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防雷安全知识手册
家庭防灾减灾知识手册

家庭防灾减灾知识手册第一章:家庭防灾减灾概述 (3)1.1 家庭防灾减灾的重要性 (3)1.2 家庭防灾减灾的基本原则 (3)第二章:地震灾害防范 (4)2.1 地震预警与逃生 (4)2.2 地震后的自救与互救 (4)2.3 家庭地震应急预案 (5)第三章:洪水灾害防范 (5)3.1 洪水预警与防范 (6)3.2 洪水逃生与自救 (6)3.3 家庭洪水应急预案 (6)第四章:台风灾害防范 (7)4.1 台风预警与防范 (7)4.1.1 台风预警 (7)4.1.2 防范措施 (7)4.2 台风逃生与自救 (8)4.2.1 逃生原则 (8)4.2.2 自救方法 (8)4.3 家庭台风应急预案 (8)第五章:火灾防范与应对 (8)5.1 家庭火灾防范措施 (8)5.2 火灾逃生与自救 (9)5.3 家庭火灾应急预案 (9)第六章:雷击灾害防范 (10)6.1 雷击预警与防范 (10)6.1.1 雷击预警 (10)6.1.2 雷击防范措施 (10)6.2 雷击逃生与自救 (10)6.2.1 雷击逃生 (11)6.2.2 雷击自救 (11)6.3 家庭雷击应急预案 (11)第七章:中毒防范 (11)7.1 食物中毒防范 (11)7.1.1 食品采购与储存管理 (11)7.1.2 食品加工与烹饪 (12)7.1.3 食品卫生与个人习惯 (12)7.2 化学品中毒防范 (12)7.2.1 化学品储存与管理 (12)7.2.2 化学品使用与操作 (12)7.3 家庭中毒应急预案 (12)7.3.1 紧急联系方式 (12)7.3.3 预防措施 (13)第八章:交通防范 (13)8.1 交通安全知识 (13)8.1.1 遵守交通规则 (13)8.1.2 行车安全 (13)8.1.3 乘坐安全 (13)8.2 交通逃生与自救 (14)8.2.1 保持冷静 (14)8.2.2 报警求救 (14)8.2.3 自救与互救 (14)8.3 家庭交通应急预案 (14)8.3.1 建立应急预案 (14)8.3.2 配备应急物资 (14)8.3.3 定期演练 (14)第九章:自然灾害防范 (14)9.1 地质灾害防范 (14)9.1.1 地质灾害概述 (14)9.1.2 地质灾害防范措施 (15)9.2 气象灾害防范 (15)9.2.1 气象灾害概述 (15)9.2.2 气象灾害防范措施 (15)9.3 家庭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15)9.3.1 家庭应急预案制定原则 (15)9.3.2 家庭应急预案内容 (16)9.3.3 家庭应急预案实施与演练 (16)第十章:公共卫生事件防范 (16)10.1 疫情防控 (16)10.2 食品卫生 (17)10.3 家庭公共卫生应急预案 (17)第十一章:家庭安全防范 (17)11.1 家庭防盗 (17)11.1.1 提高安全意识 (17)11.1.2 加强门窗防护 (18)11.1.3 安装监控设备 (18)11.1.4 做好邻里联防 (18)11.2 家庭防骗 (18)11.2.1 提高防范意识 (18)11.2.2 确认身份 (18)11.2.3 谨慎汇款 (18)11.2.4 保管好个人信息 (18)11.3 家庭安全应急预案 (18)11.3.1 确定应急联系人 (18)11.3.2 准备应急物资 (18)11.3.4 定期演练 (19)第十二章:家庭防灾减灾教育与培训 (19)12.1 家庭防灾减灾知识普及 (19)12.2 家庭防灾减灾演练 (19)12.3 家庭防灾减灾教育与培训体系 (20)第一章:家庭防灾减灾概述1.1 家庭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对人类生活构成了严重威胁,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承担着重要的防灾减灾责任。
防雷电安全教育培训 课件(共18张PPT)

远离金属管道、电线、电器设备等,避免雷电通过金属 导体传导到人体。
在室内不要赤脚行走,应该穿上鞋子,以减少人体与地 面的接触面积,降低被雷击中的风险。
室外活动安全避雷方法
在雷雨天气时,尽量避免在室外活动 ,特别是在空旷的场地、山顶、高楼 等地方。
防雷电安全教育培训
汇报人: 20XX-X-X
目录
• 雷电基本知识与危害 • 日常生活防雷措施 • 校园防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01
雷电基本知识与危害
雷电形成原理及类型
雷电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当雷雨云中的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通过空气放电,形成雷电。
形成原理
雷电类型
根据不同的形成机制和气象条件,雷电可分为热雷电、锋雷电(包括热锋雷电和冷锋雷电)和地形 雷电等多种类型。
输标02入题
如果发现他人被雷电击中,应该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 展开现场急救。在急救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被雷击者 的体温和呼吸,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01
03
学习掌握基本的防雷知识和自救互救技巧,可以在关 键时刻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04
在雷电天气中,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失措。正确的 应对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雷电带来的危害。
不要在树下、电线杆下、金属栏杆旁 等地方避雨,这些地方更容易吸引雷 电。
如果必须在室外活动,应该穿上绝缘 鞋或者站在绝缘垫上,避免直接与地 面接触。
如果在室外看到闪电或者听到雷声, 应该立即停止活动,蹲下身体并双脚 并拢,以减少被雷击中的风险。
交通工具内防雷策略
01
02
03
04
在雷雨天气时,尽量避免乘坐 敞篷车、摩托车等无遮挡的交
防雷安全知识飞机雷击识别与检查

看以下几张飞机遭雷击的照片:
雷击的直接影响:
1、机械损伤,在雷击所产生的电 弧作用下会造成一些蒙皮小坑或 烧熔点。损伤点可能在初始雷击 点,也可能通过传递发生在远离 初始雷击点。暴露在机身外部的 通讯导航天线常常会遭到损伤, 造成通讯导航系统故障;
雷击的间接影响:
由于雷击所产生的高压、强电流会引起对飞 机线路和系统方面的损伤。它也会引起飞机 个别部件磁化,电子设备受到干扰。有时甚 至于引起电源在遇到较低强度雷击且有较好 保护下,飞机所遭到的损伤可以减少到一个 可接受的程度,继续执行飞行。但是在低保 护或无保护装置下,它可能就会对飞机造成 永久性的损伤,影响到系统的正常工作,这 就需要做进一步的处理,甚至于更换受损部 件。
急救的第一步:脱离险境。迅速将病人转 移到能避开雷电的安全地方。
急救的第二步:对症治疗。根据击伤程度 迅速作对症救治,同时向急救中心或医院 等有关部门呼救。
对症救治时:如果患者未失去知觉,神志 清醒,曾一度昏迷,心慌,四肢发麻,全 身无力,应该就地休息1—2小时,并作严 密观察;如果已失去知觉,但呼吸和心跳 正常,应抬至空气清新的地方,解开衣服 ,用毛巾蘸冷水摩擦全身,使之发热,并 迅速请医生前来诊治;如果患者无知觉, 抽筋,呼吸困难,逐渐衰弱,但心脏还跳 动,可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如果患者已 无知觉,抽筋,心脏停止跳动,仅有呼吸 ,可采用人工胸外心脏挤压法;如果患者 呼吸、脉搏、心跳都停止,应口对口人工 呼吸和人工胸外心脏挤压两种方法同时进 行。
(12)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 视、音响等电器,不要靠近打开的门窗、金属管 道,要拔掉电器用具插头,关上电器和天然气开 关。切忌使用电吹风、电动剃须刀等。不宜使用 水龙头。
防雷知识宣传手册

品 4尽呈不要使用无防霄装淫或者防舌装罢不完备的电视、 电话等电器; 5密切注竞霄电预警信息的发布 。
习雷电是什么?
雷电(闪电)是大气中发生的激烈放电现象 , 通常在雷 雨云(积雨云)情况下出现 。 闪电按其发生的位置可分为 云内闪电、 云际闪电、 云空闪电和云地闪电。 云地闪电对 地放电时 , 会形成剧烈的热效应、 电效应 、 机械效应和电 磁效应 , 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 对人们的生活 、 生产和生命 安全有较大威胁 。
防雷知识宣传手册
冗t.... .. ·•.·• 立2乞. . . . . 户 - 戎 ·-:·'-:.·.··又七九 飞气 ·•:••会•.•俨. ••.•2•.一•3•.•·-•-_.•.•. _^^
雷电预警知识
二
,
问
旦
雷龟黄_
防 6小时内可能发生
舌电活动 , 可能会
御 造成舌 电 灾客幸
故。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舌防风工作 ;
容易遭受雷击的地点
人 江河、 湖泊 、 水库 、 池塘 、 稻田等水面及水陆交界处附近 ;
人 靠 近钢轨 、 输水金属管道附近 ;
(
A 山顶、 丘陵等地形突出的区域 ;
.
人 地下有金属矿床的地区 。
容易遭受雷击的物体
人 建筑物的房角 、 屋脊 、 屋棕 、 山墙 、 女儿墙 ; 人 建筑物顶上的排烟、 排气管道 ; 人 建筑物顶上附屈金屈物 , 如太阳能热水器等 ; 人 高大的树木 ; 人广场 、 操场等地方上的旗杆 ; 人 输配电塔(杆)和线路 , 广播电视塔, 通信基站 , 大型金属广告
雷雨时, 不要在大树下避雨
雷雨时 , 不要骑摩托车 , 不要在野 外狂奔
防雷设施检测安全操作手册

防雷设施检测安全操作手册一、前言雷电是一种强大的自然现象,可能对建筑物、设备和人员造成严重的损害。
为了确保防雷设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定期的检测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防雷设施检测工作涉及到高空作业、电气设备操作等危险因素,因此必须遵循严格的安全操作规范。
本手册旨在为防雷设施检测人员提供全面的安全指导,以保障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人员的生命安全。
二、检测前的准备工作(一)了解检测对象在进行防雷设施检测之前,检测人员应详细了解被检测建筑物或设施的结构、用途、地理位置等信息,熟悉其防雷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规范。
(二)制定检测方案根据检测对象的特点和要求,制定合理的检测方案,包括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顺序和预计检测时间等。
(三)准备检测工具和设备确保检测所需的工具和设备齐全、完好,并经过校准和检验。
常见的检测工具和设备包括接地电阻测试仪、防雷元件测试仪、游标卡尺、经纬仪、万用表等。
(四)个人防护装备检测人员应配备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带、绝缘手套、绝缘鞋、工作服等。
(五)现场勘察在进入检测现场之前,应对现场进行勘察,了解周围环境、地形地貌、电力线路等情况,评估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三、检测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要点(一)高空作业安全1、如果检测工作需要在高处进行,如屋顶、塔架等,必须使用合格的登高设备,如脚手架、吊篮、升降机等,并确保其安装牢固、稳定。
2、登高作业人员应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应固定在可靠的锚固点上,严禁低挂高用。
3、在高处作业时,应避免上下抛掷工具和物品,应使用工具袋或绳索传递。
4、遇到恶劣天气,如大风、雷雨等,应立即停止高空作业。
(二)电气安全1、在检测电气设备时,应先切断电源,并在电源开关处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识牌。
2、检测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电气知识和操作技能,严格遵守电气安全操作规程。
3、使用电气检测设备时,应确保设备的绝缘性能良好,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三)防雷元件检测安全1、在检测防雷元件时,应先对其进行放电处理,以防止残余电荷对检测人员造成伤害。
防雷安全培训制度(3篇)

防雷安全培训制度1. 前言防雷是一项重要的安全管理措施,对于保障企业和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强员工的防雷安全意识,提高员工的防雷安全知识和技能,制定本防雷安全培训制度,以规范企业的防雷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2. 培训目的本培训的目的是通过对员工进行防雷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员工对雷电灾害的认识和防范能力,增强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防雷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 培训内容3.1 雷电灾害的基本知识3.2 雷电灾害的危害与预防3.3 雷电灾害的防护设备与措施3.4 雷电灾害的应急处理4. 培训对象全体员工、特殊岗位员工(如高空作业、户外作业等)。
5. 培训方式5.1 理论培训通过讲述防雷安全知识和案例,向员工普及雷电灾害的危害、预防、应对等内容。
5.2 模拟演练组织员工进行雷电灾害模拟演练,让员工亲身参与,加深对防雷安全的理解和记忆。
5.3 实地考察安排员工到雷电灾害频发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让员工直观地感受雷电灾害的破坏力和危险性。
6. 培训周期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防雷安全培训,特殊岗位员工可根据需要增加培训频次。
7. 培训评估每次培训结束后,组织培训评估,对参训员工进行知识和技能测试,评估培训的效果。
8. 培训材料准备相关的防雷安全培训材料,包括PPT、培训手册、案例分析等,确保培训内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9. 培训记录对每次培训进行记录,包括参培人员名单、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和效果评估等,以备查阅。
10. 培训奖励对参培人员中优秀表现者进行奖励,鼓励员工积极参与防雷安全培训,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11. 培训督导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对防雷安全培训的实施情况进行督导,协助培训组织者做好培训效果的评估和培训记录的整理工作。
12. 培训后续根据培训评估结果,及时对培训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不断完善和改进防雷安全培训制度,确保培训的长期有效性。
总结:防雷安全培训是企业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防雷分类与防雷措施

防雷分类与防雷措施防雷分类与防雷措施1. 引言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它的突然而强烈的能量释放往往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不断研究和开发防雷技术和设备。
本文将介绍防雷分类和常见的防雷措施,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刻和灵活地了解这一重要主题。
2. 防雷分类2.1 天然防雷天然防雷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一些特殊地理条件或天气现象,可以减少或防止雷电的发生。
高海拔地区的气候条件往往不利于雷电的形成,因此这些地区相对较少发生雷电事故。
2.2 人工防雷人工防雷是指人们根据科学原理和工程技术,通过建设各种设备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雷击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减轻雷击带来的危害。
根据防雷装置的具体类型和应用范围,人工防雷可以分为不同的分类,如下所述。
3. 防雷措施3.1 避雷针避雷针是一种用于吸引和引导雷电的装置,将雷电引导到地下或地面上的导体中,以减少雷电对建筑物和设备的损害。
避雷针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如铜或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可以有效地吸收雷电的能量。
3.2 避雷带避雷带是一种周围环绕建筑物或设备的金属带,用于接收和分散雷电的能量。
避雷带可以通过与地下和大地连接来形成一个安全的导电路径,确保雷电不会直接击中建筑物或设备。
3.3 避雷接地避雷接地是指将建筑物或设备与大地连接,形成一个低阻抗的电流路径,将雷电的能量导入地下,以减少雷击的危害。
避雷接地通常使用导电材料,如铜或铝,通过埋入地下的大地电极来实现。
4. 防雷措施的优化4.1 制定合理的防雷计划针对不同的建筑物和设备,制定针对性的防雷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建筑物的高度、结构材料和使用环境等因素,确定合适的避雷装置和接地方式,以及必要的维护和检测措施。
4.2 定期检测和维护定期检测和维护防雷装置和接地设施是确保其正常运行的关键。
损坏或老化的设备可能会降低防雷系统的效果,甚至导致严重的雷击事故。
建议定期检查和更换避雷装置和接地设施,以保持其可靠性和安全性。
雷电防护知识科普电子书推荐

雷电防护知识科普电子书推荐雷电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现象,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都可能遇到雷电天气。
为了增加大家对雷电的认识,提高雷电防护意识,本文推荐几本专门介绍雷电防护知识的科普电子书,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雷电防护常识。
1. 《雷电防护百科全书》《雷电防护百科全书》是由中国气象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专门介绍雷电防护知识的电子书。
该书囊括了雷电基础知识、雷电防护设施建设、雷电故障分析与处理等方面的内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图文并茂的方式,系统地讲解了雷电的形成原理、防护原理和防护措施。
读者通过学习该电子书,可以全面了解雷电防护的重要性,掌握雷电防护技巧,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
2. 《雷电安全使用手册》《雷电安全使用手册》是一本适用于广大群众的电子书,由国家气象局编制发布。
该手册分为多个章节,包括雷电的危害与形成、雷电天气的识别与警示、雷电事故的预防措施等内容。
同时,该手册还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了雷电事故中常见的危险行为和防范措施,让读者可以通过学习他人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加强对雷电防护的重视,并能在生活和工作中采取恰当的防护措施。
3. 《雷电防护指南》《雷电防护指南》是由中国气象局防雷中心编写的电子书,旨在帮助大家了解雷电形成的原理和防护的基本知识。
该指南详细介绍了雷电的特点、雷电的危害、雷电事故的防控措施等内容。
此外,该指南还包括了雷暴天气应对的紧急救援知识,供读者在雷电天气来临时能够做到及时应对和自救互救。
通过阅读《雷电防护指南》,读者能够全面了解雷电防护的基本知识,提高自身对雷电的认知和防护能力。
4. 《雷电防护技术手册》《雷电防护技术手册》是一本以工程技术为主题的电子书,由国家防雷中心编著。
该手册系统介绍了雷电与防雷的基本概念、雷电危害及其测试技术、防护设计和施工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书中结合工程实践,提供了大量的实用案例和技术指导,为读者提供了从事雷电防护工作的参考资料。
读者通过学习该手册,可以了解雷电防护工程的要点和技术,提高对雷电防护措施的设计和实施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汛防雷安全手册第一部分防汛知识问答一、暴雨预警信号是如何分级的?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1、暴雨蓝色预警信号标准: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2、暴雨黄色预警信号标准: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3、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标准: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4、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标准: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二、防范暴雨、洪水自防自救措施有哪些?1、暴雨、洪水发生前:(1)房屋不应选择在低洼地带、山体滑坡威胁区域的房屋。
每年夏初,应对房前屋后进行检查,留心附近山体变化,看山上是否有裂缝滑坡迹象,查看房子地基和房子本身的变形情况。
如果降雨较大,要查看房屋四周有无积水,排水是否畅通,防止山洪冲击或浸泡房屋;对应急情况下的撤离方向和地点要做到心中有数。
(2)检查用电线路和设施,低洼地区要重点检查,采取适当防范措施,对失修、老化而未及时更换的线路和设施,应提前关闭电源。
(3)宜避免外出,做好预防暴雨的准备工作。
行路、车辆行驶应远离危险建筑设施(如危房、危墙、广告牌等),遇低洼积水应绕行,避免强行通过。
2、暴雨洪水发生后:(1)发现重大暴雨、洪水征兆或已经发生暴雨、洪水灾害时,应冷静沉着、果断应对,在防止和延缓险情、灾情扩大的情况下,需要施救时,应尽快将信息传递出去,引起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争取救援,或及时拨打110、120、119或其他社会求助电话,说明事发的详细地点、险情程度、被困人数、联系电话等。
(2)在紧急情况下,头脑应冷静、行动应快速。
暴雨洪水突发性强,陡涨陡落,但持续时间长。
当在河道内进行施工或拟过河时发现河道涨水,要迅速撤离,不可麻痹迟疑。
汛期河道涨洪时,千万不要强行过河,要耐心等河水退了以后过河,或长距离绕行过河。
(3)在发生暴雨、洪水时,避雨要远离高压线路、杆(塔)、电器设备等危险区域。
雷雨时要关闭手机。
(4)在室外工作的应就近避雨,车辆应选择安全行驶路线或就近在安全场地停放。
(5)当积水深度接近车辆底盘时,驾、乘人员下车时应双脚同时着地,离车迅速到安全场所。
(6)当房屋内的进水深度将达到最低电源插座高度或带电设备前,应立即切断电源。
第二部分:預防强雷鸣闪电的安全知识问答一、雷电预警信号是如何分级的?雷电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1、雷电黄色预警信号标准:6小时内可能发生雷电活动,可能会造成雷电灾害事故。
2、雷电橙色预警信号标准: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很大,或者已经受雷电活动影响,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比较大。
3、雷电红色预警信号标准: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非常大,或者已经有强烈的雷电活动发生,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
二、預防强雷鸣闪电的相关安全知识问答1、哪些地方容易遭受雷击?一般来说,雷击容易发生在土壤电阻率较小和土壤电阻率变化明显的地方。
有金属矿藏的地区、河床、地下水出口处、山坡与稻田接壤处、山坡和山脚下,河边、湖边、海边、低洼地区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都是容易遭受雷击的地方。
一些孤立的铁塔、烟囱等高大建(构)筑物,也容易遭受雷击。
当雷雨来临时,由于树木比较高大,容易接闪雷击。
在雷雨天应远离高大树,并尽可能下蹲,双脚并拢。
2、遇到强雷鸣闪电时应注意什么?(1)应密切关注天气,尽量避免室外工作或进行其他活动。
如有强雷鸣闪电时,你正在房间里,建议不要冒险外出。
应当留在室内,关好门窗,不宜使用电视机、音响、电脑等电器,拔掉电源插头,不宜淋浴。
处在室外且附近没有安全避护场所的应尽快返回。
强雷鸣闪电时,定不要使用手机!(2)如在野外,应立即寻找以装有避雷针的、钢架的建筑物,作为避雷场所,具有完整金属车厢的车辆也可以利用。
当雷鸣电闪(亦称雷暴)天气结束后,在室内(建筑物)或车内躲避的员工不要轻易离开遮蔽物。
般情况下,直到30分钟内没有看到闪光或听到雷声,才算过了雷暴危险时期。
(3)没有蔽护所时,千万不要靠近空旷地带或山顶的孤树,这里最易受到雷击。
不要呆在开阔的水域和小船上;尽量避开高树林子的边缘,电线、旗杆的周围和干草堆、帐篷等无避雷设备的高大物体附近,不要靠近铁轨、长金属栏杆和其他庞大的金属物体,山顶、制高点等场所也不要停留。
不要在树木、塔吊、变压器下及孤立的棚子和小屋里避雨,应当尽快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者汽车内,并关好门窗。
(4)雷电期间,最好不要骑自行车和摩托车:在空旷场地不要打伞,发现雷电时不要把铁锹、锤子等施工工具、带金属顶的伞、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等扛在肩上;不要携带金属物体在露天行走:不要靠近避雷设备的任何部分。
(5)切断危险电源,远离电线、变压器等带电设备,远离杆(塔)、烟囱、旗杆、各种天线等高大物体,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引下线,远离铁丝网、水管、金属门窗和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6)驾、乘人员不要将肢体伸向车外,上下车时应双脚同时离地或离车。
(7)如果置身空旷处,电闪雷鸣时若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时,应采取尽量降低重心和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即蹲下,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向前屈,千万不要躺在地上、壕沟或土坑里,如能披上雨衣,防雷效果就更好。
3、在恶劣天气中应掌握哪些最基本的防触电常识?(1)大风、雷雨等恶劣天气中,应尽量减少外出,如必须外出行走时,应仔细地观察地形、谨慎行路,以免踩到电线。
应避免在杆(塔)等电力设施附近走动,遇到垂落的电线应绕行。
(2)外出行走时不要赤脚。
(3)在室内,如遇雷雨大风天气,应及时将正在运转的家用电器关闭,并拔出插头;不要赤手赤脚的去修理家中带电的线路或设备;如果不慎室内浸水,应立即切断电源,以防止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因进水、绝缘损坏而发生事故。
(4)雨天在室外行走时,要注意观察,不要与路灯杆、信号灯杆及落地广告牌的金属部分接触,有积水的地方应绕行。
4、防范电气火灾事故的措施有哪些?(1)入室电源线应避免过负荷使用,破旧老化的电源线应及时更换,以免发生意外;入室电源总保险与分室保险应配置合理,使之能起到对家用电器的保护作用。
(2)房间内隐藏在墙内的电源线要放在专用阻燃护套内,电源线的截面应满足负荷要求。
(3)家用电器设备、暖气设备定要远离煤气罐。
煤气管道发现煤气漏气时应先开窗通风,千万不能拉合电源,并及时请专业人员修理。
(4)使用电熨斗、电烙铁等电热器件,必须远离易燃物品,用完后应切断电源,拔下电器插头以防意外。
(5)遇有家用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救火,切忌直接用水扑灭,以防触电。
第三部分雨天行车、行人安全知识问答1、夏季雨天时,机动车驾驶员应注意哪些问题?(1)雨刮器最好年换。
(2)定期检查前风挡处的防水槽排水是否通畅。
(3)定期检查轮胎磨损情况。
(4)保持足够的车辆间安全距离。
(5)变道时应多看、多观察。
(6)夜雨、阴天行车,及时打开夜间行车灯。
(7)见到积水处不要左闪右避。
(8)不要高速过水沟、水坑。
2、夏季遇有大雨时,机动车驾驶员应注意哪些问题?(1)保持良好的视野。
(2)防止车轮侧滑。
(3)低速档缓慢行驶。
(4)防止涉水陷车。
(5)不宜加速超车。
(6)防止行车中撞人。
3、雨天骑自行车(或电动车)应注意什么?(1)尽量减低车速、降低重心,可以使骑自行车平稳。
(2)雨天骑自行车(或电动车)不要着急,并注意观察,缓慢骑行,避免摔倒。
(3)尽量避开有积水的路面,避免水下障碍物或坑陷。
(4)与前面的自行车(或电动车)应保持3米以上的距离,防止前车滑倒而绊倒自己。
(5)不要急刹车,这样容易使车辆打滑,失去平衡,应缓慢骑行,遇见情况早下车。
(6)转弯时注意观察左右情况,尽量避免急转弯,在道路许可范围内转弯半径越大越安全,尽量使自己的重心保持平稳。
3、雨天行路时应该注意什么?(1)在道路上行走必须走人行道。
没有人行道的,必须靠路边行走。
(2)不要穿越、倚靠人行道、车行道和铁路道口的护栏。
(3)遇到红灯或禁止通行的交通标志时,不要强行通过,应等绿灯放行后通行。
(4)遇有风雨天气要尽量减少外出。
确需外出的,要尽量选择乘坐大、中型客运车辆和公交车辆,避免和减少乘坐小型、微型交通工具。
(5)如遇大雨天气,行人可选择一处地势较高的位置避雨,尽量不要在树下停留避雨。
四、防汛知识常识1、防汛的方针是什么?答: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
2、防汛工作的原则是什么?答:团结协作,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3、防汛工作中一般把防汛水位定为哪三级?答:设防水位、警戒水位、保证水位。
4、防汛抢险中的“五时”、“五到”是什么?答:五时:黎明时、吃饭换班时、天黑时、刮风下雨时、落水时。
五到:眼到、手到、耳到、脚到、工具料物随人到。
5、查险时什么是三清三快?答:三清是:出现险情要查清、报告险情要说清、报警信号要记清;三快是:发现险情快、报告快、抢护快。
6、何为防汛?答:为防御洪水,预防或减轻洪水灾害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称为防汛。
7、防汛工作的“五落实”、“六到位”各是什么?答:五落实:即思想组织、工程、工具料物、防汛技术、责任制落实。
六到位:思想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技术到位、物料到位、预警迁安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