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及进度表(两篇)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及进度表(两篇)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及进度表(一)一、教材分析1、教材结构、内容分析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一个窗口。
在“微小世界”这个单元里,学生们借助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研究各种物体。
集中研究的内容首先是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他们将观察昆虫身体构造的细节部分,如口器、触角和翅膀,还将观察小昆虫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
接下来他们要研究放大镜下的晶体,平时习以为常的白糖、食盐、碱面溶液的结晶,一定会让他们惊奇万分。
在这一单元里,学生们还将研究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自制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并使用它展开一个观察、研究身边生命的活动。
放大镜和显微镜下的发现会拓展学生们了解认识世界的新视野,激起他们对科学探究活动的更大兴趣。
“环境和我们”是向孩子们打开的第二个窗口。
此前他们参与了有关生命和物质世界的许多探究活动,但还没有对我们生活的地球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观察的视角。
这一单元将引领学生们关心有关地球整体的环境问题,并力图影响他们的日常行为习惯。
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活动是从研究垃圾问题开始的,试图通过调查垃圾来源、组成及处理方式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们认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身体力行,参与解决这一问题的活动,继垃圾问题之后,教材又引导学生们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和关注人类面临的其他一些环境问题,如淡水资源缺乏、温室效应、土地荒漠化等,并引导他们开展考察家乡环境、制定保护环境的班级活动方案和个人环保行动计划。
“宇宙”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三个窗口。
他们在以前的科学课上接触的主要是有关地球物质、构造及运动的知识。
这一单元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
他们会观察月相的变化,做月球上环形山形成、日食和月食形成的模拟实验,根据教材提供的数据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利用自己制作的活动观星图,在夜晚观星……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知道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待着他们去参与和努力。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的科学教学,使学生能够:- 掌握科学基本概念和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思维;- 理解并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科学探究兴趣,培养科学素养;- 开发学生的观察、实验、探究、分析和判断等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与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物专题- 动物的分类:鳞茎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脊椎动物等;- 植物的分类:种子植物、孢子植物、蕨类植物等;- 动植物的结构、生长和繁殖等基本知识;- 动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2. 物质与能量专题- 物质的性质:颜色、形状、硬度、导电性等;- 物质的变化:溶解、熔化、凝固、沉淀等;- 能量的传播与转化:热能、光能等;- 能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3. 自然界变化与环境专题- 季节变化与气候变化;- 日月星辰的变化与地球运动;- 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方法1. 观察实验法: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分析和判断能力;2. 问题探究法: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3. 团队合作法: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实验和研究活动,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4. 情景模拟法:运用情景模拟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研究和应用科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日常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发言质量、合作态度等进行评价;2. 实验报告评价: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数据记录、分析与总结进行评价;3. 小组项目评价:评价小组合作能力、展示与表达能力等;4. 考试评价:定期进行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考核。
五、教学资源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教辅资料、实验器材与材料、多媒体设备、电子板书等。
六、教学安排七、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多开展实验、观察和探究活动;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合作研究,提高学生的思辨与表达能力;3. 利用多媒体和展示工具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兴趣。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五篇)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1、《工具和机械》单元介绍了常用工具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尤其是结合常用工具和实验器材设置了许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2、《形状和结构》单元介绍了各种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状和结构及其特点,从实验材料的选取到各种不同的设计都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潜力。
3、《能量》单元介绍了电能、水的三态变化、太阳能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学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质能够相互转化,能量能够相互转化的自然规律,使学生养成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4、《生物的多样性》单元让学生明白生物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明白同种生物不同的个体各不相同。
初步理解生物体不同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明白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
能自己确定标准对生物进行分类,明白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会用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描述某一区域的生物种类。
二、学生状况分析本教学班有____人,其中女____人。
透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潜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不足之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有的学生发言不够用心,应个性注意培养,构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到科学知识提高探究潜力。
四、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掌握常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设计和制作机械和工具。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热和燃烧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潜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表头一: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一、基础教育内容1、探究式学习: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能够深入分析问题形成清晰的结论。
2、生活中的科学:提供实际生活中的科学示范,帮助学生构建掌握科学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
3、历史文化:帮助学生构建对历史文化的认识,使学生理解科学技术文明的发展历史,深入体会进步的意义,建立未来的眼光。
二、发展性教育内容1、科学技术参观:渗透以科技为导向的新思考,以及开拓学习新方式的思路。
2、学科技术竞赛:通过参与竞赛的形式,帮助学生积极发现技术的创造亮点,掌握科技精华,提高学习科技能力。
3、科学实验:通过科学实验,逐步比较、分析观察,尝试新的实验方法,探索未知现象,从而促进学生多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深入探究。
三、社会实践内容1、社会实践活动:学习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同学们的眼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2、职业实践活动:学习如何合理利用科学技术及有效地应用于实际工作,让知识发挥作用。
3、全媒体学习:学习如何运用多媒体等新科技,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感受科技与文化交融的乐趣。
四、影响力教育内容1、科普宣传活动:开展传播正确科学思想的宣传活动,将真正的科学知识送到民间,引导正确的科技人生观。
2、科技文化节:举办各种形式的科技文化节,通过艺术形式传递科学的发展理念,发掘科技的新探索,提高学生的科技文化修养。
3、国际交流:推动学生参与国际科技交流活动,培养学习融入全球科技文化大潮的能力,实现跨文化交流。
本学期的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根据基础教育、发展性教育、社会实践教育以及影响力教育内容,结合学校学业水平和学生实际,构建教学模式,注重教学实践,有效地学习科学知识,开拓独创性思维,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1.教材结构.内容分析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一个窗口。
在“微小世界”这个单元里.学生们借助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研究各种物体。
集中研究的内容首先是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他们将观察昆虫身体构造的细节部分.如口器.触角和翅膀.还将观察小昆虫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
接下来他们要研究放大镜下的晶体.平时习以为常的白糖.食盐.碱面溶液的结晶.一定会让他们惊奇万分。
在这一单元里.学生们还将研究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自制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并使用它展开一个观察.研究身边生命的活动。
放大镜和显微镜下的发现会拓展学生们了解认识世界的新视野.激起他们对科学探究活动的更大兴趣。
“环境和我们”是向孩子们打开的第二个窗口。
此前他们参与了有关生命和物质世界的许多探究活动.但还没有对我们生活的地球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观察的视角。
这一单元将引领学生们关心有关地球整体的环境问题.并力图影响他们的日常行为习惯。
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活动是从研究垃圾问题开始的.试图通过调查垃圾来源.组成及处理方式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们认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身体力行.参与解决这一问题的活动.继垃圾问题之后.教材又引导学生们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和关注人类面临的其他一些环境问题.如淡水资源缺乏.温室效应.土地荒漠化等.并引导他们开展考察家乡环境.制定保护环境的班级活动方案和个人环保行动计划。
“宇宙”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三个窗口。
他们在以前的科学课上接触的主要是有关地球物质.构造及运动的知识。
这一单元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
他们会观察月相的变化.做月球上环形山形成.日食和月食形成的模拟实验.根据教材提供的数据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利用自己制作的活动观星图.在夜晚观星……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知道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待着他们去参与和努力。
最新六年级科学教学设计教科版(通用10篇)

最新六年级科学教学设计教科版(通用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观后感、读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ersonal experiences, speeches, reflections,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最新六年级科学教学设计教科版(通用10篇)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5篇)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方案(5篇)学校六班级科学下册教学打算篇1一、教材状况分析:六班级下学期,将是学校生学校科学课学习的最终一个学期。
通过前面三年来的学习,他们已经经受了很多典型的观看、讨论、熟悉四周事物和四周环境的科学探究活动。
在接下来的这个学期里,我们期望同学们向什么方向进展呢?进一步翻开他们观看、讨论、熟悉事物的窗口,引导他们开展相对的科学探究活动,就是六班级下册教材的根本设计思路。
在这一册《科学》教材里,同学将学习“微小世界”“环境和我们”“宇宙”以及“信息”四个单元。
二、教学指导思想以培育学校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主动提倡让同学亲身经受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育他们的奇怪心和探究欲,进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根底。
三、各单元主要目标、要求1、“微小世界”是向同学翻开的第一个窗口。
在“微小世界”这个单元里,同学们借助放大镜和显微镜观看讨论各种物体。
集中讨论的内容首先是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他们将观看昆虫身体构造的详情局部。
接下来要讨论放大镜下的晶体,在这一单元里,同学们还将讨论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自制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并使用它绽开一个观看、讨论身边生命活动。
放大镜和显微镜下的觉察会拓展同学们了解熟悉世界的新视野,激起他们对科学探究的更大爱好。
2、“环境与我们”是向孩子们翻开的其次个窗口。
此前他们参加了有关生命和物质世界的很多探究活动,但还没有对我们的生活的地球有一个整体的熟悉和观看的视角。
这一单元将引领同学们关心有关地球整体的环境问题,并力图影响他们的日常行为习惯。
考虑到学校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活动是从讨论垃圾问题开头的,试图通过调查垃圾来源、组成及处理方式等一系列活动,使同学们熟悉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身体力行,参加解决这一问题的活动。
继垃圾问题之后,教材又引导同学们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和关注人类面临的其他一些环境问题,如淡水资源缺乏、温室效应、土地荒漠化等,并引导他们开展考虑家乡环境、制定保护环境的班级活动方案和个人环保行动打算。
2024年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2024年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一、教学内容1. 多彩的生命世界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2. 生态环境与人类生态环境的概念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和方法3. 健康生活与疾病预防生活习惯与身体健康常见疾病的预防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价值以及保护措施,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2. 掌握生态环境的概念,认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学会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保护措施的实施2. 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3. 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与疾病预防教学重点:1.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及保护意义2.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 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物模型、挂图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及健康生活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本学期的研究主题。
2. 例题讲解:(1)讲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价值及保护措施;(2)阐述生态环境的概念、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保护方法;(3)介绍生活习惯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分析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列举身边的生物多样性实例,讨论其价值及保护措施;(2)分析生活中的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议;(3)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健康生活计划,预防常见疾病。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价值及保护措施2. 生态环境的概念、人类活动的影响及保护方法3. 生活习惯与身体健康、常见疾病的预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及其价值;(2)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从生活习惯、疾病预防两个方面,制定一份健康生活计划。
2. 答案:(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指生物在地球上的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024年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地球的运动与季节变化1.1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1.2 季节的形成与变化2. 生物的多样性2.1 生物的分类与特征2.2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与保护3. 光与视觉3.1 光的传播与反射3.2 眼睛的结构与视觉形成4. 能量转化与守恒4.1 能量的来源与转化4.2 能量守恒定律二、教学目标1. 理解地球的运动与季节变化,掌握自转与公转的基本概念。
2.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了解生物的分类与特征,以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3. 掌握光与视觉的原理,了解光的传播、反射现象以及眼睛的结构与功能。
4. 理解能量转化与守恒的原理,了解不同形式的能量及其相互转化过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地球的运动与季节变化、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光的反射与视觉形成、能量转化与守恒。
2. 教学重点:自转与公转的概念、生物的分类与特征、光的传播与反射、能量的来源与转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季节变化图、生物标本、放大镜、光源、能量转化实验器材。
2. 学具:学习手册、画图工具、观察记录表、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校园中的季节变化,引出地球的运动与季节变化的关系。
学生观察校园植物的变化,记录下来。
讨论地球运动对季节变化的影响。
2. 例题讲解:讲解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概念,举例说明。
介绍生物的分类与特征,通过观察标本进行分类。
讲解光的传播与反射,进行实验观察。
解释能量转化与守恒,进行实验演示。
3. 随堂练习:学生绘制地球自转与公转示意图。
学生观察校园中的生物,进行分类与记录。
学生进行光的反射实验,观察现象。
学生设计能量转化实验,验证能量守恒。
六、板书设计1. 地球的运动与季节变化:自转:地球自转方向、周期、产生的现象。
公转:地球公转方向、周期、产生的现象。
2. 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分类:植物、动物、微生物。
生物特征:形态、结构、生活习性。
3. 光与视觉: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通用12篇)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通用12篇)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抒写新的篇章,是不是需要好好写一份教学计划呢?那么教学计划怎么写才能体现你的真正价值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通用12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一、教材分析: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
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
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
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2024年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2024年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的科学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和掌握各种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2. 掌握科学观察、科学记录和科学分析的基本方法;3. 理解并掌握一些科学基本概念和原理;4. 了解和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科学知识;5. 掌握使用各种科学工具和设备的基本方法。
二、科学态度:1. 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科学方法:1. 学习和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2. 学习和掌握科学观察、科学记录和科学分析的基本方法;3. 学习和掌握使用各种科学工具和设备的基本方法。
四、科学知识:1. 学习和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科学知识,如营养、呼吸、循环系统等;2. 学习和掌握有关环境保护的科学知识,如环境污染、节约能源等。
五、科学实践:1. 学习和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2. 学习和掌握科学观察、科学记录和科学分析的基本方法;3. 学习和掌握使用各种科学工具和设备的基本方法;4. 进行一些与身体健康和环境保护相关的实践活动。
以下是本学期的科学教学计划:第一单元:身体健康1. 学习人体的基本组成和结构;2. 学习人体的常见疾病和预防方法;3. 学习合理膳食的重要性;4. 进行有关身体健康的实践活动,如制作健康餐等。
第二单元:呼吸系统1. 学习呼吸的过程和原理;2. 学习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 学习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4. 进行与呼吸系统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观察和记录呼吸过程等。
第三单元:循环系统1. 学习人体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 学习血液的组成和作用;3. 学习心脏的结构和工作原理;4. 进行与循环系统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观察和记录心跳等。
第四单元:环境保护1. 学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意义;2. 学习环境污染的种类和危害;3. 学习节约能源的方法和措施;4. 进行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2024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2024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六年级下册,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积累了不少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思维,也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有一定的设计实验能力,知道对比实验、模拟实验的主要流程和方法。
二、教材内容分析六年级下册教科书由“小小工程师”“生物的多样性”“宇宙”和“物质的变化”四个单元组成。
四个单元分别隶属于“技术与工程领域”“生命科学领域”“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和“物质科学领域”。
本册教科书的整体编排,以核心概念的进阶发展为线索,整体设计教学活动,同时兼顾了四个领域的年段安排,着力促进学生探究实践能力的发展。
“小小工程师”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经历一个工程建造的系统过程。
从贴近学生生活的房屋建造工程入手,以建造塔台为任务目标,让学生一步步地体验、学习工程的过程:明确任务—设计—建造(模型)—测试—评估—改进。
学生通过实践,认识工程的各个要素,了解设计是工程的核心,同时渗透工程思维,体会到工程实践与科学探究的不同魅力,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生物的多样性”单元的学习,是基于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围绕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进行的。
第1~2课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物入手,通过调查、统计等方法,认识到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第3~5课扩展到种群内不同生物个体的千差万别,引导学生构建地球生物丰富性和多样性的概念;第3~6课还组织了遗传变异及生物进化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认识到生物的多样性、存活、灭绝都是生物进化的结果;第7课组织学生研究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关系,以及探索如何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认识到研究生物的多样性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也是为了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宇宙”单元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对地球、月球等天体的认识基础上的再次扩展,通过对太阳系、星座和宇宙的逐步认识,学生初步形成宇宙是一个大系统的观点。
2024年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范本(4篇)

2024年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范本一、基本情况分析六年级共有教学班____个,学生____多人。
我教四个教学班。
他们通过近六年的学习,对自然事物有了一些了解,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也有了一定的实验能力,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32课,分四个单元。
1、工具和机械的知识,包括1-8课,使学生知道,怎么样使用工具,杠杆、轮轴、斜面、滑轮等机械的认识及作用的研究。
2、形状与结构知识,包括1-8课,让学生知道怎样建筐架、建高塔、找拱形。
探究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
3、能量知识,包括电和磁的知识。
认识电磁铁及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4、生物的多样性。
包括1-8课,引导学生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等。
三、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做有关电和磁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通过使用工具,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2、指导学生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事实,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教育学生用联系、运动、变化的科学自然观认识和理解各种自然事物和现象。
四、教学重难点1、学生会做有关电和磁的实验。
2、引导学生认识工具的选择和使用。
3、教育学生用变化,运动,联系的眼光去认识事物。
五、教学方法及措施1、学习做电和磁的实验,观察其有关想象,概括其有关电磁磁力大小的规律。
2、通过学习有关生物的知识,教育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事物。
六、教学进度安排周次常规训练1课时使用工具、杠杆的科学2课时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轮轴的秘密、定滑轮和动滑轮3课时滑轮组、斜面的作用、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3课时机动第一单元复习3课时抵抗弯曲、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拱形的力量3课时找拱形、做筐架、建高塔3课时桥的形状和结构、用纸造一座“桥”3课时机动第二单元复习3课时电和磁、电磁铁、电磁铁的磁力(一)3课时电磁铁的磁力(二)、神奇的小电动机、电能和能量3课时电能从哪里来、能量与太阳3课时机动第三单元复习3课时校园生物大搜索、校园生物分布图、多种多样的植物3课时种类繁多的动物、相貌各异的我们、原来是相互关联的3课时谁选择了它们、生物多样性的意义3课时机动第四单元复习2024年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范本(二)一、学情分析:本班学生通过近六年的学习,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比较感兴趣,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平时能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但班级中也有个别学生由于低年级时的基础不扎实,以致于现在的成绩很不理想。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小编整理]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小编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4dad1d1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57.png)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小编整理]第一篇: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1、整体概述: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的。
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
(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3)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4)本册有许多动手制作的项目,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只有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单元简析:(1)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本单元指导学生认识微观世界。
教科书是按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视野不断开阔的线索编写。
学生将经历用肉眼观察、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
通过对昆虫、晶体、细胞和微生物的进一步观察,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有些是自然现象,但更多的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造成的。
学生可以根据有无新物质生成,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本单元主要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从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中,寻找化学变化的本质:产生了新物质。
物质的化学变化产生了哪些新物质,怎样判断产生了新物质,这就需要学生学会寻找足够多的证据,作为判断产生了新物质的依据。
(3)第三单元宇宙:本单元的教学要让学生在星空下来感知宇宙,在感知的基础上,在所提供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有关太阳系、一些星座、星系等模型的建构,形成初步的、浅显的、有系统的对宇宙的认识。
在头脑中形成有一定解释力的宇宙的体系或结构模型,培养学生对天文的兴趣。
2024年完整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4年完整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遗传的概念、遗传物质DNA、基因与遗传变异的概念、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2.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与食物网生态环境保护、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影响3.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季节变化宇宙的认识、恒星、行星、银河系二、教学目标1. 理解遗传与变异的基本概念,掌握基因与遗传的关系。
2. 认识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3. 掌握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基因与遗传的关系,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与食物网,宇宙的组成。
2. 教学重点:遗传与变异的概念,生态环境保护,地球与宇宙的基本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地球仪、星图。
2. 学具:实验器材、观察记录表、学习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不同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之间的相似与差异,引出遗传与变异的概念。
讲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实例展示生态环境破坏的后果。
以观察天空中的星星为切入点,引出地球与宇宙的学习。
2. 例题讲解遗传与变异:讲解基因的遗传规律,举例说明遗传与变异在生活中的应用。
生态系统:讲解食物链与食物网的关系,分析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作用。
地球与宇宙:通过地球仪和星图,讲解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认识宇宙中的恒星和行星。
3. 随堂练习设计遗传与变异的填空题、选择题,巩固所学知识。
设计生态系统的连线题,让学生建立生态关系。
设计关于地球与宇宙的选择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遗传、基因、DNA变异、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2.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与食物网生态环境保护、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影响3.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季节变化宇宙的认识、恒星、行星、银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遗传与变异:简述基因与遗传的关系,举例说明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通用7篇)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通用7篇)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翻开新的一页,是不是需要好好写一份教学计划呢?相信写教学计划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事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篇1一、基本状况分析经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平时在科学学习上态度较好,用心性较高。
但是由于在家过于娇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手较弱。
少数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不够重视,导致科学意识淡薄,科学实验的操作不熟练。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资料:显微镜下的世界,我们的地球,物质在变化,探索宇宙,假设与实验等。
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与功能、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认识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
关于“显微镜下的世界”的资料,主要指导学生初步认识细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明白生物体由细胞构成,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联系;“我们的地球”主要是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引领学生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物质在变化”从生活中熟悉的一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能够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用心性;“探索宇宙”让学生透过观察、记录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变化,探究它们的运动模式,锻炼自己的毅力,让学生透过了解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引领学生进入天文这座神圣的殿堂,打开宇宙这本书,遨游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疑问,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
突出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
从探究水平上看,应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加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力度,给孩子更多一点自主权。
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定量的观察与测量,指导学生搜集证据和信息资料,突出解释与用模型解释的训练,注重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质疑,并有一些设计与制作的活动。
2024年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标准范本(4篇)

2024年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标准范本一、教材分析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
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
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习,为教师准备了____篇复习材料以供期末复习时使用。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
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二、班级情况分析我班共有学生____人,学生基础知识较为扎实,经过上个学期的训练,在古诗词、名言警句方面有一定积累,部分学生有良好语感,能独立分析问题,但作文基础一般,句型转换及阅读的灵活性上还有待加强。
另有个别学生基础十分薄弱,标点符号还不能正确使用,难以通顺的表达。
本学期需提优扶弱,促进良性平衡,整体提高。
三、教学要求及策略(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学中既要注意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又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
教学每一个专题时,要明确本专题的学习内容、学习重点和学习目标,无论教学进行到哪一部分都要与单元学习重点联系起来,做到瞻前顾后前面学过的适时总结、复习、应用,后面要用到的适时做好铺垫。
(二)识字、写字教学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识字,要求会写____个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
教学中,老师要指导学生注意笔顺,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对于要写的生字、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要注意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及时检测。
也可以就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进行复习巩固。
对于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语,鼓励学生勤查字词典,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独立识字和理解词语的能力。
(三)阅读教学1、精读课文的教学指导朗读、默读。
朗读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默读要求,默读重点是加快速度和边读边思考的训练。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生活中的科学第1节生活中的简单机械第2节力与运动第3节磁现象第4节生活中的能量2. 第二章生物的世界第1节生物的特征第2节生物的分类第3节生物的适应性第4节生态系统3. 第三章地球与宇宙第1节地球的形状第2节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第3节地球上的气候第4节宇宙与星空4. 第四章信息技术第1节信息的传递第2节信息技术的发展第3节计算机的组成第4节互联网与生活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生活中的简单机械、生物的特征与分类、地球与宇宙的基本知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获取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活中的简单机械、生物的分类、地球与宇宙知识。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课件、实验器材、模型等。
2. 学具:学习手册、画图工具、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进行例题讲解。
3. 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5.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章节2. 教学目标3. 重点、难点知识4. 例题及解答5. 课堂小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生活中的简单机械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生物的分类及特征。
描述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现象。
互联网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见教材及课堂讲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实验操作等,拓展知识面,提高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设置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板书设计的简洁明了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拓展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设置与组织1. 知识点的连贯性:确保各章节之间的知识衔接自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1.通过过去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
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二.教材分析: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到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
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
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
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一】本册的重点是: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
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
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习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
本册将让学生学习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
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主要材料清单:1.“微小世界”单元观察工具: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玻璃片,平面镜片,显微镜。
观察对象:昆虫或昆虫器官(昆虫的足.翅.触角等)标本;食盐.味精.矿物晶体;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眼虫等;洋葱.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细胞装片。
其他工具或材料:小刀.滴管.碘酒.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或其他纤维。
观察的图片:多种生物细胞及细胞作用的课件或图片。
2.“物质的变化”单元实验材料:火柴.生锈的铁钉和铁片.蜡烛.米饭.淀粉.碘酒.几种常见的食物.小苏打.白醋.铁锈.硫酸铜溶液.涂有油漆的铁制品.小自行车.白糖.柠檬酸.自制电路检测器。
其他工具:滴管.榔头.镊子.玻璃杯.小饮料瓶。
3.“宇宙”单元模拟实验材料:圆纸片.皮球.玻璃球.兵乓球.打气筒.注射器.沙盘.电筒.蜡烛.纸板.橡皮泥.棉线.铁丝.星空图。
相关资料:有关月球.日食.月食.太阳系.北斗一七星.夏季星座.航天器.人类宇宙历程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4.“环境和我们”单元观察实验材料:广口瓶.洗净的小石子.纸巾.墨水.有回收标志的塑料瓶.堆肥箱.包装盒。
常用工具:弹簧秤.自制量杯.放大镜.显微镜。
相关资料:有关垃圾场.垃圾污染河道.回收垃圾.水污染等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三.各单元概述.教学目标和实验清单:【一】“微小世界”单元:1.单元概述:本单元按人类观察工具的不断发展,视野不断开扩的线索编写。
学生将经历用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
对昆虫.晶体.细胞和微生物进行进一步的观察,激发他们深人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使学生了解到,人类为了更好地探索自然界,一直在不断地改进观察工具。
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发现了原来不知道的许多秘密。
教学的重点拓展学生观察的范围,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鼓励他们探究和发现大自然的奇妙,学习和领悟使用观察工具的好处,体会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
第1课:学生通过讨论和体验,对放大镜的构造和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
第2-3课:指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器官和物体的微细结构,体会用放大镜比用肉眼观察更有利我们对身边世界的了解。
第4课:帮助学生了解从放大镜到显微镜的发明过程,认识到是显微镜的发明及不断改进,使人类观察到越来越小和越来越精细的物体及结构,发现了微生物和细胞。
第5-7课: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及细胞,了解人类用显微镜探索生命世界的成果,同时认识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微生物具有生命的特征。
第8课:对单元学习进行回顾和总结,对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以及对人类探索自然的成果进行梳理,并通过查阅资料汇报交流,了解更多的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2.单元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放大镜和显微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能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
●为了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透镜应是透明的.中间较厚的,放大倍数与中间的厚度直接有关。
●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着,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些微生物太小,没有放大镜或显微镜便不能被看到。
●微生物是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点,也由细胞组成。
●微生物有在特殊环境下生存的结构。
●物质世界和生命世界是多种多样的。
【2】过程与方法●运用手执透镜及显微镜观察生物及非生物标本。
●学习使用适当的器材及技术观察细胞和微生物。
●通过文字.绘画.讨论等形式记录.交流观察结果。
●通过观察实验及收集资料,了解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取得的成果。
并以多种方式交流及汇报。
【3】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
●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促进观察工具的不断进步,观察工具的不断进步对促进科学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认识到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对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发明成果表示敬佩。
3.实验清单:课次.主要实验1.放大镜观察物体;制作自己的放大镜2.放大镜观察昆虫标本;放大镜观察蚜虫3.放大镜观察实验.白糖.碱面.味精颗粒;制作食盐晶体4.制作简易显微镜;了解显微镜下的新发现5.使用显微镜;制作并观察洋葱皮表皮细胞切片6.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切片7.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二】“物质的变化”单元:1.单元概述:本单元主要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从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中,寻找化学变化的本质:产生了新物质。
物质的化学变化产生了哪些新物质,怎样判断产生了新物质,这就需要学生学会寻找足够多的证据,作为判断产生了新物质的依据。
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是物质的变化,学生需要认识到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从学生认识发展的角度,我们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变化的类型和化学变化生成的具体新物质,这对学生来说为时尚早,他们将在中学时继续学习。
我们要求的是,学生能够从种种变化的现象出发,推断物质的变化是否产生了新物质,然后寻找各种证据验证自己的假设,从而达到提升科学探究能力的日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思维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很重要的。
学生通过学习,在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上能有所发展,在理解科学.理解科学的思想和观点.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方面能有所提高,是本单元教学所期望达到的主要目标。
第1课:主要呈现生活中物质变化的实例。
从这些变化的实例中,比较出两类不同的变化,一类是只改变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另一类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第2课:通过两个实验,引导学生详细观察没有变化的沙豆混合和产生了新物质的白糖加热,分辨物质变化过程中的“变”与“不变”,分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
第3-6课:具体介绍一些化学变化的类型以及这些化学变化所伴随的现象。
学生通过观察现象.作出假设.寻找证据.得出结论的过程,研究各种化学变化,总结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产生了新的物质。
第7-8课:通过研究化学变化速度的控制,介绍化学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懂得化学变化与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
最后帮助学生总结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2.单元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
●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产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质的物理变化不产生新的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
●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
●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可以利用物质的变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推测.实验设计和验证获得结果。
●学习通过“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方式,自己设计对比实验进行验证。
●经历简单的对比实验的设计和实验过程,培养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
●按规范要求完成实验。
●对观察研究结果进行简单整理.分析并概括总结,逐步形成科学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认识到阅读.收集更多的相关信息资料,丰富自己的认识,修正.完善原有的认识的必要的。
●培养以证据说话的观念和行为习惯。
●体会科学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
●体会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以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有很多的证据。
●认识到科学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
3.实验清单:课次.主要实验1.观察物质的变化2.混合沙和豆子;加热白糖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检验食物中的淀粉;制作神秘的信件4.小苏打和白醋混合食盐;检验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5.观察铁锈;探索铁生锈的原因6.观察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应7.观察铁钉生锈的快慢8.制作饮料【三】“宇宙”单元:1.单元概述:本单元的教学要让学生在星空下来感知宇宙,在感知的基础上,在所提供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有关太阳系.一些星座.星系等模型的建构,形成初步的.浅显的.有系统的对宇宙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