并对测试后数据进行分析、评价。

以此对压缩机检测与分析的全过程进行描述和分析,不到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二、压缩机测试的相关规定为保证测试的统一性和结果的可靠性,国家规定了压缩机测试的相关标准,而该标准也即国际标准ISO 917-1974 中的《制冷压缩机的试验标准》。

2.1 一般规定2.1.1 排除试验系统内的不凝性气体.确认没有制冷剂的泄漏.2.1.2 系统内应有足够的符合有关标准规定的制冷剂.压缩机内保持正常运转用润滑油量.2.1.3 循环的制冷剂液体内含油量应不超过2%(以质量计).2.1.4 压缩机吸、排气口的压力一温度在同一部位测量,该测点应在吸、排气截止阀外(不带阀的封闭压缩机为距机壳体)0.3m的直管段处。

2.1.5 排气管道上应设置有效的油分离器.2.1.6试验系统装置的周围不应有异常的空气流动。

实验4-制冷机性能实验

实验4-制冷机性能实验

制冷机性能实验台一、实验装置概述本实验台是我厂首创高效低耗的热泵型空调及制冷换热实验装置。

功能齐全、结构紧凑、使用方便、无噪声、结构新颖。

它由制冷循环,水循环和空气换热系统所组成,可进行直流式空调过程演示实验,制冷压缩机性能实验和表冷器、换热器性能实验。

二、实验操作一、直流空调过程演示实验:(一)实验目的:1、演示直流式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过程2、熟悉空气参数的调节方法3、掌握表冷器冷却能力的测定方法4、进行热工测量及计算的训练。

(二)实验原理:直流空调实验可分夏季空气处理状态及冬季空气处理状态实验。

1.夏季处理过程:新风由调节门、低噪音风机进入风道,经过表冷器冷却去湿达到机器露点后,再经过再加热器加热至所需送风状态达到空调段,在空调段吸热吸湿后排出。

2.冬季处理过程:新风由调节门、低噪音风机进入风道,在预加热段对空气进行等湿加热,通过加湿器对空气绝热加湿,再经过再加热器或换热器加热至所需送风状态达到空调段,在空调段放热后排出。

对空气参数的测定是在具有代表性的通道断面上设置干、湿球热电偶温度计,分别测定断面上的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

本实验可对空气进行:1.等湿加热:电热器或表面式热水器处理空气。

2.冷却处理:①等湿处理:用表冷器降低空气温度但高于空气露点温度。

②去湿冷却处理:用表冷器降低空气温度使低于空气露点温度。

③等温加湿:含湿量增加,温度近似不变。

在实验中,制冷压缩机组通过板式换热器对冷冻水制冷后,由水泵将冷冻水注入表冷器与空气进行冷量交换来模拟夏季空气处理状态。

模拟冬季空气处理状态时,可参见制冷压缩机的实验步骤。

由于冷冻水在表冷器中与空气进行冷量交换,由此可以计算表冷器的冷却能力。

(三)、操作步骤1、启动风机,利用风门调节风量。

2、启动加湿器(注意:不得在无水的情况下给加湿器加电)。

3、启动水泵Ⅰ、水泵Ⅱ,调节水流量使板换Ⅱ水流量400L/h;使板换Ⅰ水流量100L/h,(如实验时出现冻结则应加大水流量)。

制冷压缩机的基本性能参数计算

制冷压缩机的基本性能参数计算

制冷压缩机的基本性能参数计算
1.制冷量(Qc)的计算:
制冷量是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的热量,用于冷却被制冷物体或者空气。

制冷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Qc=m×h2-m×h1
其中,m为制冷剂的质量流量(kg/s),h2为制冷剂在蒸发器出口的
焓值(kJ/kg),h1为制冷剂在蒸发器入口的焓值(kJ/kg)。

2.功率(P)的计算:
P=m×(h2-h1)/COP
其中,COP为制冷系数,表示单位制冷量的制冷功率与制冷压缩机的
功率之比。

3.COP(制冷系数)的计算:
COP是制冷效果与能耗之间的比值。

制冷系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COP=Qc/P
4.效率的计算:
η = (h2 - h_net) / (h2 - h1)
其中,h_net为制冷压缩机的净功输入(kJ/kg)。

5.等熵指数(k)的计算:
等熵指数用于估算制冷压缩机的效率和压缩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等熵
指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k=Cp/Cv
其中,Cp为定压比热容(kJ/kg·K),Cv为定容比热容
(kJ/kg·K)。

根据以上计算方法,制冷压缩机的基本性能参数可以被准确计算出来。

同时,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通过实验来获取特定条件下的性能参数,并
继续优化压缩机的设计和工作状态,以提高制冷系统的效率和性能。

制冷压缩机参数计算

制冷压缩机参数计算

制冷压缩机参数计算1.排气量计算:排气量是指制冷压缩机在单位时间内流通的气体体积。

它是制冷压缩机的重要参数之一,也是选择适当型号制冷压缩机的基础。

排气量的计算方法有多种,但常见的方法是基于活塞面积和行程的计算。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排气量=活塞面积×活塞行程×活塞数其中,活塞面积是指活塞的有效面积,通过活塞的直径计算得出;活塞行程是指活塞在气缸内上下运动的距离;活塞数是指压缩机的活塞数量,一般为12.冷却量计算:冷却量是指制冷压缩机在单位时间内吸入的气体的总热量。

它是制冷压缩机的另一个重要参数,也是评价制冷系统性能的指标之一、冷却量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和吸气温度之差来计算的。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冷却量=排气温度-吸气温度其中,排气温度是指气体在制冷压缩机排气管道中的温度,吸气温度是指气体从外界进入压缩机时的温度。

3.功率消耗计算:功率消耗是指制冷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功率。

它是制冷压缩机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制冷系统能效的指标之一、功率消耗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压缩机的电流和电压来计算的。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功率消耗=电流×电压其中,电流和电压是指制冷压缩机运行时测量到的电流和电压值。

除了以上参数计算,还有一些其他参数也需要考虑,如制冷剂的选择、制冷系统需求等。

制冷剂的选择需要根据制冷压缩机的工作条件和性能要求来确定,常见的制冷剂有R22、R134a等。

制冷系统需求包括制冷剂的冷却量、制冷剂的温度范围等,这些需求也会影响到制冷压缩机的参数选择和计算。

综上所述,制冷压缩机参数计算是制冷系统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准确计算和选择适当的参数,可以提高制冷系统的性能和效率,实现更好的制冷效果。

制冷压缩机的基本性能参数计算

制冷压缩机的基本性能参数计算

制冷压缩机的基本性能参数计算1. 制冷量(Cooling capacity):制冷量是指制冷压缩机在单位时间内移除的热量,通常以千瓦(kW)为单位进行计量。

制冷量的计算方法为:制冷量 = 冷凝器排气焓 - 蒸发器进气焓。

2. 能效比(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能效比是指单位制冷量所需要的单位电力消耗,通常以千瓦时/千瓦小时(kWh/kWh)为单位计量。

能效比的计算方法为:COP = 制冷量 / 输入功率。

3. 蒸发温度(Evaporation temperature):蒸发温度是指制冷压缩机在蒸发器中的工作温度。

蒸发温度的计算方法为:蒸发温度 = 蒸发器进气焓 - 蒸发器排气焓。

4. 排气温度(Discharge temperature):排气温度是指制冷压缩机在冷凝器中的工作温度。

排气温度的计算方法为:排气温度 = 冷凝器排气焓 - 冷凝器进气焓。

6. 输入功率(Input power):输入功率是指制冷压缩机所需的电力消耗,通常以千瓦(kW)为单位计量。

输入功率的计算方法为:输入功率= 制冷量 / COP。

7. 冷凝温度(Condensing temperature):冷凝温度是指制冷压缩机在冷凝器中的工作温度。

冷凝温度的计算方法为:冷凝温度 = 冷凝器排气焓 - 冷凝器进气焓。

8. 蒸发压力比(Evaporating pressure ratio):蒸发压力比是指制冷压缩机的蒸发压力与冷凝压力之间的比值。

蒸发压力比的计算方法为:蒸发压力比 = 蒸发器进气焓 / 冷凝器进气焓。

以上只是制冷压缩机的一些基本性能参数,根据具体的压缩机型号和设计要求,还可以有其他相关参数的计算和评估。

了解和计算这些基本性能参数,可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人员选择合适的制冷压缩机,确保制冷系统的效率和性能符合要求,同时也可以优化制冷系统的能耗和运行效果。

制冷压缩机与设备的选型计算

制冷压缩机与设备的选型计算

低压循环贮液器 低压循环贮液器是用制冷剂泵强制供液制冷系统的重要设备,起着容纳贮存制冷剂液体供给制冷剂泵,调节对蒸发器的供液和气液分离,保证压缩机安全地运行。
低压循环贮液器容积 下进上出系统 上进下出系统
低压循环贮液器直径
第三节 辅助设备的选型计算
第三节 辅助设备的选型计算
分离捕集设备的选型计算
选型计算
01
冷凝器传热面积 冷凝器的对数平均温差⊿tm
02
(K或℃)
03
第二节 换热设备的选型计算
第二节 换热设备的选型计算
(2)冷凝器的传热系数K 由冷凝器的结构型式、制冷剂种类、冷却介质的速度、温度差、传热面上的污垢系数、传热管的材质等因素所支配。
冷凝器种类
油分离器
气液分离器 气液分离器的作用是使混合的气体和液体制冷剂进行分离,按照不同的蒸发系统分别设置,并按设置位置的不同,分为机房气液分离器和库房气液分离器。
机房气液分离器
库房气液分离器
第三节 辅助设备的选型计算
节流机构
第三节 辅助设备的选型计算
节流机构的作用是为蒸发器提供适量的制冷剂液体,同时又维持系统高、低压侧的压力差,保证蒸发器中适宜的蒸发压力。 常用节流机构 手动调节的节流装置—手动膨胀阀; 用制冷剂蒸气过热度调节的节流装置—包括热力膨胀阀及电子膨胀阀等; 不能调节的节流装置—恒压膨胀阀和毛细管等; 浮球调节阀。 应用
进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气体温度
出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气体温度
第二节 换热设备的选型计算
第三节 辅助设备的选型计算
第三节 辅助设备的选型计算 一、液体储存设备 1.高压储液器 高压贮液器的选择主要是确定容积,保证制冷装置在运行时,最大贮液量小于容积的70%,最小贮液量大于容积的10%。

压缩机制冷剂流速设计

压缩机制冷剂流速设计

压缩机制冷剂流速设计压缩机制冷剂流速设计是制冷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到制冷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在设计制冷系统时,合理地确定压缩机制冷剂流速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制冷效果,同时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

本文将对压缩机制冷剂流速设计进行详细的讨论,包括其影响因素、计算方法以及优化策略。

一、压缩机制冷剂流速的影响因素1. 制冷剂种类:不同的制冷剂在相同工况下具有不同的物性参数,包括密度、粘度等,因此其流速设计也会有所不同。

2. 压缩机类型:不同类型的压缩机对制冷剂流速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例如对往复式压缩机和螺杆式压缩机而言,其对制冷剂的吸排气速度要求不同。

3. 系统工况:包括制冷负荷大小、环境温度、制冷剂循环量等参数,都会影响到制冷剂的流速设计。

二、压缩机制冷剂流速的计算方法1. 应用实际工况条件下的制冷剂流量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一般使用制冷系统的制冷负荷和制冷剂的流动参数进行计算。

2. 根据压缩机的设计工况和参数来确定最佳的制冷剂流速范围,通常要考虑到制冷剂在压缩机内的吸排气速度、制冷剂在换热器中的流速等。

3. 结合实际运行数据进行调整,根据实际的制冷效果和能耗情况对制冷剂流速进行优化。

三、压缩机制冷剂流速的优化策略1. 根据压缩机的额定工况和参数进行流速设计,保证在额定工况下制冷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2. 结合制冷负荷的实际变化情况,调整制冷剂流速以适应不同的工况要求,避免出现过剩或不足的情况。

3. 通过监测制冷系统的运行数据,不断优化制冷剂流速,以达到最佳的制冷效果和能耗控制。

四、总结压缩机制冷剂流速的设计是制冷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合理的流速设计可以提高制冷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能耗和维护成本。

在设计和运行制冷系统时,需要充分考虑制冷剂流速的影响因素,通过合理的计算方法和优化策略,确保制冷系统能够稳定、高效地运行。

希望本文对压缩机制冷剂流速设计有所帮助。

压缩机热力性能的计算举例1

压缩机热力性能的计算举例1

重点考察输入功率随T 重点考察输入功率随T0的变化
κκ−1 ε − 1 κ −1
等熵比功: 等熵比功:
w ts = p s 0υ s 0
κ
qma = qVa υs0
κ −1 κ κ pdk P = qmawts = qVa pss00 p ts −1 κ −1 ps0
国家标准规定了不同工质的压缩机许用温度。 国家标准规定了不同工质的压缩机许用温度。
压缩机的运行特性曲线和运行界限 Characteristic curve
运行特性曲线 指在规定的工作范围内运行时,压缩机的制冷量和 指在规定的工作范围内运行时, 功率随工况变化的关系曲线。 功率随工况变化的关系曲线。 工况( 工况( Operating condition ) 蒸发温度T 蒸发温度 0 冷凝温度T 冷凝温度 K 冷却介质入口温度T 冷却介质入口温度 a 被冷却介质入口温度T 被冷却介质入口温度 w
独立变量可能的组合有: 独立变量可能的组合有:
1 ) (t 0 , t k ), 2 ) (t 0 , t w ), 3 ) (t 0 , t a ),
4 ) (t a , t w ), 5 ) (t w , t k ), 6 ) (t a , t k
)
各部件的特性曲线
2)冷凝器的特性曲线 )
ta
λT
T0 + θ = a 1T k + b 1θ
全封闭式或制冷工质冷却 电机的半封闭压缩机 半封闭压缩机: 电机的半封闭压缩机:
3.指示功率的计算 3.指示功率的计算
有两种计算方法: 有两种计算方法: 1)利用压 利用压1)利用压-焓图求 t4= 38℃ ′ p1 = 4 s 0 p 2’ = p sm ℃ −tk∆ 43℃ , T1′2= T s 0

压缩机的基本性能参数

压缩机的基本性能参数

压缩机的基本性能参数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压缩机相关的参数计算一、实际输气量(简称输气量)在一定工况下, 单位时间内由吸气端输送到排气端的气体质量称为在该工矿下的质量输气量 ,单位为。

若按吸气状态的容积计算,则其容积输气量为,单位为。

于是二、容积效率的容积效率是实际输气量与理论输气量之比值(4-2)它是用以衡量容积型的气缸工作容积的有效利用程度。

三、制冷量制冷是作为制冷机中一重要组成部分而与系统中其它部件,如热交换器,节流装置等配合工作而获得制冷的效果。

因此,它的工作能力有必要直观地用单位时间内所产生的冷量——制冷量来表示,单位为,它是制冷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4-3)式中 -制冷剂在给定制冷工况下的单位质量制冷量,单位为;-制冷剂在给定制冷工况下的单位容积制冷量,单位为。

为了便于比较和选用,有必要根据其不用的使用条件规定统一的工况来表示的制冷量,表4-1列出了我国有关国家标准所规定的不同形式的单级小型往复式制冷的名义工况及其工作温度。

根据标准规定,吸气工质过热所吸收的热量也应包括在的制冷量内。

表4-1 小型往复式制冷的名义工况四、排热量排热量是的制冷量和部分输入功率的当量热量之和,它是通过系统中的冷凝器排出的。

这个参数对于系统中的来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性能指标;在设计制冷系统的冷凝器时也是必须知道的。

图4-1 实际制冷循环从图4-1a所示的实际制冷循环或循环图可见,在一定工况下的排热量为:从图4-1b的的能量平衡关系图上不难发现上两式中-进口处的工质比焓;-出口处的工质比焓;-的输入功率;-向环境的散热量。

表2-2列举了美国制冷协会ARI520-85标准所规定的用于中的的名义工况。

表2-2 用的名义工况(美国制冷协会ARI520-85标准)环境温度35度五、指示功率和指示效率单位时间内实际循环所消耗的指示功就是的指示功率Pi,单位为kw,它等于式中 Wi——每一气缸或工作容积的实际循环指示功,单位为J。

制冷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

制冷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

制冷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单级蒸汽压缩制冷机实验系统和制冷剂的运行操作2. 掌握小型单级制冷压缩机主要性能参数的测试盒仪表的使用3. 掌握制冷压缩机的公开分析和实验数据整理方法二、实验原理实验装置的组成实验装置以“蒸发器液体载冷剂循环法”为主要测量方法,以“水冷冷凝器量热器法”作为辅助测量方法。

实验装置流程如图所示。

图1 实验装置图实验装置主要由被测压缩机、卧式壳管式冷凝器、冷却塔、视液镜、干燥过滤器、手动节流阀、储液器、干式蒸发器、加热器和水箱等组成。

1.制冷剂流量计算 )/()()(221211s kg h h t t F t t M C M f g c a W --⨯+-⨯⨯= (16-1) 其中:C ——冷却水比热容(淡水的比热容:4.186) kJ/kg •℃ M w ——冷却水流量 kg/st 1——蒸发器进水温度 ℃t 2——蒸发器出水温度 ℃F 1——蒸发器的漏热系数(F 1=5.06W/℃)t a ——环境温度 ℃t c ——蒸发器的平均表面温度(蒸发温度) ℃h g2——制冷剂在蒸发器出口的焓值 kJ/kgh f2——节流阀前制冷剂液体的焓值 kJ/kg2.制冷量的计算 )()(111111kW V V h h M Q g f g -⨯=(16-2) 其中:M 1——制冷剂质量流量 kg/sh g1——在规定的基本工况下,制冷剂在压缩机进口处的焓值 kJ/kgh f1——与基本实验工况所规定的压缩机排气压力相对应的饱和温度(或露点温度)下的制冷剂液体比焓 kJ/kg V 1——实际进气状态的制冷剂蒸汽比体积 M3/kg V 2——标准规定工况的制冷剂蒸汽比体积 M3/kg 3.水冷冷凝器热平衡法1)制冷剂流量的计算)/()()(332122s kg h h t t F t t M C M f g a k W --⨯+-⨯⨯= (16-3)其中:C ——冷却水比热容(淡水的比热容:4.186) kJ/kg •℃M w ——冷却水流量 kg/st 1——蒸发器进水温度 ℃t 2——蒸发器出水温度 ℃F 2——冷凝器的漏热系数(F 2=9.8W/℃)t a ——环境温度 ℃t k ——冷凝器的平均表面温度(蒸发温度) ℃h g3——制冷剂进冷凝器气体的焓值 kJ/kgh f3——制冷剂出冷凝器液体的焓值 kJ/kg2)制冷量的计算 )()(111122kW V V h h M Q g f g -⨯= (16-4) 其中:M 2——制冷剂质量流量 kg/sh g1——在规定的基本工况下,制冷剂在压缩机进口处的焓值 kJ/kgh f1——与基本实验工况所规定的压缩机排气压力相对应的饱和温度(或露点温度)下的制冷剂液体比焓 kJ/kg V 1——实际进气状态的制冷剂蒸汽比体积 M 3/kgV 2——标准规定工况的制冷剂蒸汽比体积 M 3/kg3)主辅侧相对误差 %100121⨯-=Q Q Q E (16-5) 4)制冷效率(能效比) 21W Q =ε (16-6) 其中:Q 1——主侧制冷量 kWW 2——压缩机输入功率 kW三、实验步骤1. 水箱灌好适量自来水(水位必须满过加热器)。

第3章 制冷压缩机与设备的选型计算

第3章 制冷压缩机与设备的选型计算

第3章制冷压缩机与设备的选型计算3.1制冷压缩机的选型计算制冷压缩机是制冷装置的核心部件,在制冷系统中吸入蒸发器出口的低温、低压气体制冷工质,经压缩机压缩至高温、高压状态,在较高温度下向外界放出热量,完成制冷工质和热量的输送任务。

制冷压缩机的选择影响制冷装置的运行特性、经济指标和安全可靠性。

用于制冷装置的制冷压缩机种类很多,按照压缩气体制冷工质的方式分类,可分为往复式制冷压缩机和回转式制冷压缩机;按照电动机与制冷压缩机的布置形式分类,可分为开启、半封闭和全封闭式;按制冷压缩机的工作温度分类,可分为高温压缩机、中温压缩机和低温压缩机;按制冷压缩机的压缩级数分类,可分为单级制冷压缩机和双级制冷压缩机;按制冷工质的热力性能及对环境的影响分类,又可分为合成制冷工质的制冷压缩机和自然工质的制冷压缩机。

3.1.1制冷压缩机的选型原则制冷压缩机的选型应遵循以下原则:1)所选制冷压缩机(以下简称压缩机)的制冷量应与制冷装置的机械负荷相等或接近,相近蒸发温度的冷间尽可能把必需的制冷量集中在一个机组中,按不同的蒸发温度系统分别选配压缩机,尽可能使每台(组)压缩机分别提供一种蒸发温度,以确保制冷系统运行可靠、经济合理。

除特殊的要求外,一般不设专门的备用机,压缩机的工作条件应在制造厂家限定的工作条件范围内。

2)为便于压缩机的维护和零部件的更换,同一制冷系统中如需多台压缩机,应选同一系列,且台数要适宜,以满足高、低峰负荷变化的需要。

当机械负荷较大时,应选用大型压缩机,减少台数,简化系统,降低成本,可以减少占地面积,节省建设投资。

3)为使压缩机安全、可靠和经济地运行,当氨制冷系统中冷凝压力与蒸发压力的比值>8、氟利昂制冷系统中冷凝压力与蒸发压力的比值>10时,应采用双级压缩;但氨系统的压力比<8、R134a系统的压力比<10时,采用单级压缩。

当要求制冷温度低于-60℃时,可采用复叠式制冷装置。

4)压缩机在不同的工况下运行,消耗的功率也不同,压缩机配用电动机的功率应按照运行的工况校核。

第二制冷剂量热器法测试压缩机性能

第二制冷剂量热器法测试压缩机性能

关于用第二制冷剂量热器法进行制冷压缩机的性能测试钱大馨一. 概述制冷压缩机性能试验要测试的参数是:在一定工况下的压缩机质量流量和压缩机的功耗,以及由此派生出的能效比EER(制冷)或性能系数COP(制热)。

但通常不用压缩机的质量流量来表示压缩机的性能,而是用压缩机的制冷量来表示。

制冷量的定义为:“由试验直接测得的流经压缩机的制冷剂的质量流量,乘以压缩机吸气口的制冷剂气体比焓与排气压力对应的膨胀阀前制冷剂液体比焓的差之值。

”即:()11f g h h G Q −•=式中:Q :制冷量G :试验直接测得的流经压缩机的制冷剂质量流量h g1:规定工况下压缩机吸入的制冷剂气体比焓h fl :规定工况下压缩机排气压力对应的膨胀阀前制冷剂液体比焓 上述的比焓差是根据理论工况来计算的,因此计算得到的制冷量是与“由试验直接测得的流经压缩机的制冷剂的制冷流量”成正比的,但使用制冷量来表达,就与压缩机的使用条件联系起来了,比较直观。

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讨论:1.“排气压力对应的膨胀阀前制冷剂液体比焓”的制冷剂液体的温度没有规定,而是留给具体的压缩机标准或压缩机生产厂家去规定。

房间空调压缩机将标准工况下的这个温度规定为46.1℃。

2.“试验直接测得的流经压缩机的制冷剂的制冷流量”,如果试验工况偏离了理论上规定的工况,但偏差不大,则可以也需要作相应的修正。

修正公式如下:ff V V Q Qg 0110••= 式中:Q 0:规定工况下的制冷量V 1:压缩机吸气口制冷剂气体实际比容V g1:规定工况下压缩机吸入的制冷剂气体比容f :试验频率f 0:规定的工作频率二.制冷压缩机的试验工况以下工况唯一地确定了压缩机的性能,即确定了在该工况下的压缩机质量流量,除此以外,试验装置上其它参数对压缩机的性能均不产生影响,因而也无助于对压缩机性能的研究。

1.排气压力Pd ,为冷凝温度所对应的饱和压力。

在试验过程中,每一测量值与规定值之间的最大允许偏差应小于±1%,与平均值的最大允许偏差应小于0.5%。

工业冷水机用制冷压缩机的四种参数计算方法

工业冷水机用制冷压缩机的四种参数计算方法

工业冷水机用制冷压缩机的四种参数计算方法
工业压缩机是冷水机中重中之重的一个组件,担负着整机“心脏”的功能。

对于它的选择计算,主要包括制冷量、轴功率、配套电动机功率及冷却水消耗量的计算。

进行这几项计算之前应确定冷水机的制冷循环型式,使用的制冷剂和工作参数,并计算出制冷循环的主要性能指标。

结合压缩机选型要点,初步确定压缩机的单机容量和台数,选定压缩机的型号。

然后按照制冷量计算方法计算出压缩机在使用工况下的制冷量,如果压缩机的制冷量不符合设计要求,则重新选定压缩机型号,再做计算,知道选定的压缩机的制冷量满足设计要求后,再进行后三项的计算。

1、工业冷水机制冷压缩机制冷量的计算:按照确定的循环工作参数(主要是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根据工厂提供的压缩机性能曲线来确定所选的压缩机的制冷量。

2、工业冷水机制冷压缩机轴功率的计算:同样可按制冷量的计算方法来进行确定,不过只适用于单机双级压缩机。

双级压缩机应分别计算高压级的轴功率和低压级的轴功率。

单机双级压缩机的轴功率为高、低压级轴功率之和。

3、工业冷水机制冷压缩机配用电动机功率的确定:它是根据压缩机所需轴功率,考虑传动效率并计及工况变动,电压波动和启动转矩等因素的附加系数后计算确定的。

4、工业冷水机制冷压缩机冷却水消耗量的计算:对于采用冷却水来
冷却气缸的压缩机,其冷却水的消耗量应按照制造厂提供的数据来确定。

压缩机冷量计算公式

压缩机冷量计算公式

压缩机冷量计算公式压缩机的冷量计算可是个相当重要的事儿呢!咱先来说说这冷量到底是个啥。

想象一下,在一个炎热的夏天,你走进一间凉爽的屋子,那种舒爽的感觉是不是很棒?这就是空调或者制冷设备在发挥作用,而压缩机就是其中的关键部件,它决定了能产生多少冷量来让环境变得凉快。

压缩机冷量的计算公式,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让我们搞清楚这制冷的效果到底有多强。

简单来说,压缩机冷量的计算涉及到好些个参数。

比如说,制冷剂的流量、吸气和排气的焓值等等。

就拿常见的制冷循环来说吧,咱假设一个具体的情况。

有一台压缩机,它使用的制冷剂是 R22,吸气温度是 5 摄氏度,吸气压力对应的焓值是 200 千焦每千克;排气温度是 50 摄氏度,排气压力对应的焓值是 300 千焦每千克。

制冷剂的质量流量是 1 千克每秒。

这时候,冷量的计算就可以这样来:冷量 = 制冷剂的质量流量 ×(吸气焓值 - 排气焓值)。

也就是 1×(200 - 300)= -100 千瓦。

这里的负号表示制冷效果,数值 100 千瓦就是这台压缩机产生的冷量啦。

我记得有一次,在一个工厂的制冷设备维修现场,工人们对一台压缩机的制冷效果不太满意,觉得车间里的温度降不下来。

我就拿着工具去检查,发现他们在计算压缩机冷量的时候,把制冷剂的流量给搞错了。

重新计算并调整了相关参数后,那制冷效果立马就有了明显的提升,车间里终于变得凉快舒适,工人们干活也更带劲了。

再复杂点的情况,还得考虑压缩机的效率、摩擦损失等等因素。

但不管咋样,基本的原理都是通过这些参数的计算来得出冷量的大小。

总之,压缩机冷量的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咱搞清楚每个参数的含义和测量方法,就能准确地算出冷量,从而让制冷设备更好地发挥作用,给我们带来舒适的环境。

所以呀,大家可得把这冷量计算的方法好好掌握,以后遇到相关问题就能轻松应对啦!。

压缩机的容积效率计算及其方法

压缩机的容积效率计算及其方法

压缩机的容积效率计算及其方法压缩机是一种能够将气体压缩成更高压力的设备。

它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能源、制冷、空压机等行业。

其中压缩机的容积效率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

本文将探讨如何计算和提高压缩机的容积效率。

一、什么是压缩机的容积效率压缩机的容积效率指在理论可压缩性假定下,在同样的进气压力和进气温度条件下,压缩机压缩出的气体体积与理论上应得的体积之间的比值。

这一指标反映了压缩机利用气体所具有的压缩性能的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因为压缩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能量损失,压缩机的实际容积效率通常低于理论容积效率。

二、如何计算压缩机的容积效率压缩机的容积效率可以通过实验测定或计算求得。

其中计算的方法相对简单,下面将重点介绍。

1. 理论容积效率计算理论容积效率是压缩机在理想条件下的容积效率。

对于某一种理想气体,其理论容积效率可以通过下列公式求得:η=(PR^(1-γ)-1)/(P_1(γ-1))其中,η表示压缩机的理论容积效率;P表示输出压力;P1表示进气压力;R表示气体常数;γ表示气体的绝热指数。

该公式假设气体为理想气体,因此只适用于理论分析,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修正。

2. 实际容积效率计算实际容积效率可以通过测量压缩机进、出口气体的压力、温度和体积来计算。

假设压缩机进口温度和压力分别为T1和P1,出口温度和压力分别为T2和P2,进口气体体积为V1,出口气体体积为V2,则实际容积效率可以通过下列公式计算:η=(V1/V2)(P2/P1)(T1/T2)其中,η表示压缩机的实际容积效率。

三、如何提高压缩机的容积效率提高压缩机的容积效率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

下面介绍几个常见的方法。

1. 优化压缩机设计通过改善压缩机的结构和工艺,可以减小系统的能量损失,提高容积效率。

例如,通过增加压缩机叶轮的数目和减小叶片间隙,可以提高压缩机的效率。

2. 加强润滑保护良好的润滑保护可以减少压缩机的磨损和摩擦,提高容积效率。

通过在润滑剂中添加特殊的抗磨剂和摩擦剂,可以减少润滑油的使用量,同时提高压缩机的效率。

制冷剂等熵指数

制冷剂等熵指数

制冷剂等熵指数制冷剂等熵指数是制冷工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参数。

等熵指数(isentropic exponent)是指流体在绝热膨胀或压缩时,压力和密度的比值的幂指数。

在制冷工程中,等熵指数往往被用来描述压缩机的性能,以及制冷系统的热力学特性。

制冷剂是制冷系统中起到制冷作用的介质。

制冷剂的选择标准很多,如安全性、环保性、制冷性能、工艺性等等。

而制冷剂的等熵指数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因为它涉及到了制冷系统的效率和节能性能。

在制冷系统中,压缩机是非常重要的设备。

压缩机的等熵效率是它的核心性能指标,直接影响到整个制冷系统的效率和能耗。

等熵效率是指膨胀过程中能量的损失程度,即入口与出口比容比(压缩机)的差值除以入口与出口比容比的差值。

等熵指数是压缩机等熵效率计算的基础,是评价压缩机性能最基本的参数。

在制冷剂等熵指数的选取上,也需要考虑到制冷剂的化学特性和应用条件。

例如,在低温冷冻行业,需要使用低温制冷剂,如氨气、二氧化碳等。

这些制冷剂的等熵指数较低,需要搭配适合的压缩机,才能实现高效率制冷。

而高温制冷和空调制冷则相反,需选择等熵指数偏高的制冷剂。

除了在制冷剂选择和压缩机匹配上,制冷剂等熵指数还有很多其他应用。

例如,在制造储冰罐时,需要考虑制冷剂的等熵指数,以确保储冰罐系统的高效性能。

又如,在制冷系统的拓扑结构等设计上,也需要考虑到等熵指数这一参数的应用。

总之,制冷剂等熵指数是制冷工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涉及到了制冷系统的有效性能、高效能耗、压缩机性能、制冷剂化学特性等多个方面。

在实际制冷工程应用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精准选取合适的制冷剂等熵指数。

这样才能达到最优的制冷效果和能耗利用。

COP值和EER值

COP值和EER值

COP值和EER值为了衡量制冷压缩机在在制冷或制热方面的热力经济性,常采用性能系数COP这个指标。

1、制冷性能系数开启式制冷压缩机的制冷性能系数COP是指在某一工况下,制冷压缩机的制冷量与同一工况下制冷压缩机轴功率Pe的比值。

封闭式制冷压缩机的制冷性能系数COP是指在某一工况下,制冷压缩机的制冷量与同一工况下制冷压缩机电机的输入功率Pin的比值。

1、制热性能系数开启式制冷压缩机在热泵循环中工作时,其制热性能系数COPh是指在某一工况下,压缩机的制热量与同一工况下压缩机轴功率Pe的比值。

封闭式制冷压缩机在热泵循环中工作时,其制热性能系数COPh是指在某一工况下,压缩机的制热量与同一工况下压缩机电机的输入功率Pin的比值。

其单位均为(W/W)或(KW/KW)。

EER:空调、采暖设备的能效比(英文为Energy efficiency ratio)在额定(名义)工况下,空调、采暖设备提供的冷量或热量与设备本身所消耗的能量之比。

此定义可详见《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考试标准规范汇编》第482页JGJ134-2001的术语部分。

大家亦可参阅中国建工出版社赵荣义等编著的《高等学校推荐教材空气调节》(第三版)第148页相关内容。

我个人认为,EER主要表征了局部空调机组(含空气源、水源、地源等等整体式、分体式空调机组)的性能参数,其一个较突出的特点是仅适合于电动压缩式(蒸气压缩式)制冷或热泵空调机组。

而COP性能参数值则适用范围更加广泛,除了一般的电动压缩式制冷或热泵空调机组(制冷压缩机)外,亦适合于吸收式制冷机组。

冷水机组能源效率比值(EER)依CNS12575容积士冰水机及CNS12812离心式冰水机组规定试验之冷却能力(Kcal/h)除以规定之冷却消耗电功率(w),性能系数=冷却能力(w)÷冷却消耗电功率(w)=1.163EER (((Kcal/h)/W)=0.293EER ((BTU/h)/w)EER是有单位的,要注意!其实,COP值就是机组制冷量与机组能耗(包括燃料释放出的能量和电能)之比COP----性能系数EER----能效比COP值指制冷机在某一工况下,提供的制冷量/制冷机的输入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冷压缩机的基本性能参数计算
一、实际输气量(简称输气量)
在一定工况下, 单位时间内由吸气端输送到排气端的气体质量称为在该工矿下的压缩机质量输气量,单位为。

若按吸气状态的容积计算,则其容积输气量为,单位为。

于是
二、容积效率©
压缩机的容积效率是实际输气量与理论输气量之比值
(4-2)
它是用以衡量容积型压缩机的气缸工作容积的有效利用程度。

三、制冷量
制冷压缩机是作为制冷机中一重要组成部分而与系统中其它部件,如热交换器,节流装置等配合工作而获得制冷的效果。

因此,它的工作能力有必要直观地用单位时间内所产生的冷量——制冷量来表示,单位为,它是制冷压缩机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4-3)
式中-制冷剂在给定制冷工况下的单位质量制冷量,单位为;
-制冷剂在给定制冷工况下的单位容积制冷量,单位为。

为了便于比较和选用,有必要根据其不用的使用条件规定统一的工况来表示压缩机的制冷量,表4-1列出了我国有关国家标准所规定的不同形式的单级小型往复式制冷压缩机的名义工况及其工作温度。

根据标准规定,吸气工质过热所吸收的热量也应包括在压缩机的制冷量内。

表4-1 小型往复式制冷压缩机的名义工况
四、排热量
排热量是压缩机的制冷量和部分压缩机输入功率的当量热量之和,它是通过系统中的冷凝器排出的。

这个参数对于热泵系统中的压缩机来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性能指标;在设计制冷系统的冷凝器时也是必须知道的。

图4-1 实际制冷循环
从图4-1a所示的实际制冷循环或热泵循环图可见,压缩机在一定工况下的
排热量为:
从图4-1b的压缩机的能量平衡关系图上不难发现
上两式中
-压缩机进口处的工质比焓;
-压缩机出口处的工质比焓;
-压缩机的输入功率;
-压缩机向环境的散热量。

表2-2列举了美国制冷协会ARI520-85标准所规定的用于热泵中的压缩机的名义工况。

表2-2 热泵用压缩机的名义工况(美国制冷协会ARI520-85标准)环境温度35度
五、指示功率和指示效率
单位时间内实际循环所消耗的指示功就是压缩机的指示功率Pi,单位为kw,它等于
式中Wi——每一气缸或工作容积的实际循环指示功,单位为J。

制冷压缩机的指示效率hi是指压缩1kg工质所需的等熵循环理论功与实际循环指示功之比。

它是用以评价压缩机气缸或工作容积内部热力过程完成的完善程度。

六轴功率、轴效率和机械效率
由原动机传到压缩机主轴上的功率称为轴功率Pe,单位为kW,它的一部分,即指示功率Pi直接用于完成压缩机的工作循环,另一部分,即摩擦功率Pm,单位为kW,用于克服压缩机中各运动部件的摩擦阻力和驱动附属的设备,如润滑用液压泵等。

七电功率和电效率
输入电动机的功率就是压缩机所消耗的电功率Pel,单位为kW。

电效率*是等熵压缩理论功率与电功率之比,它是用以评定利用电动机输入功率的完善程度。

八性能系数
为了最终衡量制冷压缩机的动力经济性,采用性能系数COP(Cofficient of performance),它是在一定工况下制冷压缩机的制冷量与所消耗功率之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