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复习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医诊断学》复习提纲
绪论
1.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整体审查,诊法合参,病症结合
2.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内容: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的概念
3.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第一部舌诊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第一部脉诊专著《脉经》第二章四诊
第一节望诊
1.望神的主要内容:目光(重点)、神志、面色、形态等
2.得神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得神:有神、精充气足神旺
面色:面色润泽
两目:活动灵敏、精彩内含、炯炯有神
言语呼吸:言语正常、呼吸气息平顺
形态:形体壮实、肌肉不削、形体活动正常
精神:精神充沛、神清、对外界反应合理
饮食:正常或稍减
临床:正气未伤,脏腑功能未衰,病轻预后好
3.失神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失神:无神、精损气亏神衰
面色:晦暗暴露
两目:活动迟钝、目无精采
言语呼吸:言语失常、呼吸气息低弱
形态:形体瘦弱、大肉已脱、强迫体位、反应迟钝、烦躁不安、循衣摸床、摄空理线
精神:神志不清,精神萎靡不振,对外界反应失常
临床意义:正气已伤,脏腑功能衰败(虚)
4.假神的概念、临床表现及意义
假神: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临终前预兆(回光反照,残灯复明)
面色:突然颧红如妆
两目:目光突然转亮、浮光外露
言语呼吸:突然言语不休、声音转亮
精神:突然精神转佳、意识似清
饮食:突然思食、索食
临床意义:脏腑精气耗竭,阴阳即将离决阴不敛阳,虚阳外越
5.常色的概念和特点
常色:正常生理状态时面部的色泽:红黄隐隐,明润含蓄──有胃气,有神气
6.病色的概念、特点及五色的主病
病色:人体在疾病状态时的面部色泽
善色-五色光明润泽,虽病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荣于面,“气至”,预后良好
青如翠羽、赤如鸡冠、黄如蟹腹、白如豕膏、黑如乌羽
.
.
恶色-枯槁、晦暗、暴露,气血匮乏,脏腑精神衰败,不能上荣于面,“气不至”,预后较差血、黄如枳实、白如枯骨、黑如炲青如草兹、赤如pei 五色主病主寒证、痛证、瘀血、惊风①青色主热证,戴阳证②赤色
湿证主虚证、③黄色主虚证、寒证、脱血、夺气④白色
主肾虚、寒证、痛证、水饮、瘀血⑤黑色
7.五官与脏腑病机的主要关系望目五轮学说:心──内外眦的血络──血轮肝──黑睛──风轮肺──白睛──气轮脾──眼胞──肉轮肾──瞳仁──水轮 8.瘿瘤、瘰疬的概念及临床意义长大,可随吞咽移动。瘿瘤──颈前颌下结喉之处,有肿物如瘤,逐渐肝郁气结痰凝,或与地方水土有关
瘰疬──颈侧颌下,肿块如垒,累累如串珠,历历可数。肺肾阴虚、感受风火时毒
扁平胸、桶状胸、鸡胸的临床意义9. 扁平胸:肺肾阴虚或气阴两虚桶状胸:伏饮积痰以致肺气耗散,或伤及肾气致肾不纳气鸡胸:多为先天禀赋不足,肾之精气亏损,或后天失养,脾胃虚弱
10.阴挺、脱肛的临床意义阴挺的临床意义:中气不足,脾虚下陷,或因产后用力过早,努伤所致脱肛的临床意义: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或因泄痢日久,长期咳嗽所致
11.大便性状改变的临床意义完谷不化——大便中有较多未消化的食物;脾肾阳虚,不能腐熟水谷大便时干时稀,稠结不爽;肝郁脾虚,肝脾不调溏结不调——
脓血便——大便中夹有脓血粘液;痢疾,湿热交阻肠间,脉络受损望小儿食指络脉的意义、方法和内容12. 正常络脉:色浅红,红黄相兼,隐隐于风关之内。其形态多为斜形、单支,粗细适中。风关──邪浅病轻三关测轻重气关──邪深病重
命关──危重
透关射甲──凶
形色主病浅浮──主表(邪浅、病轻)
沉滞──主里(邪深、病重)
.
.
色泽辨寒热:紫热红伤寒,青惊白是疳
舌面的脏腑分布13.
(淡红舌、薄白苔)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苔均匀,干湿适中--为气血充足,阳气正常舌象:14. 旺盛
舌色、舌形、舌态、苔质、苔色的主病15. 主病
淡白舌虚证、寒症、气血两亏
热证红舌外感病:若舌绛或有红点、芒刺为温病热入营
绛舌绛少苔或无苔,有裂痕—阴虚火内伤舌绛少苔而津润—血绛紫而干枯少津属热盛伤津、气血雍紫淡紫或青紫湿润者属寒凝血
寒凝阳郁、淤青老:舌体坚敛苍老,纹理粗糙,舌色较暗-主实老嫩:纹理细腻,舌色浅多津-主虚
淡白而胖大-气虚、阳虚胖大舌红肿而胖大-心脾积热
淡白而瘦小—气血两虚瘦小红绛而瘦小,少苔或无苔—阴虚火旺
形红而干燥有裂-热盛伤津
裂纹淡白有裂-阴血不足多津而有裂纹——湿盛
齿痕
舌尖-心火亢盛点刺舌中-胃火亢盛
热入心包强硬痰浊内阻中风先兆
气血两虚痿软阴液枯竭舌气血亏虚肝风内动颤动
心脾有热吐弄动风先兆
肝风内动歪斜痰瘀阻络态寒凝经脉短缩热灼筋痿
主表证、寒证白苔
.
.
黄苔主里证、热证(黄色越深则热越深)
闻诊第二节
1.名词:谵语、郑声、金实不鸣、金破不鸣 ---热扰神明(实证)谵语: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 ---心气大伤(虚证)郑声: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金实不鸣:新病音哑或失音,属实证,多是外感风寒或风热,寒热二气交相袭肺,或痰浊雍滞,以致肺气不宣,清肃失职金破不鸣:久病音哑或失音,属虚证,常是精气内伤,肺肾阴虚,虚火灼金,以致津枯肺损,声音难出
哮与喘的区别与联系2. 喘:呼吸困难,气促,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实证:病邪壅塞肺气,气机不利
虚证:肺虚不能主气,肾虚不能纳气
哮:呼吸急促,喉中有痰鸣声,时发时止宿痰内伏,复感外邪
3.白喉的咳声特点:咳声如犬吠问诊第三节《十问歌》内容1.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问寒热:恶寒发热、但热不寒、但寒不热、寒热往来的主病2. 恶寒发热:恶寒发热并见,多见于外感表证但寒不热:只怕冷而不发热,有虚实之分;实寒:寒邪直接侵袭,损伤机体阳气(新病).
.
虚寒:素体阳虚,不能温煦肌表(久病)--畏寒
但热不寒:只发热不怕冷,见于里热证,根据发热的特点分为三种类型:
①壮热:持续高热,体温超过39℃以上,多见于里热实证,为阳盛热实,邪正剧争的表现,常伴有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俗称为“四大症状”
②潮热:发热象潮水一样有一的定规律
阳明潮热-----热结于大肠
湿温潮热-----湿遏热伏
阴虚潮热-----阴虚生内热
③微热:热势较低,多在37--38℃之间,见于阴虚证、气虚证或疰夏病
寒热往来:恶寒发热交替而作,邪正分争在半表半里,少阳病或疟疾
少阳病:寒热往来无定时——外感病达半表半里阶段
疟疾:寒热往来,发有定时——邪伏膜原,定时而发
3.潮热的概念及类型
4.问汗:自汗、盗汗、战汗的概念、意义
自汗:患者日间汗出,活动尤甚,兼见畏寒神疲乏力等症;气虚或阳虚
盗汗:患者睡时汗出,醒则汗止,兼见潮热、颧红等症;阴虚或气阴两虚
战汗:患者先恶寒战栗,表情痛苦,几经挣扎,而后汗出;正邪相争剧烈,是疾病发展的转折点5.问疼痛:头痛的六经分证;腰痛的常见病因;疼痛的性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