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华文化的缩影【精选】共46页

合集下载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宾语前置) (词类活用) (状语后置) (成分省略) (互 文)
• 4、形式多样:多为四字格,但有三字格、多字格。
主谓关系
人定胜天
脚踏实地
并列关系
动宾关系 偏正关系
山清水秀
平分秋色 世外桃源
轻歌曼舞
大显身手 一盘散沙
补充关系
轻于鸿毛
遗臭万年
读一读:
图穷匕见
xiàn
乳臭未干 xiù
虚与委蛇 wēiyí 大腹便便 pián 博闻强识 zhì 直言贾祸 gǔ 自怨自艾 yì 方兴未艾 ài 怙恶不悛 hù quān 良莠不齐 yǒu 佶(诘)屈聱牙 jí áo 如法炮制 páo 咸与维新 yù 与人为善 yǔ 唾手可得
二、对象误用
例、马克思、恩格斯为了共同的理想而奋斗,几 十年如一日,相敬如宾,堪称人类历史上“最珍 贵的友谊”。 例、今年消费者对小型发电机反应冷淡,造成厂 家发电机大量积压,各仓库发电机汗牛充栋。
分析 : “相敬如宾”,只能针对夫妻而言, “汗牛充栋”只能形容书多。
三、轻重失度
例5.李老师当班主任20年,勤勤恳恳,日理万机,积劳 成疾仍坚持工作。
找出自课文的成语
请该题组派代表汇报
举例:出自《鸿门宴》的成语有“秋毫无犯”“项庄 舞剑意在沛公”等 出自《兰亭集序》的有“惠风和畅”“游目骋 怀”“等”
成语的特点
• 1、具有修辞作用:“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
通盘考虑。如果解释成肚子里长了一根竹子就大错特错了。
• 2、结构形式固定:“抱薪救火”不能改成“抱柴救
学以致用
1、张林同学平时连一篇作文也写不好,竟然还给《作文通 讯》寄稿子,真是不刊之论,引得同学们笑话他。 分析:“不刊之论”指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古代的 文字是刻在龟甲、兽骨或竹片、木片上的,刻错了,就用刀 刮去,这就是“刊”,也就是削、修改的意思。 2、爷爷动脉硬化,两只手会情不自禁地抖动起来,已经多 年不写东西了。 析 “情不自禁”指感情激动,不能控制住。当形容震惊、 慌张以及由于某种外界原因而由不得自己时,宜用“不由 自主”。句中的爷爷的手抖动是疾病导致的,并没有动感 情,可换成“不由自主”。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共43张PPT)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共43张PPT)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没有人仅因富甲一方而被长久纪念,相反,人们念念不忘
的,大都是超脱于物质利益的追逐的人。
B、在含军英阀咀混战华和:北嘴平里沦含陷期着间花,碧云寺孙中山衣冠冢得以保 全,朵这多,亏品中味山先花生的生芬前芳卫士。谭比惠泉等人恪尽职守,矢志护 灵。喻品味、体会诗文中的 C、自精行华车。队被不两能只用高大来威形猛容的“藏獒追赶得几入绝境,最后靠
花蕾。
下坡高速骑行才得以摆脱,队员们至今仍心有余悸。
D、暮春时节是潭柘寺“二乔玉兰”的盛花期,4月上旬,这两株源自兰的树冠上就布满了含英咀华的花蕾。
答案: D
填成语,记市镇

一技之__长__ __春__ 风化雨

声东击__西__ __安__ 居乐业

奇珍异__宝__ __鸡__ 毛蒜皮

秋水长__天__ __津__ 津乐道
C.故乡变化真大,高楼拔地起,小路变通街,不毛的小山被夷 为平地,建成了现代化的开发区,真是沧海桑田啊!
D.我国的智力残疾人已有100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缺碘造
成的,所以坚持食用含碘盐并不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
答案:B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这次举行的“当代书法展上”,各种书体与风格的作品等量齐观 ,保证了展览的专业性与流派的代表性。 B、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松花江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 因此恢复松花江的生态功能间不容发。 C、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 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D、听说这家晚报和当地电信部门将联合举办高校招生大型电话咨询 会,请有关专家答疑解惑,考生和家长都喜出望外。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三、成语与文化
成语是语言宝库中的精华,也是 文化的积淀。汉语成语的内容,涉及 文学艺术、天文地理、政治军事、礼 仪习俗、衣食住行、植物动物等。
中华文化之歌
博大精深 万紫千红 承前启后 自强不息 以和为贵 富贵不淫 敏而好学 天下兴亡 求真务实 和而不同 源远流长 百花齐放 一脉相传 奋发向上 礼仪之邦 贫贱不移 身体力行 匹夫有责 持之以恒 其乐融融 道德文章 兼收并蓄 继往开来 厚德载物 求同存异 威武不屈 推陈出新 群策群力 言信行果 天下为公 万古流芳 博采众长 光辉灿烂 方正贤良 欢聚一堂 浩然之气 与时俱进 同心同德 有志竟成 世界大同
【释义】比喻文章写 得好,深受欢迎,流 传很广,风行一时。
【释义】手一靠近就觉得热得 烫人。比喻气焰盛,权威大。 【故事】唐玄宗任用李林甫为丞相后,政治开始腐败。 公元745年,他封杨玉环为贵妃,奢侈荒淫,政治越 来越腐败了。杨贵妃有个堂兄,由于杨贵妃得宠,他
也平步青云,做了御史,唐玄宗还赐名“国忠”。不
久,李林甫死了,唐玄宗便任命杨国忠做丞相,一时 杨家兄妹权势熏天。公元753年3月3日,杨贵妃等到 曲江江边游春野宴,轰动一时。诗人杜甫对杨家兄妹 这种只顾自己享乐,不管人民死活的行为极为愤慨,
写出了著名的《丽人行》一诗,大胆揭露和深刻讽刺
了杨家兄妹生活的奢侈和权势的显赫。
(一)针锋相对(反义词)
二、成语的来源
1、神话传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2、寓言故事(自相矛盾、刻舟求剑) 3、历史故事(负荆请罪、卧薪尝胆) 4、文人作品(图穷匕见、项庄舞剑) 5、外来文化(火中取栗、借花献佛)
按分类连线
文人作品 外来文化 神话传说 寓言故事 历史故事
女娲补天 黔驴技穷 四面楚歌 老骥伏枥 回头是岸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随着活字印刷术、端午祭被韩国人申遗 成功,他们继续将中国的中医、汉字、汉服 等划归本国发明的同时,近日又着手将源于 中国的“风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 。日本人也是不堪落后,据悉,日前日本 正准备将我们老祖宗发明的“麻将”申报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思考: 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我们 的成语和中华传统文化?
课后作业
课下搜集整理当前社会中存在的各种 误用成语的现象,并针对于此情况,制定 整改措施。
天涯海角 不毛之地
天壤之别 晴天霹雳 一字千金 无米之炊 一日三秋 一步登天
7、成语对联 (1)、对下联: 上联:流芳百世
下联:遗臭万年 (2)写上联:

守株待兔 缘木求鱼
上联:引狼入室 下联:放虎归山
阳春白雪 下里巴人

成语迷宫
看看你能找出多少成语
天 人 不 容 久 安 居 事 经 地 义 辞 治 国 乐 业 天 义 达 不 长 天 手 精 冲 走 石 道 安 久 勤 于 飞 沙 破 乐 贫 地 工 俭 一 鬼 天 惊 天 动 以 学 鸣 神 共 怒 心 用 致 海 惊 人 灾 苦 良 天 涯 无
狼奔_突 豕


2、填数词组成语
( 一)穷(二 )白 ( 三)头(六 )臂 ( 九)死(一 )生 ( 千)山(万 )水 ( 一)日( 千)里
(千 )军(万)马 (半 )斤(八 )两
(九 )牛(二 )虎
3、看图猜成语
一波三折
断章取义
漏网之鱼
4、填成语,猜谜语


)针引线 )月
( (
)上添花 )颜薄命
满招损,谦得益。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刘 禅
• 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 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 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 ————————出自南朝宋· 刘义庆《世 说新语· 假谲(jué)》
• 【词语解释】人想到可以吃梅子就会流出口水, 这样能解渴。后来比喻愿望无法实现,便用空想 来安慰自己或他人。
万寿无疆
11.最遥远的地方—— 12.最荒凉的地方—— 13.最悬殊的地方—— 14.最反常的气候—— 15.最昂贵的稿费—— 16.最绝望的前途—— 17.最难做的饭—— 18.最好的话—— 19.最短的季节—— 20.最大的手——
(天涯海角) (不毛之地) (天壤之别) (晴天霹雳) (一字千金) (山穷水尽) (无米之炊) (金玉良言) (一日三秋) (一手遮天)
二、 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
A、对他不负责任的态度,单位领导决定铺张扬厉, 在会上公开批评。 (现多指过于讲究排场。)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 附和表示赞成。 (比喻自己没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做。)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 非整顿不可。 D、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来越多, 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形容藏书很多。)
需注意: • 1.看感情色彩是否恰当; • 2.搞清成语含义,切莫“望词生义”; • 3.看语义轻重是否得当; • 4.看成语是否“一语多用”; • 5.看成语的形容对象是否正确合理; 6.看语体色彩是否合乎语境; • 7.看成语与其他成分搭配是否恰当; 8.看成语是否符合使用习惯。
一、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A、篮球比赛输了,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吸取教训,加 紧训练,提高技艺。 (形容老是埋怨或归罪于客观。) B、这份试卷中的第1小题他花了十分钟时间才做完, 真是小题大做。 (将小题目铺张成为大文章。喻小事 当大事处理) C、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在山顶欣赏 到了美好的景色。 (比喻成就达到最高境地。) D、黄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 ,令人赞叹不已。 (人工的精巧胜过自然。形容技艺巧妙。)

成语——中国语言文化的缩影

成语——中国语言文化的缩影

四、成语使用中的十大误区
1、望文生义
那种目无全牛 例1、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 那种目无全牛 、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 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目无全牛:比喻技艺极其纯熟,已达到得 心应手的境地。 例2 、在语文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逐渐 在语文老师的严格要求下, 改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 文不加点的毛病 改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 文不加点:文章一气呵成,不用修改,形 容文思敏捷,写作技艺纯熟。
7、逻辑脱节
例12、王大妈爱干净是这一带出了名的, 、王大妈爱干净是这一带出了名的, 家中的各种物件总是摆设得有条不紊 家中的各种物件总是摆设得有条不紊。 有条不紊 有条不紊:指做事或写文章条理清晰,一 点不乱。
8、语意重复
例13、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收外来词 、 追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 时,追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这 些叫人看不懂的名称,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贻笑大方。 些叫人看不懂的名称,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贻笑大方:指被内行人笑话。 例14、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使我国人 、 生灵涂炭。 民生灵涂炭
1、这些成语是古已有之,还是现代才形成? 这些成语是古已有之,还是现代才形成?
古已有之,并约定俗成,还长期广泛使用。南辕北辙的 古已有之,并约定俗成,还长期广泛使用。 成语产生在战国,迄今两千多了,但我们现在还在用。 成语产生在战国,迄今两千多了,但我们现在还在用。
2、大家是否有因句子画线部分换为成语,而不理解 大家是否有因句子画线部分换为成语, 句义?为什么呢? 没有。因为成语的意思凝练而明确。 句义?为什么呢? 没有。因为成语的意思凝练而明确。 3、为什么不能是盲人摸鲸或者盲人摸马。可见成语 为什么不能是盲人摸鲸或者盲人摸马。 的用字是……? 的用字是 ?

成语中国文化的微观缩影PPT课件

成语中国文化的微观缩影PPT课件
2、老师,您的好意,我只能敬谢不敏,因为我有 自知之明,我做普通学生尚可,班长一职实难胜任。
敬谢不敏:谦辞。推辞做某事的客气话
如:班门弄斧、信笔涂鸦、抛砖引玉;谦辞
高抬贵手、蓬荜生辉 虚怀若谷
第38页/共46页
敬辞
误区五:语义重复,自相矛盾
练习五:请指出下列句中使用错误的成语并解析 : 1、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
第13页/共46页
成语与兵器: 自相矛盾 刀光剑影 横槊赋诗 强弩之末
第14页/共46页
成语与礼俗: 彬彬有礼 礼尚往来 五体投地 入土为安
第15页/共46页
成语与文学: 春秋笔法 行云流水 洛阳纸贵 含沙射影
第16页/共46页
成语与艺术: 曲高和寡 高山流水 滥竽充数 画龙点睛
第17页/共46页
始作俑者:比喻首开恶例的人。贬义。 4、汪锦元长期打入汪伪内部做情报工作,不 料东窗事发,被捕入狱。
东窗事发:罪行暴露。贬义,不指正面人物。
第37页/共46页
误区四:谦敬错位
练习四:请指出下列句中使用错误的成语并解析 :
1、你尽管放心,你的困难,也就是我的困难, 今后,你工作中遇到什么阻力,或是生活中遇到 鼎什力么相困助难:,敬我辞一。定用会在鼎别力人相身助上的。
立 地 成 佛
第9页/共46页
成语与文化
成语与衣食:
衣冠楚楚 纨绔子弟 残羹冷炙 山珍海味
第10页/共46页
成语与住行: 窗明几净 蓬门荜户 跋山涉水 披星戴月
第11页/共46页
成语与动物: 凤毛麟角 惊弓之鸟 螳螂捕蝉 趋之若鹜
第12页/共46页
成语与植物: 藕断丝连 披荆斩棘 指桑骂槐 良莠不齐
3、递进关系。 得寸进尺 得陇望蜀 信而有征 听其言观其行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ppt教学课件共46页文档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ppt教学课件共46页文档
1、淮橘为枳 2、云泥之别 3、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4、妙手回春5、黔驴技穷 6、炉火纯青7、阳春白雪
成语与民族精神
1、浩气长存 2、大义凛然 3、视死而归 4、气冲霄汉 5、宁死不屈 6、鞠躬尽瘁 7、坚贞不渝 8、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成语与文学典籍:
1、一鼓作气 ——《左传》 2、战战兢兢 ——《诗经》 3、一鸣惊人 4、锥处囊中
分析:成语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有 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含有生僻义,这 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 意义不仔细辨析,粗枝大叶,一瞥而过,就极 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登高自卑”不是登 上高处感觉自己的渺小。本指登山从山底下开 始,比喻事情循序进行由浅入深。“罪不容诛” 不是说罪行不够处死,而是说判处死罪还抵偿 不了罪恶。
• 这种动物是( 公鸡 )
• 读昨下天面天一气段不错话,,爸看爸看说什带么我地去公方园能放换风上筝成,语这,个
并读风一和读日句丽子,看看句子有什么变化?
• 意外的消息让我高兴的快要发狂了。爸爸总是天未亮
欣喜若狂
• 就出门,天黑了才回家,工作很辛苦,常常累得一点
早出晚归
• 劲都没了,哪有时间陪我出去玩。人未出门,可我恨
A.惟妙惟肖 C.如坐春风
B.忍俊不禁 D.不孚众望
写一写:
从下列十个成语中任选五个组成一段话:
持之以恒 周而复始 望而却步 急功近利 日积月累
浅尝辄止 狂风暴雨 勇往直前 脚踏实地 豁然开朗
成语使用中的常见错误
望文生义
用错对象
褒贬误用
谦敬错位
前后矛盾
搭配不当
用词重复
不合语境
下列成语使用是否恰当
• 1.在写作中,文不加点,只能使意思变的模糊, 并可能使正确的意思变的不正确。

成语:中华文化的缩影共48页

成语:中华文化的缩影共48页
成语:中华文化的缩影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成语:中华文化的缩影

成语:中华文化的缩影

毛遂自荐 破釜沉舟 三顾茅庐 四面楚歌
闻鸡起舞 胸有成竹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悬梁刺股

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去楚国求救,门下食客毛遂 自动请求一同前去。 • 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推荐)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 从(联合)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一起),不外索。 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胜 (我)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 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 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 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 处囊中耳。使遂蚤(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 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发也。 毛遂比至楚,与十九人论议,十九人皆服。平原君与楚合从, 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 上。” • 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赵国。 ”
• 项羽被刘邦打败后退到乌江边,刘邦命 人围着项军唱他们家乡的歌,导致军心 涣散,战士思家情切而溃不成军。
• 《史记》:“项王军壁(驻军)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 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 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 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骓马)不逝(奔驰)。骓不逝 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hè)之。项王 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抬头)。 • 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有一回,天空刮起了一阵狂风。接着,电闪雷鸣,眼看着一场暴雨就要来临。 往头上一扣,直往山上的竹林子里奔去。他气喘吁吁地跑进竹林,没顾上抹一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课件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课件

夸父逐日
精卫填海
刻舟求剑
负 荆 请 罪
卧 薪 尝 胆
乐不思蜀
望梅止渴
刘 禅
立功 地德 成无 佛量
塞翁失马
人定胜天
脚踏实地
情投意合
平分秋色 世外桃源
三番五次
大显身手 一盘散沙
轻于鸿毛
遗臭万年
主谓关系
人定胜天
脚踏实地
情投意合
平分秋色 世外桃源
三番五次
大显身手 一盘散沙
轻于鸿毛
遗臭万年
如:班门弄斧、信笔涂鸦、抛砖引玉; 谦辞
高抬贵手、高朋满座、大材小用
敬辞
3、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 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 居室蓬筚生辉。 4、我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一条 就是做到了海纳百川,虚怀若谷。
误区五:语义重复,自相矛盾
1、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 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4.使用要得体。有些成语往往具有特定的使用范围, 面对特定的对象。如果不注意,就会出笑话。如: 您刚刚乔迁新居,房屋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 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2001年全国高考试题) 5.注意辨析成语。如“不胫而走”和“不翼而飞”。 此外,还有大量近义成语,往往有细微差别,使用 时要格外注意。 6.弄清成语的字面义、引申义或比喻义。字面义是 成语的基础,引申义和比喻义都是在这个基础上产 生的。有的成语可以望文生义,如“力不从 心”“事与愿违”。有的成语意思不止于字面意义, 还应深入一步。如“粗茶淡饭” 、“叶公好龙”等。
差强人意 大体上使人满意
万人空巷 大家都从巷里出来。形容盛况 空穴来风 有穴才有风。消息并非没有原因

成语:中国文化的微观缩影

成语:中国文化的微观缩影
东窗事发:罪行暴露。贬义,不指正面人物。
误区四:谦敬错位
练习四:请指出下列句中使用错误的成语并解析 :
1、你尽管放心,你的困难,也就是我的困难, 今后,你工作中遇到什么阻力,或是生活中遇到 什么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鼎力相助:敬辞。用在别人身上
2、老师,您的好意,我只能敬谢不敏,因为我有
自知之明,我做普通学生尚可,班长一职实难胜 任。 敬谢不敏:谦辞。推辞做某事的客气话
宁缺勿滥
围魏救赵 借刀杀人 得道多助 曲高和寡
8、条件关系。 唯利是图 分久必合 9、假设关系。 有闻必录 有则改之 知己知彼
不破不立 逢人说项
风雨不改 有求必应 百战不殆
成语的运用
• 读音: • 人才济济 乳臭未干 图穷匕见 • 蓦然回首 大腹便便 如法炮制 • 字形: • 相形见绌(拙) 病入膏肓(盲) • 沧海一粟(栗) • 含义: • 字面义 引申义 比喻义
谦辞 如:班门弄斧、信笔涂鸦、抛砖引玉;
高抬贵手、蓬荜生辉 虚怀若谷
敬辞
误区五:语义重复,自相矛盾
练习五:请指出下列句中使用错误的成语并解析 :
莘莘学子:众多学生
1、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 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2、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至今还记忆犹新。
记忆犹新:过去的事,至今还清楚 记得,就像刚发生的一样。
2、让步关系。 死不瞑目 插翅难逃 罄竹难书 百读不厌 百口莫辩 3、递进关系。 得寸进尺 得陇望蜀 信而有征 听其言观其行 4、转折关系。 虽死犹生 明知故犯 不劳而获 具体而微 阳奉阴违
5、选择关系。 宁死不屈 何去何从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6 、目的关系。 守株待兔 削足适履 拔苗助长 画饼充饥 7、因果关系。 打草惊蛇 点石成金 种瓜得瓜 亡羊补牢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可以说,一部汉语成语词典简直就是一部简明百科全书。
成语与古代典籍
“兴高采烈”是一个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成语,出自 梁代刘勰《文心雕龙》一书。
原文是“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意思是嵇康俊迈豪侠 ,因此他的作品意趣高超,文笔犀利。
嵇康是三国时魏谯郡铚县(今安徽宿州)人,字叔夜,文学家 、音乐家、思想家,因不满司马氏统治,被司马昭杀害。有著作 《嵇康集》。现在这个成语已经演变为兴致高,情绪热烈的意思 了。
成语的运用
1.注意读音。如“人才济济”“乳臭未干”“图穷匕见”“虚 与委蛇”“大腹便便”“如法炮制”。
2.注意字形。如“相形见绌”“病入膏肓”“草菅人命”“如 火如荼”“沧海一粟”“锋芒毕露”。
3.注意感情色彩。成语的感情色彩分为褒义成语、贬义成语和 中性成语。比如下面一句话中成语的感情色彩就不合适:
5.注意辨析成语。如“不胫而走”和“不翼而飞”。 此外, 还有大量近义成语,往往有细微差别,使用时要格外注意。
6.弄清成语的字面义、引申义或比喻义。字面义是成语的基础 ,引申义和比喻义都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有的成语可以望文生 义,如“力不从心”“事与愿违”。有的成语意思不止于字面意义 ,还应深入一步。如“粗茶淡饭” 、“叶公好龙”等。
成语来源
1、神话传说。 2、寓言故事。 3、历史故事。 4、文人作品。 5、外来文化。
成语与文化
1.成语中体现民族精神。 2.成语反映古人日常生活。 3.成语反映古代科技发展水平。 4.成语涉及大量古代典籍 。
成语与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勤劳勇敢、富有智慧的民族,这在成 语中有集中的体现,如: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主讲 张春海
揭示目标
1、明确成语的来源,了解成语的运用特点。 2、感知成语与文化的关系,认识成语承载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 3、梳理学习过的成语,做到正确运用成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