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中的税收政策研究
农业生产如何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提高农民收入
农业生产如何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提高农民收入农业,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对于经济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农民收入的提高,不仅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也是实现乡村振兴、促进社会公平的关键所在。
在这一过程中,税收优惠政策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税收优惠政策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
首先,在增值税方面,对于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
这意味着农民在销售自己种植、养殖的农产品时,无需缴纳增值税,从而增加了他们的实际收入。
例如,一位果农出售自己果园里的水果,原本可能需要缴纳一定的增值税,但在这一政策下,这笔税款得以减免,使得果农能够获得更多的销售收入。
在企业所得税方面,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企业也能享受到税收优惠。
比如,企业从事蔬菜、谷物、薯类、油料、豆类、棉花、麻类、糖料、水果、坚果的种植,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中药材的种植,林木的培育和种植,牲畜、家禽的饲养,林产品的采集,灌溉、农产品初加工、兽医、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等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免征企业所得税。
这一政策鼓励了更多的企业投身农业领域,带动了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此外,税收优惠政策还包括农业生产资料的税收减免。
比如,对生产销售和批发、零售有机肥产品免征增值税。
这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使得农民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所需的生产资料,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同时,对于农业机械的购置,也可能享受到一定的税收优惠,这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
税收优惠政策还促进了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化发展。
对于从事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研发的企业,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可以享受税收减免或加计扣除等优惠。
这鼓励了企业加大在农业科技领域的投入,推动了农业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进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而且,对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政府也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其发展壮大,带动更多的农民参与到产业化经营中来,分享产业增值带来的收益。
农业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相关内容
农业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相关内容税收优惠政策是指税法对某些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的一种特殊规定。
比如,免除其应缴的全部或部分税款,或者按照其缴纳税款的一定比例给予返还等,从而减轻其税收负担。
下面看下农业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农业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8号)规定:“第一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增值税。
……第十五条下列项目免征增值税:(一)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
……”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第50号令)规定:“第三十五条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的部分免税项目的范围,限定如下:(一)第一款第(一)项所称农业,是指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水产业。
农业生产者,包括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
农产品,是指初级农产品,具体范围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确定。
”三、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农业产品征税范围注释〉的通知》(财税字〔1995〕52号)附件规定:“……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业产品,是指直接从事植物的种植、收割和动物的饲养、捕捞的单位和个人销售的注释所列的自产农业产品;对上述单位和个人销售的外购的农业产品,以及单位和个人外购农业产品生产、加工后销售的仍然属于注释所列的农业产品,不属于免税的范围,应当按照规定税率征收增值税。
…… 附件《农业产品征税范围注释》农业产品是指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水产业生产的各种植物、动物的初级产品。
(一)粮食粮食是指各种主食食科植物果实的总称。
本货物的征税范围包括小麦、稻谷、玉米、高粱、谷子和其他杂粮(如:大麦、燕麦等),以及经碾磨、脱壳等工艺加工后的粮食(如:面粉,米,玉米面、渣等)。
农业产品的征税范围包括:二、动物类动物类包括人工养殖和天然生长的各种动物的初级产品。
农产品加工业税收优惠政策
农产品加工业税收优惠政策财政政策1、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采取“先建后补”方式,本项目往年补贴比例为总投资额的30%,自2016 年起,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对项目对象实行定额补贴,标准为1-34万元。
具体参见道哥1月24日文章《建储藏窖,国家最少补贴1万元》。
2、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以财政补贴和贷款贴息的方式支持合作组织和涉农企业发展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初加工建设,合作社类财政补助项目中央财政资金额度为30~80万元,涉农企业类财政补助项目中央财政资金额度为50~100万元,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财政补助项目中央财政资金额度为20~40万元。
3、国家扶贫开发资金扶持项目国家扶贫开发资金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对贫困地区带动增收效果明显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给予支持。
2004年开始,国务院扶贫办在全国范围内认定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并给予贷款贴息支持。
据统计,在扶贫龙头企业中,80%以上都是农产品加工企业。
资金规模不定,一般为200-500万元。
4、国家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项目2008年开始中央财政设立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把支持农产品加工、推动建立一批集优势产业生产和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企业群体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成为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资金规模不定,一般为30-150万元。
5、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申报畜禽水产调理制品,蔬菜调理制品,生制或熟制菜肴调理制品等的加工生产等,从事主食加工的企业可以申报,往年申报时间在4月左右。
6、农产品加工专项补助项目项目范围:粮食、果蔬、畜产品、油料、水产品、食品、液态奶、酒花麦芽类等。
项目要求:对企业年内新增固定资产有要求,具体各地要求不一致。
项目补贴:20-50万元7、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项目范围:种养植、加工、农产品流通销售、休闲农业等,原则上不支持纯农业生产类项目。
项目要求:省级以上示范社和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
项目补贴:农民合作社试点项目中央财政资金补助规模不超过200万元,农业龙头企业试点项目中央财政资金补助规模不超过300万元。
好花还需绿叶扶——看税收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作用
的所得 , 免征企 业所 得税 : 励 除所 列商 品外 , 免征进 口关税和 暂 鼓 重 点龙 头 企 业加 快 技 术 创 新 , 企 进 u环 节 增 值 税 等 等 业研究 开 笈新产 品 、 新技 术 、 工 新
最 近 召 开 的 全 国 农 业 产 业 工
术 的 落 后 局 面 和 外 国饲 料 产
品 对 国 内市场 的 步 步进 逼 , 吴
维普资讯
}
蟹
■——— -
维普资讯
投 资6 0 万 儿 的 目来 水 l 正 弄 赡业 和 农林 产 品初 加工业 取 得 准 引进 项 日的 农产 品加 工 设 备 、 00 _ E 程
金 、 术 和优 秀 人 才 外 , 特 技 还
别需要 税收 的支持 。湖 南正虹 科 技 发 展 股 份 公 司 的 强盛 就 是有 力的佐 证 。 坐落 在 屈 原 管 理 区 ( 原 “ 原农 场 ”) 的湖 南正 虹科 屈 技 发展 股份 公 司 现 在 是 一 家 以 饲 料 为 主 营 业 务 的 农 业 产 业化 国 家重 点 龙 头企 业 , 中 在 国饲 料 企业 中 有 两个 之每 : 每
的 新 产 品 — — “正 虹 O 一 0 ” F 01
牲 猪 高 蛋 白浓 缩 料 。 18 年 , 96
他 组 织 十 三 名 创 业 者 筹 措 资
金 3 万元 , 荒 芜沉 寂 的禾 鸡 2 在 山上 办起 了湖 南 省 第 一 家 自
资金 、 术 都 比较 贫 乏 , 此 技 在 情 形 下如 何解 放 思 想 , 更新 观
早上 市 的股 份 制 公 司 . 一 个 第
农产品加工业财税政策
更加注重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针对不同地区和企业制定差异化政策
根据不同地区和企业的发展情况,制定差异化的政策措施,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加强政策宣传和落地执行
加强政策宣传力度,确保政策落地执行,让企业真正享受到政策的优惠和支持。
建立反馈机制
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财税政策制定和落实工作,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收集 企业意见和建议。
05
农产品加工业财税政 策的未来趋势
更加注重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
01
增加科研投入
通过加大科研力度,推动农产品 加工业的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 提高产业附加值。
02
支持新兴农业产业
03
加强产业融合
鼓励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 新兴农业产业,推动农产品加工 业的转型升级。
提升农村地区竞争力
财税政策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使得农村地区形成了 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提高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区 域竞争优势。
04
农产品加工业财税政 策的改进建议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增加资金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的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专门的农产品 加工产业发展基金,并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有效性。
案例三
总结词
该县通过财税政策支持,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实现了产业升级和效益提升。
详细描述
该县针对当地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出台了一系列财税政策支持措施,包括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 、设备更新、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这些政策措施有效地推动了该县的农产品加工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了 产业升级和效益提升。同时,这些政策措施也带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探析
业的腱康发展 , 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 , 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 实意义 。
固嘲蓟
目前 , 我国并没有专门制定针对农
产品加工业 的税收 政策 , 而是主要通过
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一些优惠政策来
体现的 。主要有 2 0 年 1 月农业部 00 0 等八部委制定的《 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 重点龙头 企业 的意见 》2 0 年 l 月 ,D2 1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 关于促进农产品 加工业发 展的意见》 2 0 年 1 月国 ,0 3 1 务院发布的《 关于 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 制的决定 》2 0 年与 2 0 年 中央 1 ,0 4 D5
率, 可按照新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的中 小型企业 2 % 0 的企业 所得税税率征税 ,
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利润水平, 鼓励
和支持农产 品加 工企业 向规模化 、 产业
三是 农产 品加工 出 口的退税 率偏 低, 不利于我 国农产 品加 工企业的国际 化发展进程。 目前我 国农产品出 口退税
执行的是 5 或 1 篇 篇 3 的退税率 ,不仅低 于一般发达国家水平 , 而且比国内其他 出 口行 业平 均 1 篇 5 的出 口退税率 也要
化发展 , 推动农产品向深加工和高附加 值方向延伸。 二是增加税前扣 除项 目金 额 ,允许农产 品加 工企业 开发新产品、
新技术、 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不受
维普资讯
近年来 ,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得到 了
较快发展并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颇
具潜力的增长点 , 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
关注。 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一项重
要经 济手段 , 调整产 业结构 、 在 发展基
础产 业方 面起到 了很好 的政策 引导作
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现状及对策
照财 政部 、 国家税务 总局《 关于 印发 < 技术 改造国产设备 投资 抵免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 的通知 》 ( 财 税字[ 1 9 9 9 1 2 9 0 号) , 农
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购买 国产设备 可以抵免企业所 得税。二是
关键词 : 农业产业化 : 龙头企业 : 发展 : 税 收政 策
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对有出 口产 品的龙头企业实行享 受出 口退税这一优 惠政策 。
二 、 支 持 农 业 产 业 化 龙 头 企 业 发 展 的 现 行 税 收 政 策 与 措 施 存 在 的 问 题
产设备 , 按有关规 定免征进 口关税和进 口环节增值税 。 对于符 合国 家高新技 术目录和国家有关部 门批准 引进项 目的农产 品 加工设备 , 除 按照 《 国内投资项 目不予免税 的进 口商 品目录
税优 惠政 策的农产 品初加 工范 围( 试行) 的通知 》 ( 财税 [ 2 0 0 8 ] 具体有 两种 情况 : 一是对符合下列 三个 条件的企业 , 可 以暂免
1 4 9 号) ; 2 0 1 1 年 《 关于享受所得 税优惠的农产 品初加工有关 征 收企业所 得税 : 经 过全国农业产业化联席 会议审查认定 为
企 业 天 地
MARKET I NG RES EARCH
文 纷 农 业 产 业 化 咒 头 企 业 发 屋
的 税 收 政 策 现 状 及 对 策
◇李 迪
摘要: 农 业 产 业 化 是 现 代 农 业发 展 的 方 向 , 农 业 产 业 化 龙 头 企业 是 推 进 农 业 产 业化 经 营的 关键 。 支持 农 业 产 业 化龙 头企 业发展 . 对 于 构 建现 代 农 业 产 业 体 系 、 促 进 现 代 农 业 建 设 和 农
农产品税收优惠政策
农产品税收优惠政策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农业一直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保障农产品的稳定供应,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农产品税收优惠政策。
这些政策对于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提高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增值税方面的优惠政策。
对于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
这里的农业生产者,包括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
自产农产品是指直接从事植物的种植、收割和动物的饲养、捕捞的单位和个人销售的注释所列的自产农业产品。
这一政策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他们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另外,对于流通环节的农产品,也有相应的增值税优惠政策。
比如,对从事蔬菜批发、零售的纳税人销售的蔬菜免征增值税。
蔬菜是指可作副食的草本、木本植物,包括各种蔬菜、菌类植物和少数可作副食的木本植物。
经挑选、清洗、切分、晾晒、包装、脱水、冷藏、冷冻等工序加工的蔬菜,也属于蔬菜的范围。
这一政策不仅降低了蔬菜的流通成本,还有助于稳定蔬菜价格,保障居民的“菜篮子”。
还有,对从事农产品批发、零售的纳税人销售部分鲜活肉蛋产品免征增值税。
鲜活肉产品,是指猪、牛、羊、鸡、鸭、鹅及其整块或者分割的鲜肉、冷藏或者冷冻肉,内脏、头、尾、骨、蹄、翅、爪等组织。
鲜活蛋产品,是指鸡蛋、鸭蛋、鹅蛋,包括鲜蛋、冷藏蛋以及对其进行破壳分离的蛋液、蛋黄和蛋壳。
在企业所得税方面,也有一系列针对农产品的优惠政策。
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比如,企业从事蔬菜、谷物、薯类、油料、豆类、棉花、麻类、糖料、水果、坚果的种植;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中药材的种植;林木的培育和种植;牲畜、家禽的饲养;林产品的采集;灌溉、农产品初加工、兽医、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等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
企业从事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海水养殖、内陆养殖的所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有关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_
有关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_
|
有关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一、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规定
(一)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内容是什么。
从企业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年度起,对企业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农林产品初加工取得的所得,3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
(二)农业龙头企业所属子公司如何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农业龙头企业所属的控股子公司,其直接控股比例超过50%(不舍50%)的,且控股子公司是从事种植业、养殖业与农林产品初加上,并与其他业务分别核算的企业,可享受农业龙头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三)什么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是指以农产品加工或者流通为主业,通过各类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相联系,带动农产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规模与经营指标上达到规定标准并经全国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认定的企业。
二、农业龙头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时间、条件与管理
(一)农业龙头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从什么时间开始执行。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从2001年1月1日
起执行。
(二)具备什么条件的企业能够享受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具备下列条件的企业能够享受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1、经全国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审查认定为重点龙头企业;
2、生产经营期间符合《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及运行监测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企业;
3、从事种植业、养殖业与农林产品初加工,并与其他业务分别核算的企业。
免征“农业税”后我国“三农”税收政策分析
60 00亿元左右 ,平均每个县流 出的资金为 3 亿元。 当务 之 急 是 建 立 农 村 资 金 “回 流 ” 机 制 ,运 用 “ 看得见的手”来纠正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 中的偏
差 ,构建起 资金 回流农 村 的财税投 人机 制 。
3 .税收政 策合 力 未形成
多万户。合作经济组织延长 了农业产业链 ,促进了 农 业产业化 的发展 ,有利于 我 国的农业 生产 由小农 业生产走向农业工业化 、规模化和产业化之路 ,但
策。其次,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流动是市场经济发
展 的必 然 ,农 业生 产方式 变革需 要城 乡互 动 ,必须 有劳 动力 和资金在 城乡之 间 的交 流 ,但 目前 缺少相 应 的税 收优 惠政策 来鼓励 这种交 流 和互动 。受市场
政 策存在 的问题
1 .税收政 策认识 不统 一
20 我 国 正式 取 消 农 业 税 后 ,曾有 观 点 认 06年 为 ,现在不 征农业税 了 ,税 收政 策在农 业方 面就没
李远 东
[ 河南财经学院,河南 郑, 40 0 ] k 50 2 J 1
摘
要 :税收政策作为国家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对于促进 工农之 间、城 乡之 间协调发展 有重要 的调节作 用,
也 能充分反映政府的政 策导向。我 国对农业生产一直采取 的是轻税政 策,尤其是从 20 0 6年起 ,我 国在全 国范 围 内免征 “ 农业三税” ,体现 了我 国的惠农政 策,促进 了农业的发展 。但客观 分析 ,在税收政策 方面,一些认识和
担 。因此 ,税 收 政 策 在 解 决 “ 三农 ” 问题 上 仍 然 存在很 大调控 空间 。
2 .税 收政 策导 向不明确
有欠缺 。目前农村资金外流十分严重,农村资金大 量流入城市,而其 自身经济发展却长期得不到信贷
税收政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与调整
税收政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与调整近年来,税收政策在促进经济发展、调控社会资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中,税收政策对农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且需要根据农业发展的需求进行相应调整。
本文将探讨税收政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以及调整的必要性。
1. 税收政策对农业发展的积极影响税收政策对农业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首先,税收优惠措施可以降低农业企业的负担,激发其发展动力。
例如,对农产品生产、农资销售等环节的减税措施,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企业的利润率,刺激农业效益的提升。
此外,税收优惠政策还可以吸引更多资金投入到农业领域,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其次,税收政策可以引导农业结构调整与提质增效。
通过税收差异化,支持推动农村地区发展高效农业、现代农业等新型农业经营模式,促进农业的产业升级与转型升级。
例如,适当提高对粮食、蔬菜等基本农产品的税收,同时降低对农产品产业化深加工企业的税负,可以引导农民从传统种植养殖向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等领域转移,推动农业结构合理调整。
最后,税收政策还可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通过减税、免税等方式,鼓励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农村旅游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推动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此外,税收政策还可以支持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绿色农业模式,在生态环保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 税收政策调整的必要性虽然税收政策对农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但也需要根据农业发展的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首先,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农业税收优惠政策。
如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与装备更新的税收支持力度,降低农机设备购置税率,鼓励农民投资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同时,还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财税支持,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多科技创新资源。
其次,税收政策应该更加注重农产品加工与流通环节的税收调整。
针对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不高、流通环节薄弱的问题,可以适度降低农产品流通环节的税负,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农产品进农村、进城,扩大农产品市场供给,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覆 需要 从 政 策 层 面 来 支 持 农 业 产 业 化 经 营 , 收 政 策 就 是 其 中一 是 对 国 家 级 农 产 品加 工 龙 头 企 业 以及 农 业 科 研 机 构 , 盖 面 较 税
没 缺 个 重 要 的 调 控 宏观 经 济 杠 杆 。现行 农 业 产 业 化 的税 收政 策 集 中 狭 窄 , 有 形 成 全 程 的渗 透 机 制 , 乏 促 进 传 统 落 后 农 业 结 构
先 需 要 解 决 的 就 是农 业 问题 。 自加 入 WT 后 我 国农 业 面 临很 O
制 度对 农业 产业 化 发 展 的 照 顾 作 用远 大 于 鼓 励 作 用 。单一 的税 利 于 农 业 、 镇 企 业 及 涉 农 部 门 的投 资 增 长 和 技 术 进 步 ; 要 乡 主
业 系 列 化 、 体化 、 会 化 的 发 展 过 程 。 随着 农 业 产 业 化 发 展 , 一 社
二 、 行 涉 农 税 收 政 策存 在 的 问题 分 析 现
农 村 各 产 业 的 分 工 逐渐 深 化 , 业 化 水 平 提 高 , 动 农 产 品 加 专 带
1 .增值税对农产品和农业产业化保 护力度不够 。现行增
龙 头 企 业 从 事“ 植 业 、 殖 业和 农 林 产 品 初 加 工 业 ” 得 的所 利 于扩 大农 业 生产 基 地 , 升 农 业 生 产 规 模 。 种 养 取 提 术 、 工 艺 所 发 生 的 各 项 研 究 费 用 , 受 比例 限 制 , 入 管 理 费 业 ” 认 定 主 要 是 以规 模和 效 益 为标 准 , 于 固 定 资 产 规 模 及 新 不 计 的 对 用 , 发 生 各 项 费 用 增 长 幅 度 在 1% 以上 的 企 业 , 再 按 实 际 近 3 的年 销售额 , 所 0 可 年 东部地 区是 5 0 万元 以上 、 00 2亿元 以上 , 中 发 生 额 的 5 %抵 减 应 纳 税 所 得 额 ; 0 符合 国 家 产 业 政 策 的技 术 改 部 是 3 0 元 以上 、 亿元 以上 ,西 部 是 2 0 元 以上 、 00 0 0万 1 0 0万 50
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可享受的优惠政策
5.优先供应建设用地。对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和有发展潜力的市、县级龙头企业建设用地,要优先安排,优先审批,各项费用按最低标准执行。龙头企业直接为农业服务的用地,作为临时用地办理,各级土地管理部门要简化手续,及时给予办理。支持龙头企业合理利用农村集体土地,按照“稳定承包权、搞活经营权、保护收益权”的原则,依法鼓励多种形式的土地使用权流转,促进农业资源向龙头企业集中。允许农户在承包期内依法有偿向龙头企业转让土地使用权,或以使用权入股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龙头企业连片租赁、承包集体土地和参与土地治理。
9.优先安排涉农项目资金。国家及省级涉农项目资金,特别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农产品深加工项目以及国家安排的各类科技开发项目,积极鼓励龙头企业参与平等竞标。省级龙头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高效设施农业资金、外向型农业发展资金、农业三项更新工程资金以及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都要向重点龙头企业倾斜。各级安排的技术改造项目要把龙头企业纳入支持范围。
6、支持农业产业化扶贫。(1)加大对苏北地区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将发展龙头企业与扶贫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鼓励苏南地区企业到欠发达地区进行投资,建设生产、加工基地,实现优势互补,促进苏北地区农业产业化。培育和认定一批对带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作用显著的扶贫骨干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支持;(2)扩大贫困地区龙头企业享受优惠政策范围。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跨地区进入苏北等贫困地区联营或独资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分支机构,以及省级以上龙头企业的分公司和控股公司,享受省级龙头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税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农业产业化中的税收政策研究
业 税等 减免 优 惠 . 帮 助企业 摆脱 困境 . 促进 西部 经济 发展 。 ( 2 ) 进 一 步拓 宽优 惠 的方式 , 减 少使 用减 免税 、 优 惠 税 率 等 直 接 优 惠 方式 . 将 税 收扣 除 ( 如 企业 在 科 技 开发 、 人才引进、 环 境 保 护 等 方 面 的 特 殊需 求 ) 以及 加速 折 旧 、 税 收抵 免 、 纳 税 递 延 等 形 式 也 纳 入 优 惠 的 方 式 之
政策 的企业 , 可按 照税 收管 理权 限 , 给 予 一 定 期 限 的增 值 税 、 消 费 税 和 营
村 的大背 景 下 . 面对 新 形 势 , 如 何 进 一 步 发 挥 税 收 在 促 进 农 业 产 业 化 快 速 发 展 中 的积 极 作 用 . 是 我 们 经 济 工 作 者 必 须 关 注 的 一 个 重 要
化、 管理企 业化 , 进而 形成种 植 、 饲 养、 加工、 销 售 等经营 体系一 体化 . 使农 业 走 上发 展 、 积累 、 约 束 调 节 的 良 性 发 展 轨 道 L 1 J 它 的 实 质 是 指 对传 统农业 进行 技术 改造 . 推动农
2 0 1 3年 2月
F e b.,2 01 3
第2 7卷 第 1 期
杨 卫 红 :陕西 西 部 大 开 发 税 收 政 策执 行 评 价 及 调 整 方 向
V0 I 税 和 赠 与 税 。对 城 市 维 护 建 设 税 进 行 改 革 , 扩大 征收范
段 . 在 工 业 反 哺农 业 、 城 市 支 持农
保 护费 , 开征 环境 ( 保护 ) 税 ; 将 矿 产 资源 补 偿 费 、 水 资源 费 、 森 林 开 采 补 偿 费等 并 入 资源 税 等 , 通过“ 清费 立税 ” 改革 , 实 现 地 方 收 入 的 规 范 征 收
农民合作社的税收优惠政策
农民合作社的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而制定的一项重要举措。
它为农民合作社减轻了经营负担,提供了更多发展机会,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的收入增加。
本文将对农民合作社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详细论述。
第一章:税收优惠政策的背景和意义自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合作社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合作社面临着多种挑战和困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出台了税收优惠政策,旨在降低合作社的经营成本,鼓励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二章: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的具体内容1. 入股资金免税:农民合作社的入股资金不纳税,这为合作社的正常运营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
这一政策鼓励更多的农民加入合作社,共同分享发展红利。
2. 产品销售免税:农民合作社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这降低了农产品价格,增强了合作社的竞争力。
同时,也促使更多农民将农田投入到农产品生产中,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3. 投资项目税收减免:农民合作社投资农业生产项目的,根据投资额度的不同,享受不同程度的税收减免。
这项政策激励了农民积极投资兴办农业产业,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第三章:税收优惠政策的推广和宣传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地实施需要得到农民合作社的关注和支持。
为了使政策更好地为合作社发挥作用,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宣传,使农民了解并积极参与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
同时,税务部门也应提供便捷的办税服务,简化合作社的纳税流程,提高农民合作社的税收遵从度。
第四章:税收优惠政策的效果和问题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对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它提高了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长足发展。
然而,也要看到税收优惠政策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宣传不到位、执行力度不够等。
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改进政策,加强监管,确保税收优惠政策的顺利实施。
第五章:发展农民合作社的建议为了更好地发挥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进一步推进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增加宣传力度: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引导农民了解政策,激发其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
涉农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
涉农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笔者在基层调研中发现,当前涉农税收优惠政策存在⼀些问题,涉农税收优惠政策亟须完善。
⼀是涉农税收优惠政策系统性、逻辑性不强。
现⾏⼀些涉农税收政策缺乏系统性和纲领性,政策内在联系不够紧密,如现⾏增值税和营业税制度中都规定了起征点,意在减轻农村个体经营者负担,但随征的个⼈所得税却因应税所得额的增加⽽增加,主副税种间政策对接不畅,弱化了政策效果。
⼆是税收优惠政策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定的制约。
现⾏涉农税收优惠政策中,存在四个脱节:种植业和养殖业税收优惠政策脱节,农产品⽣产环节和销售环节税收优惠政策脱节,初加⼯产品和深加⼯产品税收优惠政策脱节,涉农科技⽀持和资⾦⽀持税收优惠政策脱节,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民⽣产经营的积极性,在⼀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三是税收优惠政策体现在涉农⽅⾯有失公平。
个体经营者可以享受下岗再就业等税收优惠政策仅限于城镇居民,农村从事个体⽣产经营者或失地农民却没有这些优惠政策享有权,显失税收优惠公平。
四是农业产业化税收优惠政策对接不⼒。
现⾏税制中,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国有农⼝企业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免征优惠,但其他从事种植养殖的企业和农产品初加⼯企业却不能享受这些优惠,同样是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初加⼯的,个体经营者可以免征个⼈所得税,但普通企业性质经营者却不能免征企业所得税,这就严重制约了农业⽣产经营产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
对于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加以完善。
⼀是合理优化涉农税收优惠政策结构。
归并和简化相关涉农税收优惠政策,使之更趋于系统化、合理化,注重主副税种优惠政策衔接。
⼆是统⼀涉农税收优惠政策⼝径。
扩⼤涉农税收优惠范围,将现有的对从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国有农⼝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扩⼤到所有从事种植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初加⼯的⽣产经营者,并对其加速固定资产折旧、技术开发费⽤税前扣除、国产设备投资抵免等税收优惠,让其享有和国有企业、重点龙头企业同等的税收待遇,⿎励农业⽣产经营者的积极性,扩⼤农业产业化发展规模,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对我国农业税收政策的审视与思考
C:  ̄L 0 9.S 5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 4 4 : W. 20 2 P 9//00 1 : 30
圈 酲昆嘲
农业经济 ・02 9 20/
邓 仕 礼
近 几 年 来 , 村 扶 贫 、 民 负 担 、 村 税 费 改 税 主体 , 农 农 农 同时 又 是 扶 贫 对 象 , 种 角 色 上 的尴 尬 , 这 革 和 增 加 农 民收 入 一 直 是 社 会 关 注 的 热 点 问 题 。 说 明 了我 们 在 农 业 税 收政 策 和 扶 贫 政 策 上 的 矛 国家 陆续 出 台 了不 少 关 于农 村 扶 贫 、 轻 农 民 负 盾 与尴 尬 。从 理 论 上讲 , 贫对 象 不 应 该 成 为纳 减 扶 担 、 农 村 税 费 改 革 和 增 加 农 民 收入 等 方 面 的政 税 主体 , 然 把 他 们 列 入 扶 贫 对 象 . 是 承 认 他 既 就 策 , 注 了大 量 的 人力 、 力 和 财 力 , 出 了 巨 大 们 很 穷 , 得 需 要 扶 助 , 我们 就 没 有 向穷 人 征 倾 物 作 穷 那 的努 力 ,并 取 得 了不 少 成 就 。但 是 , 们 必 须 看 税 的理 由 。从 实践 上 看 。 界 上 大 多 数 国家 的税 我 世 到 , 民负 担 、 村 扶 贫 、 村 税 费改 革 、 何增 收政 策都 是 富 人 多 纳 税 。 困线 以下 的穷 人 不 仅 农 农 农 如 贫 加 农 民 收入 等 问 题 仍 然 没 有 从 根本 上 得 到 解 决 。 不 纳 税 , 享 受 社 会 补 贴 。 我们 在 农 业 税 收 政 策 还 仍 将 长 期 地 困扰 我 国 经 济 和 社 会 的 整 体 发 展 。 与扶 贫 政 策 上 的 矛 盾 。 农 民放 在 了一 个 十 分 尴 把 现 在 的一 些 文件 和 报 刊文 章 , 提 到 “ 凡 三农 ” 题 尬 的地 位 : 问 既是 纳 税 主体 。 同时 又是 扶 贫 对 象 。 他 时 , 承认 近 几 年 农 民 负担 沉 重 。 民 的 收 入增 们 一 手 向 国 家 纳 税 。 手 接 受 国 家 的扶 贫 资 助 ! 都 农 一 幅在 下 降 。 在 提 到 解 决 问 题 的 措 施 时 。 般 都 但 一 就 算 是 城 乡 有 别 的政 策 不 能 改 变 , 月 8 0 每 0 少 不 了调 整 农业 生 产 结 构 、 强 农 业 和 农 村 基 础 元 收 入 的 税 收 起 点 只 适 用 市 民 而 不 适 用 于 农 加 但 我们 在 核 定 贫 困对 象 、 困县 时 所 使 贫 设 施 建设 , 高 科 技 对 农业 发 展 的支 持 力 度 , 提 农 民 。 至 少 , 业 规 模 化 和 产业 化 经 营 , 宽 农 民增 收 领 域 ,深 用 的 贫 困线 收入 标 准 。 拓 应该 很 自然 地 成 为农 民是 化农村税 费改革 。 减轻 农 民 负 担 等 。 这 些 观 点 讲 否 纳 税 的起 点 。 贫 困线 之 上 的 农 民才 能成 为纳 在 的都 有道 理 , 许 多说 法 几 乎 每 年 都 在 重 复 , 但 给 税 主体 , 应 该 排 除 在 扶 贫 对 象 之 外 ; 贫 困线 并 在 人一 种 老 生 常谈 的感 觉 。 “ 农 ” 题 由来 已久 , 之下 的农 民 作 为 扶 贫 对 象 。 该 排 除 在 纳 税 主体 三 问 应 许 多 问题 是 多 年 的 积 累形 成 的 , 果 我 们 不 对 现 之 外 。 如 只有 这 样 , 能 避 免 农 民 既 是扶 贫 对 象 , 才 同 有 农 业 政 策 作 出 重 大 的 调 整 ,不 拿 出 系统 完 善 时 又 是 纳税 主 体 的 双 重 角 色 的尴 尬 , 才 能避 免 也 的 、协 调 配 套 的农 业 政 策 , 仅 仅 依 靠 单 个 政 策 农 业 税 收政 策 与 扶 贫 政 策 相 互 矛 盾 、 互 抵 消 的 而 相 的 作用 , 三 农 ” 题 的解 决 恐 怕 并 不 是 一 件 容 易 政 策 尴 尬 。 “ 问 税 收基 本 理 论 告 诉 我 们 , 收 具 有 不 可返 回 税 的事 ( 许 多 政 策 之 间 缺 乏 联 系 与配 套 协 调 甚 至 且 是互 相 矛 盾 的 ) 比如 ,既 然 国 家要 拿 出 数 额 巨 的 特 性 。 果 一 边 从 扶 贫 对 象一 贫 困地 区 的农 民 。 如 大 的 财政 资 金 去 进 行 农 村 扶 贫 , 又 不 肯改 变 向 手 里 征 收农 业 税 。 边 又 拿 出财 政 资金 去 扶 助 他 却 一 所 有 农 民 ( 括 贫 困地 区 的 农 民 )征税 的 税 收 政 们 ,那 么 这 种 税 收 实 际上 是 一 种 返 还 式 的税 收 , 包 并 没 有 起 到 筹 集 财政 收入 的 作 用 , 府 部 门只 不 政 策 。 种 政 策 上 的 矛 盾 不 仅 使 农 业 税 收 与 农 村 扶 这 贫 的 效果 互 相 抵 消 。 且 在 事 实上 增 加 了农 民 的 过 作 了一 件 挖 坑 填 坑 的工 作 。 了人 为 地 造 就 了 而 除 负担 。 税 收 中 间 环 节 有 层 层 加 码 的 机 会 和 扶 贫 资金 使 用 过 程 有 层 层 揩 油 的 机 会 外 , 家 并 未 从 这 种 返 国 从 扶 贫 看 农 业 税 收 政 策 方 面 。 府 每 年要 从 农 民 手 里 收 取 3 0亿 还 式 税 收 中得 到 任 何 的好 处 和 多 少 的 收入 。 留 政 0 而 给 农 民 的 。 是 远 比 国家 税 收 数 目大 得 多 的层 层 则 元农 业税 。另一 方 面 , 府 每 年 又要 拿 出相 当多 政 的 财 政 资 金 去 扶 贫 ( 国务 院新 闻 办公 室 “ 国 加 码 和 搭 车 收 费 的 负 担 , 家 拿 出 的 数 目巨大 的 据 中 国 的农 村 扶 贫 开 发 情 况 介 绍 ”公 布 的 数 字 , 着 国 扶 贫 资 金 经 过 层 层 揩 油 和 盘 剥 后 到 达 基 层 的 却 随 我 家 财 力 的增 强 。 家安 排 的专 项 扶 贫 投 入 不 断增 少 得 多 。 因此 , 们 没 有 理 由认 为 每 年 从 农 民 那 国 然 加 。 20 0 0年 中 央 各 项 扶 贫 专 项 资 金 就 2 8亿 里 收取 几百 亿 农 业 税 , 后 又 花 几 百 亿 的 财政 资 4 元) 。农 民 。 特别 是 贫 困地 区 的农 民 , 们 既是 纳 金 去 进 行 扶 贫 是合 乎 经 济 规 律 的 。 他
新时期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税收对策研究
摘 要 : 业 产 业 化 是 农 业 发 展 的 必 然 趋 势 。近 些 年 来 , 国农 业 产 业 化 水 平 有 了 较 大 地 发 展 , 相 对 于 发 达 国 家 仍 农 我 但 有 较 大 差 距 , 待 进 一 步 提 高 。 结 合 现 状 客 观 分 析 了促 进 农 业 产 业 化 发 展 相 关税 收 政 策 存 在 的 问题 , 而提 出 了改 进 的 对 有 进 策 建议 。
1 农业 产 业化 发展 现状
与 农 户 的 利 益 联 结 机 制 和 制 度 建 设 还 不 够 完 善 , 单 履 约 订 率 低 , 乏应 有的风 险保障机 制 。 缺
农 业 产 业 化 经 营 的 基 本 内 涵 是 以 市 场 为 导 向 , 农 户 2 农业 产业 化 相关税 收 政策 及存 在 的问题 以
关 键 词 : 业 产 业 化 ; 头 企 业 ; 业 专 业 合 作 经 济 组 织 ; 产 品 深 加 _ 税 收 对 策 农 龙 农 农 T -; 中图分类 号 :3 F 文献 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3 9 ( 0 1 1 -0 40 1 7 —1 8 2 1 ) 90 5 —2
为基础 , 以龙头 企业 为 依托 , 以经 济效 益 为 中心 , 以系列 化 由 于 农 业 的弱 质 性 和 公 共 性 , 三 农 ” 题 的 政 府 通 过 “ 问 服务 为手段 , 主导产业 、 品 为重点 , 过 实行 种养 加 、 以 产 通 供 各 种 财 政 政 策 、 币 政 策 等 实 行 对 农 业 的 支 持 和 保 护 。 我 货 产销 、 农工 商一 体化经 营 , 农业 再生 产 过程 的产 前 、 中 、 国 政 府 也 从 多 方 面 对 农 业 给 予 支 持 , 中 包 括 税 收 支 持 。 将 产 其 产 后 诸 环 节 联 结 为 一 个 完 整 的 产 业 系 统 的 经 营 方 式 。从 功 2 1 与 农 业 产 业 化 相 关 的 现 行 税 收 政 策 . 能和性 质上看 , 业 产业 化 是 农业 由传 统 的生 产 部 门转 变 2 1 1 增 值 税 相 关政 策 农 ..
养猪业税收政策解读
养猪业税收政策解读养猪业是中国农村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于国家经济和农民生计都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促进养猪业的发展,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税收政策,以减轻养殖户的负担并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养猪业税收政策进行解读,帮助养殖户了解和应用这些政策,从而提升养猪业的发展水平。
首先,养猪业税收政策中的一项重要政策是增值税的优惠政策。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养猪业的增值税率为11%,这相比于一般商品的16%要低很多。
这个优惠政策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户的盈利能力。
同时,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养猪企业,还可以享受到增值税的进项抵扣政策,进一步减轻税负。
另外,养猪业还可以享受到农业税的减免政策。
农业税的减免对于养殖户来说意义重大,可以有效降低负担。
根据不同地区的规定,农业税的减免幅度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无论怎样,都是对养殖户的一种扶持。
此外,对于一些养殖户来说,还可以申请农业税的免征,这将进一步减轻税负。
除了增值税和农业税的优惠政策外,养猪业还可以享受到一些地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
不少地方政府对养猪业给予了关注和支持,通过出台一些地方性税收政策来吸引和扶持养殖户。
这些政策可能包括税收减免、税收优惠和税收补贴等形式,具体的政策内容会因地区而异。
养殖户可以及时了解本地区的政策,最大程度地享受到这些优惠政策的好处。
除了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养猪业还可以享受到一些其他的扶持政策。
政府会鼓励和引导养殖户发展现代化的养殖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同时,政府还会加强疫病防控和环境保护,以确保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养猪企业,还可以通过申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保护企业等称号,享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和优惠待遇。
然而,虽然养猪业税收政策给予了很多的优惠和支持,但是养殖户也需要了解和遵守相关的税收法规,合规经营。
养殖户应该按照规定进行会计账务管理,及时、真实地记录和申报相关的税务信息。
此外,如果养殖户初次涉足养猪业,可以咨询专业的会计师和税务师,确保自己符合相关的税收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产业化中的税收政策研究
————————————————————————————————作者:————————————————————————————————日期:
农业产业化中的税收政策研究-会计
农业产业化中的税收政策研究
田莉
摘要:本文分析了在农业的产业化中,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税收政策的措施,以期其能够在农业的产业化中发挥出应有作用。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研究;税收政策
一、农业产业化的税收政策问题分析
财政税收的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里最重要的一个经济杠杆,且在我国农业的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农业产业化中税收政策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现行的税收政策不益于农产品的深加工
在我国农业的产业化中,现行的税收政策涉及到的主要是养殖、种植等初级农业生产的方面,对农产品的深加工极为不利,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的问题是增值税的税率比较高,减税的范围界定的不够科学、税收的优惠政策不平等且比较单一等。
另一方面是农业企业购进的农副产品在进项税的抵扣上存在问题,抵扣是按照13%交税,而销售是按照17%,对农业企业的竞争不利。
2.税收优惠的范围较窄
农业的产业化主要过程是养(种)殖、收购、初次加工、深层次加工和经营。
虽然现行的增值税的优惠政策有利于征免范围的明确,但是随着经济发展,优惠政策已逐渐显露出其的弊端。
如:在加工的环节,税收的政策普遍倾向于农产品在简单加工后免征的增值税,这样的税收政策对农产品从初加工到深加工的转变极为不利,且无法形成一个良好的创新型的转变机制,大大增加了农业企业在税
负方面的支出。
3.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评定资格要求过高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可以按照相关规定暂时免收企业的所得税,但是我国评定龙头企业的条件太过苛刻,要求太高。
如:一是要求农业企业规模要大,加工和流通的总资产在东部地区最低要达到1亿元,中部地区最低7千万元,西部地区最低4千万元,相对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交易规模也较大,东部地区要求最低10亿元,中部地区最低8亿元,西部地区最低6亿元;二是资产的负债率普遍不到60%;三是农业企业在银行信用的等级上要达到A(包括A)级以上。
4.农业企业农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较低
大部分农业企业为了取得国外市场的准入资格,通常在农产品最初的生产过程中就要进行大量认证的工作,消耗了较多人力和物力,导致出口产品在成本方面的精力和费用都较大。
同时,由于农业企业大部分都处于经济不够发达、交通也不够便利的地区,所以出口货物成本也随之增大。
目前农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为13%或者5%,比其他国家的退税率低,且因为农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包含的较多固定资产没有办法获取相关发票,这也造成了进项税额无法抵扣的情况常常发生,增大了我国出口农产品时实际承担的税款,降低了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利于企业走向国际化之路。
二、完善农业产业化的税收政策措施
1.建立健全增值税制度
农业企业建立一套健全的农业产业化增值税的制度应从三个方面入手:(1)降低农业企业增值税的税率。
如:对自产自销的农业生产者的增值税实行
免征政策、对增值税的税率进行适当的降低等。
同时,在农产品的流通环节之中,农产品13%税率明显过高,较易引起虚开发票、农产品价格上涨和虚构的经营活动等问题出现,因此,应把税率控制在3%到5%之间为宜。
(2)调整现行的进项税额的抵扣政策。
如:加强对农产品的增值税在进项税额的抵扣方面的管理工作。
经国务院的批准,对国家的税务总局和财政部所纳入的试点范围的企业增值税进行调控,纳税人购进的农产品的增值税在进项税额方面实行核定的扣除法。
(3)对农产品在流通环节中实行免税政策,在加工环节中实行实耗的扣税法。
这样的政策不仅有利于农产品流通,促进了农业的建设和发展,还能够降低税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的风险及农业企业的市场风险。
2.完善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完善我国农业的产业化中所得税的优惠政策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的着手:(1)合理利用税收的优惠政策,实现农业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如:根据国家颁布的有关财政资金在企业的所得税方面的一些问题的处理手段,农业企业应最大限度的利用好这些税收的优惠政策,并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
(2)调整相关所得税的优惠标准。
第一是应提高小型农业企业的优惠标准。
对于小型农业企业的所得税在优惠标准上,其所得的按20%税率来缴纳企业的所得税,同时适当的调控年应纳税的所得额。
第二是降低龙头企业的评定标准。
对于我国现行农业的产业化在龙头企业认定资格方面的标准进行合理的降低。
3.完善相关的出口退税的政策
我国为了增强农产品出口的竞争能力,对出口的农产品实行了消费税和增值税的退税与免税相互结合的新型政策,且为了提高我国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
力,农业企业还应积极完善相关的出口退税的政策,主要措施有两个方面:(1)增大出口退税的税率。
农业企业应根据国家的发改委、财务部、商务部、税务总局和海关总署五个部门共同联合下发的相关出口退税的政策,将部分的以农产品作为原料加工品在出口退税的税率由原来的11%或者5%增大到13%。
(2)退税应该向农产品的深加工方面发展。
农业企业应根据国家的财政部颁布的退税率相关政策,对一些农业项目进行深加工,比如:罐头的番茄酱、酒精和玉米淀粉等。
出口退税的调整对以出口产品为主的年农业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方面有着极为积极的作用。
4.完善相关地方的税收政策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企业大部分是以农业作为经济的新增长点财源的后续力量,其发展和建设都与地方政府给予的支持息息相关,因此,我国应积极完善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中相关地方的税收政策。
如:在农村兴办专业合作的经济组织,并给农民提供相关的农产品中介服务;农民与在农村建立的相关农产品的营销组织签订农产品的购销合同后,对其实行免征印花税;对从事相关农产品生产、仓储、流通的经营用房实行土地使用税和免征的房产税等。
总之,农业的产业化中,税收政策是促进农业发展与建设的主要政策之一。
因此,我国的农业企业应重视税收政策在农业产业化中的应用,积极完善农业产业化的税收政策措施,合理利用税收政策来调整“三农”的经济结构并深化农村的各项改革政策,进而延长农业的产业链、培育农业的产业集群、提高农民的就业率、增加农民的收入,最终达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彦英,周均旭.拓展农业内部就业空间的税收政策[J].兰州商学院学
报,2010,6(26):116-120.
[2]李国珍.我国农业产业化税收政策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27):20-24.
(作者单位:广东科农蔬菜种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