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理课件6
建筑物理环境基础课件
比较分析
通过对不同设计方案或不同建筑类型 的比较分析,优化设计方案,提高建 筑环境的品质。
06
建筑物理环境与绿 色建筑
绿色建筑的概念与特点
绿色建筑的定义
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施工、运行等全过程中,充分考虑节能、环保、经济、 适应性等方面,旨在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建筑。
绿色建筑的特点
建筑声环境的设计与优化
建筑设计阶段的考虑
在建筑设计阶段,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布局、外形和结构,以减少室外噪声的干扰 。同时,还需要考虑室内空间的形状、大小和布局,以创造一个舒适的室内声环 境。
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不同的建筑材料对声音的传播和吸收效果不同。在建筑设计中,应选择具有良好 隔音性能的建筑材料,如厚重的墙体、双层玻璃和隔音毡等。此外,还可以通过 在室内设置吸音材料和反射板等措施来改善室内声环境。
空间大小与形状
采光与通风
建筑空间的大小和形状直接影响到人们在 其中的活动范围和舒适度。
采光和通风是建筑物理环境的重要因素, 它们可以影响人们的视觉和呼吸健康。
温度与湿度
噪声与振动
温度和湿度对于人们的舒适度和健康状况 有重要影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湿度都 可能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噪声和振动可能会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 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
02
建筑热环境
热环境的基本概念
01
02
03
定义
热环境是指人类活动所处 的气候条件,包括气温、 湿度、风速、太阳辐射等 因素。
分类
根据热环境的构成要素和 特点,可以将其分为自然 环境和人工环境两种类型 。
影响因素
热环境受到地理位置、气 候条件、海拔高度、大气 环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建筑物理(课堂PPT)
而在多用途厅堂中,要兼顾语言和音乐 的要求,有时是互相矛盾的,只能提供 折衷的解决方案。 二、各类语言类用途的厅堂的声学设计 主要是满足听众对语言的可懂度
可懂度=语言声功率+清晰度 在设计中应考虑的因素主要有: 1、听众与声源的距离(考虑直达声)
5
6
2、声源的方向性 SA=15m,听闻不
费力; SA =15—20m 良好的可懂度; SA =20—25m 听闻满意; SA =30m, 不用扩声系统听闻 距离的极限。
33
4、早期反射设计 早期反射对明晰度、亲切感和响度
都有重要作用,来自侧墙的较强的早期 反射声,还能增加对声音的环绕感。侧 向早期反射声的设计要解决如下问题: (1)侧向反射声有足够的强度 (2)时延间隙要短,即一次反射与直达 声之间的时间间隙要小,一般要求小于 20ms。
34
35
(3)要求有较大的覆盖面。 措施:一次反射的强度取决于反射面的 反射系数和离声源的距离。要构成侧向 的强反射声,须选用刚度大、表面反射 系数大的材料和结构,并尽可能缩短声 源至反射面的距离。在靠近听众席部位 设置反射面。
类型
混响时间(s)
交响乐厅
1.7—2.0
室内乐厅
1.2—1.6
合唱、独唱(奏)厅 1.2—1.4
歌剧院观众厅
1.4左右
3、声扩散
声扩散是表示室内声场的均匀分布
和各构件的方向性扩散。是音乐建筑的 一项
20
重要的声学措施,以此可消除音质缺陷, 获得均匀的声场分布和良好的频度响应。 扩散值d可用下式计算:
ΔP≤6dB 有楼座听厅堂:在125——4000 Hz覆盖频率范围内,
ΔP≤8dB 5、频率响应:为在听众席上某一位置上接
建筑物理讲义6
1.日照的基本原理 1.日照的基本原理 2.棒影图的原理及其应用 2.棒影图的原理及其应用
• 本章重点: 本章重点:
棒影图的原理及其应用
§ 6-1日照的基本原理 一、日照的作用、目的 日照的作用、
1. 几个概念: 几个概念: 日照: 日照:是物体表面被太阳直接照射的 现象。 现象。 日照时数:表示太阳照射的时间数。 日照时数:表示太阳照射的时间数。 day 日照率: 日照率:以实际日照时数与同时间内 如年、 (如年、月、日)的最大可照时数的百分 同一纬度,日照率相同。 比。同一纬度,日照率相同。
作 业
题 6-3
P127
步骤: 1)将棒影日照图旋转180° )将棒影日照图旋转180° 2)用透明纸绘制房屋屋 顶平面图; 2)让棒影日照图O点与 )让棒影日照图O 房屋窗台P 房屋窗台P点重合; 3)分别找对后面房屋有遮挡的界限点; 4)通过这些界限点与P点连线,求时间或时刻。 )通过这些界限点与P 5)计算总的日照时间——总共日照时间3小时20分。 )计算总的日照时间——总共日照时间3小时20分。
C)建筑朝向与日照间距 C)建筑朝向与日照间距 的选择 建筑朝向:结合我 建筑朝向: 国情况, 国情况,保证基本卫生 标准。 标准。 医疗建筑: 如:医疗建筑:3h
居住建筑:1-2h 居住建筑: 一般建筑:2h左右 一般建筑:2h左右
如确定前后房屋的间距: 如确定前后房屋的间距:
H ' = H ⋅ ctgh s = 2 H D = 1 .7 H ' = 1 .7 × 2 H = 1 .7 × 2 × 10 = 34 m
± 64°21'
3.棒影日照图的应用 3.棒影日照图的应用 a)建筑物阴影区的确定 a)建筑物阴影区的确定 例如,试求北纬40° 例如,试求北纬40°地区 一栋20m高 平面呈U 一栋20m高,平面呈U形,开口 部分朝北的平屋顶建筑物在 夏至日上午10点 夏至日上午10点,在建筑周围 地面上的阴影区。
建筑物理学课件
采用等效连续A声级,测量点规定应选在距离被 干扰建筑物外不小于1m的位置,是靠近被干扰 建筑物外处的噪声限值,不是指室内所受到干扰 的噪声限值,在室内测量时,室内噪声限值低于
所在区域标准值10dB
被噪声干扰的房间是否达到允许标准,通过测量定,
测量值为A声级或等效连续A声级。按有关测量方法
规定,测量应于白天或夜间两个不同时间段内,各选
与经济及技术上的可能性,进行综合考虑。 允许噪声标准主要的两种类型: 1、按照一定使用场合确定允许噪声值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住宅室内允许噪声标准》 《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
2、针对某些产生噪声的场合或某类产品而确定其
允许排放标准
《机动车辆允许噪声》 《建筑施工场地噪声限值》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活性道路。 2、生活性道路只允许通行公共交通车辆、轻型车辆 和少量为生活服务的货运车辆,必要时可对货运车 辆的通行时间进行限制。
3、居住区内道路的布局与设计应有助于保持低的车 流量和车速
4、对锅炉房、变压器站等应采取消声减噪措施,
或者将它们连同商店卸货场布置在小区边缘角落 处,与住宅有适当的防护距离。中小学的运动、 游戏场应当相对集中布置,最好与住宅隔开 一定 的距离,或者周围设绿化带,或者围墙隔离。 5、有噪声干扰的工业区须有防护地带与居住区分 开,布置时还要考虑主导风向。高噪声的工厂迁 出居住区,或者改变生产性质,采用低噪声工艺或 经过消声减噪处理来保证临近住户的安静,等效声 级低于60分贝及无其他污染的工厂,允许布置在居 住区内,靠近道路处。
第八章计算采光计算公式要记忆知道每个字母的含义 第九章利用系数法照明计算公式记忆知道每个字母的含义
第十章声压级的叠加计算(用表)倍频程的计算中心频率上下限截止频率
建筑物理ppt课件
1.1 室内热湿环境
• 室内温度与湿度——室内物理环境
• 室内物理环境是指室内那些通过人体感觉器官对人的生理发
生作用和影响的物理因素,由室内热湿环境、室内光环境、 室内声环境以及室内空气质量环境等组成。其中,室内热湿 环境是建筑热工学必须研究的内容。
• 舒适的热湿环境是围护人体健康的重要条件,也是人们得以
• 影响人体热舒适的各室内气候参数之间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
互换的。一个参数的变化所造成的影响常可以由另一个因素 的变化所补偿。例如,室内温度升高了,人感觉到热了,但 增加空气流动,如开电风扇,人的感觉就没有那么热了。
1.1.1 室内热湿环境构成要素及其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
• 欲保持人体稳定的体温,体内的产热量应与环境的失热量相
第1篇 建筑热工学
第1章 建筑热工学基础知识 第2章 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计算与应用 第3章 建筑保温与节能 第4章 建筑围护结构的传湿与防潮 第5章 建筑防热与节能 第6章 建筑日照
第1章 建筑热工学基础知识
• 1.1 室内热湿环境 • 1.2 室外热湿环境 • 1.3 建筑围护结构传热基础知识
室内热环境的影响,是建筑物理的组成部分。
• 建筑热工学的任务是阐述建筑热工原理,论述如何通过建筑
、规划设计的相应措施,有效地防护或利用室内外热湿作用 ,合理地解决房屋的保温、隔热、防潮、节能等问题,以创 造良好的室内热环境,并提高围护结构的耐久性,降低建筑 在使用过程中的采暖或空调能耗。
• 建筑热工学的基础内容是建筑围护结构传热、传湿的基本原
理和计算方法。
• 建筑热工学着重介绍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热工设计,包括
建筑保温设计、防潮设计、防热设计、太阳能利用与建筑节 能设计等。
建筑物理环境 课件
电影院 酒吧间 隧道口
8. 建筑光环境控制 – 采光与照明
最低/平均 > 0.7
立体造型 / 材料质感
绘画 / 容貌 / 菜肴
30°内弱对比
全视野无眩光
照度数值 对象尺寸
均匀度 防眩光 方向性 显色性 环境比
数量 质量
指标 规定
各种 工作面
工作 照明
主题造型需暗衬 冷暖强弱层次分 布局对位合整体 透光泛光结构明 古典细部宜匀照 间接晕光情调生 背景杂陈艳光补 平衡日光塑中心
建筑物理环境
精选版课件
课程定位
政策 法规
技术
建筑
经济
设计
精神 诉求
行为 模式
物质 功能
活动 尺度
人体 工学
舒适 度
环境 心理
物理 环境
课程内容
建筑 热工
建筑 光学
建筑 声学
热工 建筑 建筑 基础 保温 防潮
综合 建筑 建筑 措施 防热 日照
光学 光源 环境 基础 灯具 照明
天然 工作 景观 采光 照明 照明
窗上部设反光板 折光 / 扩散玻璃
指标 不定
艺术法则 操作指南
环境 照明
空间 界面
普适性 / 方向性 衰减快 / 不均匀 纵向均匀补偿
侧窗
采光
亮度 均匀
灯具 保障 布置 距高比
灯具 宽配光 选择 间接型
与工作照明显著差异
亮度 变化
主次 层次
效果 模式
开敞感 ~ 近中等/边明亮→扩散外向/舒展 透明感 ~ 泛光/高亮/边界虚化→结构消解 私密感 ~ 中暗/边亮→洞观窥探 舞台感 ~ 近明亮/边中等→张扬表现 轻松感 ~ 整体低亮/柔晕无眩→雅静/舒适 活力感 ~ 工照高亮均匀/边墙变化→平衡/活跃 恐怖感 ~ 中亮边暗/ 外泄光影扭曲→变异
建筑与物理的PPT资料
建筑物理在生活中的运用建筑物理学研究人在建筑环境中的声、光、热因素作用下,通过听觉、视觉、触觉和平衡感觉所产生的反应;采取技术措施、调整建筑的物理环境的设计,从而使建筑物达到特定的使用效果。
建筑物理研究的环境领域则主要是建筑环境和与城市建设有关的环境;研究各种物理因素对人的作用和对建筑环境的影响。
二十世纪以前,尽管建筑上已应用声学、光学和热工学创造出许多奇观,但仍然处于经验阶段。
进入二十世纪后,新的光源、声源和蒸汽供暖设备的出现,建筑材料种类的增多,现代建筑和某些精密工业的发展都对建筑功能提出更高要求,促进了建筑声学、建筑光学和建筑热工学的发展。
二十世纪初,美国学者赛宾首先提出吸声系数概念,并建立了以实验为基础的混响理论,为室内声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此后,建筑声学逐渐形成。
同期一些学者进行太阳的直射光、天空的扩散光和天空亮度等光气候的研究,提出简单的室外照度与室内照度的百分比关系,研究出近似的采光计算方法。
有些国家据此制定出天然采光标准,逐渐建立起天然采光的理论。
在这个时期,白炽灯逐渐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照明光源,促进了照明技术的发展。
在天然采光和照明技术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建筑光学。
蒸汽供暖设备发明于十八世纪初。
到了十九世纪末叶,开始研究建筑围护结构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传热机理,以及房屋保暖措施。
二十世纪以来,为了解决采暖房屋的热平衡问题,经过传热计算的研究,提出稳定传热计算方法、准稳定传热计算方法和非稳定传热计算方法。
为了确切了解材料的导热性能,研究出了材料导热性能的测定方法。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建筑热工学。
二十世纪30年代,在建筑声学、建筑光学和建筑热工学的基础上,形成建筑物理学。
在学习过程中我对于建筑光学的知识比较感兴趣,因为在平时的设计过程中玻璃幕墙的运用以及各种灯光效果的运用都非常的广泛,而建筑物理的学习让我对光的运用有了更合理的认识。
现代建筑光学理论日趋完善,天然光的变化规律逐步为人们所掌握,各类建筑的采光方法和控光设备相继研究成功,各种新型电光源和灯具也在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从而使这一学科在建筑功能和建筑艺术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建筑物理》课件
声波的频率
声波的频率决定了它的音高,频率越 高,音调越高。
声环境与音质设计
室内声环境
室内声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听觉感受,室内声环境的设计需要考虑声 音的反射、吸收和散射等因素。
音质设计
音质设计是指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和要求,对建筑内部空间的声音环境进行设 计和优化,以达到良好的听觉效果。
噪声控制与消声
光环境对人的心理感受和情绪有 重要影响,如舒适度、安全感等
。
视觉适应性
人的眼睛在不同的光照环境下有 不同的适应性,如明适应和暗适
应。
眩光与视觉疲劳
眩光和视觉疲劳是光环境不良的 表现,对人的视觉健康有不良影
响。
照明设计
照明标准与规范
根据不同的场所和用途 ,需要制定相应的照明
标准和规范。
照明布局与灯具选择
建筑节能与可持续发展
节能建筑设计
优化建筑设计,减少能源消耗
可再生能源利用
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绿色建筑材料
如生态砖、再生混凝土等
04 建筑声学
声波的基本性质
声波的传播速度
声波的波长
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3米/ 秒,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速度更快。
声波的波长决定了它的音色,波长越 长,音色越低沉。
室内声学应用
室内声学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音乐厅、剧院、电影院、会 议室等场所的音质设计和优化,以及家庭装修中的隔音、吸 音处理等。
05
建筑物理实验与实践
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建筑物理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培养学生对建筑物理实验的实践操作能力。 提
02 建筑光学
光的性质
光的波动性
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动的性质,如反射、 折射和干涉等。
建筑物理基本知识ppt课件
i
O
入射角i等于反射角
完整最新版课件
O
反射 O
21
完整最新版课件
22
3、声的透射 1)现象: 隔墙可以听到声音 2)定义: 声传播过程中,部
分声能被反射、部 分被吸收、部分透 过障碍物继续传播
本课程重点研究它的反面——不透声——隔声
完整最新版课件
23
4、吸声概念
1)声传播的能量分配
Eo=Er+E+E 能量守恒
完整最新版课件
43
三、响度级、总声级和A声级
1、声音既是一个客观物理量又是一个主观量。 频率相同,强度(声压级)不同——响度不同 强度(声压级)相同,频率不同——响度不同
例:Lp = 40 dB f:1000Hz 响 〉 100Hz 判断:频率不同,声压级(强度)不同的两个
声音其响度一定不同吗?
完整最新版课件
1、分贝相加:
L1
L2
L10lg10101010
Ln 1010
相同相加: LL110lgN
2、分贝平均: L10lgN 1101 L0 1101 L0 2
Ln 1010
3、分贝相减:
L
L2
L1 10lg1010 1010
完整最新版课件
41
4、运算特点:
1)不同声压级叠加,总声压级较其中大者的增加值≤3dB。 2)两个声压级间差值≥10dB(15dB)以上,总声压级较大
(1)《建筑物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重庆大学,清华大学四校合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刘加平 主编
(2)《建筑物理》 东南大学
柳孝图 主编
(3)《建筑声学设计原理》 华南理工 吴硕贤 编著
建筑物理实验ppt
其他特 VIP专享精彩活动
权
VIP专属身份标识
开通VIP后可以享受不定期的VIP随时随地彰显尊贵身份。
专属客服
VIP专属客服,第一时间解决你的问题。专属客服Q全部权益:1.海量精选书免费读2.热门好书抢先看3.独家精品资源4.VIP专属身份标识5.全站去广告6.名
多设外廊或底层架空,进深较大
小窗。防晒隔热
遮阳、隔热,防潮、防霉,防雨、防虫, 防热要求较高,防止热风和风沙的袭击,
并争取自然通风
宜设置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以避暑
开敞轻快,通透淡雅
严密厚重,外闭内敞
现代轻质隔热材料、铝箔、铝板及其复合 热容量大、外隔热、白色外表面、混凝土、
隔热板
砖、石、土
夜间强化通风、被动蒸发冷却、地冷空凋 被动蒸发冷却、长波辐射冷却、夜间通风、 地冷空调
10
苏门达腊岛及我国黎族的船形住屋----热带雨林湿热区
11
建筑低层架空—防潮、通风
12
建筑低层架空—防潮、通风
13Biblioteka 干热区建筑特色干热区气候干燥、气温高、温度日差较大,晴朗少云, 吹热风并带沙尘。
建筑特色:墙厚少开窗或开小窗;外围护结构隔热要求 高;内庭周围多设走廊,庭院内种植物和设置水池以调 节干热的气候;
热降温。
19
6.2 建筑防热设计控制指标
6.2.1 室外热作用: 夏季,对建筑防热来说,是取太阳辐射强度很大的
晴天作为设计的基本条件。 白天,在强烈阳光照射下,热量从围护结构外表面
向室内传递。夜间围护结构外表面的温度迅速降低, 热量是从室内向室外传递(无空调房) 夏季围护结构的传热是以24小时为一周期的波动热 作用,其室内外传热按周期不稳定传热计算,不允 许作稳定传热的简化。
《建筑物理课件PPT》
排水设计
合理安排屋顶雨水的排放,防止 积水。
地震安全与地基设计
1 抗震设计
采用抗震结构和材料,提高 建筑抗震能力。
2 地基设计
确保建筑牢固地建立在地面 上。
3 建筑物震害评估
评估建筑在地震中受到的损害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建筑物理测量技术
1
湿度测量技术
2
测量空气湿度,评估室内舒适度。
3
测温技术
测量建筑内外温度,分析热量传递。
建筑外观设计
考虑空气流通和通风效果。
声学原理及建筑物理与建筑设计
声波传播原理
了解声波传播规律,减少建筑内 部的噪音。
隔音设计
采用吸音材料、隔音结构等方式 减少噪音传递。Fra bibliotek音效设计
优化演出空间的声学效果。
光学原理的应用
1 自然采光
2 建筑外观设计
3 能源管理
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线, 减少照明能耗。
光线的反射和折射给建筑 带来特殊的视觉效果。
建筑物理课件PPT
这个《建筑物理课件PPT》旨在介绍建筑物理的重要性和应用。通过本课件, 你将了解建筑物理的概述、参数、热学、空气质量、声学、光学、节能、隔 热、通风、防水、地震安全、测量技术、实验、模拟仿真、材料技术和可持 续建筑设计。
建筑物理概述
建筑物理是研究建筑在物理环境中的行为和相互作用的学科。它涵盖了热学、 声学、光学等方面,为建筑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建筑物理参数
热传导系数
衡量材料传导热量的能力。
质量
建筑材料本身的重量。
热容量
材料吸收和储存热量的能力。
导热系数
材料对热的传导能力。
热学原理及应用
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建筑日照
冬至、夏至日太阳方位角(北纬40°)
2015-6-17
25
第六章建筑日照
四、太阳时与标准时
国际上在1884年经过各国协议,以穿过英国伦 敦格林尼治(Greenwich)天文台的经线为本初经 线(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零度线,由此向东和 向西各分为180“称为东经和西经。各又分为12个时 区,每个时区所含地理经度为15度。以太阳经过本 初子午线时计为12点,称为“世界时”。 而每个时区按其中央子午线的平均太阳时为计 时标准,称为标准时。相邻区间时差为1小时。我 国地域分布从东五区至东九区,为使用方便我国采 用东八区的时间为标准时,称为北京时间(在此区 中人口最多),因而与世界时时差为8小时。
2015-6-17 26
第六章建筑日照
日照设计所用的时间均为当地平均太阳时, 即以太阳通过当地子午线时为12点,地球自 转一周又回到正南时为一天。但地球自转速 度并不完全均匀,为计算方便。按一天为24 小时计算称“地方平均太阳时”。 当地太阳时与标准时之间可近似按下式换算:
T0 = Tm + 4(L0 - Lm) 式中:T0——标准时间,时:分;
2015-6-17 6
第六章建筑日照
2、建筑对日照的要求
建筑对日照的要求是根据建筑的不同使用
性质而定。需要争取日照的建筑:如病房、 幼儿活动室和农业用的日光室等,它们对日照各 有特殊的要求,病房和幼儿活动室主要要求中午 前后的阳光,因这时的阳光含有较多的紫外线, 而日光室则需整天的阳光。对居住建筑,则要求 一定的日照,目的在使室内有良好的卫生条件, 起消灭细菌与干燥潮湿房间的作用,以及在冬季 能使房间获得太阳辐射热而提高室温。
由于阳光照射,引起动植物的各种光生物学反
应,因而促进生物机体的新陈代谢。紫外线能预 防和治疗一些疾病,如感冒、支气管炎、扁桃腺 炎和佝偻病等。所以,建筑争取适宜的日照,具 有重大的卫生意义。 其次,阳光中含有大量的红外线,冬季照射入 室,所产生的辐射热,能提高室内温度,有良好 的取暖和干燥作用。此外,日照对建筑物的造型 艺术也有一定的影响,能增强建筑物的立体感,
18
第六章建筑日照
天球图作法
2015-6-17 19
第六章建筑日照
在天球图上有天轴与地轴平行,有天球 赤道面与地球赤道面平行,并以赤纬圈表 示一天里太阳在天球上运行的轨迹;此外, 过地球上观测点O作与地球的切面与天球相 接成大圆,即 O 点的地平面,从 O 点作一与 地平面相垂直的线与天球相交称为天顶。 天顶线与天球赤道面的交角表示了观测点 的地理纬度(φ)。 对观测者来说,任何一天、任何时刻 的太阳位置,在天球圈上均可用赤纬( δ ) 利时角( Ω )表示,称为天球坐标(见下 图)。
不同角度的阴影个人们的艺术感觉也有所不同。
2015-6-17 5
第六章建筑日照
但是,过量的日照,特别是在我国南方炎 热地区的夏季,容易造成室内过热。对人体来 说,则是不利的。且因阳光直射工作面上会产 生眩光,损害视力。尤其在工业厂房中,工人 会因室内过热与眩光而易于疲劳,降低工作效 率,增加废品。甚至造成伤亡事故。此外,直 射阳光对物品有褪色、变质等损坏作用。有些 化学药品被晒,还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因此,如何利用日照的有利一面,控制与 防止日照不利的影响,是建筑日照设计时应当 考虑的问题。
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计算公式:
2015-6-17
29
第六章建筑日照
1、求太阳高度角h
sin sin sin cos cos cos
式中 h------太阳高度角,度;
φ------地理纬度,度; δ------ 赤纬,度; Ω------ 时角,度。
2、求太阳方位角A
夏至(δ =23°27'),秋分(δ =0),冬至
(δ =-23°27')。
2015-6-17 13
第六章建筑日照
赤纬从赤道面算起,向北为正,向南为 负。春分时(约在3月21日),太阳光线与 地球赤道面平行,赤纬为0°,阳光直射赤 道,并且正好切过两极,南、北半球的昼夜 均等长。春分以后,赤纬逐渐增加,到夏至 (约在6月22日)赤纬δ=23°27'达到最大 值,太阳光线直射地球北纬23°27’,即北回 归线上。以后,赤纬一天天变小,秋分日 (约9月22日)赤纬δ=0°。
2015-6-17
17
第六章建筑日照
二 、天球图
为了进一步确定太阳对地球上某点的相对位 置,可以根据相对运动原理,假定地球不动而太 阳绕地球旋转,以地球上的一观测点为圆心O,以 任意长度为半径,作一假想球面,设天空中一切 星体包括太阳均在此球面上作相对运动,这个球 称为天球,见下图。
2015-6-17
2015-6-17 8
第六章建筑日照
3、建筑日照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因此,建筑日照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根据建筑的 不同使用要求,采取措施使房间内部获得适当的而 防止过量的太阳直射光。有特殊要求的房间甚至终 年要求限制阳光直射。 为此目的在建筑日照设计时,应考虑日照时间、 面积及其变化范围以保证必需的日照或避免阳光过 量射入以防室内过热。因此要相应地采取建筑措施, 正确地选择房屋的朝向、间距和布局形式,做好窗 口的遮阳处理,且要综合考虑地区气候特点、房间 的自然通风及节约用地等因索而防止片面性。
3
第六章建筑日照
1、日照的作用
日照既是物体表面被太阳光直接照射的现 象。日照时数是表示太阳照射的时数。日照率 是以实际日照时数与同时间内(如年、月、日 等)的最大可照时数的百分比。同一纬度的最 大可照时数是相同的,但因各地云量及其遮挡 太阳时间的不同,实际的日照时数就有差异。
2015-6-17
4
第六章建筑日照
Tm——地方平均太阳时,时:分;
L0——标准时间子午圈所处的经度,度;
Lm——当地子午圈所处的经度,度;
2015-6-17 27
第六章建筑日照
4——换算系数,分/度。由于地球自转一 周按24小时计,地球的经度分为 360°,所 以每转过经度 l°为 4 分钟。地方经度在中 心经区以西时,经度每差1°,地方时比标 准时提前4分钟;在中心经度以东时,经度 每差1°,地方时比标准时推后4分钟。 例如我国广州市的经度为 113°19’ ,在 我 国 的 标 准 经 度 120° 以 西 6°41’ ( 6.68°),则广州地方时 12 点相当于标 准时12点26.73分(12点 26分 44秒).
2015-6-17
14
第六章建筑日照
在北半球,从夏至到秋分为夏季,北 极圈处在向太阳一侧;北半球昼长夜短, 南半球夜长昼短。到秋分时又是日夜等长。 当阳光继续向南半球移动,到冬至日(约 12月22日)阳光直射南纬23°27’,即南回 归线,赤纬δ=-23°27’。这情况恰好与 夏至日相反。冬至以后,阳光又向北移动 返回赤道,至春分太阳光线与赤道面平行。 如此周而复始。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行程 中,不同日期有不同的太阳赤纬,全年主 要季节的赤纬值可参见表1。
2015-6-17
9
第六章建筑日照
第二节 地球运行的基本知识
• • • • 地球绕太阳运行规律 天球图 太阳的高度角和方位角 太阳时与标准时
2015-6-17
10
第六章建筑日照
一、地球绕太阳运行规律
众所周知。地球绕地轴自转同时绕太阳公 转,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称为黄道面。由于 地轴(即地球南北极联线)是倾斜的,与黄 道面成66°33’的交角;而且在公转运行中, 这个交角和地轴的倾斜方向都是不变的,这 样就使太阳光线的直射范围在南北纬23°27’ 之间作周期性变动,从而形成一年中春、夏、 秋、冬四季的更替。图1表示地球绕太阳运行 一周的行程。
2015-6-17
21
第六章建筑日照
时角的计算公式为;
Ω =15(h-12)
式中:
Ω ——时角,度
h——时间(小时), 按当地太阳时计算。
天球图上以赤纬时 角表示太阳位置
2015-6-17
22
第六章建筑日照
三、太阳的高度角和方位角
人在地平面观测太阳位置,需用地平坐标, 即以高度角和方位角表示太阳位置,如下图。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夹角(h)称为太阳高度 角.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上的投影线与地平面正 南方向所夹的角(A)称为太阳方位角。
高度角和方位角
2015-6-17 23
第六章建筑日照
任何一个地区,在日出、日落时,太阳 高度角为零;一天中在正午,即当地太阳时 为12点的时候,高度角最大,在北半球此时 的太阳位于正南。太阳方位角以正南为0°, 顺时针方向的角度为正值,表示太阳位于下 午的范围;逆时针方向的角度为负值,表示 太阳位于上午的范围。在任何一天里,上、 下午太阳的位置对称于中午。例如下午1点 对称于上午11点,二者太阳的太阳高度角和 方位角的数值相同,只是方位角的符号相反, 下图为北纬40°地区冬至和夏至日的太阳方 位角的变化情况。
cos A (sin sin sin ) /(cos cos )
式中 A------太阳方位角,度。
2015-6-17 30
第六章建筑日照
3、求日出、日没的时间和方位
因日出、日没时 h = 0,代入上式得
sin cos A cos
cosΩ = --tanφ× tanδ
2015-6-17 11
第六章建筑日照
地球绕太阳运行图
2015-6-17
12
第六章建赤纬即太阳光线与地球赤道面
的夹角,它是随着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
即日期的不同而变化的。图6-l中给出了地球
在公转轨道上的几个典型位置:春分(δ =0),
第六章建筑日照
河北工程大学建筑学院
孙凤明
2015-6-17
1
第六章建筑日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