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标准答案.doc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df610f6aef8941ea66e0505.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绪论1、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答:一、历史必然性: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这一不可克服的矛盾,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及对新的世界观的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科学基础。
二、当代适用性:1、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类智慧的高峰,成为时代的旗帜,指引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民努力奋斗的武器强大思想。
3、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全球化问题、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论述,不断地为现实社会所证实,并继续影响着当代许多社会科学家,对当今的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eb54a22b160b4e777fcfa1.png)
绪论1、1999年,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的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第一思想家”进行了校内征询和推选.投票结果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随后,英国广播公司以同一问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一个月下来,汇集全球投票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牛顿和达尔文位列第三和第四。
试结合你对马克思的认识,以及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1)马克思主义教给我们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2)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提供了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3)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人生的有益启迪2、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你怎么评价这样的观点?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理论的阶级性和科学性是相容的:①历史上的进步阶级,其利益与社会发展方向一致,能够提出具有科学性的理论观点②无产阶级代表着人们的利益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能够提出合理的科学理论③自从有阶级以来,理论的科学性总是与一定的阶级性联系在一起的。
(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①马克思主义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②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革命理论。
③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3、马克思17岁时在自己的中学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请阅读马克思的这篇作文,并结合你对马克思一生奋斗历程的了解,谈谈你能从中得到怎样的人生启迪。
从马克思主义的这篇作文中得到的人生启迪;(1)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2)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努力工作。
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版(修订版)
![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版(修订版)](https://img.taocdn.com/s3/m/9c2b5f0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5b.png)
第七章1、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何本质区别? 无论托马斯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还是圣西门的“实业制度”和欧文的“和谐公社”,它们都向我们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压迫和社会不平等现象的理想社会形态,但是,在对未来社会理想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第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未来社会理想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而空想社会主义者则将其建立在唯心史观之上。
恩格斯曾经指出,空想社会主义者和十八世纪的启蒙学者一样,他们把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建立于所谓“永恒真理”、“永恒正义”和“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的理性原则之上。
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则在分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基础上,把对未来社会的理想牢牢地构筑于唯物史观的基地之上。
第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看成一个历史的必然过程,这一过程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决定的,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但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则把未来理想社会看成是某些“天才人物”的创造发明,因而纯粹是一种偶然的现象。
第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认为,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建设是由未来的社会实践决定的,我们只能对未来的社会作大致的构想,而且这些构想也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
但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却从主观愿望出发,为未来理想社会制定了一个极其细致详尽的蓝图,正如恩格斯所说的,这样的蓝图“越是制定得详尽周密,就越是要陷入纯粹的幻想。
”2、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又要人们去努力追求?既然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是个漫长的过程,为什么又说“共产主义渺茫”论是错误的?请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予以正确解答。
(一)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问题(1)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中一个首要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个问题的论证,主要是从历史考察、现实分析和价值判断等三个方面展开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a54122af45b307e87197d5.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法国思想家雅克·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列举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不能解决的十大祸害。
他认为,面对这十大祸害,人们只有求助于马克思主义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其之所以能够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阶级根源、自然科学条件和理论基础,也与马克思和恩格斯个人品质分不开的。
1.历史背景。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欧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已占统治地位。
首先由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迅速地发展起来,另一方面也使资本主义社会性的制度固有矛盾明朗化,尖锐化。
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开始激化,这一矛盾的加剧必然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它永远不能根治这种致命的绝症。
这一事实不仅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而且进一步表明,私有制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到了极端。
资本主义国内市场和海外贸易的发展,更加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这样,社会发展的唯物辩证性质就比以前更加明显地揭示出来了。
这一切都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条件。
2.阶级基础。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从19世纪30年代起,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831-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的武装起义,1836年英国的宪章运动,1844年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提出了反对私有制社会的战斗口号,提出建立人民宪章的主张。
这些斗争震撼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标志着无产阶级已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无产阶级为实现摧毁旧世界、创立新社会、变奴隶为主人的历史使命,迫切需要一个能够正确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利益的科学理论来指导。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02862bbd64783e09122ba7.png)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答:(1)必须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所以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言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针对特定历史条件的一些具体论述可能不再适用,而新的实践又会提出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马克思主义通过对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深入而全面的分析,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人类社会的本质,即“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的实践性本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志
复制网址隐藏签名档小字体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日志列表
[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1
编辑 | 删除 | 权限设置 | 更多▼ 设置置顶
推荐日志
转到私密记事本
转载自 尘埃落定 转载于2009年12月17日 19:02 阅读(0) 评论(0)
分类: 天下杂侃 权限: 公开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答: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以及选择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以及选择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87cbe0524de518964b7d65.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以及选择题答案(老师课上资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1.在人类新千年到来之时,西方媒体纷纷推选千年风云人物。
在英国广播公司和路透社等媒体的评选中,多次名列千年思想家前两位的是( )A.马克思、爱因斯坦B.牛顿、爱因斯坦C.马克思、牛顿D.达尔文、牛顿2.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曾经被称为“时代的歌中之歌”的是()A.《共产党宣言》B.《资本论》C.《反杜林论》D.《国家与革命》3.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A.《共产党宣言》B.《资本论》C.《反杜林论》D.《国家与革命》4.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部分的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人类学5.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6.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的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历史学7.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A.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致力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C.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政党执政D.致力于消灭私有制和剥削现象8.关于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影响的错误理解是()A.证实了马克思主义B.证伪了马克思主义C.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D.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9.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10.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完整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是()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B.《共产党宣言》C.《德意志意识形态》D.《资本论》11.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B.唯物论和辩证法C.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D.劳动价值论和科学社会主义12.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A.实践性B.科学性C.革命性D.阶级性13.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D.科学社会主义14.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是()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B.《共产党宣言》C.《德意志意识形态》D.《资本论》15.马克思“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B.《共产党宣言》C.《德意志意识形态》D.《资本论》16.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根本的方法是:()A.理论联系实际B.分析与综合 C .归纳与演绎 D.历史与逻辑的方法17.从( )上讲,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与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9a37a590c69ec3d5bb75cd.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解答: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
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及其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作了完全科学的论述,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获得新发展的最重要和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
这些科学成果,为工人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以上所述的四个方面,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实现了严格的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高度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从总体上把握的马克思主义。
3、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对待自己理论的态度,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__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__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64975f126c175f0e7cd1371b.png)
课后习题目录绪论1、(教材P20略)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第一章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突显期,处理得好,就能顺利发展,处理不好,将对经济社会产生不利影响。
我国已进入这一时期,请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
(见下题)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5、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6、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7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辨证关系8、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原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二章1、蚂蚁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光线,但我们能证明蚂蚁看见而我们看不见的东西,且这种证明只能以人眼睛所造成的知觉为基础,这说明人眼的特殊构造不是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
据此说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56)2、互联网既可用来传播先进文化与观念,也可用来散布文化垃圾。
运用实践和认识相互关系的原理,分析互联网对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影响?当代大学生对互联网的发展应树立怎样的价值观?3、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
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
结合马克思的论述,谈谈如何理解哲学上的价值和价值评价的含义?或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P72-73)4、为什么说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P58)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P66-67)6、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7、如何理解真理与价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8、当代大学生面向未来应当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第三章1、马克思认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一一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93f6af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34.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含答案.1、“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答案】D2、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基本原则的哲学基础是()A.矛盾特殊性原理B.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相结合的原理C.矛盾共性与个性辩证统一的原理D.矛盾发展不平衡原理【答案】C3、实践的主体是()A.绝对精神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C.人D.人的意识【答案】B4、辩证法所说的否定是指在事物发展中()A.简单地宣布某一事物不存在B.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C.要对旧事物采取全盘否定、抛弃的态度D.要对一切现存事物都特怀疑的态度【答案】B5、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A.具体劳动B.剩余劳动C.商品的生产形式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答案】A6、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A.社会历史现象的知识总汇B.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C.生产发展的理论D.经济关系的学说【答案】B7、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答案】A8、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话表明()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答案】B9、生产力的客观性在于()A.它是构成生产关系这种物质关系的基础形式B.它是人们在生产中所结成的物质关系C.它是一种人们不能选择的既得的物质力量D.它的实体就是客观自然界【答案】A10、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是()A.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B.允许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立执政C.不受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约D.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答案】D11、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可以()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C.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D.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答案】C12、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A.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B.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C.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D.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答案】A13、美国采取权力制衡的组织形式,其中立法权属于()A.国会B.总统C.最高法院D.最高检察院【答案】A14、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答案】A15、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答案】D16、实践是指()A.个人的生活活动B.一切有利于自己的活动C.人有目的的、达到真理性的认识活动D.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答案】D17、“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物质生产的发展藉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答案】D18、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A.人力、风力、畜力等之和B.各种力量之和C.各种知识之和D.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答案】D19、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A.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推动社会历史前进B.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C.人民群众的行动就是社会规律D.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创造者【答案】B20、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是()A.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B.允许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立执政C.不受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约D.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答案】D21、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答案】D22、社会各种矛盾中最基本的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关系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D.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答案】A23、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所以叫不变资本,是因为(A)A.它在资本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中不起任何变化B.它的价值不会转移到新产品中去C.它的价值会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但价值量不发生变化D.它的实物形态不发生任何变化,永远存在【答案】A24、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解答
![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74ce14c06137ee06eff918c2.png)
律规展发其及界世质物 章一第
。化 俗庸、化单简新创论理把能不�作工的巨艰而肃严分十是新创论理行进义主思克马对�4� 。承相脉一、继相后前点观的人始创义主思克马与须必义主思克马展发和富丰�3� 。题课究研的出提义主思克马向化变的践实和代时今现确明�2� 。遇机展发的好极着临面又�战 挑重严折临面既义主思克马�化变大重的目注人引多许了生发史历界世代时今当�1� �答 92P�义意大重的义主思克马展发和富丰中践实在代当识认何如、01 。向倾种两义主条教和义主验经对 反须必中作工际实在‘际实想思和际实作工、际实会社析分和察观去�导指为作理原本基的 义主思克马把是就�际实系联论理谓所�法方本根的义主思克马习学是际实系联论理�2� 。质素的人高提面全�具工大伟的界世造改和 界世识认握掌�观值价、观生人、观界世的确正立树�是的目的义主思克马习学�1� �答解类人和级阶人工于关是义主思克马
论绪
料资考参流交习学
61 / 2
26P-16P。义意导指的设建化代现 义主会社对理原的一统相论点重和论点两、理原的系关证辩性殊特和性遍普的盾矛明说、5 。系关的因外因内明说�际实的面方化文想思、治政、济经会社合结 ro 际 实人个合结可。用作其而因内过通因外�三第�因原的位二第是�件条的化变展发物事是因 外�二第�因原的位一第是�据根的化变展发物事是因内�一第�系关的因外和因内)2( 。力动的展发物事为成能才起一在合结者二有只�用作起地立孤能不都 性争斗和性一同的盾矛�三第�用作的中展发物事在性争斗的盾矛�二第�用作的中展发物 事在性一同的盾矛�一第�明说以加点几下以从应�力动的展发物事是盾矛于对�1� �答 。系关的因外和因内明说际实合结�力动的展发物事是盾矛解理何如、4 。题问看点观的盾矛杀抹、的止静的立孤用对反�题问看点 观的盾矛、的化变展发、的系联用持坚明说�际实活生习学作工人他 ro 人本合结�3� 。力动的展发物事是盾矛认承否是于在�歧分本根或点焦的争斗者二�2� 。立对的盾矛部内物事认否和盾矛部内物事认承�三第�立对的点观变不止静和点观化变 展发�二第�立对的点观立孤和点观系联�一第�立对的学上而形与法证辩物唯�1� �答 55P-45P。学上而形服克、法证辩物唯持坚能才样 怎中活生作工。习学在们我明说并�歧分本根和立对的学上而形与法证辩义主物唯述试、3 。展发和存生能才�动活践实的式形种各事从断不有只人�式方在存的人是践实�3� 。的造创动活践实的们人是史历会社�2� 。然自化人和然自在自为化分界然自使�动活 践实的人于由。然自化人的系联相动活践实的人与是界然自的中其于活生所们人�1� �答 74P。界世质物的系联相践实与是界世的中其于活生人明说际实合结、2 。性限局的态形质物的体具种几某 或种一某为结归原本的界世把义主物唯旧了服克又 �点观误错的题问质本界世于关义主心唯 和论元二了对反既�点观本基的题问质本界世于关义主物唯史历和义主物唯证辩�3� 。 �义主 心唯观客和义主心唯观主� 式形本基种两的义主心唯和 �义主物唯史历和义主物唯证辩的代 现�义主物唯学上而形的代近�义主物唯素朴的代古�态形本基种三的义主物唯�2� �神精/质物是原本�点观本基的义主心唯和义主物唯�1� �答 93P-73P。题问质本的界世了释 解地学科义主物唯证辩明说�态形本基的自各其及点观本基的义主物唯和义主心唯合结、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答案(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答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cf9487054a7302768e99396e.png)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思考题及其参考答案第一套(一)单项选择(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5.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的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参考答案] 1.D 2.A 3.A 4.A 5.C(二)多项选择(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包括()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B.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的列宁主义思想C.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2.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包括()A.从创始者的认识成果讲,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B.从阶级属性讲,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C.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科学理论D.从主要构成讲,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参考答案] 1.ABCD 2.ABCD(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出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a3c6214b73f242336c5fed.png)
马克思第一章1~5:DCBBC 6~10:CBCAB 11~12:CD13:AC 14:AB 15:BCD 16:BDE 17:AD 18:BDE 19:AD 20:ABC 21:ABC 22:AC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其理论意义(1)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
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意识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
(3)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其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对其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4 2.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2)它们之间的区别表现在:两者虽然都是以客观物质世界为对象的,但具体科学研究的是物质世界某一特殊领域或某一特定层次的本质和规律,因而其理论具有个别性和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
(3)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现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具体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发展;另一方面,具体科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同属于现代哲学,但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其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哲学,现代西方哲学虽然对资本主义社会也有批判,但总体上是维护现有社会的. 其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科学的实践观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立场,现代西方哲学则大都坚持唯心主义立场. 当然,现代西方哲学针对社会与科学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批判地吸收其合理的因素.4 .谈谈你对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关系的理解与认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346584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2c.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是(D) A. 社会发展是一种历史规律 B.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 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D. 以上都是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C) A. 矛盾斗争 B. 社会革命 C. 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 D. 土地革命3.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的形成是从哪个方面阐述的(A) A. 人们在实践中认识世界的能动作用 B. 人们的经验和直观认识C. 归纳和演绎推理 D. 逻辑分析和思辨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是(B) A. 辩证唯物主义 B. 实用主义 C. 经验主义 D. 唯心主义5.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A.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 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C.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D. 劳动者与资本家的矛盾二、问答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对社会历史发展、人类社会存在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等一系列问题的阐述和规定。
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基本理论。
这些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和科学理论基础,是指导马克思主义实践的理论基石。
2.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有哪些?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社会发展是一种历史规律: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不同社会形态的变革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不断发展和斗争所引起的。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不同社会形态的产生和转变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变革所引起的。
–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阶级斗争是社会历史进步的源泉,推动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发展。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3.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是如何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人们在实践中认识世界的能动作用。
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深入观察和研究,总结了一系列科学原理,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f9a8e6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c8.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含答案.1、“任何具体真理都带有近似正确的性质,”这是()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D.相对主义观点【答案】D2、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条件是()A.经济条件B.法律制度C.传统观念D.文化水平【答案】A3、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答案】B4、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答案】C5、某资本家100万元创办企业从事生产,60万元用于固定资本,以购买机器设备等,40万元用于流动资本,以购买原材料和劳动力等(其中购买劳动力支付了10万元)。
一轮生产结束后,该企业的总资本达到了120万元。
那么该企业的剩余价值为()A.20%B.50%C.200%D.100%【答案】C6、“任何具体真理都带有近似正确的性质,”这是()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D.相对主义观点【答案】D7、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A.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推动社会历史前进B.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C.人民群众的行动就是社会规律D.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创造者【答案】B8、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说明()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答案】B9、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A.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才能实现B.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答案】D10、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A.具体性B.客观性C.终极性D.全面性【答案】B1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A.占人口大多数B.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C.具有先进思想D.掌握历史发展规律【答案】B12、能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是(A)A.剩余价值率B.利润率C.年剩余价值率D.平均利润率【答案】A1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运动性B.规律性C.可知性D.客观实在性【答案】D14、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答案】C1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因为唯有实践才是()A.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B.客观的活动C.能动的活动D.能产生具体实际结果的活动【答案】A16、社会各种矛盾中最基本的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关系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D.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答案】A17、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A.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B.在实践中自己探索C.循序渐进D.理论联系实际【答案】D1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因为唯有实践才是()A.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B.客观的活动C.能动的活动D.能产生具体实际结果的活动【答案】A19、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和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的根本对立在于()A.是否承认阶级斗争B.是否承认无产阶级专政C.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反作用D.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答案】D20、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是()A.前者和后者相互决定B.前者和后者并行不悖C.以前者为基础,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D.以后者为基础,推动前者矛盾的解决【答案】C2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A.生产过剩的危机B.生产不足的危机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答案】C22、历史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A.历史发展无规律可循B.历史发展是无法认识的C.历史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D.社会中的每个人不都是“合力”的一部分【答案】C2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在人类认识起源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的是()A.生活方式B.社会劳动C.思维的产生D.大脑发育程度【答案】B2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答案】C25、上层建筑是指()A.社会的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社会生产关系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答案】D26、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A.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C.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答案】A27、“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答案】A28、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A.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B.在实践中自己探索C.循序渐进D.理论联系实际【答案】D29、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这个总和是指()A.一定历史阶段上所有生产关系的总和B.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C.一定历史阶段上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的总和D.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答案】D30、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因为唯有实践才是()A.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B.客观的活动C.能动的活动D.能产生具体实际结果的活动【答案】A。
马克思课后习题答案
![马克思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cf9920376baf1ffc4fad1e.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P2答:(1)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的时代的产物。
(2)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
(3)马克思主义是适应工人阶级斗争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产生的。
2、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P5-P9答:(1)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
(2)古希腊罗马哲学、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18法国唯物主义和法国复辟时代的历史学家的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来源。
(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密切相关。
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答:(1)马克思主义既然是时代的产物,它就必然随着时代的改变、实践的扩展、科学的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其自身。
(2)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着。
(3)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条件下继承、捍卫、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到一个新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
(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
4、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P14答:(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3)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立者的理论,还包括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继承人的理论。
(4)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形成一个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5、如何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P16答:(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的表现。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表现。
(4)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科学性以实践为基础,统一于实践。
6、如何说明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P19答: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课后题答案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课后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d3edeab8f67c1cfad6b83e.png)
、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
[答案要点]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上。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
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等这一历史使命的道路和方向,从而创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体现在其政治立场上。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目标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
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b916739e31433238689348.png)
绪论:1、试结合你对马克思的认识,以及当前中国的的社会现实,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答: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于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在于它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还在于它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坚持真理、坚持科学、坚持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就是坚持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发展道路。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你怎么评价这样的观念?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观点是错的,经济性与科学性无必然联系,两者可以相容,代表某一阶段利益的理论,只要符合人类发展规律,也是符合的。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5.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实践将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第一章: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如何理解物质观: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
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c20704cc7931b765ce15d5.png)
绪论2.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你怎么评价这样的观点?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3页)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参考答案] 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既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尊重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所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前提;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二者统一于实践。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就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作为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依据的、关于整个物质世界的科学图景,从根本上揭示了客观世界的本来面貌;作为科学的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与革命实践以及各门科学紧密联系,给予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锐利的思想武器。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成为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为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
正如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
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哲学创立的意义所在。
如果没有历史唯物主义,便不可能有真正的哲学社会科学,所以列宁将其称之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
马克思课后习题答案
![马克思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18d0a0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4f.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P2答:(1)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的时代的产物。
(2)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基本冲突和各种社会冲突激化的产物。
(3)马克思主义是适应工人阶级斗争的须要和时代的要求产生的。
2、如何相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P5-P9答:(1)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干脆理论来源。
(2)古希腊罗马哲学、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18法国唯物主义和法国复辟时代的历史学家的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来源。
(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亲密相关。
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答:(1)马克思主义既然是时代的产物,它就必定随着时代的变更、实践的扩展、科学的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其自身。
(2)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着。
(3)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条件下继承、捍卫、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到一个新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
(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详细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宏大成果。
4、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P14答:(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3)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立者的理论,还包括列宁、毛泽东、邓小同等继承人的理论。
(4)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形成一个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5、如何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P16答:(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的表现。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表现。
(4)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科学性以实践为基础,统一于实践。
6、如何说明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P19答: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建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标准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解答: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
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及其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也界观和方法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作了完全科学的论述,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获得新发展的最重要和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
这些科学成果,为工人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三)马克思主义最至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以上所述的四个方面,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实现了严格的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高度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从总体上把握的马克思主义。
3、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对待自」理论的态度,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
(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在学习运用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要求。
要努力做到: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第三, 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在于应用。
大学生必须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
要努力做到:第一,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三,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要努力做到:第一,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度思想文化的影响,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三,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标准答案世界是永恒运动和发展着的物质的世界。
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因为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一一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物质生产、物质生产方式规定了社会的性质以及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因此物质生产是理解人类社会历史的关键性因素。
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时间、物质生产在社会历史中的意义,使它能够把社会中物质关系、经济关系用其他关系区分开来。
科学阐明人们社会存在对意识、实践对理论的决定作用。
山于实践规定了包括社会精神生活在内的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所以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结合本章学习的原理,谈谈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内涵。
作为主观和客观的“交错点”,实践是变革现实的活动,其最终必定会引起客观对象的改变。
但是,我们不应当把实践仅仅理解为直接引起客观对象的变化。
任何变革现实的实践活动都是•个过程,都有一-定的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的探索活动虽然往往并不直接引起客观对象的改变,但它们是以变革现实为目的并服务于变革现实的活动的,因而它们同样也属于实践的范畴。
正如列宁所说:“实践应当也包括天文学上的观察、发现等等的实践。
” 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所谓实践,就是人类有目的地进行的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4.联系实际思考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是世界的普遍状态。
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矛盾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性质主要是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统一。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5.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唯物辩证法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和方法。
(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共同性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
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着方法论上的共同性。
6.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
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必须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坚持实践的基本途径;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坚持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统的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必须认识和处理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III:界1.结合有关事实说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是: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从根本上说,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和认识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在社会历史运动中,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更为显著。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标准答案2.运用实践和认识相互关系的原理,分析互联网的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影响?(一)从实践到认识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
(二)从认识到实践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意义更重要。
第一,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第二,理论只有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3.为什么说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M答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唯心主义哲学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坚持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I答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的活动。
缺乏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全血地揭示了认识过程的唯物而又辩证的性质。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能动的反映的特点是:反映具有摹写性和创造性。
4.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必须防止.和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保守错误:当事物已经向前发展了,主观认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落后于实际,就容易犯保守的错误。
冒进错误:当一•个事物还在发展,向别的事物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时,人们硬要超越阶段,做将来的事,就容易犯冒进的错误。
5.如何理解哲学上的价值和价值评价的含义?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仕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哲学上的价值概念具有最大的普遍性,是对各种特殊的价值现象的本质概括O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
价值评价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
实践是检验评价结果的根本标准。
价值评价的结果只有与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
6.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为前提的。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