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与改革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与改革方案
国际经济贸易系
指导思想:以增强职业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建设与改革
改革的具体目标是: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岗位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群)的需求,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
具体做法:
(一)、调整教学计划,整合课程结构,深化课程容改革。
1、以就业为课程主要目标,重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不再追求学科知识体系的逻辑严密性,强调教学容的“实际、实用、实践”,理论要以实际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同时,把职业资格标准引入课程体系,促进学校课程与职业书在教学涵上的统一,学完课程后,学生可以考取相关的职业书。
2、在保证理论知识够用的同时,加大实践性教学容的分量。(目前案例教学、实训教学环节等实践性教学容所占比例达60%)。
本课程教学总学时为126课时(含实训周24学时),每周6学时,具体学时分配如下表:
(二)、建立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由基本技能训练(课程章节配套实训练习)、专业技能训练(以业务过程为导向的模拟实训—实训周)、综合应用技能训练(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职业资格培训---单证员、跟单员和外贸业务员培训)、顶岗实习四个部分构成,纵向上形成体系,横向上与理论课程有机结合。
(三)、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
进行案例教学和双语教学两种教学方法的尝试,取得较好效果。
(四)、教材使用与建设。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建设在教材使用上,我们把握的原则是:1.应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目标的实现;2.适应高职教育教学需要;3.教师必须根据上述要求,处理教材容、通过改造教材,形成最佳教学容组合。
目前已基本完成《国际贸易实务》《国贸实务实训指导书》以及《国际贸易实务习题册》等三本教材的编写工作,在2008年二月底能作为校本教材投入使用,待使用一轮并逐步修改完善后争取在今年暑期正式出版。
(五)、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1、建立有学校、企业、行业领导、教授、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下一步拟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审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容、学时安排等);
2、采取校企一体、产学协作的方式共建实习基地,把教室搬到企业,模拟企业现场环境开展实践训练和技术培训,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为兼职教师参与指导工作。目前我们已尝试在财茂工业园、德艺进出口公司等?家公司探索这种形式。
3、依托行业(企业)的职业技能鉴定与培训中心,为学生参加职业技术资格或岗位培训与考核创造条件。
(六)、切实抓好“双师型”队伍建设
对培养双师型教师采用多样化方式:
1、一体化教学的培养模式:通过课程的综合化,将一门或数门专业课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它打破了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且将两者分割开的模式,要求教师具备这门课程所需的全部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力,并在教学中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有效方法。
2、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学校以多种方式与企业合作,选送教师到不同企业的相应的岗位上顶岗实习,让他们所具备的专业理论运用于他们的专业实践,从而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3、鼓励教师参加相应的专业资格认证和职业资格培训师、考评员等考试。
4、加强对教师的技术技能培训,目前我们已组建跟单员、外贸业务员职业书培训的教学团队。
5、鼓励参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培养方式。实践教学基地包括各类实验室、专业教室、实训中心等,实践教学基地紧跟社会生产的发展步伐,不断更新改造。因此,它是“双师型”教师进行长期培训的场所,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断完善自我,提高“双师素质”。
(七)、加强课程教学管理方面的制度建设,规教学活动和教学秩序
1、建立定期集体备课制度,即每学期开学前组织任课教师共同备课,逐章逐节地深入讨论并不断修订教学容,交流教学方法和经验,完善教学方案。
2、重新设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系列教学方案,以大纲的形式界定了教学容的基本点、侧重点和考核标准,并注意《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教学的衔接与配套问题。
3、严格实行教考分离,并实行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试卷、统一标准、统一阅卷。
(八)改革考试方法,建立新型考核体系
改革传统的期终考卷单一性考试方式,建立了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操作为基础,以综合运用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态度为参照的综合考评体系,注重考评方式的多样化和考评指标的规化。通过采用多样化的考评方式和规化考评指标,以保持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教师教学效果检验的客观公正性。同时促使学生调整学习态度,激励学生自觉学习。具体做法:
1、树立科学的现代考试观,为考试改革提供良好的思想环境。
着重强调人的整体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考试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更强调通过考试让学生学会学习,增强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同时,现代考试观要求考试增加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考查,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通过考试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改革考试容,确立考试的能力导向
考试命题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根据课程所涉及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对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分析细化,然后根据这些特征确定教和学的方法,最后确定课程效果的评价方法和考核大纲。命题时,除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外,应注重专业技术的应用、专业能力的考核,题型根据课程特点进行设置。考试题库应随各种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同步更新。
3、丰富考核形式
打破传统单一考试模式的垄断局面,从深入、确切地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出发,采用不同的考试方式:(1)闭卷考试、(2)开卷考试、(3)口试、(4)网上考试、(5)案例分析、(6)、专题报告或调研报告、(7)课程小论文、(8)小组讨论、(9)操作考试。在具体运用时,要考虑具体的考核容及测试取向。闭卷考试侧重学生记忆知识的数量和理解知识的程度;开卷考试侧重理解、运用、总结知识等综合能力的考评;案例考核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创新能力、相关知识的综合能力、决策能力等等。操作考核是要求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把职业能力、岗位素质要求和考核评价体系引入到实践教学中。其考查的重点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缩短高职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