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的测量

合集下载

物理实验测量速度的方法

物理实验测量速度的方法

物理实验测量速度的方法速度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用于描述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变化的位置。

准确测量速度对于研究物体的运动特性以及推导公式、探索规律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物理实验中,有多种方法可以用来测量速度,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及其原理。

一、位移和时间法位移和时间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速度的方法。

它的原理很简单,只需要测量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并与该时间段相除,即可得到平均速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测量匀速运动的速度。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直线轨道,并在轨道上选择两个固定的位置点A和B。

2. 将测量物体放置在A点,并记录下开始时刻的时间t1。

3. 启动计时器,让物体沿轨道运动到B点,并记录下到达B点时的时间t2。

4. 计算位移Δx = AB的距离。

5. 计算速度v = Δx / (t2 - t1)。

二、利用弹射法测速弹射法是一种精确测量速度的方法,可以用于测量较高速度的物体。

它基于牛顿第二定律的原理,即物体受到的作用力与加速度成正比。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弹射器,以及一些小球。

2. 将小球放入弹射器中,并将弹射器调整成适当的角度。

3. 发射小球,并同时计时。

4. 测量小球击中目标的距离x。

5.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 ma,将小球的重力和弹射器对小球的推力进行分析,可以得到速度v = sqrt(2gx)。

三、用光栅法测速光栅法是一种利用光的衍射原理测量速度的方法。

它可以精确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适用于快速变化的运动。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光栅和一个高速相机。

2. 将光栅放置在实验区域中,确保物体经过光栅时能够造成明显的光强变化。

3. 使用高速相机拍摄光栅运动的过程。

4. 根据光栅上的条纹变化和相机拍摄的时间间隔,可以测量出物体通过光栅的时间。

5. 根据光栅的空间周期和通过光栅的时间,可以计算出物体的瞬时速度。

总结:以上介绍了三种常见的物理实验测量速度的方法,分别是位移和时间法、弹射法和光栅法。

速度和加速度的测量

速度和加速度的测量
速度和加速度的测量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目录 /目录
01
速度的测量
02
加速度的测量
03
速度和加速度 测量的注意事 项
1 速度的测量
定义和公式
速度的定义:物 体在单位时间内 通过的距离
公式:v = Δx/Δt
速度的单位:米/ 秒(m/s)
安全操作规范
确保测量仪器的完 好无损,避免使用 损坏或故障的仪器。
在测量过程中,务 必遵循仪器的使用 说明书,避免误操 作。
确保测量环境的安 全,避免在危险或 不稳定的环境中进 行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务 必注意个人安全, 避免受伤或发生意 外。
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数据进行清洗和整理,去除 异常值和干扰数据
速度值
数据处理:使用计算 机对测量数据进行处 理和分析,得出加速 度的变化规律和特性。
加速度的单位和换算
基本单位:米每平方秒(m/s²)
换算关系:1 m/s² = 3.6 km/h², 1 ft/s² ≈ 0.*** m/s²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常用单位:千米每平方小时 (km/h²)、英尺每平方秒(ft/s²) 等
注意事项:在进行单位换算时,需 要注意单位的一致性和准确性,避 免因单位错误导致的测量误差。
加速度测量的应用
汽车安全气囊:通过测量加速度来判断碰撞强度,从而触发安全气囊 地震监测:通过测量地震波加速度来预测地震强度和位置 航空航天:通过测量火箭、飞机等飞行器的加速度来控制飞行姿态和速度 智能手机:通过测量手机的加速度来实现屏幕旋转、摇一摇等功能

人教八年级物理2024版《速度的测量》知识点检测及课后习题含答案

人教八年级物理2024版《速度的测量》知识点检测及课后习题含答案

《速度的测量》知识点检测及课后习题第一部分●知识点检测及答案1.如图所示是速度的测量的实验装置,斜面的右端用木块垫起来。

让小车从斜面顶端自由释放,滑到底端金属片的位置。

(1)为完成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和 。

实验的原理是 。

【答案】 刻度尺 停表 v=s t(2)在实验前应熟悉停表的使用,如果小车运动后才开始计时,这样测量的时间会变小,导致测量的速度会 。

【答案】 大 解析:如果小车运动后才开始计时,会使小车运动时间偏小,但是距离不变,根据v=s t 可得速度变大。

(3)若小车开始运动后很快到达终点,导致计时太短,误差较大,为克服此弊端,我们可以将木块 移,降低斜面坡度,以减小误差。

【答案】右 解析:为方便计时,应使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速度小一些,时间长一些,因此右移木块,降低斜面坡度。

(4)实验中需要进行多次测量,每次测量应让小车从斜面 由静止释放。

【答案】同一位置(或顶端)解析:实验中许多次测量,为了保证每次实验小车运动时通过的路程和从斜面顶端出发时的速度相同,必须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小车(5)实验中金属片的作用是 。

【答案】便于确定终点在同一位置;便于测量时间。

(6)实验完成后,我们得到了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的速度变化规律,下列四幅图片中最能反应此规律的是 。

(填序号A 或B 或C 或D )【答案】C 解析:小车在斜面上下滑过程中做加速运动。

(7)第三学习小组在实验中发现,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方向容易偏离,请你提出一条建议, ,以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

【答案】将斜面更换为导轨或者将斜面更换为斜槽。

2. 在速度的测量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 点由静止释放,借助测量工具就可以间接测量出小车在AB 、AC 、BC 段的速度。

(1)上图中AB 段的长度为 cm ,如果测得的时间为1.6s ,则AB 段的平均速度是 cm/s 。

【答案】40.00cm 25.0 解析:小车运动的距离s AB =80.00cm-40.00cm=40.00cm ,t AB =1.6s ,则AB 段的平均速度v AB =AB AB s t =s6.100.40cm =25.0cm/s 。

速度和加速度的测量方法

速度和加速度的测量方法

速度和加速度的测量方法速度和加速度是物体运动的两个重要参数,对于研究物体的运动过程和分析物体的力学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量速度和加速度的方法。

一、测量速度的方法1. 实验测量法实验测量法是通过实际操作进行测量的方法,常用的实验设备有计时器、测量器等。

以下介绍两种实验测量速度的方法。

(1)距离法通过测量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来计算速度。

具体操作步骤为:选取一定的距离,记录物体从起点到终点所用的时间,然后根据公式 v = S / t,计算得到速度。

(2)光电门法光电门法是利用光电门设备进行速度测量的方法。

光电门设备包括发光器和接收器,物体经过光电门时会遮挡光线,接收器会产生电信号,根据接收到信号的时间间隔可以计算速度。

2. 数学计算法数学计算法是通过对物体的运动进行数学建模,应用数学公式进行计算得到速度的方法。

以下介绍两种数学计算速度的方法。

(1)平均速度公式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移动的距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平均速度公式为v = ΔS / Δt,其中ΔS为物体在时间Δt内移动的距离。

(2)瞬时速度公式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间速度,可以通过求导数得到。

瞬时速度公式为 v = ds / dt,其中ds为物体在时间dt内移动的微小距离。

二、测量加速度的方法1. 实验测量法实验测量法是通过实际操作进行测量的方法,常用的实验设备有计时器、测量器等。

以下介绍两种实验测量加速度的方法。

(1)自由落体法自由落体法是通过测量物体在自由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来计算加速度。

具体操作步骤为:使物体自由下落,记录物体在不同时间点的速度,根据公式 a = (v - u) / t,计算得到加速度。

(2)撞击法撞击法是通过测量物体在撞击过程中的时间和速度来计算加速度。

具体操作步骤为:将一个运动物体与另一个静止物体发生碰撞,记录撞击前后物体的速度和时间,根据公式 a = (v - u) / t,计算得到加速度。

物理实验测量速度

物理实验测量速度

物理实验测量速度物理实验中,测量速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物理实验方法,以及如何准确测量速度。

实验一:简单的直线运动测速实验在直线运动中,我们可以使用简单的实验方法来测量物体的速度。

实验材料:- 平滑的台面- 测量尺- 计时器实验步骤:1. 将台面平放于水平地面上,确保其稳定性。

2. 在台面上选择一个固定的起始点和终止点。

3. 将物体放置于起始点,使其处于静止状态。

4. 使用计时器,在物体经过终止点时开始计时,并在物体再次回到起始点时停止计时。

5. 使用测量尺测量起始点和终止点之间的距离。

6. 计算速度:速度 = 距离 / 时间。

实验二:自由落体测速实验自由落体是指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下坠的运动。

下面介绍如何测量自由落体的速度。

实验材料:- 一个垂直下落的物体- 计时器实验步骤:1. 确保实验环境中没有其他外力的干扰。

2. 将物体从固定的起始高度释放。

3. 使用计时器,在物体开始下落时开始计时,并在物体触地时停止计时。

4. 计算速度:速度 = 下落距离 / 时间。

实验三:摆钟测速实验摆钟是一种周期性运动,可以通过测量摆动的周期来计算速度。

实验材料:- 一根具有一定长度的线或绳子- 一个重物(如铅锤)实验步骤:1. 将线或绳子固定在一个支点上,并将重物系于其下端。

2. 将重物拉至一侧,放手使其摆动起来。

3. 使用计时器,开始计时当摆动达到最大位移到任一侧时,并在摆动回到同一侧时停止计时。

4. 计算速度:速度 = 摆动的角度 / 时间。

通过以上三种实验方法,我们可以准确地测量物体的速度。

在进行实验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确保实验环境的稳定性,以及准确记录测量数据。

只有在采取正确的实验方法并进行精确的测量后,才能得到准确的速度数据,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

测量速度的18种方法

测量速度的18种方法

测量速度的18种方法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命题更加注重新课程理念的领航作用,“考试容要实现与高中新课程容的衔接,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注重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这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新考试观的核心容,这更是新高考的命题方向。

从近年高考命题来看,试题越来越体现这一新考试观的核心容。

而这一类问题的选材灵活,立意独特新颖,要求考生能从物理情境中研究对象和物理过程,建立物理模型,利用相应的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日常生活、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中,需要对某些物体的速度进行测量,如交通车辆的速度,子弹的速度,流体的流速,声、光的传播速度等等,那么速度测量方法有几种方法呢?笔者对此作了归纳总结如下,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1.利用计时器测速度利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在与运动物体相连的纸带上打点(孔)以记录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用刻度尺测出纸带某点与相邻点(计数点)间的距离,利用计算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

例1(09·理基卷-18)“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使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得到如图1所示的纸带。

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实验时应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B.(S6一S1)等于(S2一S1)的6倍C.从纸带可求出计数点B对应的速率D.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解析: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纸带,A错.根据相等的时间间隔通过的位移有,可知(S6一S1)等于(S2一S1)的5倍,B错.根据B点为A与C的中间时刻点有,C对.由于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所以时间间隔为0.1s,D错.点评:利用方法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在力学实验中经常用到,提醒考生要掌握此方法。

物理实验如何测量速度和加速度

物理实验如何测量速度和加速度

物理实验如何测量速度和加速度速度和加速度是物理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它们描述了物体运动的重要特征。

在物理实验中,测量速度和加速度是常见的实验内容。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物理实验来测量速度和加速度,并提供相应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同时,还会讨论使用不同方法进行测量时的优缺点。

实验一:测量速度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速度(v)= 位移(Δx)/ 时间(Δt)材料:1. 直尺2. 计时器3. 手表4. 小球实验步骤:1. 将直尺放置在水平平面上,作为参考线。

2. 在直尺的起点处放置小球。

3. 启动计时器,同时推动小球。

4. 当小球到达终点时,停止计时器并记录时间。

5. 根据起点和终点的位置差,计算小球的位移。

6. 将位移值代入速度公式中,计算出小球的速度。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直尺的水平稳定。

2. 推动小球时要尽量减少施加的额外力。

3. 使用精确的计时器,并保持手表时间的准确性。

4. 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二:测量加速度加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加速度(a)= 速度变化(Δv)/ 时间(Δt)材料:1. 直尺2. 计时器3. 重物4. 线5. 绳子实验步骤:1. 将直尺竖直放置,作为参考线。

2. 使用绳子将重物绑在一根线的下端。

3. 固定线的上端,并将线沿直尺拉直。

4. 同时释放线和计时器,让重物自由下落。

5. 当重物到达地面时,停止计时器并记录时间。

6. 计算重物下落的时间间隔。

7. 根据地球的重力加速度(约为9.8 m/s²)以及时间间隔,计算出重物的加速度。

实验注意事项:1. 确保直尺竖直放置,并注意重物的下落轨迹不受外界干扰。

2. 使用精确的计时器,并保持手表时间的准确性。

3. 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实验一中使用的方法可以测量物体在一维运动中的速度,适用于需要测量直线运动的物体。

测量速度的方法

测量速度的方法

测量速度的方法测量速度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实验内容,也是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无论是车辆的行驶速度、物体的运动速度,还是光的传播速度,都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测量。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量速度的方法。

首先,最常见的测量速度的方法之一就是利用距离和时间的关系进行计算。

这种方法适用于很多日常生活中的场景,比如测量汽车的行驶速度。

我们可以通过测量汽车行驶的距离,然后记录下所花费的时间,通过时间和距离的比值就可以得到汽车的行驶速度。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而且不需要太多的仪器设备,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非常方便。

其次,利用光电传感器进行速度测量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光电传感器可以通过感应物体经过时的光电信号变化来计算物体的速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高精度测量的场合,比如实验室中对物体运动的精确测量。

光电传感器能够实时记录物体经过的时间和位置,从而计算出物体的速度,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另外,利用雷达测速仪进行速度测量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雷达测速仪通过发射一束微波信号,然后接收信号的反射,通过计算信号的频率差来确定物体的速度。

这种方法在交通管理和公安执法中经常被使用,可以实现对车辆行驶速度的准确测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测速手段。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特殊场合下的测速方法,比如利用声波测速仪、利用摄像头测速等。

这些方法都是根据不同的物理原理来实现速度测量的,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总的来说,测量速度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

在进行测量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以上介绍的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更加准确地测量速度。

物理实验测量速度

物理实验测量速度

物理实验测量速度引言: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测量速度是物理实验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能帮助我们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深入理解运动的本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测量速度的实验方法,让我们一起探究物理实验中的测速奥秘。

一、测量直线运动速度1. 通过测定位移和时间得到平均速度: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沿着一条直线运动的过程,最简单的实验测量方法是通过测定物体的位移和所花时间来计算平均速度。

具体步骤如下:a) 首先,选择一条直线运动的物体,例如使用物理实验中常见的小车。

b) 将计时器复位,将小车放在起点,并开始计时。

c) 当小车到达终点时,停止计时器,记录下所用的时间。

d) 通过实验室中的尺子测量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距离,得到位移的数值。

e) 根据公式速度=位移/时间,得到小车的平均速度。

这种实验方法简单易行,能直观地帮助我们理解速度的概念。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变小车的质量、施加推力等条件,研究速度与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

2. 利用光门计测量瞬时速度:上述方法获得的是平均速度,而对于一些运动较快的物体,我们可能需要更精确的测量方式。

这时,我们可以利用光门计来测量速度。

光门计是一种基于光电原理的仪器,由发光二极管和光敏电阻组成。

当物体通过光门时,会阻挡光线,从而引起光敏电阻的电阻值变化。

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原理设计实验:a) 将光门计固定在直线运动的轨道上。

b) 设置好发射光源和接收器的位置。

c) 让物体从光门计的上方通过,观察光敏电阻的电阻值的变化。

d) 根据变化的时间和实验中设定的长度,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通过光门计的速度。

利用光门计测速,我们可以得到物体通过光门的瞬时速度。

通过对不同速度、不同位置的测量,我们可以研究运动的速度变化规律,深入理解运动的加速度等概念。

二、测量圆周运动速度在物理实验中,我们也经常需要测量圆周运动的速度。

圆周运动中的速度常常用角度速度来表示,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

速度的测量

速度的测量

速度的测量
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位移。

测量速度的方法有多种。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测量速度的方法。

1. 定点测速
定点测速是最常见的测量速度的方法之一。

它适用于在固定的
位置测量物体的速度。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计时器和测量距离的工具。

步骤:
- 在起点和终点之间设置一个已知距离。

- 使用计时器记录物体通过该距离所需的时间。

- 通过将已知距离除以所记录的时间,计算出物体的平均速度。

2. 实时测速
实时测速是一种能够即时测量物体速度的方法。

它适用于追踪
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速度测量仪器。

步骤:
- 将速度测量仪器放置在物体需要经过的位置。

- 程序将根据测量仪器的数据计算出物体的实时速度。

3. 高速相机测速
高速相机测速是一种用于测量高速物体速度的方法。

它适用于需要精确测量物体瞬间速度变化的情况。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高速相机。

步骤:
- 将高速相机对准物体即将经过的位置。

- 程序将根据高速相机拍摄到的连续图像计算出物体的瞬间速度。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测量速度的方法。

根据实际的测量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测量物体的速度。

速度的测量知识点

速度的测量知识点

速度的测量知识点一、速度测量的基本概念。

1. 速度的定义。

-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如果用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那么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 = (s)/(t)。

- 速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符号是km/h。

1m/s = 3.6km/h。

2. 测量速度的原理。

- 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v=(s)/(t),要测量速度就需要测量路程s和时间t。

二、测量工具及方法。

1. 测量路程的工具及方法。

- 工具:- 对于较短的路程,可以使用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要注意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

例如,测量物体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距离,若距离较短,可以选择合适的刻度尺,如量程为1m、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

- 对于较长的路程,例如汽车行驶的路程,可以使用汽车的里程表。

里程表能够自动记录汽车行驶的里程数。

- 方法:- 用刻度尺测量时,要使刻度尺的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如果测量的是曲线的长度,可以采用化曲为直的方法,例如用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线与曲线重合,然后测量细线的长度。

2. 测量时间的工具及方法。

- 工具:- 实验室中常用停表(秒表)来测量时间。

停表分为机械停表和电子停表。

机械停表的大表盘以秒为单位,小表盘以分钟为单位;电子停表能直接显示时间,读数比较方便。

-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利用时钟、手表等测量时间,但这些工具的精度相对较低。

- 方法:- 使用停表时,要先进行归零操作。

对于机械停表,按动启动按钮开始计时,再按动停止按钮停止计时,然后读取时间。

读取机械停表的示数时,要分别读出小表盘和大表盘的示数并相加。

电子停表则直接读取显示的时间数值。

三、速度测量的实验。

1. 测量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

- 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片。

- 实验步骤:- 把斜面一端垫高,形成一个斜面,使小车能够在斜面上自由下滑。

八年级物理上册《速度的测量》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速度的测量》教案

第4节速度的测量课题速度的测量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能用刻度尺测出小车运动的路程,能用秒表测出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能根据公式tsv 计算出小车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2.能写出简单的实验报告.教学重点学会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教具准备斜面、小车、木块、刻度尺、秒表、金属片、卷尺、小红旗(或发令枪)、自行车等.教学难点准确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预习1.实验目的:练习使用刻度尺和秒表测算平均速度.2.实验原理:v=s/t (公式).3.实验器材:刻度尺、斜面、秒表、金属片、小木块、小车.4.实验步骤:(1)将斜面固定,确定起点位置.实验中保持斜面较小的坡度,目的是使小车运动速度较慢,便于测量时间.(2)测量全程的平均速度.(3)测量上半段的平均速度.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布置的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导入教师播放视频课件:我国体育健儿刘翔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110m跨栏比赛中以12秒87追平了世界纪录.师:在上述展现的情景中,你发现了几个物理量?生:路程、时间.刘翔在110m跨栏比赛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呢?学生动手计算:v=s/t=110m1/2.87s=8.55m/s师:由此可见,要测量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就必须测量物体运动的路程(长度)和运动的时间.我们这节课就探究平均速度的测量.备课笔记进行新课平均速度的测量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25“实验”,然后思考以下问题:(多媒体展示)思考题:(1)本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2)本次实验的原理是什么?(3)要完成本次实验,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4)本次实验需要哪些仪器去测这些物理量?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点评)(1)实验目的是学会用刻度尺和停表(秒表)测平均速度.(2)实验原理是v=st.(3)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小车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4)需要用刻度尺去测路程,用停表去测时间.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实验步骤,并进行实验指导.实验步骤和实验指导(多媒体课件)1.实验步骤:(1)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2)用秒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3)根据测得的s1,t1,利用公式v=s1/t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4)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5)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s2的平均速度v2.将实验中的相关数据填入右表中.路程s1s2运动时间t1t2平均速度v1. v22.实验指导:(1)斜面的坡度要相对小一些,这样小车在斜面的运动时间就会较长,测量时间较长,最后结果的误差就会减小.(2)金属片放在斜面的中间,测量出斜面的总长,则前半程、后半程和全程的距离都可以得到.教师总结:(1)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难点是计时结束要以听到撞击声为准,即听到声音的同时记录结束时刻.(2)在计算平均速度时,要注意物理量的对应,而绝不能认为平均速度是速度的平均值.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探索:(1)实验1: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即教材P27“实验”)(2)实验2:测量正常行走、竞走和跑步的平均速度.(3)实验3:测量自行车的平均速度.备课笔记规律总结:(1)路程的测量用刻度尺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时,要明确斜面的长度并不是小车运动的全程,小车通过的路程必须从小车的头量到头或从尾量到尾.因此实验时,可以先在斜面上划两条横线确定小车、金属片放置的位置,量出横线间的距离,再做实验.(2)时间的测量①时间的测量:实验中放小车的同时又要测时间,所以实验时应两人一组配合实验,一人计时,另一人放小车,争取做到小车开始下滑的同时开始计时,小车撞击金属片的时刻停止计时.②时间与时刻的区别:时刻是指物体经过某点时,计时器所指的示数,它表示的是一个时间点.时间是指两时刻之间相隔的长短,指的是一个时间段.知识拓展:频闪摄影又称连闪摄影,是借助于电子闪光灯的连续闪光在一个画面上记录动体的连续运动过程.频闪摄影是记录同一物体在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置,而不是不同的物体在同一时刻的位置.进行新课要求:实验1在课堂上完成,实验2和实验3可以在课后完成,但要求在课堂上设计出实验2、3的实验方案和实验数据表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完成实验1.【例1】“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把照相机固定在地面上,快门是常开的,但是由于没有光照亮物体,底片并不感光.光源是一只闪光灯,它每隔0.02s闪亮一次,闪亮的时间很短,大约只有1/1000s.光源发光时,物体被照亮,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光源不断闪亮,底片就记录下物体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观察图中甲、乙两小球的频闪照片,由图可以看出(选填“甲”或“乙”)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利用自己的刻度尺,粗略求出乙球从a到d的平均速度:.解析:观察图中频闪照片应明确:①每张照片相邻两球之间运动的时间间隔相等;②间隔时间均为0.02s.图甲中照片间隔距离相等,说明此物体速度一定,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乙中照片间隔距离依次增大,说明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从a到d所用时间t=0.06s,距离由刻度尺量得s=3.8cm,则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s/t=3.8cm/0.06s=63cm/s=0.63m/s.答案:甲0.63m/s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27“科学世界——超声波测距”,并讲解.用超声波发射器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在发射的同时开始计时,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就立即返回来,超声波接收器收到反射波后就立即停止计时.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根据计时器记录的超声波从发出到接收的时间t声,就可以计算出发射点距障碍物的距离s,即:s=12v声t声.教学板书备课笔记特别提醒:“超声波测距”中的t表示的是往返所用的总时间,求单程距离要除以2.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探究学习了用刻度尺、秒表来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还了解了超声波测距的原理.实际生活中经常需要测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因此,掌握一些测平均速度的方法,是我们把学习到的物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具体表现.在生活中测平均速度时,通常需要借助一些身边已知长度的物体测路程,如公路两旁的里程牌,平直公路旁电线杆间的距离等.课后请同学们交流一下还有哪些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教材习题解答【教材P26“想想议议”】不相等.小车从斜面顶端释放到达中点时的速度大于从中点由静止开始释放时的速度,因此小车从中点释放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时间更长,根据速度公式v=s/t可知,路程相等,时间越长,速度越小,所以从中点释放测得的速度偏小.【教材P27“练习与应用”】1.需要测量滑梯顶端到底端的距离和该同学从滑梯顶端滑到底端所用的时间.测量工具依次为卷尺和秒表.2.解:由图可知,小球在AB段运动的距离sAB=100.0cm-75.0cm=25.0cm=0.25m,所用时间tAB=1s,所以小球在AB段的平均速度小球在BC段运动的距离sBC=75.0cm=0.75m,所用时间tBC=2s-1s=1s,所以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0.75m/s.小球在AC段运动的距离sAC=100.0cm=1m,所用时间tAC=2s,所以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3.第一种情况:因为小车在运动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所以小车通过斜面全程速度v1和通过上半段路程的速度v2不同.第二种情况:因为甲、乙两同学用同一装置测量数据时会存在误差,所以测得的v2不同.4.能估测自己正常步行时的速度v和家到学校的路程s.解决以上问题需要测量绕学校操场的跑道正常步行一圈所需的时间t0和从家正常步行到学校所需的时间t.正常步行时的速度v=l/t0,家到学校的路程s=vt=lt/t0.难题解答【例3】(河南中考)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图中AB段的路程s AB= cm,如果测得时间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 m/s.(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理由是:.BC段的平均速度应(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B段的平均速度.解析:(1)从标尺上可直接读出AB段的路程40cm,再由速度计算公式,算出AB段的平均速度v AB=s AB/t AB=0.4m/1.6s=0.25m/s;(2)若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记时,会使记录时间大于实验所用时间,因而计算出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小;(3)不正确,因为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通过下半程BC段的时间.小车通过BC段所用的时间比通过AB段所用的时间少些,故v BC>v AB.答案:(1)40 0.25(2)小(3)不正确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因而算出的速度也不是下半段的平均速度大于备课笔记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实验探究课,要求学生掌握利用刻度尺和秒表测物体平均速度的基本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手动脑,并积极参与实验.教师安排实验时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通过学生团队间的协作方式,进行合理的方案设计,并对设计的方案从理论上的正确性、操作上的可行性进行交流讨论、质疑和完善.教师最后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同时又锻炼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2.教师要向学生强调在求平均速度时,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时间或哪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离开了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路程,求平均速度便失去了意义.教师可以通过实验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平均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近似处理、粗略描述,它描述的是“整段路程”或“整段时间”的整体情况,并不表示这段路程中某个位置或在这段时间内某个时刻的运动情况,也不反映这个物体“将来”或“将要”以何种情况运动下去.3.教师在讲解“科学世界——超声波测距”时,可以让学生课后多搜集些资料,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教师点评和总结备课笔记。

物理实验测量速度的方法

物理实验测量速度的方法

物理实验测量速度的方法速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可以用来描述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距离。

在物理实验中,测量速度是一个常见的任务,本文将介绍物理实验中常用的三种测量速度的方法:位移-时间法、速度计法和激光测距法。

1. 位移-时间法位移-时间法是最基本的测量速度的方法之一。

在这种方法中,我们通过测量物体的位移和时间来计算速度。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一个直线轨道和一个物体,使物体能够在轨道上做匀速运动。

(2)将起点和终点标记在轨道上,分别记为A和B。

(3)用测量工具(如尺子或标尺)测量物体从起点A到终点B的位移,并记录下来。

(4)用计时器或秒表测量物体从起点A到终点B所花费的时间,并记录下来。

(5)根据位移和时间的测量结果,计算速度:速度=位移/时间。

2. 速度计法速度计法是一种更加精确的测量速度的方法,适用于需要测量较快物体速度的实验。

在这种方法中,我们使用速度计或速度测量仪器来直接测量物体的速度。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选择合适的速度计或速度测量仪器,如雷达枪或光电测速仪。

(2)将仪器对准物体运动的方向。

(3)触发测速仪器,使其开始测量物体的速度。

(4)记录测量结果。

速度计法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提供实时的速度测量结果,并且可以测量较快物体的速度,但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

3. 激光测距法激光测距法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测量速度的方法,适用于需要在较长距离上进行速度测量的实验。

在这种方法中,我们使用激光测距仪来测量物体的位置,并计算速度。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激光测距仪安装在适当的位置,使其能够测量物体的位置。

(2)触发测距仪,使其开始扫描物体并测量位置。

(3)记录测量结果,并根据时间间隔计算速度。

激光测距法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在较长距离上进行非接触式的速度测量,适用于需要远距离观测或高精度测量的实验。

综上所述,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测量速度的方法包括位移-时间法、速度计法和激光测距法。

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速度测量可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何测量速度

如何测量速度

如何测量速度速度是个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量。

物体的速度是物体在指定时间内运动的距离。

速度的单位有英里每小时(mph)、厘米每秒(cm/s或cm/sec)、米每秒(m/sec 或m/s),以及千米每小时(kph或km/hr)。

你需要量出物体运动的距离、这个运动过程的时间来计算速度。

下面介绍几个测量速度的方法例子:测量跑步运动员的速度、测量声音速度和测量风速。

1 2 3 4 5 6确定跑步距离。

你可以用已知的跑道长度,比如100m(109码),或在开阔区域量取距离。

重置计时器。

让运动员上跑道。

开跑,同时开始计时。

等运动员到达终点线的时候停表。

用距离除以跑步秒数。

比如跑道长 100米,如果跑手用了 10 秒来跑,则速度是100除以10,即 10 m/s (32.8 英尺每秒)。

把10m/s乘以3600(一个小时中的秒数),则跑手每个小时会跑36000米,或说他的速度是36千米每小时(1千米等于1000米)。

把32.8英尺每秒乘以3600,得到每小时跑手跑动的距离:118,080英尺,或说跑手速度是 22.4英里每小时 (5,280英尺等于 1英里 )。

方法1测量跑步运动员的速度3456把风速计放在能被风转动的地方。

你需要的风力要足以转动风叶,但是不能让风把风速计吹翻。

把风速计固定在地上或柱子上,让其保持直立状态。

计算风速计在一定时间内转动的圈数。

可以用5、10、15、20或30秒作为一个间隔,或可以用1分钟作为间隔时间。

用转动圈数除以观察时间(秒数)。

如果在10秒钟内转动50圈,则可以用50除以10,得到转速,即5圈每秒。

用转速乘以每圈转动距离。

如果半径是30cm ,则一圈就是188.4cm ,按5圈每秒的转速,运动942cm ,则风速就是942 cm/s (30.9 英尺每秒)。

让 942 cm/s 乘以 3600 得到 3,391,200 cm/hr ,除以100,000 (一千米中的厘米数) 等等 33.9 km/hr 。

测量速度的18种方法

测量速度的18种方法

测量速度的18种方法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命题更加注重新课程理念的领航作用,“考试内容要实现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的衔接,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注重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这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新考试观的核心内容,这更是新高考的命题方向。

从近年高考命题来看,试题越来越体现这一新考试观的核心内容。

而这一类问题的选材灵活,立意独特新颖,要求考生能从物理情境中研究对象和物理过程,建立物理模型,利用相应的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日常生活、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中,需要对某些物体的速度进行测量,如交通车辆的速度,子弹的速度,流体的流速,声、光的传播速度等等,那么速度测量方法有几种方法呢?笔者对此作了归纳总结如下,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1.利用计时器测速度利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在与运动物体相连的纸带上打点(孔)以记录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用刻度尺测出纸带某点与相邻点(计数点)间的距离,利用计算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

例1(09·广东理基卷 -18)“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使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得到如图1所示的纸带。

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实验时应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B.(S6一S1)等于(S2一S1)的6倍C.从纸带可求出计数点B对应的速率D.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解析: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纸带,A错.根据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有 ,可知(S6一S1)等于(S2一S1)的5倍,B错.根据B点为A与C的中间时刻点有 ,C对.由于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所以时间间隔为0.1s,D 错.点评:利用方法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在力学实验中经常用到,提醒考生要掌握此方法。

测量速度的方法

测量速度的方法

测量速度的方法
测量速度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实验内容,也是日常生活
中常常需要用到的技能。

测量速度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我将介绍
几种常见的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测速仪器来测量速度。

测速仪器有很多种,比如雷达测速仪、激光测距仪等。

这些仪器可以精确地测量物体的
速度,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是一种非常准确的测量方法。

其次,我们可以利用光电门来测量速度。

光电门是一种利用光
电效应来检测物体通过的仪器,我们可以在一定距离上设置两个光
电门,然后通过计算物体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来计算速度。

这种
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一些简单的实验。

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摄像机来测量速度。

通过在摄像机中设
置一个参考物体,然后记录物体的运动过程,最后通过视频分析软
件来计算速度。

这种方法在一些实验室条件下非常有效,可以得到
比较准确的结果。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常见的物理实验来测
量速度。

比如利用斜面实验来测量物体的滑动速度,利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弹簧振子的振动速度等。

这些方法在物理实验中经常被使用,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测量速度的方法。

总的来说,测量速度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测量。

无论是利用专业仪器,还是通过简单的物理实验,都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希望以上介绍的方法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如何测量

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如何测量

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如何测量在物理学中,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是非常重要的物理量。

通过测量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并能够对物体的运动做出更精确的预测和控制。

本文将介绍物体速度和加速度的测量方法。

一、物体速度的测量1.直接测量法在实验室中,我们可以使用直接测量法来测量物体的速度。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使用计时器和测量距离的工具,例如直尺、卷尺等来实现。

在标定了长度和时间单位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测量出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距离,然后计算出物体的平均速度。

2.高速摄影测量法直接测量法对速度的要求比较宽松,但是在高速运动的情况下,很难精确地测量物体的速度。

这时,我们可以采用高速摄影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的速度。

将运动的物体放置在特制的运动平台上,用高速摄像机拍摄物体的运动轨迹,然后再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分析,测量出物体的速度。

3.激光雷达测量法激光雷达是一种非常精确的测量工具。

它可以通过向物体发送激光脉冲,测量激光在物体上反射后返回的时间差和角度差来计算物体的位置和速度。

这种方法准确度非常高,适用于高速运动的物体测量。

二、物体加速度的测量1.重力加速度法物体运动时,受到的重力是一个必然存在的力。

我们可以通过重力和牛顿第二定律来测量物体的加速度。

首先将物体放置在平面上,然后测量物体在某一时刻落下的距离,以及落下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

利用公式a=2h/t^2,我们可以得到物体的加速度a。

2.弹性传感测量法对于微小振动的物体,我们可以采用弹性传感器来测量其加速度。

将一个弹性体贴到物体表面,当物体运动时,弹性体会发生微小的形变,根据弹性体的形变程度计算出物体的加速度。

3.振动分析测量法振动分析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测量方法,可以通过测量振动信号的频率、振幅等特征来推算物体的加速度。

振动信号可以通过传感器、激光束等获取。

总结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是物理学中非常基本也非常重要的物理量。

通过以上介绍的测量方法,我们可以获取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加深对物理学规律的理解,研究物体的运动轨迹和变化规律,应用于物理实验和工程技术等领域,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速度的测量ppt课件

速度的测量ppt课件

如图2-3-5所示,匀速直线运动的s-t 图像是一条 过原点O 的倾斜直线。实验中记录的数据点个数是 有限的,而通过数据点得到的图线由无数个点组成。 我们可以从图像上的任意一点知道物体通过的路程 和对应的运动时间,从而得到物体运动的速度。
s-t、v-t图像分析
图像:可以用图象来表示物体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①路程-时间(s-t)图像: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直线的 倾斜程度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2 .在学习了速度的知识后,小华和小明准备做“估测步行速度”的实验。
(1) 他们分别测量步行路程s、步行时间 t ;利用所测物理量计算速度的表达式是
s=
(物理量用相关字母表示)。
(2) 下表为小华和小明测量后记录的数据表格(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平稳步行) ∶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速度较大的是 小明,他运动 一定 较快(选填“一定”或“可 能”)。
以减小误差。
如图甲所示,监测点A、B相距25km,全程限速120km/h, 若超过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 Ⅱ、定点测速 直接监测某点的速度,如点A的车速。
随着科技的进步,测量误差可以做到越来越小。
PART TWO
如何描述运动
在物理学中除了文字、表达式以外,还可以用图像来描述运动。以时间t 为 横轴、路程s 为纵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将实验数据以点的形式标记到坐标系 中,再用光滑的线将这些点连起来,就得到了s-t 图像。s-t 图像能反映物体运动 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3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下 列分析正确的是 ( C )
A . 甲是静止的 B .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 .整个过程中,若以甲为参照物,乙是运动的 D .0~20s ,乙车运动的路程为 100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速度的测量
一、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原理:
1.两种打点计时器当接通50 Hz 的交流电时,都是每
隔0.02 s 打一次点.
2.当纸带跟运动物体连在一起时,打点计时器打在纸
带上的点就相应地表示出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线段
上各点之间的间隔就表示出运动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的
位移,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v =Δx Δt ,当Δt 很短时,可以认为Δx Δt
等于t 时刻的瞬时速度. 注意事项
1.电源电压要符合要求,电磁打点
计时器应使用6 V 以下交流电源
2.实验前要检查打点的稳定性和清
晰程度,必要时要进行调节或更换器
材.
3.使用打点计时器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时再用手拉纸带.
4.手拉纸带时,速度应快一些,以防点迹太密集.
5.复写纸不要装反,每打完一条纸带,应调整一下复写纸的位置,以保证打点清晰.
6.打点计时器不能连续工作太长时间,打点之后应立即关闭电源.
例1 关于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点迹均匀,说明纸带做匀速运动
B .点迹变稀,说明纸带做加速运动
C .点迹变密,说明纸带做加速运动
D .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相等
练习1.某同学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得到了如图1-4-10所示的纸带,从O 点开始,每隔0.1 s 取一个测量点.测得OA =3.20 cm ,AB =3.90 cm ,BC =5.86 cm ,CD =7.58 cm ,DE =9.72 cm.
则可判断纸带的运动是________.
D 段上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D 段上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练习2.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不利用公式计算就能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A .时间间隔
B .位移
C .速率
D .平均速度 练习3.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是50 Hz 的交流电,其相邻点的时间间隔是T ,若纸带上共打出N 个点,这纸带上记录的时间为t ,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T =0.02 s ,t =NT
B .T =0.05 s ,t =(N -1)T
C .T =0.02 s ,t =(N -1)T
D .T =0.05 s ,t =NT
例2、某同学在做“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时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每两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面的数字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 Hz.
(1)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为________s.
(2)打第4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v 4=__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练习、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1-4-6所示,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 s.
(1)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C、D、E、F 5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表中.(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图1-4-6
v B v C v D v E v F
数值/m·s-1
(2)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在图1-4-7中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2.利用光电门测瞬时速度
实验装置如图教所示,使一辆小车从一端垫高的木板上滑下,木板旁
装有光电门,其中A管发出光线,B管接收光线.当固定在车上的遮
光板通过光电门时,光线被阻挡,记录仪上可以直接读出光线被阻挡
的时间.这段时间就是遮光板通过光电门的时间.根据遮光板的宽度
Δx和测出的时间Δt,就可以算出遮光板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v=
Δx
Δt).由于遮光板的宽度Δx很小,因此可以认为,这个平均速度就是
小车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
3.利用频闪照相分析计算物体的速度
频闪照相法是一种利用照相技术,每间隔一定时间曝光,从而形成间隔相同时间的影像的方法.在频闪照相中会用到频闪灯,它每隔相等
时间闪光一次,例如每隔0.1 s闪光一次,即每
秒闪光10次.当物体运动时,利用频闪灯照明,
照相机可以拍摄出该物体每隔相等时间所到达
的位置.通过这种方法拍摄的照片称为频闪照
片.
下图教1-3-3中是采用每秒闪光10次拍
摄的小球沿斜面滚下的频闪照片,照片中每两
个相邻小球的影像间隔的时间就是0.1 s,这样
便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而物体运动的位移
则可以用尺子量出.
练习、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能够更精确地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如图1-4-7所示,滑块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条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29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11 s,已知遮光条的宽度为3.0 cm,试分别求出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和第二个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