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运动的形成》第2课时教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动物运动的形成》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动物运动的起源与演化过程,理解动物运动的基本意义。
2.掌握骨骼、肌肉、关节等运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它们在动物运动中的协同作用。
3.学习动物运动的基本方式,如爬行、行走、跳跃、游泳等,并能举例说明各种运动方式的适应性。
1.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动物运动的形成过程。
2.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采取分层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加强直观教学,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等辅助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运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动物运动的形成》这一章节知识的掌握,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选取一种动物,分析其运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运动方式的适应性。要求不少于300字,图文并茂,突出重点。
2.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以下类型:
(二)教学设想
1.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实物展示、模型演示、多媒体动画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动物运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降低学习难度。
2.创设生活情境,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引导学生探讨动物运动方式的适应性,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3.设计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动物运动过程中的能量消耗,提高他们对能量代谢的认识。
4.针对教学难点,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a.分步骤、循序渐进地讲解运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强调各组成部分的协同作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全册生物第5单元第15章第2节(第2课时骨骼、骨骼肌、躯体运动的形成)
A.肌腹
B.肌腱
C.血管
D.肌细胞
知识点三 躯体运动的形成
7.屈肘和伸肘运动的形成 (1)屈肘运动时肱二头肌 收缩 ,使肘关节弯曲,前臂上 提,此时肱三头肌呈 舒张 状态;
(2)伸肘运动时肱三头肌 收缩
,使肘关节伸直,前臂下
垂,此时肱二头呈 舒张 状态。这两组肌肉协调伸缩,牵
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臂的骨绕着肘关节产生运动。
(1)图1是运动员利用低位拉力器锻炼上肢肌肉的示意图。此 时,运动员的肱二头肌处于 收缩 状态,肱三头肌处于
舒张 状态。
(2)运动员掷冰壶时,身体下蹲,以跪式向前滑行,同时手持 冰壶从本垒圆心推壶向前,至前卫线时,放开冰壶使其滑向营 垒中心(如图2)。上述动作的完成,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 骨受到牵引,②骨绕着关节转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 奋,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③④①② (选填序号)。
A.图乙中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是②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 白色的部分是①肌腱 B.甲图中示意产生伸肘动作,此时肱三头肌处收缩状态 C.与骨相连的骨骼肌至少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 D.屈肘和伸肘都是简单反射,不需要神经系统的参与
【答案】D
22.(2018 东城区期末)(读图理解题)2018 年 11 月 18 日,北京市 第一届冬季运动会冰壶比赛落下帷幕,本次比赛共有 19 支球队、 91 名青少年选手参加。冰壶运动员要想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需要在日常练习中锻炼机体核心肌群的力量和机体协调能力。
20.(2019广州模拟)游泳是锻炼身体的很好方式。在下列相关 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游泳时,只有神经调节起作用 B.游泳过程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 C.游泳过程中是由消化系统直接提供能量的 D.人一旦学会游泳就会终生不忘,可见游泳是人的一种本能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生物第15章动物的运动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研究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
2.增强学生对动物运动结构与功能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和尊重。
3.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动物运动的形成过程。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克服难点。
2.利用多媒体、实物等教学资源,直观展示动物运动的结构与功能,降低学习难度。例如,通过动画演示肌肉收缩与松弛的过程,使学生更易于理解。
五、作业布置
1.请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选取一种动物运动方式,分析其在自然界中的适应性,并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逻辑清晰、观点明确。
2.设计一份关于动物运动知识的手抄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动物运动的基本结构、肌肉收缩与松弛的生理机制、不同动物运动类型的适应性等。手抄报要求图文并茂,突出重点,体现创意。
3.教师批改练习题,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反馈。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动物运动的形成过程、基本类型、适应性等。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教师解答学生疑问,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4.强调动物运动在生物进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意义,激发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运动方式,分析其在自然界中的适应性。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总结所选动物运动方式的特点、优势以及在生存竞争中的意义。
八年级生物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
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学习指导本节内容主要是介绍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结构以及功能,从而理解动物运动的发生和形成。
在本节的学习中,要注意的是:(1)本节内容概念多,较抽象。
学习时多注意观察图形和实物,采用形象记忆、理解记忆的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进行探究实验时多与小组成员进行合作。
观察时,一是用手触摸表面,二是用眼观察;观察的顺序是由外到内。
解剖时注意解剖刀口的方向,不要伤到自己和他人。
(3)在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实验中使用酒精灯要注意安全,用稀盐酸浸泡的骨要用水冲洗后再观察。
(4)骨中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有机搭配,使骨既有硬度又有弹性。
实际上骨的成分含量和物理特性并不是稳定不变的。
它是随着人的年龄增长而变化的。
(5)人体内活动X围最大的关节是肩关节。
滑液和光滑的关节软骨使关节更加灵活;关节囊和韧带使关节更加牢固。
关节面错开时称为脱臼,发生脱臼时,不要轻易挪动关节,要及时到医院救治。
(6)骨与骨骼不是同一概念,骨是指一块骨;骨骼是多块骨的总称。
在区别尺骨和桡骨时,可将手心向前,内侧为尺骨,外侧为桡骨,俗称“内尺外桡”。
(7)任何一块骨骼肌都是无法完成一个动作的。
一个动作的完成必然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由多块肌肉协调完成的。
运动还需要在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多个系统配合下才能完成。
难点讲解1.我们每天都在不停地运动着,你知道躯体运动是怎样形成的吗?剖析:从结构上看,躯体运动的形成是由骨、关节、骨骼肌三部分共同完成的,即骨骼肌收缩时,牵引骨绕着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
从作用机理上看,是通过骨的杠杆运动表现出来的,即运动是以骨骼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
从协调、控制与能量供应来看,运动受神经系统的调控,需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供应能量。
这个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一些同学在解答时往往从一个方面来思考,这是不科学的。
任何一个动作都需要多个系统的参与,多块骨骼肌的协调配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第15章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教学设计(第2课时)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教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运动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简要回顾上一节课内容,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动物运动的形成。
3.讲解与探究:
(1)讲解骨骼、肌肉、关节等在动物运动中的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动物运动的基本结构。
(4)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讨论生活中的动物运动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4.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实验报告和小测验等形式,评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动物运动的形成过程,骨骼、肌肉、关节在运动中的作用,以及运动产生的基本原理。
2.难点:理解动物运动形成过程中各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动物运动现象。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动物运动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3.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涵盖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家长签字确认,教师将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4.撰写一篇关于动物运动的科普文章,内容可包括动物运动的形成过程、运动原理、运动的意义等。要求语言简练,图文并茂,字数不少于500字。
5.开展小组合作研究,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动物运动现象,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观察等方法,深入了解该运动方式的原理和特点。下节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分享研究成果。
1.观察身边的动物运动现象,选择一种动物,描述其运动方式,并分析其骨骼、肌肉、关节在运动中的作用。要求不少于300字,以日记形式记录,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动物运动的形成教案
动物运动的形成教案教案:动物运动的形成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运动的形成和进化过程;2.掌握动物运动的分类和特点;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动物运动的形成;2.动物运动的分类和特点;3.动物运动的进化过程。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课1.观察一些不同种类的动物的运动方式,让学生思考动物是如何运动的。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一些动物可以在陆地上行走,而另一些动物则在水中游动?Step 2:讲述动物运动的形成1.介绍动物运动的形成,包括进化和适应性。
2.解释进化是指在生物种群中逐渐发展和改变的过程,生物通过进化适应环境变化。
3.讲解适应性是指动物生理和行为的调整,以适应不同环境的需求。
Step 3:动物运动的分类和特点1.分类:根据运动方式的不同,将动物分为四类:行走动物、游泳动物、飞行动物和爬行动物。
2.特点:a.行走动物:四肢支撑身体,通过重复地移动来前进。
如人类、大象、狗等。
b.游泳动物:有特殊的身体形态和肌肉控制,能在水中灵活前进。
如鱼、鲸、海豚等。
c.飞行动物:可以在空中滑翔或飞行,有适应性的翅膀和羽毛。
如鸟类、昆虫等。
d.爬行动物:通过爬行的方式前进,身体接触地面或其他支撑物。
如蛇、蜥蜴、螃蟹等。
Step 4:讲述动物运动的进化过程1.进化过程:动物运动的形成经历了数百万年的进化过程。
2.以脊椎动物为例,从鱼类逐渐进化为两肢动物,再进化为四肢动物,最终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行走、游泳、飞行和爬行动物。
Step 5:运动方式的适应性1.各种动物的运动方式都是适应其生存环境的产物。
2.行走动物适应陆地环境,游泳动物适应水中环境,飞行动物适应空中环境,爬行动物适应各种环境。
3.运动方式的适应性使动物能够更好地获取食物、避免危险和繁殖后代。
Step 6:巩固知识点1.分组让学生讨论不同类型动物的特点和适应性。
2.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发现,并与全班分享。
Step 7:课堂小结1.总结动物运动的形成和分类。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5.2《动物运动的形成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优秀教学案例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我将采用以下情景创设策略:
1.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动物运动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在视觉冲击中产生探究欲望。
2.创设生活情境,如引用学生熟悉的运动员、舞蹈演员等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动物运动系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设计互动游戏,如“动物运动会”,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以下是具体策略: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探讨其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研究报告,包括搜集资料、整理分析、撰写报告等,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举办小组汇报活动,让各小组分享研究成果,互相学习、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与沟通能力。
2.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3.鼓励学生提出疑问,针对问题进行解答,消除学生的困惑。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选取一种动物,描述其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并分析其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
2.作业要求:内容完整、结构清晰,语言表达准确,体现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作业评价:关注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小组合作与交流分享
案例中强调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团队中共同探讨、研究动物运动系统。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同时,通过小组汇报和交流分享,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表达与交流能力。
4.实践活动与理论知识的紧密结合
本案例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如制作动物运动系统模型、观察动物运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这种紧密结合实践与理论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巩固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八上第15章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共32张PPT)
应?
2019/7/32019/7/3
八年级生物教学课件
制作:王因青
课堂测试
• 4. 骨折后经过一段时间,断裂的地方可愈 合,起C 主要作用的是( )
• A.骨密质 B.骨松质B C.骨膜 D.骨 髓
• 5. 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结构是( )
• A.骨膜 B.骨松质内的红骨髓 C.骨干 D.骨髓腔内的黄骨髓
神经系统:控制运动,提供运动的指令。
消化系统:提供肌肉收缩所需的能量。
呼吸系统:提供能量利用和转化时需要的氧。
循环系统:运输氧和养料,排除废物。
八年级生物教学课件
制作:王因青
第2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第3课时)
五、躯体运 动的形成 活动: 工作原理
课堂小结
课堂测试
1.制作伸肘和屈肘模型中,需要用皮筋
人体骨骼肌分为:关颈肌、躯干肌和 四肢肌三大肌群
八年级生物教学课件
制作:王因青
第2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第2课时)
二、骨连结 关节
三、骨骼 四、骨骼肌
结构
2019/7/32019/7/3
八年级生物教学课件
制作:王因青
第2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第2课时)
连结作用
二、骨连结 关节
三、骨骼 四、骨骼肌
结构 作用
制作:王因青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2019/7/32019/7/3
八年级生物教学课件
制作:王因青
制作:王因青
第2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第3课时)
五、躯体运 动的形成
活动:
活 动:制作伸肘和屈肘模型
1、目的要求 2、材料用具 3、方法步骤
北师大八年级生物上册--(15章)教案
第15章动物的运动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2、认识到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能力目标:1、学会分析利用媒体资料的方法。
2、通过观察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提高观察动物运动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动物世界的勃勃生机,树立爱护动物的意识。
2、认识到生命在于运动,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1、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
2、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
难点:1、如何理解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2、正确区分行走、奔跑、跳跃这些不同的运动方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策略】1、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进行直观演示,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对知识的掌握。
小组讨论法:利用已有的资料,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2、学习方法“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
本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启发法、观察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资源】教师《动物世界》视频、多媒体课件学生利用互联网或查阅图书资料或实地观察等手段调查动物的运动方式,并将信息整理准备上课时使用。
学生学校情况:学生来自农村,动物的运动方式有不少直接经验,本节只要稍加说明就可以了。
【教学过程】(一)、“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的教学事先布置学生收集和整理有关动物运动方式的资料。
教学时,先以学生获得的资料为基础,依据教材上的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动物的运动方式,不必评价正确与否。
当学生对动物的运动方式作出分类后,要及时地导入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的教学。
一方面,通过列举典型的实例帮助学生认识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另一方面,通过相应的类比使学生认识到每种运动都需要一定的动力。
最后,引导学生认识游泳是水中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并启发他们思考水对水中动物运动的影响。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生物第15章动物的运动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教学设计
3.选择一位你熟悉的运动员,了解他的运动项目及运动表现,分析其身体结构、肌肉力量、关节灵活性等方面的特点,并撰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分析报告。
3.教师以青蛙跳跃为例,详细讲解动物运动的形成过程,包括肌肉收缩、关节活动、能量转换等,引导学生了解运动产生的基本原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你观察过哪些动物的运动?它们有什么特点?
b.为什么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会有差异?
c.动物运动对它们的生存有何意义?
3.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动物运动的视频,让学生观察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激发学生对动物运动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结合教材,讲解动物运动的基本概念,如骨骼、肌肉、关节等,并阐述它们在动物运动中的作用。
2.通过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骨骼、肌肉、关节的结构和功能,加深对动物运动原理的理解。
6.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a.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态保护、关爱动物等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
b.通过对动物运动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运动对个体和种群生存的重要性,增强生命观念。
7.课后拓展,巩固知识:
a.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b.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动物运动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使学生能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15.2《动物运动的形成》课件
A. 关节囊的韧带伸展性提高
B. 关节囊增厚,韧带增粗
C. 关节面上的软骨增厚
D. 关节囊的拉力提高
六、课堂小结
关节头
关节面
关节软骨
(减少摩擦, 缓冲震荡)
关节腔 (含滑液;减少摩
擦,增加灵活性)
关节囊 (结缔组织膜;增
加关节牢固性)
关节窝
六、课堂小结
中轴骨
骨骼 206块骨
附肢骨
位于骨骼中央 颅骨 椎骨 肋骨 胸骨 支持 保护
骨质疏松症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往往直至发
生骨折才会被发现。最容易发生骨折的部位是手腕
骨、股骨及脊椎骨。一旦发生骨质疏松,采用目前
的治疗方法均不能完全治愈。因此,预防比治疗更
重要。预防一般包括运动、营养、药物等方面。若
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则需进行外科治疗。
正常骨
骨质疏松患者的骨
三、课堂反馈
1.骨是一种器官,根据形态不同,骨可以分为_长___骨___、_短___骨___、 __扁___骨___ 、和__不__规__则___骨___等。
15.2
第5单元 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第15章 动物的运动
第2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人和动物之所以能完成各种运动,与自身的 运动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骨
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
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__骨___、骨__连__结__和_骨__骼_肌__ 三部分组成。在___神_经____系统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下 ,运动系统起着___支_持__、__保__护__和运动的作用。
一、导入新课
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
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__骨___、骨__连__结__和_骨__骼_肌__ 三部分组成。在___神_经____系统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下 ,运动系统起着___支_持__、__保__护__和运动的作用。
八年级生物 第五单元 第15章 第2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第2课时 关节)习题
课堂导案
资料2:抽筋即肌肉痉挛,大多是缺 钙、受凉、局部神经血管受压引起。 腿抽筋事实上是肌肉受到强烈刺激而 发生的一种收缩,一般小腿和脚趾的 肌肉痉挛最常见。
抽筋时正确的处理步骤如下:①按 摩抽筋部位。 ②小心地舒展、拉长抽 筋部位的肌肉,使它保持在伸展状态。 ③在抽筋局部用毛巾热敷。
骼肌的组成。
2. 躯体运动的
3. 描述人体躯体运动 形成。
的发生。 12/14/2021
课前学案
课前预习,夯实基础
一、能 活动的 1.骨与骨之间以纤维、软骨或 骨连结 骨组织相连结,骨间连结的方 (关节) 式不同,骨与骨之间的活动程 ( 教 材 度也不同。关节通常是指骨与 P11 ~ 骨之间能活动的连结。 P12)
A.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 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12/14/2021
课后练案
7. 当你将整个身体垂直吊在单杠上时,
上臂肌肉所处的状态(如下图)是( A )
A.肱二头肌和肱
三头肌都收缩
B.肱二头肌和肱
三头肌都舒张
第7题图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12/.14/202肱1 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课堂导案
有些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在患了桃体 炎、咽喉炎、鼻窦炎、慢性胆囊炎、 龋齿等感染性疾病之后而发病的。人 们认为这是由于人体对这些感染的病 原体发生了免疫反应而引起本病的。 所以,预防感染和控制体内的感染病 灶也是重要的。
12/14/2021
课堂导案
【精例】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从 运动系统的组成看,划龙舟时运动的 动力来自( C )
A.①②③④
八年级生物上册15.2动物运动的形成第2课时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含答案
第2课时 骨连结、骨骼、骨骼肌、躯体运动知能演练提升ZHINENG YANLIAN TISHENG能力提升1.(2017·山东滨州)生物课堂上王老师指着自己受伤的左臂,幽默地说是伤了“支点”。
王老师所说的“支点”是( )A.骨B.骨骼肌C.关节D.神经2.下列有关人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骨骼肌不受刺激也能收缩B.只有肌腱收缩,才能牵引骨绕关节运动C.屈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D.运动时,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或多组相互配合进行活动3.睡梦中偶尔会发生小腿抽筋现象,这是下肢肌中的某一块骨骼肌引起的,这块骨骼肌是( )A.腓肠肌B.股四头肌C.股二头肌D.臀大肌4.“引体向上”是一项体育运动。
下列有关人体完成该项动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只有上肢骨骼肌参与B.有多组骨骼肌群参与C.需要多系统的配合D.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5.当你从桌上端起茶杯喝水时,骨骼肌和骨关节活动的情况是( )A.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肘关节弯曲B.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肘关节弯曲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肘关节伸直D.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肘关节伸直6.屈肘时,①和②的状态分别是( )A.①收缩、②舒张B.都收缩C.①舒张、②收缩D.都舒张7.人体的各种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下列有关运动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和骨骼肌组成B.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出来C.幼年时期的骨髓呈黄色,具有造血功能D.骨松质较骨密质有较强的抗压力8.下面为骨骼肌和关节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完成托起哑铃的动作必须在 的支配下,由肱二头肌 ,同时,肱三头肌 来共同完成。
(2)图B表示肘部的关节。
在完成托起哑铃的动作时,关节的作用是 。
(3)图B中,关节软骨的作用是 。
(4)从图A中可以看出,肱二头肌附着在 上。
探究创新9.右图为人体下肢活动模型示意图,字母P、Q、R、S为表示人体结构的气球,A、B、C、D为表示人体躯干和下肢的木块,它们之间均由螺钉相连接。
《动物运动的形成》名师教案
第2节运动系统的组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观察辨认长骨的主要结构,解释骨的结构如何与功能相适应,说明骨的特性与骨成分之间的关系。
(2)能识图说出关节的各部分结构及功能。
(3)能够说出人体骨骼肌的组成及特性。
(4)描述人体躯体运动的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有序的观察骨、关节、骨骼肌的结构,分析各部分结构的功能,提高观察及分析能力。
(2)通过屈肘伸肘模型的观察分析,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和自觉养成坐、立、行的正确姿势
(2)通过体育锻炼对关节的影响的学习,养成坚持运动的好习惯,加强运动中自我保护意识。
(3)通过分析运动的形成依赖各器官系统的相互配合,认同生物体是统一整体。
二、教学重点
1.长骨的结构与功能的适应
2.骨的成分和特性
3.关节的结构与功能。
4.人体运动的形成。
5.骨、关节、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1.骨的结构和组成成分与其功能的关系
2、人体运动的形成。
3、骨、关节、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骨连接、骨骼肌
一、骨的结构与功能
二、骨的成分与特性
无机物:水、无机盐(钙盐)坚硬
有机物:骨胶蛋白弹性
三、关节
关节面:关节头,关节窝
关节腔、关节囊
四、骨骼肌:肌腱、肌腹
五、躯体运动的形成
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
八年级生物上册《15.2 动物运动的形成——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2)》实验报告 北师大版
《15.2 动物运动的形成——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2)》实验报告
(1)取鱼的肋骨共3块;
(2)将一块鱼骨放在稀盐酸中浸泡;
(3)用酒精灯烧另一块鱼骨直到灰白色,用镊子敲击,和另一块没处理过的鱼骨进行对比。
(4)几分钟后,用镊子将稀盐酸中的鱼骨取出用清水洗净,然后对折弯曲,与另一块没进行处理的鱼骨进行对比。
注意事项:使用酒精灯要注意安全,用稀盐酸浸泡的骨浸泡几分钟后要用水冲洗后再观察。
对
处理
击和弯曲
结果
(产生的现象
分析及结论
根据课前已经有的知识和实验的现象得出以下结论:
骨的主要成分和特性是:
1。
初中生物《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2
初中生物《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2动物的运动和行为适用年八年级级所需时课内三课时,课外二课时(每周一课时)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有关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知识对学生认识动物的本质特征非常重要,动物的行为是目前生物学研究中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动物行为的知识和人类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本单元提供了分析和实验用的素材,让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通过对素材的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动物行为形成的机理,理解行为形成的本质和意义。
本单元包括动物的运动和动物的行为两个专题。
(一)动物的运动重点:理解肌肉、关节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理解动物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根据素材分析推理,进行探究性学习。
难点:运动是动物结构和功能的统一,运动是动物行为的具体表现。
(二)动物的行为教学重点: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使学生对一些动物行为判别;使学生能够阐明动物的行为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使学生懂得学习行为的复杂性和遗传性。
本单元通过学生学生通过课后分组制作模型的方式,使学生更好的认识运动系统的组成、各自得作用及相互关系。
课本中资料分析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运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描述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
2、概述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3、概述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4、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5、通过学习使学生能阐明动物的行为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运动系统组成的观察与学习,使学生能与生产实践相联系。
2、通过屈肘和伸肘动作的观察与思考,使学生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确立辩证统一看问题思维观点。
3、通过模拟实验的制作,使学生具有能运用所学知识,尝试一些手工制作,培养探究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4、通过对动物行为的观察和研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5.2《动物运动的形成-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课程教学设计
级上册15.2《动物运动的形成-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课程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5.2《动物运动的形成-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课程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5.2《动物运动的形成-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课程教学设计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实验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生物学课程标准:1、活动建议:要求学生观察某种脊椎动物的肌肉、骨骼、关节的基本结构,2、实验地位:实验是实验者、实验仪器、实验对象三部分组成的。
其中,最活跃的是实验者的思维,而初中生物教材中编写的多数实验是学生应该完成的学生实验。
这是课程标准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更是学生社会化的需要和时代的需要。
而学生的能力,根本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是学生进行各种活动的技能。
初中生物实验恰好能够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生的基本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发展。
(二)地位作用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是第1节动物的运动方式的基础,是第16章动物的行为的拓展,动物运动的形成与运动系统密切相关,而动物的骨、骨连接、骨骼肌三部分组成了运动系统。
(三)内容处理本节实验中的长骨是骨的代表,关节是骨连接的代表,骨骼肌是肌肉的代表。
教材中安排了活动:“观察哺乳动物的长骨”,即小组实验,学生完成;演示:“观察关节的结构”,演示:“牛的腓肠肌”,即教师动手演示,展示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认知。
依据大纲要求,教师可将演示实验变成学生实验,所以,本次实验我将后两个演示实验改成了学生小组实验,结合标本的实际观察情况,我将三个实验安排了一起观察,也是本节实验的创新之处。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解剖观察长骨、关节、骨骼肌,辨识长骨、关节、骨骼肌的主要结构。
⑵描述人体躯体运动的发生。
2、过程与方法⑴学会如何解剖和观察长骨、骨连接、骨骼肌的结构。
⑵说明长骨、骨连接、骨骼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⑴理解并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念;⑵了解一些青少年和老年人的运动保健知识,提高运动健身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第2课时)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识图说出关节的各部分结构及功能。
2、能够说出人体骨骼肌的组成及特性。
3、描述人体躯体运动的形成过程。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有序的观察关节的结构,分析各部分结构的功能,提高观察及分析能力。
2、通过对骨骼部分的自学及对人体骨骼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讨论,培养自学能力、分析能力。
3、通过对骨骼肌结构图、屈肘伸肘模型的观察分析,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体育锻炼对关节的影响的学习,养成坚持运动的好习惯,加强运动中自我保护意识。
2、通过分析运动的形成依赖各器官系统的相互配合,认同生物体是统一整体。
二、重难点
1、关节的结构与功能。
2、人体运动的形成。
3、骨、关节、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四、教学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以人体为例学习了动物运动的形成过程,我们知道,运动的形成需要一定的结构参与,每一个结构都有与运动相适应的特点。
请大家回去完成本章作业,尝试把本章知识做以梳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