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失分六大原因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申论失分六大原因分析

申论考试分数普遍偏低,其原因有以下6点:

一、阅读理解给定资料不细、不深、不透

很多考生习惯于按照热点分类,背诵相关的措施套路,粗枝大叶地看一下资料,就想当然地确定了申论的主旨与自己押到的热点相关,于是就抛开材料自说自话,结果是答非所问,离题万里。

从具体阅卷得到的信息看,不少考生的失误就在于对给定材料舍不得花时间,舍不得用脑力,匆匆扫描,浮光掠影而过,重要的字、词、句都没有弄清,就急于下笔。

考生必须明白,阅读理解是答写申论的基础性、关键性环节,必须认真对待,必须按培训班讲的“三读三写”法去阅读,要知道“磨刀不误砍柴功”,打好了基础,抓住了关键,再回答问题就会水到渠成,势如破竹,就会八九不离十,不至于失大分。

如:在2009年申论考试中,给定材料的主题是“产业结构升级与粮食安全”。有的考生由于没有读懂吃透材料,在论证写作中就招商引资大发议论,花费了不少力气,而且说的较头头是道,结果却偏离了主题,分数给个10分都算照顾的了。

二、忽视题目要求,不守规则去答题

申论的第三部分即“申论要求”是非常重要的,考生也都知道,但是一到考场就疏忽了,没有很好

地理解“要求”所提示的规则,就匆忙地去答题,结果往往是违规答题,失掉分数。

如:2009年国考申论的第四题“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到河南、安徽考察,引发我们许多思考。请联系给定资料,整理自己的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①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流畅。

②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要深入思考,紧密结果给定资料所反

映的问题,写一篇视野开阔,见识深刻的文章。

③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可结合“给定资料”中所反映的

一个主要问题,写一篇见解比较深刻的文章。

④1000——1200字

题目的“要求”即规则有五点:①“胡锦涛总书记到河南、安徽考察,引发我们许多思考”;②“联系给定材料”;③“自拟题目”;④报考职级与职位不同答题的要求也不同;⑤字数要求1000-1200字。这就要考生结合给定资料挖掘总书记去考察的目的、意义,并以此议论写作下去。但不少考生却对“申论要求”一眼扫过,不守规则去答题,有的甚至答到省级类题目上去了。

三、概括过于片面,缺乏综合归纳能力

在申论考试的概括部分,考生易犯两个错误:一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以偏概全。申论考试的给定材料涉及该问题的方方面面,只有对全部材料进行综合分析,运用辅导班讲的“分拣豆子”——“贴标签”等分类归纳法,抓住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的中枢神经,以达到纲举目张的作用。二是容易停留在给定材料的表面意义上,对材料深层次的寓意挖掘不出来,不能从“人”、“事”上升到“理”,“理”才是

揭示材料核心内容的“基因”。

如:2009年国考申论的第一题的要求是:

我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巨大成绩,也面临许多问题。请概述“给定资料”反映的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20分)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全面,有条理,不必写成文章,不超过300字。

下面是二位考生针对此题的答卷:

【考生答卷】1:

我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如经济迅速发展,改革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还存在许多的问题:(1)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差别大,水平层次不齐。(2)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盲目追随“东莞模式”,存在重复建设、高耗能等问题。(3)随着国家粮食价格上涨,而我国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不高,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明显不足。

【点评】答卷所分析的三点问题基本上是没错的,但是,考生的分析力度不够,没有把其中的联系概括出来,而且概括不够精确。材料中集中反映的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粮食安全的问题,此份答卷虽涉及到这两方面,但表达过于片面,没有抓住核心内容。

【考生答卷】2: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1)产业转型难度较大,一大部分企业基于产业转移成本高、难度大,积极性不高。(2)部分地方政府盲目追求招商引资,没有科学的考察及验证,结果导致重复建设、高污染、高耗能的问题的产生。(3)国际粮食价格持续上涨,我国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不高,粮食安全存在很大隐患。

【点评】这份答卷只是概括陈述,没有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也没有概括提炼出主要的问题。

四、主次不分,缺乏辩证思维

申论考试在概括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时,考生容易眉毛胡子一把抓,分不清谁是主要问题,谁是次要问题,甚至把次要的当成主要的,这就容易造成概括不准、不全,也就容易失分。毛泽东讲,在诸多矛盾并存在的情况,其中必然有一个主要矛盾,只要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就迎刃而解了。概括问题就是要学会抓主要矛盾的方法。同时在进行综合分析时,也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抓住题目的主旨,有重点地作答。

如:2009年国考第2(2)题题目的要求是:

“给定资料11”提出了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政策,认为提高粮食价格是关键之策,不必担忧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他的这种观点有没有道理。为什么?请谈谈你的见解。(400字,20分)下面是一位考生的答卷

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提高粮食价格并不能解决我国粮食安全的问题。粮食价格上涨,城镇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必然增加。支出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就会有所下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人心必然不稳,从而会直接影响到我国政治局面的稳定,因此提高粮食价格是一个十分错误的作法。

【点评】此份答卷由于没有运用辩证的思维看问题,认为提高粮食价格有巨大的危害,却没有看到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在解答此题中更应该对提高粮食价格是否能成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关键进行分析,而不能一味谈危害。此份答卷就犯了主次不分的毛病,因此必然会在此题失分。充其量给6~7分。

五、角色定位不准,造成“大跑题”

申论得分普遍偏低,首要原因是“娃娃脸,学生腔”,答题时角色定位不准。要知道,申论答题就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