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体系结构知识点
软件架构师知识点

软件架构师知识点软件架构师是指在软件项目中负责设计和实施软件体系结构的专业人员。
他们需要掌握一系列的知识点来帮助他们进行架构设计和技术决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软件架构师知识点:1. 软件设计原则:了解常见的软件设计原则,如单一职责原则、开闭原则、依赖倒置原则等,以指导设计决策和准确评估架构方案的可行性。
2. 系统设计模式:熟悉常见的系统设计模式,如MVC模式、观察者模式、工厂模式等,以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测试性。
3. 分布式系统设计:了解分布式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负载均衡、分布式缓存、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事务等,以满足高并发、高可用和可伸缩性要求。
4. 微服务架构:掌握微服务架构的概念和优势,了解如何将系统拆分成独立的服务,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5. 性能优化和容量规划:了解常见的性能优化技术和容量规划方法,以确保系统在高负载和大规模用户访问时的稳定性。
6. 安全性设计:熟悉常见的安全性设计原则和技术,如身份认证、授权、数据加密等,以保护系统的敏感数据和防止安全漏洞。
7. 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了解常见的云计算平台和虚拟化技术,如AWS、Azure、Docker等,以支持系统的弹性扩展和部署。
8. 消息传递和异步通信:了解消息传递和异步通信的基本原理,以实现系统之间的解耦和高效通信。
9. 架构评审和团队合作: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和利益相关者合作,进行需求分析、架构评审和技术指导。
10. 持续集成和持续交付:了解持续集成和持续交付的最佳实践,以保证软件质量和快速交付。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软件架构师知识点,实际上软件架构师需要有广泛的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并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以适应快速发展的软件行业。
软件工程知识点

软件工程知识点软件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涵盖了软件开发的各个方面,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测试和维护等。
软件工程知识点是软件工程师必备的知识,下面将介绍一些重要的软件工程知识点。
一、软件工程概述软件工程是一种应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来开发和维护软件的学科。
它包括软件的开发进程、软件工程原理、软件生命周期等相关概念。
二、软件开发过程软件开发过程是指从软件需求分析到软件交付使用的整个过程。
常用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有瀑布模型、迭代模型和敏捷开发模型等。
其中,瀑布模型是一种串行的开发过程,适用于需求较为明确的项目;迭代模型是多次迭代交付的开发过程,适用于需求不太明确或较为复杂的项目;敏捷开发模型则强调迭代、反馈和灵活性,适用于需求变更频繁的项目。
三、软件需求分析软件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的第一步,它确定用户的需求,并将其转化为可实现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
软件需求分析包括需求获取、需求分析与建模、需求验证和需求管理等阶段。
四、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是将需求分析得到的软件需求转化为软件设计文档和软件体系结构。
软件设计包括系统设计、详细设计和用户界面设计等方面。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软件的结构、模块划分、接口设计以及算法和数据结构等。
五、软件编码与实现软件编码与实现是将软件设计文档转化为可执行的程序代码的过程。
在编码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开发工具和框架,并按照开发规范进行编码工作。
同时,需要进行代码测试和调试,确保程序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六、软件测试软件测试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对软件进行验证和验证的过程。
测试用例的制定和执行是软件测试的关键步骤,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黑盒测试、白盒测试、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等。
七、软件质量保证与维护软件质量保证与维护是为了确保软件的质量,防止软件出现问题。
软件质量保证包括质量规划、配置管理、缺陷管理和度量等。
而软件维护则是在软件交付后对软件进行修复、改进和更新等工作。
总结:软件工程知识点是软件工程师必备的知识,涵盖了软件开发的各个环节。
软件体系结构与软件架构

软件体系结构与软件架构作为一名软件工程师,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工业界,软件体系结构和软件架构都是我们必须要熟悉并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不仅如此,软件体系结构和软件架构还被视为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最关键的决策点。
本文将从什么是软件体系结构和软件架构、软件体系结构和软件架构之间的关系、软件架构对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影响以及当前流行的软件架构模式等多方面对软件体系结构和软件架构进行详细探讨。
一、什么是软件体系结构和软件架构软件体系结构和软件架构是软件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概念,它们建立了软件设计的基础,可以理解为软件的设计蓝图。
软件体系结构是指软件系统中组件、模块、接口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而软件架构则是指软件系统的高层结构和组成方式,即系统在结构上的解决方案。
可以看出,软件体系结构和软件架构是密不可分的概念,一个好的软件架构必须基于一个合理的软件体系结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二、软件体系结构和软件架构之间的关系软件体系结构和软件架构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
软件架构是由软件体系结构派生而来的,软件架构决定了软件体系结构的多个方面,例如组件、模块、接口和应用程序的架构模式等。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架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决定了软件系统的性能、可维护性、可重用性、可扩展性等方面,因此,软件架构的设计应该尽早开始,这也是我们说软件架构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决策点的原因。
三、软件架构对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影响软件架构不仅仅是为软件系统提供了一个高层次的结构,它还影响到了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从需求分析和设计到实现和维护都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软件架构有助于对需求进行分析和界定。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架构定义了软件系统的范围和需求。
因此,软件架构可以帮助我们定义功能需求,以及在交付的软件系统中哪些功能将被包括。
其次,软件架构为系统设计提供了一个框架。
设计应当被视为软件架构上的一个节点,它是在软件开发的初期阶段最重要的部分。
软件架构指定了系统的大部分建设策略和规则,因此,它对系统的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框架体系知识点总结

框架体系知识点总结一、框架概述1.1 框架定义1.2 框架特点1.3 框架分类二、框架体系结构2.1 框架组成2.2 框架层次2.3 框架模式三、框架设计原则3.1 抽象原则3.2 封装原则3.3 继承原则3.4 多态原则四、常用框架介绍4.1 Spring框架4.2 Hibernate框架4.3 Struts框架4.4 框架4.5 Django框架五、框架应用实例5.1 Web开发框架应用5.2 移动端应用框架实践5.3 大数据框架应用案例5.4 人工智能框架应用场景六、框架技术发展趋势6.1 微服务框架6.2 前端框架发展趋势6.3 容器化框架6.4 人工智能开发框架七、框架体系的扩展7.1 插件化框架7.2 模块化框架7.3 可扩展性框架八、框架体系实践经验8.1 项目选择框架考虑因素8.2 框架组件选择与适配8.3 框架应用性能优化8.4 框架升级与维护以上是框架体系知识点总结的框架,接下来对每个部分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框架概述1.1 框架定义框架是一种软件体系结构,它提供了开发应用程序所需的基础结构。
框架通常包括设计模式、类库、工具和其他组件,以及规定了开发过程中使用的约定和标准。
1.2 框架特点- 通用性:框架是通用的,可以用于不同领域的应用开发。
- 可重用性:框架中的组件和设计模式可以被多次使用。
- 优化性能:框架提供了经过优化的设计模式和算法。
- 易维护性:框架提供了模块化的设计,易于维护和扩展。
- 标准化:框架约定了开发过程中的标准和规范。
1.3 框架分类- 按应用领域分类:Web框架、移动端框架、大数据框架、人工智能框架等。
- 按语言分类:Java框架、.NET框架、Python框架、JavaScript框架等。
- 按设计模式分类:MVC框架、RESTful框架、ORM框架等。
二、框架体系结构2.1 框架组成一个完整的框架通常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核心组件:框架的基本组件和核心功能。
软件体系结构知识点复习

一、什么是软件系统结构软件体系结构也称为软件构架(有时简称构架),是系统的一个或多个结构,它包括:软件的组成元素(组件),这些元素(组件)的外部可见特性,以及这些元素(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含义:(1)系统由一个或多个结构组成,其中任何一个结构并不能与构架等同。
(2)每个系统都有一个体系结构。
(3)软件体系结构是系统的抽象。
(4) 构架定义了软件元素以及各元素间的交互关系。
(5) 以往作为体系结构传递的线框图,事实上并等同于体系结构。
二、构架商业周期(ABC)1.构架由什么决定?构架是否由系统需求决定?×软件构架是技术、商业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 构架从哪里来?(影响构架的因素)影响构架的因素主要包括:❑系统涉众(stakeholder)、主要有:管理者:成本要低,人人都得干活营销人员:特性突出、投放市场快、成本低、可与同类产品相匹敌。终端用户:行为、性能、安全性、可靠性、易用性。维护人员:可修改性强。客户:成本低、及时交付、不要频繁修改。❑开发组织・组织内对现存构架的重用・对某个基础设施进行长期的商业投资以实现某些战略目标・开发组织本身的机构也会影响构架的形成❑构架师的素质和经验构架师先前的一些经验、教育、培训以及所接触到过的成功构架模式都会影响到他们对某种构架的选择。
❑技术环境当前技术发展水平代表了某个时代的构架师的普遍素质和经验,对架构有很大的影响力。
❑其它因素其它如社会、法律、人文环境等都会对构架产生影响。
3.构架的反影响力・构架会影响开发组织的结构・构架会影响开发组织的目标・构架会影响客户对下一个系统的要求・构建系统的过程丰富了整个开发团队的经验,从而将影响设计师对后继系统的设计・一些系统会影响并实际改变软件工程的环境,也就是系统开发人员学习或实践的技术环境。
4.构架的商业周期软件构架是技术、商业和社会等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而软件构架的存在反过来又会影响技术、商业和社会环境,从而影响未来的软件构架。
计算机体系结构必考知识点

计算机体系结构必考知识点一、知识概述《计算机体系结构必考知识点》①基本定义:计算机体系结构呢,简单说就是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像处理器、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它们之间是怎么连接的,还有各自的功能怎么协同工作。
就好比一个足球队,每个球员(硬件组件)都有自己的位置(功能),教练(操作系统等软件)怎么安排他们配合踢球(协同工作),这就是大致的概念。
②重要程度:在计算机这个学科里,这可太重要了。
要是不懂体系结构,就好比你盖房子不知道怎么搭框架,那接下来的装修(软件开发之类的)就无从下手。
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功能等都和它有很大关系。
③前置知识:得有基本的数字电路知识,像什么是逻辑门之类的。
还有对计算机各个硬件部件有个简单了解,就像你得知道有CPU这个东西,它大致是干啥的。
如果之前学过计算机组成原理那就更好了,就像你是个盖房子的小工,盖了几次小房子(了解简单的硬件组合),再来盖大楼(学习体系结构)就容易些。
④应用价值:实际应用可多了。
比如说设计新的计算机芯片,要考虑体系结构。
像手机厂商想让手机运行得更快,还不那么耗电,那就得优化手机芯片的体系结构。
再比如说云计算中心设计大型服务器集群,也得按照合理的体系结构来,这样才能高效处理海量的数据。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在计算机学科的大地图里,计算机体系结构是重要的一块。
它连接着计算机硬件底层,向上又影响着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开发。
就好比它是城市里的交通规划(对计算机里的数据等流动起规划作用),其他的建筑物(软件等)得按照这个交通规划来建设。
②关联知识:和计算机组成原理关联紧密,组成原理就像是讲每个部件的详细构造,体系结构就是把这些部件组合起来看。
和操作系统也有很大关系,操作系统的运行依赖于计算机体系结构提供的环境。
就好像演员(操作系统)得在舞台(体系结构)上表演。
③重难点分析:掌握难度在于概念比较抽象,像多级存储体系结构,什么缓存、主存、外存的关系不好理解。
关键点在于要理解各个部件的交互原理。
软件体系结构知识点完整

软件体系结构知识点完整首先,软件体系结构的设计目标是确保软件系统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可重用性和可演化性。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重要的知识点:1.架构风格和模式:软件体系结构可以采用不同的架构风格和模式,如客户/服务器架构、分层架构、微服务架构等。
每种架构风格和模式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缺点,开发人员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架构。
2.组件和接口:软件系统通常由多个组件构成,每个组件负责特定的功能。
组件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和交互。
设计良好的组件和接口可以提高系统的模块化程度,便于测试、维护和重用。
3.数据管理:软件系统通常需要对一定量的数据进行管理和存储。
在软件体系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数据的组织方式、访问方式和持久化方式。
常见的数据管理技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和缓存等。
4.并发和分布式处理:现代软件系统通常需要处理大量的并发请求,并且可能分布在不同的机器上。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如何有效地处理并发请求和如何进行分布式部署,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5.安全和可靠性:软件系统面临各种安全和可靠性风险,如数据丢失、数据泄露和系统故障等。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如何采取措施保障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如进行数据备份、访问控制和错误处理等。
6.软件系统的分层:软件体系结构通常采用分层的结构,将系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负责不同的功能。
常见的分层结构有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等。
分层结构可以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7.影响因素和约束: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还需要考虑相关的影响因素和约束,如成本、时间、技术限制等。
这些因素和约束将直接影响软件体系结构的设计和实施。
总结起来,软件体系结构是软件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架构风格和模式的选择、组件和接口的设计、数据管理、并发和分布式处理、安全和可靠性等多个方面。
了解这些知识点对于设计出高质量、可维护和可扩展的软件系统至关重要。
2024年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知识点

2024年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是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中的一项考试,主要考察考生在系统架构设计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能力。
以下是该考试的知识点概述:一、软件工程基础知识:1.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软件需求分析和规格说明的方法和工具;3.软件开发过程及其中的各个阶段;4.软件测试和维护的方法和工具。
二、软件体系结构设计:1.软件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软件体系结构的组成模块和关系;3.软件体系结构的设计和选择方法;4.常用的软件体系结构风格和模式。
三、软件设计原理:1.软件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3.设计模式的基本概念和应用;4.UML(统一建模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建模方法。
四、软件架构设计与分析:1.软件架构的定义和分类;2.软件架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软件架构的评估和选择方法;4.软件架构的演化和变更管理。
五、服务导向架构(SOA)与云计算:1.服务导向架构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SOA的设计和实施方法;3.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和技术;4.云计算与软件架构设计的关系和应用。
六、分布式系统与并行计算:1.分布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分布式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3.并行计算的基本概念和原理;4.并行计算与软件架构设计的关系和应用。
七、面向服务的软件设计和开发:1.面向服务的软件开发方法和原则;2. Web服务的基本概念和技术;3.XML(可扩展标记语言)和SOAP(简单对象访问协议)的使用;4. Web服务安全与验证机制。
八、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设计:1.软件质量保证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3.软件测试的各个阶段和方法;4.软件测试工具的使用和选择。
九、软件配置管理和变更控制:1.软件配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软件配置项和配置管理工具的使用;3.软件版本控制和追踪;4.软件变更控制和评估。
以上是2024年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的主要知识点,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深入学习和掌握,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实践和实际应用。
软件体系结构知识点完整

1、构件就是核心与基础,重用就是必需得手段。
2、软件重用就是指在两次或多次不同得软件软件开发过程中重复使用相同或相近软件元素得过程。
3、软件元素包括程序代码、设计文档、设计过程、需求分析文档甚至领域知识。
4、把可重用得元素称作软构件,简称为软构件。
5、可重用软件元素越大,就说重用得粒度越大。
6、构件就是指语义完整、语法正确与有可重用价值得单位软件,就是软件重用过程中可以明确辨识得系统;结构上,它就是语义描述、通信接口与代码实现得复合体。
7、面向对象技术达到类级重用,以类为封装得单位。
8、构件模型就是对构件本质特征得抽象描述。
三个主要流派,分别就是OMG(对象管理组织)得CORBA(通用对象请求代理结构)、Sun得EJB与Microsoft得DOM(分布式构件对象模型)。
9、获取构件得四个途径:(1)从现有构件中获得符合要求得构件,直接使用或作适应性修改,得到可重用构件。
(2)通过遗留工程,将具有潜在重用价值得构件提取出来,得到可重用构件。
(3)从市场上购买现成得商业构件,即COTS构件。
(4)开发符合要求得构件。
10、构件分类方法三大类:关键字分类、刻面分类法、超文本组织方法11、构件检索方法:基于关键字得检索、刻面检索法、超文本检索法与其她检索方法。
12、减少构件修改得工作量,要求工作人员尽量使构件得功能、行为与接口设计更为抽象画、通用化与参数化。
13、构件组装技术:基于功能得组装技术、基于数据得组装技术与面向对象得组装技术。
14、软件体系结构得定义:软件体系结构为软件系统提供了一个结构、行为与属性得高级抽象,由构成系统得元素得描述、这些元素得相互作用、指导元素集成得模式以及这些模式得约束组成。
软件体系结构不仅指定了系统得组织结构与拓扑结构,并且显示了系统需求与构成系统得元素之间得对应关系,提供了一些设计决策得基本原理。
软件体系结构得意义:(1)体系结构就是风险承担者进行交流得手段;(2)体系结构就是早期设计决策得体现--①软件体系结构明确了对系统实现得约束条件②软件体系结构决定了开发与维护组织得组织结构③软件体系结构制约着系统得质量属性④通过研究软件体系结构可能预测软件得质量⑤软件体系结构使推理与控制更改更简单⑥软件体系结构有助于循序渐进得原型设计⑦软件体系结构可以作为培训得基础;(3)软件体系结构就是可传递与可重用得模型。
软件设计师必背知识点

软件设计师必背知识点一、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
1. 数据的表示。
- 进制转换:- 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
例如,十进制转二进制可以采用除2取余法,将十进制数不断除以2,取余数,直到商为0,然后将余数从右到左排列得到二进制数。
- 二进制数的运算,包括算术运算(加、减、乘、除)和逻辑运算(与、或、非、异或)。
- 原码、反码、补码:- 原码:最高位为符号位,0表示正数,1表示负数,其余位表示数值的绝对值。
- 反码:正数的反码与原码相同,负数的反码是在原码的基础上,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取反。
- 补码:正数的补码与原码相同,负数的补码是其反码加1。
计算机中通常采用补码来表示和运算数据,因为补码可以简化减法运算,将减法转换为加法。
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 冯·诺依曼结构: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 运算器: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的部件,如加法器、乘法器等。
- 控制器:指挥计算机各部件协调工作的部件,它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分析指令并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计算机各部件执行指令。
-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
分为内存储器(主存)和外存储器(辅存)。
内存储器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RAM是可读可写的存储器,断电后数据丢失;ROM是只读存储器,断电后数据不丢失,常用于存储BIOS等基本系统程序。
- 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等,用于向计算机输入数据和指令。
- 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等,用于将计算机处理的结果输出。
3. 指令系统。
- 指令的格式:一般包括操作码和操作数两部分。
操作码表示指令要执行的操作,操作数表示操作的对象。
- 指令的寻址方式:- 立即寻址:操作数直接包含在指令中。
- 直接寻址:操作数的地址直接包含在指令中。
- 间接寻址:指令中给出的是操作数地址的地址。
- 寄存器寻址:操作数存放在寄存器中,指令中给出寄存器编号。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知识点

1.软件设计的特征(1)软件设计的开端是出现某些新的问题需要软件来解决,这些需要促使设计工作的开始,并成为整个设计工作最初的基础(2)软件设计的结果是给出一个方案,它能够用来实现所需的、可以解决问题的软件,方案的描述可能是文字、图表,甚至数学符号、公式等组成的文档或模型(3)软件设计包含一系列的转换过程,即把一种描述或模型转换为另一种描述或模型,转换后的形态可能更加具体,或更接近于实现(4)产生新的想法或思路对软件设计非常重要,因为设计也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不同的问题或需求总会存在各自的特点,即使同样的问题在不同时期和环境下也会存在区别,因此设计不会是一成不变的(5)软件设计的过程是不断解决问题和实施决策的过程,因为整个设计是解决一个大的问题,在设计过程中将会分解成众多小问题,涉及真需要一次解决这些小的问题,并在出现多种方案或策略时进行决策,选择其中最合适的(6)软件设计也是一个满足各种约束的过程,因为软件可能在性能、运行环境、开发时间、成本、人员技术水平等各个方面存在约束,设计必须在满足这些约束的情况下给出最佳的设计方案(7)大多数的软件实际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因为需求在一开始很可能是不完整或不精确的,在设计过程中还会不断发生变化并逐步稳定下来,因此设计需要根据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演化。
2.软件设计的要素( 1 ) 目标描述 ( 2 ) 设计约束 ( 3 ) 产品描述 ( 4 ) 设计原理 ( 5 ) 开发规划 ( 6 ) 使用描述3.软件设计体系的定义( 1 )软件设计体系结构是软件系统的结构,包含软件元素、软件元素外部可见的属性以及这些软件元素之间的关系( 2 )软件体系结构是软件系统的基本组织,包含构建、构件之间、构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的设计与演化原则4.软件设计的主要活动( 1 ) 软件设计计划 ( 2 ) 体系结构设计 ( 3 ) 界面设计 ( 4 ) 模块/子系统设计 ( 5 ) 过程/算法设计( 6)数据模型设计5.体系结构“4+1 ”多视图建模( 1 )逻辑视图:该视图关注功能需求,即系统应该为最终用户提供什么服务,它与应用领域精密相关( 2 )进程视图:该视图捕获设计中关于并发和同步的内容,重视一些非功能需求,例如性能、可扩展性等,定义了运行实体和它们的属性。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知识点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知识点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
设计是指通过分析需求,确定软件系统所需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以及确定各个组成部分的详细设计方案的过程。
体系结构是指软件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各个组件之间的关系,以及软件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交互方式。
软件设计的主要知识点包括:1.需求分析:分析用户需求,明确软件系统的功能、性能、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
2.设计原则:包括开放封闭原则、单一职责原则、里氏替换原则、接口分离原则等。
3.设计模式:是一套被反复使用的、经过验证的、用来解决在软件设计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
常见的设计模式有工厂模式、单例模式、观察者模式、策略模式等。
4.UML(统一建模语言):是一种用于软件系统建模的标准化语言。
包括用例图、类图、时序图、状态图等。
5.架构模式:是一种包含一组满足特定需求的技术决策,指导解决软件系统中基本设计问题的模式。
常见的架构模式有分层架构、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发布-订阅架构等。
软件体系结构的主要知识点包括:1.分层架构:将软件系统分为若干层,每一层负责处理特定的功能或任务,层与层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
2.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将软件系统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两部分,客户端向用户提供界面和交互功能,服务器处理客户端发送的请求并返回相应结果。
3.分布式架构:将软件系统的各个组件分布在不同的物理节点上,通过网络进行通信。
4.微服务架构:将软件系统拆分为若干个小型服务,每个服务负责一个特定的功能,通过接口和消息进行通信。
5.事件驱动架构:系统中的各个组件通过发布-订阅模式进行通信,一个组件发生变化时通知其他相关组件。
在实际应用中,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的知识点通常会结合起来使用,以满足软件系统的需求。
同时,不同的项目可能有不同的设计与体系结构要求,开发人员需要根据具体项目的需求来选择适合的设计和架构模式。
软件设计师考试知识点总结

软件设计师考试知识点总结第⼀章:计算机组成原理与体系结考点1:运算器和控制器1. 运算器1. 算术逻辑单元ALU:数据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2. 累加寄存器AC:通⽤寄存器,为ALU提供⼀个⼯作区,⽤在暂存数据3. 数据缓冲寄存器DR:写内存时,暂存指令或数据4. 状态条件寄存器PSW:存储状态标志与控制标志2. 控制器1. 程序计数器PC:存储下⼀条要执⾏指令的地址2. 指令寄存器IR:存储即将执⾏的指令3. 指令译码器ID:对指令中的操作码字段进⾏分析解释4. 时序部件:提供时序控制信号考点2:数据的表⽰1. 进制转换1. R进制转⼗进制:按权展开2. ⼗进制转R进制:短除法3. ⼆进制转⼋、⼗六进制:分组快速转换2. 数据编码1. 原码:正数的原码是它本⾝,负数的原码是符号位为12. 反码:正数的反码是它本⾝,负数的反码是除符号位不变,其他位取反3. 补码:正数的补码是它本⾝,负数的补码是负数的反码+14. 移码:将补码的最⾼位取反3. 浮点数1. 浮点数的表⽰:N=M*R e,M为尾数,R为基数,e为阶码1. 尾数⽤补码表⽰,阶码⽤移码表⽰2. 尾数的位数决定数的有效精度,位数越多精度越⾼3. 阶码的位数决定数的表⽰范围,位数越多范围越⼤2. 浮点数的运算1. 对阶,将阶码⼩的扩⼤,使两个数的阶码相同2. 求尾数和(差)3. 结果规格化并判断溢出考点3:Flynn分类法考点4:CISC与RISC考点5:流⽔线技术1. 流⽔线相关概念1. 流⽔线:流⽔线是指在程序执⾏时多条指令重叠进⾏操作的⼀种准并⾏处理实现技术2. 流⽔线建⽴时间:1条指令执⾏时间3. 流⽔线周期:执⾏时间最长的⼀段4. 吞吐率:单位时间内流⽔线处理机流出的结果。
对指令⽽⾔就是单位时间内执⾏的指令数。
2. 流⽔线相关计算1. 流⽔线执⾏时间1. 理论公式:(t1+t2+..+tk)+(n-1)*Δt2. 实践公式:k*Δt +(n-1)*Δt2. 吞吐率1. 吞吐率:TP = 指令条数 / 流⽔线执⾏时间2. 最⼤吞吐率:1 / Δt3. 流⽔线加速⽐:顺序执⾏时间 / 流⽔线执⾏时间考点6:存储系统1. 分级存储系统1. 存储体系结构2. 局部性原理1. 概念:程序在执⾏时呈现出局部性规律,即在⼀段时间内,整个程序的执⾏仅限于程序中的某⼀部分。
软件工程基础知识点总结(一)

软件工程基础知识点总结(一)引言概述:软件工程是现代计算机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它涵盖了软件开发的各个方面。
本文旨在总结软件工程的基础知识点,帮助读者加深对软件工程的了解。
本文将从软件生命周期、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这五个大点进行阐述。
软件生命周期:1.需求获取:收集来自用户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包括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和约束条件。
2.需求分析:对需求进行详细分析,包括确定需求的优先级、可行性分析和需求规范的编写。
3.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软件的体系结构和模块划分,包括数据结构设计、接口设计和算法设计。
4.编码:根据设计结果进行编码,使用合适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
5.测试:测试软件的功能是否符合需求,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需求分析:1.需求获取:通过需求调研、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用户需求。
2.需求分类:将需求分为功能需求、性能需求、用户界面需求等分类。
3.需求分析技术:使用UML建模、数据流图、状态转换图等技术来分析需求。
4.需求验证:验证需求是否满足用户的期望,包括合理性验证和可行性验证。
5.需求规格化:撰写需求规格文档,包括用例描述、活动图、领域模型等。
设计:1.体系结构设计:确定软件的整体结构,包括分层、模块化和组件化设计。
2.模块划分:将软件功能划分为多个模块,并确定它们之间的接口和依赖关系。
3.数据库设计:设计软件的数据库结构,包括表结构设计、关系模式设计和数据字典设计。
4.界面设计:设计用户界面,包括界面布局、操作流程和界面元素的选择。
5.算法设计:设计解决特定问题的算法,包括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考量。
编码:1.选择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根据项目需求和开发者熟悉程度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
2.编码规范:遵循统一的编码规范,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3.模块开发:按照模块划分的设计,实现各个模块的功能。
4.测试驱动开发:在编码过程中,使用单元测试驱动开发,确保代码的质量。
软件工程知识点整理

1、计算机软件概念软件指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及其文档。
程序是计算任务的处理对象和处理规则的描述文档是为了便于了解程序所需的阐明性资料,文档一般是给人看的2、软件发展的3个阶段(了解)程序设计阶段——50至60年代程序系统阶段——60至70年代软件工程阶段——70年代以后3、软件工程概念(1)把系统化的、规范化的、可度量的途径应用于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的过程,也就是把工程化应用于软件中;(2)研究(1)中提到的途径3、软件生存周期概念及其6个阶段软件有一个孕育、诞生、成长、成熟、衰亡的生存过程。
为计算机软件的生命周期。
软件生命周期的六个步骤,即制定计划、需求分析、设计、程序编码、测试及运行维护。
4、瀑布模型的思想、特点及其局限性思想:(1)软件开发过程与软件生命周期是一致的(2)相邻二阶段之间存在因果关系(3)需对阶段性产品进行评审特点:(1)接受上一阶段活动的结果作为本阶段活动的输入(2)依据上一阶段活动的结果哦实施本阶段应完成的活动(3)对本阶段的活动进行评审(4)将本阶段活动的结果作为输出,传递给下一阶段局限性:(1)缺乏灵活性,如用户需求一开始很难确定(2)到最后阶段才能得到可运行的软件版本5、增量模型思想、特点和局限性(1)增量模型将软件的开发过程分成若干个日程时间交错的线性序列,每个线性序列产生软件的一个可发布的“增量”版本,后一个版本是对前一版本的修改和补充,重复增量发布的过程,直至产生最终的完善产品。
(2)增量模型融合了瀑布模型的基本成分(重复地应用)和演化模型的迭代特征(3)增量模型强调每一个增量都发布一个可运行的产品(第一个增量是核心产品)·特点:增量模型的特点是引进了增量包的概念,无须等到所有需求都出来,只要某个需求的增量包出来即可进行开发。
虽然某个增量包可能还需要进一步适应客户的需求并且更改,但只要这个增量包足够小,其影响对整个项目来说是可以承受的。
·增量模型特别适用于:1、需求经常变化的软件开发2、市场急需而开发人员和资金不能在设定的市场期限之前实现一个完善的产品的软件开发·增量模型能有计划地管理技术风险,如早期增量版本中避免采用尚未成熟的技术。
软件体系结构知识点概要

软件体系结构知识点概要软件体系结构是指一个软件系统内各个组件之间的关系和组织方式,是软件系统的基础架构,用于定义系统的整体结构以及各个组件的功能和职责。
软件体系结构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需求分析阶段是确定软件系统的用途和功能需求,包括对用户需求、系统约束和业务流程等方面的分析。
在需求分析阶段,需要对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行明确的规划,对于不同的系统需求,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体系结构模式。
架构设计阶段是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选择合适的体系结构模式和技术,进行系统的整体设计。
常用的体系结构模式包括层次结构模式、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发布-订阅模式、管道-过滤器模式等。
在架构设计阶段,需要考虑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等方面的要求,并根据这些要求进行设计决策。
评审阶段是对架构设计进行评审,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评审包括对系统的功能、性能、安全性等方面的评价,并对设计的技术和模式进行验证。
评审的目的是发现和解决设计中的问题,减少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风险。
验证阶段是对已经实现的系统进行测试和验证,确保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的符合需求。
验证可以采用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等方法,验证的结果可以反馈给设计人员,以便进行修正和优化。
在软件体系结构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一些重要的设计原则和概念。
首先,模块化原则是指将系统拆分为若干个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具有明确定义的职责和功能。
模块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实现模块的解耦和独立开发,同时也方便了系统的维护和扩展。
其次,高内聚低耦合是指模块内部的组件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而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较弱。
高内聚能够提高模块的复用性和可维护性,低耦合能够减少模块之间的依赖和影响,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另外,分层架构是一种常用的体系结构模式,将系统分解为若干个层次,每个层次完成特定的功能。
分层架构提供了清晰的界面和抽象层,可以降低系统的复杂性,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软件工程的知识体系

SE-DES SE-VAV 认 SE-EVO SE-PRO SE-QUA SE-MGT
软件设计 软件验证与确 软件进化 软件过程 软件质量 软件管理
(3) 每个知识领域包含的核心知识单元 软件工程教育知识体系概要说明了各个知识领 域、知识单元、所需的最小建议学时等。知识 体系各领域的详细情况列在表1中。表内各知 识单元后面的括弧内给出了它们各自的核心学 时数。
软件工程强调采用工程化的方式开发软件,软件工程 具有下列工程特征: 1) 通过成本和收益的折衷分析调整软件工程策略。 2) 能对软件工程的质量、成本、工作量、进度等进行 度量并根据经验和实验数据进行估算。 3) 依靠团队,强调团队的效率和纪律性。 4) 选择和使用合适的工具。 5) 通过专业协会和最佳实践提高个人能力。 6) 重用设计和设计制品。
软件工程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
严谨 遵循规范 善于沟通与合作 外语好
知识领域之下又划分成更小的知识单元 (Unit),代表各个知识领域中的不同方向, 用知识领域缩写后面加小写英文字母后缀表示。 例如,MAA.er表示知识领域SE-MAA中的“需 求获取”知识单元。 知识点(Topic)是整个体系结构中的最底层, 代表知识单元中单独的主题模块。
软件工程专业共有10个知识领域,42个知识单元,建 议最小核心学时数为494。 (2) 软件工程专业教育知识体系包括10个知识领域: SE-CMP 计算基础 SE-FND 数学和工程基础 SE-PRF 职业实践 SE-MAA 软件建模与分析
(4) 软件测试 测试是软件生存周期的重要部分,涉及测试标 准、技术、度量和测试过程。测试的目的是标 识缺陷和问题,改善产品质量。软件测试覆盖 整个软件开发过程。正确的软件工程质量观是 预防、避免缺陷和问题。测试的重点是建立一 个有限的测试用例集,动态地验证程序是否达 到预期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件:构件是指语义完整、语法正确和有可重用价值的单位软件,是软件重用过程中可以明确辨识的系统;结构上,它是语义描述、通讯接口和实现代码的复合体。
构件管理:1构件描述2构件分类与构件库组织:关键字分类法刻面分类法(青鸟)超文本组织方法(基本单位是结点)3人员及权限管理
构件重用步骤:检索与提取构件(检索方法同上3种加其他)理解与评价构件修改构件(实参)构件组装(功能数据面向对象)
软件体系结构:软件体系结构为软件系统提供了一个结构、行为和属性的高级抽象,由构成系统的元素的描述、这些元素的相互作用、指导元素集成的模式以及这些模式的约束组成。
软件体系结构不仅指定了系统的组织结构和拓扑结构,并且显示了系统需求和构成系统的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提供了一些设计决策的基本原理。
软件体系结构的意义:体系结构是风险承担者进行交流的手段体系结构是早期设计决策的体现软件体系结构是可传递和可重用的模型
软件体系结构建模的种类:结构模型框架模型动态模型过程模型功能模型
4+1”视图模型从5个不同的视角包括逻辑视图、进程视图、物理视图、开发视图和场景视图来描述软件体系结构。
逻辑视图主要支持系统的功能需求,即系统提供给最终用户的服务。
开发视图也称模块视图,主要侧重于软件模块的组织和管理。
进程视图侧重于系统的运行特性,主要关注一些非功能性的需求。
物理视图主要考虑如何把软件映射到硬件上,它通常要考虑到系统性能、规模、可靠性等。
场景可以看作是那些重要系统活动的抽象,它使四个视图有机联系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场景是最重要的需求抽象。
软件体系结构风格是描述某一特定应用领域中系统组织方式的惯用模式。
体系结构风格反映了领域中众多系统所共有的结构和语义特性
经典的体系结构风格
数据流风格:批处理序列;管道/过滤器。
调用/返回风格:主程序/子程序;面向对象风格;层次结构。
独立构件风格:进程通讯;事件系统。
虚拟机风格:解释器;基于规则的系统。
仓库风格:数据库系统;超文本系统;黑板系统。
分层系统的优点支持基于抽象程度递增的系统设计支持功能增强支持重用
分层系统的缺点并不是每个系统都可以很容易地划分为分层的模式
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正确的层次抽象方法。
C/S软件体系结构是基于资源不对等,且为实现共享而提出来的,C/S体系结构定义了工作站如何与服务器相连,以实现数据和应用分布到多个处理机上. C/S体系结构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数据库服务器、客户应用程序和网络。
C/S 体系结构优点
1C/S 体系结构具有强大的数据操作和事务处理能力,模型思想简单,易于人们理解和接受。
2对于硬件和软件的变化显示出极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而且易于对系统进行扩充和缩小。
3将大的应用处理任务分布到许多通过网络连接的低成本计算机上,以节约大量费用。
C/S缺点:开发成本较高; 客户端程序设计复杂; 信息内容和形式单一;用户界面风格不一,使用繁杂,不利于推广使用;软件移植困难;软件维护和升级困难;新技术不能轻易应用
三层C/S 体系结构优点
1在逻辑上保持相对独立性,能提高系统和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2允许更灵活有效地选用相应的平台和硬件系统,并且具有良好的可升级性和开放性。
3应用的各层可以并行开发,可以选择各自最适合的开发语言。
4利用功能层有效地隔离开表示层与数据层,为严格的安全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层C/S缺点:三层C/S结构各层间的通信效率若不高,即使分配给各层的硬件能力很强,其作为整体来说也达不到所要求的性能。
设计时必须慎重考虑三层间的通信方法、通信频度及数据量。
这和提高各层的独立性一样是三层C/S结构的关键问题。
HBM基于层次消息总线的体系结构风格
运行时刻的系统演化:动态增加或删除构件动态改变构件响应的消息类型消息过滤
软件体系结构描述方法:图形表达工具模块内连接语言基于软构件的系统描述语言软件体系结构描述语言工具IEEE P1471 Rational
ADL是在底层语义模型的支持下,为软件系统的概念体系结构建模提供了具体语法和概念框架。
基于底层语义的工具为体系结构的表示、分析、演化、细化、设计过程等提供支持。
其三个基本元素是:构件、连接件、体系结构配置。
ADL优缺点
构造能力:ADL能够使用较小的独立体系结构元素来建造大型软件系统;
抽象能力:ADL使得软件体系结构中的构件和连接件描述可以只关注它们的抽象特性
重用能力:ADL使得组成软件系统的构件、连接件,软件体系结构都成为可重用部件;
组合能力:ADL支持软件系统的动态变化组合;
异构能力:ADL允许多个不同的体系结构描述关联存在;
分析和推理能力:ADL允许对其描述的体系结构进行多种推理分析
软件体系结构动态性:交互式动态性结构化动态性体系结构动态性
软件体系结构动态模型:基于构件的动态系统结构模型(应用层中间层体系结构层),
πADL动态体系结构
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OAP信封,SOAP编码规则,SOAP RPC表示,SOAP绑定
软件体系结构风险分析方法步骤
采用体系结构描述语言ADL对体系结构进行建模;通过模拟方法执行复杂性分析;通过FMEA 和模拟运行执行严重性分析;为构件和连接件开发其启发式风险因子;建立用于风险评估的CDG;通过图论中的算法执行风险评估和分析
软件体系结构评估9个质量属性:性能,可靠性,可用性,安全性,可修改性,功能性,可变性,集成性,互操作性
3种评估方式:基于调查问卷或检查表的评估方式基于场景的评估方式基于度量的评估方ATAM评估过程九个步骤:描述ATAM方法、描述商业动机、描述体系结构、确定体系结构方法、生成质量属性效用树、分析体系结构方法、讨论和分级场景、分析体系结构方法(是第六步的重复)、描述评估结果。
软件产品线:产品线是一个产品集合,这些产品共享一个公共的、可管理的特征集,这个特征集能满足选定的市场或任务领域的特定需求。
这些系统遵循一个预描述的方式,在公共的核心资源(core assets)基础上开发的。
直接场景:按照现有体系结构开发出来的系统能够直接实现的场景
间接场景:需要对现有体系结构做些修改才能支持的场景
敏感点和权衡点:敏感点是一个或多个构件的特性。
权衡点是影响多个质量属性的特征,是多个质量属性的敏感点
软件体系结构测试的概念:检查软件的适用性,不考虑软件的实现代码
测试准则:测试应覆盖所有的构件和各个构件的接口、各个连接件的接口、构件之间的直接连接、构件之间的间接连接。
什么是web服务:Web服务作为一种新兴的Web应用模式,是一种崭新的分布式计算模型,是Web上数据和信息集成的有效机制。
数据层数据访问层业务层业务面监听者(最近)Web服务特点:用标准协议规范使用协约的规范性高度集成能力完好的封装性松散耦合Web服务的不同描述(共同特征):应用的分布式应用到应用的交互平台无关性
Web服务开发生命周期:构建部署运行管理
Web服务栈:发现服务层,描述服务层,消息格式层,编码格式层,传输协议层
Web服务体系优势:高度的通用性和易用性完全的平台、语言独立性高度的集成性容易部署和发布
C2风格中的系统组织规则如下:
系统中的构件和连接件都有一个顶部和一个底部;构件的顶部应连接到某连接件的底部,构件的底部则应连接到某连接件的顶部,而构件与构件之间的直接连接是不允许的;一个连接件可以和任意数目的其它构件和连接件连接;当两个连接件进行直接连接时,必须由其中一个的底部到另一个的顶部。
白盒测试覆盖准则
语句覆盖:每条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一次,是最弱的覆盖准则
分支覆盖或判定覆盖:所有判断的分支至少执行一次
条件覆盖:判断式中含有多个条件时,每个条件的取值至少一次为真,一次为假判定/条件覆盖:判定中每个条件的所有可能结果至少出现一次,每个判定本身所有可
能结果也至少出现一次
路径覆盖:覆盖程序中所有可行路径
条件组合覆盖:每个判定条件结果的所有可能组合至少出现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