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家李东垣养生秘诀
对李东垣脾胃内伤学说的一点体会
对李东垣脾胃内伤学说的一点体会
李东垣是明代医学家,他的脾胃内伤学说提出了关于脾胃功能失调与疾病发生关系的观点。
从李东垣的脾胃内伤学说中,我体会到以下几点:
1. 强调脾胃在人体中的重要性:李东垣认为脾胃是人体运化的中心,控制着人体的消化吸收和排泄功能。
脾胃功能正常,人体才能保持健康。
这在今天的医学中也有着相应的依据,消化系统的健康对整体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2. 强调饮食和生活习惯的重要性:李东垣强调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合理的饮食习惯对于维护脾胃健康至关重要。
他主张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不过度饮食、不过度进食油腻食物、不暴饮暴食等。
这些观点在现代医学中也有相应的研究结果支持。
3. 强调“内伤”的概念:李东垣认为脾胃疾病的发生是因为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脾胃功能失调,进而引发疾病。
他将脾胃功能失调称为“内伤”,并提出了中医辨证的方法来判断脾胃内伤的表现。
这对于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些思路。
总的来说,李东垣的脾胃内伤学说以其独特的理论观点对中医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提醒人们注意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对于脾胃健康的重要性。
然而,我们在理解和应用他的学说时也需要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进行综合思考和判断。
医学家李东垣养生秘诀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医学家李东垣养生秘诀
导语:半夏泻心汤是一种非常好的治病药方。
当然提到半夏泻心汤,我们不得不说说它的发现者李东恒。
李东恒是如何来运用这李东恒的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讲讲半夏泻心汤的功效吧!
目录:
第一章:李东垣用半夏泻心汤
第二章:一味锁阳助大将军死里逃生
第三章:晚间一盆汤乾隆喜欢泡脚
半夏泻心汤是一种非常好的治病药方。
当然提到半夏泻心汤,我们不得不说说它的发现者李东恒。
李东恒是如何来运用这李东恒的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讲讲半夏泻心汤的功效吧!
李东垣用半夏泻心汤
说到半夏泻心汤治疗内伤病,自然我们会想到一个问题:李东垣是如何使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内伤痞证的?
后世治痞名方中有一张方剂为枳实消痞丸,出自李东垣之手。
我们不妨从分析这张方剂入手,看看李东垣如何使用半夏泻心汤。
《兰室秘藏心腹痞门》:“失笑丸,一名枳实消痞丸,治右关脉弦,心下虚痞,恶食懒倦,开胃进饮食。
干生姜一钱,炙甘草、麦蘖面、白茯苓、白术,以上各二钱,半夏曲、人参,以上各三钱,厚朴四钱(炙),枳实、黄连,以上各五钱。
右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七丸,白汤下,食远服。
”从方剂组成看,此方为半夏泻心汤合四君子汤去黄芩、大枣加枳实、厚朴、麦蘖面而成。
半夏泻心汤合四君子汤,如此使用半夏泻心汤,在后世经方家临床上应该是极为少见的。
本方也见于《东垣试效方》一书。
在该书“心下痞门”中,在方剂前。
李东垣升阳法之研究概述
李东垣升阳法之研究概述
李东垣(1315-1390年),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以升阳法(温
阳法)为主要治疗方法而著称。
升阳法是指通过温补肾阳、提高机
体代谢水平来增强人体抵抗力,达到治疗一系列病症的方法。
李东垣认为升阳法对于治疗疾病有着广泛的适应症,包括肾阳虚、阳虚型糖尿病、阳虚岔气等。
他认为,肾阳虚是导致体内各种
病症的根本原因。
通过升阳法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代谢水平,从
而改善身体健康。
在实践中,李东垣通常使用温阳的药物来治疗肾阳虚。
这些药
物有一定的毒性,需要严密的掌握剂量和用法。
他还特别强调了辨
证施治的重要性,强调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辨证才能采取有
效的治疗措施。
在升阳法的理论基础上,李东垣也对其他医疗领域进行了有益
的探索。
他在脉学方面有独到的见解,提出了“风翻、脉沉而无沉者,内有寒湿、瘀血”等原则,对于脉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李东垣的升阳法在医疗领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对于推进中医
药学科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一个大补脾胃的千古名方,脾胃不好的人看过来
一个大补脾胃的千古名方,脾胃不好的人看过来今天文小叔要隆重介绍金元时期的名医李东垣的方子:补中益气汤。
这个方子已经流芳百世近千年,堪称补气第一方。
李东垣是富二代,通常富二代会成为纨绔子弟,但李东垣没有,反而选择了从医这条艰难的道路,真是很难得。
李东垣对医学最大的贡献是他写的一本医学著作《脾胃论》。
把脾胃单独拿出来写一本书,李东垣是第一人。
把脾胃的重要性写得如此深刻他也是第一人,他的脾胃为中心的思想影响了好多人。
李东垣对脾胃所有的看法可以归结于八个字:脾胃内伤,百病由生。
正是基于以上的思想,李东垣发明了一个方子,专门来调理脾胃之气,这个方子就是大名鼎鼎的补中益气汤。
这个方子是气虚之人必须要知道的方子,它可以补一身的气,脾气、肝气、肺气、心气、肾气,但这个方子重点补的是你的脾气。
补中,补中,补的就是中焦脾胃之气,益气,益气,益的就是中焦脾胃之气,所以叫补中益气汤。
现在气虚的人很多,女性朋友十个有八个都会有些气虚,因为气为阳,女人属阴。
现在脾胃不好的人更多,所以补中益气汤这个方子大有用武之地,现代人尤其是女人太需要它了。
补中益气汤到底可以调理哪些症状呢?小叔想,这才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不然千古名方摆在眼前也是枉然。
现在小叔就告诉大家到底什么时候可以服用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中成药叫做补中益气丸,几乎所有的药店都有卖的。
当你的舌头臃肿胖大的时候,舌头两边有齿痕的时候,可以吃点补中益气丸,齿痕越多,越适合吃。
舌头是一个小胖子,说明身体湿气重。
舌头有齿痕说明气虚。
当脾胃气虚的时候,脾胃运化就会不利,吃进去的水谷可能就会变成湿气,湿气慢慢的把舌头泡大了,舌头变胖了,就会挤压牙齿,舌头与牙齿经常摩擦,舌头边缘就会出现齿痕。
舌头出现齿痕告诉你该调理脾胃了,该补中益气了,但舌头齿痕不是那么容易消掉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补中益气丸最适合那种不愿意说话的人服用这种不愿意说话不是心理上的,不是性格内向造成的,而是有说话的欲望却没有说话的力气,就是有心无力那种。
一文读懂李东垣“脾升胃降”的精髓
一文读懂李东垣“脾升胃降”的精髓名家介绍李东垣,名杲,金元四大家之一,为补土派的先驱,脾胃学说是其学术思想的精华,对脾胃学说的阐述集中于《脾胃论》中,而脾升胃降学说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脾升胃降即指消化饮食主要是脾胃升清降浊的过程,心肺在上,上者宜降;肝肾在下,下者宜升。
脾胃居中,中气轮转,通连上下,为升降之枢纽。
李东垣在其《脾胃论》中,注重脾升胃降的论述;其治脾胃,在调理脾升胃降的基础上,尤其注重升阳。
本文试从《脾胃论》中发掘脾升胃降的生理作用、病理意义及临床应用要点。
一、脾升胃降是人体升降出入的枢纽1人体气机升降失是生命活动的气机,是气的运动及其机制。
人体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脏腑经络以及气血阴阳的相互关系,无不依赖气机的升降出入。
”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如环无端,运化万物,其实一也”。
在这句话里,李东垣高度概括了气机升降运动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
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指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无以生长化收藏。
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
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
2脾升胃降是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脾居中央,禀气于胃浇灌四旁,为和济水火之机,升降金木之轴,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五脏生理活动的中心。
因此李东垣说:”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乃清气为天者也。
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者也”。
脾胃同居中焦。
脾主司运化且升清,将运化的水谷精微向上输至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而营养全身。
脾能升清,则水谷精微才能正常吸收与输布,气血生化有源,机体生命活动旺盛。
胃主司受纳且降浊,将其腐熟的水谷向下传输于小肠,经过小肠的分清泌浊,将水谷精微吸收,把食物残渣输送大肠而最后排出体外。
胃能降浊,整个六腑才能传化水谷,完成其生理功能。
李东垣的脾胃学说正是从脾胃阴阳升降与人体整体关系角度展开,而强调脾升胃降是全身气机之枢纽。
李东垣《脾胃论》第一方,调理一切虚劳的基本方
李东垣《脾胃论》第一方,调理一切虚劳的基本方金元时期,中医的学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百家争鸣时期,刘河间、李东垣、张子和、朱丹溪四位名医并称“金元四大家”,其中尤以李东垣的《脾胃论》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其深远。
李东垣宗法《黄帝内经》的“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学术思想,提出了“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的著名脾胃学说论断,并由此创立了“脾胃学派”(又称补土派),并创立了诸多奇效良方,其中“补中益气汤”还被列为“中医十大名方”之一。
如果没有仔细阅读《脾胃论》,还以为“补中益气汤”是李东垣在《脾胃论》中的第一个方子,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在《脾胃论》中,第一个方子名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简称升阳汤。
这个方子由“柴胡一两五钱,炙甘草、黄芪、苍术、羌活各一两,升麻八钱,人参、黄芩各七钱,黄连(去须,酒炒)五钱,石膏少许”组成,煎服方法是水煎,“早饭后、午饭前,间日服”。
这个方子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李东垣认为,“饮食损胃,劳倦伤脾,脾胃虚则火邪乘之,而生大热”,这种情况下,使用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就比较合适。
李东垣强调,“人之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所以这个方子以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四味中药补脾胃;李东垣认为,“脾胃一伤,阳气日损”,所以用羌活、升麻、柴胡三味中药升阳气;李东垣指出,“脾胃之清气下陷,浊阴之火得以上乘”,所以用石膏、黄芩、黄连三味中药泻阴火。
表面上看,似乎平淡无奇,实则暗藏玄机。
全方十味药,实则是一个圆运动周流图。
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四味补益脾胃的中药居于中土;而左边以羌活、升麻、柴胡升腾阳气的中药形成左旋之势;而右边以石膏、黄连、黄芩三味清泻阴火的中药形成右降之态,正如李东垣所说“调理脾胃治验治法用药若不明升降浮沉差互反损”,而这个方子,却能很好的进行升降浮沉,使得“阴不病阳气伸”,则诸证可愈。
脾胃虚弱,劳倦内伤,其实就是一切虚劳的根源,而这个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可以说是调理一切虚劳的基础方。
为什么这么说呢?李东垣认为,“劳者温之,损者温之”,在调理虚劳的时候,首先要用温法,在李东垣的眼中,“人参、黄芪、炙甘草之甘温,益元气而泻阴火”,再加白术健脾益气,四味药起到了“甘温除热”和“甘温补虚”的妙用。
金元名医李东垣:调理胃病的千古名方,愿你的脾胃如旭日东升!
金元名医李东垣:调理胃病的千古名方,愿你的脾胃如旭日东升!西医发明了很多胃病,有浅表性胃炎,有糜烂性胃炎,有胃溃疡,有反流性胃炎,有非萎缩性胃炎,有萎缩性胃炎等等,那么离胃癌最近的一种胃病是哪一种呢?毫无疑问就是萎缩性胃炎。
认识的一个朋友就是萎缩性胃炎,饭量越来越少,人越来越瘦,自己说自己有可能会得胃癌,可是他比较顽固,不太信中医,长期吃西药。
工作又不好,情绪也不好,总是怨天尤人。
人得胃气则生,失胃气则亡。
胃越来越小了,为什么越来越小呢?因为胃里面全被垃圾占据了,就好比一个房子,本来很宽敞明亮的,现在却拥挤不堪,新的东西根本进不来。
胃一旦萎缩,胃主受纳的功能就会减弱,食之无味,胃口越来越小,吃了也很难消化,就会胃胀胃痛。
但这种胃胀又不是实症,不能消食,不能用保和丸之类的药。
萎缩性胃炎,从中医角度来说,首先是脾胃虚弱在先,然后是脾胃运化不好,产生大量湿邪,湿气阻碍了脾胃的气机,导致脾阳不升,胃阴不降,脾胃升清降浊的功能减弱,整个胃里充满了湿气,胃气也无法正常流动,于是形成各种痞块,进一步堵塞胃部,从而胃越来越小,导致萎缩性胃炎。
总的来说,萎缩性胃炎虚实夹杂,以虚为主,寒热交错,以寒为主,胃里面有一种占据主导地位的邪气就是湿邪,湿邪又会生痰,各种痰湿堵在胃里,又会郁而化热,所以萎缩性胃炎不好调理,需要系统性的调理,全面调理。
看到这,有萎缩性胃炎的人郁闷了,难道我们这些人就只能等死吗?别急,别郁闷,郁闷会导致肝气不舒,肝气不舒会进一步伤害脾胃。
今天分享一个调理萎缩性胃炎的千古名方,虽不敢保证一定能够拿下你的萎缩性胃炎,但是这个名方是很多老中医验证过的,治好过很多萎缩性胃炎患者,总的有效率达到90%哦。
看看,是不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呢。
这个方子叫做升阳益胃汤,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发明的,李东垣是脾胃专家,在脾胃方面的建树至今无人超越,他老人家还专门写了一部专门论述脾胃的医学专著,叫做《脾胃论》。
药店到处都有卖的中成药、十大名方之一的补中益气丸就出自李东垣之手,可见李东垣的厉害。
补土派李东恒的脾胃论
补土派李东恒的脾胃论李东垣,又名李杲,晚年自号东恒老人。
金元时期著名医学家,今河北省正定人。
他是中医界金元四大家之一,开创补土派。
著有《脾胃论》、《内外伤辩惑论》等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内伤病中,李东恒认为,人的脾胃在五行学说属土,位于中央,无论哪脏劳损或受邪,都会伤及脾胃。
“脾胃内伤,百病由生。
”是李东恒脾胃论的核心点。
文 | 罗大伦李东恒本是富家子弟,奈何生活在金末的动乱年代。
元好问就曾经记载道:“五六十日之间,为饮食劳倦所伤而殁者,将百万人。
”三个月一百万人,平均每一天就是一万多人。
大家都以瘟疫论或伤寒病来治,李东恒思考,他说哪有这么巧,一百万人一起感受伤寒?李东垣推测,围城的时候,人们没有饭吃,却还要饿着肚子干活、守城,城解围了以后,突然有东西吃了,就拼命往肚子里塞食物,结果导致脾胃受伤。
正是在民生疾苦时期,李东垣创立了几个方子: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清暑益气汤等,然后把这些方子中的药磨成粉末,或者做成药丸,给当时的灾民吃,“其所济活者,不可遍举”。
很多脾胃受伤的人,吃了李东垣的药以后,身体都逐步恢复了。
而李东垣则在这次大劫难中创立了自己的脾胃学说,这是中医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学说。
李东垣根据脾胃学说所创立的药方,不仅在当时救活了无数人的性命,而且还一直流传至今,对现代人的养生保健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这些方子里都有些什么药,为什么能够产生如此神奇的疗效?这些方子里最著名的要数补中益气汤。
今天在中国的每一家药店几乎都能看到李东垣首创的这种药,叫补中益气丸。
补中益气汤的药物组成是这样的:君药是黄芪。
黄芪大家都知道,有益气固表的功效;再加入人参、白术和炙甘草用来补气。
这三味药如果再加入一味茯苓,就是我们中医补气的一个著名的方子,叫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是中医补气的一个祖方,所有补气的方子基本都是从这个方子演化而来的。
但李东垣在补中益气汤里没有用茯苓,为什么呢?因为茯苓泻脾湿,而此时病人的脾胃极虚,不需要再泻了,所以他把茯苓去掉了。
全身疾病的调理都离不开脾胃,学会这个千古小药方,健脾胃治便秘
全身疾病的调理都离不开脾胃,学会这个千古小药方,健脾胃治便秘李东垣所说的脾胃论,实际上应该包括两部分的内容,脾胃本病,比方说胃肠疾病,恶心、胃胀、胃疼,大便不好等等,这属于消化系统的本病,还有一大部分,就是指的消化以外的全身系统的疾病,通过脾胃来调理,这就是李东垣所说的“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不是说单纯调理脾胃,可以治疗全身所有的疾病,但是可以说全身所有的疾病,调理都离不开脾胃,这是他的核心思想,所以我们现在在学习,李东垣的脾胃论的时候,一定要理解他这一层的意思,所以说李东垣,他常年地在外边奔波,接触这么多病人,尤其是在当时金元时期,当时那个环境,人们颠沛流离,饥饱无常,精神紧张,造成了许多由于脾胃损伤,而导致的全身系统的内伤杂病,所以说在这种背景之下,他提出来他的脾胃论,他的脾胃论,决不是单纯调理消化系统本病,包括我们全身系统的一些虚弱性疾病,都可以从脾胃入手。
讲一例病例:便秘(二三天或者一周,有肚子痛、胃胀),哮喘(二十几年的老病)也没有明显的热象胃经常胀,西医叫胃肠动力不好,不是我们中医说的那种热实证,所以你给她清热,大黄这一类效果都不行,应该怎么办?应该是健脾胃,润肠通便,要调节脾胃的功能,润肠通便。
医生给方应该是要调节脾胃的功能,润肠通便,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再考虑她肺的问题,比如说她说每年五六七月份发病,这是一个什么特点呢?这说明她是耐寒,不耐热,所以这个现象,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她这个肺是热,那么在调脾胃的基础之上,就给她用了宣肺、清热、平喘,用这一类的药给她加上了,当然调理脾胃是一个核心,那么脾胃这个方子,给她用了两个,一个是枳术丸(李东桓老师张元素留下来的方子,里面就两味药枳实、白术,这个方子来源于张仲景的《伤寒论》,《伤寒论》里叫枳术汤,治疗腹部积水的,这么一个方子,治水的方子,张素元比例改了一下,是中气不足,脾胃虚弱,运化无力,白术这味药,我们大家都知道,枳实通气,白术补脾胃)胃肠道以通为顺,或叫以通为补,如果有一天胃肠道不通了,这是一个管道系统,从上面吃了东西以后,下不来了,那么这个胃肠就是有病了,我们治疗的方向,就是把胃肠给它通畅,通畅以后,这个胃肠就好了一大半,所以这个方子就是2分的白术,1分的枳实,这样就组成了枳术丸,然后他后边注释还说,用荷叶裏烧饭为丸,就是用点儿熟饭,用荷叶经它裹一下,荷叶是河里长出来的东西,有一个清香的气味,中间是空的,出污泥而不染,醒脾化湿,这个方子用白术加枳实,加上点儿荷叶,这样组成一个小方子,临床上治疗运化不好,胃脘胀满,脾虚,大便不通,治疗这一类的疾病,临床上不同的情况下要变通,不成形的,也胃脘胀满,我们把白术一般地就用炒白术,炒白术的补脾作用要好。
李东垣绝招:升阳十七方妙法
李东垣绝招:升阳十七方妙法1、升阳补气汤【来源】《内外伤辨》卷中。
【组成】厚朴(姜制)1.5克升麻羌活白芍药独活防风甘草(炙) 泽泻各3克生地黄4.5克柴胡7.5克【用法】上为粗末。
每服15克,加生姜3片,大枣2枚,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大温服。
【主治】饮食不时,饥饱劳役,胃气不足,脾气下溜,气短无力,不耐寒热,饭后昏闷,怠情困倦,五心烦热。
松原市中医院治未病科赵东奇2、升阳顺气汤【来源】《内外伤辨》卷上。
【组成】黄耆30克半夏9克(汤洗七次) 草豆蔻6克神曲(炒)4.5克升麻柴胡当归身陈皮各3克甘草(炙) 黄柏各1.5克人参(去芦)0.9克【用法】上为粗末。
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主治】饮食不节,劳役所伤,腹胁满闷,短气,遇春则口淡无味,遇夏虽热,犹有畏寒,饥则常如饱,不喜食冷物。
3、升阳汤【来源】《仙拈集》卷二;【组成】人参1钱,黄耆1钱半,川芎1钱半,当归1钱半,升麻5分。
【加减】血虚,加白芍、地黄;血热,加炒黄柏;虚热,加炒干姜。
【主治】气虚脱肛。
【用法】水2碗,煎8分,食前服。
4、升阳滋血汤《兰室秘藏》;【组成】蝎梢2分,神曲末3分,升麻3分,当归1钱,厚朴1钱,桃仁10个。
【功效】;升阳气,滋血,益血,补血,利大便。
【主治】小儿腹胀,2日大便一度,瘦弱身黄。
用法用量;上都作1服。
水1大盏,煎至半盏,去滓,食远热服。
5、补气升阳和中汤【处方来源】《兰室秘藏》卷中。
【药物组成】生甘草1钱,酒黄柏1钱,白茯苓1钱,泽泻1钱,升麻1钱,柴胡1钱,苍术1钱5分,草豆蔻仁1钱5分,橘皮2钱,当归身2钱,白术2钱,白芍药3钱,人参3钱,佛耳草4钱,炙甘草4钱,黄耆5钱。
【方剂主治】风热下陷,阳气不行,闭目则浑身麻木,昼减而夜甚,觉而开目,则麻木渐退,久则绝止,常开其目,此证不作,惧其麻木不敢合眼,致不得眠,身体昏重,时有痰嗽,觉胸中常似有痰而不利时,烦躁,气短促而喘,诊得六脉俱中得弦洪缓相合,按之无力。
李东垣:如何让慢病不慢,内伤不伤
李东垣:如何让慢病不慢,内伤不伤“一剂知,二剂已。
”每个中医人都向往覆杯而愈的疗效。
但随着临床的深入,我们也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病人:要么没啥明显症状,但就是哪儿都不舒服;要么动辄十余种疾病缠身,老慢支、冠心病、肾功能不全……症状错综复杂,无从下手。
对于这类要打“持久战”的患者,你是否也曾有过疑惑:究竟该从何入手,怎样善后呢?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内伤法东垣”,明代医家王纶在《明医杂著》中给了我们答案。
许多著名医家在漫长的临床实践中,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运用李氏脾胃论治的理论,治疗的范围比较广泛。
就西医系统而言,不仅可治消化系统疾病,对循环、呼吸、泌尿、血液、内分泌及神经系统的多种疾病,都有采用治脾胃而收到良效的例子……升发脾阳”乃东垣在治法上的一大发明,为治疗不少疑难病证找到了办法。
”国医大师邓铁涛亦如是说。
既然东垣的理法方药这么好,为何却并非人人都用之效验?带着这样的疑惑,我们请教了一位精研易水学派、东垣学说多年的老师,他为我们点出了这样3个误区。
01只知脾胃,不明内伤大多数临床大夫都知道李东垣的脾胃学说,却忽视了其内伤学说的价值。
实际上,脾胃学说是在构建内伤学说体系的基础上产生的,地位远低于内伤学说。
外感内伤不明,何谈固护后天之本?02急于求成,欲速不达对于外感病来说,我们当然希望邪祛得越快越好。
但对于内伤病,用药最大的忌讳,就在求速。
欲速则不达,欲速,就会破坏脏腑之间的关系。
所有的药、所有的方,病人喝进去都是个双刃剑,我们需要权衡治疗的利弊。
03重方轻理,得形失意古人云:“粗守形,上守神。
”李东垣的理法是固定不变的,而方药是从权而立的。
学李东垣,重在学他的理、学他的法。
理法是本,方药是末。
如果只是对应症状、记住药味剂量,自然很难取得满意的疗效。
破误区跟良师读懂东垣上面这位寥寥数言,点明枢机的良师,便是山西中医药大学的高建忠教授。
高老师长期从事经典方剂治疗疑难杂病的临床研究,不但经方用得好,更是在常年的读书与临证中,对东垣学说、易水学派有了深入的理解。
【名医】补中益气汤创始人李东垣,巧用奇方救众生
【名医】补中益⽓汤创始⼈李东垣,巧⽤奇⽅救众⽣▶本⽂为《杏林趣事》专栏第26期内容李东垣是⾦末明初的⼀位名医,独创补养脾胃学说,他所创⽴的补中益⽓汤不仅在当时救活了许多⼈,⽽且⼀直流传⾄今,成为千古名⽅。
李东垣出⾝富贵之家,少年时却以洁⾝⾃好、品⾏端庄⽽闻名于乡⾥。
出⾝富贵,师从名⼠李东垣出⽣在富有的家庭,他的祖上是宋朝边关⼤元帅,世代以有钱称雄乡⾥。
⽗亲与叔叔们都喜欢读书,交往的都是名⼠,还给李东垣找⽼师,跟王从之学《论语》《孟⼦》,跟冯叔献学《春秋》。
这说明家⾥⼈对他寄予了厚望。
洁⾝⾃好,特⽴独⾏李东垣与其他富家⼦弟完全不同,不苟⾔笑,不轻易开玩笑。
时间长了,⼤家觉得有问题。
同学们好奇他这样洁⾝⾃好是不是真的,就出了个坏主意。
⼀天,他们张罗⼀个饭局,请李东垣去。
⼊座之后,⼏位貌美如花的歌妓⾛了进来,还坐到了李东垣⾝边。
他硬着头⽪坐在那⼉。
⼏个歌妓亲近他,“使妓戏狎,或引其⾐。
”开玩笑甚⾄⽤⼿拉他的⾐服。
李东垣的反应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他⼀下⼦站了起来,怒斥这些⼈。
“解⾐焚之”,把⾐服拿把⽕烧了,扬长⽽去,⼤家这才发现他是真的严肃,不是装的。
杏林⼤观园国药博览园“东垣救疫”泥⼈张彩塑母亲病逝,⽴志学医这时,李东垣家出事了。
母亲王⽒病重了。
李家笼罩在惨淡中。
李东垣急得眼红,拿许多钱求访医⽣,可是他们治疗都⽆效。
最后这些医⽣有⼈说是寒症有⼈说是温症,最后到底患什么病都没搞清就去世了。
李东垣是⾮常孝顺的,母亲去世了却什么病也不知道,对他是沉重的打击。
于是他逢⼈就打听谁是名医,真正医术⾼的医⽣在哪⼉?“痛悼不知医,⽽失其亲,有愿⽈,若遇良医,当⼒学以志吾过。
”他发誓,从今以后要学到真正的医术。
这个时候有⼈跟李东垣说,当世名医是⼀位叫张元素的⼈。
张元素是什么⼈呢?张元素8岁时就考了童⽣,27岁时考进⼠,但因犯了前皇帝的庙讳⽽落榜,后发誓学医,刻苦攻读《黄帝内经》,晚上做梦都是这个。
⼏年后,北⽅名医刘完素患了外感病,⾃⼰治不好。
千古第一气血双补方,无数人验证,只需两味药材
千古第一气血双补方,无数人验证,只需两味药材今天文小叔就给小伙伴们介绍一个大补气血的千古名方,这个方子很多人都在用,这个方子既是食物又是药物,以至于很多药膳中都有它。
这个方子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发明的。
术业有专攻,虽然中医没有分科,但李东垣这个名医呢特别擅长治疗各种脾胃的病,他对脾胃的重视程度在历代医家中也算是罕见的,他认为脾胃属于五脏六腑的中心,任何疾病的治疗都离不开脾胃的调理。
李东垣专门写了一本书《脾胃论》来论述他的观点。
脾胃又是气血的来源,于是李东垣发明了这个千古流芳的气血双补的方子。
这个方子只有区区两味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
现在的大夫一开起来药方来就是几十味药真是不敢恭维。
所以文小叔非常佩服李东垣。
这个方子的第一味药就是大名鼎鼎的黄芪。
李东垣对黄芪的厚爱是受了他师父张元素的影响。
张元素说黄芪有五大好处:各种虚它都可以补;对元气很有好处;能够强壮脾胃;能够去掉肌肉里的热毒;能够活血生血、排脓止痛。
黄芪真是个好东西。
如果说三七补血第一,那么黄芪就是补气第一。
有小伙伴问了,不是人参补气第一吗?怎么成了黄芪补气第一呢?人参补气小伙伴们都知道。
人参大补元气,峻猛而燥烈,回阳救逆,一般人可消受不起。
再者人参产量少,物以稀为贵,高高在上的价格老百姓也吃不起。
黄芪就不同了,它补一身之气,力道绵柔而缓和,在你还没有感觉到的时候它慢慢的把你的气补起来,所谓润物细无声就是这个道理。
正因为黄芪这种温柔的补气之法,所以适合很多人。
黄芪补气,五脏六腑的气都补,但主要补肺气与脾气。
黄芪还很亲民,价格很便宜,三十四块钱一斤的样子可谓平民老百姓吃得起的“人参”啊。
动不动就感冒的人要吃它;走几步就气喘吁吁的人要吃它;大气下陷腹胀胃下垂脱肛腹泻的人要吃它;食欲不振、没有胃口的人要吃它;水肿虚胖的人要吃它;高血压的人要吃它……大诗人苏东坡在历代诗人中最会养生,不惑之年曾经大病了一场,他老人家病愈后就用黄芪来调理虚弱的身体,并有诗云:“黄芪煮粥荐春盘。
李东垣的养生观
龙源期刊网 李东垣的养生观作者:王惟恒来源:《保健与生活》2007年第05期李东垣,金代著名医学家,著有《脾胃论》《兰室秘藏》等书。
他倡导“人以胃气为本”“善温补脾胃之法”,后称之为“补土派”或曰“脾胃派”,为金元四大家之一。
在养生学方面,主张顺应四时,养心节欲,合理饮食,避免过劳,以调理脾胃,颐养身心。
顺应四时慎起居自然界有四时变迁,人处其中,脏腑活动亦随之变化。
“效象天地,准绳阴阳”。
故顺四时则健康,逆四时则病起。
顺应四时,要求起居有常,以避寒暑。
当气候变化,出现风雨、寒冷、阴晦天气,宜预先防备,避免雨湿侵袭身体。
卒遇暴寒而衣薄不能御者,宜鼓动周身之气以御寒,并及时加衣。
忌浴后当风,浴后须以手掌摩擦全身,使汗孔闭合方可见风。
少思寡欲养心脾东垣认为“阴火之炽盛,由心生凝滞,七情不安”,故主张安养心神,经常接触喜闻乐见的事物,使心情开朗,则可心无凝滞。
提倡安于淡薄,少思寡欲,虚心以维神,寿夭得失安之于数。
当产生欲望时,必须认清“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何取之轻而弃之得耶?”如此自然可以疏远欲望。
患病之时,宜安心静坐,以养心脾之气。
合理饮食保元气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亢,而诸病之所由生也。
”李东垣认为,气是人体健康之本,它具有温煦脏腑、抵御外邪、固摄精血、转化营养的重要功能。
他指出,不管元气、谷气,还是其他什么气,都是靠脾胃滋养的,若胃气一虚,则五脏必然受累而为病。
因而东垣提出“调饮食,适寒温”的食养原则,根据体质与食物的性能正确选择,合理调配,以保养脾胃。
饮食五味,各有所喜,但须自我节制,不可偏嗜。
故东垣说:“至于五味,口嗜而欲食之,必自裁制,勿使过焉,过则伤其正也。
”忌大咸、大辛味,如蒜、韭、醋、肉桂、干姜、茴香之类。
此皆伤元气。
酒者,大热有毒,亦当忌。
食物要求温度适中,避免过冷过热。
金元名医李东垣:气血双补的千古名方,仅2味药,大补气血和虚劳
金元名医李东垣:气血双补的千古名方,仅2味药,大补气血和虚劳古代金元四大家有个叫李东垣的,他开创了补土派,土就是脾胃。
中医虽然没有分科,但术业有专攻,李东垣特别擅长治疗各种脾胃疾病,认为脾胃一伤,百病由生,十分强调脾胃对人身的重要作用。
李东垣对脾胃的重视程度在历代医家中也算是罕见的,也正因此,后世评价说,外感法仲景,内伤从东垣。
中医认为,脾胃是五脏六腑的核心,又是气血的来源,五脏的气血都要靠脾胃化生,脾胃功能健运,五脏都随着水涨船高,深受其益,就像土壤肥沃,能够生发万物一样。
基于这一点,李东垣创立了气血双补的当归补血汤,这个方子在当时可以说是名扬天下,很多人都在用,它既是食物也是药物,以至于很多药膳中都有它。
方子呢也很简单,就只有区区两味药,当归和黄芪。
当归补血汤的奇妙之处在于按照5:1的芪归比,黄芪用到了30克,而当归只有6克。
《汤头歌诀》里说:“当归补血有奇功,归少芪多力最雄。
”充分体现了以“无形之气,补有形之血”的治疗理念。
当归补血汤:黄芪30克、当归6克有朋友想图个省事,不用熬药,可以把黄芪和当归作为炖料,与乌鸡一起炖,煲个鲜美的乌鸡汤,既能调理脾胃,又能补充气血。
李东垣对于黄芪的偏爱源于他的师傅张元素,张元素也是金元时期一位重量级的医学家,为人低调谦逊,他认为黄芪好处居多,他对黄芪的药效总结的最好,认为黄芪甘温纯阳,其用有五:第一,补诸虚不足,黄芪性温,有句话叫“劳者温之”,所以黄芪能让体虚的人得到补充。
干活干到劳累的时候,心慌气短,没有力气,煮碗黄芪水,一喝下去就能温补。
第二,益元气,黄芪能把虚损的元气慢慢培补起来。
第三,能够壮脾胃。
第四,能够去掉肌肉里的热毒。
第五,托疮生肌。
一个少年脸上长了痤疮以后,那个暗斑老是退不下去,为什么?因为气不够。
好比那山上的竹子,竹子破土而出的时候,会有脏泥附在竹壳上,竹子长得越快,这些脏泥脱的就越快,如果这棵竹子老是冒不起来,那周围的脏泥就永远脱不掉,所以竹的气很重要。
李东垣治疗阴囊潮湿的秘诀
李东垣治疗阴囊潮湿的秘诀东垣先生的《兰室秘藏》跟《脾胃论》的风格就不大一样了,脾胃论喜欢讲道理,引经据典,兰室秘藏多是单刀直入,介绍案例,介绍方药。
“阴痿阴汗及臊臭论”这个章节一开头就讲案例:一富者前阴臊臭,又因连日饮酒,腹中不和,求先师治之。
曰∶夫前阴者,足厥阴之脉,络阴器,出其挺末。
凡臭者,心之所主,散入于五方为臭,入肝为臊,此其一也。
当于肝经中泻行间,是治其本。
后于心经中泻少冲,以治其标,如恶针当用药除之。
酒者,气味俱阳能生里之湿热,是风湿热合于下焦为邪。
故经云∶下焦如渎。
又云∶在下者,引而竭之。
酒者是湿热之水,亦宜决前阴以去之。
这个案例讲的是比较详细的,介绍了一个富贵的人,连着天天喝酒,于是乎下身前阴生殖器味道大,东垣从经脉循行的角度认为这个肝经湿热,同时这个香臭问题与心的关系比较密切,所以治本是泻肝胆湿热,治标是泻心。
指出了喝酒会导致内生湿热,并且这个下焦是下水道一般的,治疗这种情况应该通下水道,从下走,给的方子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龙胆泻肝汤。
柴胡梢泽泻(各一钱)车前子木通(各五分)当归梢龙胆草生地(各三分)除了龙胆泻肝汤之外,李东垣还给了五个方子:清震汤:治小便溺黄,臊臭淋沥,两丸如冰,阴汗浸多。
羌活、黄柏、升麻、柴胡、苍术、黄芩、泽泻、麻黄根、猪苓、防风、炙甘草、当归、藁本、红花固真汤:治两丸冷,前阴痿弱。
阴汗如水,小便后有余滴。
尻臀并前阴冷,恶寒而喜热,膝下亦冷。
升麻、羌活、柴胡、炙甘草、龙胆草、泽泻、黄柏、知母。
柴胡渗湿汤:治两外肾冷,两髀阴汗,前阴痿,阴囊湿痒臊气。
柴胡、生甘草、黄柏、升麻、泽泻、当归、羌活、麻黄根、防己、龙胆草、茯苓、红花、五味子。
补肝汤:治前阴冰冷并阴汗,两脚痿弱无力。
黄芪、炙甘草、升麻、猪苓、白茯苓、葛根、人参、柴胡、羌活、陈皮、连翘、当归、黄柏、泽泻、苍术、神曲末、知母、防风。
温肾汤:治面色痿黄,身黄,脚痿弱无力,阴汗。
柴胡、麻黄根、白茯苓、白术、黄柏、猪苓、升麻、苍术、防风、泽泻。
李东垣耳鸣方
李东垣耳鸣方
《汤头歌诀》一代代流传下来,一传就是800多年。
歌诀是这样说的:
灵芝鹿茸并人参,益肾填精效用神;
再加当归熟地黄,耳聋目障服之清。
懂行的人一看歌诀,都说这方子真高明。
人如果肾精不足,肾气不能上贯于耳,就会耳聋耳鸣,这个道理学过几年医的都懂,但就连许多名医也看不好耳聋耳鸣,根本原因就是“补肾益精”的方法不对。
李东垣早就发现,中医的肾气虚弱之征,辩证特别困难:有的人肾气虚弱是体质不佳,阳气不足;有的人肾气亏虚是经脉不顺,行气紊乱;还有的人年老体衰,阴血亏虚,故阴虚耳聋耳鸣。
从前大家用温补肾阳的法子治耳病,就像撞大运,碰对了还好,撞错了白花钱不说,还浪费了许多好药材。
李东垣发明这个方子,十分巧妙地解决了中医学难题, 方子“补肾养心护脑”三管齐下,阴阳双补、养心安神、气血同调,方中用的“人参、鹿茸”,是升阳补气的良药,老年人阳气不足,一吃见效;“灵芝、熟地黄”功在平顺理气,最适合经脉不畅,气行错乱的患者;“当归、丹参”,更是中医滋阴活血的上等药材,阴血亏虚者服之,气血两旺,直达耳窍,耳聋耳鸣不在话下。
一句话,这个奇方能令肾气上通九窍,直达耳穴,专治耳聋耳鸣! 按这个方子用药,不论你是何种肾气亏虚引发的耳聋耳鸣,都能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名方一出,举国无耳聋之患”
补肾气,升元阳
再难治的耳聋也不在话下
很多患者说耳聋耳鸣难治,用药效果不显,白花了不少冤枉钱,其实,那是你没找对方法,找对方法,用上这个老古方,再难治的耳聋耳鸣都不在话下!
耳聋耳鸣跟许多疑难杂病不一样,找对方法,治起来不轻松,表现耳朵里边的嗡嗡声、轰轰声、哗哗声,。
东垣老人李杲论黄芪人参汤
东垣老人李杲论黄芪人参汤本文摘录于李东垣所撰《脾胃论》夫脾胃虚弱,必上焦之气不足。
遇夏天气热盛,损伤元气,怠惰嗜卧,四肢不收,精神不足,两脚痿软。
遇早晚寒厥,日高之后,阳气将旺,复热如火,乃阴阳气血俱不足,故或热厥而阴虚,或寒厥而气虚。
•口不知味、目中溜火,而视物无所见;•小便频数、大便难而结秘;•胃脘当心而痛,两肋痛或急缩;•脐下周围,如绳束之急,甚则如刀刺,腹难舒伸;•胸中闭塞,时显呕哕,或有痰嗽,门沃白沫,舌强;•腰、背、胛眼皆痛,头痛时作;•食不下,或食入即饱,全不思食;•自汗尤甚,若阴气覆在皮毛之上;皆天气之热助本病也,乃庚大肠、辛肺金为热所乘而作,热伤元气,以人参、麦门冬、五味子生脉,脉者,元气也。
助元气、理治庚辛之不足,黄芪人参汤主之:•黄芪一钱;自汗过多,更加一钱•升麻六分;•人参五分;•橘皮五分;•麦冬五分;•苍术五分;无汗更加五分•白术五分;•黄柏三分;•炒曲三分;•当归二分;当归身•甘草二分;炙•五味子九个;上件同㕮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食远或空心服之。
忌酒、湿面、大料物之类,及过食冷物。
夫脾胃虚弱,遇六七月间,河涨霖雨,诸物皆润,人汗沾衣,身重短气,甚则四肢痿软,行步不正,眼黑欲倒,此肾水与膀胱俱竭之状也,当急救之。
滋肺气以补水上之源,又使庚大肠不受邪热,不令汗大泄也。
汗泄甚则亡津液,亡津液则七神无所依。
经云: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完/更多古方方论,请点击下方链接:东垣老人李杲论升阳益胃汤东垣老人李杲论补中益气汤。
《粟香随笔》中的五脏调养诀
《粟香随笔》中的五脏调养诀粟香随笔是我国明代医学家李东垣创作的一本医学随笔书籍,书中主要介绍了中医关于五脏的调养方法。
下面将根据《粟香随笔》中的内容,介绍五脏调养的诀窍。
心脏调养:《粟香随笔》中提到,心属火,喜温煮熟的食物,如粟米,芝麻,核桃等,具有滋养心脏的作用。
心脏受到情绪的影响较大,应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悲伤和过度兴奋,以免伤害心脏。
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心脏的调养,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肝脏调养:《粟香随笔》中提到,肝脏喜酸,忌寒,应避免食用过冷、过酸的食物。
适当的酸味食物如柠檬、葡萄柚等对肝脏有滋养作用。
心情舒畅也有助于肝脏的调养,避免过度愤怒和过度焦虑等负面情绪对肝脏的伤害。
适当进行休闲活动,如听音乐、阅读书籍等也有助于舒缓情绪,调养肝脏。
脾脏调养:《粟香随笔》中提到,谷物为脾脏的所喜,应多吃糯米、玉米、苡米等。
脾脏喜温,忌冷,避免食用过冷的食物和饮料。
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脾脏的调养,如散步、慢跑等有益于脾脏气血的运行。
肾脏调养:《粟香随笔》中提到,肾脏喜黑色和咸味食物,如黑枣、黑豆、芝麻等。
适量补充蛋白质,如鱼类、肉类等,有益于肾脏的滋养。
保持充足的睡眠也有助于肾脏的调养,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以提高肾脏功能。
《粟香随笔》中的五脏调养诀窍主要包括心脏调养、肺脏调养、肝脏调养、脾脏调养和肾脏调养。
通过适当的饮食、运动和情绪调节,可以保持五脏功能的平衡和健康。
这些诀窍给出了一些指导,但具体调养方法仍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遵循中医的整体观念和个体化原则。
调气健脾,陈皮之功居其首
调气健脾,陈皮之功居其首李东垣(1180~1251),男,汉族,又名李杲,字明之,中国金元时期著名医学家,晚年自号东垣老人,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
李东垣从师于张元素,是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属易水派,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
李东垣十分强调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李东垣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
李杲虽非易水学派之起始人,然因在老师张元素的影响下,颇多创见,著述甚丰,故在易水学派中,影响较大。
其著述有:《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东垣试效方》《活法机要》等。
另有《伤寒会要》、《保婴集》、《伤寒治法举要》、《东垣心要》、《万愈方》、《医学辨论》、《用药珍珠囊》、《五经活法机要》、《疮疡论》、《医方便儒》、《药性赋》等,有些已亡,有的系依托之作,故真伪尚待考。
东垣曰:“夫人以脾胃为主,而治病以调气为先,如欲调气健脾者,陈皮之功居其首焉”。
陈皮味辛、苦,性温。
归脾、肺经。
功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用治气滞痰阻而致胸痹和胸中气塞、气短者,脘腹胀满,食少吐泻,湿痰、寒痰咳嗽。
现将其常见药对及其配伍应用简述如下:陈皮配白术,健脾理气陈皮辛苦而温,功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白术苦甘而温,功主补气健脾,燥湿利水。
两药合用,相须相使,标本兼治,对湿邪困脾或脾胃虚弱、外湿乘虚而入之证常用。
用于治疗脾胃气虚、运化无力所致的脘腹胀满、食少、便溏及小便不利等症。
陈皮配人参,补而不滞陈皮辛苦而温,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开胃行滞;人参益气健脾,培补中焦。
二者均入脾肺经,人参功擅补气,陈皮长于理气,陈皮得人参,不虑其耗气;人参得陈补气而不滞气。
补气药和理气药配伍适宜可起到补而不滞的作用。
两药配对,行气而不耗气,补气不壅滞,使脾胃调和,升降有权,为治脾肺气虚的常用药对。
用于治疗肺气虚所致的短气喘促,懒言声微,脉虚自汗;脾气虚所致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
陈皮配黄芪,补气扶正黄芪,甘,微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医学家李东垣养生秘诀
导语:半夏泻心汤是一种非常好的治病药方。
当然提到半夏泻心汤,我们不得不说说它的发现者李东恒。
李东恒是如何来运用这李东恒的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讲讲半夏泻心汤的功效吧!
目录:
第一章:李东垣用半夏泻心汤
第二章:一味锁阳助大将军死里逃生
第三章:晚间一盆汤乾隆喜欢泡脚
半夏泻心汤是一种非常好的治病药方。
当然提到半夏泻心汤,我们不得不说说它的发现者李东恒。
李东恒是如何来运用这李东恒的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讲讲半夏泻心汤的功效吧!
李东垣用半夏泻心汤
说到半夏泻心汤治疗内伤病,自然我们会想到一个问题:李东垣是如何使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内伤痞证的?
后世治痞名方中有一张方剂为枳实消痞丸,出自李东垣之手。
我们不妨从分析这张方剂入手,看看李东垣如何使用半夏泻心汤。
《兰室秘藏心腹痞门》:“失笑丸,一名枳实消痞丸,治右关脉弦,心下虚痞,恶食懒倦,开胃进饮食。
干生姜一钱,炙甘草、麦蘖面、白茯苓、白术,以上各二钱,半夏曲、人参,以上各三钱,厚朴四钱(炙),枳实、黄连,以上各五钱。
右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七丸,白汤下,食远服。
”从方剂组成看,此方为半夏泻心汤合四君子汤去黄芩、大枣加枳实、厚朴、麦蘖面而成。
半夏泻心汤合四君子汤,如此使用半夏泻心汤,在后世经方家临床上应该是极为少见的。
本方也见于《东垣试效方》一书。
在该书“心下痞门”中,在方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