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论中国三叠纪大规模成矿作用及其动力学背景_毛景文
华南地区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岩石圈多阶段伸展
华南地区中⽣代⼤规模成矿作⽤与岩⽯圈多阶段伸展华南地区中⽣代⼤规模成矿作⽤与岩⽯圈多阶段伸展⽑景⽂1,2, 谢桂青2, 李晓峰2, 张长青1, 梅燕雄2(1.中国地质⼤学“岩⽯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2.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摘 要:华南是中国最主要的钨、锡、铋、铜、银、锑、汞、稀有、重稀⼟、⾦和铅锌多⾦属成矿省,⽂中初步论述了华南地区中⽣代⼤规模成矿作⽤的基本特点。
⼤规模成矿作⽤主要发⽣在170~150Ma ,140~125Ma 和110~80Ma 3个时间段,前⼀阶段以铜铅锌和钨矿化为主,后⼀阶段主要是锡⾦银铀矿化。
尽管140~125Ma 也是⼀个成矿相对集中的时间段,但主要表现为第⼀个阶段的继续,同时,也是前⼀个阶段向后⼀个阶段的过渡,以钨锡矿化为主。
这⼏个阶段的⼤规模成矿与华南和华北地块后碰撞及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弧后多阶段岩⽯圈伸展有关。
关键词:成矿作⽤;多⾦属矿床;中⽣代;伸展作⽤;华南地区中图分类号:P611;P541 ⽂献标识码:A ⽂章编号:10052321(2004)01004511收稿⽇期:20030224;修订⽇期:20040301基⾦项⽬:国家重点基础规划发展项⽬(G1999043211,G1999043216);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调项⽬(K1.4)作者简介:⽑景⽂(1956— ),男,教授,长期从事⾦属矿床学研究。
华南地处欧亚⼤陆东南缘,濒邻西太平洋,由华夏和扬⼦古陆组成,也就是⽔涛等[1]所总结的两陆夹⼀洋(消失的古华南洋)。
华南地区曾经历过Columbia 超⼤陆,G ondwana 超⼤陆,Pangean 超⼤陆及欧亚⼤陆形成与演化的多期构造运动。
晚古⽣代以来,华南⼜受太平洋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域的影响,特别是早中⽣代以来的构造变形岩浆与沉积作⽤响应在全球中⽣代构造中独具特⾊[2]。
本⽂从成矿⾓度将华南地区限定为华夏古陆(或华南加⾥东褶皱带)和扬⼦古陆南缘。
云开地区中生代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动力学机制研究(蔡明海,战明国,
矿年 文章编号∞床地质第 卷 第 期⁄∞° ≥ × ≥云开地区中生代成矿地质背景 及成矿动力学机制研究Ξ蔡明海摘 展 要战明国彭松柏孟祥金刘国庆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 湖北 宜昌 文章通过对云开地区地质构造 !矿床时空分布以及中生代花岗岩类岩石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研究 认为区内中生代岩石圈构造经历了二叠 ) 三叠纪之间的碰撞挤压 !侏罗纪的构造转换及白垩纪的拉张伸 个阶段的演化过程 大规模成矿作用受控于燕山早期岩石圈的构造转换及燕山晚期的拉张伸展的岩石圈动力 关键词 云开地区°学背景 ∀ 构造转换 成矿作用 动力系统转换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燕山 喜马拉雅期的陆内伸展 等 个主要构造演化阶段 彭少梅云开地区地质研究程度较高 对于区内大中型矿床及区 域成矿规律前人都进行了大量研究 ∀ 袁正新等 式 饶家光等 系统研 究了粤中地区剥离拉伸体系 建立了剥离拉伸体系的成矿模 厘定了云开隆起区岩控型铜铅锌矿床的 成矿系 列 初 步 建 立 了 该 系 列 的 区 域 成 矿 模 式 蔡 明 海 等 在对桂东大瑶山地区金矿研究后提出 该区金矿属于 与含碳浅变质浊积岩系有关的沉积 改造型金矿 主成矿期为 近年来 中国东部中生代成矿大爆发已成为矿床学 燕山早期 ∀ 研究的热点之一 岩石圈构造转换及其对成矿作用的控制则 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命题 ∀ 本文基于云开地区区域成矿规律的 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云 ∀ 开地区沉积建造包括元古宙 早古生代变质基 个构造层次 其中云开群丰垌口组和牛底 !晚古生代 中三叠世以浅海相为主的沉积盖层和中 !新生 代陆盆沉积建造等 辰坳组变质含碳泥质碎屑岩及寒武系 !奥陶系中的含碳岩系 及下石炭统梓门桥组硅质岩是重要的赋金银层位 中泥盆统 东岗岭组 !上泥盆统天子岭组是铜铅锌多金属的赋矿层位 铜 !铅锌 !锡主要赋存在碳酸盐岩中 此外 石炭系也是区内重 要的赋铅锌层位 铅锌矿也主要赋存在碳酸盐岩中 ∀112中生代构造 岩浆事件中生代 中国东部发生了岩石圈 软流圈系统≥ 的大灾变 出现了火山 岩浆 成矿大爆发 邓晋福等陶奎元成矿地质背景111等毛景文等云开地区岩石圈构造也相应地经 ∀历了由海西 印支期的碰撞挤压到燕山早期伸展减薄的构造概述云开地区指位于两广交界的云开大山及其邻近地区 其转换以及燕山晚期进一步拉张减薄的演化过程 并伴随有强 烈的岩浆活动 ∀1 1范围一般以吴川 ) 四会断裂带为东界 岑溪 ) 博白断裂带为 西界 北 至 罗 定 ) 广 宁 断 裂 带 南 至 吴 川 ) 遂 溪 断 裂 带 图 云开地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扬子板块与华夏地块的 ∀ 交接地带 属加里东期华南褶皱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西 向褶皱构造是区内的基底构造 而在地球物理场 !遥感影象图 以及花岗岩体展布特征上均有明显反映的北部湾 ) 杭州 湾∞ 向巨型构造带 本区为博白 ) 岑溪断裂带 则是区域尺度海西 印支期地块碰撞及岩浆活动 海西 印支期云开地块 华夏地块的组成部分 沿∞向岑溪 ) 博白断裂带与湘桂地块 扬子板块的组成部分 发生陆 陆碰撞 形成了区内盖层的二次褶皱 闭 该期褶皱轴轴向为∞ 到近 ≥ ∗ ∞ 向钦防海槽最终关向 表明区内主压应力方 彭少梅 表向为近 ∞ • 向 ∀ 在粤西的罗定 !分界南及西山岭等地发现的 逆冲推覆构造的形成年龄为 间的强烈碰撞 沿 明这一时期区内的岩石圈构造发生了强烈的收缩 ∀ 伴随块体∞ 向岑溪 ) 博白断裂带广泛发育含堇青上的控岩 !控矿构造 战明国等区内经历了前晋宁期 ∀的陆核和古陆壳生长 !晋宁期的张裂拉伸 !加里东期的水平韧 性剪切及褶皱隆起 !海西 印支期的碰撞造山和逆冲推覆以及石花岗岩 代表性侵入体有广西大容山 !六万大山 !十万大山Ξ本文为原地质矿产部 九五 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和中国地质调查局 年大调查项目 第一作者简介 蔡明海 男 年生 副研究员 博士 矿床学和构造地质学专业 ∀ 收稿日期 改回日期 李 岩编辑 ∀ ∀部分成果 ∀第卷第期蔡明海等 云开地区中生代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动力学机制研究图) 新生界 ) 中生界云开地区地质略图) 古生界 ) 元古界 ) 断裂 ) 推测 断裂 ƒ ) 岑溪 博白断裂带 ƒ ) 吴川 四会断裂带 ƒ ) 罗 定 广宁断裂带 ƒ ) 吴川 遂溪断裂带图) 奥陶系页岩东桃铅锌矿剖面图) 奥陶系砂岩 ) 矿体 ) 断层ƒ) ≤ ƒ ∏ •∏ ∏ ) ≥ ∏ ∏ ) ∏ ) ° ƒ ) ≤ ƒ ) •∏ ∏ ∏ ≥∏¬ ∏ ¬ ∏≠∏) ° ∏ ∏ ) ƒ ) ƒ )ƒ) √ ≥ ) √⁄) ) ƒ ∏等郭新生等广西东南部罗容岩体由辉长岩 闪 ∀!长岩 二长岩 正长岩组成 马山岩体由碱性辉长岩 花岗闪长岩 正长岩 花岗岩组成 清湖岩体由石英二长岩组成 ∀ 它们富!及粤西 的 那 蓬 等 含 堇 青 石 花 岗 岩 岩 基 ∀ 期 岩 体 的 该 及≥ ≥ ≥ 同位素年龄值集中在 ∗ ∗富大离子亲石元素和放射性生热元素 无ω ∗!× 负异常 ω之间 据 ∀ 于津生等廖庆康其中的基性岩的 Ε∗τ 高 为到对大容山等岩体中的 的平 均 值 为? ° ° ∗ ϕ 于津生等 ° °个钾长石和斜长石铅同位素? ? Ε≥ 主要集中在 ° °无 ∞∏亏损 Δ∞∏ 同位素年龄为 题组ω !ω马山岩体中石英正长岩的黑云母 ∀ 原地质矿产部南岭项目花岗岩专 该岩体中二长岩的岩相学和岩石∗ ω ∗ ∗ !ω !ω ×组成测定的结果 它们的铅同位素变化范围非常小 全部数据 在铅构造模式∗郭新生等!ω化学组成特征为 ω ≥图上都非常集中 靠近上地壳演化线 ∀ 全岩和石榴子石 Ε 变 化范围为Δ之间岗尾 !轮水石英二长岩和 ∀∗ ∗上述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同位 ∀ 提出的 ≤ ° 型 含堇青石富 是在陆陆碰撞过程中由于地壳的加厚花岗闪长岩岩体 ω ≥ 岩石 它们具有较高的 ω∗属酸性 偏中性 和 ω≥ ≥ 等时线年龄为 ≥ ω素地球化学特征均表明区内的含堇青石富铝花岗岩在岩石 分类上可对应于 黑云母过铝花岗岩类1 1也显示出钾玄质系列岩石的特征 ∀ 粤西 坪年龄为τ ?马山岩体的Ε ? ≥导致地壳部分熔融而形成的壳源花岗岩 ∀ 燕山早期构造转换及岩浆活动 燕山早期区内岩石圈进入伸展减薄变形阶段 其主要证 据如下 区内∞ 向断裂由逆冲转化为正平移断层 如博白 ∞ 向侏罗纪断陷盆地 如博白盆地 !阳春岗尾岩体的≥ Ε τ ∗李献华等 之间即中侏罗上述事实表明云开地块在 ∀世时处于软流圈地幔上涌和岩石圈伸展减薄的构造背景中 中侏罗世可能是云开地区岩石圈构造由海西 印支期碰撞挤 压到燕山期伸展减薄的转换时期 ∀1 1断裂 ∀ 在以水平运动为主的伸展构造体制下 形成了一系列受 正平移断层控制的 盆地等 ∀ 燕山早期形成的某些金属矿床明显受同构造期的层 间伸展滑脱构造带所控制 矿床产出特征显示出区内伸展作 如博白东桃沉积 改造型铅锌矿床 图 用的存在 ∀ 奥陶系 地层沉积时在有利的岩性段形成了铅锌的初始富集 后期热 液改造成矿明显受奥陶系砂页岩中层间滑脱带控制 ∀ 在桂东南和粤西识别出一批钾玄质侵入岩 李献华燕山晚期的进一步拉张减薄及岩浆活动 白垩纪区内断陷盆地发育 白垩系陆相沉积地层普遍沿基底发生滑覆作用 如粤西罗定盆地下白垩统沿基底接触面 由南向北滑覆 ∀ 另据广西区调所 Ο Β 万大桥幅 !良田幅 !旺茂 幅区调报告 燕山晚期区内发育有大量的中基性岩脉 岩脉大 部分属铝过饱和碱性系列 ∀ 该期岩浆活动时期集中在 之间 等 也报道了约∗是南岭地区一Ο广西区调队Β 万大桥幅 良田幅 !旺茂幅区调报告矿床地质年次重要的岩石圈拉张和幔源基性岩脉活动时代 ∀ 燕山晚期花 岗质岩石具有富大离子亲石元素和放射性生热元素特征 Δ 为 约翰等ϕ ∗ ϕ ≥ ≥ 值为 ∗型金矿和热液脉型金银铅锌矿为特色 其次为夕卡岩型铅锌 铜矿 !斑岩型铅 银 矿≈ 岑溪 ) 博白银金铅锌铜矿带 本梁矿带以蚀变构造岩型银金矿和热液脉型铅锌铜矿为特色 ∀ 前 者如庞西垌大型银金矿床 金山中型银金矿床 后者如佛子冲 大型铅锌铜矿床 其次是夕卡岩型 !沉积改造型 层控型 !沉 积变质型矿床 ∀ 上述成矿带所处的构造部位具有以下特征 分布于隆起与拗陷区的交替部位 ∀ 隆起与拗陷区的 交替部位是地壳薄弱带 构造 岩浆 流体 成矿往往沿此发育 ∀ 在云开隆起与东侧粤中拗陷的交替部位 发育了吴川 ) 四会 断裂带 沿断裂带发育有一系列中生代中酸性小侵入体 自北 东往南西形成天堂大型斑岩铜 钼 铅锌 银 矿 !爱国铅锌矿 ! 茶地铅锌银矿 !芒鹅岭铜矿 !荔枝山铅锌金矿 !黑石岗铅锌矿 ! 石录大型夕卡岩铜矿等 余个大 !中 !小型铜铅锌金 银 矿反映其物源为壳幔混合型 ∀ 上述特征表明 云开地块岩石圈构造在燕山晚期时整体处于一种拉张伸展的 构造体制之中 ∀ 综上所述 云开地块中生代岩石圈构造经历了 之间碰撞挤压 ! 及∗ ∗ ∗间由挤压到伸展的构造转换 个阶段的构造演化过程 每一之间拉张伸展阶段都对应有强烈的岩浆活动 ∀云开地区内生矿床分类及时空分布特征211矿床的空间分布特征据不完全统计 云开地区约有岩金 银矿床 点 个 个 梁约翰等 根 ∀ 据成矿地质条 个类型 即 蚀变构造岩床∀ 在云开隆起与西侧钦防拗陷的交替部位 发育了岑溪 ) 博 白断裂带 沿断裂带发育有一系列中生代中酸性小侵入体 自 北东往南西形成佛子冲大型铅锌多金属矿 !河三大型铅锌多 金属矿 !蟠龙小型金银矿 !旺茂铅锌矿 !文龙径小型多金属矿 ! 下水铅锌矿 !中苏金矿 !金山金矿 !庞西垌大型蚀变构造岩型 银金矿等 多个大 !中 !小型银金铅锌铜矿床 ∀ 沿云开隆起边缘剪切带和内部剪切带分布 ∀ 云开隆 起经碰撞造山 !伸展剪切及多期韧性 !脆 韧性再造和脆性改 造 形成了有规律分布的边缘剪切带系统和内部剪切带系统 区内的蚀变构造岩型金银矿主要受该类构造控制 ∀≠ 边缘剪 切带系统主要包括岑溪 ) 博白断裂带 !广宁 ) 罗定 ) 石圭断 裂带和吴川 ) 四会断裂带 它们与邻近的脆性和脆 韧性剪切 带或断裂 如陆川 ) 灵山断裂 !石圭 ) 宋桂断裂 !云塘 ) 三屋 排断裂及合水口 !黄岭顶断裂等共同组成了云开隆起边缘的 剪切带系统 对云开隆起边缘的成矿起了重要的制约作用 ∀ 内部剪切带系统在云开隆起内部发育了一系列 显∀∞ ∞ ∞向 ! • • 向的脆性和脆 韧性剪切带或断裂 尤以前者较为明 ∞ 向的剪切带包括桂东南 的 金 山 断 裂 !望 天 洞 断 • • • 向的剪切铜铅锌 矿 床 点件 主导成矿作用性质 !方式及矿质来源诸方面的差异 可将 研究区内铜铅锌金 银 矿床分为 型 !斑岩型 !夕卡岩型 !热液脉型 !热 卤 水淋滤型 !沉积改造 型 层控型 和沉积变质型 ∀ 这些矿床具有成群分布 !成带集中 的特点 按其空间产出特征大致可划分为 图 个∞ 向矿带 见 ≠ 新兴 ) 阳春金银铜铅锌矿带 本矿带主要矿床类型为蚀变构造岩型 !热 卤 水淋滤型 !夕卡岩型和斑岩型 如河 台大型金矿 !富湾大型银矿 !石录大型铜 钼 矿 !天堂大型铅 锌矿 床 等 其 次 是 热 液 脉 型 如 崩 坑 铅 锌 硫 矿 床 等 德 庆 ) 罗定 ) 高州金银 铅锌 矿带 本矿带以产蚀变构造岩裂和廉江 !化州 !高州一带的断裂构造带 一般规模较小 其中规模较大者有石科断裂等 ∀ 这些剪切 带控制了云开隆起内部金银铅锌矿的分布 ∀212主要成矿时代现将所收集到的云开及邻区 个矿床的同位素测年资 期 据表 ∀ 资料可将区内主要成矿时代划分为料列于表×主要见于第 ∀成矿带的广宁 ) 罗定一带 该期成矿作用与 海 西 印 支 期 壳 源 花 岗 岩 有 关 在 区 内 表 现 不 强 图 云开地区金银铜铅锌矿床分布示意图 据梁约翰等) 地块边界 ) 断裂烈 一般仅形成中 !小型金矿矿床 ∀ 成矿作用集中在 ∀ 成矿作用集中在 ∀∗ ∗资料修编) 矿床 ) 成矿带及编号之间 形成了区 之间 形成了区内大 !中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 !斑岩型铜铅锌矿床等 ∀ 内大 !中型蚀变构造岩型银金矿床 !夕卡岩型铜铅锌矿床 !沉 积改造型 层控型 铅锌金矿床 !热 卤 水淋滤型金银矿 !斑ƒ) ∏ )⁄∏) ƒ ∏√ ≠∏) ∏第卷第期蔡明海等 云开地区中生代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动力学机制研究 化 孙忠实等 此外 无论从流体运移的重力模式还是 ∀表1Ταβλε 1序号云开地区矿床同位素测年数据表Ισοτοπιχ αγ ε οφ δεποσ ιν Ψυνκα ρεγιον σ ιτσ ιτ动力模式来看 隆起与拗陷区交替部位都是流体运移的有利 由此可见 在隆起与拗陷的交替部位由于局部动力系统 部位 ∀ 转换不仅驱使了成矿元素的活化迁移 而且这一部位流体作 用强烈 !构造发育 是成矿作用发生的有利地段 导致矿床沿 此地段分布 ∀ 表2Ταβλε 2ω矿床名称 桃花金矿 河台金矿 高风金矿 金山金矿 富湾银矿 天堂铜铅锌矿 石录铜矿 佛子冲铅锌矿 芒鹅岭铁铜矿 银岩锡矿 阳春锡矿 九曲岭锡矿 庞西垌银金矿 长坑金矿∗ ∗ ∗资料来源 蔡明海等∗陈好寿 李献华等 翟裕生等 翟裕生等 翟裕生等 翟裕生等 翟裕生等 翟裕生等 陈毓川等 于津生等 翟裕生等 王云正等 袁正新等云开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生成热值计算表Ηεατ προδυχτιονσ οφ Με σοζοιχ γ ρανιτε ιν Ψυνκα ρεγιον ιω× ω Α Λ• # Α Λ• #海西印支期岩型金铜银矿及热液脉型矿床 为区内主成矿期 ∀燕山早期成矿动力学机制探讨311成矿作用的一级控制因素同空间分布的不均一性一样 区内大规模成矿作用在时间分布上也呈现出明显的不均一性 成矿作用主要集中发生 在中侏罗世∗及白垩纪∗分别与区内岩石圈构造转换期及进一步拉张伸展期相对应 燕山早 期的构造转换导致岩石圈物质从封闭性转向可渗透性 由挤 压环境下的分散状态变为拉张环境下的分异聚集 从而有利 于成矿物质被同构造期流体萃取参与成矿作用 ∀ 燕山晚期强 烈伸展以致于岩石圈发生拆沉使得区内岩石圈内的正常热 结构被强烈扰动 地壳和岩石圈地幔被大幅度加热 壳内形成 多级岩浆房 热流传输以对流方式占主导 这个被扰动的热状 态对驱发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邓晋福等 因此 中 ∀样品测试单位 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 燕山晚期生代岩石圈的动力学背景是区内大规模成矿的一级控制因 素∀ 进一步研究表明 区内岩石圈构造转换与其自身的热流值 表 增高有关 ∀ 年 列出了不同时期花岗岩岩石放射性生热元素Θ≅×1 1韧性 ψ 脆性转换对成矿的控制 云开隆起在加里东期形成了边缘韧性剪切带阵列 经历的含量 按公式 Α李昌!计算花岗质岩石的生成热 其中 Θ × ! 分别代表各元素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见表了海西 印支期强烈的韧性再造和燕山期的脆性改造 在边缘 及内部形成了一系列脆性 !韧 脆性剪切带 工业矿体的形成 则发生在剪切带由韧性向脆 韧性及脆性演化的阶段 ∀ 在云开隆起区 钠长角闪绿帘岩相及角闪岩相条件下的 深层剪切流动和部分深熔线状带与金矿化没有直接的成因联 系 典型的花岗质糜棱岩 !眼球状糜棱岩和片麻状变晶糜棱岩 的形成环境与金矿化的物理化学环境不协调 如大王山岩体 东缘的韧性剪切带和岩体内部的信宜 !高州合水剪切带等 都 这些较深层次的韧性剪切带在塑性流变过 很少有金矿产出 ∀ 程中成矿物质处于分散迁移状态 只有在后期向脆性转化的 过程中 由于动力系统由均一化向非均一化转化 成矿流体沿由表可见 自海西 印支期 到 燕 山 期 花 岗 质 岩 石 的 生 成 热 值 明 显 增 高 这种热流值的增高可能是导致区内岩石圈局部熔融 !地幔 上涌及岩石圈构造转换的根本原因 ∀3121 1局部动力系统转换对成矿的控制隆起与拗陷区交替部位动力系统转换对成矿的控制 隆起与拗陷区地壳以垂直运动为主 而两者之间的过渡地带则处于一个以水平运动为主的伸展构造体制中 常形成 绿片岩 相 韧 脆 性 剪 切 带 邓 军 等 当滑动速度达到 时 岩石便逐渐发生变形 !重熔 有 用 元 素 开 始 活矿 微张裂隙运移才在有利的地段沉淀成矿 ∀床地÷ ≠质∏ ∏ • ∏≠ ∏ ≥ ∗ ≠ ± ƒ ≠ ≥ ≠ ≠∏ °∏ ± ∏ ƒ ∏ ∞ ¬≈ ∏ ≤ ∞ ⁄ ¬ ≥ ∗ ≤ ∏ ≈ ≤ ∞年2 ≈结语∗∏云开地区中生代岩石圈构造经历了 的碰撞挤压 !∗ ∗之间之间由挤压到伸展的构造转换及 个阶段的构造演化过程 大规模之间拉张伸展的成矿作用集中发生在中侏罗世及白垩纪 分别受控于燕山 早期岩石圈的构造转换及燕山晚期的拉张伸展的地球动力 学背景 岩石圈的构造转换与自身热流值的增高有关 矿床定 位分布则受制于局部的动力系统转换 它们是不同动力系统 相互转换过程中的产物 ∀Ρε φερενχε σ√ √ ∗ ≤ ∏ ± ⁄ ∏ ∞ ≤ ≥ ± ≠∏ ∗ ≤ ≠ ≤ ° ≤ ≠ ƒ ∏ ∞ ∏ ≈ °∏ ⁄ ƒ ∏ ÷ ÷ ≤ ∞ × ≠ √ ≤ ∞ ⁄ ≥∏ ≥ • ° ≈ ∗ ∏ ÷ ≥ ≤ ≤ ƒ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2 ≠∏ ≥ ∏ ÷ × ⁄ ⁄ 2 ≈ ⁄ ∗ ≤ ≠∏ ÷ ÷ ≠ 2 • 2 ∗ ≠ • × ƒ∏ ≈ ∏ ≥ ⁄ ∞ ≠ ¬ ≤ ≥ ∏ ≤ ≥ ∏ ∏ ¬≈ ∗ 2 2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ƒ∏ ƒ ∏ ± ∗ ≤ × ∞ √ ∏ ≠∏ ≈ •∏ ≤ ° ≤ ∞ ≈ ×2 222±≠≥ ≠ •∏ ≠∏ ≤ ≠ ≥ ∏ ≥ ∞° ≈2∏¬ ∏ ∗ ≤≈÷ƒ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22≈ ≤ °∏ ÷ ≠ ∏ ∏ ∏ ° ∗ ≤ • ∏ ≤°∏∏≤ ≈附中文参考文献蔡明海 刘国庆 战明国 时代研究 ≈ 陈好寿 李华芹 桂东大瑶山地区金矿床成因及成矿∗ ≥ 等时线年华南地质与矿产∗∏≠ ∏ ≈ ∞ 2云开隆起金矿带流体包裹体龄≈矿床地质陈毓川 裴荣富 金属矿床地质 ≈南岭地区与中生代花岗岩有关的有色及稀有 北京 地质出版社第卷第期蔡明海等 云开地区中生代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动力学机制研究南岭花岗岩地质及其成 中国东部燕山期岩石圈 软流圈 矿床地质∗ ∗地质矿产部南岭项目花岗岩专题组 因和成矿作用 ≈ 北京 地质出版社 邓晋福 莫宣学 赵海玲 等 系统大灾变与成矿环境 ≈ 邓 军 孙忠实 王 建 平 等≈测≈北京 地质出版社 矿床地质∗毛景文 王志良 初步探讨 ≈中国东部大规模成矿时限及其动力学背景的∗彭少梅 符力奋 周国强 等 岗岩石的剪切深熔成因 ≈ 饶家光 刘后群 杨世义 等≈云开地块构造演化及片麻状花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动力系统转换与金成矿作用 桂东南富钾岩浆杂岩的 岩石学报 同矿床地质 巽 等郭新生 陈江锋 张∗武夷 云开典型成矿区矿产预测∗位素组成 华 南 中 生 代 地 幔 物 质 上 涌 事 件 ≈ 李献华 周汉文 刘 及其构造意义∗北京 地质出版社 军 翟裕生 等孙忠实 邓 颖 等 粤西阳春中生代钾玄质侵入岩 地球化学 岩石学和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 颖 等∗金 !硅和硫化物迁移富集层次性 现代地质∗ ∗模拟实验与构造机制研究 ≈ 陶奎元 毛建仁 邢光福 等 发≈ 矿床地质 矿产与地质 王云正 汪劲草 伊意求 等 矿模式 ≈ 袁正新 谢岩豹 余纪能 等中国东部燕山期火山 岩浆大爆 桂东南金银矿床成矿规律与成∗李献华 周汉文 刘 及其构造意义 球化学 廖庆康 质 李昌年∗ ∗粤西阳春中生代钾玄质侵入岩 同位素地球化学 ≈ 地微量元素和 ≥粤中地区构造对金银铜铅锌成∗广 西大 容 山 十 万大 山 花岗 岩 形 成时 代 ≈ 火成岩微量元素岩石学 ≈广西地矿作用的控制 ≈ 于津生 桂训唐 袁 学特征 ≈ 翟裕生 邓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超∗广西大容山花岗岩套同位素地球化 区域成矿学 ≈ 武汉 中国地北京 地质出版社广西地质 军 李晓波 等∗梁约翰 张启富 杨世义 等云开隆起区成矿规律与成矿预质大学出版社Στυδ ψ οφ Μεσοζοιχ Με λ γ ενιχ Γεολογιχα Σε τα λο λ ττινγ ανδ Δ ψναμιχ Μεχηανισμ ιν Ψυνκα Αρεα ι≤≠ ∏∏°≥∏ ≠÷∏∏ ∏≤Αβσ τραχτ ∏ ∏ ¬ ∏ ≠ ≤ ∏ ∏ ∏ ¬ √ ∏ √ ∏ Κεψ ωορδσ: ≠ ∏ √ ≠ × ¬ × ∏ 2 × ∏ ∏ ≠∏ × ¬ ¬ ∏ √ ∏ 2 2。
中国造山带内生金属矿床类型、特点和成矿过程探讨
・ 3 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国造 山带 内生金属矿床类型 、 特点和成矿过程探讨
朴 星 海
( 黑龙 江省矿业集 团有限责任公 司, 黑龙江 哈 尔滨 1 5 0 0 0 0 )
摘 要: 我 国是造 山带最为突 出的国家, 尤其是在 西部地 区, 这 类特征表现 的更为明显。从 最新造山带构造理论 出发 , 分析 了我国造 山带内生金属矿床类型、 特点和成矿过程 , 并对这些 内容作 了探讨 , 旨在 为同行工作提供参 考。 关键词 : 造 山带 ; 内生金属矿 ; 矿床 ; 高原
从成矿动力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 我 国大 陆新生代成矿 主要表现 当前 的研究工作 中 , 大 多数工作人 员对斑 岩 、 花 岗岩 的认识 还 但是在青藏 高原的斑岩和花 岗岩石 中 , 最大 在东部伸展和西部造 山地带 。最近几年时间里 , 我国多数 矿产 企业 局 限于钙碱 性岩石上 , 对大型 、 超大 型以及典 型的金属矿床做 了放射性测定 , 促 使 了我 国 的特点就是含矿斑岩产生 了富碱斑岩特性 ,这些斑岩有着体积小 、 各地大规模 成矿峰期的研究 ,并对相 应的伸展规律做 了初步 的了 数量多且联系紧密的特征 。 2 . 1 . 2 冈底斯斑岩铜矿带 解。 1 造 山带 矿 床 分 类 冈底斯 铜多金属 矿带可 以分 为南部斑岩铜 矿亚带 和北部 热液 在南亚带 已经发现南 木布达 、 冲江 、 厅宫 、 驱龙 、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前 , 矿 床学 者在 矿床研究 中主要是 针对 脉型铜多金属亚带。 矿床本 身的构成 、 特点 以及周 围的岩 石层进 行分析的 , 是按照矿元 夏 马 日、 拉抗 俄 、 南 木等斑岩 铜矿床或矿 化点; 在北 亚带有那露 果 、 帮浦 、 洞 中松多等热液脉型多金属矿化点 。 素构成与岩石层 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矿床种类 、 大小 和分布规律 的工 新嘎果 、 作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后 , 有关工作人员越来越关注矿产组合 2 . 2松弛期成矿 区域 的特征 、 分布规律 以及构造演化关 系。 如: 在一些地槽开裂的部 在碰撞造山期 间, 挤压造 山与松弛或伸展交替 出现 。 在青藏高原 位, 经常会产生基性 、 超基性岩浆活动 , 这些 岩浆 活动 在不 断变化 的 隆升过程 中不仅 有 4 0~3 5 Ma 、 1 8—1 3 Ma 和3 . 4—1 . 7 M a三个重要的 而且 在这几个 阶段 之间还出现了地壳松弛或 岩石圈 同时会产 生铬铁矿 、 含黄铁矿 的矿床 ; 而在地槽 褶皱的部位则会 出 挤压 隆升 阶段, 现大量 的花岗岩 , 并且 随着花 岗岩 的出现 而产生稀有金属 、 钨锡矿 伸 展 。 2 . 3走 滑 拉 分 盆 地 成 矿 床。 近些年来 , 随 着 板 块 构 造 理 论 的 诞 生 和 应 用 的 日益 广 泛 , 对矿 走滑拉分盆地是青藏高原东缘( 三江地 E) x 走滑断裂系统 中一 种 床研究人员也产生了重大 的影响 , 在全球范 围内掀起 了组合矿床研 重要的构造样式 , 也称 为菱形裂 陷、 扭性地 堑 、 菱形地堑, 是 指在走滑 究高潮 。 尤其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 , 受到《 矿床与全球构造环 断裂 的某些拐折部分或雁行式走滑 断裂之 间相互错 叠地段, 由于走 境》 、 《 矿床与板块构造》 两本著作的影响 , 板块构造与矿床之 间关系 滑断裂的滑移 引起 的斜 向拉分作用 而产生 的构造 凹陷 。 的研究越来 越受 到业界人士的重视 , 成为研究工作焦 点。 同时 , 这两 在古近纪时,整个青藏地区由于印度板块与亚洲 大陆相互作用 本书 中详细总结 了不 同构造环境夏的造 山带矿物质分 布特征 , 并对 而继续进行 陆内会聚, 整体处于压缩构造背景 中, 而横 断山地 区则表 其产生规律做了详细的研究 。 尽 管在这两本书 中对于这种理念 只是 现为独特的大规模走滑 的构造环境。 在这一宽广的走滑转换应变场 做 了一个 初步的轮廓规定 , 但是发挥 出的作用 不容忽视 , 奠定 了现 中, 沿先存的怒江断裂带 出现洛隆 、 马利 、 八宿等走滑拉分盆地: 沿澜 代地球动力学的发展道路 。 沧江断裂带 与分 支帚状断裂之 间出现 吉曲 、 食 宿站 、 囊谦 等走滑拉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对于同生矿 床的研究得 到空前 的发展 , 分盆地; 沿字 嘎寺 一德钦 断裂带发育贡觉 、 莽错等拉分盆地 ; 沿甘孜 全球各 国相 关工作人员都对地质历史 和同生矿床 的产生 流程做 了 理塘断裂带 发育热鲁等拉分盆地。 在走滑拉分 盆地 中, 不仅有不 同 详细 的分析 , 并就现代 成矿和古代成矿 的类 同做了对 比, 比较准确 时代的沉积物发育, 而且往往在壳幔相互作用最 强烈的地段形成大 的得出 了矿床形成环境 。与此 同时 , 有关学者提 出了大陆板块碰撞 型 矿 集 区 。 期间 由于岩石 圈缩短 , 一般 会产生矿化作用 , 并有学者就这 一问题 3 后 碰 撞 造 山成 矿 作 用 做 了详细的著述 。根据分析得出 , 在造 山带 中一般有 比较多的 了矿 后碰撞造 山成矿是指造山作 用完成后,造 山带从挤压状态 向伸 床组合或 者矿床成矿系列 , 这些矿床成矿 系列受 到环境 、 地质条件 展开始转变 时期 出现 的成矿作用。 后造 山成矿是中国广泛 发育 的一 的影响而产生大量 的新矿床 , 这位研究人员工作带来 了新 的认识基 种造山带成矿作用, 几乎遍布各个古造 山带 。通 过对 中国主要造 山 带碰撞造山与成矿的研究, 总结提 出大规模成矿爆 发总与最晚一次 础。 2 同碰 撞 造 山 之 中产 生的 矿 物 质 的强烈碰撞 造山事件同步发生, 通过对 中国主要造 山带大规模成矿 在我国 , 有许多的造 山带 , 其中包含 了昆仑 山 、 秦岭 、 大别 山 、 天 的考察和研究, 其形成环境一般 为后碰撞伸展体制, 与岩浆活动 、 壳 山、 祁连 山和横断山脉等。但是 , 在这些造 山带 中 , 碰撞形成的矿床 幔相互作用 以及盆地流体汇聚和深部热流上涌有着密切关 系。 很少 出现 , 至少在 目前 发展 较少 , 而大规模 成矿作用 的出现主要发 结束语 生在板块后 期碰撞之 中。迄今为止 , 只有青藏高原南部 以及东部边 以青 藏高原为例,将同碰撞造 山过程成矿又分为碰撞造 山期成 缘地带出现了大量 的矿床和矿化物质 , 而且我们还可 以将这些物质 矿 、 松弛期f f 申 展) 成矿 、 走 滑拉 分盆地成矿和剪切带扩容成矿 。这 四 个 类型成矿作用形成 的矿床类 型有差别, 但它们 的共 同特点是成矿 作为成矿作用 的后续构成部分。 2 . 1碰 撞 造 山期 成 矿 作用与伸展 构造密切相关, 第一类碰撞造 山期成矿也并非 沿主造 山 经过大量 的实践总结和学者研究著作进行分析 , 我们可 以认为 构造成矿, 而是沿垂直主压应力的伸展构造成岩成矿 。 两期斑岩铜 矿成矿是最为 明显的造 山期产物 , 是 目前成矿研究工作 参考 文献 中最突出的特征之一 。 [ 1 】 毛景 文, F r a n c o P I R A J N O , 张作衡 , 柴凤梅, 杨建 民, 吴华, 陈世平, 程松 2 . 1 . 1清高高原东部斑岩铜矿带 林, 张长青. 天山一 阿 尔泰 东部地 区海西晚期后碰撞铜镍硫化 物矿床: 从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 , 我 国有关学者和专家就 已经在青藏高 主要特 点及 可能与地幔柱的关 系f J ] . 地质学报 , 2 0 0 6 ( 7 ) . 原东部边缘地带 发现了玉龙超大 型斑 岩铜 矿和其他一些大 型的斑 『 2 ] - -  ̄景 文, 张作衡, 余金 杰, 王 义天, 牛宝贵. 华北及邻 区中生代 大规模 岩铜矿带 ,随后 又有专家在其周围也发现 了带状 的斑岩铜矿带 , 这 成矿的地球动 力学—— 背景: a k 金属矿床年龄精 测得 到启示『 J 1 . 中国 些铜矿带相互之 间构成 了一条长达一千 多千米 的斑岩铜矿带 , 其成 科 学f D辑 : 地 球 科 学) , 2 0 0 3 f 4 1 . 矿时代非 常的紧凑 。 [ 3 ] - - L景文. 深部流体 成矿 系统【 J 1 . 岩石矿物 学杂志, 2 0 0 5 ( 3 ) .
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
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我国幅员广大,领土辽阔,地质情况复杂,地壳活动交错出现,海进、海退频繁,各个地质时代都有干旱气候带分布,作为成盐盆地封闭要素的屏障广泛存在,成盐的地质条件良好,因此盐矿资源丰富,分布面广。
(一) 矿床在时间上的分布我国盐矿床的主要成盐时代为震旦纪、三叠纪、白垩纪和第三纪,其次是中奥陶世、早二叠世、侏罗纪和第四纪。
(1)震旦纪海水侵入上扬子盆地,形成广阔的浅海区,局部呈半封闭状态,加之气候干旱,故在四川盆地西南部次一级构造——长宁凹陷灯影组中沉积了规模巨大的海相岩盐矿床。
这是世界目前已知盐矿床形成最早的时代。
(2)奥陶纪海侵广泛,气候干旱,在华北“准地台”上形成若干次一级凹陷,其中在临汾凹陷内的山西临汾县中奥陶统马家沟组和陕西延长县中奥陶统峰峰组中沉积了海相薄层岩盐矿。
(3)石炭纪在宁夏自治区中卫县云台山下石炭统赋存有一定层位的石盐及次生石盐;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和西北缘分布有岩盐矿床和地下卤水。
(4)二叠纪仅在新疆皮山赋存有早二叠世的地下卤水。
(5)三叠纪早、中三叠世是我国主要成盐时期之一。
由于气候干旱,在上扬子盆地内许多封闭条件较好的次一级凹陷中,沉积了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规模巨大的海相岩盐矿床;并且在多数凹陷内赋存有矿化度高,富含钾、溴、碘、硼、锂等元素的地下卤水矿床。
西藏芒康县、盐井县一带的三叠纪甲丕拉组含盐段广泛出露盐泉(当地用于熬盐)。
(6)侏罗纪在滇西、滇南和西藏见有零星分布的早、中侏罗世盐泉。
在云南安宁、富民、禄劝等县发现中、上侏罗世的钙芒硝-岩盐矿床。
(7)白垩纪至第三纪气候以干燥为主,是我国主要成盐时期之一。
经过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在我国形成了许多断陷盆地,沉积了大量岩盐矿床,以陆相为主,海相和海陆交替相占少数。
(8)第四纪为我国主要成盐时期之一。
在我国青海、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山西等省(区)形成为数众多的现代湖盐矿床;也有次生、变形岩盐矿床和滨海地下卤水矿床形成。
地质历史上八大运动
地质构造运动:由地球内动力引起岩石圈地质体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
1、加里东运动: 古生代早期地壳运动的总称,主要指志留纪至泥盆纪形成山地的褶皱运动,加里东运动的完成标志着早古生代的结束。
2、海西运动:当加里东运动终结后,整个地壳比较稳静这时没有褶皱运动,海西早期(泥盆纪至石炭纪)只有升降运动,形成了许多陷落盆地群。
从石炭纪末到二迭纪,为海西运动的后半期,海西褶皱运动,它将俄罗斯地块和西伯利亚地块连接起来,这样就形成了亚欧大陆的雏形。
3、印支运动:三叠纪中期至侏罗纪早期的地壳运动。
印支运动对中国古地理环境的发展影响很大,它改变了三叠纪中期以前“南海北陆”的局面。
包括川西、甘肃和青海南部等地的“雪山海槽”全部褶皱升起;海水退至新疆南部、西藏和滇西一带,仍属特提斯型海域;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大部分已由浅海转为陆地。
从此中国南北陆地连为一体,全国大部分地区处于陆地环境。
4、燕山运动:侏罗纪和白垩纪期间中国广泛发生的地壳运动。
该运动形成了大量褶皱断裂山地和大量小型断陷盆地,并伴以岩浆活动,特别在东南沿海一带花岗岩侵入和火山岩的喷发尤为剧烈,显示了太平洋沿岸地带构造活动的加强。
经过燕山运动,中国地貌的构造格局已清晰地显现出来。
5、喜马拉雅运动:新生代地壳运动的总称。
因形成喜马拉雅山而得名。
这一运动对亚洲地理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西亚、中东、喜马拉雅、缅甸西部、马来西亚等地山脉及包括中国台湾岛在内的西太平洋岛弧均告形成,中印之间的古地中海消失。
八个地史运动(时间,地点,形成过程,结果)1.阜平运动(25亿年)在太古宙末期,有一次大的构造运动称为阜平运动(25亿年)。
它使得硅铝质地壳形成、加厚,成为小型稳定地块,称为陆核。
火山岩减少和沉积岩增加,说明阜平运动后,Ar分散的古陆核已经联合成为较大陆核,Pt1分布于韧性剪切成因盆地内,吕梁运动使其焊接,并进一步扩大固化形成原地台。
阜平运动——形成陆核(25亿年)2.吕梁运动(19亿年)吕梁运动——形成华北地块(17~19亿年)3.晋宁运动(10-8.0亿年)火山岩减少和沉积岩增加,说明晋宁运动后,分散的古陆核已经联合成为较大陆块,晋宁运动使其焊接,并进一步扩大固化形成为相对稳定的大型板块-扬子板块。
川滇黔地区MVT铅锌矿床分布_特征及成因
布于永善、 巧家及东川地 区。震旦系 中的大 型矿床 有巧家 茂 祖、 会东大梁子、 会理天宝山 , 中型矿床有永善金沙厂、 会泽五 星厂、 宁南银厂沟、 鲁甸乐红 , 小型矿床 5 处。 下寒武统梅 树村 组、 渔户 村组 主要 为白 云 岩、 含磷 白 云 岩、 白云岩夹燧石条带。该地层中分布的矿床规模一般不大 , 主要分布于永善、 东川地区 , 大多与震旦系矿体共生。 中泥 盆统曲靖 组和上泥盆 宰格组 , 主要为 碳酸盐岩台 地 潮坪相的稳定系列 内源干、 湿白云 岩、 灰岩及 碎屑岩 , 主要 分 布于昭通、 彝良、 鲁甸、 及昆明华宁等地 , 产出彝良毛坪中型铅 锌矿床 , 小型矿床 2 处。 下石 炭统摆佐 组主要为台 地边缘浅 滩相晶质白 云岩、 异 地碳酸盐 岩建 造 ( 赵准 , 1995) 。主 要分 布于 滇 东、 滇东 北 地 区。产出有会泽矿山厂、 麒麟厂大型矿床及小型矿床 8 处。 下二叠统栖霞茅口组也 是主要的赋矿层位 , 为浅海 _广 海 碳酸盐岩建造 , 产出罗平富乐厂中型矿床 , 小型矿床 3 处。 此外 , 中奥陶统宝塔组、 中上 奥陶统 大箐组、 中志 留统 石 门坎组等层位 , 都赋存有铅锌矿床 , 含矿层位均为碳酸盐岩。 2. 2 区域背景及控矿构造 M V T ( 密西西比河谷型 ) 矿床 是一类 主要 赋存于 白云 岩 中以铅锌为主要矿 产的后生热液矿床。在空间上基本分布于 古老克拉通的边缘 及内部 ( Brabbon et al. , 1992; Eisenlohr et al. , 1994; Ramboz et al. , 1988) 。川滇黔多金 属成矿区处 于 扬子地台西南 缘 , 为克 拉通 边缘 地带 , 这与 世界 其他 地区 的 M V T 铅锌矿床所处的地 质背景 相似。矿床 在构造 上主要 受 褶皱和断层的控制 , 主要分布于向斜和背斜的轴部、 翼部以及 断层的两侧部位 ( 图 1 、 表 1) 。 二级深大断裂 的交汇地段及区域性背斜的倾伏端控制矿 群或矿 田的分 布 , 例如 : 在宁南、 巧 家地区 的矿床 位于 SN 向 小江断裂和 NW 向则木河断裂的交 汇地带 ; 会泽矿 群位于 小 江断裂和 NE 向的威信_会泽断裂、 金牛厂断裂的交汇 地段 。 褶皱和断裂的复 合部 位 或构 造破 碎带 往往 是良 好的 定位 空 间。如天宝山矿床受控于天宝 山复式向 斜 SE 翼的 次一级 倾 伏背斜和 SN 向益门断裂派生的 NW W 向隐伏 断裂的复合 部 位 ( 王小春 , 1992) ; 金 沙厂 矿床位 于巧 家_莲峰 二级深 大断 裂 派生的金沙逆断层与金 盆短轴 背斜倾 伏端的 交汇处 , 矿化 在 背斜轴部和倾伏端最强 ; 茂租矿床位于巧家_莲 峰二级深大 断 裂派生的茂租断裂和甘 树林复 式向斜 的复合 部位 ; 大梁子 矿 床则位于断裂所 造成的 地堑式破 碎带中 ( 林 方成 , 1994) 。 层 间构造和断裂是有利的 储矿空 间 , 层 状矿体 是矿化 沿层间 滑 动、 层间虚脱和层间破碎带发育造成的 , 矿体形状基本上与地 层产状一致 ; 脉状矿体则是矿液沿次级断层充填交代而成 ( 刘 文周等 , 1994) 。 2. 3 矿体特征 铅锌矿体多呈脉状、 似层状、 透镜状、 扁豆状、 囊 状产于白
毛景文院士:斑岩钨矿——一种值得关注的矿床类型
毛景文院士:斑岩钨矿——一种值得关注的矿床类型相对于斑岩铜矿和斑岩钼矿, 在全球范围对于斑岩钨矿研究甚少, 而且程度很低, 关键在于长期以来斑岩钨矿并不是一种重要工业性矿床类型. 在20世纪0~90年代, 时值全球研究斑岩铜矿和斑岩钼矿的热潮, 一些学者关注和探索了是否存在斑岩钨矿, 并初步提出其基本特点. 在2010年之前, 已确定的比较典型斑岩钨矿有加拿大New Brunswick的Mount Pleasant W(Mo)矿床、中南部的Logtung矿床、我国广东省莲花山和江西省阳储岭、韩国的Weolag和Dae Hwain矿床. 然而, 这些矿床的规模都较小, 经济价值不重要. 与斑岩钨矿有关的岩体规模一般<10 km2, 属浅成-超浅成岩株、岩枝和岩墙. 其岩性通常是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石英-长石斑岩等较酸性岩石, 在剥蚀程度比较浅的地区, 往往与同源火山岩共生.谭运金提出斑岩钨矿具有一套特征的蚀变组合, 它们是钾化(包括钾长石化和黑云母化)、绿泥石化、硅化、高岭石化、赤铁矿化及萤石化、碳酸盐化. 各种蚀变在空间分布方面没有明显的垂直分带与水平分带现象, 而是相互重叠. 值得指出的是, 不同于斑岩铜矿和斑岩钼矿, 斑岩钨矿的围岩蚀变以强云英岩化, 弱钾化和弱青盘岩化为特征. 因此, Davis和William-Jones将其命名为斑岩-云英岩型钨矿. 除了对斑岩钨矿地质特征研究以外, 还开展了部分矿床的流体包裹体成矿温度和盐度测定, 总体认为是以中高温中高盐度为特征. 但谭运金发现莲花山斑岩钨矿成矿温度从高温延续到低温(650~150°C), 盐度也有较大分布范围.江南钨矿带中大湖塘超大型斑岩钨矿和阳储岭、东源大型斑岩钨矿控制资源量达130万t, 彻底改变了钨矿类型的格局, 斑岩型与矽卡岩型和石英脉型成为全球3种最主要的钨矿床类型. 迄今, 我国对于斑岩钨矿是否属于斑岩型矿床类型仍然有些疑虑, 由于斑岩钨矿与斑岩铜矿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一, 斑岩钨矿与斑岩锡矿类似, 含有大量以氟为特点的挥发组分, 因此含氟矿物广泛发育, 例如, 云母类、黄玉和萤石, 无论在矿石中还是与成矿有关的蚀变岩中均如此.其二, 与成矿有关的斑岩不是典型的斑状结构, 而通常是似斑状结构.迄今所知, 相对于斑岩铜矿, 全球所探明的斑岩钨矿有关的岩体侵位相对较深, 岩石通常表现为似斑状构造. 其实, 在我国与绝大多数斑岩铜矿和斑岩钼矿有关的花岗岩也呈现出似斑状结构, 仅仅在斑岩与同源火山岩共存地区才可能见到具有典型斑状结构的花岗岩类. 在国际上, 判别是不是斑岩型矿床, 最主要特点是细脉浸染状构造. 网脉状裂隙是矿化富集的容矿空间, 也是通过这些裂隙流体与围岩相互作用, 形成大面积、大吨位、低品位的矿石.在成矿岩浆高侵位后, 岩体的结晶分异作用导致气体和液体在岩浆房的隆起部位集中, 产生相当大的静水压力. 静水压力导致已经结晶的花岗质岩石及上覆围岩的破裂, 构成垂直上下最大压力面的一组大致共轭的网状裂隙. 这些网状裂隙的位置取决于静水压力与岩浆房上部岩石产生的静岩压力相抵消构成的不受力面, 网状裂隙位于不受力面的下部. 在江南钨矿带的大湖塘矿区, 白垩纪黑云母二长花岗质岩浆侵位相对较浅, 95%以上的矿体发育于围岩中, 而阳储岭和东源岩浆侵位相对较深, 矿体均发育于岩体内部.Rusk等人对斑岩型矿床的容矿裂隙形成过程及流体演化与成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探讨了成矿裂隙系统和矿化过程. 赵茂春等人进一步总结将斑岩型矿床容矿裂隙系统的成因归纳为岩浆结晶冷缩、侵位挤压、水岩分离和区域应力叠加4种类型, 探讨了裂隙分布与矿化规律性. 这些对于斑岩铜矿的研究成果有助于理解斑岩钨矿的形成方式和过程。
小秦岭-熊耳山地区燕山期大规模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20 年1月 08 第 4期 2
地
质
找
矿
论
丛
VD2 04 o 3 . 1 N .
e. 0 8 c2 0
小 秦 岭一 熊 耳 山 地 区 燕 山 期 大 规 模 成 矿 的 地 球 动 力 学 背 景
邱庆伦 , 长海 , 燕 陈瑞 保 , 书炜 卢
( 南省地质调查院 , 州 405 ) 河 郑 5 0 1
成矿 大 爆 发[ 已引 起 了 普 遍 重 视 。结 合 辉 钼 矿 】
同矿床 类型 和不 同矿 种 之 间 的 内在 联 系 、 空 分 布 时 比较 薄 弱 。鉴 于 上 述情 况 , 文通 过 收 集 近期 发 表 本 的大 量矿 床 和与成 矿有关 花 岗斑 岩 的年龄资 料 进行 耳 山地 区 AuMoP — nAg多 金 属 矿 床 大 规 模 成 — — bZ — 矿 的时 限和多 期 性 , 而 探讨 分 属 于 不 同 成矿 期 的 进
基金 项 目: 河 南 省 矿 产 资 源 潜 力 评 价 项 目( [ 0 7 0 S 0 — 1 ) 助 。 资 20]3一 1 5资
作者 简 介 : 邱 庆 伦 ( 9 2)男 , 东 莒南 人 , 程 师 , 士 , 事 地 质 矿 产 和 第 四纪 环 境 研 究 工 作 。通 信 地 址 : 南 省 郑 州 市 科 学 大 道 8 17一, 山 工 博 从 河 1
山地 区钼矿 和 铅 锌 银 矿 的 时 空 分 布 研 究 n。 明 其 。表 为 同一成 矿 系 统 ; 量 研 究 _ 明 , 秦 岭一 熊 大 】 卜" 表 小
耳 山 地 区 金 矿 形 成 于 1 0 Ma左 右 , 与 胶 东 金 矿 2 这
Manto型锡矿_一种重要的Sn成矿作用_程彦博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编号:2007C B 411405;2007C B 411407);中国地质调查局大调查项目(1212010634001)作者简介:程彦博,男,1983年生,博士研究生,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E -m a i l :c h a m b o l l @g e o l o g y .c o m .c nM a n t o 型锡矿:一种重要的S n 成矿作用程彦博1,毛景文2(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2.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近年来,随着I O C G 型矿床研究的逐渐兴起,M a n t o 型矿化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M a n t o 型的I O C G 矿床主要是以南美地区的E l S o l d a d o ,M a n t o s B l a n c o s 和M i c h i l l a 三个矿床为典型代表(W i l s o n ,2003a )。
其实,M a n t o 型矿化并不是一种矿床的成因类型,它主要是一种成矿作用;它也不是I O C G 矿床所独有的,相反,这种成矿作用比较常见,在金、银、铜、铅、锌、锡矿,甚至萤石矿中均有发现(S h o j i e t a l .,2008;K e s l e r ,1977;R o b -e r t e t a l .,1996)。
1 “M a n t o ”型矿化的基本涵义M a n t o 是西班牙语中的一个单词,它的意思是“毯子”,所以这个术语在矿床学中的本意是指那些具有像毯子一样水平或近水平的板状矿体;同时,这种矿体的展布往往严格的受到地层的控制,一般而言,往往分布在地层某一个层位的构造薄弱带中(例如:层间滑脱带),与围岩发生交代作用而形成。
因此,这种成矿作用具有两个典型的特征:矿体沿层展布和交代成因,因而可以翻译为“沿层交代”型(毛景文等,2008)。
试论中国东部中生代成矿大爆发_华仁民
1999年矿床地质M I NERAL DEP OSIT S第18卷第4期试论中国东部中生代成矿大爆发*华仁民(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毛景文(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北京)提要:中国东部在中生代尤其是燕山期发生了大规模的金属成矿作用,形成了一大批重要矿床,其成矿强度之高、密度之大、矿种之丰富,在全球中生代成矿作用中首屈一指,故可称为中生代成矿大爆发。
研究表明,中国东部中生代成矿大爆发是该地区在特定地质背景下发生岩石圈大减薄和构造格局大转折相结合、从而导致大规模壳幔相互作用和构造圈热侵蚀事件的产物。
深入研究中国东部中生代成矿大爆发的背景和过程,不仅能解决矿床学学科发展中的许多重要科学问题,为进一步寻找矿产资源指出方向,而且对认识中国大陆乃至东亚_西太平洋的地质构造演化史、探讨花岗岩类的形成环境、了解特提斯与太平洋构造域的交会结合等一系列重大基础地质问题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生代成矿大爆发中国东部地球在演化历史中充满了灾变性、突发性事件的记录,于是/大爆炸0、/大爆发0之类词语频频出现于地学文献之中,例如举世瞩目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成矿作用在地球发展和演化历史中的强度和时空分布也是很不均匀的,不同的地质时代会形成具有该时代特色的矿种与矿床类型,这已经为矿床学家所熟知。
笔者认为,在某一并不太长的地质时期内、在某一地域发生的成矿作用,其成矿强度之高、密度和规模之大、种类之丰富,达到了其他时空区间无法比拟的程度,则也可以形象地称之为/成矿大爆发0。
这种现象无疑是矿床学界乃至整个地质学界予以关注的科学热点。
中国东部中生代尤其是燕山期的成矿大爆发就是一个最具典型意义和研究价值的例子。
1基本事实中国东部一般指贺兰山)龙门山一线以东直至东部沿海的我国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广大地区,这里不但是我国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其中尤以我国的急需矿种如铜、金、银、铅锌以及优势矿种如钨、锑、锡、锂、铍、铌、钽等稀有金属最为突出。
燕山运动
燕山运动从一亿三四千万年前开始,到7000万年前左右,在我国许多地区,地壳因为受到强有力的挤压,褶皱隆起,成为绵亘的山脉,北京附近的燕山,是典型的代表。
▉科学家把出现在这个时期的强烈的地壳运动,总的叫做燕山运动。
▉1927年翁文灏在《中生代以来中国东部的地壳运动和火山活动》中,将中国东部造山运动分为4期:秦岭期(古生代末)、燕山期(侏罗纪末、白垩纪初)、南岭期(白垩纪末、第三纪初)和陇山期(第三纪后半期)。
燕山运动以北京附近的燕山为标准地区而得名。
此后中国地质学家对燕山运动不断进行研究,并提出不同的分期意见。
燕山运动对中国大地构造的发展和地貌轮廓的奠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此时中国陆域又有扩大,古地中海继续后撤。
由于构造背景不同,燕山运动的强度和表现形式有明显的东、西差异。
在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一线以西,为相对稳定的一些大型内陆盆地所在,如鄂尔多斯、四川、准噶尔、塔里木等盆地,它们在中生代期间几乎连续地接受河、湖相沉积;盆地外围已固结了的古生代地槽带,普遍发生基底褶皱。
上述一线以东,构造活动较强烈,造成许多北北东或北东向平行斜列的褶皱断裂山地和大量小型断陷盆地,并伴以岩浆活动,特别在东南沿海一带花岗岩侵入和火山岩的喷发尤为剧烈,显示了太平洋沿岸地带构造活动的加强。
经过燕山运动,中国地貌的构造格局已清晰地显现出来。
近1亿多年以来,地壳运动在我国进行得特别强烈。
最显著的有两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从一亿三四千万年前开始,到7000万年前左右告一段落。
今天我国地势起伏的大体轮廓,就是在燕山运动中初步奠定的。
再一个时期是近3000万年以来,我国又成为地球上一个地壳运动强烈的地带,高大的喜马拉雅山从海底崛起;不止是喜马拉雅山,我国许多地方都表现出地壳的活动增强了,特别是西部地区,隆起上升的现象很显著,许多在燕山运动中已经形成的山岳再次被抬升,这种变动直到今天还没有完全停止下来。
东亚构造体制发生了重大转换,西伯利亚板块向南、太平洋板块向西、印度洋板块向北东同时向中朝板块汇聚,形成了以陆内俯冲和陆内多向造山为特征的“东亚汇聚”构造体系。
科学技术部关于聘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及委托项目依托部门的通知
科学技术部关于聘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及委托项目依托部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1999.12.06•【文号】国科发基字[1999]563号•【施行日期】1999.12.0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科学技术部关于聘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及委托项目依托部门的通知(国科发基字〔1999〕563号)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北京市、上海市、山东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委:根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项目首席科学家的任职条件,并经专家顾问组第十四次会议咨询,我部研究决定聘任下列同志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委托下列部门为项目依托部门:聘任薛勇彪为“水稻重要性状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许智宏为该项目顾问,中国科学院为该项目依托部门。
聘任王学臣为“作物抗逆性与水分、养分高效利用的生理和分子基础”项目首席科学家,农业部为该项目依托部门。
聘任曹志洪、周健民为“土壤质量演变规律与持续利用”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为该项目依托部门。
聘任谢庆阁为“重大畜禽疫病病原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农业部为该项目依托部门。
聘任相建海为“海水重要养殖生物病害发生和抗病力的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山东省科委、中国科学院为该项目依托部门。
聘任王洋、谢克昌为“煤热解、气化和高温净化的基础性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教育部为该项目依托部门。
聘任XXX和、郑楚光为“燃煤污染防治的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教育部为该项目依托部门。
聘任肖云汉为“高效洁净能源--动力系统及热--功转换过程内部流动的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蔡睿贤为该项目顾问,中国科学院为该项目依托部门。
浅议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大型矿集区
大规模成矿的环境和特点
大规模成矿 在大气或海洋中
⁄ ! ≥∏ √
亦称大爆发成矿
是在地质历史演化中的短时期内于某些洲际性或区域性
地质构造单元部分成矿元素大面积高强度超常聚集成矿 ∀ 例如 形成了大面积碳酸盐岩
在地球历史早期 ≤ 弥散 直到中元古代由于某种突发事件导致绝大多数 ≤ 与 ≤ ! 结合 ! 同时伴随着同生铅锌铜大规模成矿作用 ∀ 像 铅锌矿床 在我国东部的燕山期
为什么矿床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明显呈不均一型
规模成矿或大爆发式成矿的环境和过程是什么 国际成矿学正处于新的突破边缘 ∀ 其主要特征是基于地球动力学 探索巨量金属元素堆积的机理和环境 的新理论和新方法 ∀ 在国际上 流体地质学和 非线性科学的前沿科学的新思路 发展找大型矿集区
澳大利亚成立了 / 地球动力学合作研究中心0 开展成矿动力学过程和背景研究以及研制新的找矿方法和可视技术 欧盟科学基金会设立了 国参与的 / 地球动力学与矿床演化0 研究项目 国际矿床学界也在开展 / 岩石圈过程 与巨量金属堆积0 对比研究 自从 年代以来 国际矿床成因协会钨锡成矿委员会先后在 由
岩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和动力学以及矿床与地壳演化关系列为矿产资源评估和勘查的基础 ∀ 这 些研究计划或项目都是旨在动态认识地球时空演化过程中金属元素巨量富集的规律性 一轮矿产资源勘查和评价提供理论基础 ∀ 只有置于大背景或大环境下研究成矿作用和成矿过程 线性角度出发认识大规模成矿和大型矿集区 易见 着眼于大尺度 学和矿产勘查学研究的国际大走向 ∀ 成矿省与大规模成矿作用 才能准确地认识成矿规律 ∀ 从非 大型矿集区 是当前成矿 有可能建立逼近实际的成矿和找矿模型 ∀ 显而 切入中尺度 为新
季克俭等认为周围地层中金属元素参与了成矿≈ ∀ 毛景文 也认为不仅 个期次岩浆活动和地层对成矿的贡献 还认为大规模成 赵振华等≈ 发现湘南地区
第二章成矿作用和矿床成因分类
有成矿物质的来源是矿床形成的前提,成矿物质有多种不同的来源,而且成矿物质聚 集的方式与其成矿物质来源也有密切的关系。许多重要的金属是岩浆从深部带来的。超基 性岩浆、基性和碱性岩浆起源于上地幔或下地壳,金属是在相应岩浆形成时进入岩浆并在 其冷却过程中通过结晶和分异聚集起来的。花岗质岩浆在其形成过程中也把原岩中的金属 一起带入岩浆,但一般情况下含量少而分散,多在岩浆末期或在岩浆期后聚集在气水溶液 中。岩浆中的金属并不是地壳中热水溶液中所含金属的唯一来源。热水溶液中的成矿金属 既有在岩浆冷却过程中以气液相分出来的,也有熔浆从围岩中同化而来的,还有不同起源 的热水在地壳中循环过程中从流径的岩石中淋滤出来的。
岩浆熔融体冷却过程中随着温度降低,一些矿物如铬铁矿、磁铁矿、磷灰石等从岩浆 中结晶出来而可在岩浆岩内聚集起来,形成矿床。伟晶岩中许多有用矿物,尤其是早期阶 段形成的矿物也是在富含挥发组分的硅酸盐中结晶形成的。
岩浆来源和非岩浆来源的热水溶液是更为稀薄的水溶液,其中以离子、络离子和分子 状态,也以胶体和悬浮态携带着成矿物质,随着热液活动过程中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这 些物质也可以直接从热液中结晶和沉淀出来,例如热液脉状矿床石英脉中的金属氧化物、 含氧盐和各种硫化物都是这样。能够引起成矿物质从溶液中析出的情况大致有三种,一是 生成沉淀物。二是物质组分间发生化学反应,其中又有三种类型:①在介质化学性质、温 度压力变化时溶液中不同物质相互作用引起的化学反应,包括水解作用、交换反应、氧化 还原作用等;②不同成分的溶液混合时引起的反应;③溶液和围岩物质间发生反应形成交 代矿体。三是溶液中以胶体形式携带的物质发生凝聚。
华南地区钦杭成矿带地质特征和矿床时空分布规律_
第85卷 第5期2011年5月地 质 学 报 ACT A GEOLOGICA SINICAV ol.85 N o.5M ay 2011注:本文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2007CB411405),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编号40930419),中国地质调查项目(编号1212011120831)资助的成果。
收稿日期:2010-11-19;改回日期:2011-03-23;责任编辑:郝梓国。
作者简介:毛景文,男,1956年生。
研究员。
从事矿床学与地球化学研究。
通讯地址:100037,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Email:jingw enm ao@ 。
DOI:CNKI:11-1951/P.20110512.0827.001 网络出版时间:2011-5-128:27:29网络出版地址:h ttp://w w ki.n et/kcms/detail/11.1951.P.20110512.0827.001.h tm l华南地区钦杭成矿带地质特征和矿床时空分布规律毛景文,陈懋弘,袁顺达,郭春丽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和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内容提要:钦杭成矿带位于华南板内,尽管是扬子与华夏古陆在新元古代拼接部位,但绝大多数矿床形成于中晚侏罗世至白垩纪。
本文在梳理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将钦杭带及旁侧矿床归纳为两个成矿系列和三个成矿亚系列,即:新元古代海底喷流沉积型铜锌矿床成矿系列和燕山期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后者可以进一步分为中晚侏罗世斑岩-矽卡岩-热液脉状铜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晚侏罗世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和白垩纪与次火山活动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铅锌钨锡矿床成矿亚系列。
进而讨论了各成矿系列和亚系列的主要矿产类型、基本特点、形成过程、时空分布关系和成矿规律。
初步认为其成矿背景为:新元古代的块状硫化物铜锌矿形成于弧后或弧前盆地,由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幔,因而更可能为弧前盆地;中晚侏罗世斑岩-矽卡岩-热液脉状铜多金属矿床可能是俯冲板片沿古钦杭结合部位发生局部重熔,形成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然后上侵定位与成矿;而160~150M a 的大规模钨锡多金属成矿作用及大花岗岩事件可能与板片窗有关,钦杭带中段是板片窗的西部边界,也是壳幔相互作用的中心,因而有大量地幔物质参与成矿;135M a 之后,由于俯冲板片运动方向发生调整,从斜俯冲变成几乎平行大陆边缘运动,导致大陆大规模岩石圈伸展,相应绝大多数不同来源的矿产资源聚集在火山盆地和断陷盆地。
三叠纪矿产资源
三叠纪矿产资源三叠纪是地质历史上的一个时期,距今约2.5亿年至6,600万年之间。
在这个时期,地球上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地质事件,其中包括了一系列丰富的矿产资源的形成和积累。
本文将就三叠纪时期的矿产资源进行探讨,介绍其特点、分布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三叠纪时期的地球经历了大规模的地壳运动和构造变动,这为矿产资源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三叠纪的不同阶段,地球上的造山运动、火山活动以及沉积作用等过程都对矿产资源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三叠纪时期,许多重要的矿产资源开始形成并得到积累。
其中,最重要的矿产资源之一是煤炭。
三叠纪是煤炭形成的重要时期,尤其是在陆地上的沉积盆地中,煤炭的形成量非常巨大。
这些煤炭资源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能源,而且还为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料。
三叠纪还是许多金属矿产资源形成的时期。
在三叠纪时期,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使得地下蕴藏的金属矿床得以形成和富集。
其中,铜、铅、锌、锡等金属矿床的形成量较大,并且分布广泛。
这些金属矿产资源在工业生产、建筑和电子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叠纪还见证了一些稀有金属矿产资源的形成。
稀土元素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它们在三叠纪时期开始形成。
这些稀土元素在现代科技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例如在电子、光学、军事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除了煤炭和金属矿产资源之外,三叠纪时期还形成了一些非金属矿产资源。
例如,岩盐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它在三叠纪时期的海盆中得以形成。
岩盐不仅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和化学工业中,还是水处理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重要原料。
三叠纪时期还形成了一些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这些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主要形成于陆地上的沉积盆地和海洋沉积盆地中。
它们在三叠纪的形成量相对较小,但也为能源的发展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总的来说,三叠纪是一个重要的矿产资源形成时期。
在这个时期,煤炭、金属矿产、稀有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以及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得以形成和积累。
石英脉型金矿床:概念-背景-特征与成因
二里河矿区
孔棺 金铜沟 凉水湾 西坝北侧岩枝
闪长玢岩脉 LA-ICP-MS
英云闪长岩脉
SHRIMP
花岗闪长斑岩脉 LA-ICP-MS
花岗闪长斑岩脉
花岗斑岩脉
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凤太矿集区岩体
古迹岩株 东塘子矿区
大沟 花红树坪岩体
西坝岩体
黑云母花岗岩 花岗斑岩脉
闪长岩脉 花岗闪长岩 花岗闪长岩 花岗闪长岩 石英闪长质包体
造山型金矿 → 造山型特点金矿+花岗质岩石有关的
热液型金矿
一、造山型金矿床与造山旋回
发育在变质地体或造山带中,受构造 控制的后生脉型金矿,它们在时间和空间 上与增生构造有关。从全球范围来看,大 型造山型金成矿省主要出现在各地区主要 增生造山作用过程中,其地球动力学背景 的特殊之处在于外来地体之间、或外来地 体与先存大陆边缘之间的压扭增生(或斜 向增生)作用。
apart locations
along the
Trans-extensional
fractures at ages
of 120-110 Ma
following
the
trans-
compressional
fractures at ages
of 160 – 135 Ma
西非加纳
晚太古代晚期(27-25亿年)主要造山型金矿床
西澳伊尔冈金矿床
早元古代晚期(21-18亿年)主要造山型金矿床
中亚金矿床
显生宙主要造山型金矿床
古生代造 山型金矿
中生代造 山型金矿
中新生代主要造山型金矿床分布图
世界上储量大于100吨的金矿床
after R. Foster (2002)
全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进展综述_王登红
第8 8卷 第1 2期2 0 1 4年1 2月 地 质 学 报 ACTA GEOLOGICA SINICA Vol.88 No.12Dec. 2 0 1 4注:本文为中国地质大调查“我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项目(编号1212010633903)和“中国矿产地质与区域成矿规律综合研究(中国矿产地质志)”项目(编号1212011220369)、“中国分矿种(组)矿产地质总结研究”项目(编号12120114039601)、“中国区域成矿规律研究与总结”项目(编号12120114039701)等联合资助的成果。
收稿日期:2014-08-30;改回日期:2014-11-21;责任编辑:周健。
作者简介:王登红,男,1967年生。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主要从事成矿规律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方面的研究工作。
通讯地址:100037,北京市百万庄路26号;电话:010-68999048;Email:wangdenghong@sina.com。
全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进展综述王登红1),徐志刚1),盛继福1),朱明玉2),徐珏1),袁忠信1),白鸽1),屈文俊3),李华芹4),陈郑辉1),王成辉1),黄凡1),张长青1),王永磊1),应立娟1),李厚民1),高兰1),孙涛1),付勇1),李建康1),武广1),唐菊兴1),丰成友2),赵正1),张大权5)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2)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100037;3)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北京,100037; 4)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调中心,武汉,430205;5)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100037内容提要:对重要矿产开展全国性的资源潜力评价,是国情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开展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的研究,又是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基础性工作。
自2006~2013年的8年间,通过对400多个典型矿床的野外调查,开展了典型矿床和区域成矿规律的全面研究,编制了成矿规律研究的技术要求,组织了全国性的技术培训,指导了大区和省级项目成矿规律研究工作,完成了大区和省级项目典型矿床和成矿规律研究成果的验收、汇总和综合,编制了全国单矿种(组)成矿规律相关专题图件,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提出了一系列新认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包括同位素定年的方法和成矿规律编图方法,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奠定了扎实了理论基础,有效地指导了潜力评价和地质找矿工作,培养了人才,锻炼了队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显著地提升了我国成矿学的研究水平。
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
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我国幅员广大,领土辽阔,地质情况复杂,地壳活动交错出现,海进、海退频繁,各个地质时代都有干旱气候带分布,作为成盐盆地封闭要素的屏障广泛存在,成盐的地质条件良好,因此盐矿资源丰富,分布面广。
(一) 矿床在时间上的分布我国盐矿床的主要成盐时代为震旦纪、三叠纪、白垩纪和第三纪,其次是中奥陶世、早二叠世、侏罗纪和第四纪。
(1)震旦纪海水侵入上扬子盆地,形成广阔的浅海区,局部呈半封闭状态,加之气候干旱,故在四川盆地西南部次一级构造——长宁凹陷灯影组中沉积了规模巨大的海相岩盐矿床。
这是世界目前已知盐矿床形成最早的时代。
(2)奥陶纪海侵广泛,气候干旱,在华北“准地台”上形成若干次一级凹陷,其中在临汾凹陷内的山西临汾县中奥陶统马家沟组和陕西延长县中奥陶统峰峰组中沉积了海相薄层岩盐矿。
(3)石炭纪在宁夏自治区中卫县云台山下石炭统赋存有一定层位的石盐及次生石盐;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和西北缘分布有岩盐矿床和地下卤水。
(4)二叠纪仅在新疆皮山赋存有早二叠世的地下卤水。
(5)三叠纪早、中三叠世是我国主要成盐时期之一。
由于气候干旱,在上扬子盆地内许多封闭条件较好的次一级凹陷中,沉积了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规模巨大的海相岩盐矿床;并且在多数凹陷内赋存有矿化度高,富含钾、溴、碘、硼、锂等元素的地下卤水矿床。
西藏芒康县、盐井县一带的三叠纪甲丕拉组含盐段广泛出露盐泉(当地用于熬盐)。
(6)侏罗纪在滇西、滇南和西藏见有零星分布的早、中侏罗世盐泉。
在云南安宁、富民、禄劝等县发现中、上侏罗世的钙芒硝-岩盐矿床。
(7)白垩纪至第三纪气候以干燥为主,是我国主要成盐时期之一。
经过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在我国形成了许多断陷盆地,沉积了大量岩盐矿床,以陆相为主,海相和海陆交替相占少数。
(8)第四纪为我国主要成盐时期之一。
在我国青海、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山西等省(区)形成为数众多的现代湖盐矿床;也有次生、变形岩盐矿床和滨海地下卤水矿床形成。
华南中生代矿床特征及成矿规律
矿床地质华南中生代矿床特征及成矿规律杨贵才1,2,葛良胜2,陈晓吾2(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2 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华南地区是我国乃至全球重要成矿集中区之一,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中生代,是我国东部中生代成矿最具代表性的区带。
近年来大量的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已基本建立起对华南地区金属矿床的成矿时限及其动力学背景的初步框架,即:华南地区中生代主要金属矿床成矿出现于3个阶段:晚三叠世(230~210 Ma)、中晚侏罗世(170~150 Ma)和早中白垩世(134~80 Ma)(华仁民等,2005;毛景文等,2004a;2007;2008a;2009;彭建堂等,2008)。
晚三叠世矿化组合为钨锡铌钽,形成于后碰撞动力学背景中;中-晚侏罗世的矿化组合又可分为(170~160) Ma斑岩-矽卡岩型铜矿床和(160~150) Ma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多金属矿床,(分别形成于弧后伸展动力学背景下);白垩世矿化持续时间较长(约54 Ma),但峰期在(110~80) Ma,主要矿化组合为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矿床、与花岗岩有关的锡多金属矿床和热液型铀矿床,其成矿动力学背景是岩石圈伸展。
华南地区三叠纪成矿事件以前关注较少,但近年来矿床与成矿岩体的精确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广西栗木铌-钽-钨-锡矿床、湘南与王仙岭花岗岩有关的荷花坪锡矿、在湘东地区新发现的锡田锡矿、湘东钨矿、赣南崇( 崇义) 犹( 上犹) 余( 大余) 矿集区内的鹅仙塘锡钨石英脉型矿、闽西红山锡-铀矿等成矿作用发生在晚三叠纪(杨峰等,2008;蔡明海,2006;马铁球等,2005;马艳丽等,2008;刘善宝等,2008;赵雷等,2006)。
在三叠纪包括南岭在内的华南板块地处华北地块与印支地块之间,三大板块于(240~220) Ma碰撞对接连成一体。
在这一时期板块内出现一系列(252~205) Ma强过铝质花岗岩(Zhou et al.,200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质GEOLOGY IN CHINA第39卷第6期2012年12月Vol.39,No.6Dec.,2012印支造山作用被广泛定义为与古特提斯洋关闭有关的早中生代构造事件[1],由于在印度支那的三叠纪地层中存在两个显著不整合界面,被Fromaget [2-4]命名为印支运动。
印支运动研究在中国最初集中于华南地区,接着在西南地区见有广泛分布[5-6],并在详细的地质填图及野外考察的基础上确定出一系列印支期造山带,主要发育于三江地区和龙门山—甘孜—理塘以西和昆仑—阿尼玛卿山以南的广大地区[1,7]。
尽管三叠纪有多条蛇绿岩带,曾经历过“多洋盆、多地体、多岛弧”的演化过程,伴随着古特提斯多洋盆的俯冲和闭合,但最主要的碰撞带位于红河—哀牢山和昆南—秦岭。
红河—哀牢山缝合带NW-SE 向延伸,向南与越南境内的松马(Song Ma)缝合带相连[8-10]。
张国伟等[11]厘定了华南与华北两个地块沿勉略缝合带于三叠纪晚期碰撞对接,该缝合带向西与昆南—阿尼玛卿山缝合带相连接。
构造地质学家卓有成效的工作发现和证实三叠纪构造演化在中国地质历史过程具有强度大、影响初论中国三叠纪大规模成矿作用及其动力学背景毛景文周振华丰成友王义天张长青彭惠娟于淼(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提要:三叠纪构造演化在中国地质历史过程中具有强度大、影响广泛的特点,然而与三叠纪重大构造事件有关的成矿作用研究明显滞后。
本文基于最新研究成果,初步系统论述了中国三叠纪大规模成矿时空分布及基本特点。
中国三叠纪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昆仑—秦岭和红河—哀牢山两个三叠纪主造山带及其邻区,另外在华南、东北和新疆三个板内也发育有一系列多金属矿产。
三叠纪矿床类型主要包括:①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Cu-Ni 硫化物矿;②与中酸性-酸性岩有关的斑岩Cu-Au 、Cu-Mo 、Mo 矿,矽卡岩型Cu-Pb-Zn 、Cu-Fe 、Sn 、W 矿和脉状Au 矿;③与高温气液-流体有关的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④与造山过程构造-热-流体有关的造山型Au 矿;⑤与造山过程盆地流体有关的MVT 型Pb-Zn 矿;⑥与地幔流体有关的碳酸岩脉型Mo 矿。
昆仑—秦岭造山带内大多数三叠纪矿产都形成于碰撞造山或后碰撞环境,以前者为主。
在东秦岭地区,三叠纪矿床以Mo 、Au 矿为主,形成时代集中在233~221Ma ;西秦岭地区三叠纪Au 矿和Pb-Zn 矿广泛分布,其中金矿受北西向脆韧性剪切构造带控制,而Pb-Zn 矿集中出现在西成和凤太两大盆地内,成矿时代集中在晚三叠世(232~214Ma );东昆仑地区新探明的一系列Cu-Mo-Fe 多金属矿床,其成矿时代为240~210Ma 。
红河—哀牢山造山带受新特提斯构造演化影响,三叠纪矿产呈零星出露,主要出现在中甸古岛弧区、造山带东侧的滇黔川接壤区和滇东南都龙地区。
在中甸岛弧区整体表现为中部以斑岩-矽卡岩型Cu 矿床为主,向南北两侧变为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Cu-Pb-Zn 矿床和Au 矿床,成岩成矿年龄集中于228~201Ma ;川滇黔地区近几年的测年结果显示出其主要的Pb-Zn 矿都形成于三叠纪;滇东南都龙地区新近发现一组三叠纪W-Sn 矿床,成矿时代集中在214~209Ma 。
除两条主碰撞带外,三叠纪矿床还有华南稀有、W-Sn 矿床,新疆稀有金属、Mo 矿和东北及其邻区斑岩Mo 矿、Cu-Ni 硫化物矿和脉状Au 矿等,其与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关系密切。
其中,华南大多数三叠纪矿产与东西向构造-岩浆活动有关,来源于加厚地壳重熔形成的过铝质花岗岩上侵定位,而东北及其邻区、新疆及其毗邻的蒙古和俄罗斯阿尔泰及紧邻西伯利亚的三叠纪成矿作用则可能与地幔柱活动有关。
关键词:三叠纪;成矿作用;碰撞造山;后碰撞;地幔柱;昆仑—秦岭造山带;红河—哀牢山造山带中图分类号:P611;P534.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3657(2012)06-1437-35收稿日期:2012-12-09;改回日期:2012-12-1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30419)和中国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12083和1212011085260)联合资助成果。
作者简介:毛景文,男,1956年生,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E-mail :jingwenmao@ 。
中国地质2012年广泛的特点,华北、华南、印支和塔里木几个陆块在三叠纪晚期拼合成一个统一古陆。
然而,与三叠纪重大构造事件有关的成矿作用研究明显滞后。
显而易见,这主要由于中国东部地区在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经受了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和大规模岩石圈减薄,西南地区经历了新特提斯洋的开启-俯冲-碰撞造山的叠置,三叠纪大规模成矿作用被叠加、改造及部分消失。
但随着现代同位素测年技术的发展和精度提高,三叠纪大规模成矿作用面貌逐渐显露。
本文基于最近研究,初步系统论述中国三叠纪大规模成矿的特点、范围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
1三叠纪矿产的成因类型和空间分布特点中国三叠纪在地质历史过程作为一个单独的构造-成矿旋回,其经历的时间相对短暂,但形成的矿产资源类型却十分丰富,已探明具有工业价值的矿产资源包括铜、钼、金、铅锌、银、钨、锡、铁、镍、钴、锂、铍、铌钽、铷、铯等。
从矿床成因角度考虑,三叠纪矿产主要包括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铜镍硫化物矿;与中酸性-酸性岩有关的斑岩铜金矿、斑岩铜钼矿、斑岩钼矿、矽卡岩型铜铅锌矿、矽卡岩型铜铁矿、矽卡岩型锡矿、矽卡岩型钨矿和脉状金矿;与高温气液-流体有关的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与造山过程构造-热-流体有关的造山型金矿;与造山过程盆地流体有关的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和与地幔流体有关的碳酸岩脉型钼矿。
从现有矿石矿物或与成矿密切相关的脉石矿物及其与成矿有关花岗质岩石的精确年龄数据来看(表1,图1),三叠纪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昆仑—秦岭造山带和红河—哀牢山造山带及其邻区,另外在华南、东北和新疆三个板内也发育有一系列多金属矿产。
1.1昆仑—秦岭主碰撞带三叠纪矿床三叠纪矿产在昆仑—秦岭造山带广泛分布,尤其是在东昆仑和西秦岭地区保存比较完整。
在东秦岭—大别山地区由于燕山期构造-岩浆-成矿事件的广泛叠加和改造,三叠纪矿产零星分布。
黄龙铺碳酸岩脉型钼矿和大湖钼金矿是东秦岭比较有代表性的三叠纪矿产,其形成时代为233~221Ma[78,101-103]。
严阵等[104]、黎世美等[105]和任富根等[106]运用Ar-Ar方法测定北岭、上宫、大赵裕和毛堂金矿的成矿年龄为242~216Ma,尽管当时测试精度不很精确,但给出了一个重要信号,即三叠纪成矿事件可能普遍存在。
近年,在熊耳山地区嵩县中部发现和探明13个辉钼矿-石英脉型钼矿床,其辉钼矿Re-Os年龄均为三叠纪(230~242Ma)[55,83,107]。
因此,Mao et al.[108]、卢欣祥等[109]和陈衍景[107]明确提出东秦岭三叠纪是中生代一次重要的成矿事件。
在西秦岭地区,金矿和铅锌矿广泛分布,尤其在西成(西和—成县)和凤太(凤县—太白)两个矿集区更为密集,包括厂坝—李家沟超大型铅锌矿床,八方山—二里河、铅硐山—东塘子、银硐梁大型铅锌矿床,八卦庙、李坝、双王大型金矿床。
总体来讲,金矿沿北西向脆韧性剪切构造带分布,而铅锌矿集中出现在西成和凤太两大盆地内(图2)。
这些铅锌矿的矿体尽管沿一定层位分布,但明显受褶皱构造及断裂构造的控制。
值得指出的是这套铅锌矿床长期以来被认为是SEDEX型矿床,而对于金矿有不同的认识,有海底喷流成矿[110],剪切带型和卡林型矿床[111-112]等认识。
近10年以来,随着同位素年龄测定精度的提高,它们可能是三叠纪大规模成矿的产物。
凤太矿集区内的八卦庙金矿床的石英Ar-Ar坪年龄为(232.58±1.59)Ma,等时线年龄为(222.14±3.45)Ma[74];八方山—二里河铅锌矿床的黄铁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226±17)Ma[113],闪锌矿Rb-Sr等时线年龄为(220±7.3)Ma[75],李坝金矿床的云母Ar-Ar坪年龄为227~216Ma[73];厂坝—李家沟铅锌矿床闪锌矿Rb-Sr 等时线年龄为(222.4±5.2)Ma(王义天等,未发表数据)。
近年来,在西成矿集区北部发现了一个北西走向的斑岩钼矿带,其中温泉斑岩型钼矿床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214.4±7.1)Ma[82,114-115]。
西秦岭向西北延伸到东昆仑。
经过近年的大规模找矿评价和勘查,东昆仑已经成为一个颇具规模金属成矿带,主要矿床类型有造山型金矿、斑岩铜钼矿或钼矿、矽卡岩型铁铜铅锌多金属矿和矽卡岩型铁矿(图3)。
造山型金矿分布于昆中、昆南和北巴颜喀拉构造带,典型代表如五龙沟、大场、开荒北、东大滩、小干沟、西藏大沟等,又可分为破碎带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这些矿床中的矿体严格受大断裂、剪切带、褶皱和断裂-裂隙构造系统控制,围岩普遍发生绿片岩相变质[116-117]。
利用绢云母Ar-Ar法测年,获得五龙沟和大场金矿成矿年龄分别为(236.5±0.5)Ma和(218.6±3.2)Ma[118]。
矽卡岩型铁铜铅锌钼多金属矿化与中三叠世晚期—晚三叠世的含暗色微1438第39卷第6期表1中国三叠纪矿床成岩成矿时代统计T a b l e 1P r e c i s e a g e d a t a o f T r i a s s i c o r e d e p o s i t s a n d r e l a t e d g r a n i t e s i n C h i n a毛景文等:初论中国三叠纪大规模成矿作用及其动力学背景1439中国地质2012年续表11440第39卷第6期续表1毛景文等:初论中国三叠纪大规模成矿作用及其动力学背景1441中国地质2012年续表11442第39卷第6期续表1毛景文等:初论中国三叠纪大规模成矿作用及其动力学背景1443中国地质2012年续表11444第39卷第6期续表1毛景文等:初论中国三叠纪大规模成矿作用及其动力学背景1445中国地质2012年续表114461表续1表续1表续1表续图1中国三叠纪矿床分布图F i g .1T h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T r i a s s i c d e p o s i t s i n C h i n a粒包体花岗闪长岩、斑状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闪长岩等关系密切,常产于中酸性岩体与含碳酸盐岩地层的接触带及外接触带部位,代表性矿床包括卡而却卡、牛苦头(四角羊)、尕林格、野马泉、肯德可克、景仁—迎庆沟、虎头崖、它温查汉、赛钦、英德尔羊场等[94-95,1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