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防汛安全知识
防洪防汛安全小知识

防洪防汛安全小知识防洪防汛安全小知识(最全)防洪防汛安全小知识有哪些?进入盛夏,我省进入主汛期。
如果主汛期发生连续性强降水,容易出现严重洪涝,引发山洪、雷电、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自然灾害。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防洪防汛安全小知识,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防洪防汛安全小知识一、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和汛情预警信息要经常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了解天气情况。
如:蓝色预警信号出现时,要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
关好门窗,尽量不要出门,非必要出门时须携带雨具。
橙色预警信号出现时,如果还在简易棚户内,要尽快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暴雨伴随雷电时,要注意切断家中的电源。
同时要学习并掌握有关汛期防灾、抗灾、避灾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对可能发生的灾情做好防范和应急准备。
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者能够漂浮的物体,寻找机会逃生。
二、注意雨天出行安全如遇天气异常变化,建议你们尽量减少外出,减少户外活动,注意远离棚架广告牌等搭建物。
如果你们在外出时遇到暴雨,请注意防汛安全警示标志,避开排水井、沟渠和积水处,就近寻找安全避险场所;遇有紧急情况,请及时拨打110、119、120等电话求助。
(一)下雨天路滑,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所以小朋友们要做到:1.雨天不到户外场地玩耍,听从老师的安排。
2.不在教室、楼梯、走廊上追逐打闹。
3.避开地面的水滩,走路慢行。
4.当在室内进行体能活动时,要做好热身,保障运动安全。
5.上下楼梯要靠右行,不拥挤不冲撞,有秩序。
(二)家长们接送幼儿上学放学途中注意出行安全:1.步行时,如果路面被水浸时,千万别贸然涉水,要密切观察道路情况,因为部分井盖可能已被掀起,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2.骑行时,穿戴雨衣,请勿撑伞。
马路上拐弯时先观察,后通行,不要急转弯或急捏闸,以免侧滑。
3.雨天驾车出行,请你们及时了解路况,注意下沉路、涵洞等警戒标示,提前绕开积水路段;若你们已行驶在积水路段,请打开车窗,听从交警、市政、排水等部门的指挥疏导,切不可强行通过;若车辆在积水中熄火,要迅速判断形势,及时逃生。
安全培训防洪防汛培训知识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该企业在防汛工作中,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定期进行设施检查和维护,确保排水系统畅通。在汛期来临前, 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储备防汛物资、安排专人值班等。在遭遇洪水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保障企业资 产和员工安全。
某社区防洪防汛成功案例
总结词
组织有力、响应迅速
详细描述
该社区在防洪防汛工作中,注重组织协调,建立有效的应急指挥体系。在接到气象部门暴雨预警后, 能够迅速组织居民进行疏散和安置,确保人员安全。同时,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做好灾后恢复工作, 尽快恢复正常生活秩序。
05 案例分析
某城市防洪成功案例
总结词
科学规划、全民参与
详细描述
该城市在防洪工作中,注重科学规划,结合当地地理、气候特点,制定有效的防 洪措施。同时,积极倡导全民参与,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防洪意识和自救能 力,确保在洪水发生时能够迅速应对,减少灾害损失。
某企业防汛成功案例
总结词
预防为主、准备充分
避免直接接触触电者或接触地面。
输入 标题
心肺复苏
对于触电者,心肺复苏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急救措施。 在等待专业救援人员到场之前,应持续进行心肺复苏, 以恢复触电者的呼吸和心跳。
切断电源
人工呼吸
在人工呼吸的同时,施救者需要在触电者胸骨中下段 进行有规律的按压,以帮助心脏重新起搏。
胸外按压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人工呼吸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施 救者应捏住触电者的鼻子,然后对自己的嘴巴对准触 电者的嘴巴吹气,以帮助触电者恢复呼吸。
安全培训防洪防汛培训知识
目录
• 防洪防汛基本知识 • 安全防护措施 • 应急救援知识 • 防洪防汛设施与装备 • 案例分析
防洪防汛安全教育

防洪防汛安全教育
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洪涝灾害频发,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损失。
为了应对洪涝灾害,我们需要加强防洪防汛安全教育,提高防洪防汛意识和能力,有效减轻洪涝灾害对我们的影响。
一、防洪防汛安全知识
1.灾害的种类和特点:洪涝灾害主要有山洪、内涝、河洪三种类型。
其中山洪、内涝是由于暴雨、强降雨等气象原因造成的;河洪则是由于长时间持续降雨或上游地区大量水量流入而形成的单纯性或复合性淹水灾害。
2.灾害的预测和预警:通过天气预报台和地方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的天气预警、水情预警信息及时掌握灾情,做好实施和应急预案的准备。
3.安全应急措施: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安全应急措施,如在地势低洼、易涝区域内的单位和居民应该自备救生用品;紧急疏散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逃生、转移、避险等不同方式。
二、安全教育模式
1.传统模式:通过宣传海报、安全提示、安全演练等方式,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2.网络模式:通过网络平台,分享安全知识和应急经验,加强互动交流,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3.现场模式:通过实地考察、现场演示等方式,让大家亲身体验和感受防洪防汛安全,增强防洪防汛的事实知识和应对能力。
三、安全教育的目的
1.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技能,增强自救互救的能力。
2.提高人们的防洪防汛知识,增强人们的应急预案意识和技能。
3.减轻洪涝灾害的影响,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总之,防洪防汛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加强自我保护能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努力。
防洪防汛安全教育(全新完整版,建议收藏使用)

防洪防汛安全教育一、前言洪涝灾害是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其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在防洪防汛方面,企业和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做好预防和应对工作,降低洪涝灾害的风险和危害。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防洪防汛安全教育的相关知识。
二、洪涝灾害的危害洪涝灾害是由于降雨过多或江河湖泊水位过高,导致水涨潮涨,河道泛滥,决堤等因素引起的灾害。
洪涝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其主要危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员伤亡:洪水来势汹涌,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
洪水过后,水土流失、灾后病害等问题也可能导致人员伤亡。
2.财产损失:洪涝灾害给农作物、房屋、桥梁、公路、电力设施等带来严重的损失,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3.社会影响:洪涝灾害可能导致交通瘫痪、电力中断、通信中断等问题,对当地社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三、防洪防汛的基本原则防洪防汛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预防洪涝灾害的发生,降低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
防洪防汛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预测和监测:及时了解降雨量、水位等情况,为预防和应对洪涝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2.防御措施:包括抢险救灾、加强堤防、疏浚河道、加强泄洪、提高排水能力等。
3.组织领导:防洪防汛需要各级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共同协作,形成统一领导、协调有序的防洪防汛工作体系。
4.预案制定:在洪涝灾害发生前,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包括防御措施、救援措施、安置措施等。
5.公众参与:防洪防汛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增强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四、企业防洪防汛安全教育企业作为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的主体之一,承担着重要的防洪防汛责任。
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和所处环境,制定相应的防洪防汛措施和应急预案。
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强员工的防洪防汛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1.安全意识教育企业应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让员工认识到洪涝灾害对企业和个人的危害,并提高其预防和应对洪涝灾害的意识。
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安全意识教育:(1)定期组织员工参加防洪防汛安全知识培训,让员工了解洪涝灾害的危害和预防方法;(2)在企业内部张贴防洪防汛安全知识宣传海报和标语,提醒员工注意洪涝灾害的预防和应对;(3)通过内部通知、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员工发布防洪防汛安全提示信息,提醒员工注意防范洪涝灾害;(4)定期组织防洪防汛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
防汛抗洪:防汛和抗洪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防汛抗洪是指在汛期到来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保护人民群众和基础设施的安全,尽可能减少洪涝灾害对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洪涝灾害越来越频繁,对国家和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防汛抗洪已成为维护国家和人民安全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介绍一些基本的防汛抗洪知识和技巧,以便读者在面对洪涝灾害时能够更好地应对。
一、防汛的基本知识1. 水文监测水文监测是防汛工作的基础。
通过对河流、湖泊、水库、雨量等水文要素的监测,能够及时掌握水情,提前判断洪涝灾害可能发生的危险程度和时间,为制定防汛预案和采取应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 防汛预案防汛预案是指针对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制定的应急预案。
防汛预案应包括基本情况、预报分析、预警发布、应急响应、救援救助、恢复重建等内容。
各级政府和单位应及时制定防汛预案,并按照预案要求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3. 防汛物资防汛物资是指在防汛抗洪过程中需要使用的物资,包括排水设备、抗洪器材、救援装备、医疗药品、食品、饮用水等。
各级政府和单位应提前储备防汛物资,并保障物资的质量和数量,以应对突发情况。
二、抗洪的基本技巧1. 排水技术排水技术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将涝水迅速排出,避免因为积水造成的影响。
排水技术包括挖掘沟渠、设置抽水站、打通下水道、加强排水管网等,能够有效地提高城市抗洪能力。
2. 抗洪固堤抗洪固堤是指在河道两岸建立防洪堤,以保护沿岸居民、农田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
抗洪固堤需要考虑堤坝的高度、宽度、稳定性等因素,同时加强对堤坝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达到预期的防洪效果。
3. 防洪移民防洪移民是指在洪涝灾害来临之前,将易受淹的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防洪移民需要提前做好群众转移计划和组织工作,同时要注意群众的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等问题。
4. 综合利用水资源综合利用水资源是指在洪涝灾害发生时,尽可能利用积水,增加水源供应。
比如利用河道两岸的水利设施,将积水引入灌溉渠道或农田中,提高灌溉效率;或者利用积水进行城市绿化、道路清洗等工作,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益。
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知识

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知识1. 前言防汛抗洪抢险救灾是指在洪涝灾害发生时,通过组织抢险救灾行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轻灾害损失的一系列工作。
本文将介绍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的基本概念、防汛抗洪的重要性、抢险救灾的组织与实施、救灾知识和预防措施等内容。
2. 防汛抗洪的重要性防汛抗洪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对于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防汛抗洪的重要性的几个方面:2.1 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洪涝灾害往往伴随着巨大的水流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会给人民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通过加强防汛抗洪工作,可以及时疏散人民,避免人员伤亡。
2.2 减轻灾害损失防汛抗洪可以减轻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
通过提前做好防汛预案,合理安排抗洪工作,可以降低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负担。
2.3 维护社会稳定洪涝灾害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冲击,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转。
通过组织抗洪救灾工作,可以稳定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安宁。
3. 抢险救灾的组织与实施抢险救灾是指在灾害发生后,组织人员进行抢险和救灾工作,以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以下是抢险救灾的组织与实施的几个方面:3.1 组织机构抢险救灾工作需要有明确的组织机构和指挥体系。
通常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抢险救灾工作。
3.2 抢险工作抢险工作主要包括抢险人员的组织和调度、抢险装备的调配、抢险队伍的培训等。
抢险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迅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3.3 救灾工作救灾工作主要包括灾区人员的疏散安置、物资的调配和分发、灾后重建等。
救灾工作需要充分考虑受灾人员的基本需求,及时提供救助和支持。
4. 救灾知识和预防措施4.1 救灾知识在灾害发生时,掌握一些基本的救灾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灾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救灾知识:•灾害预警:及时了解灾害预警信息,做好应对准备。
•疏散逃生:学会正确的疏散逃生方法,避免拥挤和踩踏。
•自救互救:学会基本的急救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防洪防汛安全知识培训

防洪防汛安全知识培训一、防洪防汛的重要性防洪防汛是指在河流、湖泊等水体发生洪涝和降雨导致汛情(洪水、山洪、内涝、城市积水等)时,采取一系列措施预防和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和损失的工作。
防洪防汛工作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洪涝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严重时会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洪防汛工作的开展能有效减少洪涝灾害的危害,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 维护社会稳定发展。
洪涝灾害发生后,会造成交通中断、电力中断、通讯中断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干扰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防洪防汛工作的开展能够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持续进行。
3. 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水平。
洪涝灾害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防洪防汛工作的开展能够减少洪涝灾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水平。
二、防洪防汛的基本原则在开展防洪防汛工作时,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科学规划。
要根据地理、气象、水文等科学数据,科学规划洪涝灾害防控区域和防护设施。
2. 综合治理。
要采取多种手段,综合治理洪涝灾害,包括河道疏浚、堤防加固、水库调度等。
3. 预警及时。
要建立健全的洪涝灾害预警体系,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人们做好应对准备。
4. 分级负责。
要明确各级政府的防洪防汛责任,分级负责,实施属地管理。
5. 委托管理。
要建立健全防洪防汛管理机制,委托专业机构负责洪涝灾害防控工作的实施。
三、洪水的形成原因洪水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持续强降雨。
持续强降雨会导致河流、湖泊等水体水位上涨迅速,出现洪水。
2. 山洪暴发。
由于地形地势原因,山区容易发生暴雨,导致河流水位急剧上涨,形成山洪。
3. 冰雪融化。
在寒冷的冬季,河流和湖泊的水面会被冰封,当气温升高,冰雪开始融化,大量融水会导致河流水位上涨,产生洪水。
4. 水库溃坝。
水库在长期不进行维护和巡查的情况下,可能因为溃坝而产生洪水。
四、洪水应急处理措施面对突发的洪水,我们应采取以下应急处理措施:1. 听从各级政府发布的预警信息,随时关注洪水情况。
防洪防汛安全知识小常识(最全)

防洪防汛安全知识小常识(最全)1500字防洪防汛安全知识是人们在面临洪水和汛期时需要掌握和了解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常识。
以下是一些防洪防汛的小常识,以帮助人们增加对洪水和汛情的了解和应对能力。
1. 洪水的形成:洪水是指河流、湖泊等水体在一定时间内超过其正常水位造成的大面积淹没现象。
洪水的形成通常与暴雨、融雪、地震引发的山洪、决堤、堤坝溃决等有关。
2. 汛期预警:汛期是指河流、湖泊等水体在一年中的涨水季节。
政府机关和气象部门会根据水位、降雨情况等进行汛期预警,民众应及时关注媒体的通报和官方发布的信息。
3. 避开危险区域:在面临洪水和汛期时,应尽量避免前往低洼地区、河岸、堤坝等危险区域,减少人身安全风险。
4. 做好应急准备:在汛期来临之前,需要准备一些应急物资,如食品、水、药品、手机和充电器等,以备不时之需。
5. 关注天气预报:在汛期,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特别是降雨情况。
天气突变时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量避免暴雨时段外出。
6. 确保通信畅通:在汛期,尤其是在遇到洪水等灾害时,通信设备往往是首要的救援工具。
因此,要确保手机电量充足,备好备用电池和充电器,以便及时与他人联系。
7. 注意自家房屋安全:在汛期,人们需关注自家住房的安全。
清理屋顶和天沟的积水和杂物,确保屋顶的排水畅通。
若家中出现渗漏或漏水的情况,则需及时修缮,以免水患加重。
8. 千万不要涉水过河:在遇到洪水时,切勿涉水过河。
洪水的流速非常快,即使是熟练的游泳者也难以抵抗洪水的流力。
最好通过其他安全的方式绕过洪水区域。
9. 关注脱险路径:在遭遇洪水或泥石流时,应及时逃生并选择一条安全的脱险路径。
避免选择狭窄的山谷、深沟或地势低洼的区域,以及悬崖和冰川等危险地带。
10. 听从官方指挥:在面对洪水和汛期时,务必听从官方发布的安全指示和疏散命令,按指示行动。
不要听信谣言或盲目行动,以免加重危险或发生意外。
总之,了解和掌握防洪防汛的安全知识是保护自己和家人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洪防汛安全知识
一、防洪防汛安全知识——应对暴雨山洪
暴雨洪水发生前:(1)要避免在低洼地带、山体滑坡威胁区域活动。
每年夏初要对房前屋后进行检查,留心附近地质变化,看是否
有危险迹象。
(2)要熟悉周围环境,自备必要的防水、排水设施,如
帆布、袋、沙石、木板、抽水泵等。
注意收听当地气象防汛部门的
预报。
特别是人群密集区要及时做好人员疏导转移等工作。
暴雨洪水发生后:(1)发现重大征兆或已经发生灾害时,尽快将
消息传递出去,引起重视,争取控制灾害发展和救援。
(2)在紧急情
况下,头脑冷静,行动快速,果断放弃。
暴雨洪水突发性强,陡涨
陡落,持续时间短。
当发现河道涨水,要迅速撤离,不可麻痹迟疑。
汛期河道涨洪时,千万不要强行过河,要耐心等河水退了以后过河,或长距离绕行过河。
(3)在发生暴雨洪水时,行人避雨要远离高压线路、电器设备等危险区域,雷雨时要关闭手机。
(4)及时对者进行人
工等紧急救护等。
二、防洪防汛安全知识——暴雨来临时采取防范
(1)暴雨来临,关闭门窗,防止雨水扑入屋内,一旦进水立即关
闭电源、煤气等设备。
(2)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
(3)不要走地下通道或高架桥下面的通道。
(4)不要在流水中行走,15公分深度的流水就能使人跌倒。
(5)在山地如发现水流湍急、混浊及夹杂泥沙时,可能是山洪爆
发的前兆,应离开溪涧或河道。
(6)暴雨中开车应打开雨雾灯,减速慢行,注意预防山洪,避开
积水和塌方路段。
(7)注意街上电力设施,如有电线滑落,即刻远离并马上电力部门。
(8)如住所可能出现严重水淹,应撤离居所,到安全地方暂避。
(9)遇到危险时,请拨打110求救。
三、防洪防汛安全小常识
1、汛期气候多变、突变、常会出现打雷闪电、大暴雨、冰雹、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
2、汛期易发生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山洪暴发等灾害。
3、要经常收听天气预报,密切注视天气变化,了解掌握灾情
预报预测,做好防洪自护。
要认真学习有关汛期防灾抗灾的知识,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不到易发生山洪(河溪边、沙滩,低洼处)区域游玩逗留。
5、不到易发生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危险区域或危房里
活动停留。
6、不到溪、河、池塘、水库等水域戏水、游玩。
7、需过溪河要找桥梁通过。
不要涉水过抗、过溪、过河,更
不要冒险抢渡溪河。
8、不到小溪、河流等水域玩耍。
9、遇到灾害性天气尽量不外出,已出门在外的要寻找安全的
地带避灾自护。
10、要熟记学校应急信号,应急转移路线和地点,需紧急转移时,要听从学校统一指挥,及时有序地安全转移。
11、途中遇险时,不必惊惶失错,应迅速进行避险自救或寻找
求助求救的,不能冒险行事。
四、洪水暴发时的自救方法
洪水灾害中如何原地待救
水灾的发生,都是灾害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因此在洪
水到来前,洪灾区群众应利用这段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充分地作好准备。
有条件者可修筑或加高围堤;无条件者选择登高避难之所,如基
础牢固的屋顶、在大树上筑棚、搭建临时避难台。
蒸煮可供几天食
用的食品,宰杀家畜制成熟食;将衣被等御寒物放至高处保存;扎制
木排,并搜集木盆、木块等漂浮材料加工为救生设备以备急需;将不
便携带的贵重做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置放高处,票款、首饰等物
品可缝在衣物中;准备好医药、取火等物品;保存好各种尚能使用的
通讯设施。
洪水将至,应该如何
处于水深在以上至2m的淹没区内,或洪水流速较大难以在其中
生活的居民,应及时采取避难措施。
因避难主要是大规模、有组织
的避难,所以要注意:
一要让避难路线家喻户晓,让每一个避难者弄清,洪水先淹何处,后淹何处,以选择最佳路线,避免造成"人到洪水到"的被动。
二要认清路标。
在那些洪水多发的地区,政府修筑有避难道路。
一般说来,这种道路应是单行线,以减少交通混乱和阻塞。
在那些
避难道路上,设有前进方向的路标,如果避难人群未很好地识别路标,盲目地走错路,再往回折返,便会与其他人群产生碰撞、拥挤,产生不必要的混乱。
三要保持镇定的情绪。
掌握"灾害心理学"实际上也是一种学问。
专家介绍,在一个拥有150万人口的滞洪区,当地曾做过一次避难
演习,仅仅是一个演习,竟因为人多混乱挤塌了桥,发生死伤事故。
在洪灾中,避难者由于自身的苦痛、家庭的巨大损失,已经是人心
惶惶,如果再受到流言蜚语的蛊惑、避难队伍中突然发出的喊叫、
警车和救护车警笛的乱鸣这些外来的干扰,极易产生不必要的惊恐
和混乱。
哪些是较安全的避难所
避灾专家们认为,避难场所的选择不容忽视。
避难所一般应选
择在距家最近、地势较高、交通较为方便处,应有上下水设施,卫
生条件较好,与外界可保持良好的通讯、交通联系。
在城市中大多
是高层建筑的平坦楼顶,地势较高或有牢固楼房的学校、医院,以
及地势高、条件较好的公园等。
农村的避难场所大体有两类:一是大堤上,但那里卫生条件差,缺少上下水设施,人们只是将洪水沉淀一下、洒些漂白粉直接饮用;
加之人畜吃喝、排泄都在这里,生活垃圾堆积,时间一长,极易染上。
二是村对村、户对户,邻近村与受灾村结成长期的"对手村"关系。
在洪水多发的乡村,政府通过发放卡片方式形成"对手户"。
专
家自豪地说,这是外国所不具备的,我国人民长期与洪水斗争保留
下来的良好传统。
河北大唐电力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辽宁大唐国际阜蒙梁北光伏发电20MWp项目监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