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八年级复习教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复习教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巩固和掌握八年级物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力学:力的概念、重力、摩擦力、浮力、压强、浮沉条件、牛顿三定律、功和能量、机械能等。

2. 热学:温度、热量、比热容、热传递、热机、能量转化等。

3. 光学:光的传播、反射、折射、透镜、视差、色彩等。

4. 电学: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电路、用电器、磁现象等。

三、教学过程1. 自主学习:让学生提前预习,自主学习教材,梳理知识体系,找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和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进行讲解和解答。

3. 课堂练习:讲解后,及时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发现学生掌握不足的地方。

4. 课后作业:布置合理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5. 辅导答疑:在课后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四、教学策略1. 直观教学:利用实验、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具,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2.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交流能力。

4. 评价激励: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速度,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测验成绩:定期进行测验,分析学生的学习成绩,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4.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使用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教材。

2. 实验器材:力学、热学、光学、电学等相关实验器材。

初中物理复习课教案有哪些

初中物理复习课教案有哪些

初中物理复习课教案有哪些中考复习备考需要复习什么?一起来看看教师是怎么安排复习课的吧,下面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初中物理复习课教案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初中物理复习课教案一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理解惯性的概念。

能用惯性解释生活中产生有关现象。

2、知道二力平衡的概念及二力平衡的条件。

3、知道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及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教材分析重点1.惯性的应用和防止,2.二力平衡的条件,3.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难点1.判别物体受到的平衡力,2.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及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教具电脑平台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学习方法听练结合。

教学过程一、牛顿第一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的适用条件:在理想条件下的一切物体,但在日常生活中“不受力”是难以达到的。

3.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是建立在实验和推理基础之上的。

4.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例1、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静止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D.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二)惯性:1、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

(即原来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保持运动)2、任何物体、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3、物体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与物体的速度等其它因素无关。

例2、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拍打衣服灰尘脱落,是由于灰尘有惯性B.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没有惯性C.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D.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它的惯性就消失了例3.运动场上,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惯性的是( B )A.跳远运动员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B.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在空中不动C.掷出去的铁饼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D.箭被弓射出后仍向前运动二、二力平衡:1、平衡力:一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相互平衡。

初中物理复习教案简案

初中物理复习教案简案

初中物理复习教案简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初中物理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复习,合作交流,总结提高,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认识物理在生活和科技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力学部分:包括牛顿运动定律、功和能量、压强和浮力等。

2. 热学部分:包括温度和热量、比热容、热机等。

3. 电学部分: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等。

4. 光学部分: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平面镜成像等。

5. 声学部分: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特性等。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本节课要复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复习:学生自主复习课本,梳理知识点,总结规律和方法。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提问,解答疑惑。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突破难点。

5. 巩固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提高: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运用实例分析,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物理知识。

4.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5. 定期进行课堂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分析学生的掌握程度。

3. 阶段性测试:定期进行学科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4.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教学方法。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相信学生能够在复习过程中,系统地掌握初中物理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初中物理复习教案模板

初中物理复习教案模板

初中物理复习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巩固和掌握初中物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尊重科学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巩固初中物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

2. 难点: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物理教材。

2.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等。

四、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5分钟)1.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1.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2. 知识梳理(10分钟)2.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

2.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梳理知识,重点掌握难点内容。

3. 典题解析(15分钟)3.1 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分析讲解。

3.2 学生听讲并做好笔记,积极参与讨论。

4. 课堂练习(10分钟)4.1 教师布置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4.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并提供正确答案。

5. 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5.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5.2 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5.3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五、课后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2. 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遇到问题及时向教师请教。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参与度、回答问题准确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作业的正确率、书写规范性等。

3. 考试成绩:学生在单元测试中的成绩。

通过以上复习教案,教师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初中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物理素养。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初三物理复习教案5篇

初三物理复习教案5篇

初三物理复习教案5篇初三物理复习教案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要很用心的去写教案,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物理复习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

2、知道什么是动能及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3、知道什么是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及影响势能大小的因素。

4、能举例说明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5、能用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解释简单的现象。

6、通过演示实验、生活中的现象归纳和总结,提高学生观察、比较、想象、归纳的能力。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首先在学生学过的功的知识的基础上,直接从功和能的关系引入了能量的初步概念,不追求严密性。

这是因为初中只要求学生对能量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

教材列举了风、流水等能够做功,以便使学生对运动物体具有能量形成比较清楚的具体印象,同时也为讲水能和风能的利用埋下伏笔。

由此引出了动能的概念,用实验说明动能的大小跟速度、质量的关系,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势能的教学也是从做功的角度先引入势能概念,再由实验或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学习势能的大小的决定因素。

最后,教材给出了机械能的概念,并指出动能、势能、机械能的单位和功的单位相同,都是焦耳。

教法建议对于能量的引入,可以从一些涉及能量的词中,知道“能”是重要概念。

再联系做功的知识,列举实例如课本上的实例和演示小实验。

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列举运动物体能做功的现象,并分析这些不同事物的相同点,进而得出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是动能的结论。

进一步用实验或多媒体资料发现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并进而用学到的知识,即动能定义、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来分析和解释生产和生活中的现象。

对于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学习,也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设计与动能相同的学习框架,让学生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习,同时学生可以加深体验学习物理的方法和感觉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对于机械能的学习,可以用学生阅读课本或提供给学生的阅读材料,教师进行总结,注意要用联系实际的事例使学生能够分析机械能的实际问题,并理解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中“统称”的含义。

初中物理复习课教学教案有哪些

初中物理复习课教学教案有哪些

初中物理复习课教学教案有哪些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组成和状态,能正确绘制简单电路图;2. 使学生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熟练运用电流、电压的计算公式;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电流、电压的计算公式的运用。

教学重点: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的组成和状态;电流、电压的概念及其单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路实验器材(电池、导线、灯泡、开关等),电流表、电压表,多媒体设备。

学具:笔记本,铅笔,橡皮,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电路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复习内容。

2. 知识回顾:(1)复习电路的基本概念、组成和状态;(2)复习电流、电压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单位;3. 例题讲解:(1)讲解电路图的绘制方法,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2)讲解电流、电压的计算公式的应用,通过例题巩固知识;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给予反馈;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电路实验,观察电流、电压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六、板书设计1. 电路的基本概念、组成和状态;2. 电流、电压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单位;3. 电路实验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绘制一个简单的电路图,并标出各元件的名称;(2)计算给定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并说明计算过程;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一道拓展性题目,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拓展题目:设计一个电路,使两个灯泡交替闪烁。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衔接;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与实践操作;6. 板书设计;7. 作业设计;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衔接教学内容应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体系进行合理安排,确保各知识点之间的衔接自然流畅。

初中物理力学复习教案

初中物理力学复习教案

初中物理力学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力的概念、作用效果、分类和测量方法。

2. 理解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

3. 掌握重力、摩擦力、浮力等常见力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4. 能够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2. 力的分类和测量3. 牛顿三定律4. 重力、摩擦力、浮力5. 力学应用实例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相互的。

2. 复习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力的分类和测量(10分钟)1. 复习力的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等。

2. 复习力的测量: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三、牛顿三定律(15分钟)1. 复习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受外力或受平衡力。

2. 复习牛顿第二定律:F=ma,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3. 复习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四、常见力(10分钟)1. 复习重力:G=mg,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2. 复习摩擦力: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 复习浮力:F浮=G排,浮力与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相等。

五、力学应用实例(10分钟)1. 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力学知识解决问题。

2. 举例说明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复习的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 鼓励学生课后加强练习,巩固力学知识。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力学知识的习题,检验学生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

3. 期中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力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力的概念、分类、测量、牛顿三定律、常见力和力学应用实例,使学生对力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后,加强对学生的练习指导,提高学生的力学知识水平。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5篇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5篇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5篇在教学中,认真备课,认真阅读教科参考书,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编写好教案制定好教学计划。

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关心爱护学生,特别是差生,课堂密切注意他们,教育他们求学勿半途而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1一、基本说明1、本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基本信息作者2、教学内容1)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2)年级或模块:九年级3)所属的章节:第十六章第三节4)教学时间45分钟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会查比热容表。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探究学习,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内容分析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热传递、热量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提出了比热容的概念,它是本章的重点知识。

本节教材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常识出发提出问题,经过探究活动得出结论,并应用探究所得解决实际问题,新教材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验探究。

本课时教学内容主要是比热容的概念的建立,这是下节课进行热量计算的基础。

应把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作为本节教学的重点。

由于比热容的概念内涵较深、外延较广,涉及热量、温度变化、质量三重概念间的关系,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所以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以及应用比热容的知识来解释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3、学情分析从学生角度看,学生已基本掌握探究的程序,基本掌握了控制变量、转换、比值定义等方法的运用,本节的探究活动教材采用的是一种部分探究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切实体验物质的热属性,以加深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4、设计思路主要采用科学探究等方法开展本节教学,探究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给比热容下定义时,用到比值定义法、类比法。

物态变化复习学案

物态变化复习学案

物态变化复习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初中物理复习课,主要复习教材中关于物态变化的内容。

包括固态、液态、气态的基本特征,以及物态变化的六种类型: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难点: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和放热的特点,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组关于物态变化的现象,如冰块熔化、水蒸气凝结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 知识点讲解:教师根据教材章节,详细讲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基本特征,以及物态变化的六种类型: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3.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如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过程、液化和汽化的区别等,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教师发放练习册,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互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疑问,共同解决问题。

6. 板书设计:教师在黑板上列出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方便学生复习和记忆。

六、作业设计1. 请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答案:如冰块熔化、水蒸气凝结、霜的形成等。

2.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有什么不同?请举例说明。

答案: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

3. 液化和汽化的过程是否吸热或放热?请说明原因。

答案:液化过程放热,汽化过程吸热。

因为液化是气体变为液体的过程,需要释放能量;汽化是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需要吸收能量。

初中物理_物态变化(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物理_物态变化(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物态变化》复习课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复习温度和温度计的知识,熟练掌握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并能准确读数。

2.回顾六种物态变化的重点知识,并能利用相关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同时养成节水、节粮的好习惯。

3.通过对熔化、沸腾实验的回顾,进一步理解物态变化规律。

4.通过图像专项训练,提高利用图像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1.熟练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并准确读数。

2.通过复习能灵活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解释现象。

3.理解巩固熔化、沸腾实验过程及规律并能识别和分析图像信息。

【学习难点】利用图像信息解决问题【评价设计】1.通过问题1、2检测目标1的达成;2.通过问题3、4、5、6、7、8、9、10、11、和12检测目标2的达成;3.通过问题13、14、15、16检测目标3的达成。

4.通过问题17、18 检测目标4的达成。

【学习过程】复习课引入:我们刚学完了《物态变化》,这一章内容难度并不大,但是知识点比较多、比较的琐碎,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把这些零散的知识像穿珍珠一样把它们串成一条完美的项链好不好?阅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让学生清楚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用“珍珠”和“项链”分别代表零散的知识点和完整的知识体系的重要性,了解本节复习课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斗志。

板块一:温度(一)基础知识梳理借助导学案的导读提纲,自主复习有关温度的基础知识,并在小组内交流、质疑、答疑。

教师以提问、追问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评价。

问题1、使用温度计时你是如何快速准确的分辨出示数是“零上”还是“零下”?横放的温度计你又是怎样辨别的呢?【设计意图】:通过提问、追问的评价方式,让个别学生把温度计读数技巧教给给全班同学。

问题2、利用复习的温度基础知识,你能轻松过关吗?学生自主完成“轻松过关(一)”中的两个问题。

(二)轻松过关(一)1. 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B. 我国江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 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2.在图中,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___设计意图:通过设计两道重点习题及时评价学生对第一板块知识的掌握情况。

初中物理上册复习课教案

初中物理上册复习课教案

初中物理上册复习课教案教学目标:1. 巩固和掌握初中物理上册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

2. 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内容:1. 力学:牛顿三定律、功和能量、浮力、重力、压力、摩擦力等。

2. 热学:温度、热量、比热容、热传递、蒸发和沸腾等。

3. 电学: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电路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力学、热学、电学三个部分的主要知识点。

2. 提问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情况,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二、复习力学(15分钟)1. 复习牛顿三定律,让学生通过实例来理解和应用这些定律。

2. 复习功和能量的概念,让学生掌握功的计算方法和能量的转化。

3. 复习浮力、重力、压力、摩擦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解决相关问题。

三、复习热学(15分钟)1. 复习温度、热量、比热容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热量传递的原理。

2. 复习蒸发和沸腾的原理,让学生了解蒸发和沸腾的条件和特点。

四、复习电学(15分钟)1. 复习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让学生掌握电流的计算方法和电阻的测量方法。

2. 复习欧姆定律的应用,让学生能够解决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问题。

3. 复习电功、电功率的概念,让学生掌握电功的计算方法和电功率的计算。

五、实验操作和解决问题(15分钟)1. 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物理现象,增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点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总结和复习计划(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复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 布置复习计划,让学生明确接下来的复习内容和目标。

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清晰,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2. 学生能够通过实例来应用所学的知识点。

3. 学生能够在实验中体验物理现象,提高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初中物理复习教案教案

初中物理复习教案教案

初中物理复习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力的概念、分类、作用效果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并能运用这些定律分析实际问题。

(3)掌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理解速度、加速度、位移等基本物理概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力的基本概念,提高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2)运用多媒体演示实验和实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牛顿定律的应用。

(3)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分类、作用效果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

2.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加速度、位移等基本物理概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力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用效果。

(2)牛顿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加速度、位移等基本物理概念。

2. 难点:(1)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2)相对论原理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力的作用实例,如推门、拉绳等,引导学生回顾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复习:(1)力的概念、分类、作用效果。

(2)力的相互作用规律。

(3)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4)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加速度、位移等基本物理概念。

3. 实例分析:运用多媒体演示实验和实例,如滑块与斜面实验、汽车加速运动等,引导学生运用牛顿定律分析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力与运动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力的作用效果、牛顿定律的应用以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等关键知识点,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力与运动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初中教师物理复习教案

初中教师物理复习教案

初中教师物理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2)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3)了解惯性的概念,表述牛顿第一定律;(4)掌握二力平衡及其条件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构建知识框架和网络,使学生牢记基础知识;(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1)力和运动的关系;(2)物体的浮沉条件;(3)惯性的概念;(4)二力平衡及其条件的应用。

2. 难点:(1)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理解;(2)二力平衡及其条件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力和运动的关系。

2. 知识梳理:(1)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物体的浮沉条件: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取决于物体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

(3)惯性的概念: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4)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 课堂互动:(1)举例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讨论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4. 知识巩固:通过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知识点框架;2. 完成课后练习题;3. 思考本节课的难点问题,准备下节课的讨论。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了《力和运动》这一章节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对于本节课的难点问题,学生在课堂上已有一定的理解,但还需在课后进行深入思考和练习。

下一节课将继续巩固本节课的内容,并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初中中考物理复习压强教案

初中中考物理复习压强教案

初中中考物理复习压强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压力的概念,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2. 掌握压强的概念,理解压强的计算方法及单位。

3. 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的因素,了解大气压强的特点及应用。

4. 能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压力概念及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2. 压强概念、计算方法及单位。

3.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及计算。

4. 大气压强的特点及应用。

5. 压强在生活中的实例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气球、压缩空气等,引导学生思考压力的概念及作用效果。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教材或导学案,自主学习压力的概念、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实验或示意图,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的因素。

4. 讲解与演示:教师讲解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单位,演示实验或动画,帮助学生理解。

5. 练习与应用: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压强知识,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拓展学生思维。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 利用实验、动画等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3. 运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4. 采用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题:通过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学生对压强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例分析:让学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评估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导学案。

2. 实验器材:如气球、压缩空气等。

3. 动画、图片等教学素材。

七、教学时间1课时八、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加强对压力的概念、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的理解。

初中物理章末复习教案

初中物理章末复习教案

章末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本章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复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1. 复习本章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电压、电流、电阻等。

2. 分析本章重点实验,引导学生掌握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

3. 结合生活实例,探讨本章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本章所学内容,为新课复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5分钟)学生自主复习本章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巩固所学知识。

3. 合作学习(2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本章重点实验,总结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

4. 探究学习(20分钟)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探讨本章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章复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解答学生疑问。

6.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布置适量作业,巩固复习成果,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复习过程,提高学习兴趣。

2. 利用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热情。

3. 结合生活实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关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复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3. 课后访谈:与学生进行课后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收集教学反馈。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九年级物理教材。

初中物理力和运动复习课教案《力和运动》范本

初中物理力和运动复习课教案《力和运动》范本

《力和运动》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

(2)掌握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

(3)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产生和作用。

(4)掌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理解参照物的选择。

(5)掌握速度、加速度、位移等基本物理量的定义及计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力和运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利用实验和演示,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点的理解。

(3)采用小组讨论、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实事求是的精神。

(3)引导学生关注力和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1)力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2)力的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3)力的作用效果:形变、运动状态改变等。

2. 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2)牛顿第二定律:力与运动的关系。

(3)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3. 重力、弹力、摩擦力(1)重力的产生和作用。

(2)弹力的产生和作用。

(3)摩擦力的产生和作用。

4.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参照物的选择。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原理。

5. 速度、加速度、位移(1)速度的定义及计算。

(2)加速度的定义及计算。

(3)位移的定义及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

(2)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

(3)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产生和作用。

(4)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5)速度、加速度、位移的定义及计算。

2. 难点:(1)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2)摩擦力的计算。

(3)相对性原理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力和运动的知识。

2. 利用实验和演示,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点的理解。

3. 采用小组讨论、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4. 结合实际例子,培养学生运用力和运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教案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教案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初中物理中考复习教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教案模板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初中物理复习课教学教案有哪些

初中物理复习课教学教案有哪些

初中物理复习课教学教案有哪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复习的内容为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九章《电》的部分,具体包括第1节“电流的形成”、第2节“电路的组成”以及第3节“电路的状态”。

通过回顾这三个部分的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电流、电路的基本概念,了解电路的三种状态,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流的形成过程,理解电流的概念及单位。

2. 使学生能够明确电路的组成,掌握电路图的识别和绘制方法。

3. 帮助学生理解电路的三种状态,并能分析实际电路中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电路图的识别和绘制;电路三种状态的分析。

教学重点:电流的形成过程;电路的组成;电路状态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导线、电池、电路图板等。

2. 学具:每组一套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导线、电池、电路图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电流表、电压表等实验器材,展示电流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回顾电流的概念。

2. 教学内容回顾(15分钟)(1)电流的形成(2)电路的组成(3)电路的状态3.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两道例题,分别涉及电流的形成、电路的组成和电路的状态。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随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组讨论(10分钟)7.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电流的形成2. 电路的组成串联电路并联电路3. 电路的状态开路短路通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电流的形成过程。

(2)绘制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图和并联电路图。

2. 答案:(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串联电路图、并联电路图见附件。

(3)开路: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短路:电路中电阻很小,电流很大;通路:电路中电流正常通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电流、电路的知识掌握情况较好,但在电路图的绘制和分析方面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初中物理复习课教案

初中物理复习课教案

初中物理复习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初中物理复习课,教材章节涉及《力》、《热》、《光》、《电》四个模块。

复习内容具体包括:力的概念、重力、摩擦力、二力平衡;热量的传递、温度与热量关系、比热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

二、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物理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的概念、重力、摩擦力、二力平衡;热量的传递、温度与热量关系、比热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

难点:力的合成与分解;热量计算;光的折射定律;串并联电路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三角板、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力的概念,如提书包、拉车等,让学生感受力的作用。

2. 知识点讲解:(1) 力的概念、重力、摩擦力、二力平衡。

(2) 热量的传递、温度与热量关系、比热容。

(3) 光的传播、反射、折射。

(4) 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

3. 例题讲解: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如力的合成与分解问题、热量计算问题、光的折射定律应用问题、串并联电路计算问题等。

4. 随堂练习:针对讲解的知识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场练习,巩固知识。

5.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解答疑难问题。

六、板书设计力的概念、重力、摩擦力、二力平衡;热量的传递、温度与热量关系、比热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

七、作业设计2.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3. 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自选课后习题进行练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物理兴趣小组、科技创新活动等,提高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上好一节复习课是至关重要的。

长期以来,复习课给人的感觉就是炒剩饭,学生兴趣不高,参及度不够,课堂沉闷,一堂课下来教师气喘吁吁,学生呆若木鸡,该讲的觉得都讲了,但学生掌握效果较差。

旧的复习模式确实难以唤起学生的热情和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更不要说激发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基于这种情形,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改的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兴趣,让复习课堂充满活力,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将显得尤其重要,因它既无现成的教材,也无固定的模式,因此及新课相比更显难教。

怎样上好复习课?这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

首先,应该把新课程理念渗透到教学中去,应把时间还给学生,应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双基”及“能力”的和谐统一,起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如何才能使一堂物理复习课更好地融入新课改精神,实现“双基”及“能力”的和谐统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一、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变“巩固基础”为“自我表现”新课标精神要求教师必须指导学生“会”学习,使他们能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学,教师要摆正自己在复习教学中的位置,真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恰当地发挥主导作用,从而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去启发、点拨。

要大力提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少一点讲解、分析,多一些引导、点拨、激励,彻底改变那种牵着学生走的状况。

课堂上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快,想方设法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可以改变习惯的、固定的课堂模式,采取全新的模式,使课堂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促使学生不断掌握学习方法,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灵活应用”的复习目的。

二、通过自身梳理知识、总结规律,写心得体会,变“讲授复习”为“主动求知”。

物理学有其自身较强的规律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在复习之前,学生平时按课时学到的分散的零碎的物理知识,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在组织学生上复习课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可以独立,也可分组)整理知识结构,通过让学生自己整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许多学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整理出了一章的知识结构。

如在上复习课时,许多学生以枝状式、列表式、主线式等整理出了本章的知识结构,而有的学生却另辟蹊径用图画式。

通过这样的复习,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归纳、整理,对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特别深刻。

最后,在老师指导下,要求学生写出复习心得体会。

以往在上完一节复习课时,老师在黑板上归纳几点,学生就在本子上记几点,一到下课,书本一合,这节课就万事大吉了。

其实,一堂课下来,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体会。

自己的体会才是最重要的,针对自己的体会,及时归纳,其效果远远胜过老师的包办代替。

三、留出时间给学生提问,由教师或学生解疑,变“运用知识”为“实践探索”新课程是以“问题”为线索贯穿每章、每节的始终。

针对新课程的这一要求,复习时尽量给学生留出自由提问的时间,来解决疑惑。

因此应让学生对疑点“发问”。

如在《远距离输电》一节中,有的学生提出:高压线是什么材料的?一位同学马上回答是铜的,因为铜的电阻小,熔点高。

这时教师从电能的输送方面加以启发引导,学生经过热烈讨论,找到了满意的答案。

还有的学生提出:超导现象是怎样回事?这样尖锐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可能会措手不及,处理不恰当会非常尴尬,可以放手给学生,课后共同上网查找资料,自己体验成功的乐趣。

经过这样的尝试,学生不仅提得出问题,而且提的问题很多,有的问题还具有代表性、针对性。

以问题导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使学生愿学、乐学,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复习效率。

四、精心设计创新习题,使复习气氛更具趣味性,变“知识构建”为“大胆创新”为了使习题训练真正起到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必须联系生活,联系生产技术,精心设计创新习题,做到融知识及娱乐于一体。

比如针对“电功率”的内容,(课前准备了15W和100W的灯泡发给学生观察)以白炽灯泡为主线,让学生提出几个及电功率有关的问题。

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考虑之后,提出:为什么灯丝断了重新搭接起来会更亮?灯泡用久了为什么会变暗?围绕着灯泡,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激活状态,积极的动手、动脑、动口,最后又提出了为什么两种灯泡的灯丝粗细不一样?是粗的亮还是细的亮?这时教师出示了两个灯泡,让有争议的两位同学亲自上来动手做实验,答案终于明朗了。

教师这时再适时提出:两个外形相同、额定电压相等的灯泡,怎样来比较它们的额定功率呢?此时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思路更开阔,这种方式的习题把欢乐的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五、创建和谐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在复习中要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应有和谐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这就需要以一种关爱的心态面对学生,引导学生认识错误,纠正错误,在复习中不时设置一些学生易错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辨析,使学生思维处于激活状态,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增强师生互动,调动学生最佳的精神状态,让学生时刻有兴奋点出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都取得进步,都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学生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才能乐学,必然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如果总是被学习失败的阴影所笼罩,他们迟早会丧失学习兴趣的,这样的复习课就失去了意义。

六、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体现求新,达到温故而求新的目的新的刺激,能使人的大脑皮层产生新的兴奋中心,使人的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记忆力更强.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增添新知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复习质量。

1.挖掘课本知识,适当补充新内容。

教师在新授课中,不可避免存在知识的遗漏和疏忽,学生也不可能把大纲和教材所涉及的知识学懂吃透。

因此,必须在全面扎实复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注重查漏补缺,针对课本上的有些内容,适当给学生增加点新知识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所学知识.例如,在复习电路时补充楼梯灯的光控及声控电路,让大家知道物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并且物理非常有用。

显而易见,在复习中适当增加一点新知识,结合现代科技挖掘综合题材知识,加以分析和强调。

这既能提高学生兴趣,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又能培养学生的能力。

2.要善于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变换各种教学方法,变换新角度去理解知识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不同角度理解知识点,通过复习,把概念及规律统一起来、把计算及能力统一起来,让学生学得轻松,理解得透彻,记忆得牢固。

例如:电学中“短路”这个概念,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难点,不易攻破。

新授课描述为“用一根导线直接把用电器或电源连接起来”,复习时可以通过计算一根导线及一个灯泡的总电阻,来理解短路时电流过大的原因,还可以通过“并联电路电流及电阻成反比”的知识计算出两者各分得的电流值来比较,发现电流大部分流经导线,而灯泡几乎没有电流通过。

变“机械运算”为“创新探究”。

学生既理解了“分流”,又加深了“短路”的理解。

所以,复习中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可使整个复习过程生动活泼,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总之复习课要上好,教师多动脑,在复习时不仅要挖掘新教材的资源,更要开发教材资源,挖掘生活常识,搜索信息,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重点要抓牢,覆盖面不能小,最好归为知识链,概念既清又全面;教法"新、趣、明",例题要精编,配合概念来设题、既要简练又多变。

因此教师应是复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参及者,只有这样,才能让复习课事半功倍,体现出新课标的理念。

怎样上好初中物理复习课初三学生即将面对中考,今后一段时间几乎都是复习课。

复习课目的一方面为巩固物理知识、复习物理概念,同时,也是为进一步培养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理解和深化物理概念。

课堂教学模式如下:前提诊测—认定目标—精讲导学—巩固强化—评价小结—课后作业(一)前提诊测先通过小测验的方式或提问课本基本概念基础知识方式,对学生掌握的程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认定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起点和归宿。

具有定向、激励、调控功能。

认定目标环节让学生感知复习目标,初呈印象,展示目标后进行学习定向。

引导学生进行章节知识复习,实现知识重组。

1制定准确性、层次性的教学目标在知识能力情感方面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制定复习课教学目标,突出大纲规定的三个层次知道、理解、掌握和运用。

如《中考说明》中对知识掌握的要求分知道、理解、掌握三个层次要求,具体要求见《中考说明》。

2.制定具体突出、可测性的教学目标制定的教学目标尽可能使用外显行为动词,提出明确教学要求。

不能太抽象,不好检测。

例如,下述目标的定位是不恰当的:理解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条件。

"理解"一词不当,应换成说明即说明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条件。

同时,制定目标太过分具体,如理解影响蒸发快慢及表面积、温度、气流有关,这条目标一是用词不当,二是过分具体,在学生尚未将要复习知识学习以前,很难接受过分具体目标,上述目标可改为能举例说明影响3. 采取课前粗知,课中细知,课后深知的认定方式课前粗知,在课始向学生简要交代本节教学目标,目的是让学生清楚本节课要"干什么";课中细知即讲课过程中把目标及知识相结合,让学生明白每一个知识点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要求;课后深知,即课堂小结时提出终结性的目标要求。

让学生形成整体感知和表象。

(三)精讲导学此环节是复习课的中心环节。

以典型例题为依托,重思维训练及学法指导。

其功能上是通过教师有效指导完成知识结构同化、顺应及构建。

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针对性的培养,其教学形式采取问题导学,设置系列问题,以问题为线索,以CAI为辅助学习手段,实现教学目标中思维能力目标的实现。

①选择及考点相关的习题例题的变式练习,重点在变式,多发散,多激励,多活动②以低起点,小步子,大密度,快反馈,强矫正为训练策略③重视学法渗透及指导。

巨人学校自己编写了中考复习教材,是完全针对北京中考而量身打造的复习用书,便于北京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对北京中考的命题方向和思路进行把握,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考生的复习效率。

所选试题均选自近年北京中考真题,具有鲜明的指向性,通过练习能够从中读出北京中考命题的思路;并且依照北京物理中考大纲对试题难度3:1:1的要求,依据各章节重难点的不同分布将所有试题按难度分为三类:一星级试题占中考60%的比重,本类试题主要用于扎实基础,做好本类试题,是取得优秀成绩的第一步;对于基础不错,希望这中考中取得中等以上的考生,则力争占20%的二星级题目熟练掌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