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34首古诗词总复习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编 古诗文阅读梳理篇 专题一 34首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编 古诗文阅读梳理篇 专题一 34首

(二十四)渔家傲·秋思(河北近8年未考)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前句“异”字总括全篇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后句用典(衡阳回雁峰),实际是写塞下天气极寒冷,与作者家乡吴地截然不同。

随着军中号角声响起,形成浓厚悲凉的气氛。

“千嶂里”点明出处在崇山峻岭之中的孤城,“长烟落日”“孤城闭”表面写夕阳西下孤城紧闭之景,实写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这三句动静结合,崇山之中孤城紧闭,充满肃杀之气,为下阕抒情蓄势。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两句正面揭示作者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

“一杯”与“万里”悬殊对比,诉尽杯酒难消乡愁。

后句化用典故(勒石燕然),表明战争未胜,军事不利,归乡无从谈起。

“羌管”(发出的是凄切之声),加上大地上铺满的秋霜,更加重了征人的愁思。

“将军白发征夫泪”为互文的修辞,悲怆含蓄地表达出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文学常识】范仲淹,字希文,北宋军事家、文学家。

渔家傲,词牌名;秋思,题目。

【本诗主旨】描绘了边地将士生活的艰苦,表达了词人破敌立功的决心和思念故乡的矛盾心情。

【写作手法】1.上阕着重写景,为下文抒发感情作铺垫烘托。

2.下阕着重抒情,苍凉悲壮中透出一种激越奋发的基调。

3.运用典故、互文。

【高效集训】1.(2016达州中考)《渔家傲·秋思》的作者是__北宋__(朝代)的__范仲淹__(人名),其中“渔家傲”是__词牌名__,“秋思”是__题目__。

2.(2016达州中考)这首词的上片描写边塞秋景,以一个“__异__”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下片的“家万里”表达了作者__思乡(忧国)__的思想感情。

3.(2016石家庄43中模拟)请描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

__示例:站在山头,放眼望去,戈壁延绵千里,大漠中蒸起腾腾水汽,似烟若雾,飘散开去,已是黄昏时刻,夕阳西下,荒芜的大漠里只有一座孤城镶嵌其中,禁闭的城门隐蔽中透出将士们内心的无奈。

初中语文课标推荐的34首古诗词总复习(一)

初中语文课标推荐的34首古诗词总复习(一)

课标推荐34首古诗词总复习(一)一、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默写2、李白,代诗人,字,号,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是站在盛唐诗坛高峰之巅的伟大诗人,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颗巨星,被历代文人称为“”。

3、用/划分句子节奏(每句画三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4、解释词语左迁:闻道:5、诗中融情于景,含有离别之恨的句子,。

6、“杨花”在旧体诗中常常象征,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季节的一种气氛。

7、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8、该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举其中一点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略2、唐太白青莲居士诗仙3、杨花/ 落尽/子规啼,闻道/ 龙标/过五溪。

4、降职听说5、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6、离散(漂泊)暮春哀伤(惆怅)7、诗人以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月亮人格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同情和关切。

8、示例一:开头对杨花落、子规啼的景物描写,融情入景,渲染并烘托了暮春的特定节令和环境,也暗含了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

示例二:三、四两句借景抒情,以拟人化的手法写月,将月亮人格化,表达了李白对友人的担忧和关怀之情。

二、《望岳》1、默写2、杜甫,字,号,又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等,唐代诗人。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

3、“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突出了泰山什么特点?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5、《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6、对《望岳》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A、“齐鲁青未了”是说泰山广大,青青之色,绵延不绝,齐鲁大地都能望见。

B、“造化钟神秀”中的“造化”指大自然、天地,“钟”是聚集的意思。

C、“阴阳割昏晓”中的阴阳指山的南面和北面,这句是说泰山高大,使山南山北的景色有别,判若昏晓。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既写出了泰山的巍峨高耸,也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毅力,能开阔读者的眼界和心胸。

初中古诗词34首归类复习表

初中古诗词34首归类复习表

初中古诗词34首归类复习表一、边塞诗:⑴戍边报国⑵渴望安定⑶思念故乡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使至塞上王维二、山水田园诗:⑴赞美山河⑵热爱生活⑶闲适安逸⑷超脱避世三、咏史诗:⑴仰慕先贤⑵借古讽今⑶评价史实⑷怀才不遇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四、羁旅赠答诗:⑴文人失意⑵漂泊哀伤⑶思念亲人⑷生活潦倒⑸互勉自慰五、写景咏物诗:⑴托物寓理⑵托物言志边塞征战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使至塞上王维渔家傲范仲淹思乡怀人诗:次北固山下王湾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咏史怀古诗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赤壁杜牧山水田园诗归园田居陶渊明借景抒情诗、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即事抒怀诗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诗歌根据题材划分,主要有以下十三类:借景抒情诗、咏史怀古诗、伤春伤别诗、羁旅行役诗、山水田园诗、托物言志诗、即事抒怀诗、边塞征战诗、谈禅说理诗、闲适隐逸诗、悼亡游仙诗、赠友送别诗、思妇闺情诗等。

农家诗《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归园田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书湖阴先生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观刈麦》: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共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爱情诗:《梦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洲。

《无题》:相见时难别欲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中考必考34首古诗词

中考必考34首古诗词

中考必考34首古诗词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中考必考34首古诗词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中考必考34首古诗词《关雎》《蒹葭》《观沧海》曹操《饮酒》陶渊明《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次北固山下》王湾《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使至塞上》王维《行路难》李白《望岳》杜甫《春望》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观刈麦》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白居易《雁门太守行》李贺《赤壁》杜牧《泊秦淮》杜牧《夜雨寄北》李商隐《无题》李商隐《相见欢》李煜《浣溪沙》晏殊《江城子》苏轼《渔家傲》范仲淹《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水调歌头》苏轼《游山西村》陆游《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过零丁洋》文天祥《山坡羊潼关怀古》《登飞来峰》王安石《己亥杂诗》龚自珍都有可能考到,多做预备总是好的。

二.中考必考26首古诗词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

——《论语·里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二.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三.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四.夫战,士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中考34首必考古诗词梳理

中考34首必考古诗词梳理

5.手法赏析: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前四句写眼前所望春天都城的破败之景,后四句抒发对亲人的 思念之情。 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 世的内心情感。 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月 之久的大火。 D.全诗一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是一篇脍炙 人口的佳作。 6.真题在线:(荆州改编) 从本诗中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
中考
34 首
目 录
爱 国 忧 民 诗
10首
边 山 即 羁 送 塞 水 景 旅 爱 征 别 田 抒 思 情 战 园 情 乡 诗 诗 诗 诗 诗 诗
3首 4首 2首 9首 3首 3首
爱国忧民诗10首
1 《春望》 6 《相见欢》 8 《江城子•密州出猎》 9 《山坡羊•潼关怀古》 10《雁门太守行》 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 《过零丁洋》 3 《己亥杂诗》 4 《观刈麦》 5 《泊秦淮》
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诗人推己及人,希望天下寒士都居“广厦”,都能安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乐业的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忧
【考点精练】
唐代 朝代)伟大的现实 1.文学常识: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
杜甫 主义诗人____________ 。
2.重点词句翻译:“自经丧乱少睡眠”一句中的“丧乱” 安史之乱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 是指___________ 自从安史之乱以来,我睡眠的时间很 彻”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捱到天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诗歌阅读】中考34首古诗词赏析复习题

【初中诗歌阅读】中考34首古诗词赏析复习题

【初中诗歌阅读】中考34首古诗词赏析复习题中考 34 首古诗词赏析复习题 1. 望岳 2. 钱塘湖春行 3.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 使至塞上 5. 江城子密州出猎 6. 破阵子 7. 天净沙秋思 8.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9. 赤壁 10. 己亥杂诗中考34首古诗词赏析复习题1.望岳 2.钱塘湖春行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使至塞上 5.江城子·密州出猎6.破阵子7.天净沙·秋思 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9.赤壁10.己亥杂诗11.行路难12.观沧海13.春望 14.过零丁洋15.饮酒16.次北固山下17.渔家傲18.山坡羊·潼关怀古19.水调歌头2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五岳之首的泰山是多么的雄伟,苍莽的青色一望无边。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大自然神奇秀丽的景色都集中在这里,山南山北,昏晓不同。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远望层山叠起,不禁心胸激荡,极目细观啊,那鸟儿已归巢。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将来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远眺,群山都会显得那么渺小。

主题: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全文▲ 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

全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高大雄伟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从精到细,并由望岳联想到将来登岳。

▲“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高大;“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神奇秀丽;“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_实景,用_细节描写,表达了感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蕴藏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作具体解释。

首联是远望,颔联是近望,颈联是细望,尾联是俯视。

▲诗的前两联着力写泰山的_整体形象,后两联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_。

中考34首古诗词总复习

中考34首古诗词总复习

中考34首古诗词总复习1、《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表达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互文的手法,虚景,诗人借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

最能表达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2、《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赏析:诗人即景抒情,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①“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最能表达思乡之情。

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将“生”和“入”拟人化,“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

蕴含着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表现时光匆匆身在他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③“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对偶,是以小景来衬托大景的波平宽阔。

3、《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赏析: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早和新从动物的角度写出了早春的特点。

争和啄写出了春光的宝贵和鸟儿们忙碌的动态。

莺歌燕舞的场景富有活力和生机。

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②“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渐和没从植物角度写出了早春的花草繁茂的景象。

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③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直抒胸臆,最能表达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4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这是一幅羁旅荒郊图,表达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孤寂愁苦的思乡之情。

最新初中语文34首古诗词总复习汇总

最新初中语文34首古诗词总复习汇总

最新初中语文34首古诗词总复习汇总理解性默写和情境填空1.《观沧海》(曹操)从全景写起,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

通过写大海来表现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

2.《次北固山下》(王湾)雄伟壮观的江面图: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富于生活哲理: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旧事物中的孕育着新事物,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

游子思乡情深:?。

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万物复苏,百鸟争鸣:,;繁花似锦,碧草青青:,。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描写萧条、冷落﹑凄凉之景:,;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奇特的想像中饱含离别之恨和关切之情:, 。

6.《夜雨寄北》(李商隐)希望与妻子早日相见:,;暗示诗人仕途失意,羁旅他乡思归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

7.《泊秦淮》(杜牧)统治阶级麻木不仁,诗人忧国忧民:,。

8.《浣溪沙》(晏殊)描绘景物,把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慨叹表现的细腻而生动:,。

9.《望岳》(杜甫)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群山的气概:,。

10.《春望》(杜甫)以拟人的手法深刻地表达出亡国之悲﹑离别之恨:,;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蕴含诗人无限思念亲的深情:,。

11.《使至塞上》(王维)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12.《游山西村》(陆游)农家热情好客的淳朴性格:,;借诗揭示出人生中迷茫与希望共存与转化的道理, ;诗人盛赞古老的乡土风俗,洋溢喜爱之情:,。

13.《酬乐天扬州初席上见赠》(刘禹锡)饱含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愤怒:,;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

14.《赤壁》(杜牧)慨叹历史上的英雄成名的机遇,表达自己生不逢时之感:,。

15.《过零丁洋》(文天祥)表明舍生取义的决心,体现崇高的民族气节:,。

16.《水调歌头》(苏轼)表达词人旷达胸襟和人生感悟:,,;借多情的明月道尽了对亲人的思念和祝愿:,。

人教版语文中考古诗词分类复习大全--34首古诗词

人教版语文中考古诗词分类复习大全--34首古诗词

人教版语文中考古诗词分类复习--34首古诗词一、语文课程标准必背34首古诗词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名句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哪一天在西窗之下同你一道深夜秉烛长谈,诉说我在巴山这天晚上看雨时想念你的心情。

(这两句是作者身在巴山设想回长安、晚上与妻剪烛夜谈的情景,表达了相思之情。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名句赏析: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只要四海之内有你的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仍像是近邻。

(此句一改多数送别诗“哀伤”“凄凉”的悲酸情感。

作者勉励自己的友人,积极乐观,勇敢地踏上征途,表现出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感情。

b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劝勉朋友大丈夫不应该为分别而流泪。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想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名句赏析:“沉舟侧畔干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船旁边无数新船飞速驰过得意洋洋,病树面前万千绿树如同逢春蓬勃生长。

①比喻在自己被贬谪边地好像沉舟病树般奄奄一息之时,有多少人却飞黄腾达“爬”上去,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不平遭遇的愤慨,又是对那些混水摸鱼捞好处的人的讽刺。

②这两句诗在客观上却写出了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这一客观规律。

)名句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这两句突发奇想,托月送友,借月传情。

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诗人想到:我还是把自己的一片愁心托付给这皎洁生辉、纯洁多情的明月,让它随风飘到远在夜郎(今湖新晃侗族自治县)以西的友人身边去吧!这“愁心”,概言之,是为友人处境而愁;细析之,则又包含着关切、牵挂、不平、同情、忧虑等多种复杂的感情,真是缠绵悱恻,一往情深!这“直到”,表面上描绘明月清风飞越万水千山,直抵夜郎龙标,实际上烘托诗人心飞神驰,追念友人的殷殷深情。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一 名句名篇默写 34首古诗词曲全梳理素材

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一 名句名篇默写 34首古诗词曲全梳理素材

34首古诗词曲全梳理注:课标要求初中生必背文言文16篇原文呈现见文言文梳理部分。

画横线的句子为安徽近10年中考考查过的,上标数字为所考查的年份;难写易错字用蓝色字体标出,方便重点识记。

1. 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2017。

窈窕淑女2011,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 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 观沧海东汉末·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2013,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 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2012。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011。

山气日夕佳2014,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016考查后四句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009。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6.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2014,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2016,江春入旧年2011。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 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2015/2010,长河落日圆2006。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8.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015整首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苏教版中考34首古诗词总集

苏教版中考34首古诗词总集

苏教版34首古诗词总集马龙昌1、《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萧,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⒈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

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⒉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⒊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4、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5、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求。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⒈形容青年男子热烈追求爱情的诗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求。

参差荇菜,⒉形容对爱情的思慕和对问题的烦扰因而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诗句: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3、《关雎》: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两句就是佐证。

4、《木兰辞》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中考34首古诗词知识点梳理

中考34首古诗词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语文中考34首古诗词复习一、爱情类二、雄心壮志类三、友谊送别类四、思乡类五、感慨时运类六、爱国类七、热爱自然类八、山水田园类爱情类一、关雎1.《关雎》选自《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类。

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2.后人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提炼出的一个形容夫妻之爱的成语是琴瑟和鸣。

3.试分析一下《关雎》前四句运用了什么手法?答:诗的前四句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四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诗句以眼前雎鸠和鸣之景,引发出男子对淑女难以忘怀的思念和热烈追求。

这是“兴”的艺术手法。

同时雎鸠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这是“比”的艺术手法。

4.赏析“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答:既有对男子求偶不得的心理描写,又有对他的动作描写,“悠哉悠哉”写其绵绵情意,思念不觉“辗转反侧”,突出其内心状态的不平静,难以入眠,形象逼真地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5.以“关雎”鸟起兴的一组句子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6.写小伙子因思恋而痛苦失眠的诗句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7.小伙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本首诗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佐证。

8.本首诗运用的艺术手法是:比兴,用得最多的修辞是:对偶。

9.本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写这内容的目的是什么?答:主要内容是:描写青年男子对漂亮姑娘的爱慕和追求。

目的是为了表达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二、蒹葭1.本首诗从一种独特的视角,多侧面地写出了对意中情人的怀恋、相思之情。

2.诗中写“蒹葭”“白露”“道阻”“水中”,既交代了时令、境况,又渲染出了浓烈的凄清惆怅气氛。

3.“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意思是:我心上的那个人呀,正在河水的那一方。

4.文中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这些景物在诗中有何作用?景物的特点是:萧瑟、凄凉(冷寂);作用:借景抒情,表达出一种追求“伊人”求之不得的凄清、冷落(或缠绵悱恻)的思想感情。

中考古诗词总复习

中考古诗词总复习

• 1、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 以品析。 • "初平",写出了春水新涨,几与岸平的情景。"几处"" 谁家" ,表现飞鸟不多,候鸟还未都从南方返回。"早 莺""新燕"说明刚刚从南方飞回。"渐"写出了野花渐开 渐多的情态。"浅草""才能"表现了草刚萌发的情形 • 2、在钱塘湖所有的景致中,作者最迷恋的是" "。 • 绿杨阴里白沙堤 • 3、这首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从怎样的角度来描写 钱塘湖初春景色? • 第二联主要从动态方面进行描写,第三联主要从静态方 面进行描写,如从动物的变化 、植物的变化角度回答 也可 • 4、本诗以“春”为着眼点,抒发了 的感情 。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这种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 喜爱钱塘湖春天的美景 爱(最爱)
2、《次北固山下》 王湾(唐)
•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赏析:诗人即景抒情,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 ①“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最能表达思乡之情。 • 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将“生”和“入”拟 人化,“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蕴含着新 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哲理。表现时光匆匆身在他乡的游子 的思乡之情。 • ③“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对偶,是以小景来衬托 大景的波平宽阔。
2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 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 思想感情:表达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乐观豪 迈的气概。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对偶,朋友只要心灵相通,即使远隔天涯,也如 近邻。不同于以往送别诗的伤感之情,而是积极 乐观的豪迈之情,给人以鼓舞和安慰。

初三语文总复习34首古诗词及古文名句

初三语文总复习34首古诗词及古文名句

1、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观沧海三国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饮酒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6、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9、行路难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0、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中考语文总复习 古诗词 第34首 登幽州台歌 13张幻灯片

中考语文总复习 古诗词 第34首  登幽州台歌  13张幻灯片

【答案】诗人登上幽州台,俯仰古今,“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像燕昭王那样的前代贤君已成为历史,后世自当有明君贤士的风云际会, 却无缘相见。诗人壮志难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孤寂跃然纸 上。“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天地之“悠悠”与人之茕茕 “独”影,互为映照,诗人把个人的存在置于广漠的宇宙空间下来表现, 衬托出人的孤单渺小,可见,面对茫茫的天宇和原野,诗人“怆然而涕 下”,思绪进一步拓展,由个人遭遇想到了天地悠悠而生命短促,宇宙 无穷而人生有限。正是这种思考,赢得后人广泛的共鸣。
【文学文化常识】 1、陈子昂,字伯玉,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 革新代表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参谋军事, 后世称“陈拾遗”。 2、歌行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由汉魏六朝 乐府诗发展而来,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 采用五言、七言、杂言,形式富于变化。
【古诗词曲鉴赏】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炼字:“独”字描绘 了诗人孤单寂寞、悲 哀苦。请赏析诗中的“独”字。(2分) 【答案】(2分)示例:独:独自,诗中有孤独之意。纵观古今,寻遍天 地,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独”字是全诗的诗眼,体现了诗人理想破 灭,孤独郁闷。(言之成理即可)
4.(教材“思考探究”)反复诵读《登幽州台歌》,静下心来,设身处地 想象自己在古代,是那样寂寞地独自登台远望,瞬间感到天地无穷,人 生有限。试试看,你能否进入并体会诗歌的意境?是否理解诗人为何 “独怆然而涕下”?
1 原文呈现 2 写作背景 3 文学文化常识
4 古诗词曲鉴赏 5 常考名句理解 6 知识过关检测
【原文呈现】(红色加线字为重难点易错字词)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当时,武则天命建 安王武攸宜征伐契丹,陈子昂任右拾遗参谋军事。武攸宜缺乏将略, 军事失利,陈子昂屡次进言,不仅不被采纳,还被贬为军曹。在极 度苦闷忧愤的情况下,陈子昂登上燕昭王为招贤纳士而建的幽州台, 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34首古诗词总复习1、《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表达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互文的手法,虚景,诗人借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

最能表达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2、《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赏析:诗人即景抒情,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①“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最能表达思乡之情。

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将“生”和“入”拟人化,“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

蕴含着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表现时光匆匆身在他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③“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对偶,是以小景来衬托大景的波平宽阔。

3、《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赏析: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早和新从动物的角度写出了早春的特点。

争和啄写出了春光的宝贵和鸟儿们忙碌的动态。

莺歌燕舞的场景富有活力和生机。

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②“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渐和没从植物角度写出了早春的花草繁茂的景象。

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③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直抒胸臆,最能表达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这是一幅羁旅荒郊图,表达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孤寂愁苦的思乡之情。

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一个对比鲜明的画面,前者是凄凉的,后者是温馨的田园生活,衬托了游子的孤寂愁苦的思乡之情。

②“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孤寂愁苦的气氛,表达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赏析:"杨花落尽"写出了暮春时节春光消逝时的萧条与凄凉景况,显出李白对友人被贬的关心与同情、思念。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寄情于景,这首诗中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不仅表现出李白王昌龄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也意喻了只要明月还在,他们二人的友谊就会象皓月一样永远长久。

对被贬并不叹息,而表现出李白对友谊真诚、飘逸豪放的情怀。

6、《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赏析:抒发了身在异乡的孤寂情怀和对亲人的思念和渴望相逢的急切心情。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和对亲人的思念和渴望相逢的急切心情。

7、《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赏析:情景交融,表面上写歌女,其实对不顾国家艰难,只顾自己享乐的统治阶级的批判。

①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写了朦胧冷清的月色夜景②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议论,情景交融,表面上写歌女,其实对不顾国家艰难,只顾自己享乐的统治阶级的批判。

8、《浣溪沙》晏殊北宋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赏析:写了作者对好景不长的惋惜,青春易逝的感伤。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即景抒情,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挡,但在消逝的同时仍有美好的事物的再现,只是已不是原来的事物,原因就是似曾相识了。

写了作者对好景不长的惋惜,青春易逝的感伤。

被称为“天下奇偶”。

9、《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赏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①“钟”字拟人手法,写出了大自然的情意(“钟”字使大自然染上了感情色彩,传达出诗人对泰山的钟爱、赞美之情);②“割”字拟人手法,显出泰山遮天蔽日,写近望之势(“割”字用的新奇有力,仿佛“昏”和“晓”是泰山割开来的,写出了泰山的雄伟高大的气势。

)10、《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思家之情。

①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移情于物,拟人,花感时也溅泪,鸟伤别亦惊心。

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思家之情。

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现对家人的思念。

③“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细节描写。

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思家之情。

11、《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赏析:表达了对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抑郁之情。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比喻,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暗写诗人内心的抑郁和孤寂之情。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

一个“直”字则表现出了他的劲拔和坚毅之美。

“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

落日本来给人是一种凄楚苍凉的印象。

一个“大”字,形象描绘出边疆沙漠的荒凉与浩瀚。

构图美,色彩美,线条美。

表达了对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抑郁之情。

12、《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赏析:反映了农民们渴望丰年的心愿,表现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喜爱和赞美。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比喻在困境中也要不断进取,因为困境中也往往蕴含着希望。

1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赏析:1.首联作者通过“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表达出自己被贬后的愤懑不平和无限辛酸。

2.颈联作者以“沉舟”“病树”自比,虽然有对身世不幸的感叹,但又相当达观,后人读它,更是赋予了它深刻的哲理。

请问其中的哲理是什么?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现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比现在好。

对未来有坚定的信念,表现诗人的乐观豪迈的情怀,描述颈联所描写的景象:沉舟之畔,会有群舟竞发,千帆齐扬!病树之后,会有姹紫嫣红,万树春光! 3.本诗运用典故的一句: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诗人以王质自比,意在说明什么?意在说明自己被贬时间太久,恍如隔世,人事全非,无限悲痛怅惘。

4思想情感: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的辛酸和愤懑不平。

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14、《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赏析:1.咏史诗,历史事件是:赤壁之战 2. 思想情感: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5.“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赏析:用典故,以小见大,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方便,取胜的可能就是曹操,历史就要被重写了。

要建立一番事业,需要一定的条件,倘若没有这些条件,就是英雄也无能为力。

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15、《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赏析: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以死明志的决心和民族气节。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比喻,山河破碎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为国以死明志的决心和民族气节。

16、《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赏析:表达了词人由心有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借助美好的月色表达对弟弟的祝愿和乐观的精神,只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

17、《山坡羊》张养浩元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chú)。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赏析:表现作者对统治者的不满和百姓的同情。

忧国忧民之情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主旨句,表现作者对统治者的不满和百姓的同情。

忧国忧民之情。

是对以往历史的概括和批判。

18、《饮酒》陶渊明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赏析: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问话朴实,回答深刻,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境界。

2.末两句是全诗的总结,富有哲理,含蓄得表达了诗人陶醉自然、物我两忘的境界。

真意指自然情趣和人生的真谛。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见”字妙在美景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充分表现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和生活4思想情感:写自己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自然和淳朴农村生活的热爱。

19、《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赏析:1思想感情:抒发自己政治上从怀才不遇的苦闷到积极乐观的期盼和坚定地信念。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比喻写了仕途受阻,理想无法实现,表现了作者的矛盾与苦闷。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用典故,写了作者对从政的期待。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表达了自己冲破一切阻碍,实现远大抱负的乐观精神和坚定信念。

2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