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教育部关于公布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公布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e6cbdab4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e1.png)
教育部关于公布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20.11.24•【文号】教高函〔2020〕8号•【施行日期】2020.11.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公布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20〕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有关课程平台单位:根据《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精神和有关通知要求,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高等学校申报推荐,并经专家评议与公示,认定5118门课程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含1559门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特别是在应对新冠肺炎期间实施的大规模在线教学中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原2017年、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其中,线上一流课程1875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728门,线下一流课程1463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868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84门。
现予以公布。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要将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纳入“十四五”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加快建设与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相适应、与新技术相融合、与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相配套的教育教学管理政策和机制,注重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应用优秀案例的推广,以“学习革命”推动“质量革命”向纵深发展。
中央部门所属高校要在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中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予以支持,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有关高校也应采取相应支持措施,积极推动广大教师和学生投身新时代教与学变革实践。
课程平台单位要按照人才培养规律要求,继续做好各种类型课程的技术服务设计、运营、服务支持和网络安全保障,持续推动课程平台技术与模式、教育教学工具的再创新再提升再优化。
2020年全国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专业名单公
![2020年全国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专业名单公](https://img.taocdn.com/s3/m/38637df9a98271fe910ef9fe.png)
2020年全国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专业名
单公布
2020年全国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专业名单公布
更新:2020-01-04 14:58:31
日前,教育部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建设点评选结果公布,各校哪些专业入选,我们一起看一看!
教育部2019年4月起启动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将在2019—2021年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
本次评审是一流专业“双万计划”的首批遴选,首批认定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4054个,其中中央部门所属高校1691个、地方高校2363个,同时确定了621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以下是根据部分高校公布的入选情况整理:
北京理工大学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南京理工大学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山东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山东大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深圳大学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长安大学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北京化工大学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北京建筑大学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海南大学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东华大学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大连海事大学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西安工程大学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九批河南省重点学科名单的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九批河南省重点学科名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c5031d9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73.png)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九批河南省重点学科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8.03.02•【字号】教高〔2018〕119号•【施行日期】2018.03.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正文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九批河南省重点学科名单的通知教高〔2018〕119号各本科高等学校: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第九批河南省重点学科立项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17〕765号),经过学校推荐、专家审核、省教育厅认定和公示,确定郑州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等400个学科为第九批河南省重点学科,其中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81个,二级学科重点学科119个。
现将名单予以公布(见附件)。
各高校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高质量发展,聚焦内涵提升,以“双一流”建设为牵引,凝练学科方向,汇聚高端人才,构筑创新平台,加强对外交流,努力构建与“三区一群”建设和学校发展规划相适应的布局合理、优势特色明显的学科建设体系,把重点学科建成高素质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技术成果转化、高层次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不断提升学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要加大经费投入,对立项的第九批一级学科省重点学科,每个学科每年建设投入理工农医类原则上不少于100万元,文科类原则上不少于50万元;二级学科省重点学科每个每年建设投入原则上不少于20万元。
要强化过程管理,对学科建设措施、目标任务、绩效产出等进行定期评估考核,确保建设效益和建设质量,如期完成建设任务。
第九批河南省重点学科建设期为2018—2023年,2020年我厅将组织专家进行中期检查,建设期满后进行终期验收,对中期检查和终期验收获得“优秀”等级的学科给予适当奖补。
附件:第九批河南省重点学科名单河南省教育厅2018年3月2日。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4年河南省职业教育示范性专业点立项建设项目名单的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4年河南省职业教育示范性专业点立项建设项目名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5da71963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16.png)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4年河南省职业教育示范性专业点立项建设项目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4.08.02•【字号】教职成〔2024〕258号•【施行日期】2024.08.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4年河南省职业教育示范性专业点立项建设项目名单的通知教职成〔2024〕258号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教育局,各高等职业学校,各省属中等职业学校: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申报2024年河南省职业教育示范性专业点建设项目的通知》(教办职成〔2024〕137号)要求,经各地各学校申报、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评审等环节,现决定将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点等243个专业点立项为河南省职业教育示范性专业点建设项目(名单见附件),并就相关工作要求如下:一、强化领导责任。
各有关地市教育行政部门、职业院校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示范性专业点建设,加强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各项目建设学校要建立院系、教学、招生、就业、财务、规划等多部门参与的协同推进机制,确保建设任务如期完成。
二、保证专业质量。
各学校要从课程、教材、师资、实训基地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优化,夯实职业教育新基建,重构课程体系、重组教学内容,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更新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要动态优化评价机制,以建立常态化的教学评估制度为抓手,打造对接产业吻合度高、资源整合共享度高、人才培养产出度高,面向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服务能力强的职业教育示范专业点。
三、落实考核验收。
自立项文件公布之日起,省级示范性专业点立项两年内须申请验收。
省教育厅将分年度开展验收工作,各建设学校自主申请项目验收,考核合格的予以认定并公布名单。
对于绩效目标偏离较大、管理混乱、违法违规及立项两年内未完成验收的示范性专业点,将取消其建设资格。
附件:2024年河南省职业教育示范性专业点立项建设项目名单2024年8月2日。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2年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2年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eb2cb8e0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4d.png)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2年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5.24•【字号】教办高〔2022〕169号•【施行日期】2022.05.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2年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教办高〔2022〕169号各本科高等学校: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精神,按照《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计划的通知》(豫教高〔2019〕166号)安排,省教育厅决定启动我省2022年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认定数量及类别按照我省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计划,综合考虑前期建设基础情况,2022年度拟认定省级一流本科课程960门左右,包括线上一流本科课程460门左右、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450门左右、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50门左右。
虚拟仿真实验一流本科课程的认定工作另行安排。
二、申报范围及条件(一)申报范围普通本科高校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且设置学分的本科课程均可推荐,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通识课等独立设置的本科理论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等。
(二)申报条件1.课程建设基础扎实。
申报课程须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取得实质性改革成效,在同类课程中具有鲜明特色、良好的教学效果,并承诺入选后将持续改进。
符合相关类型课程基本形态和特殊要求的同时,在教学理念、教学团队、教学改革、课程目标达成、教学设计、课程内容更新、因材施教、教学管理与评价等多个方面具备实质性创新,有较大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2.课程教学团队稳定。
课程负责人应为申报高校正式聘用的教师,一般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特别优秀的课程,负责人职称可放宽到中级),长期稳定从事一线本科教学,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教学能力强,具有丰富的课堂讲授经验和良好的教学口碑。
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管理办法
![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ca20960e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9f.png)
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管理办法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为做好学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实现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内涵式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一、基本原则(一)试点先行,全面推进。
先期确定一批重点建设专业,探索形成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成果,并及时总结、凝练和推广专业建设经验,逐步带动其他专业建设发展,提高学校本科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
(二)综合改革,强化配套。
以专业认证促进专业高质量发展,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以一流专业标准为参照,强化专业特色,持续提升专业内涵。
加强与专业发展紧密相关的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包括一流本科课程、教学团队和基层教学组织等。
(三)聚焦问题,创新模式。
各专业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专业发展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和矛盾,创新建设模式,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以问题解决为落脚点,实现跨越式发展。
(四)过程考核,动态管理。
在建设期内,以每年的考核成绩为依据,实施动态管理,起到鼓励先进、激励后进的效果。
二、建设方式(一)建设目标在教育部和湖北省教育厅的指导下,通过一流本科专业项目以及配套的一流本科课程、教学团队和基层教学组织等项目的建设,初步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成2.3个特色鲜明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6-9个具有领先优势的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最终形成“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四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体系,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引领所有本科专业建设发展方向,全面带动专业集群发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实施步骤1.分类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与一流本科课程、教学团队和基层教学组织等配套项目实施分类管理,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和措施。
不同级别的项目,设立不同的考核目标。
新农科背景下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为例
![新农科背景下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006a9e4f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8d.png)
新农科背景下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为例彭志锋张志明龙娇妍李澎瀛夏晶晶杨志清边传周(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动物医药学院,河南郑州450046)摘要为了培养建设新农村需要的应用型兽医人才,在分析我国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基础上,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服务经济发展需要的背景下,该文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动物医药学院为例,从改革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调整实践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一致、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与企业合作加强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和实战性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同类院校的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农科;动物医学;实践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3)05-0158-04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of Veterinary Medicine Major under theBackground of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Taking Henan University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Economy as an Example PENG Zhifeng ZHANG Zhiming LONG Jiaoyan LI Pengying XIA Jingjing YANG Zhiqing BIAN Chuanzhou (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Henan University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Economy,Zhengzhou Henan450046)Abstract In order to train more skills-oriented veterinary needed by the building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of veterinary medicine major in China,in the background of skills-oriented colleges focus on the demand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this paper takes HenanUniversity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Economy as an example,discusses the reform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veterinary medicine major,improvement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content to meet the demand of the animal husbandry industry,the implementation of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and the cooperation with enterprises to strengthen the effectiveness and practicability of practical teaching,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practical teaching reform of veterinary medicine major in othe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Keywords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veterinary medicine;practical teaching;reform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发展阶段以后,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河南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项目建设名单的通知-教高〔2020〕531号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河南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项目建设名单的通知-教高〔2020〕531号](https://img.taocdn.com/s3/m/fe6afeef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cc.png)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河南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项目建设名单的通知正文:----------------------------------------------------------------------------------------------------------------------------------------------------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河南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项目建设名单的通知各本科高等学校:按照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关于推进本科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意见》(教高〔2020〕314号)和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本科高校课程思政项目建设的通知》(教高〔2020〕426号)要求,经高校申报、专家评审、结果公示,认定《路基路面工程》等203门课程为我省首批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样板课程、《交通工程学》等41门课程为“战疫”专题课程思政样板课程,立项“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等30个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项目、河南农业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等10个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建设项目、郑州大学等10所课程思政示范高校建设单位。
课程思政建设项目是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加强顶层设计,全面规划,循序渐进,以点带面,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
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开创课程思政工作的良好局面。
河南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课程思政研究示范中心和课程思政示范高校建设期为两年,各项目须填报立项建设任务书,建设期满后我厅将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将分别认定为河南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课程思政研究示范中心、课程思政建设示范高校。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与教学文化构建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与教学文化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405faa03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fb.png)
第39卷㊀第6期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39㊀No.6 2020年11月Journal of Hen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Nov.2020文章编号:1006-2920(2020)06-0039-04doi:10.13892/41-1093/i.2020.06.009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与教学文化构建郑雅萍㊀㊀摘要:教学文化具有凝聚力㊁引导力㊁约束力,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中构建教学文化,必须注重外显文化和内隐文化的有机统一,注重打造 教 文化和 学 文化㊂关键词: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教学文化;构建㊀㊀作者简介:郑雅萍,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社会体育系教授㊂㊀㊀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 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视域下教学文化构建研究 (2019-ZDJH-243)㊂㊀㊀目前,在全国强调本科专业教学的大背景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㊂在建设一流本科专业的实践中,各个学校八仙过海㊁各显神通㊂影响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因素很多,但教学文化无疑是重要因素㊂依据教育部和河南省教育厅关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计划的通知精神,经申报㊁评审,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被列入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立项名单㊂本文拟结合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建设一流本科专业的实践,分析教学文化构建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关系,提出构建教学文化的建议,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贡献微薄之力㊂一㊁教学文化构建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促进作用教学文化是指教学主体为了解放学生个性㊁完善学生人格㊁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和谐发展,加速个体社会化进程,持续提升教与学的品质,以表意符号或象征符号为中介,在社会文化的规范和影响下,通过师师之间㊁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往互动而建构起来的教学生活方式㊂它是师生集体文化生成过程与生成结果的辩证统一㊂这些过程与结果沉淀为教学主体相对稳定的文化心理结构,形成了包含价值观念㊁思想信仰㊁行为方式和习俗制度在内的有机系统㊂教学文化结构是指教学文化的构成及其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包括教师文化㊁学生文化㊁文本文化和教学环境文化,四者之间相互作用㊁相互渗透㊁相互制约,共同营建着师生教学生活的精神家园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与教学文化构建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㊂高校教学文化构建不仅可以为顺利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打造校园文化氛围,也是 培养什么样的人 和 怎样培养人 的关键㊂它对优化人才培养模式㊁提高学校办学质量㊁增强核心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㊂教学文化构建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㊂其一,教学文化具有凝聚力㊂教学文化能成为全体师生员工在价值观上的共同体现和价值追求,能对全体师生员工形成一种内在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从而形成全校上下共创一流本科专业的良好氛围㊂其二,教学文化能产生引导力㊂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中,教学文化能促进师生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认真对待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从而实现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目的㊂其三,教学文化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有着强烈的约束力㊂教学文化中的制度文化构建,即有关教育教学的质量标准和规章制度,能够对40㊀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全体师生员工的教学行为和职业道德加以规范和约束,使追求质量成为全校上下的自觉和习惯行为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注重教学文化体系构建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㊁占领课程思政高地㊁唱响思政课程主旋律,有利于更好地培养人才㊁进行科学研究㊁提供社会服务㊁传承优秀文化㊂二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中教学文化的构建:以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为例(一)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背景基于教学文化构建建设一流本科专业,离不开两个条件㊂其一,获批一流本科专业,最起码学校层面要提出争创一流本科专业的规划并付诸实践㊂其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和教学文化构建要立足于学校的发展蓝图㊂一流本科专业创建方面,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㊁体育教育专业于2019年9月被列入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立项名单㊂其实,这两个专业在立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之前,学校已经在不断探索专业建设㊂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设立于1998年,2000年办学层次升至本科㊂体育教育专业,199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12年被河南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特色专业㊂学校发展蓝图方面,在全面创建本科综合类体育大学过程中,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党委㊁行政领导班子定下的基本思路是: 一体两翼 ,即以教学本部为主体,以登封教学部(少林拳)和温县教学部(太极拳)为两翼的总体发展思路,用蜚声海内外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林拳㊁太极拳搭文化台㊁唱文化戏,彰显文化自信㊂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中注重构建教学文化体系,应当更新质量观念,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 文化哲学 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中教学文化体系构建,实质上就是以效用行为主义强化师生的质量意识,积极将质量要求内化为学生㊁教师及学校管理人员的自觉行为㊂在充分理解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与教学文化构建的辩证关系的基础上,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㊁体育教育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中,紧紧围绕教学文化构建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㊂(二)教学外显文化和内隐文化的有机统一教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㊂教学文化构建自然要利用外显文化㊂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地处中原,温县陈家沟太极文化,登封少林拳文化早已蜚声海内外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中必须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实现外显教学文化环境和内隐教学文化构建的有机统一㊂教育是实现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㊂高等教育在教学文化构建传承中以其系统㊁集中㊁高效和普及等基本特性成为文化传承的最基本㊁最重要的场所㊂教学文化的构建应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依托,遵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和教学文化构建的两个标准:一是要和主流文化相一致,二是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㊂教学文化要有利于满足学生陶冶品行㊁增长知识㊁增强体质等全面发展的需要㊂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在注重外显文化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内隐文化建设㊂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借建校六十周年之契机,评选出师德高尚㊁业务精湛的 十佳教师 ㊂学校把他们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的骄人业绩做成展板供全院师生学习并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㊂同时,学校特别注重把 厚德㊁博学㊁拼搏㊁创新 求真㊁务实㊁团结㊁活泼㊁拼搏 的校训校风与 富强㊁民主㊁文明㊁和谐(国家层面)㊁自由㊁平等㊁公正㊁法治(社会层面)㊁爱国㊁敬业㊁诚信㊁友善(个人层面) 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合㊂(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中 教 文化与 学 文化的构建教学文化构建最终应落实到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升,落实到主要构成要素教师㊁学生㊁教学内容上㊂教学文化构建应符合国际国内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教学目标从 双基 走向 三维 和核心素养;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从单一走向多样;教学评价从关注目标实现到关注价值㊁关注目标实现并重㊂㊀第6期郑雅萍: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与教学文化构建41 1. 教 文化之构建教学文化构建,首先应关注教师 教 文化形成的诸环节㊁重视确定教学目标㊁聚焦教学环节㊁选取恰当方法及组织形式㊁公平公正评价,实现终极教育目的㊂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㊂构建 教 文化时要关注教学目标设计的四个步骤:起点分析㊁任务分解㊁目标确定㊁目标表述㊂[1]272-273这四个步骤具有导向㊁激励㊁评价的功能㊂同时,要关注教师 教 文化构建中的 二度设计 ,即教师应根据课程专家所设计的课程内容,结合学校客观条件和学生实际状况对教学内容进行 二度设计 ㊂[2]138如何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中构建 教 文化?第一,充分发挥教研室的基层组织功能,根据教学㊁科研工作中的共性问题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教研室会议,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学理论㊂ 教 文化构建中,我们着重学习了人本主义理论㊁建构主义理论㊁后现代主义理论㊂人本主义理论认为,教学理论教学的目的不应只在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和技能水平的提高,更应该关注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品行的培养㊂这个过程本质上是一种教学互动过程,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民主的关系㊂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教学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逐步兴起,其主要观点在于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㊂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其自身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帮助者㊁促进者以及学习的指导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㊁灌输者㊂后现代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 对话 关系㊂[2]261-262这些理论,为我们评价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为重新认识知识性质㊁师生关系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㊂第二, 教 文化构建应注重提高教学质量㊂在 教 文化构建中,民族传统体育专业㊁体育教育专业紧紧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下功夫㊂在学院创建 教学质量年 的基础上,这两个专业充分利用自己的特色优势提高教学质量㊂体育教育系立足本系资源开展了一系列教学讲座,举办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㊂教师们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改革,思路清晰,内容丰富㊂民族传统体育系将优秀青年教师的教学视频在全系教学工作会议上反复播放,在全系推广好的教法,引导教师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㊂为强化青年教师的教学实践技能,学校在温县教学部专门成立教学实践技能培训中心,对青年教师和准备献身教育事业的准教师进行强化训练㊂2. 学 文化之构建教学文化的构建离不开 学 文化的构建㊂教学文化构建中对 学 文化的创新应立足于民主㊁平等和谐㊁融洽师生关系创建㊂一是明确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二是明确师生在人格上的平等关系㊂新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广泛运用,影响着教师的教,也改变着学生的学,最终影响到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中的教学文化建设㊂第一,应关注学生的 学案 生成,教师把应讲内容分成若干教学重点㊁难点㊁关键点及要在课堂教学前应完成的预设生成告诉学生,让学生认真阅读㊁学习㊁提出疑问㊂在课堂教学上,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答疑,这其实就是翻转课堂的实践㊂第二,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㊂范例,就是指日常生活中隐含着本质联系㊁具有根本特征㊁起到基础作用的典型事例㊂瓦根舍因的主要观点是:教学内容凸显基本性㊁基础性和范例性;通过 教 范例,使 学 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㊂[2]261-262第三, 学 文化构建还应和课程思政相结合㊂德育是近年来国家反复强调的教学重中之重,因为它具有引导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方向,影响教育性质,进而影响社会稳定的功能和功效㊂新时代的德育不仅包括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㊁思想教育㊁道德品质教育,还包括心理教育㊁法治教育,旨在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个体与个体㊁个体与集体㊁个体与社会㊁个体与国家的关系㊂德育教学要把挖掘时代精神㊁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己任㊂因此, 学 文化构建,要把红船精神㊁长征精神㊁延安精神㊁焦裕禄精神㊁红旗渠精神㊁愚公移山精神㊁井冈山精神㊁西迁精神㊁人42㊀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类命运共同体理念㊁ 三全育人 等最新成果充实到各学科教学中去㊂三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中教学文化构建的效果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中,注重构建教学文化,有力促进了专业建设,在教师科学研究㊁提供社会服务㊁文化传承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㊂科学研究方面㊂为调动两专业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彰显大学的科学研究职能,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收到了良好效果㊂民族传统体育系近年邀请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㊁硕士生导师许瑞勋教授做题为‘体育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思考“的学术讲座,邀请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生导师邱丕相教授做题为‘对中国武术的回眸与遐想“的专题讲座,邀请杭州师范大学周伟良教授做题为‘简论明代武术文化的对外交流“的讲座,受到师生的欢迎㊂民族传统体育系耿斌博士立项2019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获10万元科研经费资助㊂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师吴卫东㊁张庆来博士立项2020年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重点科研资助研究项目,分别获10万元资助㊂张庆来博士立项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获10万元资助㊂吴严冰老师的 肌筋膜触发点理论技术联合运动康复在运动损伤领域的应用研究 被立项为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一般项目㊂社会服务方面㊂民族传统体育专业㊁体育教育专业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中不忘服务社会的使命宗旨㊂两年来,两专业积极组织师生参加河南省老年体协的公益活动㊂例如,走进学院对口扶贫单位商丘夏邑县太平镇龙湾湖社区进行为期两天的 服务中原行 活动㊂太极拳世界冠军侯雯老师到扶贫点传授太极拳技艺;青年教师黄燕在扶贫点传授健身操技艺;房淑珍教授和青年教师吴严冰在扶贫点进行了 中老年科学健身讲座 ;中老年体育研究中心创编 中老年混元太极 ,走进扶贫点进行教授与辅导,参与的中老年人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认为辅导活动不仅有效纠正了他们日常锻炼的误区,还增添了他们日常健身的手段㊂文化传承方面㊂学院太极拳队青年教师马建超两次荣登中央电视台春节表演晚会太极拳,并在2019年东亚运动会太极拳㊁太极剑比赛中荣获全能冠军㊂青年教师钦利兴以民族传统体育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为主组建的具有中原文化风采的舞龙舞狮队,两次在全国舞龙舞狮锦标赛中荣获冠军㊂青年教师吕家灿以民族传统体育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为主组织的中华射箭队伍,在2019年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郑州主赛场以其庄重的㊁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着装,精湛的中华射箭传统文化阐释,得到专家评委们的一致好评㊂教学文化构建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支持作用是巨大的,但如何构建教学文化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文化构建还会面临新的挑战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必须正确认识这些挑战,遵循客观规律构建教学文化,充分发挥教学文化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支持作用㊂参考文献:[1]㊀项贤明.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2]㊀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7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责任编辑㊀孟俊红)。
1179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179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https://img.taocdn.com/s3/m/4a110cdc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ba.png)
1179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指国家教育部根据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要求,选定并推荐的一批本科专业建设点,旨在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截至2020年底,我国共有1179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以下是对其相关内容的介绍。
I. 建设点数量及分布目前,我国从61所高校中评选出了809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万计划”,计划在2020年前再评选1000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其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位列首批建设点的前列。
II. 建设点标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评选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市场需求和社会贡献;2. 学科特色和学术水平;3. 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4. 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5. 师资队伍和科研成果。
III. 建设点建设与管理为了确保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建设和管理质量,国家教育部设立了一系列管理体系和考核机制。
建设点需要定期接受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管理和调整,同时也要遵守相关规定和管理要求。
IV. 建设点的意义与影响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以下主要意义和影响:1. 推动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2. 促进学科建设和学科交叉;3. 带动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4. 增强高校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5. 为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扩散提供了契机。
综上所述,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目标,也是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关键举措之一。
未来,我们应加强建设点的管理与评估,不断探索新的建设模式和教育方法,推动更多的高校和专业走向一流。
河南双一流大学名单
![河南双一流大学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059483d0763231126fdb1137.png)
河南双一流大学名单
新闻学、水利水电工程、法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历史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行政管理、预防医学、通信工程、工程力学、旅游管理、金融学、档案学、汉语言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化学类、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人文科学试验班、建筑学。
以上专业算是郑州大学最好的专业了。
临川医学专业
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人体健康的科学。
临床”即“亲临病床”之意,它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从整体出发结合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进而确定诊断,通过预防和治疗以最大程度上减弱疾病、减轻病人痛苦、恢复病人健康、保护劳动力。
临床医学是直接面对疾病、病人,对病人直接实施治疗的科学。
金融学专业
金融学是研究价值判断和价值规律的学科。
主要包括传统金融学理论和演化金融学理论两大领域,是现代经济社会的产物。
本专业培养具有金融学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的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学、金融中介学、金融市场学、商业银行经营学。
会计学专业
该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会计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41922c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42.png)
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和《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文件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健全专业发展长效机制,建设一流本科专业,提升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推进一流本科教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建设规划(一)总体规划通过启动、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项目,合理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一流专业建设。
积极引导各专业明确定位、强化特色、提升质量、争创一流,实现一流专业建设目标。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分三年规划,力争到2022年建设20个校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形成国家、省、校三个层次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体系。
(二)分年度规划1.2020年:新增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校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0个。
2.2021年:新增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校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
3.2022年:新增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校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
三、建设原则1.坚持育人导向。
一流专业建设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2.对焦社会需求。
一流专业建设必须坚持以产出为导向,遵循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发展战略,服务东南亚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原则,对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3.注重内涵建设。
一流专业建设应围绕专业内涵建设,明确专业建设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整合学科专业资源,深化专业改革内容,全方位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4.突出示范引领。
通过建设一批一流本科专业,引领带动其他专业主动整合资源,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专业建设质量整体提升,推动形成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
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财政厅关于本科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指导意见
![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财政厅关于本科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指导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e02956ba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a1.png)
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财政厅关于本科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20.10.30•【字号】教高〔2020〕403号•【施行日期】2020.10.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财政厅关于本科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指导意见各本科高等学校:为贯彻全国和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和《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要求,进一步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不断深化我省本科高校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现就我省本科高校(以下简称“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主动适应国家和河南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人才市场需求和提高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以支撑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急需学科专业为重点,以大力提升我省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教育教学质量为着眼点和落脚点,建立健全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的长效机制,推进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与行业产业需求侧全方位融合,实现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持续提升我省本科高校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基本原则(一)需求导向。
面向世界科技竞争最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人民群众新需求,面向国家治理大战略,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崛起和中原城市群建设,强化学科专业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力、支撑力和引领力,主动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支撑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结构调整、提质增效。
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分布特征研究
![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分布特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38b3ef3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96.png)
第1期2021年1月现代教育科学Modern Education ScienceNo.1Jan.2021[收稿日期]2020-10-05[基金项目]2017年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地理科学特色专业)(项目编号:114961700226);岭南师范学院2017年度校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立项建设项目(项目编号:114961700253)[作者简介]尚志海(1979-),男,河北迁安人,博士,岭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地理学。
陈楚滢(1996-),女,广东高州人,岭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教育地理学。
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分布特征研究尚志海,陈楚滢(岭南师范学院,广东湛江524048) [摘 要]“双万计划”是一项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研究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分布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点的研究发现,其在地域分布上具有不均衡性,省际差异大,且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双一流”高校和普通高校的校际差距大,拥有特色专业的高校更具优势。
其次,从自然地理环境、国家教育政策、人口经济条件、生均教育经费等角度对国家级建设点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国家级建设点与经济、人口、生均教育经费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协调现象,最后提出高校布局建议。
[关键词]“双万计划”;本科教育;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1)01-0135-07 [阅韵陨]10.13980/ki.xdjykx.2021.01.023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1],一流本科教育离不开一流本科专业建设[2]。
为实现从“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转变到“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019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ed36c3e33d4b14e8424684d.png)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2020年2月21日,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该专业目录是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基础上,增补了近年来批准增设的目录外新专业,形成了最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说明:1、本目录是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基础上,增补近几年批准增设的目录外新专业而形成。
2、特设专业在专业代码后加T表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在专业代码后加K表示。
01 学科门类:哲学0101 哲学类010101 哲学010102 逻辑学010103K 宗教学010104T 伦理学02 学科门类:经济学0201 经济学类020101 经济学020102 经济统计学020103T 国民经济管理020104T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20105T 商务经济学020106T 能源经济020107T劳动经济学(2016)020108T经济工程(2017)020109T数字经济(2018)0202 财政学类020201K 财政学020202 税收学0203 金融学类020301K 金融学020302 金融工程020303 保险学020304 投资学020305T 金融数学020306T 信用管理020307T 经济与金融020308T精算学(2015)020309T互联网金融(2016)020310T金融科技(2017)0204 经济与贸易类020401 国际经济与贸易020402 贸易经济03 学科门类:法学0301 法学类030101K 法学030102T 知识产权030103T 监狱学030104T信用风险管理与法律防控(2017)030105T国际经贸规则(2017)030106TK司法警察学(2018)030107TK社区矫正(2018)0302 政治学类030201 政治学与行政学030202 国际政治030203 外交学030204T 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030205T 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030206TK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2018)0303 社会学类030301 社会学030302 社会工作030303T 人类学030304T 女性学030305T 家政学030306T老年学(2019)0304 民族学类030401 民族学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030501 科学社会主义030502 中国共产党历史030503 思想政治教育030504T马克思主义理论(2017)0306 公安学类030601K 治安学030602K 侦查学030603K 边防管理030604TK 禁毒学030605TK 警犬技术030606TK 经济犯罪侦查030607TK 边防指挥030608TK 消防指挥030609TK警卫学030610TK 公安情报学030611TK 犯罪学030612TK 公安管理学030613TK 涉外警务030614TK 国内安全保卫030615TK 警务指挥与战术030616TK技术侦查学(2016)030617TK海警执法(2016)030618TK公安政治工作(2018)030619TK移民管理(2018)030620TK出入境管理(2018)04 学科门类:教育学0401 教育学类040101 教育学040102 科学教育040103 人文教育040104 教育技术学(注:可授教育学或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040105 艺术教育(注:可授教育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040106 学前教育040107 小学教育040108 特殊教育040109T 华文教育040110TK教育康复学040111T卫生教育(2016)040112T认知科学与技术(2018)0402 体育学类040201 体育教育040202K 运动训练040203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040204K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040205 运动人体科学040206T 运动康复(注:可授理学或教育学学士学位)040207T 休闲体育040208T体能训练(2017)040209T冰雪运动(2017)040210TK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2018)040211TK 智能体育工程(2018)040212TK体育旅游(2018)040213T运动能力开发(注:可授理学或教育学学士学位)(2019)05 学科门类:文学0501 中国语言文学类050101 汉语言文学050102 汉语言050103 汉语国际教育050104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050105 古典文献学050106T 应用语言学050107T 秘书学050108T中国语言与文化(2016)050109T手语翻译(2016)050200T桑戈语(2017)0502 外国语言文学类050201 英语(五年,四年)050202 俄语050203 德语050204 法语050205 西班牙语050206 阿拉伯语050207 日语050208 波斯语050209 朝鲜语050210 菲律宾语050211 梵语巴利语050212 印度尼西亚语050213 印地语050214 柬埔寨语050215 老挝语050216 缅甸语050217 马来语050218 蒙古语050219 僧伽罗语050220 泰语050221 乌尔都语050222 希伯来语050223 越南语050224 豪萨语050225 斯瓦希里语050226 阿尔巴尼亚语050227 保加利亚语050228 波兰语050229 捷克语050230 斯洛伐克语050231 罗马尼亚语050232 葡萄牙语050233 瑞典语050234 塞尔维亚语050235 土耳其语050236 希腊语050237 匈牙利语050238 意大利语050239 泰米尔语050240 普什图语050241 世界语050242 孟加拉语050243 尼泊尔语050244 克罗地亚语050245 荷兰语050246 芬兰语050247 乌克兰语050248 挪威语050249 丹麦语050250 冰岛语050251 爱尔兰语050252 拉脱维亚语050253 立陶宛语050254 斯洛文尼亚语050255 爱沙尼亚语050256 马耳他语050257 哈萨克语050258 乌兹别克语050259 祖鲁语050260 拉丁语050261 翻译050262 商务英语050263T阿姆哈拉语050264T吉尔吉斯语050265T索马里语(2014)050266T土库曼语(2014)050267T加泰罗尼亚语(2014)050268T约鲁巴语(2014)050269T亚美尼亚语(2015)050270T马达加斯加语(2015)050271T格鲁吉亚语(2015)050272T阿塞拜疆语(2015)050273T阿非利卡语(2015)050274T马其顿语(2015)050275T塔吉克语(2015)050276T茨瓦纳语(2016)050277T恩德贝菜语(2016)050278T科摩罗语(2016)050279T克里奥尔语(2016)050280T绍纳语(2016)050281T提格雷尼亚语(2016)050282T白俄罗斯语(2016)050283T毛利语(2016)050284T汤加语(2016)050285T萨摩亚语(2016)050286T库尔德语(2016)050287T比斯拉马语(2017)050288T达里语(2017)050289T德顿语(2017)050290T迪维希语(2017)050291T斐济语(2017)050292T库克群岛毛利语(2017)050293T隆迪语(2017)050294T卢森堡语(2017)050295T卢旺达语(2017)050296T纽埃语(2017)050297T皮金语(2017)050298T切瓦语(2017)050299T塞苏陀语(2017)0502100T语言学(2018)0502101T塔玛齐格特语(2018)0502102T爪哇语(2018)0502103T旁遮普语(2018)0503 新闻传播学类050301 新闻学050302 广播电视学050303 广告学050304 传播学050305 编辑出版学050306T 网络与新媒体050307T 数字出版050308T时尚传播(2017)050309T国际新闻与传播(2018)99J001T会展(注:可授管理学或文学学士学位)(2019)06 学科门类:历史学0601 历史学类060101 历史学060102 世界史060103 考古学060104 文物与博物馆学060105T 文物保护技术060106T 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注:可授历史学或文学学士学位)060107T文化遗产(2015)07 学科门类:理学0701 数学类070101 数学与应用数学070102 信息与计算科学070103T 数理基础科学070104T数据计算及应用(2018)0702 物理学类070201 物理学070202 应用物理学070203 核物理070204T 声学070205T系统科学与工程(2017)0703 化学类070301 化学070302 应用化学(注:可授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070303T 化学生物学070304T 分子科学与工程070305T能源化学(2015)0704 天文学类070401 天文学0705 地理科学类070501 地理科学070502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注:可授理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070503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注:可授理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070504 地理信息科学0706 大气科学类070601 大气科学070602 应用气象学0707 海洋科学类070701 海洋科学070702 海洋技术(注:可授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070703T 海洋资源与环境070704T 军事海洋学0708 地球物理学类070801 地球物理学070802 空间科学与技术(注:可授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070803T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2018)0709 地质学类070901 地质学070902 地球化学070903T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注:可授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070904T 古生物学0710 生物科学类071001 生物科学071002 生物技术(注:可授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071003 生物信息学(注:可授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071004 生态学071005T整合科学(2016)071006T神经科学(2016)0711 心理学类071101 心理学(注:可授理学或教育学学士学位)071102 应用心理学(注:可授理学或教育学学士学位)0712 统计学类071201 统计学071202 应用统计学08 学科门类:工学0801 力学类080101 理论与应用力学(注: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080102 工程力学0802 机械类080201 机械工程08020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3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080204 机械电子工程080205 工业设计080206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080207 车辆工程080208 汽车服务工程080209T 机械工艺技术080211T 机电技术教育080212T 汽车维修工程教育080213T智能制造工程(2017)080214T智能车辆工程(2018)080215T仿生科学与工程(2018)080216T新能源汽车工程(2018)0803 仪器类080301 测控技术与仪器080302T精密仪器(2017)080303T智能感知工程(2019)0804 材料类080401 材料科学与工程080402 材料物理(注: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080403 材料化学(注: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080404 冶金工程080405 金属材料工程080406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080407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080408 复合材料与工程080409T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080410T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080411T 焊接技术与工程(五年,四年)080412T 功能材料080413T 纳米材料与技术080414T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080415T材料设计科学与工程(2015)080416T复合材料成型工程(2017)080417T智能材料与结构(2019)0805 能源动力类080501 能源与动力工程080502T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080503T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080504T储能科学与工程(2019)0806 电气类08060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80602T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080603T 光源与照明080604T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080605T电机电器智能化(2016)080606T电缆工程(2016)0807 电子信息类080701 电子信息工程(注: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080702 电子科学与技术(注: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080703 通信工程080704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注: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080705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注: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080706 信息工程080707T 广播电视工程080708T 水声工程080709T 电子封装技术080710T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080711T 医学信息工程080712T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080713T 电波传播与天线080714T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注: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080715T 电信工程及管理080716T 应用电子技术教育080717T人工智能(2018)080718T海洋信息工程(2019)0808 自动化类080801 自动化080802T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080803T机器人工程(2015)080804T邮政工程(2016)080805T核电技术与控制工程(2017)080806T智能装备与系统(2019)080807T工业智能(2019)0809 计算机类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注: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080902 软件工程080903 网络工程080904K 信息安全(注:可授工学或理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080905 物联网工程080906 数字媒体技术080907T 智能科学与技术(注:可授工学或理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080908T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080909T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080910T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015)080911TK网络空间安全(2015)080912T新媒体技术(2016)080913T电影制作(2016)080914TK保密技术(2017)080915T服务科学与工程(2019)080916T虚拟现实技术(2019)080917T区块链工程(2019)0810 土木类081001 土木工程081002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081003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081004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081005T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081006T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081007T 铁道工程(2014)081008T 智能建造(2017)081009T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2018)081010T 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2019)0811 水利类081101 水利水电工程081102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081103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081104T 水务工程081105T水利科学与工程(2015)0812 测绘类081201 测绘工程081202 遥感科学与技术081203T 导航工程081204T 地理国情监测081205T地理空间信息工程(2015)0813 化工与制药类081301 化学工程与工艺081302 制药工程081303T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081304T 能源化学工程081305T 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081306T化工安全工程(2017)081307T涂料工程(2017)081308T精细化工(2018)0814 地质类081401 地质工程081402 勘查技术与工程081403 资源勘查工程081404T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081405T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2019)0815 矿业类081501 采矿工程081502 石油工程081503 矿物加工工程081504 油气储运工程081505T 矿物资源工程081506T 海洋油气工程0816 纺织类081601 纺织工程081602 服装设计与工程(注:可授工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081603T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081604T 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081605T丝绸设计与工程(2016)0817 轻工类081701 轻化工程081702 包装工程081703 印刷工程081704T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2016)081705T化妆品技术与工程(2017)0818 交通运输类081801 交通运输081802 交通工程081803K 航海技术081804K 轮机工程081805K 飞行技术081806T 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081807T 救助与打捞工程081808TK 船舶电子电气工程081809T轨道交通电气与控制(2017)081810T邮轮工程与管理(2017)0819 海洋工程类081901 船舶与海洋工程081902T 海洋工程与技术081903T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081904T海洋机器人(2018)0820 航空航天类082001 航空航天工程082002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082003 飞行器制造工程082004 飞行器动力工程082005 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082006T 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082007T 飞行器适航技术082008T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2015)082009Т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2016)0821 兵器类082101 武器系统与工程082102 武器发射工程082103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082104 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082105 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082106 装甲车辆工程082107 信息对抗技术082108T智能无人系统技术(2019)0822 核工程类082201 核工程与核技术082202 辐射防护与核安全082203 工程物理082204 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0823 农业工程类082301 农业工程082302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082303 农业电气化082304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082305 农业水利工程082306T土地整治工程(2016)082307T农业智能装备工程(2019)0824 林业工程类082401 森林工程082402 木材科学与工程082403 林产化工082404T家具设计与工程(2018)0825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082501 环境科学与工程082502 环境工程082503 环境科学(五年,四年)(注: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082504 环境生态工程082505T 环保设备工程082506T 资源环境科学(注: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082507T 水质科学与技术0826 生物医学工程类082601 生物医学工程(五年,四年)(注: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082602T 假肢矫形工程082603T 临床工程技术(2016)082604T 康复工程(2019)0827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082701 食品科学与工程(注:可授工学或农学学士学位)082702 食品质量与安全082703 粮食工程082704 乳品工程082705 酿酒工程082706T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082707T 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082708T 烹饪与营养教育082709T食品安全与检测(2016)082710T食品营养与健康(2019)082711T食用菌科学与工程(2019)082712T白酒酿造工程(2019)0828 建筑类082801 建筑学(五年,四年)082802 城乡规划(五年,四年)082803 风景园林(五年,四年)(注:可授工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082804T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五年,四年)082805T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2017)082806T城市设计(2019)082807T智慧建筑与建造(2019)0829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082901 安全工程082902T应急技术与管理(2018)082903T职业卫生工程(2018)0830 生物工程类083001 生物工程083002T 生物制药083003T合成生物学(2019)0831 公安技术类083101K 刑事科学技术083102K 消防工程083103TK 交通管理工程083104TK 安全防范工程083105TK 公安视听技术083106TK 抢险救援指挥与技术083107TK 火灾勘查083108TK 网络安全与执法083109TK 核生化消防083110TK海警舰艇指挥与技术(2015)083111TK数据警务技术(2018)09 学科门类:农学0901 植物生产类090101 农学090102 园艺090103 植物保护090104 植物科学与技术090105 种子科学与工程090106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注:可授农学或工学学士学位)090107T 茶学090108T 烟草090109T 应用生物科学(注:可授农学或理学学士学位)090110T 农艺教育090111T 园艺教育090112T智慧农业(2019)090113T菌物科学与工程(2019)090114T农药化肥(2019)0902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090201 农业资源与环境090202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090203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090204T生物质科学与工程(2019)0903 动物生产类090301 动物科学090302T 蚕学090303T 蜂学090304T经济动物学(2018)090305T马业科学(2018)0904 动物医学类090401 动物医学090402 动物药学090403T 动植物检疫(注:可授农学或理学学士学位)090404T实验动物学(2017)090405T中兽医学(2018)0905 林学类090501 林学090502 园林090503 森林保护090504T经济林(2018)0906 水产类090601 水产养殖学090602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090603T 水族科学与技术090604TK 水生动物医学0907 草学类090701 草业科学090702T草坪科学与工程10 学科门类:医学1001 基础医学类100101K 基础医学(五年)100102TK生物医学(2014)100103T生物医学科学(2015)1002 临床医学类100201K 临床医学(五年)100202TK 麻醉学(五年)100203TK 医学影像学(五年)100204TK 眼视光医学(五年)100205TK 精神医学(五年)100206TK 放射医学(五年)100207TK 儿科学(五年)(2015)1003 口腔医学类100301K 口腔医学(五年)1004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100401K 预防医学(五年)100402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100403TK 妇幼保健医学(五年)100404TK 卫生监督(五年)100405TK 全球健康学(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1005 中医学类100501K 中医学(五年)100502K 针灸推拿学(五年)100503K 藏医学(五年)100504K 蒙医学(五年)100505K 维医学(五年)100506K 壮医学(五年)100507K 哈医学(五年)100508TK傣医学(五年)(2015)100509TK回医学(五年)(2016)100510TK中医康复学(五年)(2016)100511TK中医养生学(五年)(2016)100512TK中医儿科学(五年)(2016)100513TK中医骨伤科学(五年)(2016)100601K中西医临床医学(五年)(2018)1006 中西医结合类100601K 中西医临床医学1007 药学类100701 药学(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100702 药物制剂(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100703TK 临床药学(五年,四年)(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100704T 药事管理(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100705T 药物分析(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100706T 药物化学(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100707T 海洋药学(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100708T化妆品科学与技术(2018)1008 中药学类100801 中药学(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100802 中药资源与开发(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100803T 藏药学(五年,四年)(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100804T 蒙药学(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100805T 中药制药(注:授予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100806T中草药栽培与鉴定(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1009 法医学类100901K 法医学(五年)1010 医学技术类101001 医学检验技术(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101002 医学实验技术(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101003 医学影像技术(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101004 眼视光学(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101005 康复治疗学(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101006 口腔医学技术(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101007 卫生检验与检疫(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101008T 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五年,四年)(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101009T康复物理治疗(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2016)101010T康复作业治疗(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2016)101011T智能医学工程(注:授予工学学士学位)(2017)1011 护理学类101101 护理学(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101102T助产学(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2016)12 学科门类:管理学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120101 管理科学(五年,四年)(注:可授管理学或理学学士学位)1201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注:可授管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120103 工程管理(注:可授管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120104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120105 工程造价(注:可授管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120106TK 保密管理120107T邮政管理(2016)120108T大数据管理与应用(2017)120109T工程审计(2017)120110T计算金融(2018)120111T应急管理(2019)1202 工商管理类120201K 工商管理120202 市场营销120203K 会计学120204 财务管理120205 国际商务120206 人力资源管理120207 审计学120208 资产评估120209 物业管理120210 文化产业管理(注:可授管理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120211T 劳动关系120212T 体育经济与管理120213T 财务会计教育120214T 市场营销教育120215T零售业管理(2016)1203 农业经济管理类120301 农林经济管理120302 农村区域发展(注:可授管理学或农学学士学位)1204 公共管理类120401 公共事业管理120402 行政管理120403 劳动与社会保障120404 土地资源管理(注:可授管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120405 城市管理120406TK 海关管理120407T 交通管理(注:可授管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120408T 海事管理120409T 公共关系学120410T健康服务与管理(2015)120411TK海警后勤管理(2016)120412T医疗产品管理(2017)120413T医疗保险(2019)120414T养老服务管理(2019)1205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120501 图书馆学120502 档案学120503 信息资源管理1206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120601 物流管理120602 物流工程(注:可授管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120603T 采购管理120604T供应链管理(2017)1207 工业工程类120701 工业工程(注:可授管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120702T 标准化工程120703T 质量管理工程1208 电子商务类120801 电子商务(注:可授管理学或经济学或工学学士学位)120802T 电子商务及法律120803T跨境电子商务(2019)1209 旅游管理类120901K 旅游管理120902 酒店管理120903 会展经济与管理120904T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13 学科门类:艺术学1301 艺术学理论类130101 艺术史论130102T艺术管理(2016)1302 音乐与舞蹈学类130201 音乐表演130202 音乐学(五年,四年)130203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五年,四年)130204 舞蹈表演130205 舞蹈学130206 舞蹈编导130207T舞蹈教育(2017)130208TK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2018)130209T流行音乐(2018)130210T音乐治疗(2018)130211T流行舞蹈(2018)1303 戏剧与影视学类130301 表演130302 戏剧学130303 电影学130304 戏剧影视文学130305 广播电视编导130306 戏剧影视导演130307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130308 录音艺术130309 播音与主持艺术130310 动画130311T 影视摄影与制作130312T影视技术(2017)130313T戏剧教育(2018)1304 美术学类130401 美术学130402 绘画130403 雕塑(五年,四年)130404 摄影130405T 书法学130406T 中国画130407TK 实验艺术130408TK跨媒体艺术(2015)130409T文物保护与修复(2016)130410T漫画(2016)1305 设计学类130501 艺术设计学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130503 环境设计130504 产品设计130505 服装与服饰设计130506 公共艺术130507 工艺美术130508 数字媒体艺术130509T 艺术与科技(五年,四年)130510TK陶瓷艺术设计130511T新媒体艺术(2016)130512T包装设计(2016)11 学科门类:军事学。
河南师范大学第九批河南重点学科
![河南师范大学第九批河南重点学科](https://img.taocdn.com/s3/m/13860bf084254b35eefd34ac.png)
河南师范大学第九批河南省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任务书(2018-2020)河南师范大学制表2018年7月填表说明一、一级学科代码请按照《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填写。
二、《建设计划任务书》是项目管理、资源配置、绩效评价、中期考核的重要依据。
所填数据应准确无误、信息完整、有据可查。
三、填报对象:对于进入第九批河南省重点学科立项建设的我校6个校级优势特色学科,以及2个特色学科群的核心主干学科和整合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仍按照学科已制定的《校级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计划任务书》管理,本次不需要填报。
除上述10个学科以外的我校其它18个第九批河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需要填报本任务书。
四、规划周期:省教育厅确定第九批河南省重点学科建设期为6年(2018-2023),2020年省厅将进行中期检查。
为更加突出学科建设计划的针对性、可行性,我校省级重点学科建设计划拟分为(2018-2020)、(2021-2023)两个时间阶段进行。
本次主要进行中期(2018-2020)三年建设计划的制定工作。
五、填报要求:1、加强论证,充分调研。
以“双一流”建设为牵引,坚持高质量发展。
各学科要加强对本学科领域国内前沿学科和优势学科的调研,对照本学科申请立项建设时填报的《第九批河南省重点学科申报书》,科学制定建设任务和年度计划。
2、突出重点,追求卓越。
强化学科标志性成果目标任务建设,突出高端人才、重大任务、重大项目、重大成果的顶层设计和建设培育,推动学科国际化进程,提升学科综合竞争实力。
建设目标和预期标志性成果任务不得低于原申报书所填指标,也可适当提高。
年度计划可根据当年重点建设任务做适当调整。
3、明确责任,细化落实。
明确分年度建设内容,细化、量化阶段和整体建设指标、重点任务、实施进度、保障措施,落实建设责任。
学科要如期完成年度和中期建设目标。
4、内涵发展,重在实效。
本学科主要成员以及成果不得与省、校优势特色学科以及其他省级重点学科成员交叉。
河南科技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河南科技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43b30438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95.png)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专业名称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能源与动力工程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食品科学与工程 金属材料工程
车辆工程 自动化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冶金工程 英语 数学与应用数学 制药工程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食品质量与安全 电子商务 电子信息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工商管理 动物科学 法学 交通运输 工程力学 体育教育 工业设计 生物医学工程 经济学 临床医学 机械电子工程 农学 建筑学 应用物理学 农业电气化 测控技术与仪器 生物技术 环境设计 植物保护 统计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立项年度 2019年度 2020年度
2019年度
2020年度
XXXX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方案
![XXXX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fc702d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76.png)
XXXX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方案XXXX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方案前言:作为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一部分,XXXX专业建设一流本科专业,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手段、实践环节和评估机制等方面,提出XXXX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方案,力求为该专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持和建议。
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有学科专业知识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2.培养具有复合型人才素质的高层次人才,包括卓越的沟通技能、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3.培养具备全球化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能在全球范围内的跨国企业和机构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课程体系根据XXXX专业培养目标,为了培养具有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我们将在课程设置这一方面进行以下调整,以确保课程内容与目标一致,同时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学习体验。
1.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的优化强调基础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实现知识转化的能力。
建议将基础理论课程重点放在实验室实践、案例分析和实际项目中,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的实际应用。
2.拓宽专业学科领域,加强交叉学科的整合在现代商业管理和科技应用的基础上,加强金融、会计、营销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学科交叉,提升学生的跨学科视野,开阔学科视野。
同时,针对市场的不断变化,将商业趋势与技术变革模式纳入课程设置。
3.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培养方法将XXX实验室纳入课程体系,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机会。
此外,还将引进XXX项目,鼓励学生通过实践项目和实习来深入了解相关商业领域。
提供真实商业环境下的实际操作,包括模拟市场策略、商业竞争实践和数字营销实践,在帮助学生实战操作中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师资队伍1.建立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我们将关注建立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增加优秀新教师的比例,组建具有国际化水平和跨学科背景的团队,保证教学内容与最新的金融、营销、管理等知识内容相对应。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https://img.taocdn.com/s3/m/963ee11a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58.png)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指国家为了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全面振兴本科教育,计划2019——2021年,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
一、建设背景为深入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系列文件要求,推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经研究,教育部决定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
二、建设原则面向各类高校。
在不同类型的普通本科高校建设一流本科专业,鼓励分类发展、特色发展。
面向全部专业。
覆盖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分年度开展一流本科专业点建设。
突出示范领跑。
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示范性本科专业,引领带动高校优化专业结构、促进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推动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分“赛道”建设。
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地方高校名额分列,向地方高校倾斜;鼓励支持高校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建设一流本科专业。
“两步走”实施。
报送的专业第一步被确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组织开展专业认证,通过后再确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三、建设方式1.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作分三年完成。
每年3月启动,经高校网上报送、教育主管部门或高校提交汇总材料、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推荐意见等,确定建设点名单,当年10月公布结果。
2.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案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订,按照建设总量不超过本行政区域内本科专业布点总数的20%,分三年统筹规划,报教育部备案后与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同步组织实施。
每年9月底前,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本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报教育部,当年10月与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一并公布。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二批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二批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9792dc14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17.png)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二批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1.05.21•【字号】教高〔2021〕174号•【施行日期】2021.05.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二批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各本科高等学校: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计划的通知》(豫教高〔2019〕166号)精神,按照《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0年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教办高〔2020〕306号)安排,经高校申报、资格审查、网络评审、会议评审、结果公示,我厅决定认定河南大学《外国教育史》等287门课程为省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河南理工大学《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等143门课程为省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郑州大学《大学英语视听说》等598门课程为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洛阳理工学院《创新创业实践》等45门课程为省级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郑州大学《尿液生成的影响因素虚拟仿真实验》等164门课程为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一流本科课程,现予以公布(名单见附件)。
各高校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加强课程建设,定期更新资源和数据,着力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金课”。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因校制宜、因课制宜,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完善过程评价制度,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切实提高一流课程使用效果和教学质量,为推进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省教育厅将通过日常监测、定期评价等方式,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的课程改革、组织教学、实际应用、教学效果和共享共用等进行跟踪监督和管理。
对于未持续更新完善、政治导向错误、出现严重质量问题、课程团队成员出现师德师风等问题的课程,将取消其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资格。
附件:河南省第二批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名单2021年5月21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度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信息采集表
高校名称:
主管部门: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类:
专业负责人:
联系电话:
河南省教育厅制
—22 —
填表说明
1.采集表填写内容必须实事求是,表达准确严谨。
填报内容不得有空缺项,如无内容应填“无”。
2.专业特色优势、深化专业综合改革的主要举措和成效、加强师资队伍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加强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等各项内容要紧扣国家和河南省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精神和要求,立足本校本专业实际,举措和成效的内容要具体、明确且具有可操作性。
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为附件。
—22 —
目录
一、所在高校基本情况
二、报送专业情况
1.专业基本情况
2.专业负责人基本情况
3.近5年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升学)情况
4.近5年本专业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和支持情况
5.专业定位、历史沿革和特色优势
6.深化专业综合改革的主要措施和成效
7.加强师资队伍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主要举措及成效
8.加强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9.毕业生培养质量的跟踪调查结果和外部评价
三、下一步推进专业建设和改革的主要思路及举措
—22 —
一、所在高校基本情况
—22 —
二、报送专业情况
1.专业基本情况
注:以上数据填报口径为2019-2020学年数据。
2.专业负责人基本情况
3.近5年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升学)情况
—22 —
4.近5年本专业获省级及以上奖励和支持情况
—22 —
注:1.专业建设指本专业获得省部级特色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一流专业等建设项目支持情况。
2.其他指本专业教师和学生获得的省级及以上教育教学奖励和支持情况。
5.专业定位、历史沿革和特色优势
6.深化专业综合改革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22 —
7.加强师资队伍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主要举措及成效
8.加强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22 —
9.毕业生培养质量的跟踪调查结果和外部评价
三、下一步推进专业建设和改革的主要思路及举措
—22 —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