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器2013开题报告
无线充电开题报告
8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表学号:25 姓名:学院:专业:学位论文题目锂电池无线充电装置设计学位论文题目来源:1.科研 2.生产 3.教学(含实验) 4.其它(在选项上打勾选择)学位论文成果形式:1.硬件 2.硬件+软件 3.软件 4.纯论文(在选项上打勾选择)学位论文研究内容一、研究现状及发展态势锂电池无线充电技术是一个新兴技术,发展的时间很短但是非常迅速。
无线充电应用的范围很广,小到游戏周边产品充电(手柄双充、PS3充电器、XBOX360充电器),消费性电子产品(无线充电电动剃须刀、无线充电LED手电筒),数码产品(无线手机充电器、无线iPhone充电器、无线充电MP3),大到电动汽车锂电池无线充电电路等等,都有无线充电技术应用的空间。
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公司和科研机构都相继开发出各种各样的短距离无线充电装置。
在日本,一种无需插头和电源线的就能充电的混合动力汽车已经在2008年2月15日投入试运行,该汽车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以及电能转换等技术用无线的方式进行充电。
该车最高时速为80km/h,如果仅使用电能,充电一次可以行驶15km。
由于多个厂商的多种技术结构和产品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无线充电领域的混乱。
为了解决无线充电设备标准化和通用化的问题,2008年12月,由Convenient Power、Fulton Innovation、罗技、飞利浦、TI等八家公司组成的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无线充电技术协会)正式成立并制定了通用的无线电源充电标准,基于相同标准的不同品牌产品及充电台,能够互相识别并进行充电。
标准化的无线充电技术,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实现无线充电,能量传输效率高,便于携带成为充电系统的研究方向之一。
本设计就是一个由能量发送单元和能量接收单元两大部分组成,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电能无线传递的充电器。
二、选题依据及意义:近年来,通过无线技术来传送电能已经成为可能,并且有很多公司已经将这项技术应用于无线充电领域。
无线充电开题报告
无线充电开题报告1. 引言无线充电技术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领域,在实现设备无需插线即可充电的同时,也为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
本开题报告将探讨无线充电技术的原理、应用和发展前景,并为后续研究工作的展开提供基础。
2. 研究背景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功能的逐渐增强,对电池续航能力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有线充电方式存在使用不便和线缆损坏的问题,无线充电技术应运而生。
无线充电技术是一种通过无线传输能量的方式,将电能传输到充电设备中,实现不依赖有线接口充电的方式。
3. 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深入了解和分析无线充电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评估其在实际环境中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通过对无线充电技术的研究,为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4. 研究内容本次研究将围绕以下方面展开:4.1 无线充电的原理无线充电技术主要依赖电磁场的传输来实现能量传递。
通过发送方产生的电磁场和接收方的电磁感应,实现能量的无线传输。
4.2 无线充电的应用无线充电技术在智能手机、电动汽车、智能家居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建立和普及,将极大地推动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
4.3 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前景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成熟和进一步的研究,其在电子设备和交通工具充电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无线充电技术有望成为未来充电方式的主流。
5. 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将采用文献调研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和分析,了解无线充电技术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
同时,我们将设计并搭建无线充电实验系统,进行实验验证和数据收集。
6. 预期结果通过本次研究,我们期望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无线充电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深入评估其在实际环境中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推动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7. 预计进度安排•第一周:文献调研,了解无线充电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第二周:设计无线充电的实验系统,准备实验所需的设备和材料。
无线充电开题报告
无线充电开题报告无线充电开题报告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便利性的追求,无线充电技术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传统的有线充电方式存在着一些不便之处,例如需要插拔电源线、充电线的损坏易导致无法正常充电等问题。
而无线充电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性。
本文将从无线充电的原理、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无线充电的原理无线充电技术是利用电磁感应或电磁辐射等方式,将电能从发射设备传输到接收设备,实现电池的充电过程。
无线充电系统主要由发射端和接收端两部分组成。
发射端通过发射线圈产生交变电流,进而产生交变磁场。
接收端的线圈接收到发射端的磁场后,通过电磁感应产生交变电流,从而实现电能的传输。
无线充电技术的关键在于高效的电能传输和接收。
二、无线充电的应用领域1. 智能手机和移动设备智能手机和移动设备的无线充电已经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话题。
通过无线充电技术,用户可以摆脱充电线的束缚,随时随地进行充电。
这对于那些经常需要外出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便利。
此外,无线充电技术还可以解决充电线损坏的问题,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2. 电动汽车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无线充电技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也备受关注。
传统的有线充电方式需要用户将充电线插入车辆充电接口,这一过程繁琐且容易出现故障。
而无线充电技术可以通过地面或道路上的发射设备,将电能传输到车辆的接收设备,实现车辆的充电。
这不仅提高了电动汽车的充电效率,还减少了用户的操作负担。
3. 家居和办公设备无线充电技术在家居和办公设备中的应用也具有广阔的前景。
例如,无线充电技术可以应用于电视机、音响设备、电脑及其配件等设备的充电,使用户可以摆脱充电线的困扰,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此外,无线充电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家居和办公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实现设备的远程充电和管理。
三、无线充电的发展前景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便利性的追求,无线充电技术将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无线充电调研报告
无线充电调研报告无线充电是一种不需要通过有线连接即可实现设备充电的技术。
在传统的有线充电方式中,用户需要使用充电线将设备连接到电源上,而无线充电则可以通过电磁场传输电能,使设备在不需要与电源连接的情况下进行充电。
无线充电技术的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或电磁辐射实现能量的传输,当发射端发送电能信号时,接收端感应到电能信号并进行接收,将其转化为电能供设备使用。
无线充电的优点在于方便、快捷,不需要使用充电线,用户只需要将设备放置在充电器上便可实现充电,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目前,无线充电技术已经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智能手机、电动汽车、可穿戴设备等。
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智能手机的无线充电。
通过在智能手机中安装相应的无线充电模块,用户可以将手机放置在支持无线充电的充电器上,便可实现充电,方便快捷。
同时,电动汽车领域也开始应用无线充电技术,通过在车辆底座和地面设置充电垫,车辆停靠在充电垫上时即可进行充电,提高了充电的便利性和充电效率。
然而,无线充电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无线充电设备的成本较高,需要使用更为复杂的技术和材料,给用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压力。
其次,无线充电的距离和效率有限,传输距离较短,充电效率也相对较低,需要设备与充电垫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和位置,以保证充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由于无线充电涉及到电磁辐射,长时间暴露在电磁场中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进行更多的安全评估和规范制定。
综上所述,无线充电技术是一种非常便利的充电方式,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然而,目前该技术仍然处于发展初期阶段,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以适应更多设备的充电需求。
同时,还需要加大对无线充电的安全性和健康影响的研究,为用户提供更加可靠和安全的充电解决方案。
《充电技术研究开题报告3000字》
8、时事报告 2012年11期
9、张帆举 人民邮电N 2014-07-10
10、实用影音技术 2014年03期
五、文献综述(在对选题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或调查的基础上,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动态等内容进行综述,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不少于700字)
四、参考文献目录(作者、书名或论文(设计)题目、出版社或刊号、出版年月或出版期号)
1、吴飞 大众用电 2012年10期
2、谢利涛 河南科技 2011年05期
3、硅谷 2012年03期
4、王国辉 电子产品世界 2014年07期
5、张杰梁 仪表技术 2014年05期
6、张益铭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3年04期
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无线充电技术研究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最析趋势,以及无线充电技术研究与应用、无线充电技术及其原理,说明未来无线充电技术重点解决的问题有:拓展应用领域和降低设备成本。因此,希望政府加大投入,制定有利于发展无线和充电技术事业的配套政策,扶持国内无线充电技术应用产业及技术发展;引导无线充电技术应用的社会需要,扩大应用领域,建造项目资金,开发适合我国实际的产业技术培养,注重技术上培养人才,推动无线充电技术的产业发展,通过无线充电技术来解决老百姓在生活中存在触电威胁的困扰。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设计)提纲,不少于500字)
1、研究目标:无线充电技术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焦点,作为21世纪最值得期待的技术之一。通过电流电压变换控制电路和插头,插座等接口的物理来实现的,这种电能传输方式在进行大功率充电时存在高压触电的危险,且在水下、采矿、化工等对防水、防爆要求很高的环境下,这种连接容易受到腐蚀、水、灰尘和受物的影响,使得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及使用寿命较低,且极大地限制了恶劣条件下电能的传输。无接触能量传输技术正是为了弥补这些不足而发明的一种基于高频逆变技术和磁耦合技术的新技术,受到了国际上学术界和工程技术的广泛瞩目。
无线充电论文开题报告例子
无线充电技术原理及其应用开题报告系别:电子工程系专业:移动通信技术班级:1321162学生:于小龙一、课题背景无线电波对信息的传输开创了人类通信的新纪元。
而一切无线电技术都基于能源供给,因此电能的无线传输技术将开辟人类能源的另一个新时代,也将会孕育出众多只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的新事物新应用,其给大众带来的意义与影响也非同凡响。
由于电波的传输与设备的充电接口无关,所以如果无线供电技术一旦普及,不仅将使得电子产品不受插座和线缆束缚,供电与充电都将更方便,而且将使得不同品牌、不同接口的电气接口或充电器不兼容的问题得到解决。
因此消费者将不再需要将其电池供电的电子设备插入交流电源插座,而经常出差的人们也可只携带一个薄薄的供电器垫,而不是满满一包杂乱的电源供应器,甚至酒店的房间里或许早已为客人准备好充电器垫,将可一举解决各种纷繁杂乱的电源适配器和充电器不兼容问题。
二、准备情况1. 根据论文题目在网上搜集有关技术资料,起草开题报告。
2. 通过阅读相关书籍进一步对无线充电技术进行学习及研究。
3. 向身边有相关认识和对这方面感兴趣的人进行进一步了解。
4. 对收集到的资料和知识进行理解和消化,并攒写论文。
三、主要任务1. 通过此课题能较熟的掌握无线充电技术。
2. 掌握无线充电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及主流技术。
3. 掌握无线充电技术的具体应用领域及市场需求。
4. 对无线充电技术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及其优缺点进行分析。
5. 根据所查资料撰写毕业论文。
四、基本方案上网搜集相关资料,借助准备好的书籍与搜集到的各种资料,分析毕业设计的主要原理及其工作特点。
对主要任务里的知识点进行深入的学习,最后按照要求撰写毕业论文。
五、技术要点1.无线充电技术的工作原理。
2.无线充电技术的主流技术。
3.无线充电技术的实现。
六、工作计划第一周:收集论文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第二周:查阅资料、起草毕业设计目录。
第三周:查阅资料、起草毕业设计目录。
第四周:查阅资料、起草毕业论文。
智能充电器开题报告
智能充电器开题报告智能充电器开题报告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智能设备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这些智能设备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也使得充电器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然而,传统的充电器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充电速度慢、充电过程中发热等。
因此,我们决定研发一款智能充电器,以解决这些问题并提供更便捷的充电体验。
二、研究目标我们的研究目标是开发一款智能充电器,具备以下特点:1. 快速充电:通过优化充电电路和提高电流输出,实现更快的充电速度,以满足用户对充电效率的需求。
2. 温控保护:引入温度传感器和智能控制芯片,实现对充电过程中温度的实时监测和控制,避免因过热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3. 多设备兼容:支持多种设备的充电,如手机、平板电脑、蓝牙耳机等,提供更广泛的充电选择。
4. 智能识别:通过智能识别技术,能够自动识别充电设备的类型和充电需求,从而调整充电电流和电压,以达到最佳充电效果。
5. 安全可靠: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安全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提供安全的充电环境。
三、研究方法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研究方法:1. 硬件设计:通过电路设计和元器件选择,优化充电器的电路结构,提高充电效率和安全性。
2. 软件开发:开发智能控制芯片的软件,实现对充电器的智能识别和温控保护功能。
3. 实验验证:通过实验测试,验证所设计的智能充电器在充电速度、温控保护、多设备兼容等方面的性能表现,并进行改进和优化。
四、预期成果我们预期的成果是开发出一款性能优越的智能充电器,并取得以下成果:1. 提高充电速度:相比传统充电器,充电时间将大幅缩短,提高用户的充电效率和体验。
2. 保护充电设备:通过温控保护功能,避免因过热而对充电设备造成损害,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 提供多设备兼容性:支持多种设备的充电,减少用户的充电困扰,提供更便捷的充电选择。
4. 实现智能识别:通过智能识别技术,实现对充电设备的自动识别和调整,提供最佳的充电效果。
无线充电器制作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线充电技术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为了深入了解无线充电器的原理和制作过程,我们进行了本次无线充电器制作实训。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旨在掌握以下内容:1. 熟悉无线充电器的原理及工作流程;2. 掌握无线充电器的制作步骤及所需材料;3.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4. 提高对电子产品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二、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理论学习:了解无线充电的基本原理、工作流程及常见技术;2. 材料准备:准备制作无线充电器所需的材料,如:无线充电发射器模组、无线充电接收器模组、直流电源适配器、热熔胶枪、透明塑料盒子、USB充电线、双面胶等;3. 组装与调试:按照实训指导书的要求,将无线充电发射器模组、无线充电接收器模组、直流电源适配器等部件组装在一起,并进行调试;4. 测试与优化:测试无线充电器的充电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
三、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我们首先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了无线充电的基本原理。
无线充电技术主要基于电磁感应原理,通过发送和接收端用相应的线圈来发送和接收产生感应的交流信号,从而实现充电。
2. 材料准备:根据实训指导书的要求,我们准备了以下材料:无线充电发射器模组、无线充电接收器模组、直流电源适配器、热熔胶枪、透明塑料盒子、USB充电线、双面胶等。
3. 组装与调试:按照实训指导书的要求,我们将无线充电发射器模组粘贴在透明塑料盒子底部,并使用双面胶固定。
接着,将无线充电接收器模组插入需要充电的设备,如手机或耳机等,确保插口和接收器模组完全贴合。
然后,将直流电源适配器的输出线连接到无线充电发射器模组的输入接口上,并将适配器插入电源插座。
4. 测试与优化:我们将设备放置在无线充电发射器模组上方,确保设备与模组之间没有任何障碍物。
如果一切正常,设备将开始自动充电。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发现充电效果良好,但存在一定程度的电磁干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尝试调整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并使用屏蔽材料对设备进行包裹,最终成功消除了电磁干扰。
开题报告智能充电器
石河子大学机械电气工程学院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课题名称:智能充电电源的设计学生姓名:张志伟学号:2008092623学院:机械电气工程学院专业年级:08电气(4)班指导教师:梁习卉子完成日期:二零一二年三月一、本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目的: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手持式电器的出现,对高性能、小尺寸、重量轻的电池充电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电池技术的持续进步也要求更复杂的充电算法以实现快速、安全的充电。
因此需要对充电过程进行更精确的监控,以缩短充电时间、达到最大的电池容量,并防止电池损坏。
与此同时,对充电电池的性能和工作寿命的要求也不断地提高。
从20世纪60年代的商用镍镉和密封铅酸电池到近几年的镍氢和锂离子技术,可充电电池容量和性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目前各种电器使用的充电电池主要有镍镉电池(NiCd)、镍氢电池(NiMH)、锂电池(Li-Ion)和密封铅酸电池(SLA)四种类型。
电池充电是通过逆向化学反应将能量存储到化学系统里实现的。
由于使用的化学物质的不同,电池有自己的特性。
设计充电器时要仔细了解这些特性以防止过度充电而损坏电。
目前,市场上卖得最多的是旅行充电器,但是严格从充电电路上分析,只有很少部分充电器才能真正意义上被称为智能充电器,随着越来越多的手持式电器的出现,对高性能、小尺寸、轻重量的电池充电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电池技术的持续进步也要求更复杂的充电算法以实现快速、安全地充电,因此,需要对充电过程进行更精确地监控(例如对充、放电电流、充电电压、温度等的监控),以缩短充电时间,达到最大的电池容量,并防止电池损坏。
意义: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学校为我们安排了为期一学期的毕业设计,对于一个即将走出校园的毕业生而言可谓意义重大。
作为一个工科院校的大学生,在大学的几年学习中除了扎实的理论学习外,一定的自己动手设计能力更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较全面直观的反映一个应届毕业生的能力。
我们在将来的工作中绝大部分都将是社会上各行各业里的技术人员,这要求我们必须具备一个21世纪大学生,特别是对学以致用更为要求的工科学生所应有的理论与动手能力。
无线充电原理及应用的报告
无线充电原理及应用的报告1. 引言无线充电是一种不需要接触物理连接即可将电能传输到设备的技术,它正在以越来越广泛的方式应用于许多领域。
本报告将介绍无线充电的原理、应用以及目前的发展情况。
2. 无线充电原理无线充电的原理是借助磁场或电磁波将电能传输到设备中。
以下是两种常见的无线充电原理:•电磁感应充电原理: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通过在发送端产生交变电流,在接收端产生交变磁场来实现电能传输。
在接收端,通过感应产生的电流充电。
•电磁共振充电原理:通过共振器的定制设计,使发送端和接收端具有相同的共振频率。
当两者在相同频率上共振时,电能会高效地传输到接收端。
3. 无线充电应用无线充电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场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充电:无线充电技术使得用户无需使用充电线缆即可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充电。
只需将设备放置在无线充电器上,电能就会传输到设备中进行充电。
•电动汽车充电:无线充电技术能够使电动汽车在停车场等地方实现自动充电。
只需将车辆停放在配备了无线充电设备的区域,电能就会传输到电动汽车中进行充电。
•医疗设备充电:无线充电技术在医疗领域具有巨大潜力。
例如,可植入式医疗器械可以通过无线充电进行充电,消除了传统有线充电方式的限制。
•智能家居设备充电:智能家居设备,如智能音箱、智能灯具等,可以通过无线充电技术进行充电,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使用体验。
4. 当前发展情况无线充电技术目前正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以下是当前的发展情况:•功率和效率的提高:近年来,无线充电技术的功率和效率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通过改进设计和优化算法,无线充电设备的充电速度和效率已大大提高。
•标准的制定:为了促进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一些组织和标准机构制定了相关的无线充电标准。
这些标准有助于不同厂商的设备之间实现互操作性,推动无线充电技术的广泛应用。
•市场前景:无线充电技术在消费电子、汽车、医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无线充电器设计报告
设计报告参赛题目:无线充电器参赛单位:电子信息与传媒学院参赛队员:无线充电器摘要:目前,手机、MP3和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进行充电主要采用的是一端连接交流电源,另一端连接便携式电子设备充电电池的传统充电方式。
这种方式有很多不利的地方,首先频繁的插拔很容易损坏接头.另外也可能带来触电的危险。
因此.非接触式感应充电器在上个世纪末期诞生.凭借其携带方便、成本低、无需布线等优势迅速受到各界关注。
因此,实现无线充电,能量传输效率高,便于携带成为充电系统的研究方向之一。
本文设计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无线充电器,通过线圈将电能以无线方式传输给电池。
只需把电池和接收设备放在充电平台上即可对其进行充电。
实验证明.虽然该系统还不能充电于无形之中.但已能做到将多个校电器放置于同一充电平台上同时充电。
免去接线的烦恼。
关键字:无线;非接触;便于携带目录摘要: .................................................................................................................. - 1 - 1 无线充电器原理与结构 ...................................................................................... - 3 -1.1 理论分析 ................................................................................................... - 3 -1.2设计结构 .................................................................................................... - 3 - 2硬件设计 ............................................................................................................... - 5 -2.1 发射模块 ................................................................................................... - 5 -2.2 LC谐振电路设计 ...................................................................................... - 5 -3 接受端充电控制电路设计 .................................................................................. - 6 - 参考文献 .................................................................................................................. - 7 - 附录 .......................................................................................................................... - 8 -1 无线充电器原理与结构1.1 理论分析为实现无线充电器系统,主要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是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构成一个可分离的耦合变压器,电能一非接触的方式传送到负载设备。
开题报告智能充电器
开题报告智能充电器智能充电器:未来充电科技的新里程碑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便利生活的追求,智能充电器作为一种新型的充电设备,正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
它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充电器,更是一种能够通过智能化技术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充电方式。
本文将从智能充电器的定义、功能、应用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了解智能充电器的发展前景。
智能充电器,顾名思义,是一种具备智能化特性的充电设备。
它通过内置的智能芯片和传感器,能够实现对充电设备的智能识别、电量控制、安全保护等功能。
相比传统的充电器,智能充电器具有更多的智能化特性,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充电设备的需求。
首先,智能充电器具备智能识别功能。
它能够自动识别充电设备的类型,并根据设备的需求提供合适的电量输出。
无论是手机、平板还是笔记本电脑,智能充电器都能根据设备的充电需求进行智能调节,避免电流过大或过小对设备造成损害,提高充电效率。
其次,智能充电器具备电量控制功能。
通过智能芯片的控制,智能充电器能够实现对充电设备的电量控制。
一旦设备充满电或电量达到设定值,智能充电器将自动停止供电,避免过度充电对设备电池寿命的影响。
这种电量控制功能不仅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还能够节约能源,提高充电效率。
此外,智能充电器还具备安全保护功能。
它内置了多种安全保护机制,如过流保护、过压保护、过热保护等。
一旦充电设备出现异常情况,智能充电器将自动停止供电,保护设备和用户的安全。
这种安全保护功能能够有效预防充电设备的损坏和意外事故的发生,提高充电的安全性。
智能充电器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它不仅仅可以用于个人消费电子产品的充电,还可以应用于电动汽车、无人机等领域。
智能充电器能够根据不同设备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充电服务,提高充电效率和用户体验。
特别是在电动汽车领域,智能充电器的应用将能够解决充电桩不足、充电速度慢等问题,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发展。
智能充电器作为一种新兴的充电科技,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充电器 开题报告
充电器开题报告充电器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充电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子设备,它为各种便携式电子产品提供电能,如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电子产品的需求增加,充电器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然而,当前市场上存在着许多充电器质量不佳、安全隐患较大的问题。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充电器的设计、制造和安全性能,提出改进方案,为用户提供更安全、高效的充电器。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1. 研究充电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分析充电器的主要构成部分及其功能。
2. 调查市场上常见的充电器类型,了解其特点和优缺点。
3. 分析充电器的安全性能,包括过载保护、短路保护、过压保护等。
4. 探讨充电器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包括电路设计、材料选择和工艺流程。
5. 提出改进方案,针对充电器存在的问题,提高其安全性和充电效率。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1. 文献调研:通过查阅文献、专利和相关技术资料,了解充电器的基本原理、市场状况和技术发展趋势。
2. 实验研究:选取几种常见的充电器进行测试,评估其安全性和充电效率,分析测试结果,找出问题所在。
3. 设计改进:结合文献调研和实验研究结果,提出改进方案,并进行充电器的设计和制造。
4. 安全性能测试:对改进后的充电器进行安全性能测试,包括过载、短路、过压等方面的测试,评估其安全性。
5. 效率测试:对改进后的充电器进行充电效率测试,比较其与市场上常见充电器的差异,评估其充电效率。
四、预期结果和创新点1. 对充电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进行深入分析,为充电器的设计和制造提供理论依据。
2. 调查市场上常见的充电器类型,总结其特点和优缺点,为用户选购提供参考。
3. 分析充电器的安全性能,提出改进方案,提高充电器的安全性。
4. 探讨充电器的设计与制造技术,提高充电器的充电效率。
5. 提出改进方案,为用户提供更安全、高效的充电器,满足人们对电子产品充电的需求。
五、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1. 由于时间和资源有限,本研究只能选取部分常见的充电器进行测试和改进,结果可能不具有普遍性。
多功能无线充电移动电源的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多功能无线充电移动电源的设计系名信息工程系专业自动化学号6010202331学生泽中指导教师扈书亮职称讲师2013年12月10日一、原始依据(包括设计或论文的工作基础、研究条件、应用环境、工作目的等。
)工作基础:了解数电能通过电磁传输的基本方法,能熟练使用Keil、Multisim软件以及示波器、电感值测量等工具。
研究条件:将移动电源输出的5V直流电源通过DC升压,功率放大再转化为1.2KHZ的交流电源,在通过电感发出电磁波。
在手机等移动设备接受端通过电感感应电磁转化为交流电,再整流,功放,根据具体的需求,稳压输出DC+5。
应用环境:基于直流/交流电源通过电磁传输技术的研究。
工作目的:熟练掌握keil的C文件编程掌握模拟电路功率放大以及直流转交流、交流转直流的技术。
二、参考文献[1]周功明,周琛.基于MSP430单片机的无线充电器设计[J] .绵羊师学院学报,2011.[2]肖志坚,震宇,绍卓.于便携式电子设备新型无线充电系统的研究[J].自动化术与应用,2007.[3]常书惠.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与QI标准[J].电子商务,201l.[4]小平.电能无线传输应用方案[J].制造业自动化,201l.[5]胡继胜,福林.一种非接触式供电系统设计[J].电器与仪表,2011.[6]柏.基于超声波的无线电能传输的研究[J].压电与声光,2011.[9]周雯琪,马皓,何湘宁.基于动态方程的电流源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电路的频率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三、设计(研究)容和要求(包括设计或研究容、主要指标与技术参数,并根据课题性质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1、掌握KEIL的基本使用方法,能够独立完成C语言的基本编程。
2、对直流电转为交流电,并设在功率不变得情况下提高频率进行分析,了解其基本过程。
3、研究电感感应电流转化电能的方法和任意稳压的实现。
4、对实际的电磁波频率和电流值以及传输距离做出相应的测评。
便携式电子设备无线充电技术的专利申请研究和分析的开题报告
便携式电子设备无线充电技术的专利申请研究和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智能化的快速发展,便携式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电子设备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人们的娱乐、工作和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尽管现在各类电子设备的电池容量越来越大,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电量的问题始终是用户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无线充电技术是一种方便实用的充电方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们使用。
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了许多便携式充电器和支持无线充电的设备,但是无线充电在实际使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充电效率、充电速度、精度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了解便携式电子设备无线充电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相关专利申请情况,为公司研发无线充电技术提供参考和借鉴。
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 了解便携式电子设备无线充电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案,分析其优缺点并比较各种充电方式的适用范围;2. 通过查阅相关的专利申请和技术文献,了解目前便携式电子设备无线充电技术的研究进展和技术创新,掌握其发展趋势及未来的发展方向;3. 针对便携式电子设备无线充电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瓶颈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提高充电效率、充电速度、精度等方面的表现;4. 提供便携式电子设备无线充电技术的专利申请策略和保护方案,为公司的技术创新提供保障。
三、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对便携式电子设备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专利申请情况进行深入剖析。
1.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书籍、期刊、技术报告、专利文献等相关资料,总结和归纳便携式电子设备无线充电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路线,分析其优劣势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无线充电技术专利案例进行分析,以掌握其申请策略、技术路线和保护措施等方面的内容,为公司的技术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四、预期目标及成果本研究的预期目标如下:1. 系统地了解便携式电子设备无线充电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路线,分析其优缺点并比较各种充电方式的适用范围;2. 全面了解便携式电子设备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掌握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瓶颈;3. 分析便携式电子设备无线充电技术专利申请的现状和趋势,提供相关的申请策略和保护方案;4. 提供有关便携式电子设备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及其相关专利申请的报告,为公司未来研发无线充电技术提供参考和借鉴。
无线充电技术开题报告
1,引言2
1.1 选题背景2
1.2 研究意义2
2, 无线充电技术介绍3
2.1 无线充电技术的原理3
2.2 无线充电技术的具体实现形式5
2.3 无线充电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便利6
3, 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8
3.1 无线充电技术的主要研究机构及厂商介绍8
3.2 分析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9
4,1 无线充电技术现在存在的问题11
4.2 针对问题所提出的解决设想
5, 总结
指导教师审阅意见
年月日
系(部)意见:
年月日
无线充电目前还是一种比较前沿的新兴技术,在有线线路纵横交错的今天,人们试图节省更多的空间以享受更加人性化的电子时代生活。而无线充电技术正是向着人们的这一愿望发展的。一旦无线充电系统建成,人们将省去很多的麻烦,不再为便携式设备的充电问题而担忧,届时人们不再需要繁多的电源插孔,一间房子内,只要一个无线充电发射器,其他的所有设备,手机,笔记本电脑,台灯,MP3等等,都不再需要单独的充电器,而且在一定范围内不受位置的影响,这将给人们带来很大程度的方便与非凡感受。
选题研究的方法与主要内容:
无线充电技术本身极具吸引力,我将带着浓厚的兴趣查阅相关书籍以及网络资源深入了解无线充电的基本原理、发展现状以及该技术现在还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从无线充电的基本原理出发,全面介绍目前世界上存在主要无线充电技术及其代表厂商,统合分析现阶段无线充电的技术特点,比较分析不同实现的优缺点,进一步提出自己对这些问题的尝试性解决方案。主要内容如下:
手机无线充电装置设计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手机无线充电装置设计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设计题目手机无线充电装置设计学生姓名指导老师姓名指导老师职称毕业设计内容:本设计采用一对线圈间的电磁感应方式来实现手机的无线充电。
在发送端与接收端都有一个线圈,当电流通过发射线圈之后,便会产生磁场,接收线圈接收了磁场就会产生电磁感应,从而产生电动势,有了电压就会产生感应电流,就可以为手机充电了。
设计方案:整个电路主要由发送模块、传输模块和接收模块三个部分组成,主要实现充电完成的自动断电、充电设备有无检测、充电快慢的控制。
发送模块主要功能是先将220V交流电转化成5V直流电给电路供电,输出稳定电压电流传输给一个方波发生器,产生的方波经过一个驱动电路驱动H桥工作,然后产生一个高频的交流电传输给发送线圈。
此外可以在方波发生器前加入一个单片机最小系统来控制充电时间,并显示充电剩余时间,此模块还可以加入手机有无检测模块。
传输模块包括发送线圈和接收线圈,利用两个线圈间电磁感应的原理进行耦合,发射端的线圈通电产生磁场,另一个线圈感应出磁场,产生交变电流传输给接收模块。
接收模块主要对接收到的交流电进行整流稳压滤波,产生稳定的直流传1输给充电设备,实现对手机的充电。
此外,它还可以切换不同负载电阻,来实现对手机充电快慢的控制。
原理方框图:显示模块发接方驱送收波单片机线线动发H桥电圈圈生路器手机有无检测模块整流稳压充电设备电源模块国内外现状、拟采用的方法及技术路线:1、国内外现状最初的无线充电器由多个密集的小型线圈阵列组成,通电后产生的电磁场将能量传给带接收线的电子设备,进行充电,但效率低,成本高。
随后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在一米距离内无线给60瓦灯泡提供电力,传输效率达75%。
后来无线充电技术就在国外发展起来了。
Palm最早将无线充电技术应用在手机充电器上,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它生产手机充电设备“点金石”。
三星推出的新款手机就配备了无线充电器,诺基亚的旗舰机也可利用无线充电器进行充电。
无线充电报告1
无线充电应用报告无线充电,又叫感应充电,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在发送和接收端用相应的线圈来发送和接收产生感应的交流信号来进行无线缆的充电的一项技术。
要想实现无线充电,必需要两个部分:一是发射器,与电源连接,负责向广阔空间发射电能;二是接收器,一般安装在电子产品上,用以接受电能。
目前市场上主流无线充电路线有电磁感应方式、磁共振方式、无线电波方式、电磁耦合方式等,最常用的是电磁感应方式和磁共振方式。
过去,无线充电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三大标准组织,分别是A4WP,PMA以及拥有Qi标准的WPC。
在三大阵营中,A4WP采用磁共振技术,WPC和PMA采用磁感应技术。
WPC推出的Qi标准于2008年成立,是行业内成立最早,用户和会员数是最多的组织,处于商用化的领跑地位。
PMA和A4WP均是2012年成立的,处于相对落后地位。
2015年,A4WP与PMA在宣布合并,并更名为AirFuel联盟,联手力拼无线充电市场。
至此,无线充电标准之争也从三足鼎立(WPC、A4WP、PMA)格局演变为两强争霸态势(WPC、AirFuel)。
从技术的层面来说,AirFuel似乎要比Qi更出色一些,因为它的充电距离更远,穿透性更强,同时它的充电效率也更高。
但是,目前支持Qi无线充电标准的智能手机则比AirFuel要多一些,同时支持这两种充电标准的智能手机制造商并不多,比如大名鼎鼎的三星。
主流充电的方式对比充电参数磁感应(MI)磁振(MR)A4WP(现AirFuel联盟的成员)组织WPC和PMA(现AirFuel联盟的成员)距离在2毫米-5毫米之间英寸级别的距离频率100-205kHz 6.78MHz固定共振频率,穿透性更强,可穿透金属最高不到50%。
效率70%-75%,15W的效率达到80%以上从技术上看,无线充电经历了5W、9W、15W几个功率的突破,并且形成了成熟的方案。
从标准上看,A4WP与PMA的合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标准混乱的现象,有利于行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无线充电器的设计与制作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09城建电子②班
学生姓名:马吉智
学号:09290060216
指导教师:花海安
填表日期:2013年3月6日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二○一三年三月制表
说明
1.抓好毕业设计(论文)的开题报告是保证毕业设计
(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为了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管理,规范毕业设计(论文)的开题报告,特印发此表。
2.毕业生一般应在毕业设计前期准备过程中,通过文
献调研,主动跟指导教师讨论,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开题报告。
3.此表经过指导教师和有关人员签字后,一份由指导
教师保存,一份交院教学办公室。
4.毕业生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时,必须提交这份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5.填写选题依据和设计方案,力求简练,若表中栏目
不够填写,可另加附页。
一、简表
二、选题依据
三、设计方案
四、工作进度的大致安排
五、设计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