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课件:课标23篇文言文知识归纳与练习

合集下载

2020中考语文复习课件28.第一部分 专题一 第23篇 伯牙善鼓琴(统编教材已删除)

2020中考语文复习课件28.第一部分  专题一  第23篇 伯牙善鼓琴(统编教材已删除)

【语段(二)参考译文】 钟子期在夜里听到敲击磬的声音非常悲伤,派人召见敲磬 的人,问他:“你怎么会将磬敲得这样悲伤呢?”那人回答说:“我的父亲不幸杀了人,自 己也无法活了;我的母亲虽然活了下来,却没入官府替公家酿酒;我自身虽得以活命, 却替公家敲磬。我已经三年未曾见到我的母亲了。昨天晚上我在街市见到我的母亲,思 量给母亲赎身,可是我身无分文,就连自己都已是公卿家的财物。这就是我悲伤的原因。”
(选自《伯牙善鼓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钟子期夜闻击磬者而悲,使人召而问之曰:“子何击磬之悲也?”答曰:“臣 之父不幸而杀人,不得生;臣之母得生,而为公家为酒;臣之身得生,而为公家击磬。 臣不睹臣之母三年矣。昔①为舍氏睹臣之母,量②所以赎③之,则无有,而身固公家之财 也。是故悲也。”
钟子期嗟叹曰:“悲夫,悲夫!心非臂也,臂非椎④非石⑤也。悲存乎心而木石应之。 “故君子诚乎此而谕乎彼,感乎己而发乎人,岂必强说乎哉?”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篇目及备战演练
其他
第 23 篇 伯牙善鼓琴(统编教材已删除)
考情检索:新增课标篇目,未考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4 题。(共 11 分) (一)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 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 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 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 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钟子期叹息着说:“真让人悲伤啊,真让人悲伤啊!心并非手臂,手臂不是槌也不是 石头。但是悲伤存放于心中就能够让木石都应和着。”因此君子心中有这样的感觉就会在 别的地方表现出来,自己感动就能够感动别人,哪里还需要一定用语言表达出来呢?

语文中考专题一文言文阅读(文体知识、考点讲解)课件

语文中考专题一文言文阅读(文体知识、考点讲解)课件
3.成语对应法(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成语中保留了 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 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语的词义。
4.古今比照法(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义):汉语词汇中一 部分词,古为今用,可根据具体语境确定词语是否可以古今通用。 这里要特别注意古今构词特点,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 往往有其固定义项。
当于“可要”
⑥表选择
⑥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北冥有鱼》)
①介词,在 ②介词,到 ③介词,从
④介词,在 于
⑤介词,向 ⑥介词,给 ⑦介词,对、对于 ⑧介词,表比较,比 ⑨连词,表示另提一事
①尝射于家圃(《卖油翁》) 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③受地于先王(《唐雎不辱使命》)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⑤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⑥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 ⑦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⑧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⑨至于夏水襄陵(《三峡》)
⑩表时间或方位的界限或范围
⑩自康乐以来(《答谢中书书》)
①连词,表并列 ②连词,表承接
①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 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湖心亭看雪》)
③连词,表递进,而且, ③而形貌昳丽(《邹忌讽齐王纳谏》)
并且
而 ④连词,表修饰
④隶而从者(《小石潭记》)
⑤连词,表转折,然而, ⑤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二章》)
⑪助词,用在“前、后”等词前,表示 ⑪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对时间或方位的限制
①介词,给,替
①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十二章》)
②介词,为了
②为宫室之美(《鱼我所欲也》)
③介词,向,对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3篇 醉翁亭记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3篇 醉翁亭记
不知太守之乐. 其乐也 本义:快乐
句中意思: 以……为乐
第23篇 醉翁亭记
4.重点实词
(1)环.滁皆山也
环: 环绕
(2)林.壑.尤美
林壑: 树林和山谷
(3)峰回.路转
回: 曲折、回环
(4)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 茂盛的样子
(5)饮少辄.醉
辄: 就
(6)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寓: 寄托
(7)日出而林霏.开 霏: 弥漫的云气
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人来人
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 往,络绎不绝的,这是滁州的百姓在游玩。到
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 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就肥;用泉水酿酒,
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 泉水甜酒水清;山上野味野菜,杂乱地在前面
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 摆开,这是太守(在开)野宴会。宴中欢饮的
憾: 怨恨
(4)一山之隅. ,一泉之旁
隅: 角落
第23篇 醉翁亭记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 有人喝醉并且劳累了,就一定会到醒心亭观望风景。 (2)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 而我又可以借着文章在他的文章之后寄托名声,难道不感到欢喜、幸运吗? 3.曾巩在文中认为“醒心亭”能够“醒心”的原因是什么?(用文 中原句回答)
间的,是喝醉了的太守。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
不久夕阳落在西山,人影纵横散乱,这是
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众宾客跟着太守回去了。树林里浓荫覆盖,
第23篇 醉翁亭记
原文呈现
译文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 鸟儿的鸣叫声忽上忽下,是游人走后鸟儿在
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 欢乐呀。但是飞鸟只知道山林中的乐趣,可

中考语文复习第一部分课内文言文阅读23.《伯牙善鼓琴》课件

中考语文复习第一部分课内文言文阅读23.《伯牙善鼓琴》课件

【答案】 示例:知音是存在于广袤天宇之下、茫茫人海之中,却能够与自己心灵相通、 志趣相投的人;是可以与自己在心灵上产生美好共鸣的人。
全突破·归纳探究 问题探究
4.伯牙如何“善”鼓琴,锺子期又如何“善”听?
【答案】 伯牙把自己的情怀寄托于琴音,心中所想皆可弹奏,琴技炉火纯青。而锺子期 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无论伯牙如何弹奏,锺子期都能准确道出伯牙的心意。
类型
课内外文言文对照
【参考译文】 【乙】董源善于绘画,尤其拿手的是秋天山岚远景的画作,大多描摹江
南的真山,不用奇特峭拔的笔法。此后建业的僧人巨然效法董源的画法。 大体上董源与巨然的画都合适远看,他们用笔非常潦草,近看画几乎不像任 何事物,远看就觉得景物鲜明,情思幽远,如同看到人间胜境。例如董源画 的《落照图》,近看没有什么效果,远看村落隐约深远,全是一派晚景,远处 山峰顶上好像有落日返照的霞光,这是它的奇妙之处。
全突破·归纳探究 问题探究
5.本文是如何环绕“知音”安排结构的?
【答案】 ①“知音”是贯串全文的线索。“知音”表现在“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 听”,全文环绕这句话逐步展开。 ②“知音”表现在“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这句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③作者由伯牙对“知音”的感慨抒发出自己对知音的渴求,突出了文章主旨。
全突破·归纳探究 字词释义
1.伯牙善鼓琴
2.志在登高山 3.峨峨兮若泰山 4.洋洋兮若江河 5.伯牙所念 6.锺子期必得之 7.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善: 鼓: 志: 峨峨: 洋洋: 所念: 得: 阴:
全突破·归纳探究 字词释义
1.伯牙善鼓琴
2.志在登高山 3.峨峨兮若泰山 4.洋洋兮若江河 5.伯牙所念 6.锺子期必得之 7.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中考23篇文言文复习资料

中考23篇文言文复习资料

中考23篇文言文复习资料中考23篇文言文复习资料文言文作为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部分。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文言文,我整理了以下23篇文言文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

1. 《孟子·告子上》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孟子对于教育的看法,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教育应该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

2. 《论语·为政》这篇文章是孔子的言论,主要强调了一个君子在为政时应该具备的品质和行为准则,如忠诚、正直、谦虚等。

3. 《史记·太史公自序》这篇文章是司马迁的自序,主要介绍了他的学术成就和写作动机,以及对于史学研究的看法。

4. 《汉书·食货志》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汉代的经济状况和物产,对于了解古代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5. 《后汉书·班彪传》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班彪的生平事迹和学术成就,对于了解后汉时期的文化和学术状况有一定的帮助。

6. 《三国志·魏书·王毌丘诸葛贾文若传》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王毌丘、诸葛贾和文若三人的事迹和贡献,对于了解三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状况有一定的帮助。

7. 《晋书·王导传》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王导的生平事迹和政治成就,对于了解晋朝的政治和文化状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8. 《宋史·张浚传》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张浚的生平事迹和军事才能,对于了解北宋时期的政治和军事状况有一定的帮助。

9. 《元史·忽必烈本纪》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忽必烈的生平事迹和政治成就,对于了解元朝的政治和文化状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0. 《明史·太祖本纪》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明太祖朱元璋的生平事迹和政治成就,对于了解明朝的建立和政治状况有一定的帮助。

11. 《清史稿·太宗实录》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清太宗康熙的生平事迹和政治成就,对于了解清朝的政治和文化状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2. 《红楼梦》这部小说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主要讲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等人的爱情故事和家族兴衰的历史背景,对于了解清代社会和文化状况有一定的帮助。

中考文言文考点梳理与解题指导ppt课件

中考文言文考点梳理与解题指导ppt课件

代词:代人、事、物,指示代词。
如:“徐公来,孰视之。”、“暮寝而思之。”
助词:(1)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句末,凑足音节,不译。 如:怅恨久之。
(4)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如:何陋之有。
动词:相当于“去”、“到”。如:辍耕之垄上。
4
复习策略:
分类整理法。文言文知识点主要有文字、词语、句式、翻译。 文字包括字音、字形;词语包括实词(如古今异义、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通假)、句式涉及文言常用句式和特殊句式;翻译涉 及直译、意译。建立知识网会让你对文言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复习才会更有针对性 。(从字、词、句及对文意的理解)
例如:在整理通假字时,指导学生将所学古文中的通假字全 都挑选出来,制一个《通假字表》,将每个通假字的出处、所通 字、原义、通假义都明确化,这样在复习到通假字的知识时,只 要将系统化、条理化的《通假字表》搞懂就行了。其他的知识点 如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来归类复习。
完整版ppt课件
18
<三>、文言语句理解与翻译
1.文言句式理解
判断句: …者,…也;…者,…;…,…也。
翻译时加“是”
被动句: 为……所,翻译时加“被”
倒装句: 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谓语前置…翻译时要理清顺序
省略句: 缺句子成分,翻译时需补充
完整版ppt课件
19
式 文 判断句
言断词古,代在汉翻语译中时一要般加不上用判判断
中考文言文
考点梳理与解题指导
完整版ppt课件
1
考点设置
1.重点文言实词(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等)的含义;

第23篇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

第23篇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
“好啊!高耸的样子就像泰山!”伯牙内心想着流水。钟子期又 喝彩道:“好啊!
【课文注释】 ①志在登高山:意念(出现)登 高山的情景。志,意念、心情。
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 【课文注释】
期必得之。
②阴:山的北面。
③卒(cù):突然。这个意义后写作“猝”。
盛大的样子像江河一样!”凡是伯牙弹琴时心中
钟子期辄穷其趣⑦ 。伯牙乃舍琴⑧而叹曰 :“善哉,善哉,子之听
钟子期就点明他的旨趣。伯牙便丢开琴,长叹道:“好啊,好啊,你
⑤霖雨:连绵大雨。 ⑥操:琴曲名。 ⑦穷其趣:点明他的旨趣。穷, 穷尽。趣,旨趣,意旨。 ⑧舍(shě)琴:丢开琴。意思是 停止弹琴。
听琴时所描述的
夫!志想象犹吾心也⑨ 。吾于何逃 【课文注释】
情谊令人感动,说明知音难得、知己难求的道理。
1.通假字 卒逢暴雨_“__卒___”__同__“__猝___”__,突___然________
2.古今异义 初为霖雨之操 古义: 琴曲名
今义:操持、操作
3.一词多义
伯牙善鼓琴
善于、擅长
善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好
4.词类活用 (1)钟子期辄穷其趣__形__容__词__用___作__动__词__,_穷__尽________ (2)伯牙善鼓琴 __名__词___用__作__动__词__,_弹__奏__________
今齐地方千里 方圆 而志在流水 志向 (5)志 寻向所志 记号
3.词类活用 伯牙破琴绝弦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损坏,使……折断
4.重点虚词 锺子期听之 助词,无意义
之 少选之间 助词,的
5.其他重点词
(1)伯牙鼓琴
_弹___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及强化训练——第23篇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

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及强化训练——第23篇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

④少选:须臾,一会儿。 ⑤志在流水:志向在随流水常进不 懈。
“善哉乎鼓琴,汤汤⑥乎若流水。” 【重点注释】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
⑥汤汤(shānɡ):水大流急的样子。
“琴弹得太好了,就像流水一样激荡。”锺子期死了之 后,伯牙摔坏了琴,折断了弦,终身不再
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为之弹琴的人了。
今齐地方千里 方圆 而志在流水 志向 (5)志 寻向所志 记号
3.词类活用 伯牙破琴绝弦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损坏,使……折断
4.重点虚词 锺子期听之 助词,无意义
之 少选之间 助词,的
5.其他重点词
(1)伯牙鼓琴
_弹___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终身不复鼓琴
_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_山___的__北__面____________________
(6)乃援琴而鼓之 (7)吾于何逃声哉
__拿__,__拿__过__来__________________ __逃__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钟子期辄穷其趣
_旨__趣___,意___旨___________________
5.其他重点词
(1)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 _这__里__指__用___音__乐__表__现___的__意__境_____
(2)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_山__高___的__样__子__________________
(3)洋洋兮若江河
_盛__大__的__样___子__________________
(4)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__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语文课标23篇文言文重点句子整理(实用)

初中语文课标23篇文言文重点句子整理(实用)

初中语文课标23篇文言文重点句子整理(实用)九年级下册1.《鱼我所欲也》(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中心句)(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3)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举例论证)(6)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举例论证)2.《送东阳马生序》(1)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2)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3)余则缊(yùn)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生以乡人子谒(yè)余,撰长书以为贽(zhì),辞甚畅达。

(6)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

(7)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3.《曹刿论战》(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统领全文)(2)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3)小信未孚(fú),神弗福也。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6)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mǐ),故逐之。

4.《邹忌讽齐王纳谏》(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yì)丽。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5)令初下,群臣进谏(jiàn),门庭若市。

5.《出师表》(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罚臧否(pǐ),不宜异同。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4)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7)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

中考语文文言知识大盘点和阅读训练课件

中考语文文言知识大盘点和阅读训练课件

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卑鄙”, 古代是中性词,“卑”指地位低下,陆游诗“位卑未敢忘忧 国”的“卑”即此义,“鄙”指见识短浅;而现在则是个地 道的贬义词,用来形容人的行为品质恶劣。 现代汉语中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汉语中是由两个单音 节词组成的短语,这类词不是太多,但一定要引起特别重视。 如“无论”,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起关联作用的连词,而文言 文里却是两个词,如《桃花源记》中“乃不知有汉,无论魏 晋”的“无论”就是两个词:无,不要;论,说。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反”通“返”,还,返回 甚矣,汝之不惠 “惠”同“慧”,聪明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厝”(cuò)通“措”,放置 问渠那得清如许 “那”通“哪”,怎么 略无阙处 “阙”通“缺” 项为之强 “强”通“僵”,僵硬 傧者更道 “道”通“导”,引导 缚者曷为者也 “曷”通“何” 圣人非所与熙也 “熙”通“嬉” 辑以羽翠 “辑”通“缉”,连缀 宣王说之 “说”通“悦”,高兴 此何遽不为福乎 “遽”通“讵”,岂
国 ①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国家)《十一月 四日风雨大作》 ②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国都)《岳阳楼记》 名 ①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命名,起名字)《醉翁亭记》 ②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名字)《木兰诗》 ③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有名的,著名的) 《马说》 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有名声)《陋室铭》 ⑤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解释)《口技》
鄙 ①肉食者鄙(目光短浅)《曹刿论战》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浅陋)《出师表》 ③蜀之鄙有二僧(边境)《为学》 益 ①不治将益深(更,更加)《扁鹊见蔡桓公》 ②曾益其所不能(增加)《〈孟子〉二章》 ③有所广益(增益)《出师表》 志 ①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志向,志趣)《为 学》 ②寻向所志(标记)《桃花源记》 ③处处志之(做标记)《桃花源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其他重点词 (1)学而时习之______温__习_________ (2)人不知而不愠______生___气__,恼___怒______ (3)学而不思则罔___迷__惑__,_意__思__是___感__到__迷__茫___而__无__所__适__从_____ (4)思而不学则殆____疑___惑______ (5)吾日三省吾身____多___次__进__行__自___我__检__查_____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____诚__信_____ (7)三十而立____立__身___,指__能___有__所__成__就______ (8)四十而不惑____迷__惑___,疑__惑_____ (9)不逾矩____越__过___法__度_____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㊻,切问而近思㊼,
子夏说:“广泛学习且能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 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
仁㊽在其中矣。”(《子张》)
仁德就在其中了。”
[段解]讲个人修养,强调提升个人修养的 方法。
【课文注释】 ㊻笃(dǔ)志:坚定志向。笃, 坚定。 ㊼切问而近思:恳切地发问求 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切, 恳切。 ㊽仁:仁德。
【课文注释】 ㊳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㊴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㊵之:代词,指代“不善者”。
子在川上㊶曰:“逝 者 如 斯夫 ,不舍 昼 夜㊷ 。”(《子罕》)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段解]讲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
子曰:“三军㊸可夺㊹帅也,匹 夫㊺不可 夺志也。”(《子罕》)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浮云一样。”
[段解]讲个人修养,讲富贵与仁义之间如 何抉择。
【课文注释】 ㉞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 水。饭,吃。疏食,粗粮。水, 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 水为“汤”。 ㉟肱(ɡōnɡ):胳膊上从肩到 肘的部分,这里指胳膊。 ㊱于:介词,对,对于。 ㊲如浮云:像浮云一样。
心里不再感到迷惑,五十岁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时能听得进 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命,命令。
不同的意见,
⑲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
七十而从心所欲⑳ ,不逾矩㉑ 。”(《为政》) 认为是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七十岁我就可以顺从意愿,又不越过法度。”
⑳从心所欲:顺从意愿。
[段解]讲个人修养,要循序渐进,进德修业。 ㉑逾矩:越过法度。逾,越过。
草 色入帘青④ 。谈笑有鸿儒⑤ ,往来无白丁⑥ 。【课文注释】
可 以调
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 往往的没有平民。可以弹奏
④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 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 青色。
⑤鸿儒:博学的人。鸿,大。
⑥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
【文学常识】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东
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 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主旨归纳】
今义:表示可能、许可
(4)饭疏食,饮水
古义:____粗__糙______ 今义:疏通,疏散
(5)饭疏食,饮水
古义:___冷__水____
今义: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包括冷、热水
3. 一词多义
人不知而不愠 (1)知
温故而知新
了解 得到,懂得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2)志 匹夫不可夺志也
博学而笃志
立志 志向 志向
矩,法度。
子曰:“温故而知新㉒,可以为师 矣㉓ 。”(《为政》)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 可以做老师了。”
[段解]讲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关键要思考, 要“知新”。
【课文注释】 ㉒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 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㉓矣:语气词,表陈述。
子曰:“学而不思则㉔罔㉕,
4.词类活用 (1)学而时习之___名__词___作__状__语__,_按__时____ (2)吾日三省吾身___名__词__作__状___语__,每___天____ (3)温故而知新_____形__容__词___用__作__名__词__,_“_学__过___的__知__识__”_“_新___的__理__解__和___体__会__”_____ (4)传不习乎____动__词__用___作__名__词__,_老__师__传___授__的__知__识______ (5)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__形__容___词__的__意__动___用__法__,_以__…__…__为__快___乐____
子曰:“吾十有五⑮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⑯, 四十而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时有所成就, 说话办事都有把握,四十岁,
不 惑⑰ ,五十而知天命⑱,六十而耳顺⑲,
【课文注释】 ⑮十有五:十五岁。有,同 “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⑯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⑰惑:迷惑,疑惑。 ⑱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
梳理(七) 课标23篇文言文知识归纳与练习
第1篇 《论语》十二章
子①曰:“学而时习②之,不亦说乎③ ?有 朋④自远方来,
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 道合的人从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⑤ , 不亦君子⑥乎?” (《学而⑦ 》)
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 人吗?”
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 适从,
思而不学则殆㉖ 。”(《为政》)
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段解]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 证关系,强调学思结合。
【课文注释】 ㉔则:连词,相当于 “就”“便”。 ㉕罔(wǎnɡ):迷惑,意思是感 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㉖殆(dài):疑惑。
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一个人的志向却 是不能改变的。”
[段解]讲个人修养,强调坚守志向。
【课文注释】 ㊶川上:河边。川,河流。 ㊷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 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逝,往、离去。斯,代词,这, 指河水。夫,语气词,用于句 末,表示感叹。 ㊸三军:指军队。 ㊹夺:改变。 ㊺匹夫:指平民中的男子,这 里泛指平民百姓。
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多么 高尚啊,颜回!”
[段解]讲个人修养,强调修身要经受困苦、
贫穷的考验。
子曰:“知 之㉚者㉛不如好㉜ 之者,好之 者
孔子说:“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 人
不如乐㉝之者。”(《雍也》)
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作为快乐的人。”
[段解]讲学习方法,素 琴⑦ , 阅 金经⑧ 。无 丝 竹 之 乱 耳⑨ ,无 【课文注释】
案牍之 劳 形⑩。
⑦调素琴:弹琴。调,调弄。素琴, 不加装饰的琴。
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 ⑧金经: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
(10)人不堪其忧___能___忍__受____ (11)博学而笃志___坚__定_____ (12)切问而近思____恳__切____ (13)曲肱而枕之__胳___膊__上__从__肩__到___肘__的__部__分___,这__里___指__胳__膊___ (14)逝者如斯夫___往__、__离__去_____代__词__,_这__,_指__河__水_____ (15)为人谋而不忠乎___竭__尽__自__己___的__心__力____ (16)不义而富且贵___正___当__的__手__段____ (17)仁在其中矣___仁__德____
【课文注释】 ㉚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 事业。一说,指仁德。 ㉛者:代词,……的人。 ㉜好(hào):喜爱,爱好。 ㉝乐(lè):以……为快乐。
子曰:“饭疏食,饮水㉞,曲 肱㉟而 枕 之, 乐亦在其中矣。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 中了。
不 义 而 富 且 贵,于㊱ 我如浮云㊲。”(《述 而》)
移、求学为乐的学习精神,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诚实守信、厚道仁 义、坚守节操的思想品德,语意含蓄,富有哲理。
1. 通假字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___“_说__”__同__“_悦__”_,_愉__快_____________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____“_有__”_同__“__又__”_,用___于__整__数__和___零__数__之__间______
6.重点虚词
可以为师矣
动词,做,成为
(1)为
为人谋而不忠乎
介词,替
人不知而不愠 连词,表转折,可译作“却”
(2)而
博学而笃志
连词,表并列
择其善者而从之 (3)其
人不堪其忧
代词,他的 代词,那种
7.特殊句式 (1)可以为师矣(省略句,介词“以”后面省略宾语“之”,代“温故而知新”) (2)人不知而不愠(省略句,动词“知”后面省略“之”,代“自己”) (3)其不善者而改之(省略句,句首省略了动词“择”)
本文是语录体散文,通过师徒对话或借题发挥,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 的态度,贫贱不移、求学为乐的精神,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诚实守信、 厚道仁义、坚守节操的思想品德。
【写作特点】 (1)语言简洁,生动传神。每一章语录虽然都是寥寥数语,但多次运用反问、
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表情达意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2)思想深刻,富有哲理。这十二章语录阐述的谦虚好学的学习态度,贫贱不
[段解]主要讲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
【课文注释】 ①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②时习:按时温习。时,按时。 ③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 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说,同“悦”, 愉快。 ④朋:本文指志同道合的人。 ⑤愠(yùn):生气,恼怒。 ⑥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⑦学而:和下文的“为政”“雍 也”“述而”等一样,都是《论语》的 篇名,是从各篇第一章第一句中摘取出 来的,并没有特别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