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结构导图及复习总纲!(附电子版)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图必修3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图必修3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图必修3一、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1. 古埃及文明- 尼罗河的重要性- 法老制度- 金字塔的建造与意义2.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苏美尔人的贡献- 汉谟拉比法典- 巴比伦王国的兴衰3. 古代印度文明- 印度河流域文明- 吠陀时期的社会结构- 佛教的起源与传播4. 古代中国文明- 夏商周三代的更迭- 青铜文化与甲骨文-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二、希腊与罗马的古典文明1. 古希腊文明- 城邦制度的特点- 斯巴达与雅典的对比- 希腊哲学与科学的发展2. 古罗马文明- 罗马共和国的政治结构 - 罗马法的基本原则- 罗马帝国的扩张与衰落三、中世纪的欧洲1. 封建制度的确立- 封建社会的土地关系- 骑士文化与城堡的作用2. 教会的权威与影响- 教皇与教会的权力- 十字军东征的背景与影响3. 文艺复兴的兴起- 人文主义的兴起- 艺术与科学的革新四、近现代历史的重要转折点1. 文艺复兴至启蒙运动- 科学革命的影响- 启蒙思想家的主张2.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起源与特点 -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3. 法国大革命- 革命的起因与过程- 拿破仑时代的欧洲4. 世界一战与二战- 战争的原因与结果- 国际关系的变化五、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1. 冷战的起源与过程- 苏联与美国的对峙- 核武器竞赛与太空竞赛2. 殖民体系的解体- 非洲与亚洲的独立运动- 冷战对殖民地独立的影响3. 冷战后的国际秩序- 单极世界与多极世界的辩论 -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六、现代科技与社会变迁1. 信息技术革命- 互联网的发展与影响- 数字时代的社会变革2. 全球化与反全球化- 全球化经济与文化的影响 - 反全球化运动的兴起3.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气候变化的挑战-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实践以上是对高中历史必修3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从古代文明的起源到现代社会的变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方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历史知识框架。

(完整word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体系结构框架图.docx

(完整word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体系结构框架图.docx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体系结构框架图第十四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十五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十六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十七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十八单元近代以来的世界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十九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建国以来的重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现代大科技成就
中国—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的科——“百花齐放,技教百家争鸣”育

文学
艺术—现代教育
的发展—“双百”方针的提出——曲折的年代
—文艺的春天
—人民教育的奠基——动乱中的教育—教育的复兴。

高中历史必修三各章框架图汇总

高中历史必修三各章框架图汇总

⾼中历史必修三各章框架图汇总历史必修三知识结构重点:“百家争鸣”局⾯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孟⼦、荀⼦、⽼⼦和韩⾮⼦思想的主要内容。

难点: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重点: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主张,西汉教育制度的初步建⽴。

难点: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重点意⼤利的⽂艺复兴、德意志的宗教改⾰。

难点⽂艺复兴的实质、认识⽂艺复兴和宗教改⾰时期的⼈⽂主义。

重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难点启蒙运动与⽂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第六单元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1.罗斯福新政(1933—1939年)(1)背景:世界经济⼤危机下胡佛的⾃由放任政策使美国经济病⼊膏肓。

资本主义制度⾯临崩溃的边缘。

(2)特点:国家全⾯⼲预经济。

(新政的“新”之处)(3)过程:两个阶段及阶段成果第⼀阶段:1933年3⽉到1935年初,主要是采取应急措施,直接稳定⼈⼼,摆脱危机;第⼆阶段:1935年到1939年,主要是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

(4)主要措施:整顿银⾏、恢复⼯业⽣产(中⼼措施)——《全国⼯业复兴法》)、调节农业⽣产——《农业调整法》、举办救济和公共⼯程(作⽤:增加就业,刺激消费,恢复⽣,稳定社会秩序。

)、保护劳⼯权利、建⽴社会保障体系。

(5)实质:资本主义⽣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6)影响:①在⼀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产⼒的发展。

②缓和了社会⽭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③从深远影响看,开创了国家⼲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战后的欧美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

(7)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6.了解⼆战后美国经济发展:(1)⼆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表现: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20世纪50-70年代初,⾼速发展的黄⾦时代;20世纪70年代滞胀;20世纪80年代⾛出衰退;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时代。

(2)90年代新经济:克林顿的政策“宏观调控、微观⾃主”,其宗旨是既反对完全的⾃由放任,⼜反对过度的⼲预,结果实现了“经济增长的同时伴随着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被成为新经济时代。

高中历史 必修3 大事年表 思维导图

高中历史  必修3  大事年表  思维导图

‎220~589年
‎西欧开始进入封建时期
‎欧洲文化的发展受到封建神学的钳 ‎制
‎5世纪
‎581~907年
‎907~1368年
‎意大利文艺复兴 ‎薄伽丘创作《十日谈》
‎14~15世纪
‎马丁·路德 ‎欧洲宗教改革 ‎16世纪
‎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17世纪初
‎创立经典力学 ‎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687年
‎概况
‎1997年 ‎中共十五大对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
‎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2002年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共十六
‎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2003年 ‎中国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地面
‎苏格拉底 ‎柏拉图
‎智者学派
‎欧洲人文主义萌芽 ‎公元前5~前4世纪 ‎远古~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21~220年
‎欧洲的浪漫主义音乐
‎19世纪
‎雪莱
‎海涅 ‎19世纪30年代
‎拜伦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1831年
‎柴可夫斯基 ‎俄国民族乐派 ‎19世纪中后期
‎巴尔扎克
‎列夫·托尔斯泰 ‎现代主义文学
‎安徒生
‎列宾
‎米勒
‎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
‎莫奈
‎梵高
‎威尔第 ‎比才
‎欧洲
‎19世纪
‎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
‎部矛盾问题》的讲话
‎1964年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5年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
‎实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 )
‎1970年 ‎1973年 ‎1977年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袁隆平选育杂交水稻成功 ‎高考制度恢复

(完整)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体系结构框架图

(完整)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体系结构框架图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体系结构框架图第十四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十五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十六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十七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人民教育的奠基——动乱中的教育—教育的复兴现代中国
的科技教育与
文学艺术—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方针的提出
——曲折的年代—文艺的春天—现代教育的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结构图-(30832)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结构图-(30832)

历史必修三知识结构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和韩非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难点: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重点: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主张,西汉教育制度的初步建立。

难点: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基本内容。

难点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历史地位。

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

难点探究进步思想主张形成的原因与进步思想的评价。

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难点哲学观点比较抽象、难懂。

重点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德意志的宗教改革。

难点文艺复兴的实质、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

重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重点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

难点古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

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

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重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难点理解“书画同源”。

重点伽利略对物理学发展的重大贡献;经典力学的建立;相对论的提出;量子论的诞生。

难点物理学各阶段发展的原因;对科学发展创新性的理解。

重点达尔文进化论产生的历史条件及进化论思想的影响难点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内容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时代被称为“电气时代”的原因。

重点“师夷”与“制夷”的关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在洋务运动中的作用;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难点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认识近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重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内容。

难点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分析与评价。

重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经过;毛泽东思想的内容。

难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三会考复习知识框架.

高中历史必修三会考复习知识框架.

必修三知识结构框架第一单元一、百家争鸣背景:生产力发展,诸侯争霸(政治、经济大变革);士阶层的活跃;“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评价: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二、儒家学派创立:春秋孔子:仁(核心)、克己复礼、德政、有教无类战国:发展孟子:仁政、性善论、民贵君轻(民本思想)荀子:仁义、王道;性恶论;君舟民水三、法家学派集大成者:韩非子核心:法治顺应大一统专制国家发展趋势四、汉代儒学董仲舒新儒学(糅合道法阴阳)主张:⑴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目的:加强中央集权)⑵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目的:加强君权)⑶三纲五常(目的:加强君权,稳定统治秩序)作用: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五、明清进步思想家原因: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矛盾尖锐;资萌芽,市民工商业者的要求1、黄宗羲主张:抨击君主专制;“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2、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开一代朴实学风先河3、王夫之:唯物思想家评价:对儒学的批判继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第二单元一、古希腊苏格拉底背景: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主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评价: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二、文艺复兴(14-17世纪)背景:意大利资萌芽出现;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要求(反封建教权);意大利有较多的古典文化遗存核心思想:人文主义实质: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代表人物:文学三杰但丁:《神曲》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用人的学问取代神的学问)薄伽丘:《十日谈》拓展:英国的莎士比亚三、启蒙运动(17-18世纪)兴起:英国高潮:法国背景: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反封建要求强烈;自然科学的发展核心思想:理性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不同:既反封建教会,又反封建君主专制既批判封建制度的黑暗,又提出新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蓝图代表人物:1、伏尔泰反对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法律是理性的体现评价: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资产阶级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3、卢梭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启蒙运动的评价实质: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欧洲:资革命时代的到来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斗争后世:追求解放的思想武器,推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第五单元一、维新变法思想康有为:托古改制,“思想界之大飓风,火山大喷火”梁启超:兴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严复:封建君主是窃国大盗,国家属于人民作用:思想启蒙;人民觉醒;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二、新文化运动前期直接原因:尊孔复古的逆流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核心思想:民主和科学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就道德(“打到孔家店”,对传统儒学彻底批判)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学革命)胡适:主张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鲁迅:新文学的典范(反封建与白话文相结合)评价:猛烈冲击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青年人思想空前解放;知识分子得到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局限性: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三、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李大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旗帜《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第六单元一、孙中山与三民主义1、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内容:民族主义(民族革命):推翻清政府民权主义(政治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核心)民生主义(社会革命):平均地权实践: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评价: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和要求;中华民族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局限:没有明确反帝和彻底的土地纲领2、新三民主义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内容进步之处: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民族主义:明确反帝民权主义:普遍的民权民生主义: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实践:北伐战争(国民大革命)评价: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目标,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有本质区别)二、毛泽东思想1、萌发时期(1921-1927年)中共成立到国民大革命失败《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主张:中共要掌握革命领导权,依靠农民2、寻找道路(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实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3、成熟时期(正式形成)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主张:中国革命分两步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4、中共七大 1945年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评价: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体系结构框架图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体系结构框架图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体系结构框架图第十四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十五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十六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十七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十八单元近代以来的世界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十九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人民教育的奠基——动乱中的教育—教育的复兴现代中国
的科技教育与
文学艺术—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方针的提出
——曲折的年代—文艺的春天—现代教育的发展。

高考状元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框架体系

高考状元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框架体系

专业知识 整理分享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体系结构框架图 第十四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专业知识 整理分享
第十五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专业知识 整理分享
第十六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专业知识 整理分享
第十七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专业知识 整理分享
第十八单元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专业知识 整理分享
第十九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人民教育的奠基——动乱中的教育
—教育的复兴现代
中国
的科技教育与
文学
艺术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方针的提出——曲折的年代—文艺的春天—现代教育的发展。

高中历史人教必修3各单元知识框图

高中历史人教必修3各单元知识框图

影视
电影(1895法)、电视(20C.20S.中) 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 前5世纪 人
西 否定神的意志,重视人的作用


人 兴起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人性

文 把人从封建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14

精 神 的 起 源

传播 发展
宗教改革:因信称义
17 世
摆脱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和经济掠夺 纪
立 了 人 类 的


其 成熟
发 弘扬

启蒙运动:理性主义

春秋

传 统
战国


西汉
百家争鸣
孔子
儒学产生(政治、 思想、教育、人性)
蔚然大宗
孟子、荀子
(政治、 人性)
正统主流 董仲舒

(政治、思想、道德)

宋朝



明朝
理学阶段
二程、朱熹
(世界观、认识论)
心学阶段
陆九渊、王阳明
演 变 明清之际
批判继承
李贽、黄宗羲、 顾炎武、王夫之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
诞生:井冈山时期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成熟:延安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发展:解放战争、 建国后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和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发端:十一届三中全会
提出:中共十二大、十三大
形成: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十五大

核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成 果
认识:立足国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现 代
“两弹一星”1964、20C.60S.、197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三知识结构导图及复习总纲!(附)
宇宙山河烂漫,
生活点滴温暖,
都值得我前进。

——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和韩非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主张,西汉教育制度的初步建立;
难点: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专题二、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专题三、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古代文学特色:
①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变革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孔子编订整理《诗经》作为德行教化文本,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

②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恢宏气势的时代。

③唐朝的繁盛与科举制度的最终形成,促成了唐诗的繁荣。

④唐宋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形成,使传奇小说、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

⑤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使得反封建的小说、戏剧走向繁盛。

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不一样作用的原因和启示。

原因: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

西方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很快,日益瓦解封建经济、封建制度。

启示:科技发明能否发挥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往往取决于包括社会制度、经济水平、思想观念等多种社会条件的制约。

专题四、近代以来的科学发展历程
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①牛顿力学体系把天上、地上的物体运动概括在统一的理论中,同时,牛顿力学也得到验证。

从此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并不断向前发展。

②达尔文进化论认为: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③可见,牛顿把神从无生命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生物进化论则把神从有生命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后者最终完成了驱逐上帝的使命。

宗教与科学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不同:宗教:神创论科学:进化而来
产生这种不同的根源: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差异
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①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
②改变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③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丰富了人们生活。

专题五、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专题六、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专题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艺术
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注:“必修三”即可
,,,
:gels-ln;
QQ:2249212081好友申请备注:年级+家长/学生+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