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02像质计标准
射线标准标准

标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2005版——射线探伤加入时间: 2008-10-10 浏览次数:4222中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B/T 4730-2005代替JB4730-1994部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射线探伤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Pressure Equipments—Part 2:Radiographic testing2005-07-26发布 2005-11-01实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目次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一般要求…………………………………………………………………4 具体要求…………………………………………………………………5 承压设备熔化焊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测质量分级…………………6 承压设备熔化焊环向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测质量分级…7 射线检测报告……………………………………………………………………附录A(资料性附录)工业射线胶片系统的特性指标…………………………附录B(资料性附录)黑度计(光学密度计)定期校验方法…………………附录C(资料性附录)典型透照方式示意图……………………………………附录D(资料性附录)环向对接焊接接头透照次数确定方法…………………………附录E(规范性附录)焦点尺寸计算方法………………………………………附录F(规范性附录)专用像质计的型式和规格………………………………附录G(规范性附录)搭接标记的摆放位置……………………………………附录H(规范性附录)对比试块的型式和规格…………………………………前言JB/T 4730.1—2005~4730.6-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分为以下六部分:——第1部分:通用要求;——第2部分:射线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第6部分:涡流检测。
无损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无损检测通用工艺规程编制:审核:批准:日期:目录第1章编制说明 (3)第2章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5)第3章超声波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21)第1节承压设备对接焊接接头超声检测及质量分级 (24)第2节承压设备钢板超声检测及质量分级 (29)第3节承压设备用钢锻件超声检测及质量分级 (32)第4章磁粉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35)第5章渗透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39)第6章工艺卡附表 (44)第1节射线检测工艺卡 (44)第2节超声检测工艺卡 (45)第3节磁粉检测工艺卡 (46)第4节渗透检测工艺卡 (47)第一章编制说明1.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对金属原材料、零部件和焊接接头进行射线检测、超声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的基本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钢制压力容器产品的无损检测工作。
1.2 引用标准和编制依据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程中引用而构成本规程的条文,在规程出版时,所有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程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9年版)GB150-1998 《钢制压力容器》GB151-1999 《管壳式换热器》JB/T4730.1~4730.6-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实施细则》《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Q/JS.YLRQ--2008《质量保证手册》1.3 人员资格及职责1.3.1从事无损检测的人员必须持有国家质量监察机构颁发的并与其工作相适应的资格等级证书。
1.3.2从事无损检测的人员校正视力不得低于5.0,从事磁粉、渗透检测工作人员,不得有色盲、色弱。
1.3.3检测人员严格执行有关条例、规程、标准和技术规范,保证工作质量。
1.3.4评片人员的视力应每年检查一次,要求距离400mm能读出0.5mm的一组印刷体字母。
1.3.5检测操作人员必须按委托单要求并同时根据检测工艺规程进行操作,做好检测记录及签发检测报告。
RT探伤机校验规程

X射线探伤仪校验规程1.目的:确保RT检测的质量活动所使用的X射线探伤仪性能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额定管电压小于等于300KVX射线探伤机的首次和后续校准和检定工作,有效期为一年。
3.引用标准3.1 JB/T7413-1994《携带式工业X射线探伤机》3.2 JB/T7902-1995《线型像质计》3.3 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3.4 JJG40-2001《X射线探伤机检定规程》4.职责4.1应由锅检站总师负责领导,并负责对校验报告的签发。
4.2由中心RTⅢ级人员负责组织指导校验人员实施校验,并负责校验报告的审核。
4.3校验人员应由RTⅢ级人员提出,并总师批准。
校验人员应熟悉X射线探伤仪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熟悉本规程的引用标准,能正确按本规程方法进行校验工作,编制校验报告。
5.校验用标准试块及器具(应是计量部门检定合格的)5.1线型像质计:校准检定用线型像质计应符合JB/T7902-1995。
5.2标淮试块:材质应为A3钢,规格为200mm×100mm,表面粗糙度Ra≤6.3,试块厚度应满足表1至表2的相应要求,其厚度的允差为±4%。
5.3支架系统定位误差应小于1mm。
5.4 黑度计或测微光度计测量误差应小于±4%。
5.5 X射线防护水平剂量率计:校准检定用剂量率计的性能应符合二级要求。
5.6 X光胶片和观片灯:结合照像质量及曝光时间等因素对其类型进行选择。
5.7其他检定设备见表35.8环境条件:检定时的环境应满足剂量计的工作环境条件温度为(20±5)℃,相对湿度小于75%。
6. 校准检定6.1校准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 6.1.1 检定项目6.1.1.1首次校准检定:可引起性能显著变化的修理后的X 射线探伤机,如:更换X 光管高压变压器等应进行首次检定。
首次检定项目有:空气比释动能率、穿透力、重复性、辐射角、计时器误差、透照灵敏度,漏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解读

1、理解:(1)承压类设备的制造、安装、在用的检测 技
术级别一般不应低于AB级(2)承压设备在用检测特殊情 况下可以采用A级检测技术(3)检测方技术负责人系指 无损检测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如是制造、安装单位或检验 单位,检测方技术负责人是指该单位的总工程师或分管技 术的领导(4)有效措施一般包括:高类别胶片、提高底 片黑度、采用最佳透照方式、最大限度的控制散乱射线等 措施。 2、应用:(1)技术负责人要确认是否确实存在“结构、 环境、射线设备等方面的限制”(2)技术负责人一般应
2、应用:选择的原则(1)A级和AB级检测技术不得低 于T3类、B级检测技术不得低于T2类(2)采用γ射线允 许采用T3类胶片,但灵敏度应满足要求。 3、注意:(1)当对公称厚度或透照厚度较薄的工件进
行
γ射线照相时应采用高类别的胶片。
(2)对可焊性差的材料或Rm≥540MPa高强钢, γ射线 照相时应选择T2类或更高类别的胶片。
1、理解:(1)现场进行X射线检测或进行γ射线检 测时对辐射防护提出了不同的要求。(2)在两个标准 都提出了辐射照射量的新名词《比释动能》和《空气 比释动能率》,比释动能是指不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 作用,在单位质量的物质中释放出来的所有带电粒子 的初始动能的总和。 2、应用:(1)空气比释动能率用仪器可以测出(2) 控制区、管理区、监督区范围的确定均根据空气比释 动能率量值进行划分的。 3、注意:尽管两个标准的某些条款内容相同或相近, 但在使用中不能相互代替。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 解读
2021/7/13
1、 理解:(1)适用对象包括承压设备的制造、安装、 在用(2)检测的金属材料包括; 碳素钢、低合金钢、不 锈钢、铜及铜合金、铝及铝合金和钛及钛合金、镍及镍合 金(3)A级AB级B级系指检测技术分级,不是底片质量 分级。 2 、应用:(1)对不同的金属材料透照的厚度不同例如 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铜及铜合金、镍及镍合金透 照厚度2-400mm(5.1.1)铝及铝合金透照厚度2- 80mm(5.2.1)钛合金2-50mm(5.3.1)(2)不适用 范围;锻件、管材、棒材。T型焊缝、角焊缝、堆焊层一 般也不宜采用。(使用原则4.2.2) 3 、注意:如承压设备的支承件或结构件也采用该标准时 应在检测报告中注明《参照》同时应有委托方的确认。
7902像质计标准

7902像质计标准7902型质量计标准一、概述7902型质量计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
本标准旨在规定7902型质量计的技术要求、性能指标、检测方法等内容,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二、技术要求1. 外观要求1.1 7902型质量计应采用优质材料制成,外观整洁、无明显划痕或变形。
1.2 保护装置可靠,必要时需配置防尘罩。
1.3 操作部件应灵活,无卡滞现象。
1.4 产品应配备标牌,标明产品型号、品牌、生产日期等信息。
2. 规格2.1 量程:0~500g。
2.2 分度值:0.01g。
2.3 最小读数:0.01g。
2.4 准确度等级:0.01g。
2.5 允许误差:±0.02g。
3. 工作环境要求3.1 温度:10℃~35℃。
3.2 相对湿度:≤85%。
3.3 无腐蚀性气体和震动的环境。
4. 性能指标4.1 灵敏度:指示针在放置一定质量标准物体时,应指向相应刻度值。
4.2 稳定性:长时间稳定测量结果的能力。
4.3 重复性:相同质量标准物体多次测量的结果应在一定误差范围内。
4.4 回归性:在制造过程中,改变零件尺寸或材料后测量结果的变化范围。
4.5 抗干扰性:在外界干扰条件下,保持稳定的测量结果。
5. 检测方法5.1 灵敏度检测:在特定质量标准物体上进行测量,记录指示针指向的刻度值。
5.2 稳定性检测:在特定条件下进行长时间测量,观察测量结果的变化情况。
5.3 重复性检测:使用相同质量标准物体进行多次测量,记录测量结果并计算误差范围。
5.4 回归性检测:在制造过程中改变零件尺寸或材料,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5.5 抗干扰性检测:在外界干扰条件下进行测量,观察测量结果的稳定性。
三、质量保证措施1. 生产制造商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原材料采购、零部件加工、装配等环节的质量控制。
2. 生产过程中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7902型质量计各项指标符合标准要求。
3. 出厂产品应进行全面的检测,包括外观检查、性能指标检测等。
无损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无损检测通用工艺规程编制审核批准钢制压力容器对接接头射线检测规程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钢制压力容器对接接头射线检测人员应具有的资格,所用设备器材,检测工艺和质量分级等。
本规程依据JB/要求编写。
适用于公称厚度T为2-40mm钢制压力容器对接接头X射线AB级检测技术,知足《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150和GB151等标准规范要求。
检测工艺是本规程的补充,由Ⅱ级人员按合同要求及本规程编制,其参数规定得更具体。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包括的条文,通过在本规程中引用而组本钱规程条文,在规程出版时,所有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利用本规程的各方应探讨利用例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TSG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150-2011《钢制压力容器》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JB/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一部份:通用要求JB/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二部份:射线检测JB/T7902-1999线型像质计HB7684-2000射线照相用线型像质计GB11533-1989标准对数视力表JB/T7903-1999工业射线照相底片观片灯GB/无损检测工业射线照相胶片第1部份:工业射线胶片系统的分类GB16357-1996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3.检测人员检测人员必需通过技术培训,按《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取得与其工作相适应的资格证书,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
从事射线检测人员上岗前应进行辐射安全知识的培训,并取得放射人员工作证。
评片人员的视力应每一年检查一次,要求距离400mm能读出的一组印刷片字母。
4.辐射防护所有产品原则上一概进入探伤室检测,检测人员应佩带个人剂量计并携带剂量报警仪。
如有特殊情况,确需要在现场检测的,应按GB16357的规定划定控制区和管理区,设置警告标记。
5.设备、器材和材料现利用设备见表1-1表1-1透照不同厚度的钢制压力容器时,允许利用的最高管电压应控制在图1-1曲线的范围内。
线型像质计型号和规格的规范标识

线型像质计型号和规格的规范标识黄新超【摘要】This paper describes current domestic situation in using the linear image quality indicator marking in the industrial radiographic testing,and elaborates some requirements for testing standards by industry branches and some attentions needed to be paid to the current image quality indicator standards.The author hopes that the above-mentioned points could help the practitioners to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standard marking of linear image quality indicator.%介绍了国内工业射线检测所使用的线型像质计标识的使用现状,阐述了各个行业检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现行像质计标准中的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帮助从业人员更清晰地认识线型像质计的规范标识.【期刊名称】《无损检测》【年(卷),期】2016(038)004【总页数】3页(P67-69)【关键词】射线检测;标识;像质计【作者】黄新超【作者单位】河南省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测研究院,郑州 45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15.28像质计是用来检查和定量评价工业射线照相底片影像质量的工具。
我国最常用的是线型像质计,其规格和型号的标识在实际应用中非常混乱。
到底什么是线型像质计的规范性标识,很多从业人员搞不清楚,造成业主方、监理方、检验机构、检测单位与使用单位之间经常发生争执或误解。
X射线检测作业指导书

X射线检测作业指导书(ISO9001-2015)1.0目的为了保证X射线检测工作质量,•获得符合标准要求的X射线照相底片,对X射线照相底片进行正确评定,特制订本作业指导书。
2.0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主要适用于检测工件内部埋藏性缺陷,•主要对象为承压类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金属材料受压元件的熔化焊对接接头的X 射线检测。
检测厚度范围:①碳素钢、低合金钢、奥氏体不锈钢、镍及镍合金制承压设备为2-400mm;②铝及铝合金制承压设备为2-80mm;③钛及钛合金制承压设备为2-50mm;④碳素钢、低合金钢、奥氏体不锈钢、镍及镍合金、铜及铜合金、铝及铝合金制承压设备管子及压力管道为壁厚T≥2mm。
3.0检测人员资格要求3.1从事射线检测的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按《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取得与其工作相适应级别的资格证书。
3.2从事X射线检测人员应经过辐射安全知识培训,并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
3.3X射线检测人员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
测试方法应符合GB 11533的规定。
从事评片的人员应每年检查一次视力。
3.4从事底片评定、检测报告签发与审核必须是Ⅱ级以上资格的人员。
4.0引用文件JB/T4730-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一部分:通用要求JB/T4730-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二部分:射线检测GB 11533—1989 标准对数视力表GB 16357—1996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 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T 19384.1—2003 无损检测工业射线照相胶片第1部分:工业射线胶片系统的分类GB/T 19384.2—2003 无损检测工业射线照相胶片第2部分:用参考值方法控制胶片处理HB 7684—2000 射线照相用线型像质计JB/T 7902—1999 线型像质计JB/T 7903—1999 工业射线照相底片观片灯GB150 钢制压力容器X射线检测和质量评定应按受检产品的技术标准执行。
射线检测工艺规程及检测工艺卡

射线检测工艺规程及检测工艺卡1.1一般要求1.1.1射线检测人员a从事射线检测人员上岗前应进行辐射安全知识的培训,并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
b射线检测人员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 测试方法应符合GB 11533的规定。
从事评片的人员应每年检查一次视力。
1.1.2观片灯a观片灯的最大亮度应能满足评片的要求。
b观片灯的主要性能指标除了亮度以外还包括:亮度的均匀性、外壳温度、噪声、绝缘程度等应满足标准要求。
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2.5时,观片灯的亮度不应低于9400 cd/m2、当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2.5<D≤4.0时观片灯的亮度不应低于100000 cd/m2。
1.1.3黑度计a 黑度计可测的最大黑度应不小于4.5,测量值的误差应不超过±0.05。
b 黑度计至少每6个月校验一次。
校准黑度计用的标准黑度片必须在有效期内,并通过计量部门的鉴定(2年)新购置的标准黑度片只要在有效期内也允许。
1.1.4增感屏a X射线照相和Ir-192射线源时选用铅屏增感屏。
B Ir-192射线源时铅屏增感屏的前屏和后屏的厚度均不能小于0.1mm。
c前屏和后屏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1.1.5像质计a底片影像质量采用线型像质计测定。
线型像质计的型号和规格应符合JB/T 7902的规定,JB/T 7902中未包含的丝径、线号等内容,应符合HB 7684的有关规定。
b像质计的材料可选择碳钢或奥氏体不锈钢。
1.1.6表面要求和射线检测时机a在射线检测之前,对接焊接接头的表面应经外观检测并合格。
表面的不规则状态在底片上的影像不得掩盖或干扰缺陷影像,否则应对表面作适当修整。
b为防止延迟裂纹倾向射线检测应在焊接完成24h后进行射线检测。
1.1.7辐射防护a现场进行X射线检测时,应按GB16357的规定划定控制区和管理区、设置警告标志。
检测工作人员应佩带个人剂量计,并携带剂量报警仪。
射线标准标准

标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2005版——射线探伤加入时间: 2008-10-10 浏览次数:4222中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B/T 4730-2005代替JB4730-1994部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射线探伤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Pressure Equipments—Part 2:Radiographic testing2005-07-26发布 2005-11-01实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目次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一般要求…………………………………………………………………4 具体要求…………………………………………………………………5 承压设备熔化焊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测质量分级…………………6 承压设备熔化焊环向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测质量分级…7 射线检测报告……………………………………………………………………附录A(资料性附录)工业射线胶片系统的特性指标…………………………附录B(资料性附录)黑度计(光学密度计)定期校验方法…………………附录C(资料性附录)典型透照方式示意图……………………………………附录D(资料性附录)环向对接焊接接头透照次数确定方法…………………………附录E(规范性附录)焦点尺寸计算方法………………………………………附录F(规范性附录)专用像质计的型式和规格………………………………附录G(规范性附录)搭接标记的摆放位置……………………………………附录H(规范性附录)对比试块的型式和规格…………………………………前言JB/T 4730.1—2005~4730.6-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分为以下六部分:——第1部分:通用要求;——第2部分:射线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第6部分:涡流检测。
有关(射线)标准对比

JB/T4730在引用JB/T7902-1999的同时又引用HB7684-2000,是因为标准适用的厚度范围扩大到2mm~400mm后,JB/T7902-1999规定的金属线的直径范围已不能满足要求。
以低原子序数的材料制作的像质计应可用于高原子序数的材料制成的工件的照相。
JB/T4730-2005标准中的有关材料的原子序数如下:铝(Al )13;钛(Ti)22;铁(Fe)26;镍(Ni)28;铜(Cu)29。
照此关系,铁(Fe)像质计可用于镍(Ni)、铜(Cu)材料的照相,但不可用于钛(Ti)、铝(Al )材料的照相。
工业射线胶片系统是指包括射线胶片、增感屏(材质、厚度)和冲洗条件(方式、配方、温度、时间)的组合。
新的分类方法之所以提出用“胶片系统”取代“胶片”进行分类,是因为评价胶片的特性指标不仅与胶片有关,还受增感屏和冲洗条件影响,所以将三者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评价。
胶片系统分类的测试方法只适用于铅增感屏曝光的直接曝光型胶片,不能准确地测定用荧光增感屏曝光的胶片的特性。
由胶片制造商提供预先曝光胶片测试片,用户以本单位的处理设备、化学处理剂和方法冲洗测试片,测出灰雾限值D0、速度系数SX、对比度系数CX,与胶片制造商提供的鉴定证书进行比较,据此检测胶片处理条件和方法是否符合要求,并实施控制。
国内外主要胶片的类别“焊缝”和“焊接接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焊缝”是指焊件经焊接而形成的结合部分,而“焊接接头”则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零件焊合的接点,包括焊缝、熔合区和热影响区。
焊缝主要形式有对接焊缝和角焊缝等。
焊接接头主要形式有对接接头、带垫板(或锁底)对接接头、T型接头、十字接头、搭接接头、角接接头等。
一些焊缝和焊接接头组合型式见2-题16图。
JB/T4730中所规定的射线照相技术适用的是第一种——对接接头对接焊缝,以及第四种——锁底接头对接焊缝,其余则不适用。
延迟裂纹属于冷裂纹。
所谓冷裂纹,是指在焊后冷至马氏体转变温度M3点以下产生的裂纹,一般是在焊后一段时间(几小时,几天甚至更长)才出现,故称延迟裂纹。
射线照相质量的影响因素叶宇峰总结

2、底片对比度越大,影像越容易被观察到和 识别清楚。 3、为检出较小的缺陷,获得较高的灵敏度, 就必须设法提高底片对比度。但在提高对 比度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不利后果,例 如试件能被检出的厚度范围减小(厚度宽 容度 ↓ ),底片上的有效评定区域缩小, 曝光时间延长,检测速度下降,检测成本 增大等等。
二、影响射线照相灵敏度的因素
射线照相对比度ΔD
D 0.434 G
主因对比度
射线照相不清晰度U
2 U Ug U i2
几何不清晰度 固有不清晰度
0.79
T (1 n)
D lg E
射线照相颗粒度 σD
N ( Di D) 2 D N 1 i 1
B. 影响胶片对比度的因素 : 胶片种类、底片黑度,显影条件 1)不同类型的胶片具有不同的梯度
通常,非增感胶片的梯度比增感型胶片的梯 度大。非增感型胶片中,不同种类的胶片有时梯 度也不一样,要想提高对比度,可以选择梯度较 大的胶片。(梯度:T1>T2>T3>T4) 若要增大G值,可选用G值更高的微粒胶片; 由于非增感胶片G值和黑度成正比,也可通过提高 底片黑度增大G值。但高G值的微粒胶片感光速度 往往较慢,需要增大曝光时间,提高黑度也需要 增加曝光时间,此外,黑度的提高会增加最小可 见对比度△Dmin ,对灵敏度产生不利影响。
射线照相质量的影响因素
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叶宇峰 2013年3月8日
第三章的主要内容
一、射线照相灵敏度的影响因素 1、基本概念及相关定义 2、射线照相--对比度ΔD 3、射线照相--清晰度U 4、射线照相--颗粒度σD 二、灵敏度和缺陷检出的有关研究 1、最小可见对比度△Dmin 2、底片黑度与灵敏度 3、缺陷检出试验 4、几何因素对小缺陷对比度的影响 5、不同缺陷的灵敏度关系式 6、裂纹检出的研究 7、信噪比
2022数字成像工艺规程

目录1、适用范围 (2)2、编制依据及执行标准 (2)3、无损检测人员要求 (2)4、设备器材的配置 (3)5、检测要求 (3)6、检测技术 (3)7、检测记录、报告和资料存档 (7)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工艺规程1.适用范围1.1本规程规定了焊缝射线人员具备的资格、所用器材、检测工艺和验收标准等内容。
1.2本规程依据标准GB/T17925-2011及NB/T47013.2-2015的要求编写。
适用于本公司板厚在2.0~5mm气瓶对接焊缝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
满足《GB/T17925-2011气瓶对接焊缝X数字成像检测》及《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GB150、GB151 的要求。
1.3检测工艺卡内容是本规程的补充,由Ⅱ级人员按本规程等要求编写.2.编制依据及执行标准2.1 GB/T17925-2011《气瓶对接焊缝X数字成像检测》2.2 NB/T47013.2-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2.3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2.4 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及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2.5 GBZ 117-2006《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2.6 JB/T7902《线型象质计》2.7 本公司现行《质量手册》、《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和有关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2.8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2.9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10 GB/T5842《液化石油气钢瓶》3.无损检测人员要求3.1无损检测人员必须按《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考核,取得相应检测方法和技术等级的检测人员担任,射线检测评片及复评人员必须具备RT-II级或以上的资格。
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检测方法的Ⅰ级或以上的资格。
3.2无损检测人员视力应每年检查一次,校正视力不得低于1.0,并要求距离400 mm 能辨别出高为0.5 mm 、间隔为0.5 mm 的一组印刷体字母。
以及1min 内能识别灰度测试图像中的全部灰度级别。
压力管道射线检测工艺规程

压力管道射线检测工艺规程1.适用范围及执行标准1.1.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压力管道、厚度为2mm~400mm钢熔化焊对接接头X射线和γ射线检测方法,检测技术等级为AB级。
1.2.执行法规及标准JB/T4730—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GB/T12605—90 《钢管环缝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透照工艺和质量分级》DL/T821—2002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JB/T7902—2006 《线型像质计》GB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50235—19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试行)》(2003)《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D0001—2009)2.人员要求2.1.从事射线照相检测的人员应按照《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的要求,取得与其工作相适应的资格证书。
2.2.评片人员的视力应每年检查一次。
矫正视力不得低于1.0并要求距离400mm能读出高为0.5mm的一组印刷体字母。
3.透照设备及器材3.1.射线机的能量对经常透照的工件应有足够的穿透剩余能量,在满足穿透能力时,使用额定负荷的80%的能量,射线机在投入使用前应制作相应的曝光曲线。
3.2.胶片应采用T3类或更高类别的胶片。
对于采用γ射线检测裂纹敏感性大的材料时应采用T2类或更高类别的胶片;胶片的固有灰雾度不大于0.3。
3.3.增感方式采用铅箔增感屏,X射线检测时,前屏厚度为0.02mm~0.03mm,后屏厚度≥0.1mm;对于γ射线检测,其前后屏的厚度应符合JB/T4730—2005表1之规定。
3.4.像质计选用及放置3.4.1.根据公称厚度T,透照厚度W,透照方式和像质计摆放位置,按照JB/T4730—2005之4.11.3条选用像质计并确定应识别的丝号,以适应工件透照后对像质计灵敏度的要求。
如底片黑度均匀部位(临近焊缝的母材金属区)能够清晰地看到长度不小于10mm的连续金属丝影像时,则认识该丝是可识别的。
ASME规范、JBT4730.2―2005中像质计及灵敏度要求的差异比较5页

ASME规范、JBT4730.2―2005中像质计及灵敏度要求的差异比较1、目的通过采用标准内容比较、试验结果比较相结合的方式将ASME规范与JB/T4730.2-2005中的线型像质计灵敏度要求进行比较,了解两标准根据不同厚度、不同透照方式确定的灵敏度的差异,同时了解不同透照方式下采用不同射线源、工业胶片时,像质计的实际识别情况与各自标准中像质计灵敏度要求之间的关系。
2、差异分析JB/T7902-2006《无损检测射线照相检测用线型像质计》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的线型像质计标准,其规定使用的像质计分四组(1号、6号、10号和13号),共19种线径,最细的线0.05mm,最粗的线3.20mm,各线径组成公比约为1.25的等比数列。
国内常用的射线检测标准JB/T4730.2-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使用的就是JB/T7902-2006中规定的线型像质计,并给出了不同厚度范围需满足的灵敏度要求。
ASME第Ⅴ卷规定使用的线型像质计(ASME-SE747)和灵敏度要求与JB/T4730.2-2005完全不同,虽说同是分四组(A组、B组、C组和D组),但共有21种线径,最细的线0.08mm,最粗的线8.13mm,相邻金属线的直径比约为1.25。
JB/T7902-2006与ASME-SE747中像质计的线径与线号的对应关系也存在差异,JB/T7902-2006中规定的像质计线号越大,线径越小,ASME-SE747正好相反。
JB/T7902-2006中1#~17#的线径与ASME-SE747中17#~1#的线径一致(线径尺寸略有差异,最大差值0.04mm)。
JB/T7902-2006中规定的像质计比ASME-SE747中的多两根细丝、少四根粗丝,详见表1。
表2-1JB/T7902-2006与ASMESE747中线型像质计的差异ASME规范给出了像质计灵敏度需满足的基本要求(ASME第Ⅴ卷表T-276),核安全3级、非核安全级设备、管道一般按此要求执行,核安全1、2级设备、管道则执行ASME第Ⅲ卷(表NB5111-1)中的相关要求。
摩托车铝合金车轮内部质量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

摩托车铝合金车轮内部质量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陆仕平;张金萍;江道锋;吕辉;毛冰炜【摘要】国内大排量摩托车的兴起、对大排量和高端运动休闲型摩托车的需求讯速上升,市场份额持续上升,世界高端摩托车制造商已完成在中国的市场布局,而作为摩托车上安全件铝合金车轮的内部质量也引起广大关注,与国际市场接轨,本文主要介绍摩托车铝合金车轮内部质量对铸造缺陷检测及判定.【期刊名称】《摩托车技术》【年(卷),期】2017(000)005【总页数】5页(P53-57)【关键词】摩托车铝合金车轮;内部质量;X射线检测【作者】陆仕平;张金萍;江道锋;吕辉;毛冰炜【作者单位】浙江万丰摩轮有限公司;浙江万丰摩轮有限公司;浙江万丰摩轮有限公司;浙江万丰摩轮有限公司;浙江万丰摩轮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国内大排量摩托车的兴起、对大排量和高端运动休闲型摩托车的需求讯速上升,市场份额持续上升,世界高端摩托车制造商已完成在中国的市场布局,而作为摩托车上安全件铝合金车轮的内部质量也引起广大关注,与国际市场接轨,本文主要介绍摩托车铝合金车轮内部质量对铸造缺陷检测及判定。
摩托车铝合金车轮内部质量 X射线检测Motorcycle aluminum alloy wheel Internal quality X-ray detection随着摩托车休闲娱乐产业的发展,人们更追求个性的生活方式,倾向于选择排量更大、性能更强、外观设计更时尚、科技含量更高的摩托车作为休闲娱乐工具。
大排量摩托车需求将会逐年增多,企业会更重视大排量摩托车的市场,加大对大排量摩托车的研发;世界高端摩托车制造商已完成在中国的市场布局,宝马、本田、哈雷等品牌摩托车及相关零部件也转向中国生产,配套摩托车轻合金车轮是摩托车上的安全件,车轮的性能直接影响摩托车及人身的安全,车轮内部质量如气孔、缩孔、疏松等铸造缺陷无法用眼睛判定,也不可能采用破坏性试验进行检测,国际上采用X射线实时成像方法进行检测,但国内还没有针对铝合金车轮进行检测的相关方法,为确保车轮内部质量,与国际接轨,通过实际操作应用,对车轮内部质量采用X射线实时成像方法进行检测,按ASTM E155《铝铸件和镁铸件检测用标准参照射线照片》标准进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902像质计标准是一种用于评估图像质量的标准,它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分辨率、对比度、色彩还原、噪点等。
下面将结合这些方面,详细阐述7902像质计标准。
一、引言
在数字成像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图像质量已成为衡量相机、扫描仪等成像设备性能的重要指标。
为了客观评价和比较不同设备的图像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的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其中7902像质计标准就是其中之一。
该标准为成像设备的设计、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了量化的评价方法。
二、7902像质计标准概述
7902像质计标准主要针对的是成像设备的输出图像,通过对图像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来确定图像质量。
这些方面包括但不限于分辨率、对比度、色彩还原、噪点、动态范围等。
三、详细标准指标
1. 分辨率
分辨率是衡量图像清晰度的重要指标,它通常用来描述成像设备能够区分最小细节的能力。
在7902像质计标准中,分辨率可以通过线对数(LP/mm)来表示,即单位长度内可识别的最大线对数目。
此外,还可以使用MTF(调制传递函数)来更加精确地描述系统对不同空间频率细节的响应能力。
2. 对比度
对比度是指图像中最亮和最暗部分之间的亮度差异。
高对比度的图像通常具有更丰富的层次和更强的视觉冲击力。
7902标准中会利用灰阶图或者其他测试图来测量对比度,并通过计算图像中不同灰度级别之间的亮度比来评价对比度。
3. 色彩还原
色彩还原是指成像设备捕获和显示色彩的能力,它影响到图像
的真实性和美观性。
7902标准中会使用色彩校准图和色差计算公式来评估色彩还原的准确性。
色差通常用ΔE来表示,ΔE值越小,表示色彩偏差越小,色彩还原越准确。
4. 噪点
噪点是成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它会降低图像质量,尤其是在低光照条件下更为明显。
7902标准中会通过测量图像的信噪比(SNR)或者噪点等级来评估噪点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信噪比越高,噪点越不明显,图像质量越好。
5. 动态范围
动态范围是指成像设备能够同时捕捉到的最亮和最暗部分的范围。
一个较宽的动态范围意味着设备能够在极端光照条件下还能保持细节。
在7902标准中,动态范围通常通过测量设备的最大和最小可检测亮度来确定。
四、测试方法与流程
1. 准备测试图样
为了评估上述各项指标,需要准备相应的测试图样,如分辨率测试图、灰阶图、色彩校准图等。
2. 设备校准
在测试前,需确保成像设备已经过校准,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设备校准包括镜头焦距的调整、传感器的清洁等。
3. 拍摄测试图样
按照标准规定的环境条件(如光照、距离等)拍摄测试图样,并记录所使用的设备设置。
4. 图像数据分析
利用专门的图像分析软件对拍摄得到的测试图样进行分析,获取分辨率、对比度、色彩还原、噪点和动态范围等数据。
5. 结果评估
根据分析得到的数据,结合7902像质计标准中的要求,对成像设备的图像质量进行综合评估。
五、标准的应用
7902像质计标准广泛应用于成像设备的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环节。
通过标准化的测试流程,制造商可以评估和改进产品性能,而消费者也可以依据这些客观数据来选择合适的成像设备。
六、结语
7902像质计标准为成像设备的图像质量提供了一套全面的评价体系。
通过对分辨率、对比度、色彩还原、噪点和动态范围等关键指标的综合评估,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成像设备的性能水平。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一标准也会不断更新,以适应新的成像技术和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