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诊断学》复习提纲
绪论
1.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审查内外、辩证求因、四诊合参
2.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内容:
1)司外揣内:外指疾病表现于外的症状、体征;内指脏腑等内在的病理本质。通过诊查其反应外部的现象,便有可能测知内在的变动情况
2)见微知著:微指微小,局部的变化;著指明显的、整体的情况。机体的某些局部,常包含整体的生理、病理信息,通过微小的变化,可以测知整体的情况
3)知常达变:常指正常的、生理的状态;变指异常的、病理的状态。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
第二章四诊
第一节望诊
细目一:望神
1.望神的主要内容:目光(重点)、神志、面色、形态等
2.神的分类及判断:
意义:
1)得神:正气未伤,脏腑功能未衰,病轻预后好
2)少神:正气不足,轻度损伤,脏腑功能减弱。常见于虚证患者或病后恢复期病人
3)失神:脏腑精气亏虚已极,正气大伤,功能活动衰弱。多见于慢性久病重病之人,预后不良
4)假神:丈夫精气耗竭殆尽,正气将绝,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降离决,属病危。常见于临终之前,为死亡征兆。故古人比喻为回光返照、残灯复明。
3神乱的常见临床表现:
1)焦虑不安:病人时时恐惧、焦虑不安,心悸气促,不能独处的症状。多由心胆气虚,心神失养所致,常见于卑惵、脏燥等病人
2)狂躁不安:患者毫无理智,狂躁不安、胡言乱语、少寐多梦,甚者打人毁物,不避亲疏的症状。多有痰火扰乱心神所致,多见于狂病
3)淡漠痴呆:病人表情淡漠,神识痴呆,喃喃自语,哭笑无常,悲观失望的症状。多由痰浊蒙蔽心神,或先天禀赋不足所致,常见于癫病、痴呆等
4)猝然昏倒:病人突然昏倒,口吐白沫,目睛上视,四肢抽搐,移后苏醒,醒后如常的症状。多有脏气失调,肝风夹痰上逆,蒙蔽心窍所致,属痫病
细目二:望面色
4常色的概念和特点
常色:正常人面部的色泽:红黄隐隐,明润含蓄──有胃气,有神气
所谓有神气即光明润泽;所谓有胃气即为隐约微黄,含蓄不露。由于时间、气候、环境等变化,常色又有主色和是、客色之分。
5.病色的概念、特点及五色的主病
病色:人体在疾病状态时面部显示的色泽。
特点:以晦暗(面部皮肤枯槁发暗而无光泽)、暴露(某种面色异常明显地显露于外)为特点
善色-面色虽有异常,但仍光明润泽。说明病变尚轻,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荣于面,“气至”,预后良好。(青如翠羽、赤如鸡冠、黄如蟹腹、白如豕膏、黑如乌羽)
恶色-面色异常,且枯槁晦暗。说明病变深重,脏腑精气已衰,不能上荣于面,“气不至”。预后较差(青如草兹、赤如pei血、黄如枳实、白如枯骨、黑如炲)
五色主病
①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惊风
1)面色淡青或青黑者---寒盛、痛剧
2)突然面色青灰,口唇青紫,肢冷脉凉---真心痛:心阳暴脱、心血瘀阻
3)久病面色及口唇青紫---心气心阳虚,血行瘀阻或肺气闭塞互相不利
4)面色青黄(苍黄)---肝郁脾虚
5)小儿眉间、鼻柱、唇周色青者---惊风或惊风先兆
②赤色主热证,戴阳证
1)满面通红---外感发热或好、脏腑火热炽盛的实热证
2)两颧潮红---阴虚阳亢的虚热证
3)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颧颊嫩红如妆,游走不定者属戴阳正。是脏腑精气急衰,阴阳虚极,阴不敛阳,虚阳浮越所致,属病重
③黄色主虚证、湿证
1)面色淡黄、枯槁无华,为萎黄---脾胃气虚,气血不足
2)面黄虚浮,为黄胖---脾气虚衰,湿邪内阻
3)若面目一身具黄,为黄疸:黄而鲜明如橘子色为阳黄—湿热熏蒸;黄而晦暗如烟熏为阴黄---寒湿郁阻
④白色主虚证、寒证、脱血、夺气
1)面色淡白无华,舌、唇色淡---血虚证或失血证
2)面色光白---阳虚;光白而虚浮---阳虚水泛
3)面色苍白(白中透青)---阳气暴脱之亡阳证、阴寒凝滞之实寒证、大失血之人
⑤黑色主寒证、痛证、瘀血、肾虚、水饮
1)面黑暗淡---肾阳虚
2)面黑干焦---肾阴虚
3)眼眶周围色黑---肾虚氺饮、寒湿带下
4)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瘀血日久
细目三:望形态
1肥人湿多,瘦人多火
肥胖多因嗜食肥甘,喜静少动,脾失健运,痰湿脂膏积聚等所致。因形盛气虚,水湿难以周流,则痰湿积聚,故有肥人湿多,肥人多痰之说。
消瘦者,形瘦皮薄,多属阴血不足、内有虚火的表现,易患肺痨等病。故有瘦人多火之说。
2体质
1)阴脏人:体型偏于矮胖,头圆颈短,肩宽胸厚,身体姿势多后仰,平时喜热恶凉。特点是阳气较弱而阴气偏亢,患者易从阴化寒,多寒湿痰浊内停。“阴脏者阳必虚,阳虚者多寒”“阴脏所感之病,阴者居多”
2)阳脏人:体型偏于瘦长,头长颈细,肩窄胸平,身体姿势多前屈,平时喜凉恶热。特点是阴气较亏而阳气偏旺,患者易从阳化热,导致伤阴伤津。“阳脏者阴必虚,阴虚者多火”“阳脏所感之病,阴者居多”3)平脏人:阴阳平和之人,体型介于阴脏人和阳脏人之间。特点是阴阳平衡、气血调均,平时无寒热喜恶之偏,是大多数人的体质类型。
3异常动作
1)病人眼睑、面、唇、指、趾不时颤动---外感热病中为中风先兆;内伤杂病中为气血不足,筋脉失养,虚风内动
2)四肢抽搐或拘挛,项背僵直,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痫病、破伤风、子痫、马钱子中毒
3)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中风病。猝倒神昏,口吐白沫、四肢抽搐,醒后如常---痫病
4)寒战---疟疾发作、伤寒、温病邪正剧争欲做战汗之时
5)肢体软弱无力、行动不灵而无痛---痿病。关节拘挛、屈伸不利---痹病
6)儿童手足伸曲扭转,挤眉眨眼、努嘴伸舌,状似舞蹈,不能自制---气血不足、风湿内侵
细目四:望头面五官
1望头发
1)发黄:发黄干枯,稀疏易落---精血不足、可见于慢性虚损病人或大病之后精血未复。a小儿头发稀疏黄软,生长迟缓,甚至久不生发---先天不足、肾精亏损。b 小儿发结如穂、枯槁无泽,面黄肌馊---疳积病
2)发白:青少年白发。发白伴耳鸣、腰酸者---肾虚;伴有失眠健忘症状者—劳神伤血;易有先天禀赋不足
3)脱发:a突然片状脱发,脱落出显露圆形或椭圆形光亮头皮而无自觉症状---斑秃之血虚受风。B青壮年头发稀疏易落、有眩晕、健忘、腰膝酸软---肾虚 c头发已脱,头皮瘙痒,多屑多脂---血热化燥伤风
2面肿、腮肿、口眼歪斜表现及意义
面肿
1)颜面浮肿,发病迅速---阳水之风水相搏
2)颜面浮肿,兼见面色光白,发病缓慢---阴水之脾肾阳虚水泛
3)颜面浮肿,兼见面唇青紫,心悸气喘,不能平卧---心肾阳虚、血行瘀滞,水汽凌心所致
腮肿
1)痄腮:指一侧或两侧腮部以耳垂为中心肿起,边缘不清,局部灼热疼痛的症状。为外感温毒之邪所致,多见于儿童、属传染病。
2)发颐:指颧下颌上耳前发红肿起,伴有寒热、疼痛的症状。为阳明热毒上攻所致。
口眼歪斜
1)口癖:单见口眼歪斜、肌肤不仁、面部肌肉患侧偏缓、健侧紧急、患侧目不能合、口不能闭,不能皱眉鼓腮,饮食言语皆不利者---风邪中络
2)中风:若口眼歪斜兼半身不遂---中风病
3目的脏腑分属、望目色、目形、目态内容及临床意义
望目五轮学说:
心──内外眦的血络──血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