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调查报告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 •
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贯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保障国 家安全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 6、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推进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重视不够。是没 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
环境污染又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白色污染
空气污染
• 长期以来增长方式粗放,高投入、高消耗、
高排放。特别是一些地方上了不少小钢铁、 小水泥、小化工、小造纸、小皮革等项目, 加剧了环境污染。
相关背景:
•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
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 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 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中共中 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 规划的建议》中,也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 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提到前所未有 的高度。 •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对 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 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 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适时提 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战略目标,是 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发展指针,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必 然选择。”。 •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转变现有高消耗、低产 出、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 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关 键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和实践形式,是我国当前阶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中央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
这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际先进发展理念,着力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矛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拟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迫切性、重要性及建设的途径和措施作一粗浅的论述。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迫切性及其重大战略意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为“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确立了明确目标。
1、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日益严重凸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紧迫性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我们在资源和环境方面也付出了巨大代价。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消耗高,浪费大,污染重。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来,各地方、各部门做出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物质保证。
从资源拥有量来看,虽然我国资源总量不少,但人均资源相对贫乏。
我国人均自然资源大大低于世界平均值,其中耕地、淡水、森林、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1/4、1/5、6/10、1/10和1/22,人均资源量排在世界各国的第120位。
我国的水资源总量是2.8万亿立方米,受开发利用、洪水,再加上生态需要等种种制约,我们实际利用的水资源大约是8000—9000多亿立方米。
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其中缺水比较严重的城市有110个,全国城市缺水年总量达60亿立方米。
专家预测,我国人口在2030年将达到16亿的高峰,届时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750立方米,我国将成为严重缺水的国家。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齐卓泽(天津环科环境咨询有限公司天津300000)摘要:文章着重于节约资源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研究,首先将从两个角度分析节约资源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求,其次是针对具体需求提出建议:创新业务发展模式,落实环保生产问题,提出新想法,创新环保道路,树立节约资源理念,创造环境友好型文化环境,促进新型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资源节约;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引言在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提出了要加快制定资源节约措施的方针计划。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推进与我国国情紧密结合,这一重要的战略决策需要学习国际的先进理念,集中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是保证我国“十一五”期间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建设节约资源和环境的社会要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
从而保护资源和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以及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1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必要性1.1可持续发展政策要求可持续发展政策和全球环境危机的出现对可持续生态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导致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
异常的温度和温室效应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
解决持续升级的环境问题需要坚持执行可持续发展政策。
转变社会建设方式,弘扬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理念,保护人们的生存环境,时刻关注环境变化,制定基于有效保障措施的科学发展政策叫1.2和谐社会构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中,人们非常重视环境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是与自然和谐相处,利用资源建设理性社会,改善生态环境,指导社会与自然,促进共赢发展。
为了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做到这一点,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反映了社会与自然的和谐。
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生态环境的改善对于大自然整体环境至关重要。
我们将积极开发回收材料,以减少对环境资源的使用以及对环境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压力。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与任务在“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将逐步实现由“环境促进增长”向“绿色增长”改变,重大变化基于结构优化,有着更高效率和更低能耗的。
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十四班 B10011403 王域琴摘要:我国虽然整体上完全称得上是地大物博、资源富饶的国家。
然而,我国又是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无论哪种资源、能源,人均拥有量都非常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我国的经济增长基本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为了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我们必须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关键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一、的良好氛围,形成爱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概要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它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具体说来,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环境友好型社会首先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其次要对消耗资源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再利用和循环利用,最后对在目前科技水平和经济条件下没有再利用价值的废弃物进行环境无害化处理。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继新世纪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以来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它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经济,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2019-10-05摘要: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在全⾯建设⼩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已经成为相当严重的问题。
我们不能只为了经济的⾼速发展⽽毁了环境,毁了我们共同⽣存的空间。
更何况随着⼈们收⼊⽔平的提⾼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在“蓝天,碧⽔,绿⾊”的环境中⽣产⽣活,越来越成为⼈们的向往和追求。
因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势在必⾏。
⾯对这⼀形势我们⼀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度,充分认识加快建设节约型和友好型社会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快建设节约型和友好型社会的⼯作摆在突出的重要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关键词:资源;环境;节约;友好;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内涵1、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基本内涵。
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提⾼资源利⽤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
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新型⼯业化道路的要求,在企业层次通过技术创新和提⾼管理⽔平减少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在区域层次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产系统的资源利⽤效率和降低国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在国家社会层次,通过强化资源节约意识,改变消费模式,在全社会范围内建⽴资源节约型的⽣产和⽣活⽅式。
2、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内涵。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社会的⽣产与⽣活以对⽣态环境⽆害的⽅式进⾏。
由于我国经济正处于⾼速⼯业化和城市化时期,就业压⼒⼤,经济增长具有强⼤的内在冲动。
但是,我国的⽣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达到⾃然⽣态环境所能承受的极限,为了使经济增长可持续,必须解决巨⼤的环境压⼒,必须寻找在不破坏⽣态平衡,不污染环境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的路径。
也就是必须以环境友好的⽅式推进经济增长。
环境友好排除了先污染后治理的环境保护观,要求必须从源头预防污染产⽣。
因此,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是保护⽣态,从源头预防污染产⽣。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摘要: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党中央从我国国情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本文从国家相关政策出发,研究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重点探讨了建设两型社会中应着力解决的几方面重点工作。
关键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经济,生态保护我国资源相对紧缺,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经济已经保持了30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现实告诉我们,如果不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不在全社会强化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经济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源、环境的约束,将直接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环境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2005年3月举行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
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也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及系列相关举措,包括“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等发展目标。
2011年3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资源消费量急剧增加,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我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应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社会发展模式。
一、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本世纪头20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和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资源约束矛盾日益突出。
从资源禀赋看,我国是总量上的大国,人均上的贫国。
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耕地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石油、天然气人均占有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和4.5%,铁矿石、铜和铝土矿储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6、1/6和1/9,45种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资源禀赋与人口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
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
国际经验表明,这是一个资源消耗强度加大的阶段,更加剧了资源短缺的矛盾。
近两年我国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又加大了国内资源的供给压力。
环境形势更加严峻。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水环境每况愈下,大气环境不容乐观,固体废物污染日益突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二次污染严重。
农村畜禽粪便、水产养殖污染,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使农村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直接威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
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_调查报告.doc
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和建设环境友好
型社会_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实践总结报告
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21世纪,资源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大问题。
有人计算过,如果我们不储蓄,60年后我们将没有石油和天然气,200年后煤炭资源将枯竭。
为了让我们的后代继续使用这些资源,我们必须节约,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节约。
我对我的经济充满信心。
问题2
你对阜阳的生活环境满意吗?
调查结果摘要:
10%的人对当地的生活环境不满意,35%的人对环境基本满意,55%的人对环境满意。
我们的观点是:
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环境自然也改善了。
此外,政府加强了对自然环境的管理,人们对环境的投诉也减少了。
“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根本宗旨。
只有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人民才能更加拥护我们的党和社会。
问题3
与其他省市相比,你认为阜阳的投资环境如何?
调查结果摘要:
每个人都认为差距稍微好一点。
这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由地区差异导致的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逐渐淡化。
我们的观点是:
虽然结果显示,省市之间的投资环境已经逐渐淡出,但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主观的,因此所获得的答案可能不能真实反映当前的情况。
由于。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调查报告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调查报告汇报人:文小库2023-11-06•引言•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现状•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现状•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挑战与机遇•调查结论与建议•参考文献01引言1研究背景和意义23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资源消耗和环境压力逐渐增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势在必行。
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目的和方法研究目的通过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为推进这一进程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分析、实地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02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现状能源消耗情况我国能源消耗总量较大,但随着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能源消耗增速有所放缓。
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但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能源消耗在第三产业中的占比逐渐提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总体能源消耗情况产业结构调整能源利用效率我国废弃物资源化水平逐步提高,一些废弃物如废钢铁、废塑料等得到了有效的回收和再利用。
废弃物资源化再生资源利用循环经济发展再生资源利用得到了重视和发展,例如废旧家电回收、废纸回收等。
循环经济理念逐步得到推广,一些地区和企业积极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03资源再利用情况0201政策体系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节能减排政策体系,包括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能效标准、环保税费等。
实施效果通过实施这些政策,我国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空气质量改善等。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政策执行不到位、地方保护主义等影响了政策效果。
节能减排政策及实施效果03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现状环境污染情况空气污染空气污染物的排放仍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和呼吸道疾病的风险增加。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俭型、环境友善型社会
一、资源节俭型、环境友善型社会的含义
资源节俭型社会:
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俭的方式进行花费为根本特点的社会。
环境友善型社会:
是人与自然中心发展的社会,经过人与自然的和睦来促使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睦。
二、为何要建设资源节俭型、环境友善型社会?
1、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中国与世界人均自然资源比较表
项目
我国人
均水平
世界人
均水平
领土亩亩耕地亩亩林地亩亩草地约亩亩
淡水
万
米3万米3
煤(地质储量)1465吨
3
146吨
石油(地质储量)30~60吨
9
4吨
水能(地质储量)千瓦千瓦
铁矿(地质储量)
4
3吨
8
7吨
2、是我国可连续发展的必定要求。
三、如何建设资源节俭型、环境友善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俭型、环境友善型社会,一定办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加与资源利用、生态
环境保护的关系,兼顾考虑目前发展与长久发展的需要,不停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饶、生态优秀的文明发展道路。
1、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资源节俭型、环境友善型社会是内在要求;
2、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俭型、环境友善型社会和可连续发展的重要门路,是
一种新的经济增加方式;
3、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广大人民的亲身利益,关系中华民族的长久发展。
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
如何建设资源节俭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
要把建设资源节俭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地址。
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节俭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认识,明确建设资源节俭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任务和政策措施。
明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基本截止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为后辈后辈留下蓝天绿地、碧水青山。
现此刻,我国面对着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我国人口多给资源环境带来重要压力,人口过多,大大增加了对资源的索取量和对自然界的排放量,从而令人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二、我国资源相对不足、资源耗资高、资源利用效率低已严重限制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惩限制经济社会发展,威胁着人的自下而上和发展。
因此,建设资源节俭型、,转变经济增加方式是我国国情的要求、形势的需要。
可是,建设资源节俭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项弘大的系统工程和长远艰巨的任务。
必定兼备考虑,分类推行,着眼于建立长效体系,采用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加以推进。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友好社会,是保证我国经济社会可连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设节俭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坚持生产发展、生活丰饶、生态优异的文明发展道路,坚持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一致、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令人民在优异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只要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既能激发百姓热情,又能让百姓的确受惠”的梦想就能够实现。
二、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几个方面,的确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耗资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采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花销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友好与可连续发展。
三、突出抓好三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努力推进资源节俭。
重点是抓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降低资源耗资,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要建设节约型经济就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一是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建立一批一流的科技研发机构;大力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原始性创新,着力提高国家和企业选择研发主攻方向、配置研发资源的能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二是加快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整合现有的电子与信息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软件产业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和高新技术企业等科研资源,建立资源共享、合理利用的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加强科技创新的基础建设,形成比较完备的科技创新体系。
三是建立科技创新机制。
出台激励科技创新的政策,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抓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工作。
四是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重点培育一批专业化服务水平高、组织协调能力强的生产力促进中心、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科技评估和风险投资中介、技术产权交易中心等科技中介机构,形成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部门有机结合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对太原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调研与思考
发 展 的对 策 。 当前 的阶段 性 成效 是 产业 布局 、产业 结 构优 化 正在 稳 步推 进 ;工 业经 济 绿 色转 型成 效初 显 ;城 区生 态环境 状 况有 了明 显 改善 。存在 的主 要 问题 是 城 区生 态 环境 改 善 成 果依 然脆 弱 ;
经济发 展 质 的转 变还 未 完成 。 因此 ,必须加 快 经 济发展 模 式 的转 换 ,一要 加 快服 务 业 的发 展 ,提
的阶段性 成效 ( ) 产 业 布 局 、 产 业 结 构 优 化 正在 稳 步 推 进 一 在 中共 太原 市 委 、市 政 府 的 高 度重 视 和 组 织 领 导 下 ,太 原 市 打 破 行 政 壁 垒 ,依 据 不 同 区 域 的 资 源
装 备 制 造 业 、不 锈 钢 生 产 、 铝 镁 合 金 加 工 为 主 的 新
中图分类 号 :C 1 .1 9 28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1 0 0 8—8 3 ( 0 0 0 4 12 1 )4—0 2 0 6—0 4
点 高 层 次谋 划 城 乡一 体 发 展 的空 间 格 局 ,对太 原 市
自 中 共 太 原 市 委 九 届 三 次 全 会 提 出 ,要 把 太 原
的 农 业 生 态 经 济 ,观 光 现 代 农 业 示 范 区 建 设 等 都 在
[ 收稿 日期 ]2 1 一 8 0 00 O — 6 [ 作者简介 ]李志宏(9 7 )女 ,9 2 15 一 , 1 8 年毕&- 山西大学, I - 中共太原市委 党校政 治经济 学教研 室主任 、 副教授 ; 马和 平(9 6 , 1 8 年毕 2 f  ̄, 15 一) 男,9 6 , -t k 京师范大学, 中共 太原 市委党校政治经济学教研 室副教授。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
2006年竭泽而渔之路不能走――如何理解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怎样理解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怎样理解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如何谱好资源、环境、发展的协奏曲?循环经济之路怎么走?竭泽而渔,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成语,讲的是把湖水排干来捕鱼。
鱼倒是全捕着了,但湖水排干了,就再也不会有鱼了。
它告诉我们一个意味深长的哲理:如果违反自然界的规律,急功近利,过度索取,看似取之不尽的资源就会用尽。
同样,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如果我们只注重经济的发展、消费的增长,而忽视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忽视对环境的有效保护,那就等于竭泽而渔。
我们党十分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并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
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
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也是保障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
怎样理解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我们经常用“地大物博”来描述祖国的广袤与富饶。
从大的方面看,这样讲当然没有问题,但并不等于说我们国家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的。
相反,目前我国乃至全球的资源形势日益紧张,不容乐观。
从全球来看,有关研究表明,地球上的森林正在以每年1600万公顷的速度继续减少;现有石油储量不足2万亿桶,可供开采时间不超过百年;到2025年,全世界2/3的人口将遭受用水短缺的威胁。
伴随人类社会发展和需求增加,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正在日益减少。
从我国来看,一方面,由于人口众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非常少。
比如,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2370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4;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5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大多数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另一方面,生产和消费方式不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导致资源不足的矛盾进一步凸显。
过去,我们比较多的是依靠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导致资源消耗过大,浪费的现象也比较严重。
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调查背景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在如今环保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的背景下,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愈发重要。
因此,我们通过社会实践调查,来了解大学生对于企业环保问题的认识和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的看法,并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参考。
调查方法在调查过程中,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我们调查的主要方式之一。
我们在校内和社区发放了调查问卷,并向受访者进行了介绍和解释,以保证受访者能够理解问题的意义和重要性,在确保问卷的质量上花费了很多时间。
调查问卷针对大学生和社区居民,包括以下几部分:1.个人基本信息2.对企业环保的了解和认识3.对企业资源节约的看法和建议4.对企业环保行为的态度和行为访谈我们对选取的专业人士、企业家和环保专家进行了访谈,探讨了他们对企业环保问题的认识和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的看法。
调查结果受访者基本情况我们共收到了300份问卷,其中大学生259份,社区居民41份。
调查结果如下:大学生人数社区居民人数男性112 15女性147 26年龄段18-24岁18-59岁对企业环保的了解和认识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受访者认为企业环保是重要的社会责任(94.67%),但只有不到50%的受访者知道如何评估企业环保的情况(46.67%),其中社区居民更加缺乏对企业环保的了解和认识(29.27%)。
这表明我们需要加强对企业环保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企业环保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对企业资源节约的看法和建议对于企业资源节约,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是企业的另一项重要社会责任(88.33%),但只有不到50%的受访者认为当前的企业资源利用情况是可持续的(45.67%)。
此外,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企业应该制定更加严格的资源节约和环保政策,其中社区居民比大学生更加强调这一点。
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资源利用的监管和管理,在法律和政策的配合下,促进企业资源和环保意识的提高。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一、背景材料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重要途径、工作重点和措施。
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大力节约能源资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推进能源资源节约,明年务必取得明显成效。
①要大力推进以节能降耗为主要目标的技术改造,抓好钢铁、有色、电力、建材等高耗能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降低这些行业的资源消耗水平;②在重点行业、领域、产业园区和城市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
③同时,要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推进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工作,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
二、角度分析▲(一)从《经济生活》角度思考1、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平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仍存在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环境污染严惩等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集约发展之路。
2、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形成长效机制。
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科技和教育等多种手段,促进能源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
3、树立科学的消费观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调节着生产。
消费观念是否正确,它关系到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新的市场的开拓。
这就要求每个消费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二)从《生活与哲学》角度思考1、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我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弱。
这种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路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资源型节约社会调查报告
学院:
专业:
年级:
小组人员:
时间: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调查报告
●调查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发展经济所走的都是粗放型增长的路子,在计划经济年代,由于经济发展慢,资源的供求矛盾不是很明显。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各地经济发展步伐加快,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资源稀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软肋”。
由于资源消耗大,资源供应短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资源对外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因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国情的要求、形势的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是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
1、我国人口多给资源环境带来重大压力,人口过多,大大增加了对资源的索取量和对自然界的排放量,从而使人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与日俱增。
2、我国资源相对不足、资源消耗高、资源利用效率低已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3、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惩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威胁着人的自下而上和发展。
4、国内资源供需矛盾加剧,资源对外依存度升高.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说到底也是协调人和自然、人和地球关系的问题。
纵观整个社会发展史,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
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新形势下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建设友好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长此下去地球也可能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调查目的
全面展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采,体现大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通过实践,增强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同时了解周围群众对构建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看法极其做法,关注现实生活中该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意见以更好地建设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型社会。
●当前面临的严重问题
1)城市大街小巷都提倡垃圾分类处理,可大多数人只是见垃圾筒就扔,根本不在乎垃圾的去向。
火车站、汽车站、网吧等娱乐场所,放眼望去,垃圾随处可见,落实垃圾分类归放的有又多少?
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家用电器如潮水般涌入家庭,家用电器频繁、长时间的使用,私家车日益增多,耗费大量的资源,如何观测落实“节能减排”?
3)、水资源浪费和污染现象尤为严重。
城市用水浪费现象随处可见,集约意识极其淡薄。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部分河流已受严重污染,水产品难以存活,重金属严重超标,
4)、每逢农民收获季节,农村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一片,刺鼻、呛人,秸秆资源仍被浪费、不合理排放,更造成环境的污染
●解决策略
★从大范围方面进行预防与治理
(一)国家社会综合治理
1、确立节约资源的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
国家要加强在各个领域增长方式和全面节约管理。
政府要健全和完善资源节约的政策法规和监管体系,制定鼓励节约使用资源的相应政策措施,完善法规标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资源综合利用等情况予以重点检查。
2、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发展环境产业,充分开发利用再生资源
通过发展环境产业,加强“三废”综合利用,充分开发利用再生资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延伸产业链,开辟新的生产领域,增加就业岗位,同时担负起分解者的职能,对无法再次循环利用的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3、重视信息工作,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信息交换平台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发达的信息系统之上。
在今天市场中介体系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政府应协助建立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信息服务体系。
建立资源节约型信息交换平台,及时发布各类循环经济市场信息,实现资源共享,为各企业间实现废弃物、能量等交换提供信息帮助。
4、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建立科学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和调节
机制,形成合理的资源价格体系,用价格杠杆调节资源利用,改变因资源的低成本、非公开化造成的浪费。
(二)工业污染防治
1、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坚决淘汰落后且污染严重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大幅减少单位产品的能耗物耗,污染控制贯穿工业生产全过程。
依据环境容量的大小,合理布局工业园区和建设项目选址,
2、严格控制新污染。
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严格环境准入制度。
纳入建设项目“以新带老”范围的污染治理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实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做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
(三)城市环境保护
1、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建设。
建立环保、水利、卫生、供水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和安全预警机制。
卫生部门、供水部门、环保部门要各行其职,确保饮用水源安全。
2、推广普及清洁能源。
充分利用天然气入衡的有利时机,采取行政与经济手段大力推行使用清洁能源,加大对城区燃煤锅炉和大灶的改造力度,减少城区燃煤耗量,推广利用太阳能。
3、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
强化用车管理,加强机动车路检。
加大清洁燃料汽车的推广,支持车用清洁燃料项目的建设。
(四)生态环境保护
1、推进生态城市创建工作。
树立创建生态城市的长远目标,积极开展环境友好企业创建活动。
发展生态经济,建立高效、低耗、低污染的生产体系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体系。
2、加强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区建设。
因地制宜,全盘考虑,科学论证,健全自然保护区网络和管理体系,加强自然保护区监管设施建设,在有效保护自然生态资源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开发旅游资源。
(五)农村环境保护
1、清洁家园。
因地制宜开展以村容村貌为重点的乡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积极开展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活动,绿化村庄,净化环境、美化村容,着力改善农村居住环境。
2、清洁水源。
科学划定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地,增强村民保护水源的意
识,完善水源设施,防止水源受到污染,保障农村饮用水源安全。
村民集聚区尽量建设集中供水工程,以利于水源地的统一防护。
3、清洁能源。
积极发展农村沼气、太阳能和其他生物质能源,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小水电。
(六)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环境教育和培训,在各级行政学院开设生态环境保护课程,促进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可持续发展观念。
广泛开展公益性环保宣传,增强全社会环境意识,提高公众环境法制观念和环境维权意识。
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促进形成绿色消费方式。
★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
1、减少使用空调,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停止室内电器的待机状态,减少看电视的时间等。
2、从细节做起,不乱扔垃圾,分类处理、合理回收并再次利用。
3、随手关水龙头;拒绝使用含磷洗衣粉减少水资源污染与破坏;建议政府提高价格杠杆调节水费,引发全民节水意识。
4、自觉履行环保义务,不用或少用塑料袋,积极使用绿色、环保的购物袋;建议学校、医院等各大食堂使用一次性碗筷和方便袋。
5、科学处理农作物秸秆,加强科技发展与应用,落实秸秆生物气化技术的利用
●大学生的责任和使命
放眼看世界,目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人类的不合理发展所造成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已严重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迫在眉睫。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将接手中国可持续发展发的第一棒!充分认识节能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提高资源节约意识,履行社会义务。
目前大学生对节约知识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大学生自身的基本素养不够,很多环保,节约知识非常缺乏。
二、尽管我们学校绿树成荫,但在对大学生环保意识的教育方面力度还是不够。
组织大学生环保的活动缺乏。
三、社会媒体对环保的宣传不够透彻。
提高大学生节约环保意识,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大学生的节约意识,学校要大力支持,高度重视,做宣传教育活动。
并增加相关关于环保、节约的选修课程等手段来增加大学生的环保知识。
为提高大学生环保意识打下坚实基础。
二、大学生应该注意培养和提高自身素养,提高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热情。
多参加一些义务活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三、大学生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着高涨的活力和贡献精神,所以要宣传和开展环保志愿者、资源节约讲座等活动,评选节约环保的先进工作者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建设资源型节约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建设资源型节约社会会对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世界地位的提高带来巨大的影响,但深感建设资源型节约社会的紧迫感。
总的来说建设资源型节约社会对处于并且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期的中国、对所有的中国公民来说既是挑战又是发展机遇,我们应该有信心也必须有信心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资源型节约社会。
参考文献
<<建设资源型节约社会>>
朱训;走资源节约型之路[J];中国矿业;1992年03期
陈翊;节约型校园建设与评价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娄立平;从资源消耗型到资源节约型[N];北京日报;2001年
姚继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思考[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