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_广告传媒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

合集下载

全媒体传播必考知识点

全媒体传播必考知识点

全媒体传播必考知识点一、全媒体的概念与内涵。

1. 定义。

- 全媒体是一种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它涵盖了多种媒体形态(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在不同的传播渠道(如网站、APP、社交媒体平台等)中进行整合传播。

例如,人民日报既有纸质版报纸,又有官方网站、手机客户端、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多种传播渠道,这就是全媒体的体现。

2. 内涵特点。

- 全介质传播: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介质。

例如,腾讯新闻不仅有文字新闻报道,还配有图片、视频新闻,同时也有音频版的新闻解读,满足不同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 全方位覆盖:在传播范围上实现全球化、全国化到本地化的全面覆盖。

像一些国际媒体集团旗下的媒体产品,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信息,同时也能针对特定地区进行本地化内容推送。

- 全流程优化:从信息采集、编辑、制作到发布、反馈等整个传播流程进行优化整合。

例如,融媒体中心的记者在采访时,可以同时采集文字、图片、视频素材,然后编辑团队根据不同平台的特点进行优化制作,最后发布到多个平台,并及时收集反馈。

二、全媒体传播的发展历程。

1. 传统媒体时代的基础。

- 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各自发展并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传播模式。

报纸以文字和图片为主要传播手段,具有深度报道和便携性的优势;广播以声音为载体,具有伴随性强的特点,适合移动场景;电视则集图像、声音、文字于一体,在视听效果上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这些传统媒体的发展为全媒体传播奠定了内容制作、受众市场等方面的基础。

2. 新媒体技术的推动。

- 互联网技术的兴起是全媒体传播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网站成为了新的信息发布平台。

随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移动媒体应用(APP)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社交媒体平台(如Facebook、微博、微信等)也迅速崛起,这些都极大地改变了传播格局,促使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转型。

全媒体通俗解释

全媒体通俗解释

全媒体是指在信息传播中,综合运用多种媒介和技术手段,包括传统媒体(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新媒体(如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网站等)以及各种数字技术,以实现信息的全方位、多角度、多元化传播的一种媒体形式。

简单来说,全媒体就是把各种不同的媒体形式和渠道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相互连接、相互协作的媒体网络,以实现更广泛、更深入、更有效的信息传播和互动交流。

全媒体的出现是为了适应人们获取信息和互动交流的需求变化,它可以提供更丰富、更多样化的信息内容和互动方式,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偏好。

同时,全媒体也为媒体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媒体机构和从业人员不断创新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以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发展。

全媒体的名词解释

全媒体的名词解释

全媒体的名词解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信息获取方式和传播方式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全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传媒形式,已经成为了当前信息时代的主要趋势之一。

本文将对全媒体进行名词解释,并探讨其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一、定义与特点全媒体(All Media)是指通过互联网、手机终端等多种媒体平台,将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媒体资源进行整合和融合,以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传播和交流。

全媒体的核心是媒体融合,通过不同媒体之间的互动和协同,达到传媒资源的共享和优化。

全媒体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多媒体形式:全媒体将传统的文字、图片和音频与视频结合起来,实现了更加丰富多样的信息呈现方式,使信息更具表达力和感染力。

2. 多渠道传播:全媒体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终端等多种媒体平台,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时空限制,使信息能够随时随地传播,增加了信息的传递效率和广度。

3. 用户参与度高:全媒体强调用户的参与和互动,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和创造自己关注的内容,使传媒更具个性化和用户导向性。

4. 数据化和个性化:通过全媒体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并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产品。

二、全媒体的影响1. 媒体变革:全媒体的兴起使传统媒体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媒体需要适应全媒体时代的需求,进行媒体融合和创新,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服务,以保持竞争力。

2. 社会互动:全媒体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促进了信息在社会中更快速、更广泛地传播。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即时沟通和分享,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共享。

3. 个人价值:全媒体为个人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的平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媒体的传播者和参与者。

个人可以通过个人博客、社交媒体等平台,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树立个人品牌和影响力。

4. 社会治理:全媒体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模式和渠道,使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公众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沟通和互动。

政府在治理中可以更加精准地了解社情民意,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和决策。

实用广告学系列之五广告媒体

实用广告学系列之五广告媒体
n 传阅率:每份刊物被传阅的比率。被三人 阅读传阅率为3,依次类推。
n 阅读人口=发行量*传阅率
实用广告学系列之五广告媒体
三、媒体广告成本
n CPM(Cost per Thousand)每千人成本: 一个媒体向每1000人或1000个家庭传递 广告讯息所需的成本。
n CPR(Cost per Rating )收视点成本:对 于不同的节目每购买一个收视率(收视 点)所需花费的金额。
实用广告学系列之五广告媒体
顾客信中说: 我和 她相识于bbs看电影 活动,迅速坠入爱河。 两年后的3月27日, 我们领证了。随后买 房,学车,考MBA, 女儿出生。夫人有点 象男孩,小小脾气但 不作。我们也有过争 吵,但生活总要往前 走。在“成年纪念日” 七周年,花是给她最 好的礼物“。
案例-野兽派花店
实用广告学系列之五广告媒体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17
实用广告学系列之五广告媒体
实用广告学系列之五广告媒体
数字电视
实用广告学系列之五广告媒体
(四)楼宇液晶电视-江南春 分众 传媒
实用广告学系列之五广告媒体
优势: 1 、 30秒广告CPM成本仅为电视 的1/10
实用广告学系列之五广告媒体
2、在消费的空间和时段,刺激购 物行为
实用广告学系列之五广告媒体
移动电视
实用广告学系列之五广告媒体
实用广告学系列之五广告媒体
n 4.网页广告(首页广告或主页广告) 网页广告就是通过整个网页的
设计传达广告内容。企业的网页广 告一般做在自己的主页上,在其他 网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体上通过购买带链接的广告 形式可让客户点击到达。

什么是“全媒体”

什么是“全媒体”

什么是‚全媒体‛《中国记者》供稿作者:罗鑫2010年03月22日15:03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全媒体‛是近年在业界出现频率很高a的一个词,不同时期定义也有不同的提法,本文试图厘清‚全媒体‛这一关键词。

2008年以来,各类报纸、期刊、广播、电视中频频出现一个名为‚全媒体‛的关键词,其中包括‚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战略‛‚全媒体报道‛‚全媒体记者‛‚全媒体出版‛‚全媒体广告‛等。

然而,何谓‚全媒体‛,学界至今还没有人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国外对‚全媒体‛的提及‚全媒体‛在英文中为‚omnimedia‛,为前缀omni和单词media的合成词。

经过搜索国外的Elsevier(SDOL)数据库、EBSCO全文数据库以及Springer外文期刊,笔者发现omnimedia只以专有名词形式出现,即一个名为Martha Stewart Living Omnimedia(MSO)的公司。

作为一个新闻传播学术语的‚全媒体‛并未为国外新闻传播学界所提及。

1999年10月19日,玛莎-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公司成立。

这个公司拥有并管理多种媒体,包括四种核心杂志、34种书籍、一栏荣获艾美奖的艺术电视节目、一栏在CBS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周刊节目This Morning。

不仅如此,MSO还管理一个名为AskMartha的报纸专栏(其内容提供给230多家报纸)、一个在美国330多家广播台播出的节目、一个拥有17万注册用户的网站。

玛莎-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公司是美国当时最有名的家政公司之一,它通过旗下的‚全媒体‛传播自身的家政服务和产品。

回顾1999年,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得到长足发展,互联网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起步发展。

媒介内容通过报纸、杂志、电视节目、网站等不同的媒介形态得以表现。

然而,囿于当时的技术条件限制,玛莎-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公司并没有实现如今所有的媒介形态如手机电视、户外电视等。

当时的‚全媒体‛只停留在扩张阶段,只求拓展新的媒介形态,而没有注重‚全媒体‛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问题。

实用广告学系列之广告媒体

实用广告学系列之广告媒体

优势: 1 、 30秒广告CPM成本仅为电视 的1/10
2、在消费的空间和时段,刺激购 物行为
移动电视
第二部分 广告媒体评估
媒体评估的目的是衡量广告媒体的 质量,为媒体策划提供依据。
一、媒体质的特性
媒体特点、性质、地位、作用等
二、媒体量的特性
电波媒体
收视(听)人口与收(听)视率
收视人口:暴露于一个特定电视节目的 人口。
案例-野兽派花店
(二)手机媒体
唯一与受众24小时亲密接 触的媒体平台
定向、精准、定点、高效 两种形式: 一、运营商发布的广告,
“企信通” 二、SP的互动平台来发

(三)IPTV
Interactive Personality TV,个性化的互动的电视
数字电视
(四)楼宇液晶电视-江南春 分众 传媒
传阅率:每份刊物被传阅的比率。被三人 阅读传阅率为3,依次类推。
阅读人口=发行量*传阅率
三、媒体广告成本
CPM(Cost per Thousand)每千人成本: 一个媒体向每1000人或1000个家庭传递 广告讯息所需的成本。
CPR(Cost per Rating )收视点成本:对 于不同的节目每购买一个收视率(收视 点)所需花费的金额。
收视率:暴露于一个特定电视节目的人 口数占拥有电视人口总数的比率。
开机率:所有拥有电视机的家庭或人口 中,在特定的时间段里,暴露于任何频 道的家庭或人口的集合。
印刷媒体
发行量:一份刊物每期实际发行到读者 手中的份数。根据实际情况分为宣称发 行量和稽核发行量。
阅读人口:固定时间内阅读特定刊物的 人数。分为付费阅读人口和传阅人口。
谢谢
22:21 20.11 .3022

全媒体

全媒体
2013年7月国内第一次出现电视的全媒体收视统计分析,所提出的动态收视率概念是对大数据研究的结果, 颠覆了传统电视平台静态收视的现状。
现状
应用现状
研究现状
2008年,“全媒体”开始在新闻传播领域崭露头角。许多媒体从业者纷纷提出“全媒体战略”或“全媒体定 位”。报纸、电视、广播、出版、广告等行业的 “全媒体”发展呈现出两种方式:一是“扩张式”的全媒体,即 注重手段的丰富和扩展,如新兴的“全媒体出版”“全媒体广告”;二是“融合式”的全媒体,即在拓展新媒体 手段的同时,注重多种媒体手段的有机结合,如已经探索一年多的“全媒体新闻中心”“全媒体电视”“全媒体 广播”。烟台日报传媒集团2008年3月在全国首开先河,整合集团所有媒体,组建了“全媒体新闻中心”,开始 了从传统报业到“全媒体”的运作方式、生产流程以及各种运营平台的探索。一方面单一的印刷报纸分化成多种 产品形态,如手机报纸、数字报纸等;另一方面媒介生产流程进一步细分、专业化。
而1999年至2007年间,各行各业对于“全媒体”的提及都是在文章中点到为止,可见这个时期人们对全媒体 的认识是直观而片面的。认为此时的国内“全媒体”同国外一样都囿于技术方面的限制,没有得到正确认识。
从2007年开始,“全媒体”出现在文章中的频率越来越高。2007年11月12日《投资中国项目精选》上的一篇 《Xtel统一通信平台项目招商》对“全媒体”的认识有所突破:“Xtel统一通信平台具有以下功能:全媒体通信, 支持音频、视频、即时消息、手机短信、应用共享等各种媒体形式。”文中的“全媒体通信”,包括了当今各种 媒介形态。这种对“全媒体”认识上的进步与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2008年2月,《TD广电对决手机电视国标》一文中提到,在当年的北京奥运会期间,手机电视将成为重要的 传播形式,中央电视台的转播也将采取“全媒体”对外传播。而中央电视台从2009年7月2日开播的《世界周刊》, 其定位就明确提出“全媒地带,信息就是选择”。该栏目负责人认为,对于《世界周刊》来说,新闻只是起点。 启动强大的信息搜索及整合能力,打破不同媒体间隔,开辟独具特色的全媒体地带,给观众丰富的信息“选择” 可能,展示一周世界重大新闻事件背后的世界和新闻所引发的,是《世界周刊》的价值及意义所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