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表格

合集下载

中医疾病症状定级全版表格

中医疾病症状定级全版表格
中医疾病症状定级全版表格
症状
疾病等级
病情描述
头痛
一级
轻微的头部不适,不影响正常生活
二级
头痛较重,需静养或服用药物缓解
三级
头痛严重,影响正常生活,需就医治疗
四级
频繁头痛,伴随其他严重症状,需紧急就医
发热
一级
体温轻微升高,无其他明显不适
二级
体温较高,伴随轻微不适,可自行退烧
三级
体温持续升高,出现,伴随其他严重症状,需紧急就医
以上为中医疾病症状定级全版表格,用于对不同症状进行定级以便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根据症状的不同等级,可以决定是否需要就医以及紧急程度。请根据具体情况参考该表格,并在必要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四级
高热,伴随其他严重症状,需紧急就医
咳嗽
一级
轻微咳嗽,无痰或痰量很少
二级
咳嗽较重,有痰但不影响正常活动
三级
咳嗽频繁,有痰,伴随呼吸困难,需就医
四级
剧烈咳嗽,大量痰液,伴随其他严重症状,需紧急就医
腹痛
一级
轻微腹痛,不影响正常生活
二级
腹痛较重,需休息或服用药物缓解
三级
腹痛严重,影响正常生活,需就医治疗

中医问诊表格总结(完整版)

中医问诊表格总结(完整版)

中医问诊表格总结(完整版)问诊(问现在症状)考点类型临床表现意义恶寒发热恶寒重发热轻感觉明显怕冷,轻微发热风寒表证发热轻而恶风自觉轻微发热,遇风觉冷、避之可缓伤风表证发热重恶寒轻自觉发热较重,轻微怕冷风热表证但热不寒壮热高热(39℃以上)持续不退,不恶寒只恶热里实热证—伤寒阳明经证和温病气分阶段潮热下午3-5时(申时)热势较高者,称为日哺潮热阳明潮热—阳明腑实证午后和夜间有低热,骨蒸发热(热自骨内向外透发的感觉)午后或夜间潮热—阴虚火旺,瘀血积久,郁而化热发热以夜间为甚者,称为身热夜甚温病发热—热入营分,耗伤营阴身热不扬(即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即感灼手),午后热甚,兼见头身困重等症湿温潮热—湿温病微热38℃以下长期微热,劳累则甚,兼疲乏、少气、自汗气虚发热时有低热,兼面白、头晕、舌淡、脉细等血虚发热长期低热,兼颧红、五心烦热等阴虚发热每因情志不舒而时有微热,兼胸闷、急躁易怒等气郁发热,亦称郁热小儿于夏季气候炎热时长期发热,兼有烦渴、多尿、无汗等,至秋凉自愈者气阴两虚发热寒热往来寒热往来无定时自觉时冷时热,一日多次发作而无时间规律少阳病—半表半里证寒热往来有定时疟疾:恶寒战栗与高热交替发作,每日或二三日发作一次,发有定时。

兼剧烈头痛、口渴、多汗等;气郁化火及妇女热入血室:寒热往来,似疟非疟。

有汗无汗无汗表证无汗:风寒表证里证无汗:津血亏虚,阳气虚有汗表证有汗:风邪(风热)表证里证有汗:里热证里虚证:阳虚,阴虚内热特殊汗出自汗醒时汗出,活动尤甚气虚证和阳虚证盗汗睡则汗出,醒则汗止阴虚证其他自汗、盗汗并见气阴两虚绝汗病势危重,冷汗淋漓如水,面色苍白,肢冷脉微亡阳病势危重,汗热而黏如油,躁扰烦渴,脉细数疾亡阴冷汗汗有冷感阳气虚或惊吓热汗汗有热感里热蒸迫黄汗汗出沾衣色如黄柏汁风湿热邪交蒸战汗全身寒战抖动,而后汗出提示疾病发展的转折点局部汗出头汗但头汗出上焦热盛;中焦湿热;虚阳上越;进食辛辣半身汗特征:汗出常见于健侧,无汗半身常是病变部位。

中医内科学表格大总结

中医内科学表格大总结

中医内科学表格大总结
中医内科学表格的大总结可能涉及多种方面,具体内容会根据您的需求和具体用途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医内科学表格,以及它们的基本信息和用途的总结:
中医病历记录表:
用途: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症状、诊断、治疗方案等,用于医生诊断和治疗。

内容:包括个人信息、主诉、既往史、家族史、体格检查、诊断和治疗计划。

中医药物处方表:
用途:医生开具草药或中药处方的记录。

内容:患者信息、药物名称、用量、煎煮方法、医生签名等。

中医诊断病案汇总表:
用途:综合记录患者的病历信息,方便医生查看和总结。

内容:患者基本信息、主要症状、诊断、治疗计划和进展情况。

舌诊舌像记录表:
用途:记录患者的舌诊信息,有助于中医医生辨识病情。

内容:舌像照片、舌诊描述、舌质、苔色、舌体等特征。

脉诊记录表:
用途:记录患者的脉象信息,用于中医诊断。

内容:脉象描述、脉搏位置、脉象特征等。

中医病案病程记录表:
用途:记录患者的病程信息,包括初诊、随访等,用于追踪治疗进展。

内容:病程记录、药物调整、症状改变等。

中医辨证论治记录表:
用途:记录中医辨证和论治的信息,包括证候、治法等。

内容:辨证描述、治法、方药等。

这些表格在中医内科学中起到了重要的记录和管理作用,有助于医生进行诊断、治疗、草药配方等工作。

如果需要更具体的表格内容或样本,建议联系医疗专业机构或医院,他们通常会提供相关表格和指导。

中医诊断学表格完美总结(上)

中医诊断学表格完美总结(上)

中医诊断学表格完美总结(上)表34–舌诊(舌色的表现和临床意义)舌色舌象特征临床意义淡红舌舌色淡红润泽、白中透红常人,气血调和。

病轻。

淡白舌比正常舌色浅淡,白色偏多红色偏少气血两虚、阳虚、寒实①淡白光莹,舌体瘦薄,属气血两虚。

②淡白湿润,舌体胖嫩,属阳虚水湿内停。

③寒实或亡阳枯白舌舌色白,几无血色主脱血夺气,病情危重红舌正常舌色红,甚至呈鲜红色。

红舌可见于整个舌体,亦可只见于舌尖、舌两边主实热、阴虚①外感风热表证初起:舌色稍红,或仅舌边尖略红②实热证:舌体不小,色鲜红③心火上炎:舌尖红④肝经有热:舌两边红⑤虚热证:舌体小,鲜红少苔,或有裂纹,或红光无苔绛舌较红舌颜色更深,或略带暗红色主热盛、阴虚火旺①热入营血:舌绛有苔②阴虚火旺:舌绛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③血瘀:舌绛少苔而润紫舌①全紫舌:全部紫色,或局部青紫斑点②淡紫舌:淡而泛现青紫③紫红舌:红而泛现紫色④绛紫舌:绛而泛现紫色⑤斑点舌:局部青紫色斑点主血行不畅(热极、寒极、血瘀、酒毒)①瘀血:全舌青紫,或有紫色斑点②青紫舌:血脉凝滞,阴寒凝滞,热毒炽盛,外伤③淡紫舌:阴寒内盛、血瘀、阳衰④紫红舌、绛紫舌:干枯少津,为热毒炽盛,内入营血,营阴受灼,津液耗损,气血壅滞表35–舌诊(舌形的表现和临床意义)舌形舌象主证苍老舌舌质纹理粗糙或皱缩,坚敛而不柔软,舌色较暗实证娇嫩舌舌质纹理细腻,浮胖娇嫩,舌色浅淡虚证胖舌舌淡胖嫩(阴证)脾肾阳虚舌红胖大脾胃湿热或痰热内蕴舌肿胀色红绛心脾热盛,热毒上壅先天性舌血管瘤无全身辩证意义瘦舌瘦薄舌气血阴液不足舌体瘦薄而色淡气血两虚舌体瘦薄而色红绛干燥阴虚火旺,津液耗伤点刺舌舌红而生芒刺气分热盛点刺色鲜红血热内盛,阴虚火旺点刺色绛紫热入营血舌尖生点刺心火亢盛舌边生点刺肝胆火盛舌中生点刺胃肠热盛裂纹舌舌红降而有裂纹热盛伤津舌淡白而有裂纹血虚不润舌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兼见裂纹脾虚湿盛若生来舌面上就有裂沟、裂纹,裂纹中一般有苔覆盖,且无不适感,称先天性舌裂齿痕舌舌淡胖大而润,舌边有齿痕寒湿壅盛,阳虚水湿内停舌质淡红,舌边有齿痕脾虚或气虚舌红而肿胀满口,舌有齿痕湿热痰浊壅滞舌淡红而嫩,舌体不大,边有轻微齿痕先天性齿痕舌表36–舌诊(舌态的表现和临床意义)舌态主证表现意义痿软舌伤阴气血俱虚舌痿软,淡白无华气血俱虚舌痿软,红绛少苔或无苔阴虚火旺,热灼津伤舌绛而痿:阴亏已极舌红干而渐痿肝肾阴亏强硬舌热入心包高热伤津痰浊内阻阴亏已极舌强硬,色红绛少津邪热炽盛舌强硬、胖大兼厚腻苔风痰阻络舌强,语言蹇涩,伴肢麻、眩晕中风(先兆)歪斜舌中风、喑痱、中风颤动舌肝风内动(热盛、阳亢、阴亏、血虚)久病舌淡白,颤动血虚动风新病舌绛,颤动热极生风舌红少津,颤动阴虚动风、肝阳化风酒毒内蕴吐弄舌心脾有热吐舌:疫毒攻心,或正气已绝弄舌:热甚动风先兆小儿智力发育不全短缩舌寒凝筋脉气血俱虚热极伤津痰浊内阻舌短缩,淡白或青紫而湿润寒凝筋脉,或气血俱虚舌短缩而胖,苔黄腻脾虚,痰浊舌短缩,红绛干燥热盛伤津先天性舌系带过短表37–舌诊(苔质的表现和临床意义)苔质主证表现意义薄、厚苔邪正盛衰和邪气深浅薄苔正常舌苔厚苔痰湿、食积、里热由薄转厚:邪气渐盛,表邪入里,为病进。

中医诊断表

中医诊断表

中医诊断表为了方便我们更好的为您服务请您认真填写下列选项,有不解之处请链接在线医师姓名:年龄:性别:身高:cm 体重:kg QQ:您的常驻地址省:市:县(区):乡镇:电话:您平时色彩喜好红:黄:青:黑:白:您的口味酸:苦:甘(甜):辛(辣):咸:您的饮食偏荤偏素其他治疗手术:扭伤:外伤:他医诊断西医:中医:其他:您的肤质偏油:偏干:混合:您的肤色偏黑:偏黄:偏暗:偏红:无光泽:毛发稀疏浓密刚硬柔软花白指甲月牙有小无注意表格所有内容都有诊断意义,比如您的地址可以反映当地气候对您身体的影响,您的饮食可以反映您营养情况,五色反映您的性格特点对您身体的影响,五味的喜好反映您脏气的盛衰内科篇不管您有什么需求内科篇为必填,因为身体有80%的疾病与内科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您自己感觉的症状,在下面表格内分别用J,Z,O填写J代表经常有的症状,Z代表正在发生的症状,O代表偶而发生的症状,为了您的健康我们希望您认真填写。

努力一时换幸福终身头目耳头晕眼前发黑耳鸣全头疼眼花耳聋前额疼目涨耳内发炎头顶疼飞蚊耳内流水后脑疼云翳耳内流脓两侧疼眼红血丝重听秃顶眼白有斑点外耳病变斑秃眼干涩头癣眼睑红头皮屑眼睑肿头疮见风流泪头流汗黑眼圈视物模糊重影鼻口舌鼻塞口歪舌质红流清涕口角流涎舌质白流黄涕口角生疮舌质青紫过敏喷嚏口唇生疮舌质斑点经常流血口腔溃疡舌苔干或毛刺鼻腔干燥口苦舌苔裂纹红鼻头口甜舌苔易脱落鼻根发青口酸苔白其他异常口咸苔黄口臭黑苔口渴欲饮其他舌像口渴不欲饮舌体易上火咽喉胸部肺咽喉肿痛胸闷咳嗽有异物感胸痛有黄痰有痰咯出左胸痛有白痰咽喉痒右胸痛咳血或血痰咽喉干燥正中痛泡沫痰咽喉沙哑痛引他处痰有异味发音困难有气从腹冲胸痰易咳出胸部喜按压难咳出痰少干咳心喘胃心区疼痛哮喘胃酸自觉心跳喘不能卧胃涨心慌喘时张口动肩胃痛呼气困难食前胃不适吸气困难食后胃不适嗳气欲呕吐呕吐吐食吐水吐泡沫吐血胃反酸肋骨上腹部小腹刺痛左上腹刺痛坠涨胀痛左上腹胀痛刺痛左侧痛左上腹抽动隐痛右侧痛右上腹刺痛胀痛痛引下腹右上腹胀痛胀满痛引阴部右上腹抽动肥胖脐上胀满痛偏左脐上悸动痛偏右脐上刺痛痛引其他部位脐上胀痛脐上冷痛上腹疼时有凸起上腹肥胖消化肛门小便腹泻脱肛黄便秘肛裂清便稀痔疮血便干肛外结节泡沫先硬后软味重便黑小便见沙便青小便尿道痛便血小便尿道热肠鸣小便浑浊矢气多欲便不出矢气奇臭尿不尽量少次多饮多尿少身体素质饮食睡眠怕热食多失眠怕冷易饿难入睡怕风食少易睡易醒乏力饿不欲食睡后多梦脾气急躁梦鬼魅胆小怕事梦琐事头汗出梦交上半身出汗梦中惊醒腰腹易出汗梦游腿部易出汗梦自语左侧易出汗其他可在以下空白文字说明右侧易出汗易流虚汗夜间盗汗脸上发热有的症状请在下面括号内打钩,如没有的就忽略,也可以文字说明以上的症状是:饭前减轻()饭后减轻大便后减轻()小便后减轻()嗳气后减轻()改变体位后减轻()得热减轻()得寒减轻()睡后减轻()酒后减轻()开心减轻()发怒减轻()运动后减轻()休息后减轻()站立减轻()蹲下减轻()按压减轻()触摸某处减轻()如有不全请补充()以上的症状是饭前加重()饭后加重(()大便后加重()小便后加重()嗳气后加重()改变体位后加重()得热加重()得寒加重()睡后加重()酒后加重()开心加重()发怒加重()运动后加重()休息后加重()站立加重()蹲下加重()按压加重()触摸某处加重()如有不全请补充()疼痛的性质:酸痛()涨痛()麻痛()刺痛()冷痛()灼痛()绞痛()牵引拽拉()疼痛的特点:游走性()固定性()遇风疼()雨天火雨前一天()遇寒痛()妇科篇月经周期以25到31天为正常平时月经周期都是25天或31天为正常,如果月经周期平时都是28天正负一天,有连续2个月提前大于,等于3天或退后大于,等于3视为月经不调月经平时不在25天到31天都视为月经不调平时月经都正常来潮,突然有2个月没来,并没有怀孕可视为闭经月经有时来,有时不来超过两次循环的可视为乱经月经一来超过10天的连续两个月可视为漏经,两大的视为崩漏月经正常的月经量为30-60毫升之间,少于30毫升就被视为月经量少您月经的初潮年龄()有无生育史()顺产()术产()多次生产()大于三胎()请在括号内打钩超过两月没有性欲望的叫性欲低下每天都有欲望或一天几次性行为叫性欲旺盛在睡梦中与人性行为的叫梦交以下您自己感觉的症状,在下面表格内分别用J,Z,O填写J代表经常有的症状,Z代表正在发生的症状,O代表偶而发生的症状,为了您的健康我们希望您认真填写。

八纲辨证简表

八纲辨证简表

八纲辨证简表
"八纲辨证" 是中医辨证施治的一个基本理论。

八纲分为表里、寒热、虚实、脉象等八个方面,通过对这八个方面的辨证,中医师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分析。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八纲辨证表格示例:患者信息:
•姓名:
•性别:
•年龄:
•主诉:
一、表里辨证:
二、寒热辨证:
三、虚实辨证:
四、脉象辨证:
五、舌象辨证:
六、情志辨证:
七、饮食辨证:
八、病程辨证:
初步诊断与治疗方案:
•初步诊断:
•治疗方案:
这是一个简单的八纲辨证表格,用于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和对八纲的初步辨证情况。

在实际中医诊疗中,医师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脉象、舌象等详细信息进行更为深入的八纲辨证。

中医诊断学表格

中医诊断学表格
目剧痛难忍,面红目赤
2.风热上袭
目赤肿痛,羞明多眵
3.阴虚火旺
目微痛微赤,时痛时止而干涩
三、目眩
1.实证
肝阳上亢、肝火上炎、肝阳化风及痰湿上蒙清窍
2.虚证
气虚、血亏、阴精不足
四、目昏
雀盲
肝肾亏虚,精血不足
表7-问睡眠
一、失眠
1.虚证
营血亏虚,阴虚火旺,心神失养、心胆气虚
2.实证
火邪、痰热内扰心神,心神不安、食滞胃脘
中医诊断学表格
问寒热
一、恶寒发热
1.恶寒重发热轻
感觉明显怕冷,轻微发热
风寒表证
2.发热轻而恶风
自觉轻微发热,遇风觉冷、避之可缓
伤风表证
3.发热重恶寒轻
自觉发热较重,轻微怕冷
风热表证
二、但寒不热
1.新病恶寒
突然感觉怕冷,体温不高
里实寒证
2.久病恶寒
经常怕冷,四肢凉,得温可缓
里虚寒证
三、但热不寒
1.壮热
是人生来就有的基本面色,属个体素质,一生基本不变
2.客色
客色属于常色范围,可因外界因素(季节、昼夜、气候)、生活条件等发生变化
二、病色
总特点
晦暗、暴露
分类及特点
1.善色
面色虽有异常,但仍光明润泽-病变尚浅、脏腑精气未衰
2.恶色
面色异常,且枯槁晦暗-病变较重、脏腑精气已衰
三、五色主
1.赤色
(1)主热证
特征:汗出常见于健侧,无汗半身常是病变部位。
多见于:痿病、中风及截瘫病人
3.手足心汗
阴经郁热熏蒸;阳明燥热内结;脾虚运化失常
表4-问疼痛
一、疼痛性质
1.胀痛
(1)气滞:胸、胁、脘、腹胀痛

中医辩证表格大全(一查便知症)

中医辩证表格大全(一查便知症)

中医辩证表格大全(一查便知症)表证和里证鉴别要点:主要审查寒热、舌象、脉象。

鉴别项寒热舌象脉象表证发热恶寒并重舌苔少变化脉浮里证发热不恶寒或但寒不热舌苔多变化脉沉寒证和热证鉴别要点:主要审查寒热、渴否、二便、舌象、脉象。

鉴别项寒证热证寒热恶寒喜热恶热喜冷口渴不渴渴喜冷饮面色白红赤四肢冷热二便大便稀溏,小便清长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象舌淡,苔白腻舌红,苔黄脉象迟或紧数虚证和实证鉴别要点:同一症状,多有虚实之分。

鉴别项虚证实证气肺气虚气喘息短,自汗言语无力肺气实胸痞头眩,痰多气壅不得卧中气虚四末微冷,腹胀时减,痛而喜按不欲食,便溏泻胃气实中满,嘈杂,懊憹嗳腐吞酸,呕吐呃逆肠气实腹胀满,绕脐痛,大便秘结,或下利赤白,潮热谵语元气虚多虚阳上浮,颧嫩红带白,耳鸣虚聋,头晕心跳,或两手发战,或气不接续肝气实头痛目眩血血虚唇淡面白,心烦不寐,精神衰弱,津液不足,夜热盗汗,筋惕肉瞤,甚则手足瘛疭血瘀特点:痛处不移或大便色黑腠理:局部青肿疼痛经络:身痛筋挛上焦:胸膈肩膊刺痛中焦:脘腹窜痛下焦:小腹胀满刺痛五脏心虚多悲心实神志失常,喜笑不休肝虚目无所见,或阴囊缩筋挛,善恐肝实两胁少腹痛,多怒脾虚四肢不用,饮食不化,腹痞满,善忧脾实腹胀满便秘,身肿肺虚少气息微皮毛不泽肺实气逆喘咳肾虚头昏眼花,腰酸痿厥,大便虚秘小便失禁或不通遗精,五更泄泻肾实下焦壅闭,或痛或胀阴证和阳证鉴别要点:需从望、闻、问、切诸方面逐一比较。

鉴别项阴证阳证望面色苍白或暗淡,身重蜷卧倦怠无力,萎蘼不振,舌质淡而胖嫩,舌苔润滑面色潮红或通红,身热喜凉,狂躁不安,口唇燥裂舌质红绛,苔色黄或老黄甚则燥裂,或黑而生芒刺闻语声低微,静而少言,呼吸怯弱,气短语声壮厉,烦而多言,呼吸气粗,喘促痰鸣,狂言叫骂问大便气腥臭,饮食减少,口中无味,不烦不渴,或喜热饮,小便清长或短少大便或硬或秘,或有奇臭恶食,口干,烦渴引饮,小便短赤切腹痛喜按,身寒足冷,脉象沉微细涩迟弱无力腹痛拒按,身热足暖,脉象浮洪数大滑实而有力肺气虚证、肺阴虚证鉴别诊断。

中医内科学总结表格

中医内科学总结表格

中医内科学总结表格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涉及了许多与内脏功能有关的病理、诊断和治疗等内容。

为了更好地总结和归纳中医内科学的知识,本文将以表格的形式呈现相关内容。

表格一:常见疾病的中医诊断要点| 疾病名称 | 病因 | 证候特点 | 治疗原则 | 常用方剂 ||----------|--------|----------|---------|----------|| 感冒 | 风邪入侵 | 发热、寒战、恶寒、头痛 | 外感解表、清热化湿 | 麻黄汤、桂枝汤 || 高血压 | 肝火上扰 | 头晕、目眩、心悸 | 疏肝解郁、降压平肝 | 天王补心丸、金刚藤汤 || 消化性溃疡 | 脾胃虚弱 | 脘腹胀闷、食欲不振、便溏 | 健脾养胃、清热解毒 | 保和丸、龙胆泻肝汤 || 冠心病 | 血瘀堵塞 | 胸闷、胸痛、气短 | 行气活血、通络化瘀 | 丹参片、桃仁承气汤 |表格二:中医内科疾病与西医诊断对应| 疾病名称 | 中医诊断要点 | 西医诊断要点 ||----------|--------------|--------------|| 感冒 | 风邪入侵 | 上呼吸道感染 || 高血压 | 肝火上扰 | 高血压病 || 消化性溃疡 | 脾胃虚弱 | 消化性溃疡 || 冠心病 | 血瘀堵塞 | 冠心病 |通过以上两个表格,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医内科学中常见疾病的诊断要点以及其与西医诊断的对应关系。

中医诊断着重于辨证论治、强调气血调理以及平衡阴阳等概念,而西医诊断则注重病因病机的解剖生理学解释。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一些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原则。

1. 感冒:外感解表、清热化湿。

感冒是由外邪侵袭所致,所以治疗上要利用温开发散寒汗的方法来解表,同时清热化湿可通过使用清热泻火的方剂来实现。

2. 高血压:疏肝解郁、降压平肝。

高血压是由肝火上扰所致,治疗上应当疏肝解郁,平抑肝火以达到降压的效果。

3. 消化性溃疡:健脾养胃、清热解毒。

中医疾病症状定级全版表格

中医疾病症状定级全版表格

中医疾病症状定级全版表格
以上是中医疾病症状定级全版的表格,用于对不同疾病的症状
进行评估和定级。

表格中列出了常见疾病及其对应的症状,以及将
症状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

这份表格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疾病症状的
严重程度,从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定级的依据是根据中医理论
和临床经验,综合考虑症状的出现频率、持续时间以及对患者日常
生活的影响程度等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这份表格只是作为参考,具体的疾病定级还需
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因此,在使用这份表格时,建议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评估和定级,以确保准确性和有效性。

此外,这份表格仅包含了部分常见疾病的症状定级,可能还有
其他疾病的症状没有包括在内。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
体情况进行补充和扩展。

希望这份中医疾病症状定级全版表格能对医生和患者有所帮助,促进中医诊疗的精准和科学化发展。

诊断学基础表格

诊断学基础表格
下腹部:妊娠、子宫肌瘤等所致的子宫增大、卵巢囊肿、尿潴留等
左下腹:降结肠肿瘤、干结粪块
备注
嘱病人排尿后平卧,用软尺在脐水平绕腹一周,测得的周长即为腹围,以厘米计。
为鉴别局部肿块是位于腹壁上还是腹腔内,可嘱患者双手托头枕部,从仰卧位作起坐动作,使腹部肌肉紧张,如肿块被紧张的腹肌托起而更为明显,提示在腹壁上,如肿块被紧张的腹肌所遮盖,而变得不清楚或消失,提示在腹腔内。
盲肠、阑尾、回肠下端、淋巴结、
女性右侧卵巢及输卵管、
男性右侧精索
下腹部
回肠、输尿管、乙状结肠、胀大的膀胱、
增大的子宫
左下腹部(左髂部)
乙状结肠、淋巴结、
女性左侧卵巢及输卵管、
男性左侧精索
四区法
以脐为中点,画一水平线与垂直线,将腹部分为左上腹部、左下腹部、右上腹部、右下腹部
正常成人仰卧时,腹部外形对称,前腹壁大致与自胸骨下端到耻骨联合的连线相平,称为腹部平坦。
前腹壁内凹或低于此线者,称为腹部低平,常见于消瘦者。
前腹壁圆凸或稍高于此线者,称为腹部饱满,见于小儿及肥胖者。
仰卧时前腹壁明显高于胸骨下端至耻骨联合连线,外形呈凸起状,称为腹部膨隆。
生理情况见于肥胖、妊娠等;病理情况下由于病因不同又分为全腹膨隆和局部膨隆。
全腹膨隆
腹内积气:胃肠道内大量积气可致全腹膨隆,腹部呈球形,两侧腰部膨出不明显,变换体位时其形状无明显改变。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肠梗阻或肠麻痹。积气在肠道外腹腔内者,称为气腹,见于胃肠穿孔或治疗性人工气腹。
摩擦音、搔弹音
~~
肝脏叩诊
体型对肝脏位置有一定影响:①匀称型者肝上界(清变浊)在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下界(实变鼓)在右季肋下缘。右锁骨中线上肝浊音区上下径之间的距离约为9~11cm;右腋中线上肝上界在第7肋间,下界相当于第10肋骨水平;右肩胛线上,肝上界为第10肋间,下界不易叩出。②瘦长型肝上下界均可低一个肋间。③矮胖型者肝上下界均可高一个肋间。

中医诊断学基础表格总结

中医诊断学基础表格总结

中医诊断学基础表格总结
中医诊断学基础表格总结如下:
表格名称:中医诊断学基础表格
适用范围:中医诊断学领域
表格结构:表头,列标题,行标题,数据区域
表格内容:中医诊断学基础概念、理论、方法等
表格功能:整理、总结、归纳中医诊断学相关知识
表格优势:
1. 简洁明了:通过表格形式呈现,将复杂的中医诊断学知识简化,提高学习效率;
2. 重点突出:通过设置标题、加粗、颜色等方式,突出重点知识,便于记忆和理解;
3. 方便查询:表格的结构清晰,数据区域内容明确,方便查找和查询所需信息;
4. 综合性强:表格通过横向和纵向综合呈现中医诊断学知识,能够从多个角度全面了解相关概念和理论。

总结:中医诊断学基础表格是一种整理、总结中医诊断学知识的工具,通过表格的形式,将复杂的知识信息简洁明了地呈现出来,便于学习和理解。

在中医诊断学领域,表格具有重要的教学和学习价值。

中医诊断学-题库及答案-虚证、实证、痰饮证、血瘀证表格

中医诊断学-题库及答案-虚证、实证、痰饮证、血瘀证表格
冷汗--阳气虚或惊吓
--
神昏谵语――痰湿、痰热扰心
--
语声低微、断续--气虚
--
面具脸--风痰、瘀、热等壅塞脑窍所致
--
面色淡白无华--气血不足
--
瘿瘤--肝郁气结痰凝,或与地方水土有关
--
面色苍白--大失血
--
眼胞浮肿,如新卧起之状--水肿病初起之征
--
体弱、骨骼细小等--气血不足
--
睑缘赤烂--脾经湿热
牙齿松动稀疏、齿根外露者--肾虚卒然
溃腐日久,周围淡红或苍白者--多属虚证
--
--
--
--
--
--
--
--
--
--
--
--
--
--
--
--
--
--
乳岩--气郁痰凝、血瘀毒聚
战汗(汗后热退)--邪去正复
--
头汗--上焦热盛;中焦湿热;虚阳上越
--
战汗(汗后热甚)--邪盛正衰
--
半身汗--风痰,痰瘀,风湿阻滞经络气血失和
--
绝汗(汗出如油,热而粘手)--亡阴
--
阴汗--下焦湿热郁蒸
--
绝汗(大汗淋漓,汗出而凉)--亡阳
--
重痛--湿邪困阻气机
--
--
--
舌痿软而枯白无华--气血虚衰
--
舌短缩色青而湿--气血虚衰
--
心胸汗--心脾两虚;心肾不交
--
手足心汗-阴经郁热阳明燥热脾虚津液旁达
--
冷痛(虚证)--阳气不足
灼痛(虚证)--阴虚火旺
撮空理线循衣摸床--邪热亢盛/久病大虚
慢脾风--小儿吐泻后四肢抽搐,脾阳虚脱

《中医诊断学》树状图总结

《中医诊断学》树状图总结

《中医诊断学》树状图总结(七版教材系统整理版)V1.0.1 绪论│┬(一)诊法┬望诊┬→││├闻诊┤││├问诊┤││└切诊┘│├(二)诊病──又称“辨病”│├(三)辨证┬证名──证的代名词││├证候──证的外候(症状、体征)││└证型──常见、典型、证名规范的证│└(四)病历──又称“病案”,古称“诊籍”├二、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一)司外揣内│├(二)见微知著│└(三)以常衡变├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一)整体审察│├(二)诊法合参│└(三)病证结合┬(一)熟悉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二)不断进行临床实践└(三)注意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1.《十问歌》由陈修园在张景岳《十问篇》基础上修改而成 上篇 诊法第一章 问诊第一节 问诊的意义及方法┬一、问诊的意义└二、问诊的方法┬1.环境要安静适宜├2.态度要严肃和蔼├3.不用医学术语询问├4.避免资料片面失真└5.重视主诉的询问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1.发病情况│ ├2.病变过程│ ├│└│1.生活经历│ ├2.精神情志│ ├3.饮食起居│ ├4.婚姻生育│└5.小儿出生前后情况第三节 问现在症《十问歌》1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恶寒──自觉怕冷,添衣加被不减│ ├畏寒──自觉怕冷,得衣近火则减│ └寒战──恶寒之甚,恶寒同时伴有战栗│ 38℃以下 ├壮热──39℃以上 ├潮热──热如潮水,按时发热或按时热甚 ├五心烦热──自觉心中烦热、手足心发热 └骨蒸发热──自觉骨头发热,热由内向外透发│类型:│┬恶寒发热──表证│├但寒不热──里寒证│├但热不寒──里热证│└寒热往来──半表半里证←侵袭肌表,卫阳被遏,肌腠失于温煦←──→外束肌表,正邪交争,卫阳郁而发热→││││││││││├与感邪轻重有关:┬感邪轻→恶寒发热俱轻│││└感邪重→恶寒发热俱重││└与邪正盛衰有关:┬邪正俱盛→恶寒发热俱重││││││││郁遏阳气,肌体失于温煦││││││││┬││├││││││││││││││└││││││││││││││││││││││┬││││││││└││││││││││┬││├││├││├│││││├(转折)│││★││├││├││└│┬但头汗出│├│││├1)││└2)│││││├│││└│││├││├│││││├│││││├│││★│┬1、头痛:┬1.辨经络─┬阳明经──前额连眉棱骨痛│││├太阳经──后头连项痛│││││││││└少阴经──头痛连齿(一说以少阴见证为主)││├2.辨虚实─┬实证──不通则痛──六淫、瘀血、痰浊、火郁、阳亢、瘤积、寄生虫等│││└虚证──不荣则痛──气血阴精亏虚,不能上荣于头,脑窍空虚││└3.辨外感内伤─┬外感头痛─┬风寒头痛──痛及项背,无休止,遇风加重,常喜裹头││││││││└内伤头痛─┬气虚头痛──头痛隐隐,过劳则甚,时发时止││├血虚头痛──头痛隐隐且晕,绵绵不休,面白││├肾虚头痛──头脑空痛,腰膝酸软││├血瘀头痛──头痛如刺,痛有定处,经久不愈,外伤史││││时作筋掣,│││两侧为重,口苦目赤││└食积头痛──头痛兼恶心呕吐,胃脘痞闷,食不下│├2、胸痛:││││├肺痨──胸痛,颧赤盗汗,午后潮热──肺阴亏虚,虚火灼络││├肺热病──胸痛,咳喘气粗,壮热面赤──热邪壅肺,肺络不利││├肺痈──胸痛,壮热,咳吐脓血腥臭痰──痰热阻肺,热壅血瘀││├胁肋痛──胸胁软骨疼痛,局部高起,或沿肋骨相引掣痛──气结痰凝血瘀,经气不和││└胸部疼痛──亦见于肺癌、胸部外伤等│├3、胁痛:┬肝郁气滞──胁胀痛,叹息则舒││├肝胆湿热──胁胀痛,口苦纳呆││├肝胆火盛──胁灼痛,急躁易怒││││││ <││││││││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02★客户:【精准百科中医辨证诊断表】

02★客户:【精准百科中医辨证诊断表】

《香港嘉仁聖泰中醫會館》“精准百科中醫辨證診斷表”客户填写1、请认真确认表格里面的内容,将您:“具有的现象”:保留“没有的现象”:删除掉(所标明的问题和后面的“是”,都删除掉)遇到所问的问题如果只是偶尔的有,就注明:偶尔(拼音:ou er)。

如果所问的问题,你只是很轻微的有一点点,或者偶尔出现,你就注明:很轻微或偶尔出现。

保留、删除和标注的准确与否,将会直接影响给您诊断的准确率。

2、我们会根据您回传的内容,参照中医辩证“八大纲领”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判断您亚健康或病症的根源所在,同时为您推荐效果最佳的产品和精确的服用量,使您快速可靠的获得康复、靓丽。

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职业住址邮编电话QQ E-mail诊断表的填写方式:把诊断表里面不在“问题、现象”以及后面的那个“是”,都删除掉。

如:以下的第01、07、09三项的现象不存在,你就把它删除掉。

把你所存在的问题保留着。

最后点击“保存键”将你处理过的诊断内容保存好之后,关闭这个文档,然后回传给我就可以了。

第一项:确认是否存在以下症状:01. 舌苔黄厚:是02. 舌苔微黄:是03. 舌红:是04.“晨起”口干苦:是“晨起”口干而不苦:是05. 口臭:是06. 常有黄色眼眵:是白眼球黄混:是07. 常伴有牙龈肿胀:是08. 耳鸣:是09. 脚气:是10. 胆囊炎:是11. 食用油腻类食物会出现恶心:是12. 后背放射性疼痛:是13. 大便中带有球球状态:是14. 大便时干时稀:是15. 大便粘稠、臭味浓重:16. 小便混浊:是填表人 : 填表时间:年月日采用的中医诊断技术、口服中药系列产品由:香港嘉仁圣泰中医会馆有限公司出品:山东龙鼎医疗保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制造。

网上下载“《嘉仁圣泰中医会馆》健康信息/准确诊断表”请点击以下网址下载:/news_show.asp?id=90有关技术、产品的介绍详见企业官网:“我要祛斑”“我要去口臭”“我要祛痘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色苍白
3.黄色
(1)主脾虚
(2)主湿证
①脾虚,湿邪内蕴
面色发黄
②脾胃气虚,气血不足
面色萎黄
③脾虚湿蕴
面黄虚浮
④黄疸阳黄-湿热
⑤黄疸阴黄-寒湿
面黄鲜明如橘皮色
面黄暗如烟熏色者
4.青色
(1)主寒证
(2)主气滞
(3)主血瘀
(4)主疼痛
(5)主惊风
①寒盛、痛剧
面色淡青或青黑
②心阳暴脱,心血瘀阻
突见面色青灰,口唇青紫,肢凉脉微
(2)传导迟缓-阳虚寒凝
(3)肠失濡养-气血阴津亏损
(4)气机阻滞-腹内癥块阻结
2.泄泻
(1)外感风寒湿热疫毒
(2)饮食所伤,食物中毒,痨虫或寄生虫积于肠道
(3)情志失调、肝气郁滞
(4)脾肾阳虚
二、大便便质异常
1.完谷不化
(1)久病:脾虚、肾虚
(2)新起:伤食积滞
2.溏结不调
(1)肝郁脾虚
(2)脾虚(先干后稀)
(2)主戴阳证
①实热证
满面通红
②阴虚证
午后两颧潮红
③戴阳证(阴盛格阳)
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
如妆、游移不定者
2.白色
(1)主虚证(血虚、气虚、阳虚)
(2)主寒证
(3)主失血证
①气虚血少,阳衰寒盛
面色发白
②血虚证,失血证
面色淡白无华,唇舌色淡
③阳虚证
面色晄白
④阳虚水泛
面色晄白虚浮
⑤亡阳、气血暴脱或阴寒内盛
目剧痛难忍,面红目赤
2.风热上袭
目赤肿痛,羞明多眵
3.阴虚火旺
目微痛微赤,时痛时止而干涩
三、目眩
1.实证
肝阳上亢、肝火上炎、肝阳化风及痰湿上蒙清窍
2.虚证
气虚、血亏、阴精不足
四、目昏
雀盲
肝肾亏虚,精血不足
表7-问睡眠
一、失眠
1.虚证
营血亏虚,阴虚火旺,心神失养、心胆气虚
2.实证
火邪、痰热内扰心神,心神不安、食滞胃脘
新病食欲减退,正气抗邪的保护性反应
2.脾胃虚弱
久病食欲减退,兼面色萎黄,食后腹胀,疲倦
3.湿邪困脾
纳呆少食,脘闷腹胀,头身困重,苔腻脉濡
4.食滞胃脘
纳呆少食,脘腹胀闷,嗳腐食臭
颜之推敲
三、厌食
1.食滞胃脘
厌食,兼脘腹胀痛,嗳腐食臭,舌苔厚腻
2.湿热蕴脾
厌食油腻,脘闷呕恶,便溏不爽,肢体困重
3.肝胆湿热
一、头晕
1.口苦,易怒,脉弦数
肝火上炎、肝阳上亢
2.头晕面白,神疲乏力,舌淡脉弱
气血亏虚
3.头晕而重,如物缠裹,痰多苔腻
痰湿内阻、脾阳不升
4.头晕耳鸣,腰酸遗精
头晕耳鸣
5.外伤后头晕刺痛
瘀血阻滞
二、心悸
1.突然受惊
心胆气虚
2.胆郁痰扰,心神不安
心气亏虚
3.心阴、心血亏虚,心神失养
心血不足
4.血行不畅
特征:汗出常见于健侧,无汗半身常是病变部位。
多见于:痿病、中风及截瘫病人
3.手足心汗
阴经郁热熏蒸;阳明燥热内结;脾虚运化失常
表4-问疼痛
一、疼痛性质
1.胀痛
(1)气滞:胸、胁、脘、腹胀痛
(2)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头目胀痛
2.刺痛
瘀血
3.冷痛
(1)实证:寒邪阻滞
(2)虚证:阳气亏虚
4.灼痛
(1)实证:火邪窜络
3.脓血便
痢疾、湿热疫毒、肠癌
4.便血
(1)血色暗红或紫黑或柏油样便
远血:胃脘部出血
(2)血色鲜红,血附在大便表面或排便前后滴出
近血:内痔、肛裂、息
肉痔及锁肛痔(直肠癌)
三、大便排便感异常
1.肛门灼热
大肠湿热、热结旁流、热迫直肠
湿热痢疾的特点是:肛门灼
热、里急后重、下痢脓血
2.里急后重
湿热痢疾
3.排便不爽
一、得神(有神)
两目灵活,明亮有神,面色荣润,含蓄不露,神志清晰,表情自然,肌肉不削,反应灵敏
1.提示精气充盛,体健神旺,为健康表现。
2.虽病而精气未衰,病轻易治预后良好。
二、失神(无神)
1.精亏神衰而失神:两目晦暗,目无光彩,面色晦暗无华,精神萎靡,意识模糊,反应迟钝,手撒尿遗,骨枯肉脱,形体羸瘦
多属阳证,见于狂病,痰火扰乱心神所致。
2.淡漠痴呆
表情淡漠,神识痴呆,喃喃自语,哭笑无常
常见于癫痫、痴呆等,为痰浊蒙蔽心神,或先天禀赋不足所致。
3.卒然昏倒
突然昏倒,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醒后如常
属痫病,肝风夹痰上逆,阻闭清窍所致
表12-望面色
一、常色
总特点
明润含蓄-健康人
分类及特点
1.主色
2.余溺不尽
久病体虚、肾阳亏虚、
3.小便失禁
肾气亏虚、下元不固;膀胱失约;脾虚气陷;膀胱虚寒
尿路损失;邪闭心包
4.遗尿
肾气亏虚、脾虚气陷;膀胱虚寒
表10-问经带
一、经期异常
1.月经先期
脾肾亏虚,肾气不足,冲任不固,阳盛血热,
肝郁化火,阴虚火旺
2.月经后期
营血亏虚,肾精不足,阳气虚衰,气滞血瘀
寒凝血瘀,痰湿阻滞
高热(39℃以上)持续不退,不恶寒只恶热
(1)里实热证—伤寒阳明经证
(2)温病气分阶段
2.潮热
(1)日哺潮热(阳明潮热):下午3-5时(申时)热势较高
阳明腑实证
(2)午后和夜间有低热
(3)骨蒸发热:热自骨内向外透发的感觉
阴虚火旺
(4)身热夜甚:发热以夜间为甚者
温病发热(热入营分,耗伤营阴)
(5)身热不扬::即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即感灼手,午后热甚,兼见头身困重等症
3.先后无定期
肝郁气滞;脾肾虚损
二、经量异常
1.月经过多
血热,气虚,血瘀
2.月经过少
营血不足,肾气亏虚,精血不足,寒凝、
血瘀、痰湿阻滞
3.崩漏
血热,血瘀,脾气虚,肾阳虚,肾阴虚,
阴虚火旺
4.闭经
肝肾不足,气血亏虚,痨虫侵入胞宫,
胞宫阻滞(气滞血瘀、寒凝血瘀、痰湿阻滞)
三、经色、经质异常
1.色淡红质稀:血少
二、嗜睡
1、痰湿困脾,清阳不升
困倦嗜睡,头目昏沉,胸闷脘痞,肢体困重
2.脾失健运,清阳不升
饭后困倦嗜睡,纳呆腹胀,少气懒言
3.心肾阳虚,神失温养
精神极度疲惫,神识朦胧,困倦易睡,肢冷脉微
表8-问饮食口味
一、口渴欲饮
1.口干微渴
发热,脉浮数
邪热伤津不甚、
温热病初期
2.大渴喜冷饮
壮热,大汗出
里热炽盛
津液大伤
③心气、心阳虚衰,血行瘀阻,肺气闭塞,呼吸不利
久病面色与口唇青紫
1.寒热往来无定时
自觉时冷时热,一日多次发作而无时间规律
少阳病(半表半里证)
2.寒热往来有定时
(1)疟疾:恶寒战栗与高热交替发作,每日或二三日发作一次,
发有定时。兼剧烈头痛、口渴、多汗等;
(2)气郁化火及妇女热入血室:寒热往来,似疟非疟。
表3-问汗
一、特殊汗出
1.自汗
醒时汗出,活动尤甚
(1)气虚证
(2)阳虚证
是人生来就有的基本面色,属个体素质,一生基本不变
2.客色
客色属于常色范围,可因外界因素(季节、昼夜、气候)、生活条件等发生变化
二、病色
总特点
晦暗、暴露
分类及特点
1.善色
面色虽有异常,但仍光明润泽-病变尚浅、脏腑精气未衰
2.恶色
面色异常,且枯槁晦暗-病变较重、脏腑精气已衰
三、五色主
1.赤色
(1)主热证
中医诊断学表格
问寒热
一、恶寒发热
1.恶寒重发热轻
感觉明显怕冷,轻微发热
风寒表证
2.发热轻而恶风
自觉轻微发热,遇风觉冷、避之可缓
伤风表证
3.发热重恶寒轻
自觉发热较重,轻微怕冷
风热表证
二、但寒不热
1.新病恶寒
突然感觉怕冷,体温不高
里实寒证
2.久病恶寒
经常怕冷,四肢凉,得温可缓
里虚寒证三、但热不寒1 Nhomakorabea壮热2.色深红质稠:血热
3.色紫暗有血块:血瘀
四、痛经
1.气滞血瘀
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或刺痛拒按
2.湿热蕴结
小腹灼痛拒按,平素带下黄稠臭秽
3.寒凝阳虚
小腹冷痛,遇暖则减
4.气血两虚
月经后期或行经后小腹隐痛、空痛
五、带下
1.白带
脾肾阳虚、寒湿下注
2.黄带
湿热下注、湿毒蕴结
3.赤白带
肝经郁热,湿毒蕴结,癌症
表11-望神
提示精气大伤。多见于慢性久病重病之人,预后不良
2.邪盛神乱而失神:神昏谵语,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或卒倒神昏,两手握固,牙关紧急
提示邪气亢盛,热扰神明,邪陷心包;或肝风夹痰蒙蔽清窍,阻闭经络。多见于急性病人,亦属病重。
三、假神
①如原本目光晦滞,突然目似有光,但却浮光外露
②本为面色晦暗,一时面似有华,但为两颧泛红如妆
痰热内盛
湿热中阻
寒湿困脾
4.口酸
病人自觉口中有酸味,或泛酸,甚至闻之有酸腐气味
伤食
肝胃郁热
5.口苦
病人自觉口中有苦味
心火上炎
肝胆火旺
6.口涩
病人自觉口有涩味,如食生柿子,多与舌燥同时出现
燥热伤津
气火上逆
7.口咸
病人自觉口中有咸味
肾病
寒水上泛
表9-问二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