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闻诊
中医眼科学【代码:335】-中医诊断学-闻诊

中医眼科学【代码:335]-中医诊断学-闻诊[单选题]1.燥咳的特点为A.咳声紧闷B.咳声清脆C(江南博哥).咳声重浊D.咳声低微E.咳声如犬吠参考答案:B[单选题]2.下列何种情况导致的音哑和失音属于〃金破不鸣〃A.外感风寒B.痰湿壅肺C.风热袭肺D.子喑E.肺肾精伤参考答案:E[单选题]3.下列哪项不是郑声的临床表现A.神识不清B.语言重复C.时断时续D.语声低弱E.见人语止参考答案:E[单选题]4.“太息”的病机是A.肝气郁结B.肝胆湿热C.肝气犯胃D.肝阴不足E.肝火上炎参考答案:A[单选题]5.肝气郁结证患者的闻诊特点多为A.少气B.呃逆C.夺气D.噫气E.太息参考答案:E[单选题]6.独语、错语的共同病因是A.风痰阻络B.热扰心神C.心气大伤D.心气不足E.痰火扰心参考答案:D[单选题]7.胃热患者,其口气为A.酸臭B.奇臭C.臭秽D.腥臭E.腐臭参考答案:C[单选题]8.下列除哪项外,均可出现口臭A.踽齿B.心火C.胃热D.宿食E.内痈参考答案:B[单选题]9.咳吐浊痰脓血,腥臭异常,可见于A.白喉B.顿咳C.肺燥D.肺痈E.肺痿参考答案:D[单选题]10.病室有烂苹果样气味,常提示为A.水肿病晚期B.消渴厥C.失血重证D.脏腑败坏E.患瘟疫病参考答案:B[单选题H1关于“郑声”的病因病机描述错误的是A.虚则郑声B.心气大伤C.精神散乱D.常见于疾病晚期、危重者E.痰湿、瘀血、气滞阻遏心窍参考答案:E[单选题]12.顿咳常见于A.青年B.老年C.小儿D.女性E.男性参考答案:C[单选题]13.咳声如犬吠样,可见于A百日咳B.白喉C.感冒D.肺爆E.肺痿参考答案:B[单选题]14.“少气”又称A.上气B.短气C.气微D.噫气E.啰参考答案:C[单选题]15〕胃热病人的口气多为A.腥气B.酸气C.臭秽气D.恶臭气E.腐臭气参考答案:C[单选题]16.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语止,首尾不续,属于A.错语B.澹语C.狂言D.郑声E.独语参考答案:E[单选题]17.咳声短促,咳后有鸡啼样回声,可见于A.顿咳B.白喉C.肺爆D肺痿E肺痈参考答案:A[单选题]18.咳声如犬吠,伴声音嘶哑,吸气困难者,多见于A.顿咳B.燥咳C.白喉D.热咳E.干咳参考答案:Q[单选题]19.关于“金破不鸣”的描述错误的是A.久病音哑者多见B.久病失音者多见C.多属实证D.病机为阴虚火旺,肺肾精气内伤E.暴怒喊叫,伤及喉咙导致音哑或失音者参考答案:C[单选题]20.关于“独语”的描述错误的是A.心气不足,神失所养所致B.气郁痰结,阻蔽心窍所致C.气郁化火,痰火互结,内扰心神所致D.可见于郁证E.可见于癫证参考答案:C[单选题]21.关于“错语”的病因病机描述错误的是A.心气不足B.神失所养C.错语为虚证D.痰湿、瘀血、气滞阻遏心窍E.多见于久病体虚或老年脏气衰微者参考答案:D[单选题]22.关于“澹语”的病因病机描述错误的是A.实则澹语B.温病热入心包C.阳明腑实证D.心气大伤,精神散乱E.痰热扰乱心神参考答案:D[单选题]23.意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为A.郑声B.澹语C.错语D.夺气E.独语参考答案:A[单选题]24∙与虚喘发作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心肺B.肺脾C.肺肝D肺肾E心肾参考答案:D[单选题]25.唐代以前所称的“噫”,是指A.呃逆B.暧气C.恶心D.干呕E.太息参考答案:B[单选题]26.消渴病患者病室的气味可为A.尸臭味B.腐臭味C.血腥味D.尿臊味E.烂苹果样气味参考答案:E[单选题]27.下列哪项不属于听声音的内容A.语言B.耳鸣C.呼吸D.呵欠E.呕吐参考答案:B[单选题]28.病人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属于A.失语B.错语C.郑声D.谑语 E .言骞参考答案:D [单选题]29.澹语的病机为A.热扰心神,B ,心气大伤,C.气郁痰结,D .热入心包,E.血瘀不畅,参考答案:D [单选题]30.郑声的病机为A.热扰心神,B .心气大伤,C .气郁痰结,D.热入心包,E.血瘀不畅,参考答案:B 神明失主精神散乱阻蔽心窍内扰心神阻遏心窍 神明失主精神散乱阻蔽心窍内扰心神阻遏心窍。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代码:339】-中医诊断学-闻诊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代码:339】-中医诊断学-闻诊[单选题]1.胃热病人的口气多为A.腥气B.酸气(江南博哥)C.臭秽气D.恶臭气E.腐臭气参考答案:C[单选题]2.消渴病患者病室的气味可为A.尸臭味B.腐臭味C.血腥味D.尿臊味E.烂苹果样气味参考答案:E[单选题]3.关于“金破不鸣”的描述错误的是A.久病音哑者多见B.久病失音者多见C.多属实证D.病机为阴虚火旺,肺肾精气内伤E.暴怒喊叫,伤及喉咙导致音哑或失音者参考答案:D[单选题]4.咳声如犬吠,伴声音嘶哑,吸气困难者,多见于A.顿咳B.燥咳C.白喉D.热咳E.干咳参考答案:C[单选题]5.关于“谵语”的病因病机描述错误的是A.实则谵语B.温病热入心包C.阳明腑实证D.心气大伤,精神散乱E.痰热扰乱心神参考答案:D[单选题]6.独语、错语的共同病因是A.风痰阻络B.热扰心神C.心气大伤D.心气不足E.痰火扰心参考答案:D[单选题]7.顿咳常见于A.青年B.老年C.小儿D.女性E.男性参考答案:C[单选题]8.咳声如犬吠样,可见于A.百日咳B.白喉C.感冒D.肺痨E.肺痿参考答案:B[单选题]9.唐代以前所称的“噫”,是指A.呃逆B.嗳气C.恶心D.干呕E.太息参考答案:B[单选题]10.燥咳的特点为A.咳声紧闷B.咳声清脆C.咳声重浊D.咳声低微E.咳声如犬吠参考答案:B[单选题]11.下列哪项不属于听声音的内容A.语言B.耳鸣C.呼吸D.呵欠E.呕吐参考答案:B[单选题]12.肝气郁结证患者的闻诊特点多为A.少气B.呃逆C.夺气D.噫气E.太息参考答案:E[单选题]13.关于“独语”的描述错误的是A.心气不足,神失所养所致B.气郁痰结,阻蔽心窍所致C.气郁化火,痰火互结,内扰心神所致D.可见于郁证E.可见于癫证参考答案:C[单选题]14.意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为A.郑声B.谵语C.错语D.夺气E.独语参考答案:A[单选题]15.关于“郑声”的病因病机描述错误的是A.虚则郑声B.心气大伤C.精神散乱D.常见于疾病晚期、危重者E.痰湿、瘀血、气滞阻遏心窍参考答案:E[单选题]16.下列除哪项外,均可出现口臭A.龋齿B.心火C.胃热D.宿食E.内痈参考答案:B[单选题]17.下列何种情况导致的音哑和失音属于"金破不鸣"A.外感风寒B.痰湿壅肺C.风热袭肺D.子喑E.肺肾精伤参考答案:E[单选题]18.病人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属于A.失语B.错语C.郑声D.谵语E.言謇参考答案:D[单选题]19.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语止,首尾不续,属于A.错语B.谵语C.狂言D.郑声E.独语参考答案:E[单选题]20.咳声短促,咳后有鸡啼样回声,可见于A.顿咳B.白喉C.肺痨D.肺痿E.肺痈参考答案:A[单选题]21.“太息”的病机是A.肝气郁结B.肝胆湿热C.肝气犯胃D.肝阴不足E.肝火上炎参考答案:A[单选题]22.关于“错语”的病因病机描述错误的是A.心气不足B.神失所养C.错语为虚证D.痰湿、瘀血、气滞阻遏心窍E.多见于久病体虚或老年脏气衰微者参考答案:D[单选题]23.与虚喘发作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心肺B.肺脾C.肺肝D.肺肾E.心肾参考答案:D[单选题]24.“少气”又称A.上气B.短气C.气微D.噫气E.哕参考答案:C[单选题]25.胃热患者,其口气为A.酸臭B.奇臭C.臭秽D.腥臭E.腐臭参考答案:C[单选题]26.下列哪项不是郑声的临床表现A.神识不清B.语言重复C.时断时续D.语声低弱E.见人语止参考答案:E[单选题]27.咳吐浊痰脓血,腥臭异常,可见于A.白喉B.顿咳C.肺燥D.肺痈E.肺痿参考答案:D[单选题]28.病室有烂苹果样气味,常提示为A.水肿病晚期B.消渴厥C.失血重证D.脏腑败坏E.患瘟疫病参考答案:B[单选题]29.谵语的病机为A.热扰心神,神明失主B.心气大伤,精神散乱C.气郁痰结,阻蔽心窍D.热入心包,内扰心神E.血瘀不畅,阻遏心窍参考答案:D[单选题]30.郑声的病机为A.热扰心神,神明失主B.心气大伤,精神散乱C.气郁痰结,阻蔽心窍D.热入心包,内扰心神E.血瘀不畅,阻遏心窍参考答案:B。
中医诊断学——闻诊

中医诊断学——闻诊1.太息多因A.肺失宣降B.肺气不足C.脾气虚弱D.肝气郁结E.肾不纳气2.小儿夜啼,应考虑的原因是A.惊恐为病B.心经有热C.脾经有热D.脾寒腹痛D ABCD第四单元闻诊闻诊是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来诊察疾病的方法。
听声音包括诊察病人的声音、呼吸、语言、咳嗽、心音、呕吐、呃逆、嗳气、太息、喷嚏、呵欠、肠鸣等各种响声嗅气味包括嗅病体发出的异常气味、排出物的气味及病室的气味。
细目一听声音要点一音哑与失音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语声嘶哑者为音哑,语而无声者为失音,或称为“暗”。
前者病轻,后者病重。
1.新病音哑或失音者,多属实证,多因外感风寒或风热袭肺,或痰湿壅肺,肺失清肃,邪闭清窍所致,即所谓“金实不鸣”。
2.久病音哑或失音者,多属虚证,多因各种原因导致阴虚火旺,肺肾精气内伤所致,即所谓“金破不鸣”。
3.暴怒喊叫或持续高声宣讲,伤及喉咙所致音哑或失音者,亦属气阴耗伤。
4.久病重病,突见语声嘶哑,多是脏气将绝之危象。
5.妇女妊娠末期出现音哑或失音者,称为妊娠失音(子暗),系因胎儿渐长,压迫肾之络脉,使肾精不能上荣于舌咽所致。
要点二谵语、郑声、独语、错语、狂言、言謇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1.谵语谵语指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的症状。
多属邪热内扰神明所致,属实证,故《伤寒论》谓“实则谵语”。
见于外感热病,温邪内入心包或阳明实热证、痰热扰乱心神等。
2.郑声郑声指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模糊的症状。
多因久病脏气衰竭,心神散乱所致,属虚证,故《伤寒论》谓“虚则郑声”。
见于多种疾病的晚期、危重阶段。
3.独语独语指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语止,首尾不续的症状。
多因心气虚弱,神气不足,或气郁痰阻,蒙蔽心神所致,属阴证。
常见于癫病、郁病。
4.错语错语指病人神识清楚而语言时有错乱,语后自知言错的症状。
证有虚实之分,虚证多因心气虚弱,神气不足所致,多见于久病体虚或老年脏气衰微之人;实证多为痰湿、瘀血、气滞阻碍心窍所致。
中医诊断闻诊

排泄物气味
大便无味
表示肠道功能正常,消化吸收 良好。
大便腥臭
可能提示有肠道炎症或消化不 良。
小便无味
表示肾脏功能正常,代谢废物 排泄顺畅。
小便腥臭
可能提示有尿路感染或肾脏疾 病。
环境气味
环境无味
表示室内空气清新,环境卫生良好。
环境腥臭
可能提示有室内空气污染或环境卫生 差。
环境焦臭
可能提示有火灾或高温环境的影响。
。
问诊
通过问诊了解病人的病史、症状等 ,为闻诊提供更多参考信息。
切诊
切诊可以了解病人的脉象、肌肤温 度等情况,与闻诊相互补充,提高 诊断准确性。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鉴别虚实
通过听声音,判断患者是否属于实证或虚证。实证者声音洪亮有力,虚证者声音低微无 力。
判断病位
判断病位深浅
通过听声音,判断病位深浅。若声音重浊有 力,多属病位较深;声音轻清无力,多属病 位较浅。
判断病位所属脏腑
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结合患者症状表现, 判断病位所属脏腑。例如,咳嗽声重浊有力 ,多属肺经;口臭声重浊有力,多属胃经。
预测病情发展趋势
要点一
预测病情转归
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判断病情转归。若患者声音逐渐低 微无力,多提示病情加重;若患者声音逐渐洪亮有力,多 提示病情好转。
要点二
预测病程长短
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结合患者体质、年龄等因素,判断 病程长短。例如,患者年老体弱,声音低微无力,病程可 能较长;患者年轻体壮,声音洪亮有力,病程可能较短。
睡眠状况
总结词
睡眠状况可以反映患者的生理和心理 状态,对于病情的诊断和调理具有重 要意义。
中医诊断学--闻诊

鼻鼾
音哑、 失音
声重
呻吟 惊呼
病痛难忍的哼哼声 高亢有力属实证剧痛 无力低微属虚
语声重浊, 外感风寒或湿浊阻滞, 肺气不宣、鼻窍不通所致
患者突然发出的尖锐叫声,表情惊恐 小儿为惊风,成人为剧痛或精神失常
二、听声音(二)语言
语言的辨别包括察看言辞表达与 应答能力有无异常,吐词是否清晰流 利等。语言的异常多与心神病变有关。
少气呼吸比较自然,静而无声,以气少不足以息,声低 不足以听为表现,纯属虚证
短气呼吸急而短促,不相接续,证候有虚有实
二、听声音(四)咳嗽
肺失肃降、气机上逆的一种症状。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其他脏腑病变也可累积肺脏,出现 咳嗽。
有声无痰:咳; 有痰无声:嗽; 有痰有声:咳嗽
二、听声音(四)咳嗽
闻诊
一、概 述
闻诊指医生通过听病人的声音和嗅气味 的变化来分析判断病证的方法。
听声音指听病人的语声、语言、呼吸、 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喷嚏、 肠鸣等各种声响。
嗅气味指嗅病人身体及其分泌物、排泄 物散发的及弥漫到病室的各种气味。
二、听声音(一)语声
1、正常声音:
发声自然;音调和畅;
哮
呼吸急促似喘,喉间有哮鸣音, 宿痰内伏、复感外邪诱发,或久居寒湿之地,或过食酸 咸生冷诱发。
喘不兼哮,但哮必兼喘
短气 病态呼吸
呼吸气急短促、短气不足以息,数而不相接续, 虚证为气少不足以息,因体质弱或元气大虚所致 实证短气见呼吸气粗、或胸部窒闷、或胸腹胀满,痰饮、 胃肠积滞或气滞所致
少气
气微,呼吸微弱虚怯声低,气少不足以息,言 语无力 诸虚劳损证,为内伤久病体虚或肺肾气虚所致
二、听声音(十)喷嚏
中医诊断学-闻诊

涕-外感风寒
?久病阳虚的病人突发喷嚏-阳
气回复,病情好转
7.呵欠:困倦而致为正常
?见于病者,呵欠频频而作--
体虚阴盛阳衰
8.太息:叹息
?不自觉发出太息声,太息后自
觉宽舒者-情志不遂,肝气郁结
“言为心
谵语
声”听
郑声
语言的 语 独语
异常以
判断心 神病变
言 错语
狂言 言謇
总的原则:
属实证(风寒、风热、痰湿阻肺) “金实不鸣”;
?久病渐至—肺肾亏虚,喉关失养—
属虚证(阴虚火旺,肺肾精气内伤) “金破不鸣”。
?怒吼、妊娠也可见。
3.鼻鼾:“打呼噜”,多气道不利、鼻病、
睡 姿不 当、中风入脏、高热神昏。
4.呻吟:多疼痛或胀满。 5.惊呼:剧痛;惊恐;精神失常
小儿阵发惊呼——受惊
6.喷嚏: 偶发为正常
3.独语: 虚证——心气不足;
实证——气郁痰结心窍。 (见于郁证、癫证)
4.错语: 虚——心气不足(体虚脏衰);
实——痰湿瘀血气滞阻窍。
5. 狂言:痰火扰乱心神所致(阳证、实
证);狂病、蓄血。
6. 言謇:言词不顺利。中风或中风后遗
症。
病人呼吸正常
是形病气未病;
呼吸异常是形 呼
气俱病
吸
喘 哮 短气 少气
沉默寡言,语声低微——多虚证、寒证; 烦燥多言,语声高亢——多实证、热证。
1.谵语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
多属热扰心神之实证。 (热入心包;阳明腑实;痰热扰神)
2.郑声: 神识不清,语言重复,语声低
弱,时断时续。 多属心气大伤,精神散乱之虚证。 见于疾病晚期、危重病)
中医诊断学之闻诊

第四章闻诊1、【多选】小儿夜啼,应考虑的原因是:A.惊恐为病B.心经有热C.脾经有热D.脾寒腹痛【答案】A.惊恐为病、B.心经有热、C.脾经有热、D.脾寒腹痛解析:小儿夜啼多因过食生冷,脾寒腹痛,心脾有热,惊恐,食积、虫积所致。
2、【单选】A.夺气 B.郑声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无中气大虚的表现是:A.夺气热扰心神的表现是:D.两者均无解析:夺气表现为语言低微,气短不续,欲言不能复言,提示宗(中)气大虚;谵语表现为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提示热扰心神。
3、【单选】言语轻迟低微,欲言不能复言,为:A.错语B.谵语C.独语D.夺气E.郑声【答案】D.夺气解析:夺气表现为语言低微,气短不续,欲言不能复言;错语表现为神识清楚,语言时有错乱,语后自知言错;谵语表现为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独语表现为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语止,首尾不续;郑声表现为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模糊。
4、【单选】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则止,首尾不续,多由:A.气郁化痰,痰火扰心B.心气大伤,精神散乱C.心气不足,神失所养D.痰气郁结,阻蔽神明E.瘀热互结,上扰神明【答案】C.心气不足,神失所养解析:独语表现为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语止,首尾不续,提示心气不足,神失所养。
5、【多选】心气不足时可见:A.独语B.谵语C.语言错乱D.语言蹇涩【答案】A.独语、C.语言错乱解析:独语表现为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语止,首尾不续,提示心气不足,神失所养,或气郁痰阻,蒙蔽心神;错语表现为神识清楚,语言时有错乱,语后自知言错,提示心气虚弱,神气不足或痰湿、瘀血、气滞阻碍心窍;邪热内扰神明会出现谵语,而见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之症;言謇表现为神志清楚、思维正常而吐字困难,或吐字不清;或病中言语謇涩,每与舌强并见,多因风痰阻络所致,是中风先兆或后遗症。
6、【选择】A.语无伦次,狂躁妄言 B.语无伦次,神志不清C.语言重复,声低断续D.语言错乱,说后自知E.自言自语,见人则止郑声可表现为:C.语言重复,声低断续谵语可表现为:B.语无伦次,神志不清解析:郑声表现为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模糊;谵语表现为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
中医诊断学---闻诊PPT医学课件

(2)呃逆(唐以前称为“哕”)
【含义】是指胃气上逆,从咽而发,不由自主,声短而频,呃
呃作响的一种冲击声。
【辩证】
呃声频作,高亢而短,声响有力——实证,热证。 呃声低沉而长,声弱无力——虚证,寒证。 新病呃逆,其声有力——寒、热客胃。 久病重病呃逆不止,声低气怯——胃气衰败之危候。
饮食刺激或偶感风寒亦可致短暂之呃逆,此不属病态。
对于咳嗽,首先应注意分辨咳声和痰的色、质、量的 变化;其次要参考时间、病史及兼症,主能正确辨别病证的 寒热虚实性质。
25
26
重浊,痰白清稀—外感风寒。
不扬,痰稠色黄不易咯—肺热。
咳 声
沉闷,痰多易咳—寒痰湿浊停聚。
干咳无痰或少痰—燥热或肺阴虚。
无力作咳,咳声低微—肺气虚损。
27
顿咳和白喉的咳声特征
病人呼吸正常——形病气未病。 病人呼吸异常——形气俱病。 呼吸气粗,疾出疾入——热证、实证。 呼吸气微,徐出徐入——寒证、虚证。
20
(1)喘与哮的特征、区别与联系
【喘】指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的症状。甚则张口抬肩,鼻翼
煽动,不能平卧(无痰鸣音)。
实喘——发病急骤,呼吸深长,气粗声高息涌,胸中
胀闷,唯以呼出为快——风寒袭肺,痰热壅肺。
31
(3)嗳气(古代称为“噫气”)
【含义】是指胃中气体上出咽喉,所发出的沉长而缓的声 音。俗称“打饱嗝”。
【辩证】 嗳气酸腐——宿食内停。(实证) 嗳声频而响亮,因情志而作——肝气犯胃。(实证) 嗳声低沉断续,无酸腐味——胃虚气逆。(虚证) 嗳声频作而无酸腐气味——寒邪客胃。(寒证)
若饱食之后,偶有嗳气,无其它兼症时,不属病态,不治自愈。
虚证——久病,肺肾阴虚,虚火灼金,津液不能上承 。(金破不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哮】 呼吸急促似喘 , 喉间痰鸣 , 时发时止 , 缠绵 呼吸急促似喘, 喉间痰鸣, 时发时止,
难愈: 难愈:多因外邪引动伏饮而发
寒哮:又称“冷哮” 多在冬春季节, 寒哮:又称“ 冷哮 ”, 多在冬春季节 ,遇冷而
作。因阳虚痰饮内停,或寒饮阻肺所致。 因阳虚痰饮内停,或寒饮阻肺所致。
热哮:则常在夏秋季节,气候燥热时发作。因 热哮:则常在夏秋季节,气候燥热时发作。
(1)喘与哮的特征、区别与联系 喘与哮的特征、
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则张口抬肩, 【喘】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则张口抬肩,鼻翼 煽动,不能平卧(无痰鸣音) 煽动,不能平卧(无痰鸣音) ——发病急骤 呼吸深长, 发病急骤, 实喘——发病急骤,呼吸深长,气粗声高息 涌,胸中胀闷,唯以呼出为快——风寒袭 胸中胀闷 唯以呼出为快—— ——风寒袭 痰热壅肺。 肺,痰热壅肺。 ——病势缓慢 时轻时重,喘声低微, 病势缓慢, 虚喘——病势缓慢,时轻时重,喘声低微, 呼吸短促难续,得一长息为快, 呼吸短促难续,得一长息为快,动则 喘甚——肺肾亏虚。 喘甚——肺肾亏虚。 ——肺肾亏虚
(4)狂语、癫语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癫语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狂言癫语都是患者神志错乱、 狂言癫语都是患者神志错乱、意识思维障 碍所出现的语无伦次。 碍所出现的语无伦次。 【狂言】狂言表现为骂詈歌笑无常,胡言乱语,喧扰 狂言】狂言表现为骂詈歌笑无常,胡言乱语, 妄动,烦躁不安等,主要见于狂证,俗称“ 妄动,烦躁不安等,主要见于狂证,俗称“武痴 发疯” 病人情绪处于极度兴奋状态, ”、“发疯”。病人情绪处于极度兴奋状态,属 阳证、热证。多因痰火扰心、肝胆郁火所致。 阳证、热证。多因痰火扰心、肝胆郁火所致。 【癫语】语无伦次,自言自语或默默不语,哭笑无常 癫语】语无伦次,自言自语或默默不语, 精神恍惚,不欲见人。主要见于癫证,俗称“ ,精神恍惚,不欲见人。主要见于癫证,俗称“ 文痴”病人精神抑郁不振,属阴证。 文痴”病人精神抑郁不振,属阴证。多因痰浊郁 闭或心脾两虚所致。 闭或心脾两虚所致。
郑声
独语 错语
狂言
3、呼吸 、 【闻呼吸的要点】呼吸节律均匀度、气息的强 闻呼吸的要点】呼吸节律均匀度、 要点 弱粗细、呼吸音的清浊。 弱粗细、呼吸音的清浊。 【闻呼吸声的意义】 呼吸声的意义】 病人呼吸正常——形病气未病。 形病气未病。 病人呼吸正常 形病气未病 病人呼吸异常——形气俱病。 形气俱病。 病人呼吸异常 形气俱病 呼吸气粗,疾出疾入 热证、 呼吸气粗,疾出疾入——热证、实证。 热证 实证。 呼吸气微,徐出徐入 寒证、 呼吸气微,徐出徐入——寒证、虚证 寒证
(一)正常声音 特点】 发声自然,音调和谐, 【 特点】:发声自然,音调和谐,言语清 楚,言与意符,应答自如—— 言与意符,应答自如—— 是宗气充沛,气机调畅的标志 是宗气充沛,
受性别、年龄、禀赋、 受性别、年龄、禀赋、情感变化的 影响
(二)异常声音 1.声音
主要是辨别病人的语声、鼻鼾、呻吟、 主要是辨别病人的语声、鼻鼾、呻吟、惊呼等语 语调及异常声响,来判断正气的盛衰, 声、语调及异常声响,来判断正气的盛衰,邪气的性质 及病情的轻重。 及病情的轻重。 特点】 【特点】: 发声高亢有力,声音连续而多言—阳证、实证、 发声高亢有力,声音连续而多言—阳证、实证、热证 发声低微细弱,声音断续而懒言—阴证、虚证、 发声低微细弱,声音断续而懒言—阴证、虚证、寒证
(3)独语、错语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独语、
独语和错语是患者在神志清醒, 独语和错语是患者在神志清醒,意识思维迟钝时 出现的语言异常,以老年人或久病之人多见, 出现的语言异常,以老年人或久病之人多见,为心之 气血亏虚,心神失养,思维迟钝所致,多见于虚证患 气血亏虚,心神失养,思维迟钝所致, 者。 【独语】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语止,首尾不续。 独语】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语止,首尾不续。 多因心气不足或气郁痰结所致,见于癫病、郁证。 多因心气不足或气郁痰结所致,见于癫病、郁证。 【错语】语言错乱,语后自知言错,又称为“语言颠倒 错语】语言错乱,语后自知言错,又称为“ 语言错乱” 虚证者多因久病体虚, ”,“语言错乱”。虚证者多因久病体虚,年老体衰 所致;实证者多为痰湿、瘀血、气滞阻遏心窍所致。 所致;实证者多为痰湿、瘀血、气滞阻遏心窍所致。
名 称
喘 症 哮 症
概念
病因病性
实喘多属肺有实热, 实喘多属肺有实热,或痰饮内 是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的表现, 是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的表现,甚者 虚喘是肺、肾虚损, 停;虚喘是肺、肾虚损,气失 张口抬肩,鼻翼煽动, 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 摄纳所致 多因内有痰饮,复感外寒, 多因内有痰饮,复感外寒,束 为呼吸急促似喘,声高断续, 于肌表,引动伏饮而发。 为呼吸急促似喘,声高断续,喉间痰 于肌表,引动伏饮而发。或久 往往时发时止, 居寒湿地区, 鸣,往往时发时止,缠绵难愈 居寒湿地区,或过食酸咸生冷 ,都可诱发哮喘
病变声音: 病变声音:各类语言 比较表
名称 谵语
概念 神识不清, 神识不清,语无 伦次, 伦次,声高有力 神识不清,语言 神识不清, 重复时断时续, 重复时断时续, 语声低弱 自言自语, 自言自语,喃喃 不休见人语止, 不休见人语止, 首尾不续 语言错乱, 语言错乱,语后 自知言错 精神错乱,语无 精神错乱, 伦次, 伦次,狂躁妄言
咳声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外感—实证:咳声重浊,声大气粗, 外感 实证:咳声重浊,声大气粗,有痰 实证 内伤—虚证: 无力作咳,咳声低微,咳而 内伤 虚证: 无力作咳, 咳声低微 , 虚证 少气
气 短
饮停胸中,则短气而渴, 饮停胸中,则短气而渴,脉沉 呼吸气急而短,不足以息, 呼吸气急而短,不足以息,数而不能 属实证。肺气不足, ,属实证。肺气不足,则体虚 接续,似喘而不抬肩, 接续,似喘而不抬肩,喉中无痰鸣声 气短, 气短,小便不利虚证
少 气
又称气微,指呼吸微弱,短而声低, 又称气微,指呼吸微弱,短而声低, 虚虚怯怯,非如短气之不相连续, 虚虚怯怯,非如短气之不相连续,形 体状态一般无改变
惊呼: 突然发出的惊叫声。 4 、 惊呼 : 突然发出的惊叫声 。 多为剧 痛或惊恐。 痛或惊恐。
2、语言 、
主要是了解、分析病人语言表达和 主要是了解、分析病人语言表达和应答 语言表达 能力及吐字的清晰度, 言为心声” 能力及吐字的清晰度,“言为心声”,语 言的异常,主要是心神的病变。 言的异常,主要是心神的病变。 (1).语言异常的一般规律 ) 沉默寡言、语声低微、时断时续 虚证、 沉默寡言、语声低微、时断时续——虚证、寒证 虚证 烦躁多言,语声高亢有力——实证、热证。 实证、 烦躁多言,语声高亢有力 实证 热证。
主诸虚不足, 主诸虚不足,身体虚弱
4、咳嗽
乃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所表现的一种症状, 乃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所表现的一种症状, 是肺病的主要症状之一。 是肺病的主要症状之一。但其它脏腑的病变亦可 出现咳嗽, 素问·咳论》中说: 出现咳嗽,故《素问·咳论》中说:“五脏六腑 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对于咳嗽,首先应注意分辨咳声和痰的色、 对于咳嗽,首先应注意分辨咳声和痰的色、 量的变化; 质、量的变化; 其次要参考时间、病史及兼症, 其次要参考时间、病史及兼症,主能正确辨 别病证的寒热虚实性质。 别病证的寒热虚实性质。
阴虚火旺或热痰阻肺所致。 阴虚火旺或热痰阻肺所致。 喘与哮的辨证规律一般是,喘分虚实,哮辨寒热 喘不兼哮,哮必兼喘
喘:气息急迫困难 哮:喉间哮鸣音
3. 短气与少气的特征及区别
【气短】是以呼吸短促,不相接续为特点,其症似 气短】是以呼吸短促,不相接续为特点, 虚喘而不抬肩,似呻吟而不无痛楚。 虚喘而不抬肩,似呻吟而不无痛楚。多因肺气不 足所致(虚证) 若胸中停饮也可见短气, 足所致(虚证)。若胸中停饮也可见短气,为水 中气机,肺气不利而致(实证) 饮 阻滞胸 中气机,肺气不利而致(实证)。 【少气】是以呼吸微弱,语声低微无力为特点。患 少气】是以呼吸微弱,语声低微无力为特点。 者多伴有倦怠懒言,面色不华, 者多伴有倦怠懒言,面色不华,于谈话时觉气不 足以言,常深吸一口气后再继续说话, 足以言,常深吸一口气后再继续说话,为全身阳 气不足之象。 气不足之象。 短气有虚实之分。 少气纯虚无实。 短气有虚实之分。 少气纯虚无实。
1.声重 .
【特征】语声重浊沉闷,不清晰。 特征】语声重浊沉闷,不清】 若为外感风寒——则兼见鼻塞流涕 恶 若为外感风寒 则兼见鼻塞流涕 寒发热等症; 寒发热等症; 为外感风热—— 声重而鼻流黄涕 若为外感风热
2.音哑、失音 音哑、 特征】语声嘶哑, 音哑” 【特征】语声嘶哑,称“音哑”,语而无 声为“失音” 声为“失音”。 【临床意义】实证、虚证、妊娠。 临床意义】实证、虚证、妊娠。 辨证】 【辨证】 实证——新病、外感风寒、风热、 ——新病 实证——新病、外感风寒、风热、痰 浊壅滞肺气不宣(金实不鸣) 浊壅滞肺气不宣(金实不鸣) 虚证——久病,肺肾阴虚, ——久病 虚证——久病,肺肾阴虚,虚火灼 津液不能上(金破不鸣) 金,津液不能上(金破不鸣) 妊娠(子音)——生理现象 生理现象。 妊娠(子音)——生理现象。
【内容】 内容】
听声音—语声、语言、呼吸、咳嗽、呕吐、 听声音 语声、语言、呼吸、咳嗽、呕吐、 语声 呃逆、嗳气、太息、 呃逆、嗳气、太息、肠鸣 嗅气味—病体气味及分泌物、排泄物、 嗅气味 病体气味及分泌物、排泄物、病 病体气味及分泌物 室的气味
一、
听声音
【原理】:“气动则有声” 原理】 气动则有声” 喉咙(发声之机) 肺、喉咙(发声之机) 会厌等(调节) 舌、唇、鼻、会厌等(调节)
病因病性 多属热扰心神之实证。 多属热扰心神之实证。可见于温病热 入心包,或阳明腑实证、 入心包,或阳明腑实证、痰热扰乱心 神等 是心气大伤,精神散乱之虚证。 是心气大伤,精神散乱之虚证。常见 于疾病的晚期、 于疾病的晚期、危重的病人 多因心气不足,神失所养而引起;或 多因心气不足,神失所养而引起; 由气郁痰结,阻蔽心窍所致。 由气郁痰结,阻蔽心窍所致。可见于 癫证、 癫证、郁证 多因心气不足,神失所养, 多因心气不足,神失所养,多见于久 病体虚或老年脏气衰微的人 多因情志不遂,气郁化火, 多因情志不遂,气郁化火,痰火互结 内扰心神所致。多属阳证、实证, ,内扰心神所致。多属阳证、实证, 伤寒蓄血证。 常见于狂 证、伤寒蓄血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