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历年真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1. 台阁体:(1)是明代前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派别。
(2)代表作家是“三杨”:杨士奇、杨溥和杨荣,他们都是台阁重臣。
(3)他们的创作内容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为主旨,风格雍容华贵,典雅工丽。
4)所用文体以诗为主,兼及散文,其中除朝廷诏令奏议外,多属应酬、题赠或应制、颂圣之作。
2. 公安派:(1)指明代后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派别。
(2)代表人物是“三袁”:以袁宏道为首,包括袁宗道、袁中道。
(3)因他们三兄弟是湖北公安人,故称“公安派”。
(4)他们以李贽的“童心说”为指导,提出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主张。
(5)主张创新,在诗歌的抒情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3 竟陵派:(1)晚明时期出现的又一个诗歌流派。
(2)代表人物是钟惺和谭元春。
(3)因为他们都是湖北竟陵人,文学主张又相近而得名。
(4)他们继承了公安派关于“独抒性灵”的文学主张,更倡导用诗文表现自己超离尘俗的“幽独情思”。
4.清雅词派:(1)指南宋中后期词坛崛起的一个词派。
(2)此词派的开山大师是姜夔。
风格特色是“清空”、“骚雅”。
(3)在遣辞和音律上追求清丽工整,重咏物,多用典,追求人工之巧,使词由共赏变为纯粹的文人吟唱。
5.苏辛词派:(1)北宋词中的豪放词派。
(2)南宋伟大爱国词人辛弃疾,其稼轩词充分表现了他的英雄抱负。
(3)与南渡初期的张元幹、颖孝祥诸家的词风相翕合,又有陈亮、刘过等词人追步唱和,遂形成气势磅礴、悲凉感愤的苏、辛词派。
6 江西诗派:(1)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
(2)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
(3)江西诗派的特色有三:一是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二是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非地域之划分;三是江西诗派是作为政治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政局有密切的联系。
7.江湖诗派:1)南宋后期兴起的一个诗派。
(2)其成员大都是一些落第的布衣文士或不得志的末宦。
由于功名上不得意,进退无据,只得流转江湖,靠献诗卖艺维生,或游走公卿权贵之门,或结友招群于市井乡间,在相互唱和酬咏中消磨岁月,形成一种彼此相近的作诗习气。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要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一、名词解释1.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
得名于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
领袖是黄庭坚,其它主要人物有: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韩驹等。
江西诗派的特色有三:一是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二是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非地域之划分,入诗派的并非都是江西人;三江西诗派是元佑学术的一部分,是作为“绍述”政治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政局有密切的联系。
2.江湖诗派:南宋后期继永嘉四灵而兴起的一个诗派。
大都是一些落弟的布衣文士或不得志的末宦。
由于功名上不得意,进退无据,只得流转江湖,靠献诗卖艺维生,或游走干谒公卿权贵之门,或结友招群于市井乡间,在相互唱和酬咏中消磨岁月,形成一种彼此相近的作诗习气。
当时有书商陈起与江湖诗人相友善,刊刻《江湖诗集》,后以江湖集内诗气味相似,故称之曰江湖诗派。
3.国朝文派:金世宗大定和金章宗明昌年间,金与南宋议和,偃武修文,建学养士,于是涌现出一批在金朝领土上成长起来的作家,如蔡珪、党怀英、王庭筠以及王寂等,他们的创作风格不同于由宋入金的文人,属于真正的金代作家,使金代文学的发展进入了自具风格的新时期。
元好问在其所编的《中州集》中将他们归为“国朝文派”。
4.唐宋派:是出现在明代中期嘉靖年间,以反驳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的复古理论为主要目标的文学流派。
要代表人物是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
其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代道统,主张恢复唐宋时的散文传统,倡导文道统一。
5.阳羡派:清初陈维崧的词师法苏、辛,尤其接近辛弃疾的豪放苍凉词风。
因陈维崧是江苏宜兴人,宜兴古地名称“阳羡”,所以以陈维崧为代表的词派被称为“阳羡派”。
属于这一词派的还有曹贞吉、蒋士铨等。
6.浙西派:清初朱彝尊推举南宋姜夔、张炎一类婉约词人之作,认为张炎所说“清空”境界为作词的最高标准。
在实际创作中,比较注重词的格律和技巧,而对词的意境和内容有所忽略。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江左三大家:指的是清初的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
他们由明入清,特殊的境遇使得他们一方面留恋旧朝(明),一方面又不得不侍奉新朝(清),内心深处充满矛盾,经常陷入进退失据的境地。
三人在诗风上有较大差别,其中钱谦益和吴伟业的成就较高,影响较大。
梅村体:指吴伟业的七言歌行。
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
有《梅村集》。
吴伟业诗中最具特色的是那些描写明末清初重大历史事件的七言歌行,深情婉转,韵味悠扬,颇得初唐四杰集白居易诗的神韵,号梅村体。
代表作有《圆圆曲》、《永和宫词》、《琵琶行》、《松山哀》、《雁门尚书行》等,久为世人传诵。
神韵说:1、清初入世诗人从“南施北宋”开始,民族意识所造成的沉重心态,已经逐渐淡化,他们的诗歌已经开始以新的面貌来与现政权取得和谐的相处。
王士禛的神韵说,则是这种转变的根本完成。
2、所谓“神韵说”就是力图摆脱政治等社会因素对诗歌艺术的干扰,注重诗歌本身淡远清新的境界和含蓄蕴藉的语言,从而加强诗歌的消遣娱乐功能。
格调说:1、清代随着王士禛的去世,诗歌领域相对统一的时代结束了,各种诗歌流派纷争由此热闹起来。
以沈德潜为代表的宗法唐人的“格调说”便是其中的重要角色。
2、所谓“格调说”就是用唐诗的格调去表现封建政治和伦理思想,实际上是让诗歌为封建政治和伦理道德服务。
为达此目的,沈德潜认为在表现上要恢复儒家“温柔敦厚”、“中正和平”的诗教传统,并用唐诗的格调将这种意图落到实处。
肌理说:1、清代作家翁方纲认为王士禛的“神韵说”的问题在于空泛,沈德潜的“格调说”毛病在于食古不化,所以他提出“肌理说”。
2、所谓肌理说包括以儒学经典为基础的“义理”和结构辞章方面的“文理”。
翁方纲的肌理说实际上就是要求以学问为根底,以考证来充实诗歌内容,使义理和文理统一。
性灵说:1、清乾隆年间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诗派,接过公安派“独抒性灵”的口号,认为写诗要抒发人的真性情。
他对清代以来的各种诗歌理论观点予以全面排斥。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整理篇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第七编——明代文学(诗歌、散曲、散文、长篇小说、拟话本小说、小说批评、明杂剧、传奇)1)三言二拍:“三言”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是冯梦龙对宋话本和明代拟话本加工、编辑而成的短篇白话小说集、每部四十篇、共一百二十篇;“二拍”指凌濛初应书商要求编写的两部短篇白话小说集、即《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共七十八篇。
2)小品:原为佛教用语、指大部佛经的简略译本,明代后期用来指一般文章、以区别那些关于国家政典和理学精义的“高文大册”,提倡一种灵活便利、抒发真情的新体散文、包括尺牍、游记、杂记、随笔、书信、日记、传记、序跋等。
3)传奇:唐宋时指文人用文言文创作的短篇小说、元代和明初是元杂剧的别称、明清指以演唱南曲为主的一种戏曲形式、是明清主要戏剧形式,它是在宋元南戏基础上发展而来。
4)拟话本:鲁迅首先提出的、指明代文人摹仿宋话本而作的短篇白话小说,主要供案头阅读、如“三言二拍”。
5)童心说:晚明李贽提出的,他把文学作为其反传统和肯定个性精神的社会思想的有效工具,并把代表人的赤子之心的“童心”作为文学创作和评价的最高准则。
6)台阁体:以宰辅权臣扬士奇、扬溥和扬荣为代表,内容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为主旨,风格雍容华贵、典雅共丽,以诗歌为主、兼及散文,除诏令奏议外、多属应酬、题赠或应制、颂圣之作。
7)唐宋派:明代散文流派,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为代表主张学习唐宋的散文法度反对前七子的复古主张。
归有光:提倡传统儒教之“道”、重视文学抒情作用、其散文名篇皆以感情真挚、通俗畅达著称。
8)临川派与吴江派:两派斗争激烈、争论焦点在如何处理戏曲音律和词曲关系,前者以汤显祖为代表、反对模拟、提倡“灵气”、主张“以意趣神色为主”、讲究才情和辞藻,后者以沈景为代表,主张“协律”、“本色”,从实践上看临川派的主张更合理。
临川四梦:指汤显祖创作的四部名剧、即《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牡丹亭》,其中《牡丹亭》成绩最高,因汤显祖号玉茗堂主人又称“玉茗堂四梦”。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
(4)他重视句法,发展拗句、拗律体制,工于炼字用典,讲究语意老重。
(5)他的诗于苏诗外独树一帜,自成一家。
8.后山体:(1)这是陈师道的诗歌风格特征。
(2)作诗学黄庭坚,学力专精,讲苦吟,求奇拙。
(3)他标举“宁拙勿巧,宁朴勿华”,力求简省字句。
(4)其诗均为呕心沥血之作,其锤炼辛苦处与黄庭坚无异。
9.简斋体:(1)即指陈与义的诗歌特征。
(2)陈与义先后学习黄庭坚、陈师道及杜甫的诗歌,自创以直致、浅语入诗。
(3)其创作风格重意境、重白描,形成了雄浑沉郁的独特诗风。
10.诚斋体:(1)这是杨万里的诗歌特征。
(2)以日常生活中的小情趣为题材,采用白描手法写诗。
(3)具有想象新奇风趣,语言通俗明快,风格流转圆活的特点。
(4)一改宋诗瘦硬生涩的旧格,成为南宋诗风转变的一个关键。
11.易安体:(1)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宋词婉约派大家。
(2)其词与苏豪、柳俗、周律之外别树一帜,语言通俗易懂,明白流畅,音调优美。
(3)既融入家国兴亡的深悲巨痛,又不失婉约词的本色。
(4)其作词有倜傥的丈夫气,柔中有刚。
(5)她的艺术成就很高,在当时就广为流传,被称为“易安体”。
12.稼轩体:(1)这是辛弃疾创立的词体。
(2)他很有才情,无论是婉约词还是豪放词,都是刚柔相济。
(3)喜议论好用典,是其显著特征。
(4)他的词是典型的英雄词,有报国豪情,也有壮志难酬的悲愤。
13.樵歌体:(1)又叫“朱希真体”,是宋代词人朱敦儒的诗歌特征。
(2)其词语言浅白如话,形象单纯、明净,风格飘逸自然。
(3)在当时词坛能自成一家,开南宋隐逸词派之先河。
14.词源:(1)是宋代词人张炎的作品。
(2)他精通音律,于词学颇有心得。
(3)他在书中精研词的音律、作法,评论诸家得失,多有胜解,堪称宋代词论第一力作。
:诸宫调:15.诸宫调(1)是宋金元时期流行的一种说唱艺术。
(2)歌唱部分是用多种宫调的若干不同曲调组成,杂以说白,表演长篇故事。
(3)它的语言通俗生动,在艺术上超越了以往的各种说唱艺术,获得了人们的喜爱。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1]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1.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
得名于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
领袖是黄庭坚,其它主要人物有: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韩驹等。
江西诗派的特色有三:一是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二是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非地域之划分,入诗派的并非都是江西人;三江西诗派是元佑学术的一部分,是作为“绍述”政治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政局有密切的联系。
2.江湖诗派:南宋后期继永嘉四灵而兴起的一个诗派。
大都是一些落弟的布衣文士或不得志的末宦。
由于功名上不得意,进退无据,只得流转江湖,靠献诗卖艺维生,或游走干谒公卿权贵之门,或结友招群于市井乡间,在相互唱和酬咏中消磨岁月,形成一种彼此相近的作诗习气。
当时有书商陈起与江湖诗人相友善,刊刻《江湖诗集》,后以江湖集内诗气味相似,故称之曰江湖诗派。
3.国朝文派:金世宗大定和金章宗明昌年间,金与南宋议和,偃武修文,建学养士,于是涌现出一批在金朝领土上成长起来的作家,如蔡珪、党怀英、王庭筠以及王寂等,他们的创作风格不同于由宋入金的文人,属于真正的金代作家,使金代文学的发展进入了自具风格的新时期。
元好问在其所编的《中州集》中将他们归为“国朝文派”。
4.唐宋派:是出现在明代中期嘉靖年间,以反驳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的复古理论为主要目标的文学流派。
要代表人物是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
其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代道统,主张恢复唐宋时的散文传统,倡导文道统一。
5.阳羡派:清初陈维崧的词师法苏、辛,尤其接近辛弃疾的豪放苍凉词风。
因陈维崧是江苏宜兴人,宜兴古地名称“阳羡”,所以以陈维崧为代表的词派被称为“阳羡派”。
属于这一词派的还有曹贞吉、蒋士铨等。
6.浙西派:清初朱彝尊推举南宋姜夔、张炎一类婉约词人之作,认为张炎所说“清空”境界为作词的最高标准。
在实际创作中,比较注重词的格律和技巧,而对词的意境和内容有所忽略。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上册)名词解释汇总
我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上册)名词解释汇总一、文学概念1. 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是指我国文学史上自先秦时期至唐代末期的文学创作和发展的整体。
这一时期包含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等历史时期,包括了经典文学、诗歌、散文、戏剧等多种文学形式。
古代文学以其博大精深的内容、优美动人的形式和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被后人称颂不已。
2. 经典文学:经典文学是古代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具有历史、经典、典故意义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被人们奉为经典,成为后人学习、传颂和崇拜的对象。
例如《诗经》、《楚辞》、《唐诗》等,都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3. 诗歌:诗歌是古代文学中最为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指的是运用语言、韵律和意象等手段进行艺术表达的文学作品。
古代诗歌以其言简意赅、意境深远、音韵优美而备受推崇,成为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苏轼的《江城子》等都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代表作品。
4. 散文:散文是古代文学中与诗歌齐名的文学表现形式,指的是用白描文字表达情感、描写景物和叙述故事的文学作品。
散文以其平实、真挚的表达方式,赢得了广泛的读者和赞誉。
鲁迅的《呐喊》、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等都是我国古代散文的杰作。
5. 戏剧:戏剧是古代文学中的另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指的是通过表演、音乐和舞蹈等手段进行文学创作和表现的艺术形式。
我国古代戏剧以其丰富多彩的剧情、生动活泼的表演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而被人们喜爱。
元曲《西厢记》、京剧《红楼梦》等都是我国古代戏剧的杰作。
二、文学流派1. 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19世纪中叶欧洲出现的一种文学思潮,主要倡导对现实社会的客观描写和批判。
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真实性和客观性,追求对社会现象、人物性格等的深入分析和揭示。
我国古代文学中的唐宋诗人白居易、苏东坡等人的诗词体现了现实主义的艺术追求。
2. 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19世纪初期欧洲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主张个性与情感的自由发挥和表达,追求超脱现实、理想化的艺术表现。
中国古代文学史 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文学史2-2 名词解释】1.西昆体:北宋初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其特点是专从形式模拟李商隐的近体律诗。
追求辞藻堆砌典故,代表作家杨亿、钱惟演、刘筠,因为它们互唱和《西昆酬唱集》故名西昆派。
2.六一风神:是欧阳修散文的美学风格,他的散文措辞平易,不用古奥的文字,但用词造句精练而有变化,显得条达舒畅、贴近自然,自然的叙事、自然的抒怀,在看似散漫不经的行文中,使读者慢慢地从寻常的叙说中体悟出难以言传的高远境界。
标志着他的散文创作从崇高骨力到倾心于风神姿态、从阳刚到阴柔的转变,其本质使散文的诗化和情感的外显。
另外,文章结构层次上的极吞吐往复、参差离合之致,语言层次上的平易自然,都是“六一风神”的构成要素。
3.半山诗:半山是王安石晚年在江宁居住的地方,他这个时期的诗歌被编定为《半山集》,亦称“半山诗”;王安石晚年诗风化奇崛于寻常之中,亦即悲壮于闲淡,既有清新闲适,又有沉郁悲壮,被称为“半山诗”或“半山绝句”,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而言。
4. 江西诗派:是北宋末期的一个文学流派,据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自黄庭坚以下列陈师道、陈与义25人,因黄庭坚及25人当中有不少人都是江西人,诗歌创作风格基本一致,故称江西诗派,此派诗人论诗崇尚瘦硬风格,要求字字有来历,提倡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法。
5.辛派词人:指的是宋代南渡前后词风与辛弃疾相似或相近的作家,包括张元幹、张孝祥、陈亮和刘过等人,他们在南渡后的创作,以其浓郁的爱国激情和慷慨悲壮的风格,成为词史上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6.诚斋体:杨万里号“诚斋”,他创作的诗歌被称为诚斋体,以日常生活中的小情趣为题,以师法自然的白描手法作诗,具有想象新奇风趣、语言通俗明快、风格流派转圆活的特点,创造出一种鲜活活泼的写法,改变了以往宋诗瘦硬生涩的旧格,开辟了新的诗风。
“诚斋体”诗以绝句最为出色。
7.清雅词派:南宋中后期词派,有清雅词派崛起,姜夔为此词派的开门大师继之起者有史达祖、吴文英、王沂孙、周密、张炎等,他们做词取径各异而同趋于雅,欲以人工夺天巧,其锻炼之精深,音律之闲婉,皆前所未有;但也因此伤于自然,有雅俗共赏变为纯粹的文人吟唱,措辞虽工,却乏鲜活情气,难免有词匠之讥。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是指在中国历史上的古代时期所创作、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分为多个时期,其中最为重要的有两个名词需要解释,分别是“古文”和“古乐”。
一、古文:古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指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
古文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古代的史书、典籍,如《史记》、《楚辞》等;另一种是鲜明的个体风格的作品,如《论语》、《庄子》等。
古文在语言表达上注重意境的营造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它以含蓄、写景、抒情为主要特点,形式上以古文体为主,常运用象征、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使人能够充分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古文作品在体裁上丰富多样,有诗歌、散文、训诂、碑铭等,内容涉及政治、哲学、文化、历史等多个方面。
二、古乐:古乐是中国古代音乐的一种形式,是指在古代社会中广泛流传的音乐作品。
古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先秦时期,当时乐器主要是以吹奏类为主,后来逐渐发展为各种种类的乐器。
古代乐曲中经常伴奏有歌唱,因此古乐通常是以歌曲为主要表现形式。
古乐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还在宗教、礼仪、庆典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古乐在文化传承中起到承载历史、记录情感与价值观念的作用,它反映了古代人们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古乐的形式多样,包括宫廷音乐、民间音乐、祭祀音乐等,体现了古代社会各个
层面的需求和审美观念。
总体而言,古文和古乐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它们通过不同的形式和方式,传承了古代文化的精髓和智慧,对后世的文化发展和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文学史2-2 名词解释】1.西昆体:北宋初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北宋初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其特点是专从形式模拟李商隐的其特点是专从形式模拟李商隐的近体律诗。
追求辞藻堆砌典故,代表作家杨亿、钱惟演、刘筠,因为它们互唱和《西昆酬唱集》故名西昆派。
《西昆酬唱集》故名西昆派。
2.六一风神:是欧阳修散文的美学风格,是欧阳修散文的美学风格,他的散文措辞平易,他的散文措辞平易,他的散文措辞平易,不用古奥的文不用古奥的文字,但用词造句精练而有变化,显得条达舒畅、贴近自然,自然的叙事、自然的抒怀,在看似散漫不经的行文中,在看似散漫不经的行文中,使读者慢慢地从寻常的叙说中体悟出难以言传使读者慢慢地从寻常的叙说中体悟出难以言传的高远境界。
标志着他的散文创作从崇高骨力到倾心于风神姿态、标志着他的散文创作从崇高骨力到倾心于风神姿态、从阳刚到阴柔从阳刚到阴柔的转变,的转变,其本质使散文的诗化和情感的外显。
其本质使散文的诗化和情感的外显。
其本质使散文的诗化和情感的外显。
另外,另外,另外,文章结构层次上的极吞吐往文章结构层次上的极吞吐往复、参差离合之致,语言层次上的平易自然,都是“六一风神”的构成要素。
3.半山诗:半山是王安石晚年在江宁居住的地方,半山是王安石晚年在江宁居住的地方,他这个时期的诗歌被编定他这个时期的诗歌被编定为《半山集》,亦称“半山诗”;王安石晚年诗风化奇崛于寻常之中,亦即悲壮于闲淡,既有清新闲适,又有沉郁悲壮,被称为“半山诗”或“半山绝句”,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而言。
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而言。
4. 江西诗派:是北宋末期的一个文学流派,据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自黄庭坚以下列陈师道、陈与义25人,因黄庭坚及25人当中有不少人都是江西人,诗歌创作人,诗歌创作 风格基本一致,故称江西诗派,此派诗人论诗崇尚瘦硬风格,要求字字有来历,提倡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法。
5.辛派词人:指的是宋代南渡前后词风与辛弃疾相似或相近的作家,指的是宋代南渡前后词风与辛弃疾相似或相近的作家,包括张包括张元幹、张孝祥、陈亮和刘过等人,他们在南渡后的创作,以其浓郁的爱国激情和慷慨悲壮的风格,成为词史上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 西昆体——北宋初期以杨亿﹑刘筠看来这种类型的人是你喜欢的对象钱惟演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诗歌,其重要标志是《西昆酬唱集》,他们主要学习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近体律诗,夸大了李诗的形式美,注重对偶,喜欢用典,堆砌辞藻,崇尚纤巧,追求华艳,在内容上歌功颂德,粉饰太平,总体来说,西昆体形式精美,内容空洞2 易安体——因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故其词称为“易安体”,其特点有三,其一,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其二,“易安体”融入了国家兴亡的深悲巨痛,又不失婉约词的本色,具有凄婉悲怆的格调其三,“易安体”有倜傥丈夫气。
3 山谷体——是指北宋诗人黄庭坚的诗,黄庭坚字山谷他的诗的特征是:生奇瘦硬,其艺术特色是:1以学杜诗为宗旨,重视句法发展了拗句﹑拗律的体制2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点铁成金,夺胎换骨3好奇尚硬,造语洗净铅华,独标隽旨,风格生新瘦峭峻,但兼有浏亮芊绵的一面。
4 一祖三宗——是指江西派标榜和效法的诗歌作家,一祖指杜甫,江西诗派标榜要向杜甫学习,特别是杜诗高度的艺术技巧,学习杜诗的句法﹑字法甚至模仿杜诗的七律形式,但却忽略杜诗的情感特征。
三宗指的是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其中以黄庭坚的诗歌理论和创作理论作为学习和模仿的关键,在作诗时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
5 江西诗派——指北宋以黄庭坚为主,以他的诗歌风格为特点形成的一个诗歌流派,因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而得名,图中首列黄庭坚,次列陈师道,共二十五人,江西诗派远学杜甫,以黄庭坚的诗歌为典范。
在黄庭坚影响下北宋后期形成的一个诗派,南宋初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首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等二十余人,后方回《瀛奎律髓》增杜甫为一祖。
江西诗派因黄庭坚是江西人而得名,都主张宗法杜甫,讲究诗法技巧,影响直至明清近代。
6 骚雅词派——指的是姜夔词的艺术特征概括出来的,即“清空”与“优雅”。
7 诚斋体——杨万里创作的诗歌,被称为“诚斋体”,由江西入,不由江西出,是“诚斋体”得以成立的前提,以日常生活中的小情趣为题。
2023年10月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真题及答案(考生回忆版)
2023年10月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真题及答案(考生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带过曲:答案:是元散曲的形式之一,介于小令和套数之间,一般由同一宫调的两个或三个小令连在一起,共同表达一个内容。
带过曲在曲牌之间用“带过”二字连接,也可只用“带”或只用“过”。
2.汤沈之争:答案:沈璟论曲的主张对于纠正传奇创作中不合音律、脱离舞台的弊病有积极意义,但过于强调合律,便易于束缚作者的才情。
他曾因汤显祖的《牡丹亭》不合昆腔音律而将其改为《同梦记》,引起了汤显祖的不满,导致了著名的“汤沈之争”。
3.新派诗:答案:(1)为黄遵宪所提倡。
(2)反拟古,遵独创。
(3)取材新,表现方法上,利用古代艺术传统,力求变化多样。
4.姚门四弟子:答案:“姚门四弟子”指管同、方东树、姚莹和梅曾亮。
其中就古文而言,梅曾亮成就最高。
二、简答题1.辛弃疾词的题材内容。
答案:(1))辛弃疾为“一世之豪,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范开《稼轩词序》)。
他首先是一个爱国志士,英雄本色表现于词,方成就了他的一代词名。
(2)辛词最突出的题材是抒发报国豪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驰骋疆场杀敌立功,是稼轩一生的向往。
(3)辛弃疾词的题材十分广泛,穷达出处、儿女之情、田园感受都在词中有充分的表现。
辛弃疾的感情世界十分丰富,除了对国家民族的饱满激情之外,亦有缠绵之情。
2.元杂剧兴盛的原因。
答案:元杂剧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里迅速崛起、兴盛,进而风靡全国,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以下几点:(1)城市经济的繁荣和艺术表演的社会化,是促使戏剧成熟与兴盛的必要基础。
(2)蒙古贵族的爱好,对元杂剧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提倡和推动作用。
(3)文人参与创作和演出,高水平作家队伍的形成,是元杂剧繁荣的重要因素3.《牡丹亭》杜丽娘形象内涵及特征。
答案:(1)杜丽娘生活在一个压抑自由人性的环境中,深受礼教的束缚,为情而死,是她性格的一次升华。
(2)她执着于爱情,虽为鬼魂仍对柳梦梅一往情深,在历经艰险之后,又为情再生,性格得以再次升华。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2009-10-20 23:20:03|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1。
唐宋八大家⑴基本含义:唐宋八大家指唐代和宋代的八位散文家。
⑵主要成员: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⑶名称由来:明朝中叶茅坤编成了《唐宋八大家文钞》,这时“唐宋八大家”之说遂已定型,同时被奉为古文写作的典范。
2。
西昆体⑴历史地位:以杨亿等人为代表的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
⑵得名由来:“西昆”因创始人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⑶代表作家: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
⑷主要特点:作诗宗主李义山,讲究辞采,以偶丽为工,好用事,以表现才学和工力。
3。
昆体功夫⑴基本性质:昆体功夫是西昆体在艺术上的表现:⑵主要特点:①以杨亿为代表的西昆体作家在艺术上讲究藻饰、多用故事。
②作诗注意修辞,重格律和借代,颇具李商隐的“沉愽绝丽”之风。
③大量用典4。
宋初“三体”诗⑴主要派别:宋初诗坛诗派林立,主要有三派:①一是白乐天体,代表人物李昉、姚铉和王禹偁,他们倡导学习白居易后期的闲适唱和诗;②二是西昆体,代表人物是杨亿、钱惟演和刘筠,他们倡导学习李商隐的近体律诗;③三是晚唐体,代表人物是林逋等,他们推崇贾岛、姚合,多写闲情逸趣。
⑵基本性质:宋初“三体”诗,即指三个诗派。
5。
西昆诗派⑴基本性质:是北宋初年一个影响极大的诗歌流派。
⑵得名由来:①当时一批文人奉命编撰《册府元龟》,他们在秘阁里吟诗唱和,切磋诗体。
②后由杨亿将这些诗作编为《西昆酬唱集》一书。
③共收杨亿、钱惟演、刘筠等十七人的诗作二百五十首,全为近体律诗。
⑶主要特点:他们以李商隐为宗,讲声律文采、藻饰、用典,人们称这个诗歌流派为西昆诗派。
6。
太学体⑴产生背景:石介在反对杨亿的精巧之文时,不适当的将杨刘的文学追求视为威胁儒家思想的异端。
⑵理论主张:他在主讲太学期间,片面强调文体复古,鼓励了古文中险怪奇涩的太学体的形成。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1.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
得名于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
领袖是黄庭坚,其它主要人物有: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韩驹等。
江西诗派的特色有三:一是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二是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非地域之划分,入诗派的并非都是江西人;三江西诗派是元佑学术的一部分,是作为“绍述”政治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政局有密切的联系。
2.江湖诗派:南宋后期继永嘉四灵而兴起的一个诗派。
大都是一些落弟的布衣文士或不得志的末宦。
由于功名上不得意,进退无据,只得流转江湖,靠献诗卖艺维生,或游走干谒公卿权贵之门,或结友招群于市井乡间,在相互唱和酬咏中消磨岁月,形成一种彼此相近的作诗习气。
当时有书商陈起与江湖诗人相友善,刊刻《江湖诗集》,后以江湖集内诗气味相似,故称之曰江湖诗派。
3.国朝文派:金世宗大定和金章宗明昌年间,金与南宋议和,偃武修文,建学养士,于是涌现出一批在金朝领土上成长起来的作家,如蔡珪、党怀英、王庭筠以及王寂等,他们的创作风格不同于由宋入金的文人,属于真正的金代作家,使金代文学的发展进入了自具风格的新时期。
元好问在其所编的《中州集》中将他们归为“国朝文派”。
4.唐宋派:是出现在明代中期嘉靖年间,以反驳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的复古理论为主要目标的文学流派。
要代表人物是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
其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代道统,主张恢复唐宋时的散文传统,倡导文道统一。
5.阳羡派:清初陈维崧的词师法苏、辛,尤其接近辛弃疾的豪放苍凉词风。
因陈维崧是江苏宜兴人,宜兴古地名称“阳羡”,所以以陈维崧为代表的词派被称为“阳羡派”。
属于这一词派的还有曹贞吉、蒋士铨等。
6.浙西派:清初朱彝尊推举南宋姜夔、张炎一类婉约词人之作,认为张炎所说“清空”境界为作词的最高标准。
在实际创作中,比较注重词的格律和技巧,而对词的意境和内容有所忽略。
中国古代文学史2 名词解释
建安风骨建安风骨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
代表人物有曹操、曹植等“三曹”“七子”,他们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以五言形式,形成了梗概多气的诗风,多表现为功业意识,抒发理想抱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生命意识,感叹时光流逝,壮志难酬,具有悲凉古直的特点。
总体风格清峻、通脱、骋词、华靡,语言刚健爽朗,意境宏达开阔,是文学自觉时代的突出标志。
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其现存的诗都是乐府诗,其内容和写作方法都继承了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
其诗内容分为四类,纪事、述志、游仙、咏史,代表作有《蒿里行》、《短歌行》;其诗风格苍凉朴拙,如钟嵘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体裁上四言、五言均有,且皆成就不凡。
曹操是建安文坛的领袖,他不仅以自己的创作开风气之先,而且还以其对文学的倡导,为建安文学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曹植字子建,三国时的诗人,文学家。
其诗歌分前后期,前期诗歌抒写其理想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如《白马篇》;后期诗歌表达其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如《野田黄雀行》。
曹植是建安文学之集大成者,对后世影响很大,表现在两方面,一、其文采富艳,将风骨与文采完美结合;二、其五言诗影响深远,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三、曹植注重诗歌技巧,集抒情、结构、炼字于一体。
代表作有《洛神赋》、《七步诗》等。
正始之音正始之音是对正始时期整体诗风的概括,代表诗人有阮籍、嵇康,正始之音抒发了诗人政治理想的幻灭和普遍存在的危机感,多为抒发个人忧愤的诗,表现了诗人苦闷、孤独的心情和鄙弃世俗,高蹈隐逸的性情。
如阮籍“颇多慷慨之词”,嵇康“多抒感愤”。
并且由于老庄哲学盛行,诗歌与玄理相结合,词理遥寄深远、意味深长。
代表作有《咏怀诗》《幽愤诗》。
太康诗风太康诗风是对西晋时期整体诗风的概括,代表诗人有潘岳、陆机等,诗歌以繁缛著称,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语言由朴素古直趋向华丽藻饰,如陆机的《西北望高楼》;(2)描写由简单趋向繁复,如陆机拟古诗《猛虎行》(3)句式由散行趋向骈偶。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上册)名词解释汇总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上册)名词解释汇总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上册)是一本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程的著作。
以下是该书中出现的一些重要名词解释的汇总:1.诗经:刚开始收集和整理民间诗歌,是中国最早的文学遗产之一。
《诗经》包括了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2.古文:古代文学作品的正式文体,古代文学中最简约、朴实、直接的表达方式。
3.史书:记载古代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的文学作品。
史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如《史记》、《资治通鉴》等。
4.诗赋:古代文学中的两种主要艺术形式。
诗以五言和七言为主,赋以辞章华丽、造句繁复为特征。
5.韵文散文:广义上泛指所有有韵的散文,狭义上特指宋代的散文形式。
韵文散文强调音韵的韵味和文辞的优美。
6.宋词:盛行于宋代的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以抒发爱情和自然之美为主要主题。
7.律诗:唐朝盛行的一种严格按照字数音律要求的诗歌形式,以五言、七言为主。
8.元曲:元代出现的一种特殊的戏曲体裁,以曲调婉转、剧情细腻、寓意深远著称。
9.文言小说:古代小说的一种,用文言写成。
代表作有《红楼梦》、《西游记》等。
10.白话小说:用白话语言写成的小说形式,起源于明清时期。
代表作有《水浒传》、《金瓶梅》等。
此外,还可以拓展一些其他相关的名词:11.词:古代一种以歌咏表达感情的独特文体,有诗意、音韵优美的特点。
12.传统戏曲: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演员通过唱、念、做、打等形式来表演剧情。
13.简体字和繁体字:汉字书写形式的两种变体,简体字主要在中国大陆使用,繁体字主要在台湾、香港等地使用。
14.文言文和白话文:汉语书写的基本文体。
文言文用于古代,具有复杂的语法结构和丰富的修饰词汇,白话文则是口语化的书写形式,近代以来被广泛使用。
15.诗派: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些独特的诗歌创作流派,如唐代的豪放派、骚体派等,宋代的词派等。
这些名词解释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中一些重要的文学形式和流派。
当然,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极为丰富多样,还有很多其他名词和概念值得深入了解和拓展。
古代文学史二复习题
古代文学史二复习题古代文学(二)期末复习大纲一、名词解释:1、上官体:在贞观诗坛后期,上官仪这位诗人形成的一种诗风,总体诗风为绮错婉媚,具有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辞之美的倾向。
2、初唐四杰:唐代初期的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的合称。
思杰齐名,原指其诗文而主要指骈文和赋而言。
3、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唐代诗歌的流派,也称为王孟诗派。
是继承东晋陶渊明的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维、孟浩然等。
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
风格清新、韵致高远、格局阔大。
4、盛唐边塞诗派:是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也称为高岑诗派。
其诗长于七言,特别是七言歌行,善于描写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表现征人思妇的思想情感,大多具有爱国情感和进取精神,显示浓厚的生活气息,风格多慷慨悲壮。
代表人物有高适、岑参等人。
5、韩孟诗派:中唐的一个诗歌创作流派,以韩愈为领袖,包括孟郊等人。
他们主张“不平则鸣”,苦吟以抒愤,并互相切磋酬唱他们具有变态的审美趣味,“以丑为美”。
6、新乐府运动:即诗歌革新运动,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所倡导,他们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诗歌的惩恶扬善、补察时政的功能,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由此得名。
所谓新乐府,是相对古乐府而言的。
7、花间词派:出现于晚唐五代时期,得名于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
奉温庭筠为鼻祖而行词的创作的一个文人词派,代表人物是温庭筠,特点是婉丽、绮靡。
8、唐传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作者大多以记、传名篇,以史家笔法,因传奇闻异事故名。
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
9、宋初三体:宋初诗坛,承袭晚唐五代余风,有所谓宋初三体之说,即白体、晚唐体和西昆体。
白体是宋初效仿白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代表人物有王禹偁等人;晚唐体是宋初模仿唐代的贾岛和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代表人物是寇准等人;西昆体是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的,由翰林学士杨亿等人奉命编篆,代表人物是杨亿等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史(二)名词解释1.白体:(1)指宋初诗坛流行的学白居易的诗。
(2)宋初一些作家,如王禹称等先后学习白居易平易晓畅的闲适唱和诗和关心民生疾苦的讽喻诗,由此而形成的诗风就叫“白体”。
(3)其特征是“顺熟”“容易”“浅切”。
2.西昆体:(1)这是北宋初期影响极大的诗歌流派。
(2)有广狭二义,狭义单指其近体律诗,广义兼指其四六文。
(3)西昆之名,因创始诸人在秘阁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取玉山、册府之意。
西昆指玉山。
3.晚唐体:(1)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的诗风的诗作。
(2)以清逸隐幽为旨趣,以锤炼字句为能事。
(3)代表作家林逋。
4.东坡体:(1)即指苏轼的诗在宋代的一种风格范式,(2)其诗各体兼备,风格多样。
他的七绝清丽精美,七古雄健豪放。
(3)其基本风格有二:一是刚健中含婀娜的清丽雄健;二是豪放中加平淡的清旷闲逸。
(4)他的诗体对宋诗能于唐诗之后别开生面起了关键性作用。
5.王荆公体:(1)这是王安石的诗歌风格特征。
(2)他在表现形式上尽力打破常规,语意求新,诗句求工。
(3)“廋劲刚健”是其显著特征。
6.半山诗:(1)半山,是王安石晚年在江宁居住的地方。
(2)他这个时期的诗歌被编订为《半山集》,亦称为“半山诗”。
(3)主要体裁是绝句。
7.山谷体:(1)这是黄庭坚的诗歌风格特征。
(2)提倡学韩杜,要以学问为诗。
落实于诗歌创作,就是以故为新,变俗为雅。
(3)他作诗造语好奇尚硬,洗净铅华,风格生新瘦硬峭拔。
(4)他重视句法,发展拗句、拗律体制,工于炼字用典,讲究语意老重。
(5)他的诗于苏诗外独树一帜,自成一家。
8.后山体:(1)这是陈师道的诗歌风格特征。
(2)作诗学黄庭坚,学力专精,讲苦吟,求奇拙。
(3)他标举“宁拙勿巧,宁朴勿华”,力求简省字句。
(4)其诗均为呕心沥血之作,其锤炼辛苦处与黄庭坚无异。
9.简斋体:(1)即指陈与义的诗歌特征。
(2)陈与义先后学习黄庭坚、陈师道及杜甫的诗歌,自创以直致、浅语入诗。
(3)其创作风格重意境、重白描,形成了雄浑沉郁的独特诗风。
10.诚斋体:(1)这是杨万里的诗歌特征。
(2)以日常生活中的小情趣为题材,采用白描手法写诗。
(3)具有想象新奇风趣,语言通俗明快,风格流转圆活的特点。
(4)一改宋诗瘦硬生涩的旧格,成为南宋诗风转变的一个关键。
11.易安体:(1)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宋词婉约派大家。
(2)其词与苏豪、柳俗、周律之外别树一帜,语言通俗易懂,明白流畅,音调优美。
(3)既融入家国兴亡的深悲巨痛,又不失婉约词的本色。
(4)其作词有倜傥的丈夫气,柔中有刚。
(5)她的艺术成就很高,在当时就广为流传,被称为“易安体”。
12.稼轩体:(1)这是辛弃疾创立的词体。
(2)他很有才情,无论是婉约词还是豪放词,都是刚柔相济。
(3)喜议论好用典,是其显著特征。
(4)他的词是典型的英雄词,有报国豪情,也有壮志难酬的悲愤。
13.樵歌体:(1)又叫“朱希真体”,是宋代词人朱敦儒的诗歌特征。
(2)其词语言浅白如话,形象单纯、明净,风格飘逸自然。
(3)在当时词坛能自成一家,开南宋隐逸词派之先河。
(1)是宋代词人张炎的作品。
(2)他精通音律,于词学颇有心得。
(3)他在书中精研词的音律、作法,评论诸家得失,多有胜解,堪称宋代词论第一力作。
15.诸宫调:(1)是宋金元时期流行的一种说唱艺术。
(2)歌唱部分是用多种宫调的若干不同曲调组成,杂以说白,表演长篇故事。
(3)它的语言通俗生动,在艺术上超越了以往的各种说唱艺术,获得了人们的喜爱。
(4)它的出现对元杂剧的音乐有直接影响。
16.元曲四大家(1)指前期元杂剧作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以及后期元杂剧作家郑光祖。
(2)因为他们在元代杂剧创作中成就高、影响大,所以周德清在其《中原音韵》一书中将他们并列,称为“关、郑、白、马”,后又称之为“元曲四大家”。
17.元曲四大悲剧:指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还有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18.元曲四大爱情剧:指关汉卿的《拜月庭》,白朴的《墙头马上》,王实甫的《西厢记》,还有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19.四大南戏:(1)也叫“四大传奇”,是在元末明初的代表作品。
(2)包括“荆、刘、拜、杀”,即:《荆钗记》、《白兔记》、《拜月庭》(不是关汉卿写的)和《杀狗记》。
20. 南戏:(1)又称南曲戏文。
(2)它原是宋代以来南方浙、闽一带的民间小戏,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曲、诸宫调、滑稽戏等民间说唱技艺,以及宋杂剧表演故事的形式,故开始称“永嘉杂剧”或“温州杂剧”。
(3)元灭宋统一中国后,逐渐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戏剧形式。
(1)又叫清曲,在元代一般称为今乐府。
(2)基本形式有小令和套数两种,有的还有带过曲。
(3)它是继词之后兴起的一种新的诗体。
(4)它与传统的诗词一样属于抒情文学,但诗词属于雅文学,散曲属于俗文学。
22. 宋末元初四大家:(1)张炎、王沂孙、周密和蒋捷,都是由南宋入元代的词人。
(2)由于他们词风有相近之处,故清人称他们为“宋末元初四大家”。
23.传奇:(1)传奇原指唐代文人创作的文言小说,后来被借用作戏剧的名称。
(2)至明代,传奇成为由南戏发展而成的南方诸声腔戏曲的通称。
(3)因此说,传奇作为戏曲文学形式,是从元代南戏开始形成。
24.话本(1)是宋代兴起的白话小说,用通俗文字写成。
(2)多以历史故事和当时社会生活为题材。
(3)是宋元民间艺人说唱的底本,今存《清平山堂话本》、《全相平话五种》等。
25.《董西厢》(1)是《西厢记诸宫调》的简称。
(2)是金代作家董解元根据唐传奇小说《鸳鸯传》进行的再创作。
(3)其最大特色是把原来张生对崔莺莺的始乱终弃的悲剧故事变为崔张二人私奔团聚的喜剧故事。
(4)这为后来杂剧《西厢记》的诞生奠定了直接基础。
26.《王西厢》(1)王实甫的《西厢记》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鸳鸯传》。
(2)他在《董西厢》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最后也是以“大团圆”结局。
(3)其题材更集中,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更鲜明,艺术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成为我国古典戏剧中的一部典范性作品。
27.铁崖体:(1)这是元代后期著名诗人杨维桢所作宫词、竹枝词和古乐府的总体特征。
(2)他在诗中善用古韵古语,着意学习李白、李贺,追求新奇。
(3)他的诗自成一体,在当时极为流行,世称“铁崖体”或“铁体”。
28. 台阁体:(1)是明代前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派别。
(2)代表作家是“三杨”:杨士奇、杨溥和杨荣,他们都是台阁重臣。
(3)他们的创作内容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为主旨,风格雍容华贵,典雅工丽。
(4)所用文体以诗为主,兼及散文,其中除朝廷诏令奏议外,多属应酬、题赠或应制、颂圣之作。
29.公安派:(1)指明代后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派别。
(2)代表人物是“三袁”:以袁宏道为首,包括袁宗道、袁中道。
(3)因他们三兄弟是湖北公安人,故称“公安派”。
(4)他们以李贽的“童心说”为指导,提出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主张。
(5)主张创新,在诗歌的抒情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30.竟陵派:(1)晚明时期出现的又一个诗歌流派。
(2)代表人物是钟惺和谭元春。
(3)因为他们都是湖北竟陵人,文学主张又相近而得名。
(4)他们继承了公安派关于“独抒性灵”的文学主张,更倡导用诗文表现自己超离尘俗的“幽独情思”。
31.清雅词派:(1)指南宋中后期词坛崛起的一个词派。
(2)此词派的开山大师是姜夔。
风格特色是“清空”、“骚雅”。
(3)在遣辞和音律上追求清丽工整,重咏物,多用典,追求人工之巧,使词由共赏变为纯粹的文人吟唱。
32.苏辛词派:(1)北宋词中的豪放词派。
(2)南宋伟大爱国词人辛弃疾,其稼轩词充分表现了他的英雄抱负。
(3)与南渡初期的张元幹、颖孝祥诸家的词风相翕合,又有陈亮、刘过等词人追步唱和,遂形成气势磅礴、悲凉感愤的苏、辛词派。
33. 江西诗派:(1)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
(2)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
(3)江西诗派的特色有三:一是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二是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非地域之划分;三是江西诗派是作为政治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政局有密切的联系。
34.江湖诗派:(1)南宋后期兴起的一个诗派。
(2)其成员大都是一些落第的布衣文士或不得志的末宦。
由于功名上不得意,进退无据,只得流转江湖,靠献诗卖艺维生,或游走公卿权贵之门,或结友招群于市井乡间,在相互唱和酬咏中消磨岁月,形成一种彼此相近的作诗习气。
(3)当时有书商陈起与江湖诗人相友善,刊刻《江湖诗集》,因而得名“江湖诗派”。
35. 茶陵诗派:(1)是李东阳创立的诗派。
(2)诗风仍属台阁体余波,但李不满于台阁体的无病呻吟、千篇一律的纤弱文风,主张以杜甫的诗风来加以匡正,并且注重诗歌语言的艺术。
(3)具有脱离台阁体公式形式的意义,成为从台阁体向前七子之间的过渡人物。
36.“活法”说(1)这是吕本中后期所提出的作诗主张。
(2)提倡“好诗流转圆美如弹丸”,有意识“以苏济黄”,消除江西诗派末流的生硬造作之弊。
(3)此说较全面反映了以苏黄为代表的宋代诗学精神。
37. 一祖三宗:(1)是指宋代江西诗派的渊源和宗师而言的。
(2)江西诗派的创始人黄庭坚在艺术上以学杜甫诗为宗旨,故其一祖为杜甫。
(3)除黄庭坚外,陈师道、陈与义亦是江西诗派的中坚人物,故江西诗派的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4)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说由江西诗派的鼓吹者方回在其《瀛奎律髓》中首倡。
38.元诗四家:(1)指的是虞集、杨载、范椁和揭傒。
(2)他们均因有文才而被选入翰林院,并以较为出色的诗文创作成为京师士子向慕的著名人物而享誉诗坛。
(3)其中尤以虞集名声最大,是元代中期文坛的领袖人物。
39.国朝文派:(1)指在金朝领土上成长起来的作家:蔡珪、党怀英、王庭筠等。
(2)他们的创作风格不同于由宋入金的文人,属于真正的金代作家,使金代文学的发展进入了自具风格的新时期。
(3)元好问在其所编的《中州集》中将他们归为“国朝文派”。
40.唐宋派:(1)是出现在明代中期嘉靖年间,以反驳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的复古理论为主要目标的文学流派。
(2)主要代表人物是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
(3)其基本观点是主张恢复唐宋时的散文传统,倡导文道统一。
41.富贵词人:(1)即指北宋初期著名词人晏殊。
(2)其词多祝寿、咏物和歌颂升平,这类词多宴游之余的消遣之作. (3)总体而论,尚未摆脱五代绮艳词风的窠臼,故晏殊有“富贵词人”之称。
42.南渡词人:(1)即指北宋灭亡后,由北宋逃到南宋的词人。
(2)其代表人物是李清照、朱敦儒。
(3)国破家亡,漂泊流落,使他们颇多家国之感和身世之悲,发而为词,多有凄苦的哀叹和深沉的感伤,词风发生明显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