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手术患者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手术患者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为了确保手术患者的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预防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护理安全管理组织1. 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护理安全管理工作。
2. 小组成员包括各病区护士长、护理骨干及相关部门人员。
3. 护理安全管理小组的主要职责:(1)制定和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制度;(2)定期组织护理安全培训和教育;(3)开展护理安全自查和隐患排查;(4)对护理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5)提出护理安全改进措施和建议。
二、护理安全管理内容1. 患者身份识别(1)在患者入院时,由责任护士负责核对患者身份信息,确保患者信息的准确性;(2)在手术过程中,护士需多次核对患者身份信息,包括床号、姓名、住院日期等;(3)在给药、输液、输血等治疗过程中,护士需再次核对患者身份信息;(4)使用手腕带、床头卡等工具,方便护士随时核对患者身份。
2. 手术安全(1)护士需在手术前与手术医生、麻醉师共同核对患者信息,确保手术安全;(2)护士需在手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异常情况;(3)护士需在手术后与病房护士共同交接患者,确保患者安全返回病房。
3. 用药安全(1)护士在给药前需再次核对患者身份信息、药物名称、剂量、给药途径等;(2)护士需在给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时处理异常情况;(3)护士需在给药后记录用药情况,包括患者反应、给药时间等。
4. 输血安全(1)护士需在输血前核对患者血型、交叉配血结果等;(2)护士需在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时处理异常情况;(3)护士需在输血后记录输血情况,包括患者反应、输血时间等。
5. 设备安全(1)护士需定期检查医疗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2)护士需在给患者使用设备前,向患者解释设备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护士需在患者使用设备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三、护理安全管理措施1.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2. 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自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3. 建立护理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对护理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4. 建立护理质量监控体系,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和改进;5. 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提高患者对护理安全的认知。
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

为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权益,本制度针对手术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
二、制度内容1. 术前准备(1)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应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确保患者病情明确。
(2)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术前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确保手术安全。
(3)制定手术方案,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后,由主治医师签字确认。
2. 手术过程(1)手术前,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告知手术风险、手术方法、预期效果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手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手术区域无菌。
(3)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处理。
(4)手术结束后,及时将患者送入恢复室,进行术后观察。
3. 术后管理(1)术后,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切口愈合情况,预防并发症。
(2)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调整药物使用。
(3)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减轻患者术后心理负担。
4. 出院管理(1)患者出院前,医护人员应告知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饮食、休息、用药等。
(2)患者出院后,医护人员应定期随访,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及时解决患者遇到的问题。
1. 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进行术前评估,制定手术方案。
2. 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3. 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4. 手术结束后,患者送入恢复室,进行术后观察。
5. 术后,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6. 患者出院前,医护人员告知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并定期随访。
四、监督与考核1. 医院成立手术安全管理工作小组,负责监督、检查手术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的执行情况。
2.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手术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
3. 对违反手术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五、总结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手术病人安全核查管理制度

手术病人安全核查管理制度一、引言手术病人安全是医务人员的首要任务,手术安全核查管理制度就是为了保障手术病人的安全而制定的管理规定。
手术病人安全核查管理制度是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合理的手术病人安全核查管理制度对于提高手术病人的安全水平、降低手术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二、管理范围手术病人安全核查管理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的手术室,包括各种规模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医院等。
手术病人安全核查管理制度的范围包括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手术操作中的安全控制、手术后的监测及随访等方面。
三、管理原则1.以病人为中心:手术病人的安全和健康是医院最重要的责任,手术病人安全核查管理制度要以病人为中心,全力保障其安全和健康。
2.科学合理:手术病人安全核查管理制度要科学合理,根据医疗服务的实际情况和手术操作的技术特点制定,并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
3.全员参与:手术病人安全核查管理制度要求所有相关人员都要参与,共同维护手术病人的安全利益。
4.持续改进:手术病人安全核查管理制度要求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手术病人的安全水平,有效减少手术风险。
四、管理内容1.手术前的安全核查手术前的安全核查是确保手术病人安全的重要环节,包括对手术患者的病史、过敏史、手术部位、手术类型、手术风险评估等方面的核查。
在手术前,医务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对手术病人进行全面的核查,对手术的各个环节进行确认,防止病人因为手术过程中的疏忽而出现意外。
2.手术中的安全控制手术中的安全控制是确保手术病人安全的关键环节,包括手术操作的规范、手术器械的选择和消毒、手术者的操作技能等方面的控制。
在手术中,医务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严格按照手术原则进行操作,确保手术病人的安全。
3.手术后的监测及随访手术后的监测及随访是手术病人安全核查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包括对手术病人术后的监测、护理、康复及随访等方面。
在手术后,医务人员应加强对手术病人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意外情况,确保手术病人的安全和健康。
手术质量、安全管理制度(5篇)

手术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神经外科手术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围手术期管理制度;手术室管理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围手术期即从病人决定需要手术开始至术后基本恢复生理功能的一段时期。
术前期可能数分钟至数周不等术后期的长短可因不同疾病及术式而有所不同。
围手术期处理的目的是为病人手术作好充分准备和促进术后康复。
制定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的目的是更好地落实术前准备内容及术后康复措施,是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手段。
一、术前管理1、各经治医生必须非常熟悉手术病人的病情,包括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心态、经济状态等等。
2、经治医生必须请科主任或上级医生查房,共同讨论决定病人是否手术及手术时机,总住院要严格按照手术分级管理原则根据各级医生手术权限安排手术。
3、所有择期手术及部分病情严重的急诊手术均应经科主任审批,四类手术需填手术审批表,疑难重症大手术、高风险手术、多科联合手术,由主任医生或科主任审批并报医务科备案,致残手术、科研手术、新开展手术由科主任报医务科,由主管院长审批后进行。
4、主刀医师亲自与病人或家属术前谈话,谈话内容要真实、客观、通俗、易懂,并与病人及家属共同完成手术同意书签字。
5、手术通知单应由总住院或科主任统一填写,各项目(包括参观人员)均需详细、准确填写到位,如手术室要求接台,科室需配合手术室,自行将接台顺序排好。
6、择期手术,手术通知单需10∶30前送至手术室,急诊需术前____分钟电话通知手术室,随后送手术通知单,并标明“急”字。
7、麻醉医生须于手术前日亲临病房查看二、三、四类手术病人,了解病情:患者身体状况、手术部位、手术方式再决定麻醉方式,同时了解术前准备情况,如准备不充分有权暂停手术并在病历中写出麻醉评估意见。
8、手术当日病人作好术前准备后,由手术室7∶30带病历将病人接往手术室,手术室护士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历、手术安排表后方可推入手术间。
9、患者入手术间前,手术室护士应在准备间为患者脱去自身衣服,换上手术服。
手术患者管理制度

手术患者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手术患者的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医院的管理要求,订立本手术患者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的全部手术科室和手术室,以及参加手术患者管理工作的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
第三条定义1.手术患者:指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病患。
2.手术科室:指负责手术患者的手术前评估、手术布置和手术后管理的科室。
3.手术室:指负责手术患者手术操作的特殊区域。
第二章手术患者管理第四条术前评估1.手术科室应对每位手术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含病史、体检、试验室检查等内容,以确保手术患者的手术适合性和手术风险评估的准确性。
2.手术科室应建立手术患者病历档案,并将相应的评估结果和相关医嘱进行记录和归档。
第五条手术布置1.手术科室应依据手术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紧急程度,合理布置手术时间和手术室资源,确保手术患者的既定手术计划能够及时进行。
2.手术科室应将手术布置通知患者和家属,并告知有关注意事项和准备工作。
第六条手术准备1.手术科室应依照手术布置,提前做好手术准备工作,包含术前洗净、手术器械准备、手术室消毒等,确保手术环境卫生和手术器械的无菌状态。
2.手术科室应确保手术室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定期进行巡检和维护,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七条手术操作1.手术室应依照手术操作规范,进行手术操作,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2.手术室应加强手术操作的监控和记录工作,包含手术器械使用情况、麻醉药品使用情况等,以备案和追溯使用情况。
第八条术后管理1.手术科室应对手术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后管理,包含术后察看、药物治疗、伤口护理等,以确保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和安全。
2.手术科室应定期进行术后随访,并依据术后复查结果,及时进行再次评估和治疗。
第九条术后报告1.手术科室应依照医院相关制度和要求,对手术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及时的报告和记录。
2.手术科室应将手术患者的术后病历档案进行整理和归档,确保病历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1、明确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内容和职责,制(修)定患者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应急预案标准并适时更新;制定落实手术患者年度安全目标。
2、手术室与临床科室等有关部门加强联系,密切合作,以患者为中心,保证患者围手术期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3、建立手术安全核査、切口标识、患者身份识别、患者交接制度,与临床科室等有关部门共同实施,确保手术患者、部位、术式和用物的正确。
4、加强手术患者体位安全管理,安置合适体位,防止因体位不当造成手术患者损伤。
5、建立并实施手术中安全用药制度,落实《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加强特殊药品的管理,指定专人负责,防止用药、输血出现差错。
6、建立并实施手术物品清点制度,防止异物遗留于病人体腔,保证患者安全。
7、加强手术室感染管理,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并按照医院感染控制原则设置工作流程,降低发生手术室感染的风险。
8、手术室使用仪器设备应当严格遵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操作规范,防止意外造成患者损伤。
9、做好手术、麻醉意外抢救应急预案,确保抢救设备、药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10、注意环境安全,妥善保管和安全使用易燃易爆设备、设施及气体等,做好火灾防范与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学习消防安全知识,确保人人能正确使用消防器材,掌握消防安全知识。
11、监督手术团队人员严格按照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实施手术。
12、严格按照病历书写规范书写医疗、护理文书。
13、建立手术标本管理制度,规范标本保存、登记、送检流程,有效防止标本差错。
14、营造积极的医疗安全文化,将构建手术患者安全文化纳入科室发展建设总体目标,统筹规划,营造积极的患者安全文化氛围。
15、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患者安全管理水平,为患者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6、鼓励患者参与自身的安全活动,加强医患合作,引导患者及家属主动咨询和报告自身情况。
医院手术患者体位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手术患者体位安全管理制度
1.术前了解患者的手术名称、体重、年龄、营养状况,评估皮肤情况等。
根据患者情况准备合适的体位用物。
2.核对手术名称及部位等,选择合适的静脉通道。
3.摆放体位时严格按照体位安置标准和原则摆放,保持肢体的功能位。
4.摆体位时应注意:
⑴保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弯曲及生理轴线,防止过度牵拉、扭曲及血管神经损伤。
上肢外展不得超过90度,以免损伤臂丛神经;下肢保护腓总神经等。
⑵保持患者呼吸通畅、循环稳定。
⑶充分暴露手术野,避免不必要的裸露,做好保暖、维护患者的尊严并保护其隐私。
⑷正确约束患者,松紧度适宜(能容纳一指为宜),维持体位稳定,防止术中移位、坠床。
大血管、神经不能受压,远端肢体高于近端肢体,保持静脉回流通畅,骨隆突处加衬垫保护.
(5)移动或安置体位时,手术团队成员应当相互沟通,确保体位安置正确,各类管路安全,防止坠床。
(6)安置体位后或变换体位后,应对患者身体姿势、皮肤完整性和安全带固定位置以及所有衬垫、支撑物的放置情况进行重新评估,并观察原受压部位的情况。
(7)全麻后应对眼睛实施保护措施,避免术中角膜干燥及损伤。
(8)避免患者身体任何部位直接接触手术床金属部分、避免将患者裸露的不同部位皮肤之间直接接触,以免发生电灼伤。
(9)术后检查患者受压部位的皮肤、神经、肢体供血情况。
如发生难免压疮,上报护理部,并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
医院手术管理与安全制度

医院手术管理与安全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医院手术管理流程,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手术质量,订立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并依据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的全部手术科室,涵盖全部手术人员、患者及相关工作人员。
第三条定义1.手术室:特地用于进行手术的医疗场合,包含手术准备区、手术室和恢复室等。
2.手术团队:由负责手术的医生、护士和麻醉师构成的专业团队。
3.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人员。
第二章手术前管理第四条患者手术风险评估1.全部患者在手术前需要进行手术风险评估,评估内容包含患者的基本情况、手术风险等级等。
2.依据评估结果,医生应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解释手术的风险与利益,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第五条手术准备1.依据手术类型和要求,手术团队应预先准备必需的手术器械和设备,并确保其可靠性和完整性。
2.手术室应保持清洁、乾净,准备充分的无菌工具和器械。
第六条手术流程1.手术前,手术团队应进行手术确认,确认患者身份、手术部位和手术内容。
2.手术过程中,手术团队应依照操作规范和手术方案进行手术,确保手术安全。
3.手术结束后,手术团队应进行手术记录,包含手术过程、结果和要求的术后护理。
第三章手术中管理第七条麻醉管理1.手术团队应由合格的麻醉师进行麻醉操作,依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和药物。
2.麻醉过程中,麻醉师应紧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麻醉的安全和有效性。
第八条手术护理1.护士应负责患者的手术准备和术后护理工作。
2.手术室护士应做好手术器械的清点和准备工作,确保器械的完整和无菌。
3.手术室护士应帮助医生进行手术,做好固定、换药、止血等相关操作。
第九条手术安全1.手术中,手术团队应严格遵守手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注意手术安全,防止手术风险的发生。
2.手术中如发生意外情况,应立刻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第四章手术后管理第十条术后护理1.术后护理应依据患者情况和手术类型不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并紧密察看患者的病情变动。
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制度(一)术前安全管理1、术前准备:病房护士按医嘱做好术前常规准备,指导患者饮食、呼吸功能、肢体功能、体位、床上排泄的训练,并进行心理疏导。
做好身份标识,配合医师对手术部位进行标记。
2、术前访视:除急诊手术外,手术室护士按手术通知单提前到病房进行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病情及辅助检查结果,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和手术流程等,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并根据访视情况制定手术护理计划,遇有特殊情况须及时向护士长报告。
3、术前患者交接:手术室护士须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认真进行患者身份核查,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杜绝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
4、术前物品准备:手术室根据手术类别,准备手术器械、设备、药品等,并保证其处于安全使用状态。
5、人员准备:手术室护士长须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依据手术风险和难易程度,合理安排人员,保证安全。
6、手术间安排:手术室护士须按照手术切口种类安排手术间,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安排手术时间,保证手术间合适温湿度,增加患者舒适度。
(二)术中安全管理1、认真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三方核对确认患者身份,填写《手术安全核查单》。
2、严格执行手术物品清点流程,巡回护士与洗手护士在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后、术毕共同查对手术器械、敷料、缝针等物品数目无误并准确记录,术中如有添加及时记录。
3、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原则,预防医院感染。
术中所用无菌物品及植入物标签规范粘贴于手术清点单。
4、认真执行手术患者体位管理技术规范,正确安置患者的麻醉、手术体位,防止压疮和神经损伤,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正确使用约束带,防止患者坠床或坠车。
5、认真核对术中使用药物、血液制品,防止用药、输血错误。
严格执行《手术标本管理制度及送检流程》,严防手术标本错误及丢失。
6、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准确、完整书写护理记录。
(三)术后安全管理1、手术器械:分类放入回收转运容器,填写交接单,由专人与供应室清点交接,按照规范清洗、消毒、灭菌后发放给手术室。
卫生院手术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卫生院手术安全,保障患者生命健康,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卫生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卫生院内所有手术科室及手术相关人员。
第三条手术安全管理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严格执行各项手术安全规章制度。
二、手术前准备第四条手术科室应提前做好手术患者的病情评估、术前检查和准备,确保患者具备手术条件。
第五条术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告知手术风险、预期效果及术后注意事项。
第六条严格执行手术通知单制度,确保手术时间、地点、患者信息准确无误。
第七条术前对患者进行皮肤准备、备血、用药等各项准备工作。
三、手术过程管理第八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手术室内空气、手术器械、敷料等符合无菌要求。
第九条手术室工作人员应穿戴规范的无菌手术衣、帽、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第十条严格执行手术麻醉制度,确保患者安全。
第十一条手术过程中,严格执行手术操作规程,避免手术误伤。
第十二条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安全。
四、术后管理第十三条术后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第十四条术后及时清理手术室内垃圾,保持手术室内环境整洁。
第十五条术后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确保患者顺利康复。
五、手术安全培训与考核第十六条定期组织手术室工作人员进行手术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
第十七条对手术室工作人员进行手术安全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技能。
六、安全监督与责任追究第十八条卫生院设立手术安全监督小组,负责监督手术室安全管理工作。
第十九条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罚款、停职等处理。
第二十条因手术安全责任事故造成患者损害的,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七、附则第二十一条本制度由卫生院医务科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一、引言手术是现代医学中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然而手术过程复杂,涉及多个环节和人员,因此手术患者安全问题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手术患者的安全,提高手术质量,特制定本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成立手术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手术安全管理制度,监督实施情况,协调解决手术安全相关问题。
2. 设立手术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手术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包括收集、整理、分析手术安全相关信息,组织培训、考核等。
3. 各手术科室设立手术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的手术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制定手术安全措施,监督实施情况,处理本科室手术安全事件等。
三、手术安全管理制度1. 术前评估制度(1)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
(2)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风险,制定相应的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
(3)向患者及家属充分告知手术风险,签署知情同意书。
2. 术中监测制度(1)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
(2)及时处理术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如出血、低血压、心律失常等。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预防手术感染。
3. 术后管理制度(1)术后对患者进行持续监护,及时发现和处理术后并发症。
(2)制定术后康复计划,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3)做好术后随访工作,了解患者恢复情况,及时处理患者反馈的问题。
4. 手术室管理制度(1)手术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照明、温度和湿度条件。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预防手术感染。
(3)手术室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培训,熟练掌握手术室设备的使用。
5. 手术器械管理制度(1)手术器械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灭菌,保证手术器械的灭菌效果。
(2)建立手术器械的追溯制度,确保手术器械的可追溯性。
(3)合理配置手术器械,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四、培训与考核1. 对手术科室医护人员进行手术安全知识培训,提高手术安全意识。
围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围手术期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手术质量,规范手术流程,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开展手术的科室及手术室。
三、术前管理1. 手术医生必须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及时完善术前相关辅助检查。
2. 病房护士按医嘱做好术前准备,如备皮、导尿、灌肠、术前用药等,并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人情况进行术前健康指导,做好记录。
3. 术前访视:手术室麻醉师及护士应按手术通知单提前到病区进行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病情及辅助检查结果,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和参加手术的人员、进行麻醉风险及安全告知等,并认真填写麻醉术前访视记录和手术室护理访视记录。
4. 术前适应性训练:指导病人进行床上排便、练习手术体位、床上移动和翻身。
呼吸道准备,指导病人进行深呼吸锻炼。
5. 告知患者及家属不要随意离开病房,等待手术医生、麻醉医生的术前签字和手术室护士的访视。
6. 准备手术病历、各种物品及药品,与手术室护士核对后,按手术交接记录单做好交接。
四、术中管理1. 参加手术人员须认真实施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程序,执行《手术室查对制度》,准确填写《手术风险评估表》、《手术安全核查表》和《手术清点单》。
2. 严格执行《手术室管理制度工作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术前访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特殊感染手术处理》。
3. 病人体位摆放正确,尽可能暴露术野,防止发生坠床和压疮。
4. 手术医师、麻醉师及护士在皮肤切开之前共同确认患者的身份、手术部位、手术方式以及手术体位,核对无误方可进行手术。
5. 洗手护士打开无菌包时,查包内化学指示卡是否达标,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手术前和术毕缝合前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都必须严格核对,共同唱对手术包内器械、大纱垫、纱布、缝针等。
五、术后管理1.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给予相应护理措施。
2. 根据患者病情及自理能力,做好基础护理。
3. 给予病人包括术后饮食、导管的注意事项、伤口的管理方法、药物使用等方面的指导。
手术患者体位安全管理制度

手术患者体位安全管理制度
1.充分暴露术野, 方便手术操作, 缩短手术时间。
2.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呼吸运动不受限制。
俯卧位时, 胸、腹部不可受压, 以免影响呼吸。
3.保持循环系统的稳定, 保证外周血管血液回流, 避免体位改变可导致的回心血量减少, 心排血量下降。
4.保证患者安全、舒适, 充分考虑到患者的个体差异, 提供合适的手术床、附件及体位设施。
患有类风湿、脊柱畸形、关节活动受限等疾病患者, 充分考虑患者自身及手术需要, 可定制、自制手术用物。
5.尊重患者的尊严及隐私, 注意保暖, 不可过分暴露患者的身体。
6.避免患者皮肤受损, 保持床单及体位用物平整、干燥;摆放体位时, 动作应轻柔, 避免拖、拉、拽等动作, 保护皮肤完整性。
7.注意分散压力, 防止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 手术时间超过2小时易发生皮肤压红或损伤, 骨隆突处、肌肉脂肪组织较薄弱的受压部位应垫海绵垫、软垫或敷以减压贴、压疮敷料加以保护。
避免患者身体任何部位与金属直接接触, 避免将患者裸露的不同部位皮肤之间直接接触, 以防在使用电刀时灼伤患者。
避免神经损伤, 由于受压或过度牵拉旋转而发生神经麻痹或损伤, 如上臂外展过度会造成臂丛神经损伤, 长时间截石位可发生股神经损伤。
手术中维持患者身体各部位处于功能位, 无肌肉骨临的过分牵拉以免造成患者的脱位或骨折。
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手术是各大医疗机构中常见的一项治疗措施,为了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手术前准备、手术中操作、手术后处理等方面,介绍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手术前准备1.患者评估在手术前,医护人员应对手术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过敏史等重要信息,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手术知情同意手术患者应在充分了解手术风险和后果的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
医务人员要向患者详细解释手术过程、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处理措施,确保患者充分知情并能够理解。
3.手术前禁食手术前禁食是为了避免手术中出现误吸导致呼吸道阻塞等意外情况。
医务人员要向患者详细说明手术前禁食的时间要求,并监测患者是否严格遵守。
4.手术区准备手术室在手术前应进行全面的清洁消毒,并按照相关规范摆放手术器械和药品。
医务人员应及时检查手术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手术区环境的安全与卫生。
二、手术中操作1.器械规范使用医务人员应根据手术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手术器械。
在手术中,要注意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2.严格消毒措施手术中对手术器械、手术部位等要进行严格的无菌处理,避免感染的发生。
医务人员应正确使用消毒液和无菌器械,并注意手术室空气的清洁。
3.密切监测患者状况手术中,医务人员应随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等,并根据患者状况进行调整。
对于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医务人员应做好应急准备,并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
三、手术后处理1.手术区清理手术结束后,医务人员应及时清理手术区,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处理的相关规定进行,确保手术区环境的干净整洁。
2.术后护理和观察手术后,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手术情况制定相应的术后护理计划,并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
如有异常情况出现,要及时采取措施,并及时记录相关信息。
3.术后随访和复查手术后,医务人员应定期进行术后随访,并安排患者进行相应的复查。
手术患者管路安全管理制度

手术患者管路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手术患者的安全,优化手术管路管理,提高手术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手术科室,负有手术患者管路安全管理职责的医务人员须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第三条手术患者管路包括静脉输液、气管插管、导管置入等各种治疗和检查管路。
第四条手术患者管路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五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加强对手术患者管路管理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规范,保障手术患者管路的安全使用。
第六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加强对手术患者管路管理的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管路管理意识和技能。
第七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手术患者管路安全事件的报告、处置和追踪制度,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第八条对于违反本制度的医务人员,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处理,依法追究责任。
第二章手术患者管路安全管理的组织保障第九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健全手术患者管路安全管理的组织架构,明确责任人,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
第十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配备专业的医疗设备和清洁消毒设施,保证手术患者管路的洁净和安全。
第十一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设立手术患者管路安全管理的专门机构或岗位,负责手术患者管路安全管理相关工作。
第十二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定期进行手术患者管路安全管理相关工作的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第十三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手术患者管路安全管理相关的培训和教育体系,培养医务人员的管路管理意识和技能。
第三章手术患者管路安全管理的具体要求第十四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制定手术患者管路管理的相关制度和规范,包括管路使用、清洁消毒、监测检查、异常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第十五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合理配置手术患者管路,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需要进行选择和使用。
第十六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手术患者管路的清洁消毒制度,严格执行消毒程序和要求,确保管路的洁净和安全。
手术患者管路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手术患者管路安全管理制度范文手术患者管路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制度是为了加强手术患者管路的安全管理,保证手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和顺利进行而制定。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的手术室和相关科室,在手术患者的管路安全管理上具有指导性和约束性的作用。
第三条手术患者管路安全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科学管理、综合保障"的原则。
第四条手术患者管路安全管理应根据不同类型的手术患者、手术内容和手术环境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建立相关机构和岗位,负责手术患者管路安全管理相关工作。
第二章管理机构和责任第六条手术患者管路安全管理的主要责任部门为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和手术室。
第七条医疗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手术患者管路安全管理制度,并监督手术室等相关科室的执行情况。
第八条手术室负责组织和实施手术患者管路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并负责对手术患者管路安全管理的结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第九条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和手术室应加强沟通和协作,共同推进手术患者管路安全管理的工作。
第三章管理制度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建立手术患者管路安全管理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和操作规范。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建立手术患者管路安全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对手术患者管路的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存储、查询和分析。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建立手术患者管路安全管理的培训制度,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建立手术患者管路安全管理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对管路安全管理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建立手术患者管路安全管理的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对管路安全事故进行及时报告和处理。
第四章管理要求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建立手术患者管路安全管理的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SOPs),明确各种管路的使用和管理要求。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器械设备清洁、消毒和灭菌的管理制度,保障手术患者管路的清洁和无菌。
术中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患者术中安全,预防术中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手术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内容1. 术前准备(1)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详细查阅病历,做好术前评估。
(2)严格执行术前讨论制度,对复杂、疑难手术,由科主任组织进行术前讨论。
(3)术前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确保手术安全。
2. 手术间管理(1)手术间应保持整洁、干净、安静,医护人员着装规范。
(2)手术间内设备、器械齐全,功能正常,定期检查、维护。
(3)手术间内禁止吸烟、饮食,确保手术环境安全。
3. 手术操作(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预防手术感染。
(2)手术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配合,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3)手术过程中,如遇紧急情况,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4. 手术监护(1)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术中监测数据应准确、及时记录,以便术后分析。
(3)手术结束后,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观察和护理,确保患者安全度过术后恢复期。
5. 手术记录(1)手术记录应详细、准确,包括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手术过程、术后处理等。
(2)手术记录应由主刀医师、麻醉医师、手术护士共同完成。
6. 手术并发症处理(1)术中出现并发症时,医护人员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病情恶化。
(2)术后出现并发症时,应及时通知相关科室,协同处理。
三、责任与奖惩1. 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视情节给予警告、记过、降职等处分。
2. 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积极预防、处理术中意外事件,对提高手术安全做出突出贡献的,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医院医务科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医院医务科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一、加强手术负责制
(1)三级医师负责制科主任应根据本科现已开展的手术,制定各级医师的手术权限并报院办备案,所有医师均须在本人职责权限内开展手术。
(2)报告当遇有紧急手术而超出当班医师的手术权限或技术水平时,在采取急救措施的同时立即报告上级医师,必要时向业务院长汇报。
二、加强手术操作规范化
(1)制定常规手术规范科主任负责制定本学科范围内的常规手术操作规范,内容要详细、具体。
(2)围手术期检查
①术前全面检查:在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临床检查,各学科专业的手术如有必要的检查项目不全者,手术室可拒绝安排手术。
②术中异常情况会诊:在术中如出现异常情况须请其他科室或医师会诊时,该科室或医师必须以会诊为当前第一选择,迅速及时应诊,不得拖延,更不得拒绝。
③术后监护:患者术后回所在病区,医护人员必须注意加强患者监护,如有问题,须尽可能保证随叫随到,以免贻误病情,造成不良后果。
三、加强术前讨论
(1)常规手术专业组讨论对于常规开展的手术,须在本专业组内进行术前讨论,形成手术操作意见,并作记录。
(2)新手术方式、疑难患者全科讨论对于新开展的手术方式或患者属疑难患者时,须在全科范围内进行充分的讨论,对手术方式的选择、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术手可能发生的情况要有一个较为准确的预测,形成手术操作意见,并作记录。
四、加强围手术期医患沟通同意书
(1)术前谈话及签字在手术前,负责医师应对患者及家属履行告知义务,应具体、详细地告诉患者或家属手术及麻醉的方式、术中和术后可能发生的危险及注意事项,在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字后方可开展手术。
(2)术中谈话在手术进行中如出现病情变化或需要改变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时,须及时准确地告知患者家属并记录在病历中。
(3)术后谈话手术完成后须及时告知患者家属病情的转归及需要处理的情况;患者出院时须告知出院后注意事项,必要时须经患者同意并在出院记录中签字后方可办理出院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