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平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创新平台是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技术转移、技术研发、资源共享、孵化企业等功能,是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更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的加速器。创建独立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技术研究及产业化转变步伐,是现代企业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形势、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我市经济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要素制约,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势在必行,加强我市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我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

我市科技创新平台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桐乡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科技孵化器)为代表的综合类创新平台;二是以嘉兴毛衫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嘉兴市皮毛和制鞋工业科学研究所、杭白菊规范化生产技术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等为代表的行业类创新平台;三是以企业研究开发中心(技术中心)为代表的企业类技术创新平台。

(一)综合类创新平台——桐乡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建设初具规模

综合类创新平台主要是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开展研发提供基础设施,同时为企业发展搭建服务平台,开展法律、管理、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咨询和代理服务,提供保障条件,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孵化高新技术项目、引进和培育高科技人才,转移转化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重要基地。我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科技孵化器) 于2004年9月经市政府批准成立,同年12月正式投入运行。通过5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我市加快科技成果引进与转化,培育和发展高新产业的一个重要载体。截止目前,中心孵化面积1.7万平方米,产业化用房2.6万平方米(包括开发区参股的一幢标准厂房和租用的二幢标准厂房共14800平

方米),现有在孵企业54家,企业产品主要集中在生物化工、机电一体化、网络与软件、新能源新材料、电子电器等高新技术领域。在孵企业职工文化层次较高,大专以上学历占总人数的50%以上,其中博士7名、硕士12名。目前中心已培育规模企业4家,其中比华丽电子年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2009年,科创中心被认定为省级科技孵化器,在孵企业销售收入预计可超亿元。

中心不但在科技企业孵化上取得明显成效,还在大院名校等创新资源和创新载体的引进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突破。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桐乡技术转移中心、上海高校桐乡技术转移中心、中科院电工所桐乡新能源中心、上海桐乡科技合作交流中心、台湾大学亚泰(桐乡)新能源科学研究院,北京红树林公司浙江分公司等相继成立并入驻,更加密切了我市企业跟大学、科研单位和国资企业的联系,逐步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为我市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后盾。

在管理体制上,桐乡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性质为国有独资企业,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注册资金人民币200万元。目前正在办理增资手续,注册资金为1000万元,市经济开发总公司以实物资产投资20%的股份。科创中心现有管理人员9名。市科技孵化器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科技副市长任组长,发改局、经贸局、财政局、科技局、开发区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其主要职能是协调孵化器运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研究决定孵化器运行中的方向和政策。

(二)行业类科技平台建设日渐完善

行业科技创新平台是整合集聚相关创新资源,支撑行业自主创新与科技进步的重大公共科技创新平台,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台建设主要依托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为本领域广大中小企业、科研人员提供研发、中试转

化、检测、设计、咨询、培训等服务,对行业共性和关键技术问题组织联合攻关,形成从科研开发、成果转化到产业化一条龙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和区域创新集群。我市通过近十年的建设,目前共建有行业科技平台9家,其中浙江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1家(嘉兴毛衫产业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2家(毛衫后整理技术、杭白菊规范化生产技术),嘉兴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4家(蚕业、鞋业、高桥蔬菜、皮草),桐乡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2家(大麻家纺、乌镇养鸭)。毛衫产业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构架比较完善,运行良好,并创办了320毛衫设计创意广场,在省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正在申报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嘉兴市皮毛和制鞋工业研究院,先进的检测设备和雄厚的技术后盾为今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杭白菊等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也为各自行业的技术服务和产业提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发展迅速

企业技术创新平台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隶属于企业的具有高层次、高水平的研究与开发机构,中心任务是为本企业的技术进步服务,为企业的产品更新换代和生产技术水平提升提供技术和技术储备,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十多年来,我市通过政策引导,大力发展企业研发机构,截止目前,共建有桐乡市级以上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45家(由科技系统认定),技术中心89家(由经贸系统认定),其中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3家,省企业技术中心8家。全市企业已与全国80余所高等院校、100余家科研院所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其中30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建创新载体15家。以研发中心为企业创新平台,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产学研联合开发,逐步形

成了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相结合的企业科技创新体系。

二、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共识,各层面认识上还有一定差距。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科技、财政、税务、土地、建设等多个部门,对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难题需要多部门协调解决。虽然在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建设发展中建有协调机制,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还缺乏必要的政策和有效的具体措施。从我市综合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来看,虽然科技局制订了《桐乡科技创业服务中心2008-2012年建设规划方案》,但还没有上升到全市层面,难于在后续建设上形成合力。目前租用的11600平方米的孵化大楼容纳20多家企业已经呈饱和状态,服务功能难以发挥和拓展。而建成的新孵化大楼由于建设用地的限制,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增加幅度并不大。目前招商势头相当好,今年已批准入驻20家,预计到明年底现有的孵化厂房将全部用完(包括开发区划入的三幢标准厂房)。

2、缺少规划,资源整合度不够高。目前我市创新平台在建设过程中缺乏统一的规划和规范的管理,整合度不够高,难以形成资源共享的规模效益。比如我市科技孵化器建设长期处于走一步看一步的状态。2004年底开业时的规模仅5500平方米,不久已经捉襟见肘;搬迁到目前租用的11600平方米的孵化大楼也是权宜之计,容纳20多家企业已呈饱和状态,服务功能难以发挥和拓展。目前入驻的新孵化大楼由于建设用地的限制,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对于真正实现研发、服务、加速、产业化一条龙的科技孵化城存在巨大差距。同样,行业重大创新平台、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建设也存在建设目标不明确、服务不到位的情况,个别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企业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存在重复建设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