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南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合集下载

南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南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南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到2010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时期。

这一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也是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诸多新形势和新任务的战略机遇期。

根据中共南阳市委三届四次全会精神,在认真总结经验,科学分析形势,深入调查研究并充分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南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十五”时期的发展情况“十五”时期,是我市建国以来综合实力提升幅度最大、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大的时期之一。

这一时期,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针对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促进了全市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战略起点上。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生产总值连续五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05年突破1000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1.9%,高于“十五”计划目标2.9个百分点。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五年累计完成投资1194亿元,比“九五”时期翻一番,年均增长28.6%。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05年完成28.8亿元。

三次产业比重由29.6:45.7:24.7演变为26.3:50.3:23.4,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首次超过50%。

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

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速度和效益不断提高,工业增加值完成468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3.8%。

培育形成了农产品深加工、纺织、医药、油碱化工、电力、汽车配件、光学机电、冶金建材等优势产业,工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0%,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县城为骨干、建制镇为依托的绿色城镇体系初步形成。

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由42平方公里扩大到70平方公里、驻地人口由52万增加到70万。

南阳市统计年鉴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数据:各县(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78-2017)

南阳市统计年鉴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数据:各县(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78-2017)

高新区
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官庄工区
鸭 注河:分工县区市区投资中:1980年不包括城镇集体投资.1985.1990年不包括
1985
70180 1791 7371 1082 1101 1158 1463 1884 1038 715 1510 1030 872 1827 18523
农村农户和农村非农户投资.1995年不包括房地产开发和农村农户投资.
单位:万元
1978
1980
全市
28827
15126
宛城区
80
750
卧龙区
2253
1970
南召县
395
457
方城县
126
265
西峡县
299
468
镇平县
553
491
内乡县
203
332
淅川县
666
534
社旗县
41
321
唐河县
85
538
新野县
126
434
桐柏县
228
529
邓州市
194
554
市直
23578
7312
南阳市主要年份各县(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1978-2017)
2000
1176222 52143 43423 56584 60807 53080 97923 63167 65971 32647 93631 81675 49797 74678 350696
2005
3772922 147080 132192 136208 194897 175025 263761 223211 236509 123872 250565 199671 123072 187745 1379114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5年南阳市人口及城镇化抽样调查工作方案的通知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5年南阳市人口及城镇化抽样调查工作方案的通知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5年南阳市人口及城镇化抽样调查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4.12.31•【字号】宛政办〔2014〕85号•【施行日期】2014.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5年南阳市人口及城镇化抽样调查工作方案的通知宛政办〔2014〕85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官庄工区、鸭河工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经市政府同意,现将《2015年南阳市人口及城镇化抽样调查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4年12月31日2015年南阳市人口及城镇化抽样调查工作方案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通知》(国办发〔2014〕33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2015年河南省人口抽样调查工作的通知》(豫政办〔2014〕154号)精神,结合南阳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调查的对象、内容和标准时点人口及城镇化抽样调查的对象:一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抽中的调查小区内全部人口(不包括港澳台居民和外国人,下同);二是省政府确定的全省3%人口及城镇化抽样调查抽中的调查小区内全部人口。

初步测算将涉及全市所有乡镇街道、1040个调查小区、26万人。

人口及城镇化抽样调查内容: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居住地、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情况,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人口及城镇化抽样调查的标准时点:2015年11月1日零时。

二、调查的方法和工作重点2015年人口及城镇化抽样调查将首次采用现代化的调查登记手段,即利用手持电子数据终端(以下简称PDA)按照现住地的原则在抽中的调查小区内逐户逐人进行调查登记。

本次调查从准备到全部结束,约需要两年时间。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阳市2015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的通知-宛政办〔2015〕45号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阳市2015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的通知-宛政办〔2015〕45号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阳市2015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的通知正文:----------------------------------------------------------------------------------------------------------------------------------------------------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阳市2015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的通知宛政办〔2015〕45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官庄工区、鸭河工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南阳市2015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年4月27日南阳市2015年度审计项目计划2015年度,全市审计工作重点突出六个方面:一是持续开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促进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二是不断深化财政审计,提高公共资金绩效;三是切实加强民生审计,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四是强化经济责任审计,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制约;五是扎实抓好投资审计,提高政府投资效益;六是深入推进资源环境审计,促进大美南阳建设。

计划安排审计171个单位。

其中,国家审计署下达审计项目49个单位,省审计厅下达审计项目13个单位,南阳市下达审计项目109个单位。

上述项目中,市审计局审计75个单位,各县(区)审计局审计96个单位(不含县区自定审计项目及单位)。

一、审计署下达的审计项目(一)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市审计局重点审计市财政局、农信社、科技局、商务局、水利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司法局和高新区,各县(区)审计局重点审计县(区)财政局、农信社、科技局、商务局、水利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司法局。

2015年南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年南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年南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时间:2016-03-29 来源:南阳市人民政府阅读次数:1231【字体:大中小】2015年是南阳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保态势强趋势的关键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运行环境,市委、市政府突出“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抓早、抓准、抓实、抓狠,组织实施一季度“开门红、开门稳”、二季度“稳增长、保过半”、三季度“双攻坚、保态势、促提升”、四季度“决战四季度、奋力保全年”,实现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全市经济保持了稳定较快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为全省发展大局作出了南阳贡献。

一、综合全市年末总人口1005.70万人,增长0.5%;常住人口859.60万人;出生人口11.47万人,出生率11.4‰;死亡人口6.41万人,死亡率6.4‰;全年净增人口5.06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0‰。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2.07%。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2522.32亿元,比上年增长9.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4.19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153.91亿元,增长8.9%;第三产业增加值964.22亿元,增长12.0%。

三次产业结构16.0:45.8:38.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2%;分城乡看,城市上涨1.2%,农村上涨1.1%。

商品零售价格下降0.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4%。

表1:2015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类别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1.2 #城市101.2农村101.1 #食品101.9 #粮食101.5肉禽及其制品104.7菜108.6烟酒100.5衣着101.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100.3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101.4交通和通信98.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02.4居住101.1图1:2015年居民消费价格各月环比指数以上月为100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2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14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06万人。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责任分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责任分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责任分解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发文字号】宛政办[2015]3号【发布部门】南阳市政府【发布日期】2015.01.19【实施日期】2015.01.1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责任分解方案的通知(宛政办〔2015〕3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鸭河工区、官庄工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市长程志明代表市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发展目标和主要工作任务,是对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

为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经市政府同意,现将《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责任分解方案》(以下简称《责任分解方案》)予以印发,请认真抓好落实。

一、认真学习贯彻,深入领会精神实质各县(区)、各部门要及时传达贯彻、深刻领会《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实质,准确把握2015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工作任务及工作重点,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要围绕《责任分解方案》确定的重点工作,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科学谋划,奋发有为,勇于担当,求实求效。

二、制定落实清单,量化工作任务各县(区)、各部门要根据《责任分解方案》确定的工作任务,制定详实的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

要对重点工作实行项目式管理,实现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

要制定推进落实清单,将各自承担的每一项具体工作任务细化量化为具体项目,实行定量、定性、定岗、定责管理,做到“支撑项目、月(季)度目标、时间节点、责任主体”四个明确(支撑项目,即把《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各项目标分解为操作性强的项目和具体的工作任务;月(季)度目标,即每月(季)度应完成的工作任务,要有明确的量化指标;时间节点,即每项工作的启动时间、完成时间和关键节点;责任主体,即每项工作的责任人要明确到每一位班子成员),以过程控制、监督倒逼、强力推动工作落实。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实现2015年工业经济首季开门红若干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实现2015年工业经济首季开门红若干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实现2015年工业经济首季开
门红若干措施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宛政办[2015]1号
【发布部门】南阳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5.01.13
【实施日期】2015.01.1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实现2015年工业经济首季开门红若干措施的通知
(宛政办〔2015〕1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官庄工区、鸭河工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实现2015年工业经济首季开门红若干措施》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15年1月13日
实现2015年工业经济首季开门红若干措施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十三次全会、1月8日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确保实现一季度工业经济“开门红”,特制定以下措施。

一、强化运行监控。

围绕一季度目标任务,加强监测,及时预警,适时研究对策措施。

一要建立问题清单。

建立重点企业问题台账,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时间节点,限时办结。

二要建立任务清单。

将一季度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分解落实到各县(区),再细化落实到有关部门和企业。

三要建立服务清单。

对重点企业,要研究制定一企一策方案,确定服务项目和内容,建立服务专班,跟踪问效。

二、抓好要素保障。

电力部门要制定预案,科学调度,有效解决“迎峰度冬”用电缺口,集中力量保生产,确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南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时间:2016-03-29 来源:南阳市人民政府阅读次数:1231【字体:大中小】2015年是南阳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保态势强趋势的关键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运行环境,市委、市政府突出“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抓早、抓准、抓实、抓狠,组织实施一季度“开门红、开门稳”、二季度“稳增长、保过半”、三季度“双攻坚、保态势、促提升”、四季度“决战四季度、奋力保全年”,实现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全市经济保持了稳定较快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为全省发展大局作出了南阳贡献。

一、综合全市年末总人口1005.70万人,增长0.5%;常住人口859.60万人;出生人口11.47万人,出生率11.4‰;死亡人口6.41万人,死亡率6.4‰;全年净增人口5.06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0‰。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2.07%。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2522.32亿元,比上年增长9.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4.19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153.91亿元,增长8.9%;第三产业增加值964.22亿元,增长12.0%。

三次产业结构16.0:45.8:38.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2%;分城乡看,城市上涨1.2%,农村上涨1.1%。

商品零售价格下降0.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4%。

表1:2015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类别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1.2 #城市101.2农村101.1 #食品101.9 #粮食101.5肉禽及其制品104.7菜108.6烟酒100.5衣着101.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100.3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101.4交通和通信98.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02.4居住101.1图1:2015年居民消费价格各月环比指数以上月为100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2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14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06万人。

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38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

全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255.65亿元,比上年增长9.3%。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7.08亿元,增长11.4%。

其中:税收收入105.56亿元,增长0.7%,税收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7.2%;非税收入51.52亿元,增长42.3%。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19.19亿元,增长14.9%。

其中,教育支出增长3.5%;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25.4%;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增长18.3%;城乡社区支出增长98.2%。

全市17个县(市、区)中有13个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均超过5亿元,其中西峡县超过10亿元。

二、农业全年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994.98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2%,其中:小麦种植面积541.86千公顷,增长0.2%;棉花种植面积14.4千公顷,下降19.8%;油料种植面积275.69千公顷,增长2.8%;蔬菜种植面积189.01千公顷,增长0.5%。

全年粮食产量541.05万吨,比上年增长5.6%。

棉花产量1.31万吨,下降18.6%;油料产量110.55万吨,增长7.2%;蔬菜产量794.24万吨,增长0.5%。

禽肉类总产量5.41万吨,下降0.2%;蛋类总产量28.49万吨,增长7.9%;奶类总产量31.56万吨,下降1.0%。

表2:2015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产品名称产量(万吨) 比上年增长(%)粮食541.05 5.6夏粮317.09 6.2秋粮223.96 4.9棉花 1.31-18.6油料110.557.2 #花生89.757.9烟叶 5.32-0.8蔬菜794.240.5水果145.85 4.6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219.3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1%;农用拖拉机76.7万台,下降0.88%;农用运输车7.02万辆,增长1.2%。

化肥施用量(折纯)72.26万吨,增长3.7%。

农村用电量19.04亿千瓦小时,增长6.0%。

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993.60亿元,比上年增长8.9%。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85.27亿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轻工业增长10.6%,重工业增长9.2%,轻、重工业比例为41.3:58.7。

产品销售率为97.4%。

图2:2015年各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当月增长速度规模以上工业37个行业大类中,规模居前10位的行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2.2%,纺织业增长5.2%,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9.2%,汽车制造业增长13.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4.0%,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6.5%,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下降7.8%,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2.2%,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0.8%,医药制造业增长11.2%。

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食品、现代家居、服装服饰等高成长性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3%,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7.8%。

冶金、建材、化学、轻纺、能源等传统支柱产业增加值增长8.1%,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5.2%。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六大高载能行业增加值增长10.2%。

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78.19亿元,增长18.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1.4%。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天然原油比上年下降4.3%,畜肉制品增长13.8%,小麦粉增长1.0%,纱增长2.6%,中成药增长7.5%,服装增长8.3%,碳酸钠增长3.6%,水泥下降2.0%。

表3:2015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产品名称单位产量比上年增长(%)天然原油万吨231.08-4.3天然气万立方米50560.6铁矿石原矿万吨231.71-0.7小麦粉万吨239.90 1.0畜肉制品万吨 3.6913.8发酵酒精千升735209-17.3饮料酒千升82841-26.5软饮料万吨36.94-13.6食用植物油万吨31.2417.6卷烟亿支136.29-3.4纱万吨125.79 2.6布万米42739 4.4服装万件59498.3机制纸及纸版万吨10.4134.6碳酸钠(纯碱)万吨166.78 3.6化肥(折纯)万吨25.35-8.44.787.5中成药万吨44水泥万吨1575.93-2.0生铁万吨172.08-7.7铁合金万吨12.28-33.7人造金刚石亿克拉710发电机组(设备)万千瓦30.06-20.1交流电动机万千瓦2216.667.6发电量亿千瓦时115.93-14.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524.89亿元,比上年增长7.1%;利税总额291.21亿元,下降14.2%;利润总额169.28亿元,下降14.3%。

分行业看,利润总额居前5位的行业大类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9.3亿元,增长0.9%;纺织业24.58亿元,下降4.5%;农副食品加工业16.93亿元,增长36.9%;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业16亿元,增长1.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2.12亿元,下降11.0%。

全年全市13个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达184.96万平方米,增长1.2%;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347.80亿元,增长5.3%,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25.83万人,增长11.1%。

全市共有资质内建筑业企业332家,比上年减少8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87.70亿元,比上年增长7.5%;资质内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67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竣工面积759.8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0%。

四、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08.87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630.45亿元,增长17.5%。

图3:2015年各月固定资产投资额当月增长速度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244.55亿元,比上年下降5.9%;民间投资2364.82亿元,增长20.9%;港澳台投资9.51亿元,下降23.9%;外商投资18.65亿元,增长26.9%。

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24.52亿元,增长29.9%;第二产业投资1616.89亿元,增长15.8%;第三产业投资789.04亿元,增长17.9%。

表4:2015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及增长速度行业投资额(亿元)比上年增长(%)合计2630.4517.5农林牧渔业224.5229.9工业1616.3015.8采矿业50.37-21.7制造业1504.1617.422.5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61.78批发和零售业104.7839.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31.5361.1住宿和餐饮业23.15-17.9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1.53-70.0房地产业176.34-9.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1.87142.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4.5187.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85.5413.0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7.61-1.7教育37.0937.2卫生和社会工作38.4839.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33.09-2.1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23.04116.9全年工业投资1616.30亿元,比上年增长15.8%。

其中,高成长性制造业投资925.27亿元,增长23.0%;高技术产业投资163.11亿元,增长15.1%;高耗能行业投资380.82亿元,增长18.4%。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50.67亿元,比上年增长1.9%;其中,住宅投资119.76亿元,同比下降3.2%。

商品房施工面积2512.58万平方米,增长11.1%;其中,住宅2040.06万平方米,增长8.4%。

商品房竣工面积295.8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1.7%;其中,住宅249.3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1%。

商品房销售面积412.94万平方米,增长6.7%;其中,住宅377.97万平方米,增长6.9 %。

商品房销售额137.46亿元,增长7.9%;其中,住宅119.88亿元,增长6.7%。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3348个,同比下降11.5%,计划总投资额6582.75亿元,同比增长13.5%,实际完成投资额2479.79亿元,同比增长18.6%;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1465个,同比下降44.3%,计划总投资3119.42亿元,同比下降8.6%,实际完成投资900.78亿元,同比下降17.5%。

13个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86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77个;固定资产投资额达1443.45亿元,增长13.2%。

五、国内贸易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55.40亿元,比上年增长7.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89.35亿元,增长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