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精神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以及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方法:通过对精神科护理人员实施安全教育,以及建立健全医院的护理管理准则,落实安全质量控制措施。
提高精神病人就医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结果:通过严格落实安全管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力求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精神科;安全管理;质量控制引言:通过严格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避免医患纠纷,保证医疗工作的顺利实施,提高自身的护理质量。
随着我国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以及家属对住院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精神病科开放病房分入住人数也在逐渐增加,但是由于精神病科本身的特殊性,患者外出不归或者不按时返院的例数较多,同时受到精神病症状的影响,患者极容易出现自伤、自杀等意外情况。
同时由于每位精神病科人员流动性较大,这在一定也增加护理工作的难度,影响护理质量。
1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原因分析1.1管理方面现由于在管理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管理措施,或者护理教育薄弱,导致护理制度没有严格落实;监督不得力,护理人员经常出现超负荷工作;患者多,床位少;护理人员安排不合理,或者管理人员没有完全转变思想,仍然沿用旧式的管理制度。
1.2护理人员自身因素护理人员专业能力不高,在填写护理单的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护理人员护理态度欠佳,护患沟通不畅;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在护理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相关的操作;护理人员法律知识淡薄,缺乏完善的自我保护意识;护理人员对业务技术培训以及对新设备的使用掌握度不高。
1.3环境与设施方面严格管理危险品,合理布局医院的基础仪器设施,如:电源的插座、窗户玻璃、地面、床挡等,以及医患护理的专业仪器。
1.4患者及社会方面患者在就医的过程中不按照医嘱服药,对于一些有严重暴力倾向的患者如果护理不到位,可能导致患者伤害他人或者出现严重的自残行为。
精神科病房护理安全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精神科病房护理安全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目的对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对精神科护士的安全意识进行强化,做到安全预见性护理。
方法切实采取”五常法”,严格执行护士的考核制度和规章制度;采用人性化管理管理患者。
结果干预后护理安全事件明显减少,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升。
结论落实安全管理措施,排除管理隐患,对保障患者的安全,提升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标签:精神科病房;护理安全;质量改进精神疾病是指患者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情感、意志或行为出现异常的一种疾病。
由于精神病患者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毁物、逃跑以及伤人等不安全事件,所以针对于精神科病房护理安全与护理质量就显得极其重要[1]。
1 精神科护理中危险因素由于精神病患者自身的特点,如兴奋、伤人、自杀以及冲动毁物等特点往往会拒绝医生治疗,这给护理工作加大了难度。
除此之外,大部分的精神病患者往往都没自知力,不接受住院治疗,他们会想尽办法外逃,这同样是导致护理出现安全隐患的根本原因。
对于护理人员来讲,自身综合知识水平较低,严重缺少自我保护意识,若是在护理过程中出现了不良事件则无法举证。
在对护理进行记录的同时,无法客观、准确的将患者的护理过程记录在内,除此之外,由于护理人员很少接触躯体疾病患者,所以对患有躯体疾病的精神病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技能差,同时也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2 精神科护理质量改进措施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在逐渐提高,精神病患者家属对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对此类特殊患者进行护理时需要牢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提升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改变传统的护理观念,将心理学以及人文等知识加入到患者的护理服务中。
首先应当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到预见性护理。
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在值班过程中对病房进行巡视,了解患者的内心需求同时给予满足,对患者的安全尤为重视,从而做好对患者的安全评估。
其次是要重视护理人员风险意识的教育。
护理学毕业论文浅谈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
浅谈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护理安全管理,是医院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制约医院综合效益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在精神科病区,病人由于症状的支配会出现精神、行为异常,某些行为往往具有危险性,如冲动、伤人、自伤、毁物等异常行为。
护理安全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护理人员护理精神障碍病人的重要环节,精神病人送到医院后会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模式呢?病人进医院后人身安全是否有保障?这是病人及家属最关心的问题。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 加强教育.思想上高度重视组织学习,提高认识。
由护士长组织,科室人员进行职业道德、行业规范、专科护理常规制度以及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学习,使全体人员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护理安全工作。
针对我们服务的人群的特殊性,在实施护理服务过程中,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服务,促使广大护理人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意识,提高对护理不安全因素后果的认识。
2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根据病区的管理模式,将收治病种的特殊性,以及为病人提供各项诊疗护理措施而制订出专科护理常规制度、安全管理常规制度及相关应急预案等。
主要涉及入院、住院、出院的每一个环节上的工作流程,使各项常规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3 常规工作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在建立健全常规制度的基础上,狠抓制度落实,从每个班次、每个岗位、每个工作环节着手,使得各项工作达到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坚决杜绝有章不循现象。
由于精神科病人的特殊性,作为精神科护士必须熟悉病人,在护理操作中尤应严格遵守三查八对制度,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4 加强安全管理质量检查.并做作好归因分析,加强防范病区成立安全管理质量小组,定期开展活动。
护士长抓好经常性的检查、考核工作,坚持周查、月评,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之中,制订并落实整改措施,将安全护理作为考核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
年终作护理质量安全汇总,进行归因分析。
RCA根本原因分析法:直接原因:查对制度未严格执行、防范措施未落实、观察巡视不及时、判断处理不到位、交班制度未执行、应急处理能力差、沟通交流不规范;根本原因:护理规范、职业道德、沟通技巧。
精神科安全管理制度(5篇)
精神科安全管理制度在遵循普通病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精神障碍病人的临床特点,特制定精神病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如下:1、病人入院时应严格检查是否随身携带危险品,贵重物品及药品。
2、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各班交班时要查病人数,对自杀、伤人、自伤、外走及危重病人的病情要认真交接。
3、病人外出治疗、检查、活动时,应有专人接送,返回病区时应清点人数,严防将危险品带入病区,禁止在病区内吸烟。
4、护理人员应坚守岗位,认真执行巡回护理制度,每____分钟巡回一次,勿使病人蒙头睡觉,以防意外,一级病房病人应做到____小时监护,重点严防病人随时有人陪伴.5、病人洗澡时应由护士照顾,防止烫伤、跌伤或溺水,对老年和重点病人应加强护理。
6、静脉给药的病人,保护病人应有专人看护,做到心中有数。
7、病区内危险物品,如:钥匙、剪刀、指甲剪、消毒剂、注射器、体温计、保护带等应有固定数量,放在安全固定的地点,认真交接班,如有遗失,要立即寻找并报告护士长。
8、严格钥匙管理,保管好钥匙,进出护士站、医生办公室、治疗室、抢救室、值班室、病房应随手锁门。
9、病区各种设备,如:电器设备、消防拴、门窗玻璃、锁、床等物品定期检查,如有损坏及时修理,保证安全。
10、每周定期检查病床单位及病人身边有无危险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1、治疗后查清用物,不得将器械、药品等危险品遗留在病房内。
12、家属探视在探视室进行,探视过程中应有护理人员进行巡视,防止家属给病人带入危险物品和不清洁食物。
13、严格执行给药制度,发药后检查病人口腔,看服到胃,注意观察病人的药物不良反应,及时给予对症处理。
14、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随时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和心理问题,并给予恰当的处理,以免发生意外。
精神科安全管理制度(2)是医疗机构中针对精神科病人的安全性管理进行的一套规章制度。
制定和实施精神科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精神科病人的身心健康,确保医疗安全,防止患者发生意外事件和伤害。
精神科护理工作制度
精神科护理工作制度一、总则精神科护理工作是精神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为确保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护理质量,制定本制度。
二、护理管理1. 护理部负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制定护理工作计划、护理质量标准及护理操作规程。
2. 精神科护士长应具备相关专业学历和临床经验,负责本科室护理工作的组织与协调,监督护理人员遵守本制度。
3. 护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学历、培训合格证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三、入院管理制度1. 责任护士热情主动接待新入院的患者和家属,了解患者基本信息,做好护理评估。
2. 严格执行入院护理操作常规,包括卫生处置、护理体检、安全检查等。
3. 做好患者物品管理,贵重物品需由责任护士和护士长共同登记,由护士长暂时保管。
4. 禁止患者带入危险品,如利器、绳索、火种等。
5. 向患者和家属解答入院后的相关事宜,做好健康宣教。
四、出院管理制度1. 按出院常规办理出院手续,协助患者整理个人物品,检查床单位。
2. 遵医嘱填写出院通知单,向家属介绍办理出院的程序和要求。
3. 若有贵重物品,需移交监护人签收。
4. 向患者和家属做好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征询患者和家属意见,填写意见征询表。
5. 整理出院病史,做好各项记录。
五、查对制度1. 护士在执行任何一项护理、治疗工作时都必须思想集中,全神贯注,认真执行操作规范和查对制度。
2. 执行任何操作、治疗都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九对一注意”。
六、护理质量控制1. 护理部定期对精神科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制定改进措施。
2. 护士长负责本科室护理质量的日常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护理人员应积极参加业务培训,提高护理水平。
七、值班制度1. 护理人员按班次轮流值班,确保24小时有人在岗。
2. 值班人员应掌握本科室患者的基本情况,做好交接班工作。
3. 值班期间,严格执行医嘱,确保患者安全。
八、突发事件处理1. 遇患者突发病情变化、意外事件等,立即报告护士长及相关部门,并采取紧急措施。
精神科护理质量管理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精神科护理质量为核心,以加强护理队伍建设为关键,以优化护理服务流程为手段,以提升患者满意度为目标,全面提高精神科护理管理水平。
二、工作目标1. 建立健全精神科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护理工作安全、高效、优质。
2. 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加强护理团队建设,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3. 加强护理质量控制,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4. 提高患者满意度,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
三、具体措施1. 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1)制定精神科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明确护理质量管理的目标、任务、责任和考核标准。
(2)建立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负责护理质量监控、分析、整改和持续改进工作。
(3)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2.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1)组织护理人员参加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护理技能。
(2)对新入职护理人员实行岗前培训,确保其具备基本的护理知识和技能。
(3)开展护理技能竞赛,激发护理人员的学习热情,提升护理团队的整体水平。
3. 优化护理服务流程(1)简化护理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2)加强护理与医疗、医技等部门的沟通协作,确保患者得到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
(3)优化患者住院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
4. 加强护理质量控制(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护理工作准确无误。
(2)加强病房安全管理,防止患者发生意外事件。
(3)加强护理不良事件监控,对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整改和预防。
5. 提高患者满意度(1)加强患者沟通,了解患者需求,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
(2)开展满意度调查,及时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评价,不断改进护理工作。
(3)加强护理团队建设,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四、工作计划1. 第一季度: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开展护理质量培训,优化护理服务流程。
2. 第二季度:加强护理质量控制,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3. 第三季度:开展护理技能竞赛,提升护理人员业务水平,优化护理服务。
精神科的护理工作计划
一、引言精神科护理工作涉及患者心理、生理、社会等多方面的需求,旨在为患者提供全面、专业的护理服务。
为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现将2023年精神科护理工作计划如下:二、工作目标1.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2. 加强护理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3. 规范护理操作流程,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
4. 加强与临床、医技等部门的沟通协作,提高护理工作效果。
三、具体措施1. 加强制度建设与执行(1)完善核心制度,包括护理值班交班制度、查对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等。
(2)加强岗位职责完成情况检查,特别是专业组长工作完成的检查考核,实行层层管理责任制。
(3)对低年资招聘护士及工作责任心不强护理人员加强再培训及检查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
2. 提高护理质量过程控制(1)实行护士长带领下的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制,定期不定期对科室环节护理质量进行指导、监督检查、考核。
(2)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并进行评价,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管理作用,明确各自的质控点,增强全员参与质量管理。
3.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1)强化护理安全教育,及时提醒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整改措施。
(2)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监督到位。
(3)加强重点环节的风险管理,如夜班、中班、节假日等,减少交接班的频次,减少工作中的漏洞。
(4)加强重点管理:如危重病人交接、压疮预防、输血、特殊用药、病人管道管理以及病人潜在风险的评估等。
4. 加强重点病人护理(1)对危重病人、老年病人等重点病人,在早会或交接班时进行讨论,对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作出评估,达成共识,引起各班的重视。
(2)加强对重点病人的护理,确保其安全、舒适。
5.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与考核(1)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业务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2)对护理人员实行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
精神科护理安全质量目标
精神科护理安全质量目标(一)建立和落实护理风险评估制度,持续改进护理风险评估质量。
1建立高风险患者(如自杀自伤、冲动毁物、伤人、外走、跌倒、压疮、噎食等)护理风险评估制度。
2.建立与护理风险评估制度相配套的各种护理风险评估表格及使用指引。
3.加强对护士进行护理风险评估知识和表格使用的培训。
4.定期监测和分析护士使用护理风险评估表格进行评估的情况,持续改进护理风险评估质量。
(-)正确识别患者身份和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确保患者安全和正确用药。
1严格执行给药法护理技术规范(即《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第二版),重点做好“三查八对两注意”。
5.至少有2名护士参与口服药物的派发,一名护士负责发药到口,另外的护士督促并确认患者将药物服下。
6.发药前要确认患者身份,至少同时使用两种以上方式识别患者身份,推广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
7.注意观察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和服药后是否存在安全问题,如未正确用药、藏药、因抗拒服药发生攻击行为等。
8.根据需要告知患者或其家属药物服用的方法、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6,定期监测和分析安全用药和对药物依从情况,持续改进有关质量。
(三)严格执行法规制度和操作规程,减少约束隔离的使用及相关的伤害。
1.完善被约束患者病情变化的风险评估制度和安全防范措施。
2.建立被约束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
3.加强护士培训,增加护士对精神卫生法的理解,严格执行法规制度和相关操作规程。
4.丰富其它干预的手段,如增加工作人力、改善病区环境、提供多种人性化服务等。
5,定期监测和分析患者约束隔离情况,持续改进有关质量。
(四)及时处理自杀高风险患者,减少自伤和自杀的发生。
1对识别的自杀高风险患者加以重点关注,在病例资料、一览表或特定区域设立警示标识。
5.病区所有工作人员知晓自伤自杀高风险患者。
6.改善病区环境,利于监控患者情况和不容易被患者利用来自伤和自杀。
7.严格执行巡视制度。
8.医护人员自己或动员其它人员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
精神科护理安全一.精神科护理安全的重要性精神病人,特别是重性精神病人由于受症状的支配,其思维.情感.意志.行为常处于幻觉.妄想之中,加之服用抗精神药物,有明显的药物副作用及镇静作用,导致某些行为不能自控.不计后果或因患者感觉迟钝,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安全事故。
护理安全事件不仅给患者.家属造成痛苦还严重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次序和给工作人员的自信心带来危机。
护理安全是医院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制约医院综合效益的效益的重要环节之一。
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于:1.安全管理可以消除各种隐患和风险,最大程度的预防和避免意外发生2.安全管理通过规范医疗行为,减少不安全行为因素,达到避免发生病人和医护人员受伤的事故,从而避免和减少病人.家属和医院的经济损失,避免医患纠纷发生。
3.安全管理通过对各种不安全状态的控制,保证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护理质量和品质。
安全管理通过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培训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具备意外事件的应急能力,降低意外事件的严重后果。
二.精神科护理风险因素(一)精神科常见护理安全事件1.精神病人冲动暴力行为是指病人病人针对他人或物品的暴力行为,包括冲动伤人.毁物.辱骂威胁等。
精神病人产生暴力行为的原因有很多了,可能与患者的个性.成长过程.心理社会因素.周围环境.疾病本身等有关。
2.精神病人自杀.自伤行为包括非致命的自我伤害行为如有意识的用烟头烫伤自己,用小刀划伤自己等使自己受到伤害.疼痛.痛苦的事件;有意识的想结束自己的生命的自杀行为,如服安眠药或毒药,吞服电池,戒子或玻璃,割腕,绝食等自杀行为,有的患者还可能采取一些更激烈的自杀方法:如跳楼,触电,撞墙,咬舌,自焚等自杀行为。
3.精神病人出走行为是指病人在住院期间,未经医生批准,私自离开医院的行为。
4.其他意外事件如病人跌倒受伤,病人进食时出现噎食等。
(二)精神科护理安全常见护理因素1.精神疾病的特殊性精神病人受精神症状影响,如严重抑郁.被害幻想.幻觉.应激事件导致了许多不可预见的及突然的风险事件发生。
精神疾病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精神疾病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1. 前言精神疾病是一类特殊的医学问题,对患者和社会都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为了提高精神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安全保障,在医疗机构中建立一套健全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档旨在制定精神疾病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和关怀,同时保障医院的运行安全与风险控制。
2. 质量管理2.1 患者权益保障- 医院应建立相关政策,确保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隐私权和个人权益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
- 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和投诉管理机制,及时收集和反馈患者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2.2 资源管理与优化- 确保医院设备和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以便提供高质量的精神疾病治疗服务。
- 确保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与发展,提高医疗团队的整体素质。
2.3 临床实践指南与质量评估- 制定临床实践指南,确保医疗工作符合国际和国内相关标准,提高治疗效果和质量。
- 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内部审查,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作过程。
3. 安全管理3.1 患者安全保障- 建立和完善医院内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安全的治疗和护理环境。
- 加强药物管理,包括药物存储、配送、使用、监测和不良事件报告等,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3.2 事故与风险管理- 确保医院建立事故与风险管理制度,包括事件报告、事故调查和风险评估等,及时处理和防范患者伤害事件。
- 加强设施和设备的安全管理,定期维护和检修,防止因设备故障引发患者安全事件。
3.3 紧急事件与灾害管理- 制定紧急事件和灾害管理预案,应对可能发生的火灾、地震、突发传染病等紧急情况,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生命不受威胁。
- 定期进行紧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紧急情况的应急能力和处置能力。
4. 措施落实与效果监测4.1 制度宣贯与培训- 将制度内容宣贯到医院全体员工,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大家全面了解和熟悉制度要求。
4.2 监测与评估- 设立监测与评估机制,对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精神病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提高精神病医院的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护理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长、护理部主任、各科室护士长组成,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领导和监督。
2.护理部设立护理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护理质量管理日常工作。
三、护理质量管理目标1.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舒适的护理服务。
2.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3.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确保护理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四、护理质量管理措施1.制定护理质量标准:根据国家标准和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各科护理质量标准,明确护理工作的质量要求。
2.护理培训与考核: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对护理人员实施考核,确保护理质量。
3.护理质量控制:实行护理质量三级管理制度,包括病区护理质量控制组、科室护理质量控制组、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组。
4.护理文书管理:严格执行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确保护理文书的真实、准确、完整。
5.护理安全: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防止患者发生意外伤害;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确保患者和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
6.护理投诉处理:设立护理投诉电话,及时处理患者及家属的投诉,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五、护理质量管理监督1.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得到落实。
2.护理质量管理办公室对护理工作进行日常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护理部定期组织护理质量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提出整改意见。
六、奖惩制度1.对护理质量好的科室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护理质量差的科室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
3.对护理质量严重不合格的科室和个人,追究相关责任。
七、附则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制度由护理部负责解释。
3.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另行规定。
精神科护理工作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精神科护理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条例》和《医疗机构护理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精神科所有护理工作人员,包括护士、护士长、护理部等相关管理人员。
第三条精神科护理工作应以患者为中心,遵循科学、严谨、安全、高效的原则,努力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第四条精神科护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尊重患者,关爱患者,维护患者权益;(二)以人为本,关注患者心理、生理、社会需求;(三)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四)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防范护理差错事故。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五条精神科护理部负责全院精神科护理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
第六条精神科护理部的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护理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二)制定精神科护理工作制度、规范和操作流程;(三)组织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考核和继续教育;(四)监督护理工作的实施,确保护理质量;(五)处理护理工作中的突发事件和投诉;(六)参与护理学科建设,开展护理科研。
第七条精神科护士长负责本科室护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和日常管理。
第八条精神科护士长的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护理部的各项工作制度;(二)组织制定本科室护理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三)负责本科室护理人员的排班、培训和考核;(四)监督本科室护理工作的实施,确保护理质量;(五)协调本科室与其他科室的工作关系;(六)及时处理本科室护理工作中的突发事件和投诉。
第三章护理人员管理第九条精神科护理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护士执业资格;(二)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三)掌握精神科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第十条精神科护理人员应参加以下培训:(一)岗前培训:新入职护理人员应参加岗前培训,了解医院规章制度、护理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二)在职培训:护理人员应定期参加在职培训,提高护理技能和理论知识水平;(三)继续教育:护理人员应参加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提高专业素养。
精神科护理_安全管理与关键流程图
目录第一部分护理安全管理一、护理安全目标与实施细则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应急方案三、防非医疗因素引起的意外伤害事件的措施四、患者坠床/跌到护理管理制度五、患者坠床/跌到伤情认定程度六、护理标识与可追溯性管理制度七、护理质量安全责任书八、紧急情况下口头医嘱执行制度九、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十、各项操作的管理1、标本采集查对规2、静脉输液查对规3、发放口服药查对规十一、压疮管理1、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压疮质控小组成员及职责2、皮肤压疮护理管理制度十二、护理缺陷管理1、产生医疗争议时病历封存程序2、封存实物程序3、有医疗争议病历封存前护士应完善工作十三、护理告知程序1、一次性医疗物品使用的告知程序2、护理操作前告知程序3、应用保护性约束告知程序第二部分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关键流程1、急诊患者就诊流程2、门诊患者就诊流程3、专家门诊患者就诊流程4、心理咨询流程5、门诊护士接诊流程6、病人入院流程7、病人转科流程8、病人出院流程9、健康教育工作流程10、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控制流程11、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控制流程12、药物过敏反应的护理控制流程13、住院患者洗澡流程14、住院患者就餐流程15、住院患者服药流程16、社会救助患者入出院流程17、社会救助患者卫生处置流程18、社会救助病区患者贵重物品保管流程19、火灾应急预案流程20、噎食窒息抢救流程21、化验检查流程22、患者/家属入病区安全检查流程23、护理投诉处理流程24、危重病人交接流程25、口头医嘱执行程序26、病区责任护士工作流程27、住院精神病患者病情观察及基础护理程序28、门诊急救病人时护理人员调配流程29、交接班制度执行流程30、护理人员招聘流程31、住院患者沐浴流程32、出院患者随访流程33、出院患者随访检查流程第一部分护理安全管理一、护理安全目标与实施细则一、目标:护患接触零距离、护理操作零差错、护理服务零投诉、病人隐私零暴露。
二、措施:(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精神科安全管理制度
精神科安全管理制度
是指医疗机构在开展精神科护理工作中,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制定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规定。
精神科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1. 人员管理:包括员工的招聘、培训、考核和激励机制。
医院应该确保精神科护理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处理各种精神疾病和护理问题。
2. 设施管理:包括精神科医疗设备的选择和管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作和安全性。
3. 安全环境管理:包括精神科病房的设计、布置和维护,确保患者的私密性和人身安全。
4. 质量管理:包括定期对精神科护理工作的质量进行评估和改进,建立临床路径和护理操作规范,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医疗质量和效果。
5. 应急管理:包括制定应急预案、演练和培训,以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
6. 风险管理:包括对精神科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7. 不良事件管理:包括对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调查和分析,制定预防措施,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精神科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对于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至关重要,同时也保护了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权益和安全。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一、护理安全的相关概念1、护理安全:是指在护理工作中,护士为确保病人生命安全而进行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包括确保护理单元的病人在医院生活安全,病人享有有效安全的护理服务;护理安全管理是医院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制约医院综合效益的重要的环节之一;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或死亡;包括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错误、偏差与意外;同时还应该包括护士自身安全;2、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包括意外.自杀.;.,撞3、精神病人出走行为是指病人在住院期间,未经医生批准,私自离开医院的行为;4、其他意外事件如病人跌倒受伤,病人进食时出现噎食等;四、精神科护理安全常见护理因素1、精神疾病的特殊性1精神病人受精神症状影响,如严重抑郁.被害幻想.幻觉.应激事件导致了许多不可预见的及突然的风险事件发生;2不承认有病拒绝住院.认为被迫害.限制等,精神病人受精神症状影响,认知判断能力下降,对环境的危险性没有正确的认知,超出正常的爆发力量.强烈的求死念头和逃跑念头;3家属对精神疾病知识缺乏,认为家里有一个精神病患者是一个包袱,患者住院期间家属从不探视,容易造成患者心理压抑,产生被遗弃感;社会上仍有歧视精神病患者现象,患者患病后时刻有调岗或下岗的危险,患者感觉被社会抛弃,难以在社会上立足而采取自杀以求解脱;4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可导致吞咽困难而出现噎食,药物副作用产生患者猝死等; 2、环境因素精神科住院环境与是否发生护理风险关系很大,1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门窗的牢固性不够,有棱角有突出的窗台,暴露在外的各种管道,电线,可移动的凳子,厕所、洗澡间地面湿滑无扶手,厕所隐蔽,洗澡水、饮用水过热等;2危险物品存在的广泛性,主要包括易碎的物品,各种刀剪绳子,食品易拉罐,餐具,毛巾,被套,衣,服裤子,化学制剂,药物等;3、人员因素:1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足,防范措施不到位,责任心不强,不认真履行各班职责,在日常工作中执行工作流程及操作规程不规范,对护理行为中的那些情况可能导致风险和纠纷认识不够和对.或3、危险物品管理制度和检查制度;包括新入院病人.外出返回病人家属探视后回病房的病人都要对其所带物品进行检查,如发现危险物品应交回家属或统一妥善保管;定期安全检查; 三病人安全管理3、病人外出活动和检查,应做登记;4、病人新入.外出返回应做好安全检查,防止危险物品带入;5、住院期间严防病人在办公区获取危险物品或药物等;6、向病人进行安全宣传,包括安全管理制度等,避免危险物品带入四家属管理1、做好家属的安全宣传工作,告知家属在探视病人时不应带入危险物品;在接触病人时避免有刺激病人的语言和行为,以避免病人受刺激有情绪冲动和危险行为;2、对留陪家属,应做好有关病人危险行为的观察指导,使家属能够理解一些病人的情况,协助观察和发现病人的一些危险行为;五护理人员管理1、树立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定时组织护士学习有关法律知识,使护士明确想自己的职责和义务;2、对患者做好护理风险评估,新入院患者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评估患者自杀自伤、伤人毁物、逃跑等行为以及跌倒坠床、噎食、压疮等风险的严重程度,并重点监护,每周对各患者进行护理风险评估以及动态风险评估,了解其危险因素,针对性给予防范;3、严格执行巡视制度,凡有患者活动的场所,都要有护理人员的看护,加强危险时段、危险地点厕所、病区死角等的巡视,掌握精神疾病观察技巧,对蒙头睡觉的患者以及夜间佯装睡觉的患者应提高警惕,严防患者自杀或外走,对年老体弱或伴有躯体疾病的患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值班人员对患者的情况必须做到心中有数,熟悉每个患者的病情和重点患者应注意的事,使;,。
医院精神科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标准版)
精神科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一、质量安全控制目标(一)增强全科人员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和依法执业的观念。
(二)严格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提高制度执行力,落实有效防范医疗风险的具体措施,及时发现医疗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三)严格执行诊疗技术操作规范,严把环节质量关。
注重细节、环节管理,杜绝医疗事故,最大限度减少医疗纠纷发生。
二、控制指标控制指标包括服务质量、医疗质量、医疗文书质量、安全管理、护理质量、医院感染管理六个部分。
(一)科室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制定和落实科室考核标准,由质控小组负责督查和考评。
(二)严格执行核心医疗制度,执行率100%。
科内质量自查每月至少1次。
(三)严格按照《病历书写规范》书写医疗文书,要求甲级病案率^95%,无丙级病案,其他医疗文件书写合格率N95%。
出入院诊断符合率295%,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280%,科室医疗质量整体评分295分。
(四)抗菌药物及生物制品使用规范合理,处方合格率295%。
(五)科室药品收入占医疗业务总收入比例《33%。
(六)用药规范,两种及以上抗精神病药物联用比率W30%。
因精神药物治疗而导致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O o(七)压疮发生率为0,坠床发生率为0,基础护理合格率N95%,危重症护理合格率295%,专科护理合格率295%,急救物品完好率达100%O(A)医院感染发生率<8%,住院病人监测率及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院内感染漏报率<20%,合理使用抗生素。
(九)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每年至少一项,科室提交安全性及可行性论证报告100%,并经科教科批准,有人员、技术和设备保障。
继续教育学分达标率N1OO虬(+)严格血液安全管理,杜绝输血差错。
住院病人输血前检查和谈话签字率100%,成分输血使用率、全血和成分输血适应症合格率达标。
(十一)科内业务讲座每月22次,三基考核合格率100%。
(十二)病人综合满意度N95%,病人有效回访率N60%,医德医风考核合格率100%o(十三)病床使用率295%,科内设备利用率295沆(十四)合理使用医疗保护措施,控制住院病人使用隔离和物理约束的时间。
精神科病房护理及管理制度
精神科病房护理及管理制度一、引言精神科病房是一个特殊的医疗场所,其特殊性在于患者的病情复杂,需要全面的评估和综合治疗。
由于患者的行为和认知能力受到影响,因此病房的护理和管理工作更加复杂和严格。
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精神科病房需要建立完善的护理和管理制度,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和管理。
二、护理制度1.患者评估在患者入院后,护士首先需要进行患者的全面评估。
评估包括患者的精神状态、生理状况、心理状况等方面的评估。
评估结果需要记录在患者的护理记录中,并及时与医生沟通。
通过评估,护士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护士需要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
护理计划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和治疗需求进行制定,包括生活护理、心理护理、情绪护理等方面的内容。
护理计划需要与医生进行沟通,确保护理计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危机干预由于精神病患者的行为和情绪的不稳定性,可能出现危机行为,护士需要进行及时的干预。
在发现患者出现危机行为时,护士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安抚、陪伴、隔离等措施。
同时,护士需要及时向医生汇报,配合医生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
4.药品管理精神科病房的药品管理需要更加严格。
护士需要确保患者按时服药,并对药品的剂量和频次进行监控。
同时,护士需要定期对患者的药物疗效进行评估,及时反馈给医生。
在药品管理方面,护士需要遵守相关的规定和制度,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5.卫生管理精神科病房的卫生管理需要更加严格。
护士需要确保病房的环境卫生,对患者的生活护理进行规范。
同时,护士需要对患者的个人卫生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患者的卫生习惯和生活环境的卫生。
在病房的卫生管理方面,护士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病房的卫生状况符合规范要求。
6.安全管理精神科病房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要更加严格。
护士需要确保患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对患者的行为进行监控和干预。
同时,护士需要对病房的安全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病房的安全环境。
医院精神科质量与安全管理考核方案
2.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伦理道德教育,提高职业道德水平,维护医疗行业形象。
3.对违反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确保医疗安全。
十八、跨部门协作
1.精神科应与医院其他科室、部门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共同推进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
1.考核结果应在医院内部进行公开,接受全院员工的监督。
2.对于重大质量与安全问题,应及时向医院领导和相关部门报告,确保透明度。
3.鼓励员工对考核结果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考核制度的不断完善。
二十四、总结与展望
1.每年度对精神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成效,总结经验。
2.结合医院发展战略,规划下一阶段的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和工作计划。
2.强化环节管理,对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监控,预防潜在风险。
3.建立健全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形成闭环管理,提升医疗服务整体水平。
医院精神科质量与安全管理考核方案从多个维度对精神科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系统规划和详细部署。涵盖了考核原则、内容、方法、组织与实施、资源保障、监督与评价、风险管理、数据统计与分析、跨部门协作、应急预案、宣传与教育、责任追究与激励、持续优化与创新发展等方面,旨在构建一个全面、科学、规范的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推动精神科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2.确保精神科医护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和培训,以满足科室发展和患者需求。
3.加强对精神科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
十二、监督与评价
1.医院质量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精神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与评价,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2.通过第三方评估、患者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对精神科服务质量进行外部评价。
2024年精神科护理工作计划范本(3篇)
2024年精神科护理工作计划范本引言精神科护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通过对患者的综合性评估、护理计划的制定和执行,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2024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精神科护理工作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此,我们制定了以下2024年精神科护理工作计划,旨在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者和家属的需求。
一、加强护理技能培训在2024年,我们将继续加强护理技能的培训和研讨,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
计划组织每月一次的培训会议,邀请专家学者就精神科护理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进行分享。
此外,我们还将鼓励护士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和培训班,提高他们的护理水平和知识储备。
二、完善护理评估和护理计划在2024年,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护理评估和护理计划的制定。
计划建立标准化的护理评估工具,并培训护士正确使用。
通过全面而系统的评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和社会背景,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患者家属的参与,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共同制定治疗目标和计划。
三、提高护理质量在2024年,我们将持续努力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计划定期组织护理质量评估和病历质量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团队协作,促进多学科间的互动和合作。
通过护士的优质服务和关怀,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四、加强患者安全管理患者安全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核心要求。
2024年,我们将加强患者安全管理,确保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安全和舒适。
计划建立全面的患者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各项操作流程,包括药物管理、危险品管理和安全防范措施等。
此外,我们还将组织患者安全培训,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五、加强宣传教育宣传教育是改变公众对精神疾病的偏见和误解的重要途径。
在2024年,我们将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社会大众对精神疾病的认知和理解。
计划通过开展公众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和开设专题网页等形式,普及精神疾病的预防知识和治疗方法。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不安全的因素,并采取管理对策和控制措施。
方法分析精神科护理不安全的因素,对护理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建立和健全各项护理安全质量控制。
结果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
标签:精神科;安全管理;质量控制通过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培训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具备意外事件的应急能力,最大程度的预防和避免意外发生,保证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护理质量。
1 精神科安全管理原因分析1.1管理方面管理不力,要求不严,缺乏相应的措施。
护理教育薄弱,护士缺乏护理安全意识。
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
护理制度没落实到实处。
管理监督不得力。
护理人员严重缺编,护士超负荷工作。
患者多,床位少。
患者多,护士少,护理人力安排不合理。
管理者思想转变不够,沿袭多创新少;管理重点错位,重检查轻建设。
1.2护理人员自身因素护士专业技术不精,粗心大意,护理记录单中存在大量安全隐患。
护士服务态度欠佳,解答问题不耐烦,护患沟通不够。
责任心不强,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法律知识淡漠,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精神科岗位本身的高风险性。
不重视学习和业务技术培训对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新设备的使用掌握不熟练。
1.3环境与设施方面危险品的管理及使用不当。
医院基础设施及格局不合理,如地面过滑、无床档、电源插座外漏、窗子玻璃是普通玻璃;消防通道堵塞、消防设备不全。
专业仪器不健全或仪器未及时保养维护。
1.4患者及社会方面患者不遵医行为,不按时服药。
精神患者无自知力,不承认有病。
精神患者冲动暴力行为患者针对他人或物品的暴力行为,包括冲动伤人、毁物、辱骂威胁等。
精神患者自杀及自伤行为,自我伤害行为如有意识的用烟头烫伤自己,用小刀划伤自己。
有意想结束自己生命的自杀行为如绝食、跳楼、撞墙、咬舌等。
精神患者出走行为,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未经医生批准,私自离开医院的行为。
其他意外事件如患者跌倒、噎食、给药错误、烫伤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
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不安全的因素,并采取管理对策和控制措施。
方法分析精神科护理不安全的因素,对护理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建立和健全各项护理安全质量控制。
结果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
标签:精神科;安全管理;质量控制
通过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培训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具备意外事件的应急能力,最大程度的预防和避免意外发生,保证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护理质量。
1 精神科安全管理原因分析
1.1管理方面管理不力,要求不严,缺乏相应的措施。
护理教育薄弱,护士缺乏护理安全意识。
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
护理制度没落实到实处。
管理监督不得力。
护理人员严重缺编,护士超负荷工作。
患者多,床位少。
患者多,护士少,护理人力安排不合理。
管理者思想转变不够,沿袭多创新少;管理重点错位,重检查轻建设。
1.2护理人员自身因素护士专业技术不精,粗心大意,护理记录单中存在大量安全隐患。
护士服务态度欠佳,解答问题不耐烦,护患沟通不够。
责任心不强,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法律知识淡漠,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精神科岗位本身的高风险性。
不重视学习和业务技术培训对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新设备的使用掌握不熟练。
1.3环境与设施方面危险品的管理及使用不当。
医院基础设施及格局不合理,如地面过滑、无床档、电源插座外漏、窗子玻璃是普通玻璃;消防通道堵塞、消防设备不全。
专业仪器不健全或仪器未及时保养维护。
1.4患者及社会方面患者不遵医行为,不按时服药。
精神患者无自知力,不承认有病。
精神患者冲动暴力行为患者针对他人或物品的暴力行为,包括冲动伤人、毁物、辱骂威胁等。
精神患者自杀及自伤行为,自我伤害行为如有意识的用烟头烫伤自己,用小刀划伤自己。
有意想结束自己生命的自杀行为如绝食、跳楼、撞墙、咬舌等。
精神患者出走行为,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未经医生批准,私自离开医院的行为。
其他意外事件如患者跌倒、噎食、给药错误、烫伤等。
2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对策
2.1提高护士安全意识,持续有效的安全教育。
精神科护士要注意加强自身
安全防护措施,对患者要态度温和;注意沟通技巧;约束患者时有多个医护人员在场,以防暴力行为发生;从正面接近患者;向患者表明安全检查目的;学会有原则的妥协。
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抓关键人员管理、关键患者管理、关键制度管理、关键时间管理。
2.2完善各项制度并严格执行管理上要加大力度,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护理工作制度,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医嘱核对制度、各岗位工作职责。
在护理工作中,不遵守规章制度是造成不安全的严重隐患。
特别是在患者多,工作忙的情况下要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要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对严重冲动伤人、自杀及躯体疾患的患者要严格交接,夜间要巡视到床头,对患者病情变化心中有数。
按精神科护理等级要求巡视病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3合理配备护理人员,提高护士业务素质。
由于精神科护士严重缺编,达不到规定的床护比,护士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
每年新护士引入,给管理带来新问题。
因此合理配备护理人员。
同时要提高护士业务素质,可通过定期讲座、培训、护理查房,丰富知识,技术过硬,护理文书要及时、准确、客观地反映患者的实际情况,护理记录与医生记录要一致,病情变化记录要及时。
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加强对高风险时段如夜班、中班、交接班、节假日的管理,注意老、中、青护士的搭配及根据患者病情实施弹性排班。
护理任务重时,排加强班协助早八班、晚八班。
避免因护理人员少,护理任务重而增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2.4健全质量控制体系,严格质量控制与考核。
严格质量监控是保证护理安全的有力措施。
形成病区自控、护理部监控、院监控,环环相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层层把关,安全监控到位,确保护理安全。
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做到”三落实”即组织落实、制度落实、监督落实。
护理质量控制与考核中,注重将PDCA管理理论与持续质量管理改进相结合,以质量第一、患者第一、安全第一作为重点,以质量过程管理与终末质量管理相结合。
加强对重点环节的过程控制,将质控管理与考核结合起来,加大考核力度。
2.5加强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对患者进行安全宣教,避免将危险物品带入病房。
剪刀、针线、体温计、约束带等危险物品必须专人保管、定点放置、班班交接。
新入院患者,外出检查返回病区,家属探视返回病房的患者都要进行安全检查,如发现危险物品应交回家属或统一妥善保管。
每周五进行病房安全设施检查,每周不定时对患者进行安全检查并有记录。
加固门窗,办公室、配餐间和治疗室要随手关门。
医护人员出入病房时,开门前看看身后有无患者,以防开门时冲出或抢夺钥匙。
2.6加强药品安全管理病房内基数药品,应专人管理,每日清点并记录。
检查药品数量及质量,如发现药品有沉淀、变色、过期、标签模糊时,立即停止使用。
抢救药品必须放置在抢救车内,定量、定位放置,标签清楚,每班检查,确保应急使用。
特殊及贵重药品单独存放并加锁。
需要冷藏的药品如血浆、胰岛素等,要放在冰箱冷藏室内,以保证药效。
建立病房药品存放、使用规范制度。
病区药柜的注射药、内服药与外用药严格分开放置,有菌无菌物品与无菌物品严格分类存放。
高危药品不与其他药物混合存放,有醒目标志。
所有用药医嘱转抄和执行时,要有二人核对、签名。
2.7建立护理”危急值”报告制度“危急值”项目包括:血钙、血钾、血糖、血气、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等。
接到”危急值”电话,迅速的汇报医生,做好登记并及时书写护理记录。
2.8预防为主,加固护理安全薄弱环节。
分析、识别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每月病区召开一次安全讨论大会,护理部进行月安全通报,作为护理人员学习借鉴的资源。
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根据患者病情确定患者开放程度(一级开放在病房,二级在康复中心,三级开放在社区)和活动范围。
有冲动、自杀、自伤、出走危险的患者,在护士的视线范围内活动,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加强安全管理质量检查,并做作好归因分析,加强防范。
病区成立安全管理质量小组,定期开展活动。
护士长抓好经常性的检查、考核工作,坚持周查、月评,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之中,制订并落实整改措施,将安全护理作为考核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
年终做护理质量安全汇总,进行归因分析。
教育护士提高安全意识。
护士长具体负责,主要抓护理安全,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4 讨论
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护理管理者及广大护理人员,应正确认识护理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
主动防范护理问题,从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入手,规范护理行为,使患者的安全真正得到保障。
护理质量控制需要不断探索、积累经验、逐步完善、持续改进的。
参考文献:
[1]陶彩霞.浅谈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J].中国健康月刊,2011,7(2):352.
[2]陈丽玉.浅谈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与防范措施[J].中外健康文摘,2011,37:217.
[3]陈幼然.精神科病房安全管理中”五常法”的实施[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