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马史诗阿基琉斯人物研究分析
荷马史诗阿基琉斯人物分析
![荷马史诗阿基琉斯人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a047990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1a.png)
荷马史诗阿基琉斯人物分析
阿基琉斯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主要英雄人物之一,他是希腊军队的王牌战士,拥有超凡的力量和勇气。
以下是对阿基琉斯人物的分析:
1. 好斗勇敢:阿基琉斯勇猛无比,是整个希腊军队的中坚力量。
他在战斗中表现出色,无所畏惧,战胜了许多特洛伊战士。
2. 自负傲慢:阿基琉斯经常展现出自己的英雄地位和超越凡人的力量。
他以自己的方式行事,不愿意接受他人的指令或权威,甚至公开反抗希腊军队的指挥官阿伽门农。
3. 母爱情结:阿基琉斯与他的母亲忒提斯有着密切的母子关系。
他因为忒提斯的请求而参加特洛伊战争,同时也让他变得更加依赖母亲的庇护和神力。
4. 驱逐战士:阿基琉斯在希腊军队内的高地位让他有能力驱逐不符合他标准的战士。
这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冲突和不和谐,导致了希腊军队的内部分裂。
5. 仇外情绪:当阿基琉斯的朋友巴特洛米奥斯被特洛伊王杀死时,他对特洛伊人产生了极大的仇恨,他发誓要向特洛伊人复仇。
6. 对荣誉的追求:阿基琉斯对荣誉的追求是他参加战斗的主要驱动力。
当阿伽门农夺取了他的战利品布丰的女奴布鲁塞斯时,阿基琉斯因为受辱而不愿意继续战斗。
阿基琉斯是一位勇猛无敌、自负傲慢、有着激烈情感的英雄人物。
他的决策和行动对整个史诗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展现了人性中的弱点和复杂之处。
阿基琉斯人物分析
![阿基琉斯人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b2f8157a8956bec0975e3e9.png)
阿基琉斯的人物分析古希腊流传下来最早的完整的文学作品是两部史诗: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相传这两部史诗是在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之间,由一位名叫荷马的盲诗人根据民间口头流传的短歌编成的,因而被成为"荷马史诗".荷马根据民间口头创作收集整理的史诗,代代相传,到了公元前6世纪形成文字,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由亚历山大里亚学者将两部史诗均编成24卷.而两部史诗都是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特洛伊战争发生于公元前1194-1184年,以迈锡尼为首的希腊联军向小亚细亚的富庶特洛伊进攻,战争持续了10年,最后采用奥德修斯的木马计将特洛伊城洗劫一空.两部史诗不写全过程,以截取最后一年中的一段故事来表现全体.由于产生于古希腊特定的政治和文化气氛中,荷马史诗的思想倾向也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荷马史诗表现出强烈的神意色彩.由于史诗形成于古希腊浓烈的神话气氛中,因此人们对事物发展的判断很大程度上不是按照现实的规则,而是按照神话的规则进行的.表现在史诗中,就是把人的行为及其成败归结为神的意志.我们不能肯定的说某一人物好也不能完全的否定一个人.伊利昂纪表现英雄的勇武,内容丰富,广阔的描绘了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希腊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荷马时代处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的社会发展阶段,生产水平正由青铜时代向铁器时代过渡,后已踏进文明的门槛.当时没有国家,最基本的社会集团是部落,各部落内部实行军事民主制,没有组长会议和民众大会,议决部落的重大事件.部落旨领是军事统帅,法官和最高祭司,但不拥有行政权力.各部落在战时常结成不大的军事联盟,但各自仍旧保持独立性,联盟在战后随而解体.公园前8到6世纪,奴隶制关系逐渐形成,爱琴海地区出现许多独立的奴隶制城邦,其中最重要的是雅典和斯巴达.这两部荷马史诗中相比较我更喜欢伊利昂纪,主要写的是最后一年中51天发生的事.史诗一开始就点出"阿基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阿伽门农和阿凯亚部族中最勇猛的首领阿基琉斯争夺一个女俘,阿基琉斯受辱后,愤而退出战场.希腊军方面连连失利,一直退到海岸边,也抵挡不住特洛伊主将赫克托耳的猛烈攻势,情况万分紧急.阿伽农门请求和解遭到拒绝.阿基琉斯的朋友帕特洛克罗斯接了他的盔甲,杀上战场,挡住了特洛伊人的进攻.但赫克托耳把他杀死,并夺走了他的盔甲.阿基琉斯悔恨自己的过失,愤而重新参战,为亡友复仇.终于杀死了赫克托耳,并把他的尸体拖在马后奔驰.赫克托耳的父亲,伊利昂的老王普利阿摩斯前来赎回儿子的尸首,全诗在为赫克托耳举行的盛大葬礼中结束.在写阿基琉斯勃然大怒这个情节时,有一段阿基琉斯说的话:"无耻而又自私的君王!希腊人还有谁愿意听从你的指挥?特洛伊人并没有得罪于我.我跟你过来只是愿意帮助你,给你的兄弟墨涅拉俄斯报仇.你不珍惜这一点,还要抢夺我的礼物.你可知道这些礼物都是我夺来的,是希腊人分给我的!无论攻占哪一个城市以后,我所得到的礼物都远远地不如你多,而我却往往承担最艰难的战斗任务,那是为了在瓜分礼物时让你获得最满意的部分.好吧,我现在回夫茨阿去!没有我在这里,你去试试,看你能积聚多少宝贝!"他顺从地把剑又推回剑鞘,可是却以尖刻的语言回答说:"你真是个卑鄙的人.你什么时候获得天大的胆量,同希腊国最高尚的英雄们明里暗里争斗一场?因为在这个营帐里有人敢于顶撞你,你就千方百计的想要抢夺他的战利品,以为这是一件十分开心的事!当着这根君王杖我跟你发誓:正像这根权杖不能再像树木发芽一样,你再也看不到我去沙场拼杀了!不管杀人如麻的赫克托耳如何地赶杀希腊人你也别指望我来救你了.你将会对今天伤害我的尊严后悔,可是已经迟了!"在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当时阿基琉斯的极其愤怒,同时,诗人又给我们展示了在氏族英雄身上开始萌芽的个人意识.阿伽门农凭借个人权势,无理夺取阿基琉斯的战俘,是使得希联军节节败退的根源,而阿基琉斯急躁任性,拒绝参战,而且固执己见,不接受阿伽门农赔礼谢罪,则又是希腊联军遭受更大伤亡的原因.因此,在诗人看来,阿伽门农的滥用权势和阿基琉斯的任性自负,都是有害于氏族集体利益的.以民族集体的不必要牺牲来换取个人的尊严和荣誉,这种个人主义行为必然会带来可怕的后果.如果说脚后跟是阿基琉斯肉体上的致命之处,那么他的这种把个人荣耀至于民族集体利益之上的意识就是他思想上的致命之处.他的悲剧性的命运安排,亚表现出了希腊人对自己民族个人意识的深重忧虑.之后诗中还有一段描写阿基琉斯重新武装,阿基琉斯来到海岸.他声如巨雷,呼唤丹内阿人一起集合.士兵们都涌了过来,连从未离开过战船的舵手也赶来集合.狄俄墨得斯和奥德修斯拄着长矛,也走了过来.最后来的是阿伽门农,科翁曾用枪把他打落在地,所以他直到现在还忍受着创伤的剧痛.等到大家集合完毕,阿基琉斯毅然的站立起来,说:"阿特柔斯的儿子,忘掉过去吧,尽管过去的不愉快还在伤害着我们的灵魂,我们的怒火已经缓和了.起来!奔向新的战斗!尊敬的大统帅阿伽门农,我渴望着上战场去厮杀.让我们不要延误战机,因为还有许多事情没有来得及做呢!"聪明的奥德修斯却建议说:"阿基琉斯,给大家留出一点时间,让他们在船上饮酒用膳.阿伽门农可以趁此时间把礼物送到我们一般来,也好过丹内阿人开开眼,做个证明.然后,他还应该在大帐营内隆重地言情你."这时的阿基琉斯是充满理智与斗志的.当他得知战友被杀,战争已经到了希腊人生死存亡的关头,他悲痛欲绝,深悔自己的愤怒,毅然抛弃旧怨,坚决出战,终于扭转战局.他从发怒到息怒,从退出战场到重新参战,最终以部落的集体利益为重,其间的转变并没有不可克服的思想障碍.他的行动体现了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而这正是部落英雄的特色.在史诗中阿基琉斯是一位英雄,和其他的希腊英雄一样,他具有半人半神的特点.由于当时的社会科技和文化还不是很发达,所以人们对一些当时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都参杂进神祗的因素,在普通人当时若出现很多方面过人之处的人,当时的人们一般认为是神祗的后代,即英雄.阿基琉斯英勇善战,忠于自己的朋友.在战场上他不畏生死,百战百胜,杀死过无数的特洛伊人.在阿基琉斯勃然大怒退出战争时,特洛伊人在他们几次进攻中还取得过上风,都攻到希腊的战船上来了,如果没有埃阿斯等英雄的抵抗,希腊人的战船都会给赫克托耳烧毁了,后来,阿基琉斯重新武装上场,希腊人又占了上风.当他得知自己的朋友帕特洛克罗斯被赫克托耳杀死之后.他决定复仇忠于自己的朋友,靠自己的智慧与双手赢得胜利.阿基琉斯的愤怒,变现了西方古典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重视生命对于个人的价值.这种思想曾经极大地促进了西方社会的发展,但是阿基琉斯式的自由放纵,漫无矩度的个人行为也给西方社会带来了难以治愈的社会顽疾.同时从一些细节不难发现,阿基琉斯也是一个具有善良同情心,且热爱生活的人.比如当普里阿摩斯向阿基琉斯赎回儿子赫克托耳的尸体时,他答应了对方的请求.当阿伽门农夸口自己的箭术得罪了狩猎女神阿耳忒弥斯,致使阿耳忒弥斯逼迫阿伽门农将自己的女儿伊菲革涅亚献祭给她,否则就不让希腊的舰队前进时,阿基琉斯也冒着被众将的斥责,前来搭救伊菲革涅亚.特洛伊战争结束以后,在大海上漂泊多年的伊塔刻国王奥德修斯来到阴间寻找底比斯城的预言家提瑞西阿斯的灵魂询问他自己将来的命运时,巧遇阿基琉斯的灵魂,他告诉阿基琉斯的灵魂阿基琉斯生前像神祗一般受人尊重,死后也一定是个伟大的阴魂.但是阿基琉斯也是有缺点的,因为争夺女俘,他冲动的退出战争,使部落受到不必要的伤害,朋友也被对方杀死..他顽固的罢战是不恰当的做法.他杀死赫克托耳后将他的尸体钉在战车上驱车游行,全然不顾特洛伊城的一片悲哀,手段是何其残酷,而这正符合当时正在向奴隶社会过渡的原始社会的部落首领的特点.后来他再次进攻特洛伊城,不顾太阳神阿波罗的劝阻,还对阿波罗口出狂言,最终被帕里斯暗箭射死.所以总的来说阿基琉斯也是一个残忍,执拗和任性的人.从作品中不难看出,阿基琉斯是神的儿子,虽为半人半神之躯,也有通天的本事.但是他的命运依然是有命运女神决定的.而他在特洛伊战争中,一直都是众神之母的赫拉和雅典娜帮助着.他的至高荣誉也是他的母亲乞求宙斯给予的.在这十年的战争中,双方都具有神的帮助,可以说是神的战争.而像阿基琉斯这样的凡人只是这场战争中的一个工具而已.有神来决定每个人的生死.阿基琉斯的第二次出战是由宙斯一步一步安排的,要给他至高的荣誉.所以说更多时候,阿基琉斯和其他一些英雄都是充当了神的傀儡.没有神的帮助,他可能很早就会死在战场上.他是神的宠儿,不完全独立的人格.我想这或许是在诗人生活的社会条件下的一种特殊的英雄形象吧.所以对一个人物的分析我们既要看到他的优点,也要看到他的缺点,辩证的看待.阿基琉斯是多重性格的他英勇善战,忠于朋友,崇尚尊严.但他却有时任性残忍,自私自利,他也是神的宠儿,但也有人的懦弱和无助,比如在阿伽门农抢走了他的战利品时,他无助地投到母亲的怀里痛哭,请求母亲帮助.而一个人的性格并不完全在于自己,与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不同时期周围的政治,经济,文化对人都会有不同的影响.所以阿基琉斯的愤怒在最终的平息下在一定程度上解救了希腊.。
阿喀琉斯人物形象分析
![阿喀琉斯人物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54e0e68f18583d0496459f6.png)
另一方面,残暴鲁莽、傲慢任性
他为了一个女俘而和统帅闹翻,退出战斗,造成联军的惨败。他的好友被杀后冲天的愤怒使他变成了嗜杀的恶魔,母亲警告他:为朋友复仇将导致他在战场上丧生。但他依然不予理睬,见了特洛伊人,不分男女老幼便杀便砍,使他们的尸体堵塞了克珊托斯河的河道。河神出面阻止,他竟然同河神厮杀起来。在同杀死帕特洛克罗斯的赫克托决战时,赫克托曾哀告说:当决战的一方死亡时,不要凌-辱他的尸体。而阿喀琉斯根本不睬,残暴地将赫的尸体拴在马后倒拖着围绕自己挚友的灵柩跑了三圈,并以十二个被俘的特洛伊青年为帕特洛克罗斯陪葬。后来他再次进攻特洛伊城,不顾太阳神阿波罗的劝阻,还对阿波罗口出狂言,最终被帕里斯暗箭射死。
阿喀琉斯人物形象分析[篇2]
翻开《希腊神话》在这些神奇的传说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神话本身,而是从早期人们意识中折射出来的西方思想的孕育和具有代表性的西方文化。而要了解早期的西方文化就要通过分析作为战争题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因为他们身上能体现出当时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特点。阿喀琉斯的性格就是典型的具有希腊民族精神的性格的代表,他身上几乎体现着奥林匹斯神系中男性神祗的一切基本特征。
《阿喀琉斯人物形象分析》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下一页查看。
阿喀琉斯也是一个具有善良的同情心,对敌人的恻隐之心,比如当赫克托父亲跪在他面前,泪流满面地吻着那双杀死自己儿子的手,泪流满面地哀求允许他赎回自己儿子的尸体时,阿喀琉斯忽然想到自己那年迈的父亲是多么珍爱自己,推己及人,竟激动地大哭起来,不仅赫克托的尸体交还给普里阿摩斯,而且答应休战十二天,让老王从容地为赫克托举行葬礼。
希腊英雄阿喀琉斯
![希腊英雄阿喀琉斯](https://img.taocdn.com/s3/m/32ee5b78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d0.png)
希腊英雄阿喀琉斯在古希腊早期神话里,神的塑造往往比较呆板,不具有鲜明的、稳定的个性。
如赫西俄德《神谱》中混沌大神、地母盖亚都不过是自然界的象征符号。
稍后出现的俄林波斯新神谱,每个神往往是单一情欲或理想的象征性符号,如普罗米修斯是献身人类、反抗天神的典型,宙斯是权威的代表,赫拉的单一性格就是嫉妒,……这种情形说明,当时的神话创造者们虽然会用朴素的系统观念观察自然界,但却不会用系统观念考察单个的人。
原始思维的单一性限制了他们对人的考察。
约在公元前八百年左右出现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西方文学史上的一座高耸的界碑。
这两部作品中的主要人物都具有性格的鲜明性和丰富性。
《伊利亚特》中的主人公阿喀琉斯就是其中的一个杰出典型。
阿喀琉斯是色萨利国王珀琉斯与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儿子,荷马在《伊利亚特》中花了很大的篇幅对之进行描写。
他历来以其勇气,俊美和体力著称。
诸神中母亲忒提斯、雅典娜和赫拉对他特别爱护。
据埃斯库罗斯的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以及其他神话记载,泰坦之子普罗米修斯被宙斯绑缚在高加索岩壁上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普罗米修斯掌握了一个足以危及宙斯统治的秘密。
直到普罗米修斯被赫剌克勒斯所拯救,并与宙斯达成和解后,这个秘密才大白于天下: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儿子必将远远胜过其父。
其时宙斯正在追求忒提斯,得知预言后便作主将忒提斯许配给人间的英雄珀琉斯。
结果生出的子嗣阿喀琉斯,其名望果然远胜其父。
忒提斯每次生育之后,无一例外都将孩子放到天火中炼,但都以失败告终。
阿喀琉斯出生后,忒提斯想使他成为完全的神,所以在夜里背着父亲把儿子放在天火中燃烧,要把父亲遗传他的人类部分烧掉,使他圣洁。
到了白天,她又用神药给儿子治愈烧灼的伤口,但有一次,珀琉斯暗中偷看。
当他看到儿子在烈火中哭叫时,不禁吓得大叫起来。
这一来妨碍了忒提斯,因此阿喀琉斯除了脚踵之外全身刀枪不入。
另外一种说法是,阿喀琉斯的母亲在他小的时候把他放到冥河里浸泡,由于他母亲拿着他的脚踵倒着泡,因此阿喀琉斯除了脚踵之外全身刀枪不入。
《理性与疯狂的较量:荷马史诗中的英雄形象分析》
![《理性与疯狂的较量:荷马史诗中的英雄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941477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83.png)
理性与疯狂的较量:荷马史诗中的英雄形象分析引言荷马史诗是世界文学的珍贵遗产,其中塑造了许多饱含传奇色彩和深刻象征意义的英雄形象。
这些英雄在生命中经历了各种考验和挑战,展现出了理性与疯狂之间永恒且纠葛的对立关系。
本文将通过对荷马史诗中几位具有代表性的英雄形象进行分析,探讨他们在理性与疯狂之间不断摇摆的心路历程。
1. 艾斯基罗斯(Achilles)艾斯基罗斯是《伊利亚特》中最富于传奇色彩和决绝勇气的英雄之一。
他被视为希腊最伟大的战士,但也因其异常愤怒和傲慢而备受争议。
艾斯基罗斯既是战场上无敌的神勇战士,也是情感上极为脆弱以及具有自我毁灭倾向的人物。
•理性:艾斯基罗斯具有清晰的目标和分析力。
他对荣誉与忠诚的追求表明了他在某种程度上还是理性的存在,因为这些价值观可以归结为道德和伦理原则。
•疯狂:在一些场合下,艾斯基罗斯失去了自我控制并沉溺于疯狂之中。
他的盲目愤怒与报复心态常常使他做出冲动和残暴的行为,并且最终导致了自己和其他人的悲剧。
2. 奥德修斯(Odysseus)奥德修斯是《奥德赛》中的主人公,也是古代希腊文化中最聪明、机智而多才多艺的英雄。
他在十年时间里经历了许多危险和困难,展现出了一个坚韧而深思熟虑的个性。
•理性:奥德修斯以其头脑灵活、策略敏锐而闻名。
他利用理性思维解决各种难题,在面对危险时保持冷静,不被情感左右。
•疯狂:尽管奥德修斯具有明智的头脑,但他也面临着理智和冲动之间的挣扎。
在寻求回家的旅途中,他曾经暗示自己的孤独感和挫折感,但最终通过拼凑思考和坚持不懈来克服这些困难。
3. 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普罗米修斯是《奥林匹斯山之火》中的英雄,以其对抗众神、为人类带来文明与知识的行动而闻名。
虽然并非荷马史诗中的角色,但作为永恒英雄形象之一,对比于艾斯基罗斯和奥德修斯也能更好地探讨理性与疯狂之间的较量。
•理性:普罗米修斯是一个反抗规则、注重自由与人权原则的英雄。
他展现出超越个人情感而关注整体人类命运以及更高层次价值观的思维。
《荷马史诗》中英雄形象解读
![《荷马史诗》中英雄形象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5e648bca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31.png)
《荷马史诗》中英雄形象解读《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包括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作品。
在这两部作品中,荷马塑造了许多英勇的形象,这些形象不仅展现了古希腊人对勇敢和荣誉的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首先,从性格角度来看,荷马史诗中的英雄形象具有忠诚、勇敢、坚韧不拔等特征。
在《伊利亚特》中,阿基琉斯是一位英勇的战士,他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有着深深的热爱,为了保卫家乡和国家,他毫不畏惧地投入了战斗。
他的性格特点也包括了骄傲、固执和易怒,但这也让他成为了一位真正的英雄。
同样,在《奥德赛》中,奥德修斯也是一位勇敢、机智和坚定的英雄,他经历了种种困难和考验,最终成功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其次,从社会角度来看,荷马史诗中的英雄形象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在古希腊社会中,男性是主导力量,而女性则处于次要地位。
在《伊利亚特》中,女性形象往往是弱小的、依附于男性的存在。
例如,赫拉是一位强大的女神,但她更多地被描绘为男性的附庸,她的力量来自于她的美貌和魅力。
同样,在《奥德赛》中,女性形象也往往是软弱和需要保护的。
此外,荷马史诗中的英雄形象也反映了古希腊人对荣誉的追求。
在古希腊社会中,荣誉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念之一。
英雄们为了荣誉而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在《伊利亚特》中,阿基琉斯为了荣誉而与希腊联军领袖埃阿斯发生争吵和争斗;而当赫克托尔杀害了他的挚友时,阿基琉斯为了复仇不顾一切,甚至把赫克托尔的尸体绑在自己的战车上以炫耀自己的勇气和荣誉。
这种对荣誉的追求也反映在《奥德赛》中:奥德修斯为了回到自己的家乡而历经磨难和考验,最终他成功地回到了家乡并赢得了荣誉和尊重。
最后,从文化角度来看,荷马史诗中的英雄形象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英雄形象不仅成为了西方文学和艺术作品中的经典形象之一,也影响了人们对于英雄和勇敢的定义和理解。
例如,《伊利亚特》中的阿基琉斯被视为西方文学中最伟大的英雄之一;而《奥德赛》中的奥德修斯则成为了西方文学中机智、勇敢和坚定的代表之一。
荷马史诗三位主要英雄形象论析
![荷马史诗三位主要英雄形象论析](https://img.taocdn.com/s3/m/c1161922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ee.png)
荷马史诗三位主要英雄形象论析荷马史诗三位主要英雄形象论析一、性格完美的悲剧英雄—赫克托耳在西方文学史上,赫克托耳是作为阿喀琉斯的衬托或参照而定位的。
实际上,在《伊利昂纪》中他们分别是交战双方的主将,代表着不同的古代英雄类型。
对于现代读者而言,赫克托耳是一个富于理性的、成熟的政治军事领袖,是具有强烈的悲剧色彩的古代氏族英雄形象。
阿喀琉斯“冲冠一怒为红颜”,因阿伽门农夺走他的女俘而“愤怒”,任性退出战争,这从个人而言,固然有其充分的理由,但阿喀琉斯却是希腊一方举足轻重的战将,因而这种无视希腊人整体利益而意气用事的结果,导致希腊联军节节溃败,几乎覆亡而赫克托耳以群体利益为重,他作为特洛伊一方的主帅,既身先士卒英勇赴战,对敌我的强弱有着清醒的认识,同时又对特洛伊的生死存亡,对母亲、妻子和弟媳海伦皆极富责任感。
众所周知,特洛伊战争的直接起因是赫克托耳的风流弟弟帕里斯诱拐了全希腊最美艳的女子海伦,战争的深层原因则瘫族岭解体阶段异族部落之啦相缄和掠夺财汽赫克托耳虽知因此耐发的战争是己方理曲并有严重的后果,但他并不视海伦为红颜祸水之类的妖孽,而是尊重这位前斯巴达王后恰如其份,毫不怨恨她给全体特洛伊人带来的十年麻烦和毁灭的阴影,表现出感人的男子汉风度和深明大义的英雄襟怀。
尽管赫克托耳就性格而言是比阿喀琉斯更完美的人,但他不幸生于以普力与武功论英雄的荷马史诗时代,因此当他面对着更为神勇一的阿喀琉斯时,他为群体献身的高度责任感便转换成强烈的悲剧色彩他无可选择地走向与阿喀琉斯的决斗,义无反顾地走向死亡在《伊利昂纪》中,有三个女性形象从不同的角度强化了赫克托耳「的完美性格中所蕴含的悲剧性前述的海伦、赫卡柏和安德洛玛克。
赫卡柏是赫克托耳之母,她在儿子参战问题上表现出一种豁达大度的战争女神的英雄气概,率领特洛伊妇女在希腊大军兵临城下的困境中祈祷雅典娜赐恩,鼓励儿子英勇杀敌,而阿喀琉斯之母戒提斯虽为女神,言行却与凡间之母无异—一她在战争问题上待阿喀琉斯如同婴儿。
荷马史诗名人评价
![荷马史诗名人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e739f2a1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4d.png)
荷马史诗名人评价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化的瑰宝,被誉为西方文学的奠基之作。
荷马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描绘了希腊神话中英雄们的壮丽冒险和伟大事迹。
这些史诗中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尊重。
以下是对几位荷马史诗中的名人的评价。
1. 阿喀琉斯(Achilles):阿喀琉斯是《伊利亚特》中的主要英雄,他是特洛伊战争中最伟大的战士之一。
他的勇敢、无畏和战斗技巧使他成为神话中的传奇人物。
然而,阿喀琉斯也因自己的傲慢和愤怒而备受争议。
他拒绝参加战斗并退居幕后,导致了希腊军队的挫败。
尽管如此,他最终接受了自己的命运,并在战场上展现出非凡的英勇。
阿喀琉斯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角色,他的形象使人们对人性、荣誉和命运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2. 赫克托耳(Hector):赫克托耳是《伊利亚特》中的特洛伊王子,他是特洛伊人中最杰出的战士之一。
他被描绘为一个勇敢、正直和善良的英雄,他为了保护家人和国家而勇敢地与希腊军队作战。
赫克托耳的形象展现了一种高尚的道德观和对家庭和社会责任的承诺。
他与阿喀琉斯的战斗是史诗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之一,也显示了他的勇气和无私的牺牲精神。
3. 帕特罗克洛斯(Patroclus):帕特罗克洛斯是阿喀琉斯最亲密的朋友和战友,在《伊利亚特》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的忠诚和友谊使他成为史诗中备受赞赏的人物。
帕特罗克洛斯的死亡是阿喀琉斯重返战场并发动猛烈攻击的原因之一。
他的牺牲和阿喀琉斯对他的深情回应展现了友谊和无私的爱的力量,使人们深思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4. 奥德修斯(Odysseus):奥德修斯是《奥德赛》的主人公,他是一位智勇双全的英雄。
他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的旅程中经历了许多冒险和困难,展现出他的聪明才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奥德修斯的形象代表了智慧、机智和毅力的价值。
他通过巧妙的计谋和不懈的努力,最终成功地回到了故乡。
5. 佩内洛普(Penelope):佩内洛普是《奥德赛》中奥德修斯的妻子,她是一位聪明、忠诚和独立的女性角色。
荷马史诗阿基琉斯人物分析
![荷马史诗阿基琉斯人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3d23ef8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80.png)
荷马史诗阿基琉斯人物分析《荷马史诗》,又称《伊利亚特》,是希腊文学家荷马著作的一部史诗,作者以神话的形式把几条关于阿基琉斯的拉丁叙述故事融合在一起,记叙了关于基亚英雄们的所有事情,从他们诞生到最终死亡。
作品叙述了十年前,阿基琉斯王国中发生的抗力一役,其中最主要的人物就是英雄奥德修斯,以及其它各位英雄和可怖王子们。
通过本史诗中描写的各英雄人物,可以考察他们的属性特点,如勇敢、头脑精明、尊敬神灵以及臣服王室等。
他们几乎都是来讨取荣誉的勇士,并以英勇的行动取得崇高的地位。
在该史诗中充满了众多的勇士面貌,这些英雄都有他们各自的特点,但有一点可以说是共同的,那就是忠实无私、敢作敢当的道德素质。
奥德修斯是史诗中的主角,他充满了英勇的勇气、胆量和头脑精明。
他与众不同的是,他不仅勇猛无比,而且有着极强的智慧和领袖才华。
他能领导英雄们杀死可怖,击败众多敌人,而且他有着罕见的百折不挠的意志力精神。
他毅然决然地为了圣神义志而拼死一搏,对敌人英勇而无畏,不受贪婪和怯懦等恶行影响,所有这一切都是给人以无穷的力量和勇气的来源。
另一位英雄之一是色雷斯,他有超乎凡人的力量,拥有令人惊为天人的气宇。
他敢于切断天空的雷电,用自己的力量主宰了雷神洛基斯,不畏强暴,机智过人,有着天赋多才,开辟出一条完美无缺的英雄之路。
他极具魅力,更具有史诗一般的磅礴和雄伟,同时也把所有的力量用于信任和构建,而非侵略和战争。
荷马史诗“阿基琉斯”中的各英雄人物都有他们的不同个性和思想,而他们能够无畏地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克服一切困难,这提示我们,当我们遇到困境时,不仅需要责任,而且还需要勇气和毅力。
只有勇于承担责任,并坚持自己的理想去实现,才能够实现我们心中的理想和追求,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真正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为自己和他人做出真正的贡献。
阿喀琉斯形象分析要点说明
![阿喀琉斯形象分析要点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061775aadd88d0d232d46a3f.png)
阿喀琉斯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英雄,是阿尔戈英雄珀琉斯和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儿子。
他是参加特洛伊战争的一个半人半神的英雄。
出生后,他的女神母亲也想使他成为神人。
她在夜里背着父亲把儿子放在天火中燃烧,要把父亲遗传给他的人类成分烧掉,使他圣洁。
却被他的父亲发现妨碍了他的母亲,因此,阿喀琉斯除脚踵外,周身刀枪不入。
在特洛伊战争中杀死特洛伊主将赫克托耳,使希腊军转败为胜。
后被太阳神阿波罗的暗箭射中脚踵而死。
在古希腊早期神话里,神的塑造往往比较呆板,不具有鲜明的、稳定的个性。
但在荷马史诗《伊里昂纪》(又译为《伊里亚特》)和《奥德修纪》(又译为《奥德赛》)中的主要人物都具有性格的鲜明性和丰富性。
《伊里昂纪》中的主人公阿喀琉斯就是其中的一个杰出典型。
在他的身上体现出了多种人物形象特点。
在我看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残暴鲁莽的形象。
阿喀琉斯具有健美的肌体、无敌的武艺和忘我战斗的冒险性格。
神谕他有两种命运:或者默默无闻而长寿,或者在战场上光荣地死亡。
忒提斯爱子心切,将他乔装打扮置于女孩子群中,但智者奥德修终于识出了他。
阿喀琉斯毫不犹豫地、愉快地走上了同特洛伊人作战的战场,攻城略地,建立无数功勋。
他曾疯狂地杀戮,脚下都是特洛亚人的鲜血,特别是在他的好朋友帕特洛克罗斯战死后,冲天的愤怒使他变成了嗜杀的恶魔,见了特洛伊人,不分男女老幼便杀便砍,使他们的尸体堵塞了克珊托斯河的河道。
他为了复仇进行了永无止境的杀戮。
阿喀琉斯在杀死仇人赫克托耳后,残暴地将他的尸体拴在马后倒拖着围绕自己挚友的灵柩跑了三圈,并以十二个被俘的特洛伊青年为帕特洛克罗斯陪葬。
从这些来看,他是残暴鲁莽的。
二、尊严与荣誉的化身。
阿喀琉斯是很重视自己的尊严和荣誉的。
他决不允许任何人践踏它,他为了尊严和荣誉可以不顾一切。
阿喀琉斯不畏死亡走上战场,是因为他把勇敢视为最高荣誉,怯弱者是人间无价值的赘物。
他热爱着自己的民族,但如果个人的荣誉与尊严受到伤害时,维护这种荣誉和尊严就上升到第一位。
荷马史诗阿基琉斯人物分析
![荷马史诗阿基琉斯人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8401d785727a5e9856a6156.png)
冒牌大英雄在《特洛伊战争》这部影片中,描绘了无数英雄形象,但是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大英雄阿基琉斯。
影片中,他被塑造成为神勇无畏,连神祗都惧怕三分的独一无二的英雄。
但看过之后,当我回想这个仿若完美的英雄的时候,我却发觉他并非是幻想里驾着七彩祥云的大英雄,他并不完美甚至不高大。
而当我看完《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之后,我更进一步的感觉到,他在我心里很难被称为英雄,甚至有些小人的性格特色。
首先,战争中的阿基琉斯是残忍的,这种残忍不光是对于战场上的敌人,很多时候也是对于自己的同盟兄弟。
对于对手,他从不容情,特别是他因为兄弟的死亡而回到战场后,他更是对特洛伊士兵大开杀戒,无论是著名的英雄还是普通的士兵,他都视同草芥,一茬茬的收割他们的性命,“接着,阿基琉斯扑奔德摩勒昂,安忒诺尔之子,一位骠勇的防战能手,出枪捅在太阳穴上,穿过青铜的颊片,铜盔抵挡不住,青铜的枪尖,长驱直入,砸烂头骨,溅捣出喷飞的脑浆。
(第二十一卷)”不仅如此,阿基琉斯对于敌人不光无视他们的生命甚至要将他们作为人的尊严踩在脚底下,“阿基琉斯踩住他的心口,剥掉他的胸甲,得意洋洋地嚷道:‘躺着吧!……’(第二十一卷)”。
这是英雄吗?这是一个睚眦必报的小人的行径,我几乎看不出来阿基琉斯作为一个人,都不用说英雄的,那颗跳动着的心。
或许有人质疑说,战场上,对敌人哪能容情。
可是阿基琉斯对于同一方的盟友,又有宽容和偏向么?《伊利亚特》的开篇就陈说到,“歌唱佩琉斯之子阿基琉斯的愤怒,他的暴怒招致了这场凶险的灾祸,给阿开亚人带来受之不尽的苦难,经许多豪杰强健的魂魄打了哀地斯,而把他们的身躯,作为美食,扔给了狗和兀鸟。
(第一卷)”,已经概括地说明了阿基琉斯对于战友的残忍,他不顾阿开亚人的生命,只因为一己私欲——与阿伽门农争抢一个女奴,便放弃了整整十年的战场上,罔顾所有曾经并肩作战的伙伴的死活,将所有希腊将士推向水深火热的战场中。
在他气愤离开之后,他居然可以眼睁睁的看着,在大大小小的战役中,希腊将领士兵节节败退,几乎被逼回到了停泊的船旁。
荷马史诗中的人物分析doc
![荷马史诗中的人物分析doc](https://img.taocdn.com/s3/m/f4bf784c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b2.png)
荷马史诗中的人物分析 doc 荷马史诗中的人物分析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古希腊文学的瑰宝,也是欧洲文学的源头。
这两部史诗不仅反映了古希腊社会的风俗与文化,更刻画了一系列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
下面,我们将对其中几个人物进行分析。
一、阿基琉斯阿基琉斯是《伊利亚特》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代表着古代英雄的形象。
他出身贵族,具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无畏的勇气。
他自尊心强,喜欢荣誉,对朋友忠诚,对父母孝顺。
他的命运注定了他的一生都将充满荣耀和悲剧。
阿基琉斯的性格特点鲜明。
他既有着强烈的正义感和民族自豪感,又有着过度的自我意识和个人荣誉感。
他的骄傲和自负导致他与希腊联军产生矛盾,最终导致了希腊联军的失败。
但他的英勇善战和无畏精神,以及他在危难时刻对朋友的忠诚,都使他在人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赫克托尔赫克托尔是特洛伊的王子,也是《伊利亚特》中的重要人物。
他是一个英勇、聪明、善良且忠诚的战士。
虽然他在战争中与阿基琉斯有过多次冲突,但他始终秉持着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品质。
赫克托尔是一个有着高度责任感的领袖。
他对自己的国家和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护他们。
他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不移的信念,使他在战争中成为了一个令人敬仰的英雄。
尽管他在战斗中失败了,但他的精神和品质却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三、奥德修斯奥德修斯是《奥德赛》中的主角,他是一个勇敢、聪明、富有冒险精神的战士。
他以智慧和勇气著称,在特洛伊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战争结束后,他踏上了返回家乡的旅程。
在这段旅程中,他克服了种种困难和危险,展现了他的英勇和智慧。
奥德修斯的人物形象揭示了人性中的冒险精神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他不满足于平淡的生活,渴望探索未知的世界。
他的勇气和智慧使他能够在危险中求生存,并最终成功地返回家乡。
他的故事也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勇气和智慧才能够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四、塞壬女妖塞壬女妖是《奥德赛》中的反派人物之一,她们住在海边,以美貌和歌声诱惑过往的船员。
荷马史诗阿基琉斯人物分析
![荷马史诗阿基琉斯人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f5ab499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d3.png)
荷马史诗阿基琉斯人物分析阿基琉斯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核心人物,他的性格复杂,充满矛盾,是一位受神与人共同影响的英雄。
首先,阿基琉斯具有不屈不挠的斗志。
在特洛伊战争中,他是希腊联军的最强大的战士,他的勇气与决心为希腊人带来了胜利的希望。
阿基琉斯为友复仇,杀死赫克托尔,表现出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对朋友的忠诚。
他的愤怒和对荣誉的追求驱动着他,使他在战场上无人能敌。
然而,阿基琉斯也有他的弱点。
他的愤怒与任性常常使他失去理智,并给他和他的同伴们带来灾难。
当阿伽门农剥夺了他的战利品和荣誉时,他愤然退出战场,导致希腊联军在特洛伊城下遭受重创。
他的骄傲和固执使他拒绝了奥林匹斯众神的介入,进一步加剧了希腊人的困境。
在另一方面,阿基琉斯是一个充满同情心和情感的人。
他与帕特洛克洛斯之间的深厚友谊表明了他温柔的一面。
当帕特洛克洛斯在战斗中牺牲时,阿基琉斯的悲痛欲绝,他的哭泣和愤怒表明了他对朋友的深深怀念和对生命的尊重。
此外,阿基琉斯也是一位受神的影响的人物。
他的母亲是海洋女神忒提斯,这使他具有半神的身份。
众神在他的生命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的命运受到了神的干预。
阿基琉斯的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他的死亡预示了他的荣耀与不朽,但也揭示了他作为英雄的悲剧命运。
总的来说,阿基琉斯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
他是战争中的英雄,勇敢而坚定;他也是情感丰富的普通人,对朋友充满深情,对荣誉有着执着的追求。
他的性格中的矛盾使他成为了一个复杂而立体的人物形象,深深地吸引了读者的注意。
阿基琉斯的复杂性不仅体现在他的性格上,也体现在他与周围人的关系上。
他与阿伽门农、帕特洛克洛斯、赫克托尔等人的交往都反映了他不同的性格侧面。
他与阿伽门农的冲突揭示了他的骄傲和固执;他与帕特洛克洛斯的友谊展现了他的柔情和善良;他与赫克托尔的决斗则凸显了他的英勇和尊重对手的品质。
此外,阿基琉斯还具有强烈的命运观念。
他深知自己的命运是由神决定的,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选择,勇敢地面对命运的挑战。
阿喀琉斯的性格特征
![阿喀琉斯的性格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a7b3c2534b73f242326c5f4f.png)
阿喀琉斯的性格特征与众不同的身世背景阿喀琉斯是阿耳戈英雄—拍琉斯和海洋女神—芯提斯的儿子,西方谚语中的“阿喀琉斯之踵”就是说阿喀琉斯出生的时候被他母亲捏住脚后跟倒浸在冥河水中,因此全身除脚踵之外,刀枪不人,由此来比喻“致命的弱点”。
人神混血儿的身份让阿喀琉斯在凡人的世界中鹤立鸡群,成为希腊人中的第一勇士。
复杂的性格特征阿喀琉斯体魄矫健、勇猛善战,这是荷马史诗中英雄们所拥有的共性,除此之外,还具有鲜明而又复杂的性格特征:那就是凶猛残忍的同时又重荣誉、讲义气;坦率、磊落的同时又横蛮、心胸狭窄和自私。
在他的性格特征中,主要体现了一切以个人为中心以及个人价值所在。
阿喀琉斯因此成为荷马史诗中个人英雄主义以及个人价值体现的典型代表。
阿喀琉斯本身也是个矛盾体,既有理性也有本能的冲动。
阿喀琉斯对荣誉追求荣誉的获得只能是通过自己的选择和努力来获取。
在阿喀琉斯出生之时,他的母亲曾预言他有两个迥然相异的命运:要么过和平的生活,碌碌无为却可以长寿;要么投身于战争,成为英雄但是会无法享其天年。
阿喀琉斯违背母亲的意愿而毅然选择了后者,表现出不屈服命运,勇敢进取、崇尚荣誉的英雄特征,也体现了个人价值所在的英雄主义本色,这是古希腊史诗与悲剧的核心精神所在。
然而阿喀琉斯一旦从战争中退出,便丧失了他的英雄本色,他不再是希腊最优秀的勇士,他不再能获取荣誉,受众人敬仰。
这就是英雄生存的意义。
阿伽门农抢去的女俘既是战利品,又是荣誉的象征。
英雄如果不思进取,失去勇猛,在人民需要的时候退却,就没有诗人来歌颂,没有人会敬仰。
所以尽管神谕告诉过阿喀琉斯,他杀死赫克托耳之后不久自己也将会死亡,阿喀琉斯还是毫不犹豫地冲上战场同赫克托耳决战,勇敢地正视了自己的命运,为友情,为荣誉而战。
总的来说,阿喀琉斯的身上体现了个人英雄主义的形象特征,荷马将战争所带来的对人类的影响因素与人的本性这两种相悖的因素融合为一,从而引起人们的注意,也成为千古不朽的文学形象。
阿基琉斯人物分析
![阿基琉斯人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b2f8157a8956bec0975e3e9.png)
阿基琉斯的人物分析古希腊流传下来最早的完整的文学作品是两部史诗: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相传这两部史诗是在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之间,由一位名叫荷马的盲诗人根据民间口头流传的短歌编成的,因而被成为"荷马史诗".荷马根据民间口头创作收集整理的史诗,代代相传,到了公元前6世纪形成文字,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由亚历山大里亚学者将两部史诗均编成24卷.而两部史诗都是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特洛伊战争发生于公元前1194-1184年,以迈锡尼为首的希腊联军向小亚细亚的富庶特洛伊进攻,战争持续了10年,最后采用奥德修斯的木马计将特洛伊城洗劫一空.两部史诗不写全过程,以截取最后一年中的一段故事来表现全体.由于产生于古希腊特定的政治和文化气氛中,荷马史诗的思想倾向也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荷马史诗表现出强烈的神意色彩.由于史诗形成于古希腊浓烈的神话气氛中,因此人们对事物发展的判断很大程度上不是按照现实的规则,而是按照神话的规则进行的.表现在史诗中,就是把人的行为及其成败归结为神的意志.我们不能肯定的说某一人物好也不能完全的否定一个人.伊利昂纪表现英雄的勇武,内容丰富,广阔的描绘了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希腊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荷马时代处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的社会发展阶段,生产水平正由青铜时代向铁器时代过渡,后已踏进文明的门槛.当时没有国家,最基本的社会集团是部落,各部落内部实行军事民主制,没有组长会议和民众大会,议决部落的重大事件.部落旨领是军事统帅,法官和最高祭司,但不拥有行政权力.各部落在战时常结成不大的军事联盟,但各自仍旧保持独立性,联盟在战后随而解体.公园前8到6世纪,奴隶制关系逐渐形成,爱琴海地区出现许多独立的奴隶制城邦,其中最重要的是雅典和斯巴达.这两部荷马史诗中相比较我更喜欢伊利昂纪,主要写的是最后一年中51天发生的事.史诗一开始就点出"阿基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阿伽门农和阿凯亚部族中最勇猛的首领阿基琉斯争夺一个女俘,阿基琉斯受辱后,愤而退出战场.希腊军方面连连失利,一直退到海岸边,也抵挡不住特洛伊主将赫克托耳的猛烈攻势,情况万分紧急.阿伽农门请求和解遭到拒绝.阿基琉斯的朋友帕特洛克罗斯接了他的盔甲,杀上战场,挡住了特洛伊人的进攻.但赫克托耳把他杀死,并夺走了他的盔甲.阿基琉斯悔恨自己的过失,愤而重新参战,为亡友复仇.终于杀死了赫克托耳,并把他的尸体拖在马后奔驰.赫克托耳的父亲,伊利昂的老王普利阿摩斯前来赎回儿子的尸首,全诗在为赫克托耳举行的盛大葬礼中结束.在写阿基琉斯勃然大怒这个情节时,有一段阿基琉斯说的话:"无耻而又自私的君王!希腊人还有谁愿意听从你的指挥?特洛伊人并没有得罪于我.我跟你过来只是愿意帮助你,给你的兄弟墨涅拉俄斯报仇.你不珍惜这一点,还要抢夺我的礼物.你可知道这些礼物都是我夺来的,是希腊人分给我的!无论攻占哪一个城市以后,我所得到的礼物都远远地不如你多,而我却往往承担最艰难的战斗任务,那是为了在瓜分礼物时让你获得最满意的部分.好吧,我现在回夫茨阿去!没有我在这里,你去试试,看你能积聚多少宝贝!"他顺从地把剑又推回剑鞘,可是却以尖刻的语言回答说:"你真是个卑鄙的人.你什么时候获得天大的胆量,同希腊国最高尚的英雄们明里暗里争斗一场?因为在这个营帐里有人敢于顶撞你,你就千方百计的想要抢夺他的战利品,以为这是一件十分开心的事!当着这根君王杖我跟你发誓:正像这根权杖不能再像树木发芽一样,你再也看不到我去沙场拼杀了!不管杀人如麻的赫克托耳如何地赶杀希腊人你也别指望我来救你了.你将会对今天伤害我的尊严后悔,可是已经迟了!"在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当时阿基琉斯的极其愤怒,同时,诗人又给我们展示了在氏族英雄身上开始萌芽的个人意识.阿伽门农凭借个人权势,无理夺取阿基琉斯的战俘,是使得希联军节节败退的根源,而阿基琉斯急躁任性,拒绝参战,而且固执己见,不接受阿伽门农赔礼谢罪,则又是希腊联军遭受更大伤亡的原因.因此,在诗人看来,阿伽门农的滥用权势和阿基琉斯的任性自负,都是有害于氏族集体利益的.以民族集体的不必要牺牲来换取个人的尊严和荣誉,这种个人主义行为必然会带来可怕的后果.如果说脚后跟是阿基琉斯肉体上的致命之处,那么他的这种把个人荣耀至于民族集体利益之上的意识就是他思想上的致命之处.他的悲剧性的命运安排,亚表现出了希腊人对自己民族个人意识的深重忧虑.之后诗中还有一段描写阿基琉斯重新武装,阿基琉斯来到海岸.他声如巨雷,呼唤丹内阿人一起集合.士兵们都涌了过来,连从未离开过战船的舵手也赶来集合.狄俄墨得斯和奥德修斯拄着长矛,也走了过来.最后来的是阿伽门农,科翁曾用枪把他打落在地,所以他直到现在还忍受着创伤的剧痛.等到大家集合完毕,阿基琉斯毅然的站立起来,说:"阿特柔斯的儿子,忘掉过去吧,尽管过去的不愉快还在伤害着我们的灵魂,我们的怒火已经缓和了.起来!奔向新的战斗!尊敬的大统帅阿伽门农,我渴望着上战场去厮杀.让我们不要延误战机,因为还有许多事情没有来得及做呢!"聪明的奥德修斯却建议说:"阿基琉斯,给大家留出一点时间,让他们在船上饮酒用膳.阿伽门农可以趁此时间把礼物送到我们一般来,也好过丹内阿人开开眼,做个证明.然后,他还应该在大帐营内隆重地言情你."这时的阿基琉斯是充满理智与斗志的.当他得知战友被杀,战争已经到了希腊人生死存亡的关头,他悲痛欲绝,深悔自己的愤怒,毅然抛弃旧怨,坚决出战,终于扭转战局.他从发怒到息怒,从退出战场到重新参战,最终以部落的集体利益为重,其间的转变并没有不可克服的思想障碍.他的行动体现了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而这正是部落英雄的特色.在史诗中阿基琉斯是一位英雄,和其他的希腊英雄一样,他具有半人半神的特点.由于当时的社会科技和文化还不是很发达,所以人们对一些当时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都参杂进神祗的因素,在普通人当时若出现很多方面过人之处的人,当时的人们一般认为是神祗的后代,即英雄.阿基琉斯英勇善战,忠于自己的朋友.在战场上他不畏生死,百战百胜,杀死过无数的特洛伊人.在阿基琉斯勃然大怒退出战争时,特洛伊人在他们几次进攻中还取得过上风,都攻到希腊的战船上来了,如果没有埃阿斯等英雄的抵抗,希腊人的战船都会给赫克托耳烧毁了,后来,阿基琉斯重新武装上场,希腊人又占了上风.当他得知自己的朋友帕特洛克罗斯被赫克托耳杀死之后.他决定复仇忠于自己的朋友,靠自己的智慧与双手赢得胜利.阿基琉斯的愤怒,变现了西方古典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重视生命对于个人的价值.这种思想曾经极大地促进了西方社会的发展,但是阿基琉斯式的自由放纵,漫无矩度的个人行为也给西方社会带来了难以治愈的社会顽疾.同时从一些细节不难发现,阿基琉斯也是一个具有善良同情心,且热爱生活的人.比如当普里阿摩斯向阿基琉斯赎回儿子赫克托耳的尸体时,他答应了对方的请求.当阿伽门农夸口自己的箭术得罪了狩猎女神阿耳忒弥斯,致使阿耳忒弥斯逼迫阿伽门农将自己的女儿伊菲革涅亚献祭给她,否则就不让希腊的舰队前进时,阿基琉斯也冒着被众将的斥责,前来搭救伊菲革涅亚.特洛伊战争结束以后,在大海上漂泊多年的伊塔刻国王奥德修斯来到阴间寻找底比斯城的预言家提瑞西阿斯的灵魂询问他自己将来的命运时,巧遇阿基琉斯的灵魂,他告诉阿基琉斯的灵魂阿基琉斯生前像神祗一般受人尊重,死后也一定是个伟大的阴魂.但是阿基琉斯也是有缺点的,因为争夺女俘,他冲动的退出战争,使部落受到不必要的伤害,朋友也被对方杀死..他顽固的罢战是不恰当的做法.他杀死赫克托耳后将他的尸体钉在战车上驱车游行,全然不顾特洛伊城的一片悲哀,手段是何其残酷,而这正符合当时正在向奴隶社会过渡的原始社会的部落首领的特点.后来他再次进攻特洛伊城,不顾太阳神阿波罗的劝阻,还对阿波罗口出狂言,最终被帕里斯暗箭射死.所以总的来说阿基琉斯也是一个残忍,执拗和任性的人.从作品中不难看出,阿基琉斯是神的儿子,虽为半人半神之躯,也有通天的本事.但是他的命运依然是有命运女神决定的.而他在特洛伊战争中,一直都是众神之母的赫拉和雅典娜帮助着.他的至高荣誉也是他的母亲乞求宙斯给予的.在这十年的战争中,双方都具有神的帮助,可以说是神的战争.而像阿基琉斯这样的凡人只是这场战争中的一个工具而已.有神来决定每个人的生死.阿基琉斯的第二次出战是由宙斯一步一步安排的,要给他至高的荣誉.所以说更多时候,阿基琉斯和其他一些英雄都是充当了神的傀儡.没有神的帮助,他可能很早就会死在战场上.他是神的宠儿,不完全独立的人格.我想这或许是在诗人生活的社会条件下的一种特殊的英雄形象吧.所以对一个人物的分析我们既要看到他的优点,也要看到他的缺点,辩证的看待.阿基琉斯是多重性格的他英勇善战,忠于朋友,崇尚尊严.但他却有时任性残忍,自私自利,他也是神的宠儿,但也有人的懦弱和无助,比如在阿伽门农抢走了他的战利品时,他无助地投到母亲的怀里痛哭,请求母亲帮助.而一个人的性格并不完全在于自己,与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不同时期周围的政治,经济,文化对人都会有不同的影响.所以阿基琉斯的愤怒在最终的平息下在一定程度上解救了希腊.。
阿基琉斯形象赏析
![阿基琉斯形象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253dca4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0c.png)
阿基琉斯形象赏析阿基琉斯形象赏析在这一段里阿基琉斯对战友帕特罗克洛斯的情谊发展到极致,真所谓情到深处,悲从中来,无语也痛。
阿基琉斯痛悼战友,一怀酒、一堆火,还有大海、浪涛、启明星无不浸透着浓浓悲意,仿佛在和阿基琉斯一起痛哭、悲喑。
这一刻史诗的色彩变得灰暗无力,读诗的人也会沉入无言。
阿基琉斯,七尺英雄此刻竟也是如此无助、软弱、筋疲力尽,可见他对友谊是多么的看重。
即便他能够放弃和阿伽门农的决斗,放弃自己心爱的女俘,即便他也能够在远离战争的大海边消沉下去,却因为不能容忍战友被杀而重新披挂上阵,他横扫敌军并不只是为了复仇,更因为痛友之深,情到哀处,心血澎湃无法抑制。
阿基琉斯,裴琉斯之子,犹如战神阿瑞斯般英勇善战的希腊将领。
史诗的前半部分,由于阿基琉斯为一己之怒通出战斗,因而关于他的战争场面描写几乎没有。
而当帕特罗克洛斯穿上阿基琉斯的盔甲代他作战,被赫克托耳杀死之后,阿基琉斯的战斗怒火被再次燃起,史诗后半部分有大量阿基琉斯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描写,如这一段阿基琉斯挟丧友之痛重回战场秋风扫落叶般的战斗场景,突出表现了阿基琉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震摄力、势如破竹横扫千军的战斗力、定海神针稳如泰山的军心稳定力。
在诗人荷马的妙笔渲染下,(如“远处呼喊,把特洛伊人吓得五脏俱裂”,“一连三次,特洛伊人和声名遐迩的盟友吓得活蹦乱跳,其间,他们中十二个最好的战勇即刻毙命”等)阿基琉斯的勇猛之力已经达到可怕和神化的地步。
史诗绮丽而有韵味,在于它对战争的描写并不等同于近代小说的形象描写,更非白描,这一段是阿基琉斯重返战场后已经白热化了的战斗场面,原本血腥残酷的战争场面在诗人的笔下展现出来的并非只是血雨腥风,而是更多的让人感觉到一股雄浑壮烈、悲怆无畏、激昂悠远之气,来自阿基琉斯身上的,也是来自整个战场的。
进一步的描写使阿基琉斯做为一个英雄的形象更加丰满,勇猛、无畏、势如雷霆,让人不寒而栗,肃然起敬。
荷马史诗中的英雄就在这样的描写当中达到近乎完美的神人合一。
阿喀琉斯的英雄形象
![阿喀琉斯的英雄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29ddf764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fd.png)
阿喀琉斯的英雄形象论阿喀琉斯的英雄形象【摘要】阿喀琉斯是居于荷马史诗中心地位的一个主要英雄形象,他作为典型的西方式的个人英雄,不仅是西方民族心理的一个缩影,也是西方英雄主义文化传统的一个代表。
本文通过分析阿喀琉斯形象的塑造,探讨阿喀琉斯英雄形象的特征以及揭示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主义传统。
【关键词】阿喀琉斯;英雄形象特征;英雄主义传统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们一般都具有如下的德性:英勇无畏、足智多谋、追求荣誉等。
他们的主要特点是:出身显赫,有杰出的家族背景,在身体和心灵上超越常人,比常人更为勇猛,可以做到常人做不到的事。
阿喀琉斯是《伊里亚特》三位英雄(阿伽门农、赫克托耳、阿喀琉斯)中较为突出惹人眼球的一位英雄。
一、阿喀琉斯的英雄形象特征1、与众不同的身世背景阿喀琉斯是阿耳戈英雄—拍琉斯和海洋女神—芯提斯的儿子,西方谚语中的“阿喀琉斯之踵”(achilles’heel)就是说阿喀琉斯出生的时候被他母亲捏住脚后跟倒浸在冥河水中,因此全身除脚踵之外,刀枪不人,由此来比喻“致命的弱点”。
[2]人神混血儿的身份让阿喀琉斯在凡人的世界中鹤立鸡群,成为希腊人中的第一勇士。
尽管《荷马史诗》中有成千上万的军人参加战争,但有名有姓的没有几个,而这些勇士们最后还只是为了衬托阿喀琉斯勇猛。
战争从来就是英雄的战争,文字的历史上也只有英雄的名字。
2、复杂的性格特征阿喀琉斯体魄矫健、勇猛善战,这是荷马史诗中英雄们所拥有的共性,除此之外,还具有鲜明而又复杂的性格特征:那就是凶猛残忍的同时又重荣誉、讲义气;坦率、磊落的同时又横蛮、心胸狭窄和自私。
在他的性格特征中,主要体现了一切以个人为中心以及个人价值所在。
阿喀琉斯因此成为荷马史诗中个人英雄主义以及个人价值体现的典型代表。
他是因为个人的任性而退出战场,致使希腊军队节节溃败,伤亡惨重。
阿伽门农抢走了他的女俘,而且在集会上公然轻视侮辱自己,阿喀琉斯对此很愤怒,拒绝出战,他只顾个人的荣誉而看着希腊军队在战场上溃败,充分地体现了他以个人的得失为重,而不顾他人的死活的个人中心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马史诗阿基琉斯人物分析————————————————————————————————作者:————————————————————————————————日期:冒牌大英雄在《特洛伊战争》这部影片中,描绘了无数英雄形象,但是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大英雄阿基琉斯。
影片中,他被塑造成为神勇无畏,连神祗都惧怕三分的独一无二的英雄。
但看过之后,当我回想这个仿若完美的英雄的时候,我却发觉他并非是幻想里驾着七彩祥云的大英雄,他并不完美甚至不高大。
而当我看完《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之后,我更进一步的感觉到,他在我心里很难被称为英雄,甚至有些小人的性格特色。
首先,战争中的阿基琉斯是残忍的,这种残忍不光是对于战场上的敌人,很多时候也是对于自己的同盟兄弟。
对于对手,他从不容情,特别是他因为兄弟的死亡而回到战场后,他更是对特洛伊士兵大开杀戒,无论是著名的英雄还是普通的士兵,他都视同草芥,一茬茬的收割他们的性命,“接着,阿基琉斯扑奔德摩勒昂,安忒诺尔之子,一位骠勇的防战能手,出枪捅在太阳穴上,穿过青铜的颊片,铜盔抵挡不住,青铜的枪尖,长驱直入,砸烂头骨,溅捣出喷飞的脑浆。
(第二十一卷)”不仅如此,阿基琉斯对于敌人不光无视他们的生命甚至要将他们作为人的尊严踩在脚底下,“阿基琉斯踩住他的心口,剥掉他的胸甲,得意洋洋地嚷道:‘躺着吧!……’(第二十一卷)”。
这是英雄吗?这是一个睚眦必报的小人的行径,我几乎看不出来阿基琉斯作为一个人,都不用说英雄的,那颗跳动着的心。
或许有人质疑说,战场上,对敌人哪能容情。
可是阿基琉斯对于同一方的盟友,又有宽容和偏向么?《伊利亚特》的开篇就陈说到,“歌唱佩琉斯之子阿基琉斯的愤怒,他的暴怒招致了这场凶险的灾祸,给阿开亚人带来受之不尽的苦难,经许多豪杰强健的魂魄打了哀地斯,而把他们的身躯,作为美食,扔给了狗和兀鸟。
(第一卷)”,已经概括地说明了阿基琉斯对于战友的残忍,他不顾阿开亚人的生命,只因为一己私欲——与阿伽门农争抢一个女奴,便放弃了整整十年的战场上,罔顾所有曾经并肩作战的伙伴的死活,将所有希腊将士推向水深火热的战场中。
在他气愤离开之后,他居然可以眼睁睁的看着,在大大小小的战役中,希腊将领士兵节节败退,几乎被逼回到了停泊的船旁。
在其中,荷马描摹着希腊英雄的惨死,“其中,胸甲锃亮的安提福斯,普里阿摩斯之子,对着埃阿斯投出一支飞矛,隔着人群枪尖不曾碰上目标,但却击中琉科斯,俄底修斯勇敢的伙伴,打在小腹上——其时正拖着一具尸体——他松开双手,覆倒在尸躯上。
(第四卷)”,同时,又极力渲染着战争的惨烈与血腥,“那一天,众多的特洛伊人和阿开亚兵壮,叉腿倒在泥土里,尸身毗接,头脸朝下。
(第四卷)”在这尸孚遍野血流成河的战场中,传说中的“大英雄”在干什么?他冷眼旁观者这一切“阿基琉斯正远离着众人,躺在弯翘的远洋。
(第二卷)”荷马此时的笔墨,像是最讽刺的对比,一方是“人冲人杀,人死人亡”的炼狱的战场,另一方却是浩淼烟蓝的静谧美景。
这时的阿基琉斯再没有理由被成为英雄了吧。
在无数希腊人用生命用躯体用鲜血,举步维艰的维持着似乎要失败的命运,他——主心骨,阿基琉斯,却抽身离开需要他的同伴们,残忍的选择了面对同伴们的血流成河。
有一件事最能展现出阿基琉斯残忍性格,就是他杀害了赫克托耳,并侮辱赫克托耳的尸体。
赫克托耳,是多么正直又值得怜悯的人,我一直觉得赫克托耳才是特洛伊战中真正的英雄。
他承担起了国家的责任,与千军万马中冲杀。
而他与阿基琉斯最大的不同,也是最值得作为英雄传诵的则是,他对于英雄,哪怕是比自己稍弱的英雄,他也会给予对方同等的尊重。
他与希腊将领决斗的时候,在明知自己会胜利的时候,依然许下诺言,给予对手应有的尊重,“倘若应战者结果了我的性命,用锋利的铜刃,让他剥走我的铠甲,带回深旷的海船,但要把遗体交还我的家人,以便使特洛伊男人和他妻子,在我死后,让我享受火焚的礼仪。
但是,倘若我杀了他,如果阿波罗给我光荣,我将剥掉他的铠甲,带回神圣的伊利昂,挂在远射手阿波罗的庙前,至于尸体,我会把他送回你们板凳坚固的海船,让长发的阿开亚人为他举行体面的葬礼,堆坟筑墓,在宽阔的赫勒斯庞特岸沿。
(第七卷)”。
但是,当相反的情况出现,阿基琉斯却完全没有想到尊重对手,直接无视了赫克托耳的请求,使赫克托耳连好好的死去都做不到,他的尸首依然得不到安息,更别提许与他应有的荣耀了。
“他言罢,心中谋划着如何羞辱光荣的赫克托耳,他捅穿死者的筋腱,在脚背后面,从脚跟到踝骨的部位,穿进牛皮的绳带,把双足连在一起,绑上战车,让死者贴着地面,倒悬头颅。
然后,他登上战车,把光荣的铠甲提进车身,扬鞭催马,后者撒开蹄腿,飞奔而去,不带半点勉强。
骏马扬蹄迅跑,赫克托耳身边卷起腾飞的尘末,纷乱飘散,整个头脸,曾经是那样英俊潇洒的脸面,磕磕撞撞的磕碰在泥尘里——宙斯已把他交给敌人,在故乡的土地上,有他们亵渎脏损。
(第二十二卷)”“至于赫克托耳,普里阿摩斯之子,我不打算把他投放柴火——我让犬狗把它撕裂(第二十三卷)”“他杀了高贵的赫克托耳,夺走他的生命,把他绑在车后,拖拉奔跑,围绕着亲爱伴友的坟茔,既没有得到好处,也没有争得荣誉。
(第二十四卷)”阿基琉斯,你怎么忍心这么对待一位同你一样勇敢,甚至比你更敢于担当的英雄,你怎么忍心?只因他杀了你的朋友,那么你呢,又杀死了多少人,那么你的尸体又该如何不得安宁?就算在战场上你们本来就是“既生瑜,何生亮”的宿命的对手,必须要有个你死我活的纷争,但是当面对赫克托耳的时候,难道半点英雄相惜的情感都没有吗?你残忍的杀死了他的肉体,你残忍的折磨他的身躯,阿基琉斯你的手段连神祗都产生了厌恶,连听闻者都不禁寒战。
怪不得赫克托耳说你,“我知道说服不了你,因为你长着一颗铁一般冷酷的心。
”怪不得连一直支持希腊的波塞冬也说你“此人无心无魂,不带一丝同情。
(第十四卷)”其次,阿基琉斯根本没有承担起作为英雄应有的责任。
阿基琉斯在第十年最关键的时刻退出了战场,导致了整个战局的变化,数千万人因为他的退出,葬送他乡。
是的,一切只是因为阿伽门农与他争抢一个奴隶。
但是作为希腊的最高将领,不就本应该得到最好的战利品么。
如果有人坚持说,这都是阿伽门农的错,那么阿基琉斯就可以因为这个渺小的借口,将浩荡的希腊大军推向战争的漩涡?退一步来说,就算真的是阿伽门农亵渎了阿基琉斯的高贵的尊严,使阿基琉斯被迫退出战场,那么在战争来临之后,在阿伽门农很快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多次放下作为最高统帅的尊严,请求阿基琉斯回归战场的时候,尊严应该已经得到了挽回阿基琉斯,为什么依然没有回来承担他应该承担他的责任?而阿伽门农在因为一时冲动失去阿基琉斯之后,则孤身一人承担起自己作为最高统帅的责任,冲锋在最前面“阿特柔斯之子亮开宏大的嗓门,命令阿开亚人穿戴武装,自己亦动手披上铮亮的铜甲。
”在看到希腊军的伤亡后,又能马上发现自己作为领导的错误“为了一个姑娘,我和阿基琉斯竟至于唇枪舌剑,而我还率先动了雷霆。
倘若我俩能齐心合谋,特洛伊人就难以继续躲避灭顶的重击,一刻也不能(第二卷)”,阿伽门农在承认自己失误的时候,没有一点自持甚高的架子,为了整个希腊军团他抛下与阿基琉斯的个人恩怨,不仅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还放下尊严派人去请阿基琉斯回来“阿基琉斯是个以一当百的壮勇,宙斯对他倾注了欢爱——眼下,为了给他增光,宙斯正惩治着阿开亚兵汉。
但是,既然我当时瞎了眼,听任恶怒的驱使,现在,我愿弥补过失,拿出难以估价的偿礼。
当着你等的脸面,我要—一点出这些光彩夺目的礼物:七个从未过火的铜鼎,十塔兰同黄金,二十口闪亮的大锅,十二匹强健的骏马,车赛中用飞快的蹄腿为我赢得奖品的良驹。
一个人,有了它们为我争来的奖品,就不会缺财少物,也不会短缺贵重的黄金,倘若拥有这些风快的骏马替我争来的奖品。
我要给他七名莱斯波斯女子,姿色倾城,女工精熟——阿基琉斯,是的,阿基琉斯攻破坚固的斯波斯城后,我为自己挑定的战礼。
我将给他这一切,连同我从他那里带走的女子,布里修斯的女儿。
我要庄严起誓,我从未和她睡觉,从未和她同床,虽说男女之间,此乃人之常情。
这一切马上即将归他所有(第九卷)”。
一位最高将领,像是中国皇帝的一位尊者,居然可以屈居于一个手下臣子,只是为了承担起整场战争的责任。
可是反观阿基琉斯,即使俄底修斯用希腊人的生死去请求他回来,阿基琉斯依然为了当初一点点的事情,放弃了作为希腊战士们心目中大英雄的责任。
到了最后,连勇士狄俄墨得斯都懑愤,“啸吼战场的狄俄墨得斯开口打破沉寂,说道:“阿持柔斯之子,最高贵的王者,全军的统帅阿伽门农,但愿你没有恳求豪勇的阿基琉斯,答应给他成堆的礼物!此人生性高傲,而你的作为更增强了他的蛮狂,使他益发不知天高地厚。
依我之见,我们不要再去理他,愿去愿留由他自便。
”难道这就是英雄的作为?只是为了表达不满,就用千百希腊人的鲜血作为报复的筹码,在将领低头认错之后又没有容人之心,宽慰之德,这样一种没有担当,没有责任的人,使英雄的形象大打折扣,甚至是灰飞烟灭,几欲使人感觉这不过是一个没有承担没有胸怀的小人。
除此之外,阿基琉斯还是一个极度自私的人,他习惯的把自己作为中心,只关心他周边的几个人。
在阿基琉斯离开战场后,他不仅没有后悔将千万生命置之不顾,甚至为了自己的荣誉,报复希腊军团,使希腊军团几乎遭受灭顶之灾。
阿基琉斯向他的母亲哭诉“我的母亲,既然你生下一个短命的儿郎,那俄林波斯山上炸响雷的宙斯便至少应该让我获得荣誉,但他却连一丁点儿都不给。
现在,阿特柔斯之子、强有力的阿伽门农侮辱了我,夺走了我的份礼,霸为己有。
……坐在他的身边,抱住他的膝盖,使他产生帮助特洛伊人的心念,把阿开亚人逼向木船和大海,在那里长眠,使他们都能得益于那位王者的恶行,也能使阿特柔斯之子、统治着辽阔疆域的阿伽门农认识到自己的骄狂,后悔侮辱了阿开亚人中最好的俊杰。
(第一卷)”哪怕英雄不是同情众生,悲悯天下,即使是触怒了自己的尊严,但是也不能用同一战壕中的战友的生命,成全自己生命的辉煌啊!这几乎是最自私的小人才做的事情。
除了自己之外,阿基琉斯不像是赫克托耳,保护的是整个国家,全部族人的性命,阿基琉斯只关心和保护那么几个人。
他为了一个意外战死的朋友,几乎血洗了特洛伊的士兵,折磨赫克托耳的尸体,只为给好友报仇。
看似无私,其实也是自私的表现。
为什么不想想,到底是谁导致了帕特洛克罗斯的死亡,其实就是阿基琉斯自己呀!他为了和阿伽门农赌气私自脱离战场,又在再三阿伽门农再三的道歉下,执拗的不肯回去,所以他的好友才不得不套上他的战甲“替”阿基琉斯而亡。
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其实就是阿基琉斯他自己,可是他并不承认,将所有的罪过都推到了特洛伊人民和赫克托耳的头上,将自私的怒火洒向无辜的敌人。
这是阿基琉斯自己种下的苦果自己造下的孽,却让特洛伊人为他买单,甚至还赢得了好的赞誉和不朽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