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课文《有趣的发现》教案
《有趣的发现》教案

《有趣的发现》教案(一)设计意图和思路:我所执教的《有趣的发现》一课,是教科版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第三单元《我们去发现》活动主题一:我发现……的第一课时。
1、设计意图:本节课,所有的活动环节都围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为主线开展。
让所有的学生通过本节课的活动,不仅感受到快乐,而且使自己的好奇心得到满足。
2、设计思路:一开课,我播放了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爱看、爱唱的《蓝猫淘气三千问》的主题歌,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激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于是,卡通形象蓝猫就作为学生的好朋友出现了。
为了让学生知道,要想寻找到有趣的发现,就要从认真观察开始。
于是我采用了“比眼力”的游戏导入,充分让学生动起来。
通过游戏,学生们的积极性提高了,从潜意识中已经感受到:只要认真观察,就会有有趣的发现。
在活动过程中,我共设计了三个环节,分别是:讲讲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观察实物找发现和大自然探秘。
这三个环节,动中有静,动静结合,不仅让学生有充分活动、观察的时间,还有静下心思考、交流的空间。
在“讲讲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这一环节中,主要让学生知道:世界上许多伟大的发明、发现都是从观察身边的一些小小的现象开始的。
课前学生查阅了大量的资料,通过亲自动手查阅、课堂上的交流,科学家的故事会给学生以启迪和信心,并能激励他们进一步去研究这些现象。
有了这种意识,就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开始观察。
我设计了蓝猫送礼物,观察实物这一环节,目的是为了创设一种神秘的氛围,进一步激发学生观察、发现的欲望。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
这些花、鱼、乌龟、标本都是学生们生活中常见的,课堂上引入了活物,更能激起学生们观察的兴趣。
学生们将观察到的进行交流,通过交流,可以发现:学生们进一步体会到观察的重要性,并且也从发现中感受到了快乐。
让学生在乐中学就是这节课的主旨。
为了将学生发现的领域进一步拓宽,扩大学生的视野,我于是设计了第三个环节“大自然探秘”。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小学二年级语文《有趣的发现》 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有趣的发现》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有趣的发现》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有趣的发现》原文一百多年前,英国有位的科学家叫达尔文。
有一次,达尔文乘船到海洋中的一个小岛上去考察。
他看到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没有翅膀,感到很奇怪。
达尔文捉来许多昆虫,反复观察比较,终于找到了答案。
原来,岛上经常刮大风,那些没有翅膀的昆虫,因为不会飞,就不大可能被风刮到海里淹死。
而那些翅膀特别大的,因为能顶得住大风,也生存了下来。
可怜的是那些翅膀小的昆虫,能飞起来去顶不住大风,很容易被刮到海里去,便逐渐消失了。
这个有趣的发现,对达尔文后来的科学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有趣的发现》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容、易、研、究四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会按课文内容表演,评议。
教学程序一、复习1、出示生字词卡片:认读、开火车读、齐读。
2、我们继续学习《有趣的发现》,学生齐读课题。
二、精读课文,领悟课文内容(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细读第一自然段2、讨论:达尔文是个怎样的人?是什么意思?3、小结:小朋友,达尔文生活在一百多年前的英国,到今天全世界的人都记住着他的名字,这就是。
4、有感情地朗读,练习背诵。
(二)学习课文2至3自然段提问:课题是有趣的发现,那么达尔文到底有什么有趣的发现呢?1、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2至3自然段。
2、谁来说说达尔文发现了什么?3、讨论交流。
4、出示:他看到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感到很奇怪5、指名让同学读好这句话,其他小朋友想一想奇怪在那里?6、指名回答7、达尔文看到这种奇怪的现象,会想些什么呢?(现在你就是达尔文,你正在小岛上考察。
如果看到这种奇怪的现象会想些什么呢?)8、讨论交流是呀,为什么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呢?那些翅小的昆虫哪里去了呢?9、朗读第二自然段10、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呢?达尔文又是怎样做的呢?11、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12、思考后互相交流,合作学习,然后汇报。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有趣的发现》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有趣的发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是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有趣的发现》。
二、教学目标1.能听懂、会读、会写本课的词语和句子。
2.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有趣的发现故事,并理解其中的含义。
3.能理解并掌握本课的生词:鲸鱼、这儿、船隻、毒蛇。
4.能培养学生好奇心、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2.难点:学生对“鲸鱼”、“毒蛇”等词语的认识与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1 仔细观察和发现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发掘周围的有趣的事物,引导学生发现有趣的东西,并鼓励学生谈论。
2. 学习课文2.1 听读课文首先,老师播放并读出本课的课文,让学生跟着一起听,并让学生注意标点表达和语音语调。
2.2 讲解重点词语让学生听读鲸鱼、这儿、船隻、毒蛇等生词,老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等形式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2.3 跟读课文让学生跟着老师一句一句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模仿老师的语音语调和标点表达。
2.4 理解课文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4.1 问题:1.故事中有哪些动物?2.那个小孩在跟谁说话?3.为什么小孩会注意到这只鲸鱼?2.4.2 讨论让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各自在课文中发现的有趣事物,并互相分享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3. 拓展活动3.1 探究生活中的有趣事物带领学生出门或去图书馆,探究生活中的有趣事物,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下来,分享给小组或全班同学。
3.2 实践写作体验让学生写下有趣事物的描述并分享给同学,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艺术性。
五、教学评估1.课堂上重点讲解的生词鲸鱼、毒蛇等能否被学生正确理解。
2.学生在探究生活中的有趣事物时,是否能跟随指引掌握所学知识。
3.学生在写作体验中是否能准确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的心情和体验。
六、单元总结通过本单元学习,学生培养了好奇心和独立思考能力,掌握了有趣的词汇和句子,能理解和识别单元中的重要生词,能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水平。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4课《有趣的发现》教学设计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4课《有趣的发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有趣的发现》是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4课的一篇课文。
本课主要围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有趣发现,引导他们学会观察、思考和交流,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课文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但由于年龄较小,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了一些道德和法治方面的知识,但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深化。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生活中的有趣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2.引导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使他们懂得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有趣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交流。
2.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趣味游戏道具和材料。
3.准备分组讨论的问题和话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展示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
2.呈现(10分钟)展示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中所讲述的一些有趣发现。
引导学生边阅读课文,边思考课文中所提出的问题。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趣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观察、思考和交流。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4《有趣的发现》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4《有趣的发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有趣的发现》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
本课内容围绕“有趣的发现”展开,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问题,并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发现。
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但同时,二年级学生的自律性和注意力集中程度还不够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激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问题。
2.培养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3.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感受。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问题。
2.难点:培养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感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问题。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激励法:通过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图片和视频。
2.准备相关的小组讨论话题。
3.准备奖励物品,如小红花、星星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生活中的一些美好和问题,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细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发现其中的美好和问题。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情境,讨论其中的美好和问题,并准备分享。
4.巩固(5分钟)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倾听并给予评价,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5.拓展(5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美好和问题,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有趣的发现》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有趣的发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故事中的主要内容;
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故事情节;
3.能够通过朗读故事,发现其中的趣味。
二、教学准备
1.课文材料:苏教版二年级语文《有趣的发现》;
2.教案、黑板、粉笔;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
教师展示一个茶杯和一张纸片,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一个故事情节,并请几位同学分享自己的想法。
2. 阅读
•配对阅读: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两人一组。
教师让其中一人全文朗读,另一人在阅读的同时边听边读。
然后让两人互换角色。
最后,让同桌互相询问理解的关键词或故事情节。
•整体阅读: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让全班跟读,并结合黑板上展示的课文图片理解故事情节。
3. 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故事情节进行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理解故事中的主要内容。
4. 发现趣味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故事,寻找其中的趣味,引导学生发现故事中的趣味。
5. 课外延伸
教师布置课外阅读,要求学生阅读与故事情节类似的小故事,并引导学生寻找其中的趣味、亮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故事中的主要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通过讨论和寻找其中的趣味,激发了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互动合作,注重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感性认知,让学生在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有趣的发现》二年级说课稿精选二篇

教材的理解和分析:这是一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9个生字,其中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读不写,理解“考察、容易”等词语的意思,用“要么……要么……”练习说句子。
3、理解《有趣的发现》二年级说课稿精选二篇,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趣的发现》二年级说课稿篇1教材的理解和分析:这是一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9个生字,其中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读不写,理解“考察、容易”等词语的意思,用“要么……要么……”练习说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达尔文热爱科学,积极探究的科学品质,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研究的精神,激发学生了解科学家的故事的阅读兴趣。
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帮助学生读准生字字音,认识新偏旁“车”,能按笔顺正确书写,辨析“容、究”的部首,并能正确、美观的书写。
2、注重长句的指导,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方式,使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采用换词法、造句法、演示法、表述法等多种方法理解词义。
4、理清文脉,知道岛上原来有哪三种昆虫,各有什么结果。
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1、正确美观地书写其他生字,用“要么……要么……”练习说句子。
2、复述课文,引导学生读懂达尔文怎么会有这个有趣的发现,也就是感受达尔文热爱科学,积极探究的科学品质,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研究的精神,激发学生了解科学家的故事的阅读兴趣。
一、谈话导入,质疑激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今天老师发现××坐得特别精神,秋姑娘来到你身边,你有没有新的发现?和小朋友分享一下。
接下来让学生猜猜:一百多年前英国有位著名的科学家特别善于发现,知道他是谁吗?出示图片,介绍达尔文,同时我出示达尔文的文字介绍:达尔文是一百多年前英国著名的科学家。
目的是与课文第一自然段对达尔文的介绍作比较,让学生明白表达不一样,意思一样,然后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谈话氛围中进入板书课题??有趣的发现。
《有趣的发现》教案

《有趣的发现》第一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10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9个的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师:前面的学习中啊,我们一起逮过蚂蚱,捉过蝴蝶,捉过蝈蝈,我们捉的这些都是什么啊?(昆虫)有位叔叔啊,和我们一样喜欢小昆虫,他是谁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七课(板书课题“7.有趣的发现”)。
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呢?(为什么有趣?发现了什么?在哪发现的?谁发现的?)师:好,现在,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自己读一读课文,同时要注意读准字音!二、初读课文(一)识读生词师:刚刚你们自己读过课文了,我来检查检查你们读的效果。
一起来看一看黑板上这些生词,先自己在下面读一读:一百有趣达尔文而且反复研究因为许多(前鼻音)生存著名考察淹死(平翘舌音)比较容易特别原来开火车读,打乱读。
师:我去掉拼音你们还会读吗?师:读好了生词啊,就要把它们用起来,把这些生词带到课文中,再去读一读!生自读课文。
(二)朗读指导师:还记得刚刚我们提出的那些问题吗?(为什么有趣?发现了什么?在哪发现的?谁发现的?)现在,请每个人拿出一枝铅笔,一边听别人读,一边在课文中找出问题的答案!指名读一、二、三、四自然段。
每节请3人读,读一人指导一人,纠正后再读。
其中,第三自然段重点指导读第二至第四句。
第四自然段重点指导读“对达尔文/后来的科学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初步感知师:课文读完了,谁能说说刚刚几个问题的答案呢?谁发现的?(达尔文)在哪发现的?(海洋中的一个小岛)发现了什么?(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师:你们真棒!这么快就解决了这些问题!刚刚我们提到了,是达尔文发现的这个有趣的发现,那达尔文是谁呢?课文第一节告诉了我们,谁再来读一读?(请一名学生读)师:从第一自然段中,你们知道了什么?(这个发现是在一百多年前的;是达尔文发现的;达尔文是英国人;达尔文是著名的科学家)师:“著名”什么意思?为什么说他是著名科学家?从哪里看出来他很著名?(一百多年前)师:你们都和孙悟空一样,有火眼金睛,从第一自然段短短一句话知道了这么多东西!老师希望啊,今天回家后,你们能自己找点资料,了解一下,达尔文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明天告诉老师好不好?师: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捧起书!(生齐读)三、生字教学教学“较”“研”“易”“存”“达”。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有趣的发现4篇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有趣的发现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有趣的发现精选4篇(一)课时数:1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听说读写本课中的词汇:积极、态度、表扬、勤奋、用功、学会、上课、认真。
2. 能够听懂并理解课文《有趣的发现》。
3. 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能够运用所学词汇进行口语表达。
教学重点:1. 听懂并理解课文《有趣的发现》。
2. 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教具:PPT、课文《有趣的发现》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1. 呈现图片:呈现一幅生动有趣的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
2.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这幅图片有趣吗?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有趣的事情?你们觉得什么样的事情是有趣的呢?Step 2 学习课文1. 导入:出示课文《有趣的发现》,引导学生读题目,并提问:你们猜猜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呢?2. 针对课文的重点词汇进行教学:通过PPT呈现词汇,帮助学生读音、理解词义。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活动并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使用这些词汇。
3. 集体朗读课文:教师先读一遍课文,然后逐句引导学生跟读。
注意发音、语调和语速。
4. 分角色朗读: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Step 3 学习活动1. 听音排序:教师读一段课文,学生根据听到的内容排列正确的顺序。
2. 分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小组长,并给每组分发一个问题:你们在班级中有没有遇到过有趣的事情?请你们讨论一下,并将你们觉得最有趣的事情和大家分享。
3. 分组分享:每组的小组长按顺序分享小组成员讨论出的有趣事情。
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补充、提问和表扬。
Step 4 拓展延伸1. 小组讨论:请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你们觉得上课时应该怎样表现呢?2. 分享展示:学生可以向全班展示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并可以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Step 5 课堂总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所学内容,强调重要的知识点和学习目标。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有趣的发现》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有趣的发现》教案一、教学目标1. 完成听、说、读、写、演等多种语言运用任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2. 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能够思考文中提到的问题,并理解其中的含义。
4. 能够有效地表达思想和观点,并尝试演示出所学到的知识。
二、教学重点1. 听、说、读、写课文。
2.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自己思考问题,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2. 演示、展示手抄报。
四、教学过程【导入】(1)师生互动,探究主题。
(谈论一下有趣的事情或者发现,引起学生兴趣,了解发现的重要性。
)(2)通过看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3)让学生了解通过具体的观察和实验是可以解决问题的。
【阅读课文】(1)认读新词。
(2)听、读、模仿,发音规范。
(可以进行一些口语练习。
)(3)小组合作阅读课文,交流不理解的地方。
(将不理解的地方记录下来,课后进一步解答)【精彩讲解】(1)了解生活中大自然的神奇之处,思考一下所发现的事情。
(2)为了更深入地理解问题,可以通过实验来检验是否存在问题。
(3)了解生态环境及其重要性,保护环境。
(学习做足够的实验,以避免对环境产生任何负面影响)【思考问题】(1)读一段话,思考并回答环节(可以进行小组合作)。
(2)思考有趣的问题,让学生自由发挥,展现个性思维。
(3)开展小组合作,让学生找到问题,并回答问题。
(每个小组都准备一份小抄本,记录问题和回答)【展示作品】(1)小组展示自己整理的手抄报,让其他学生评价。
(2)评价内容不只涉及作品的美感,也要评价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老师的评价也很重要)【作业布置】查找有趣的问题和发现,并进行记录和思考。
五、板书设计有趣的发现、环节、问题、实验、手抄报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以一个有趣的话题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让学生通过互动性教学、合作学习等方式来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同时,将合作、发现、思考等要素巧妙地融入到教学内容中,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有趣的发现》教案、教学设计

3.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教师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2.学生分享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如如何观察、发现、表达等。
3.教师强调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即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3.观察实践:布置学生周末进行一次户外活动,如公园、田野等,观察并记录下自己认为有趣的现象。要求学生在记录时,尽量详细描述,为下周课堂上的分享做好准备。
4.家庭作业:请家长协助孩子一起完成一本“有趣的发现”小册子,内容包括孩子在本节课的学习收获、自己的观察记录等。鼓励家长和孩子共同创作,增进亲子关系。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有趣发现,培养合作意识。
4.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察和发现,提高语文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细节的情感,提高学生对生活中有趣事物的敏感性。
2.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优美和节奏感。
2.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讲解,特别是多音字和易混淆字,如“趣”、“发”、“现”等,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和掌握。
3.分析课文的结构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有趣的发现是什么,以及作者是如何观察和发现的。
4.教师通过提问、讲解、示范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并学会运用到自己的表达中。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二年级上册《有趣的发现》说课稿2篇

语文二年级上册《有趣的发现》说课稿语文二年级上册《有趣的发现》说课稿精选2篇(一)(导入)大家好!我今天要给大家说的是二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文《有趣的发现》。
这篇课文是以一种幽默诙谐的方式描写了小嘉的一次发现,引导学生开启思维,多角度观察事物。
(导入课文)首先,通过一个小故事导入课文内容。
假如我们在院子里种上一棵树,一段时间后,树上会长满了果实。
当我们发现树上有果实时,我们会怎么做呢?会很开心、惊喜吧!那么,我们要倾听故事,了解一下小嘉有什么有趣的发现呢?(教学目标)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有趣的发现》,我希望学生能够:1.了解小嘉的有趣发现,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2.理解和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包括词汇和句子的意思;3.通过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呈现问题)接下来,我将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发现。
1.在课文中,小嘉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2.小嘉和大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3.你平常是否也有过类似的发现?我们可以怎样自己发现有趣的事情呢?(步骤引导)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趣的发现》。
(步骤1:阅读课文)首先,让我们一起阅读课文。
师生一同阅读,理解课文的基本意思,并标注出生词和重点句子。
(步骤2:解读课文)接下来,我们来解读课文。
通过问题导向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小嘉发现了什么事情?2.小嘉为什么可以看到这些不同的事物?3.小嘉的发现给她带来了什么惊喜?(步骤3:学习知识点)继续深入解读,我们来学习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子。
1.学习词语:闪亮、石头、不同、发现。
2.学习句子:小嘉正在找花园里的遗失的东西;她得到了一个很大的惊喜。
(步骤4:情感教育)最后,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有趣事物,并分享给大家。
1.请大家找一个小组,讨论一下你们在生活中有过的有趣发现。
2.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你们的有趣发现。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并理解了《有趣的发现》这篇课文,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有趣的发现》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

演示实验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更直观 地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印象。
课堂互动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 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
巩固练习
布置练习题
根据课文内容,布置相 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
所学知识。
学生自主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教师巡回指导。
小组讨论
让学生分组讨论练习题 的答案,互相交流学习
心得。
实验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 通过有目的的实验操作,获得感性知识,并进而得出科学 结论的方法。
在《有趣的发现》一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模拟实 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理解达尔文发现的有趣之处。例 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不同环境下生物的演化过程,从 而更好地理解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的原理。
THANKS
感谢观看
知识掌握
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程度和 记忆情况,能否正确运用所学 知识。
实践能力
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动手能力和创新 思维如何。
情感态度
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态度,以 及与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情
况。
教师反思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是否达到 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课堂氛围营造
思考如何更好地营造积极、互动的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方法有效性
评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有助 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学资源利用
反思对教学资源的利用是否充分,是否有更 好的资源可以利用。
06
教学资源
教材与教辅
教材
《有趣的发现》(二年级上册)
教辅
教学参考书、练习册、教案
《有趣的发现》教案

《有趣的发现》教案教案:《有趣的发现》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家们做出有趣的发现背后的故事。
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索能力。
教学重点:1.学生对科学家们做出的有趣发现的理解和探索。
2.学生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学生对科学家们的发现过程进行思考和总结。
2.学生对发现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和讨论。
教学准备:1.图书馆、电脑和投影仪。
2.杂志、报纸或网页上的科学发现和相关材料。
3.电脑和打印机。
教学过程:一、热身引入(10分钟)1.学生通过班级讨论方式,回答以下问题:-你认为科学家是如何做出有趣的发现的?-你对科学有什么兴趣?2.教师介绍科学家们的有趣发现背后的故事,并提出相关的问题。
二、发现背后的故事(30分钟)1.教师向学生展示一系列有趣发现的图片或视频,包括但不限于:-牛顿的苹果误打误撞发现万有引力-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和钋-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低温燃烧让冰熔化-卡尔文森等科学家在南极发现生命的证据2.学生小组合作阅读相关的材料,了解每个发现的背景故事和科学家们的思考过程。
3.学生小组展示他们所了解的发现,并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
三、实际应用分析(3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每个发现的实际应用,并讨论其对科技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以下问题,并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发现:-你认为最有意义的发现是什么?为什么?-这些发现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哪些方面产生了影响?-你认为科学家们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四、拓展延伸(20分钟)1.学生分小组选择一个他们感兴趣的科学领域(如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2.教师提供相关的材料和资源,鼓励学生团队合作,收集信息和发现新的科学知识。
3.学生团队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与其他小组分享他们的有趣发现。
五、总结回顾(10分钟)1.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科学的重要性和有趣的发现背后的努力。
小学二年级语文《有趣的发现》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有趣的发现》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阅读和实验,发现有趣又奇妙的知识世界。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学会独自思考,开拓眼界,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究知识。
教学重点:1.通过阅读理解,掌握科学故事阅读的策略。
2.通过实验,掌握基本实验操作和实验方法,并学会总结实验结果,并用科学的语言解释实验结果。
教学难点:在实验和知识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一、引入1.讲师通过尽可能简单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一个科学故事,如:“曾经有一个人每天都喝雨水,结果竟然得了某种奇怪的病,原来是雨水中的微生物致病。
”2.让学生想象一下这个故事的场景,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学习1.讲师让学生阅读科学故事,并搭配实验进行讲解。
2.学生通过阅读和做实验来了解科学中的奇妙知识,如“有些果树只在夜里开花,为什么”?3.讲师指导学生做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科学实验的乐趣,并通过实验结果,了解事物的本质。
4.讲师通过讲解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操作步骤,让学生掌握实验技巧和思维方式。
三、总结1.让学生用科学的语言总结实验结果,通过讨论来验证答案是否正确。
2.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无限的奇妙和探索的魅力。
3.通过知识探索和实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4.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于学习的感悟和收获。
四、测评1.对于本课所学的知识进行考核和评价。
2.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探索,积极发掘自己的潜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总结:1.通过本次教学,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阅读和做实验,发现有趣又奇妙的知识世界。
2.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探究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3.最终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探索的乐趣,开拓自己的眼界,从而实现知识和智慧的融合。
《有趣的发现》教案15篇

《有趣的发现》教案《有趣的发现》教案1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趣的发现》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趣的发现》教案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两条绿线内的10个生字只识不写,学写五个生字。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小朋友,你们知道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科学家吗?蔡伦(造纸) 、沈括(印刷术)、张衡(地动仪)、祖冲之(圆周率)、爱因斯坦(相对论)、牛顿(万有引力学学说)、爱迪生(发明大王)、麦克斯维(电磁)、诺贝尔(炸药)、达尔文(进化论)......(出示达尔文像)他就是一百多年前,英国著名的科学家——达尔文。
小朋友对达尔文有什么了解吗?(简介达尔文)今天,我们所要学的课文是讲述达尔文关于发现的一个故事。
这就是《7.有趣的发现》(教师边述边板书课题.)解题:(1)有趣是什么意思(有意思、好玩;能引起人的好奇心或喜爱)(2)看了课题,你们有什么要问的?(学生边讲教师边在题目旁打小问号。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1)读准生字字音。
(2)读通句子。
(3)标上自然段序号。
(学生按要求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三、检查自读效果(1)(出示生字)1、自读、正音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4、去掉拼音齐读词语5、把生字词带入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长句子多读几遍6、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评议(重点指导读通第3自然段中的第二第三四句。
)7、我们一起听听课文的范读8、齐读课文四、初步理解课文汇报内容1.刚才我们提的小问号有哪个,可以擦去了剩余的问号我们下节课来解决.2.下面请同位互相检查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故事。
(指名回答)(课文记叙了生物学家达尔文通过对太平洋中一个小岛上昆虫的考察,发现只有适应自然环境的生物,才能得以生存的故事,体现了他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学风。
二年级语文《有趣的发现》教案

二年级语文《有趣的发觉》教案教案可以恰当地挑选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落后生,使全部学生都得到发展。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二年级语文《有趣的发觉》教案,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二年级语文《有趣的发觉》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容、易、研、究四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并能复述课文。
3、知道课文内容,会按课文内容表演,评议。
教学程序一、复习1、出示生字词卡片:认读、开火车读、齐读。
2、我们连续学习《有趣的发觉》,学生齐读课题。
二、精读课文,领会课文内容(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细读第一自然段2、讨论:达尔文是个怎样的人?是什么意思?3、小结:小朋友,达尔文生活在一百多年前的英国,到今天全世界的人都记住着他的名字,这就是。
4、有感情地朗诵,练习背诵。
(二)学习课文2至3自然段提问:课题是有趣的发觉,那么达尔文到底有什么有趣的发觉呢?1、同学们自由朗诵课文2至3自然段。
2、谁来说说达尔文发觉了什么?3、讨论交换。
4、出示:他看到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感到很惊奇5、指名让同学读好这句话,其他小朋友想一想惊奇在那里?6、指名回答7、达尔文看到这种惊奇的现象,会想些什么呢?(现在你就是达尔文,你正在小岛上考察。
如果看到这种惊奇的现象会想些什么呢?)8、讨论交换是呀,为何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呢?那些翅小的昆虫哪里去了呢?9、朗诵第二自然段10、那么为何会显现这种惊奇的现象呢?达尔文又是怎样做的呢?11、自由朗诵第三自然段12、摸索后相互交换,合作学习,然后汇报。
出示句子:本来,岛上常常刮大风便逐渐消逝了。
13、让学生说说这段话中讲了哪几种昆虫?用自己的话分别说清三种昆虫的情形。
14、摸索后讨论出示句式训练:没有翅膀的昆虫由于所以翅膀特别大的昆虫由于所以翅膀小的昆虫由于所以15、让学生表演2至3自然段的内容,集体评议。
二年级课文《有趣的发现》教学设计

二年级课文《有趣的发现》教学设计教学要求德:初步明白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
学习达尔文认真观看、认真摸索的良好学风。
智: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只识不写,明白得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进行词和句的训练。
课前预备:生字卡片,课文录音。
教学时刻: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7有味的发觉2、解题:“有味”是什么意思?看到那个题目,你想明白什么?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练读课文。
2、检查自学情形。
(1)抽读生字卡片有味达尔文小岛昆虫翅膀观看比较因为生存研究重要(2)出示第3,m自然段,重点指导朗读第二、三、四句。
(3)指名试读课文。
3、范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达尔文是什么时候的人?2、达尔文是哪个国家的什么人?3、给“闻名”那个词找个近义词。
四、当堂巩固。
1、熟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一、复习回忆。
1、读生字卡片。
2、扩词:达岛因存二、分析明白得。
1、细读第二自然段。
(1)齐读。
(2)第一句中的达尔文干了什么?(3)第二句告诉我们达尔文发觉了什么?(4)换词练习:“要么……要么……”还能够换成哪些词?(5)出示挂图看图说话练习。
2、读第三自然段。
(1)指导读。
(2)明白得第1句。
“许多”说明了什么?“反复”说明了什么?“终于”说明了什么?明白得第2、3句。
那个地点讲了几种昆虫?这些昆虫如何样?3、细读率4自然段。
(1)齐读。
(2)本文中“有味的发觉’指的是什么?三、总结全文。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只有适应环境的生物才能得以生存,我们要学习达尔文认真观看的精神。
第三课时一、朗读课文。
指名朗读课文。
二、复述课文。
1、指导复述课文教师指导复述课文的要求。
要紧内容只要说出来就能够了,不必背诵课文。
2、指名学生读课文。
3、学生自由读课文,练习复述。
4、指名试复述。
三、课堂练习。
1、比一比再组词。
夏( )校( )容( )应( )复( )较( )究( )因( )2、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课文《有趣的发现》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2、学会本课5个生字“百”“达”“文”“反”“较”,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像达尔文那样仔细观察事物,学习他认真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有关词句,重点是词句训练。
教学准备:
挂图,贴图,生字卡片,小黑板若干
一、课前谈话,知识铺垫。
1、小朋友,在我们地球上生存着许许多多的昆虫,它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
瞧(出示昆虫图),老师这儿就有许多,认识他们吗?
2、指名学生说。
3、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些昆虫有一些相同之处。
4、是啊,这些昆虫有的翅膀特别大,有的翅膀特别小,还有的没有翅膀。
(教师用笔圈出同类,并分别标上“翅膀大”“翅膀小”“没
翅膀”)
5、你还知道哪些昆虫是属于这三类中的一种?
二、揭示课题,引发疑问。
1、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去读一个与昆虫有关的小故事,名字就叫——
(出示课题:有趣的发现)
2、指名读题,注意轻声“的”。
3、读了题目在你脑中是否出现了一些小问号呢?
4、学生质疑:(谁发现?在哪发现?发现什么?怎样发现?……)教师相机板书。
三、逐段讲读,解答疑问。
(一)、第一自然段
1、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学生读,正音:“一”的变调,“英”“名”后鼻音,“达尔文”英文名字多读熟练。
3、从短短的这句话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1)、这个有趣的发现与“达尔文”有关,是达尔文发现的。
(2)、“一百多年前”。
师加述:达尔文出生在1809年,去世时73岁,距今已有一百多年了。
(3)、“英国著名科学家”。
出示达尔文的肖像图,师加述:瞧,这位就是身穿英国绅士服的达尔文,他经常与各种动植物打交道,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博物学家。
4、这样一位有名的科学家,谁再向大家介绍一下。
指名感情朗读。
5、小朋友,你还会用这样的句式来介绍一下达尔文吗?
句式训练:达尔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第二自然段。
1、过渡:达尔文是在哪儿,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呢?让我们赶快去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吧,同样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自由朗读。
3、指名学生分句读:可以喊上你的同桌,也可以叫上你的好朋友和你合作读。
4、哪个问题你能解决了?
(1)、(在哪发现。
)——学习第一句。
学生:达尔文在海洋中的一个小岛上发现的。
教师加述:达尔文作为一名博物学家,经常跟着海军勘探船到海洋的小岛上去考察。
(2)、(发现什么。
)——学习第二句。
学生:达尔文发现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
教师出示插图:瞧,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
发现了这样一个情况,达尔文感到——(很奇怪)。
他奇怪些什么呢?
你会用这样的句式说好吗?
句式训练:达尔文看到岛上只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却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到很奇怪。
5、不一会儿两个问题解决了,再读读这个自然段,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6、学生:(1)、到底为什么岛上只有翅膀特别大的昆虫和没有翅膀的昆虫,却没有小翅膀的昆虫?
(2)、什么是“考察”,达尔文是怎样考察的?
(三)、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1、过渡:还等什么赶快学习第三自然段吧!先来看看达尔文是怎样考察的吧!
2、出示: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3、指名读,正音。
4、出示达尔文考察时的插图:小朋友,你觉得达尔文考察的时候态度怎样?
5、学生:很认真,很细心。
6、这句话中哪些词最能突出他的认真的态度呢?
(1)“许多”
教师:你猜想一下,达尔文会捉来哪些昆虫?
学生:(蜻蜓、蝴蝶、蚂蚁、蜘蛛……)
教师:为了方便研究,达尔文捉来了这么做种昆虫,而且每一种的数量也很多。
指名读好词语。
(2)“反复”
学生:反复说明达尔文观察比较了很多次。
教师:是啊,科学家的许多发现,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试验中找到答案的,达尔文也不例外。
指名读好词语。
(3)“终于”
学生:达尔文找到答案很不容易。
教师:没有反复的观察比较如何得来正确的答案呢!
指名读好词语。
7、齐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四|、教学生字,授以方法。
百达文反较
1、认读。
2、组词:想帮谁组就帮谁组。
3、指导写法:除“比较”的“较”笔画比较多外,其余笔画都较少,写好笔画较少的词,关键在于找到,关键笔画。
分析每个字的关键笔画。
4、描红,抄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