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炎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
中医如何治疗牙龈肿胀的症状
![中医如何治疗牙龈肿胀的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70d5424b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e2.png)
中医如何治疗牙龈肿胀的症状牙龈肿胀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问题,给人们带来诸多不适。
在中医理论中,牙龈肿胀的发生与人体内部的气血、脏腑功能失调等密切相关。
中医治疗牙龈肿胀,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从根本上调理身体,达到消肿止痛、恢复健康的目的。
中医认为,牙龈肿胀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胃火上炎。
平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油腻、甘甜之物,或饮酒过度,导致胃火内生。
胃火循经上攻牙龈,就会出现牙龈红肿、疼痛,甚至出血,口臭,口渴,便秘等症状。
二是肾阴亏虚。
肾主骨,齿为骨之余。
若肾阴不足,虚火上炎,也会引起牙龈肿胀、牙齿松动、隐痛,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多梦等症状。
三是气血不足。
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或久病失血,导致气血亏虚。
牙龈失于濡养,也会出现肿胀、萎缩,颜色淡白,容易出血等表现。
四是外感风热。
风邪与热邪侵袭人体,郁结于牙龈,也会导致牙龈红肿疼痛,常伴有发热、恶寒、头痛等症状。
针对不同的病因,中医治疗牙龈肿胀的方法也多种多样。
首先是中药治疗。
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选用合适的方剂。
对于胃火上炎者,常用清胃散加减,以清胃泻火、凉血消肿。
清胃散由生地黄、当归身、牡丹皮、黄连、升麻组成,具有清热凉血、泻火解毒的作用。
若大便秘结者,可加大黄、芒硝以通腑泻热。
对于肾阴亏虚者,常选用知柏地黄丸加减,以滋阴降火。
知柏地黄丸由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组成,能滋补肾阴、清虚热。
对于气血不足者,可用八珍汤加减,以益气养血。
八珍汤由人参、白术、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炙甘草组成,能补益气血、滋养牙龈。
对于外感风热者,可用银翘散加减,以疏风清热、消肿止痛。
银翘散由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组成,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
其次是针灸治疗。
通过针刺穴位,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
常用的穴位有合谷、内庭、颊车、下关等。
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具有疏风解表、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
医圣张仲景:1个方子,横扫咽炎扁桃体炎牙龈炎,堪称古典抗生素
![医圣张仲景:1个方子,横扫咽炎扁桃体炎牙龈炎,堪称古典抗生素](https://img.taocdn.com/s3/m/417157e4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fd.png)
医圣张仲景:1个⽅⼦,横扫咽炎扁桃体炎⽛龈炎,堪称古典抗⽣素泻⼼汤出⾃汉代张仲景所著的医学名著《⾦匮要略》,是泻⽕剂中的代表⽅,被称为古典抗⽣素。
张仲景称泻⼼汤可以泻⽕解毒,化湿清热,所以可以清除三焦实热。
张仲景在《⾦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胸满瘀⾎病脉证治第⼗六》对泻⼼汤做了详细的描述:“⼼⽓不⾜,吐⾎,衄⾎,泻⼼汤主之。
⼤黄⼆两,黄连、黄芩各⼀两,右三味,以⽔三升,煮取⼀升,顿服之。
”药⽅中的黄芩具有泻上焦⽕的功效。
同时,黄连能泻中焦⽕,⼤黄能泻下焦⽕,三焦之⽕⼤都是实⽕。
绿⾊“抗⽣素”消炎更安全泻⼼汤的主要功效是清热泻⽕解毒,化瘀、凉⾎、⽌⾎,⽤于⽕毒⾎热所致的⾝热烦躁、⽬⾚⼝疮、咽喉、⽛龈肿痛、⼤便秘结、吐⾎、咯⾎、衄⾎、痔⾎等,咽炎,扁桃体炎,⽛龈炎见上述症候者,被称为“古典抗⽣素”。
抗⽣素类药⼀般是指由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物在繁殖过程中产⽣的,能够杀灭或抑制其他微⽣物的⼀类物质及其衍⽣物,⼀般⽤来治疗敏感微⽣物(经常是细菌或真菌)所致的感染。
⼀般来说,清热解毒的中药都具有⼀定程度上的消炎作⽤,从中医上来说,⾎热证指的是脏腑⽕热炽盛,热迫⾎分之后所表现出来的症状,⼀般是由烦劳、多⾷⾟热、恼怒伤肝等因素引起。
中医理论认为,⾎液的运⾏有其⼀般的规则,五脏内府有⽕,内迫⾎分,脉络受伤,⾎不按常规的循环⾛从⽽引发外溢。
所以⾎热证的主要特征是出⾎和热象。
泻⼼汤就是古代的抗⽣素,它可以治的病症有慢性咽炎、扁桃体炎、⼝腔溃疡、⽛龈炎等因上⽕引发的炎症。
⼤家都知道抗⽣素可以消炎杀菌,但对⼈体的危害也较⼤。
过早或者过量使⽤抗⽣素,当机体在受到病菌侵袭时就⽆效了,并且会对肝肾和婴幼⼉的听觉造成危害,⼲扰⼈体的正常菌群平衡,如胃肠道、呼吸道、⽪肤以及⽣殖道,容易造成⼆重感染。
因此,泻⼼汤是治疗慢性咽炎、扁桃体炎、⼝腔溃疡、⽛龈炎等发炎症状另⼀种选择。
现代中成药中的⼀清颗粒就是出⾃泻⼼汤。
慢性咽炎要清⽕毒泻⼼汤是由黄连、⼤黄和黄芩三药组成。
名中医治疗牙龈肿痛牙周炎中医病案
![名中医治疗牙龈肿痛牙周炎中医病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26e65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4b.png)
病案名称:牙周炎主诉:患者吴某,女,45岁。
因牙龈肿痛、牙疼半年,加重3天来我院就诊。
牙痛为钻痛,阵发性,伴口臭,食欲减退,口腔干涩。
查体发现患者牙龈肿胀,牙龈出血明显,牙结石较多,口腔内可见牙结石、牙菌斑沉积。
牙龈牙周探诊:牙龈沟部分牙龈出血,探诊深度5-6mm。
口腔X光片:牙周囊肿。
诊断为牙周炎。
治疗过程:中医治疗方案如下:1. 中医辨病辨证:辨证属于肾虚火旺,湿热郁滞。
肾虚火旺导致牙痛,口臭,口腔干涩,湿热郁滞导致牙龈肿胀、出血,牙周囊肿。
2. 中医治疗方法:a. 中药治疗:选用益肝清热、理气消肿的中药,如黄连、栀子、白芍、柴胡等,清热利湿,消肿止痛。
b. 中医外治疗法:采用中药泡洗口腔,以祛除口腔中的湿热,减轻牙痛、口臭。
c. 饮食调理:忌口辛辣刺激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多喝水促进湿热排出。
3. 治疗过程中持续观察患者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每周一次复诊,观察病情变化。
治疗效果:患者按时按量服用中药,坚持中药泡洗口腔,饮食调理,1周后症状明显减轻,口腔干涩、口臭减轻,牙龈肿胀明显减轻,探诊深度缩小至3-4mm,口腔X光片显示牙周囊肿缩小。
结论:中医治疗对牙周炎疗效显著,通过中医辨病辨证,中药治疗,饮食调理,外治疗等多方位治疗,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治疗牙周炎也能有效避免长期对抗生素的使用,减少牙周炎的复发率。
希望通过本病案的共享,能更好的宣传和普及中医治疗牙周炎的治疗方案和治疗效果。
治疗后续:4. 治疗后续:患者根据医生的指导,继续坚持中药治疗,并且在家中进行口腔护理和饮食调理。
患者也意识到自身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因此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且注意饮食上的调整,避免摄入辛辣刺激食物,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口腔清洁,多饮水促进湿热的排出。
5. 定期复诊: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每周定期复诊,并接受医生的指导,不断观察病情的变化。
通过定期的复诊,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并且口腔X光片显示牙周囊肿已经明显缩小。
中医如何调理牙龈肿胀的症状
![中医如何调理牙龈肿胀的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9a757057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53.png)
中医如何调理牙龈肿胀的症状牙龈肿胀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问题,给人们带来不适和疼痛。
在中医理论中,牙龈肿胀的发生与身体内部的气血、脏腑功能失调等密切相关。
中医通过整体调理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牙龈肿胀的问题,帮助患者恢复口腔健康。
中医认为,牙龈肿胀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病因:一是胃火上炎。
平时饮食不节,过多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或者饮酒过量,容易导致胃火内生。
胃火沿着经络上炎至牙龈,就会引起牙龈红肿、疼痛,甚至出血,同时还可能伴有口臭、口干、便秘等症状。
二是肾阴亏虚。
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阴不足时,牙齿得不到足够的滋养,就会出现牙龈萎缩、牙齿松动等问题,也可能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多梦等症状。
三是气血不足。
气血是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如果气血亏虚,牙龈失去气血的濡养,就会出现牙龈淡白、肿胀、容易出血等症状,同时还可能伴有面色苍白、乏力、气短等表现。
四是外感风热。
当人体感受外界的风热邪气时,邪气侵袭牙龈,也会导致牙龈红肿、疼痛,同时可能伴有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症状。
针对不同的病因,中医有相应的调理方法:饮食调理是基础。
对于胃火上炎引起的牙龈肿胀,要注意饮食清淡,多吃一些清热泻火的食物,如绿豆、苦瓜、西瓜、冬瓜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和饮酒。
肾阴亏虚者可以多吃一些滋阴补肾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枸杞、山药等。
气血不足的人则应多吃一些补气血的食物,如红枣、桂圆、猪肝、菠菜等。
外感风热者可适当食用一些疏风清热的食物,如薄荷、菊花、金银花等泡茶饮用。
中药调理是重要手段。
胃火上炎者,可用清胃散加减,以清泻胃火。
肾阴亏虚者,可用六味地黄丸加减,以滋阴补肾。
气血不足者,可用八珍汤加减,以益气养血。
外感风热者,可用银翘散加减,以疏风清热。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的使用需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进行辨证论治,对症下药。
针灸调理也有一定的效果。
通过针刺合谷、内庭、颊车等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消肿止痛。
牙龈肿痛中医操作方法
![牙龈肿痛中医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708f973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c7.png)
牙龈肿痛中医操作方法
牙龈肿痛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问题,中医有许多方法可以缓解这种症状。
以下是一些中医操作方法:
1. 温开水漱口:用温开水漱口可以清洁口腔,减轻牙龈的肿痛感。
2. 桔梗根:将桔梗根煎煮成浓汤,待稍凉后用温水漱口,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舒缓牙龈肿痛。
3. 枸杞子:将枸杞子煎煮成浓汤,用温水含漱,具有滋养消炎的作用,可以缓解牙龈肿痛。
4. 盐水漱口:将适量的食盐加入温开水中,用盐水漱口可以减轻牙龈肿痛和杀灭口腔中的细菌。
5. 西瓜霜:外用西瓜霜散涂抹于肿痛的牙龈上,具有清热解毒、止痛消肿的功效。
6. 温热敷: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腮部或下巴的颌骨位置,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牙龈肿痛。
请注意,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如果牙龈肿痛严重或长时间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
找专业的中医师或牙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牙龈肿痛的中医辩证治疗
![牙龈肿痛的中医辩证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49afc06a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b8.png)
牙龈肿痛的中医辩证治疗牙龈肿痛是一个常见的口腔问题,特别是对于经常出现牙龈肿痛症状的人来说,这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口腔健康,也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中医有着独特的辩证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缓解牙龈肿痛,并找到症源,进行根本性的治疗。
中医认为,牙龈肿痛通常是由于肺热、胃火、湿热等内因导致的。
根据具体的病情,中医会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医辩证治疗方法:1. 清热解毒法:对于由于肺热引起的牙龈肿痛,中医常常会使用清热解毒的方法。
例如,可以选用黄芩、连翘、板蓝根等药物,这些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有效地减轻牙龈肿痛的症状。
2. 利湿清热法:如果牙龈肿痛是由于湿热引起的,中医会采用利湿清热的方法进行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茵陈蒿、黄芩等,这些药物能够清利湿热,缓解牙龈肿痛。
3. 去火止血法:对于牙龈肿痛伴有出血的情况,中医会采用去火止血的方法进行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知母、赤白藓等,这些药物具有清热止血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止血和减轻牙龈肿痛。
除了上述的药物治疗方法外,中医还会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调理和口腔卫生。
首先,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会加重牙龈肿痛的症状。
其次,保持口腔清洁十分重要,定期刷牙、漱口可以有效预防和减轻牙龈肿痛。
此外,患者应注意口腔的湿燥程度,适量饮水有助于保持口腔的湿润。
此外,中医辨证治疗还强调整体健康的重要性。
中医认为牙龈肿痛可能与身体的其他方面存在关联。
因此,辨证治疗不仅仅局限于口腔问题本身,还要关注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
中医辩证治疗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调理方案,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总之,牙龈肿痛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问题,中医辩证治疗能够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包括清热解毒、利湿清热、去火止血等,这些方法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调理和口腔卫生,保持整体健康。
通过中医辨证治疗,可以缓解牙龈肿痛的症状,改善口腔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牙龈炎牙痛牙松动牙敏感牙周炎等中医辨证
![牙龈炎牙痛牙松动牙敏感牙周炎等中医辨证](https://img.taocdn.com/s3/m/07c45ed3b84ae45c3a358c95.png)
牙痛_牙敏感_牙松动_牙龈炎_牙周炎中医辩证治疗牙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症状,多因牙齿与牙周局部组织疾患所引起。
祖国医学认为,“齿为骨之余”,“肾主骨”,足阳明胃之经脉络于龈中,所以齿与肾、龈与胃关系最为密切。
从整体观念出发,牙痛往往与外邪侵袭、炎症、肝肾功能失调与不重视自我保健有关。
一般而言,急性牙痛、牙龈红肿者,多从胃治;而慢性牙痛、齿松、齿痛隐隐、红肿不甚者,宜从肾治。
【牙疼偏方】1、鲜姜1片或用花椒2粒,或切半瓣大蒜咬在牙洞处,有迅速缓解牙痛的效果。
2、牙痛时,以75%的酒精棉球擦涂局部,然后另用一个酒精棉球压于牙痛部位。
本法对龋齿及牙髓炎引起的牙痛收效颇佳,轻者1次止痛,重者可重复2至4次。
3、将浸有75%的酒精棉球塞入耳中,3至5分钟后疼痛即止,若牙痛严重,可两耳均塞。
4、食醋50毫升,加入开水50毫升,混匀含漱,每日2次,连续2周,可治疗牙周炎引起的牙痛。
5、白酒50毫升,置碗中点燃后,倒入2只鸡蛋清,以火自灭为度,牙痛时1次服下。
该法对炎症性的风火牙痛疗效较好。
6、皂矾(绿矾)15克,溶于50毫升白酒内,点燃白酒约1分钟左右时将火吹灭,含药酒于患部。
若效果不好,可在2小时后重复一次。
7、按以下穴位:夹车、耳前三穴、合谷1、中医治疗口腔疾病有独到的疗效,着重于辨证治疗。
不局限于口腔局部,它更强调局部与整体的联系,如与腑脏、经络的联系等。
祖国医学认为,“齿为骨之余”,“肾主骨”,属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之经脉络于龈中、上齿,手阳明大肠经之脉入于下齿,故本病与肾、胃、大肠等脏腑关系密切。
从整体观念出发,牙痛往往与外邪侵袭、炎症、肝肾功能失调与虫蚀牙齿不重视自我保健有关。
外感风邪:因风火邪毒侵犯,伤及牙体及牙龈肉,邪聚不散,气血滞留,瘀阻脉络而为病;胃火炽盛:积食、胃中积热,火热上攻,脾不统血兼火不归原!又嗜食辛辣,积火与新热互结上冲,或风热邪毒外犯,引动胃火,循经上蒸牙床,伤及龈肉,损及脉络而为病;肾虚火旺:体质偏于肝肾阴虚,虚火上炎,灼烁牙体及牙龈,令骨髓空虚,牙失荣养,致牙根浮动而隐痛。
中医中药敷贴在牙龈炎症治疗中的应用有哪些
![中医中药敷贴在牙龈炎症治疗中的应用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dbf33a49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79.png)
中医中药敷贴在牙龈炎症治疗中的应用有哪些牙龈炎症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和痛苦。
中医中药敷贴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牙龈炎症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应用。
中医认为,牙龈炎症的发生与体内的气血失调、胃火上炎、肾阴亏虚等因素有关。
中药敷贴通过局部用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能够有效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化瘀,从而缓解牙龈炎症的症状。
中药敷贴的药物组成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清热解毒类药物,如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
这些药物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能够抑制牙龈周围的细菌繁殖,减轻炎症反应。
还有消肿止痛类药物,如白芷、细辛、薄荷等,它们可以缓解牙龈的肿胀和疼痛,使患者感到舒适。
此外,活血化瘀类药物如丹参、赤芍、桃仁等,能够改善牙龈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消退和组织的修复。
在制作中药敷贴时,通常将上述中药研磨成细粉,然后用适量的蜂蜜、醋或水等调和成糊状。
将调好的药物敷贴在牙龈红肿疼痛的部位,用纱布或胶带固定,一般每日敷贴 1 2 次,每次 1 2 小时。
中药敷贴治疗牙龈炎症的优势在于其局部作用直接、副作用小。
与口服药物相比,敷贴可以使药物在病变部位达到较高的浓度,更快地发挥药效,同时减少了药物经过胃肠道吸收所带来的副作用。
而且,中药敷贴使用方便,患者可以在家自行操作,有利于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例如,对于胃火上炎引起的牙龈红肿疼痛、出血等症状,可以选用黄连、石膏、知母等中药制成敷贴。
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石膏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知母则可以滋阴降火、润燥滑肠。
将这些药物敷贴在牙龈处,能够有效地清泻胃火,缓解症状。
对于肾阴亏虚导致的牙龈萎缩、牙齿松动等问题,可以使用熟地、山茱萸、山药等中药敷贴。
熟地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作用,山茱萸能够补益肝肾、收敛固涩,山药则能健脾益胃、滋肾益精。
通过敷贴这些药物,可以滋养肾阴,坚固牙齿,改善牙龈状况。
此外,中药敷贴还可以与其他中医疗法相结合,如针灸、中药内服等,以提高治疗效果。
[五官科方剂]牙龈炎中药方剂
![[五官科方剂]牙龈炎中药方剂](https://img.taocdn.com/s3/m/aac067da2cc58bd63186bdcd.png)
[五官科方剂]牙龈炎中药方剂?牙龈炎属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发五官科疾病,那么牙龈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牙龈炎吃什么中药好呢?人们常将牙龈炎当做上火,其实这样是不对的,下面给大家介绍治疗牙龈炎的中药方剂。
中药方剂1、煎服乌贼骨、生甘草各30g。
每日1剂,水煎至500毫升,早、晚饭前各服250毫升。
疏风清热,泻火解毒,活血止痛,收敛止血。
主治牙周炎,牙周脓肿,阳明湿热型。
证见牙龈肿胀,疼痛,溢脓,痛连颊腮,口干发热,溲黄便干。
2、内服生地、连翘各12g,丹皮、升麻、当归、大黄各10g,黄连、竹叶各6g,生石膏30g(先下),天花粉15g。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清热止痛。
主治急性牙周炎。
3、外用牙宣散主要有滑石、甘草、雄黄、冰片、朱砂,每天早晚用牙刷蘸药刷患处2次;取药末30g,生蜜60g,调匀,涂患处,早晚各一次。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化腐生肌,收敛止血,对于牙周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牙龈炎中成药治疗方法1、肾阳虚型,宜温补肾阳,用附桂地黄丸加减。
2、胃经实火型(牙周脓肿),宜清胃泻火,用清胃汤加减。
3、肾阴虚损型的,宜补肾益髓,可服六味地黄丸、寄生肾气丸。
4、胃火上蒸型的,宜清热泻火,可服牛黄清胃丸、保安散、泻黄散。
5、气血不足型的,宜调补气血,可服八珍益母丸、十全大补丸、补中益气丸6、六味地黄丸100g,加骨碎补30g,青盐10g,黄芪30g合为丸。
每天2次,每次4g,连服3个月。
结语:牙龈炎不仅仅是一种上火现象,上文我们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了牙龈炎的中药方剂,以及牙龈炎的中成药治疗方法,希望通过这里的了解,对你的健康有所帮助,并能做好牙龈炎的预防工作。
?。
牙龈炎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牙龈炎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ed7afc5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3c.png)
牙龈炎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日常生活不注意口腔卫生,牙垢堆积没有得到及时清除,就很容易发生牙龈炎,那么,牙龈炎该怎么治疗?得了牙龈炎后该怎么保健。
下面寻医问药网为大家详细的介绍。
牙龈炎的中医1、气血亏虚牙龈萎缩,颜色淡白,牙根宣露,牙齿松动,咀嚼无力,牙龈时有渗血。
面白或萎黄,倦怠无力,舌淡,苔白,脉弱。
治法:补益气血。
方药:八珍汤加减: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熟地,川芎,白芍,陈皮,木香。
2、胃火炽盛牙龈作痛、出血、口气热臭,渴喜冷饮,大便于结。
牙龈红肿疼痛,溢出脓血。
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利湿,泻火解毒。
方药:清胃散加味:黄连,生地,丹皮,当归,升麻,生石膏。
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
3、肾阴亏虚牙龈萎缩、牙根松动,牙龈粘膜微红肿。
或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
舌红少津,苔薄,脉细数。
治法:滋补肾阴。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味:熟地,山茱萸,淮山药,丹皮,茯苓,泽泻,首乌,枸杞,肉桂。
牙龈炎的西医治疗1、适当使用维生素c、维生素A及D,以提高肌体抵抗力和修复能力,有助于牙周组织的修复。
2、全身疾病引起者,应以治疗全身疾病为主。
3、局部用药,可在清除牙垢、菌斑和食物残渣后应用。
针刺穴位治疗针刺穴位治疗通常做的一些体穴有:常取合谷、颊车、下关、地仓、曲池、内庭、太冲耳穴:常取肺、脾、胃、肝、口腔、肾上腺。
手术治疗对于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采取手术治疗。
牙龈增生明显者可行牙龈切除术。
牙龈炎饮食保健1、牙龈炎及时的自我调理,可以改善症状的,首先需要注意饮食的调理,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不可以吃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
2、患病后,用生理盐水或药物含漱液漱口,漱时要紧闭口腔,用又颊及唇、舌,充分活动漱口液,使其反复冲击牙隙及各处之食物残渣,然后吐出。
3、养成好的咀嚼习惯,慢慢咀嚼,既可促进消化液分泌、利于食物充分消化,又可促进循环,有利于牙周组织的健康。
改掉单侧咀嚼的不良习惯。
4、早晚叩齿,上下用力叩敲数十次,有改养循环、促进牙龈组织新陈代谢的作用。
中医对于口腔疾病的辨证与治疗
![中医对于口腔疾病的辨证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f4d06f1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9c.png)
中医对于口腔疾病的辨证与治疗口腔疾病是指发生在口腔区域的各种疾病,包括牙齿疾病、牙龈疾病、口腔粘膜疾病等。
中医学认为,口腔疾病是由内外因素引起的,其中包括情绪、饮食、不良生活习惯等。
中医治疗口腔疾病注重辨证施治,通过辨证找出病因病机,再有针对性地选择治疗方法。
下面将从中医角度探讨口腔疾病的辨证与治疗。
一、牙齿疾病的辨证与治疗牙齿疾病是指与牙齿相关的各种疾病,包括蛀牙、牙髓炎等。
在中医理论中,牙齿与脏腑、经络相通,与心肺肾等脏腑有密切关系。
牙齿的疾病常见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阴虚等体质。
中医治疗牙齿疾病一般采用药物内服和外用相结合的方法。
1. 蛀牙的辨证与治疗蛀牙是由于口腔内的细菌繁殖引起的,主要症状包括牙齿疼痛、龋洞形成等。
在中医理论中,蛀牙与脾胃虚弱、湿热蕴结等有关。
治疗时,可以采用消炎退热的中药内服,如黄连、黄芩等,还可以使用中药外洗口腔。
2. 牙髓炎的辨证与治疗牙髓炎是指牙齿神经血管受到感染引起的疼痛和炎症,常见症状为牙痛、颌面部肿胀等。
根据中医理论,牙髓炎与体内湿热、痰火上炎等有关。
治疗时,可以采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中药内服,如黄连、金银花等,也可以通过灸法疗法进行治疗。
二、牙龈疾病的辨证与治疗牙龈疾病是指牙龈发生的疾病,包括牙龈炎、牙周炎等。
中医认为,牙龈疾病与脾胃虚弱、外感风寒、湿热蕴结等有关。
治疗时,中医常首先进行辨证,然后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
1. 牙龈炎的辨证与治疗牙龈炎是指牙龈发炎,常见症状包括牙龈红肿、出血等。
在中医理论中,牙龈炎多与脾胃虚弱、湿热蕴结有关。
治疗时,可以采用消炎、利湿的中药内服,如黄连、茵陈蒿等,外用可以使用中药漱口水。
2. 牙周炎的辨证与治疗牙周炎是指牙周组织发生炎症,常见症状有牙龈松动、牙石等。
中医认为,牙周炎与脾胃虚弱、湿热蕴结等有关。
治疗时,可采用疏风利湿、消肿止痛的中药内服,如白花蛇舌草、紫苏叶等。
三、口腔粘膜疾病的辨证与治疗口腔粘膜疾病是指发生在口腔黏膜组织的疾病,包括口腔溃疡、口角炎等。
中医如何缓解牙龈肿痛
![中医如何缓解牙龈肿痛](https://img.taocdn.com/s3/m/a6fc4ea2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04.png)
中医如何缓解牙龈肿痛牙龈肿痛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问题,给人们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中医在缓解牙龈肿痛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中医认为,牙龈肿痛的发生与人体内部的气血、脏腑功能失调以及外感邪气等因素有关。
从病因上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是胃火上炎。
平时喜欢吃辛辣、油腻食物,或者情绪急躁、易怒,都可能导致胃火内生。
胃火沿着经络上攻牙龈,就会引起牙龈红肿、疼痛,甚至出血。
这种情况下,患者往往还伴有口臭、口渴、便秘等症状。
其次是肾阴亏虚。
肾主骨,齿为骨之余。
如果肾阴不足,牙齿就会失去滋养,容易出现牙龈萎缩、牙齿松动,同时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
再者是外感风热。
当人体受到风热邪气的侵袭时,邪气会郁结在牙龈部位,导致牙龈肿痛。
此时可能还会伴有发热、恶寒、咽喉肿痛等症状。
那么,中医是如何来缓解牙龈肿痛的呢?中药调理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对于胃火上炎引起的牙龈肿痛,可以服用清胃散。
清胃散由生地黄、当归身、牡丹皮、黄连、升麻等组成,具有清胃凉血的功效。
如果是肾阴亏虚导致的,六味地黄丸则是不错的选择,它能够滋阴补肾,从而改善牙龈状况。
而对于外感风热型的牙龈肿痛,银翘散能够起到疏风清热的作用。
除了内服中药,中医还有一些外治法。
比如,用淡盐水漱口。
淡盐水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每天早晚用适量的淡盐水漱口,可以清洁口腔,缓解牙龈肿痛。
针灸也是中医缓解牙龈肿痛的有效手段。
可以选择针刺合谷、内庭、颊车等穴位。
合谷穴是常用的止痛穴位,内庭穴可以清泻胃火,颊车穴则直接作用于牙龈部位。
通过针刺这些穴位,能够调节气血、疏通经络,从而减轻牙龈肿痛。
此外,中医还强调饮食调理。
在牙龈肿痛期间,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
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米粥等。
同时,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另外,中医的情志调节也不容忽视。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和愤怒,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气血平衡,减少牙龈肿痛的发生。
三味中药漱口治牙龈炎
![三味中药漱口治牙龈炎](https://img.taocdn.com/s3/m/dd59bae3ba1aa8114531d979.png)
三味中药漱口治牙龈炎
花椒20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
将以上药物放入52度白酒中浸泡48小时,以白酒淹没药物为宜。
牙痛时,喝一口约5毫升的药酒漱口,5~10分钟左右后吐出。
如牙痛剧烈,可间隔2~4小时再含漱口,一般漱口1~2次牙痛即止。
四川彭州胡佑志
成都中醫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
牙龈炎是发生在牙龈组织的急、慢性炎症,主要表现有牙龈肿胀、充血、牙出血等。
本症属中医“牙宣”“牙衄”范畴,治疗多以局部用药为主。
治疗牙龈炎,一般可选清热凉血、祛风止痛、杀虫类中药。
本方中,花椒主要有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等功效,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寒咳、蛔虫腹痛、龋齿牙痛、皮肤瘙痒等病证。
其是治风火牙痛的良药,现代研究表明,花椒所含的柠檬烯、花椒素等可以麻醉镇痛,还对多种杆菌、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白芍配甘草,为著名的柔肝止痛名方——芍药甘草汤,本方长于治疗各种痛症。
研究证明,芍药、甘草同用,有镇静、镇痛、解热、抗炎作用,尤其对平滑肌痉挛及疼痛效果显著。
白酒可以通络活血、杀菌消肿,还有助溶解药物有效成分。
三味泡酒含漱,能起止痛、抗炎、消肿的效果,用牙龈炎、风火牙痛等,当有较好的缓解或止痛作用。
本含漱剂起效快,无不良反应,经济简便,患者可以一试。
中医如何治疗牙龈肿胀的原因
![中医如何治疗牙龈肿胀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902ea78c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dc.png)
中医如何治疗牙龈肿胀的原因牙龈肿胀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问题,给人们带来了不适和困扰。
中医认为,牙龈肿胀的原因多种多样,治疗方法也因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牙龈肿胀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首先是胃火上炎。
平时饮食不节,喜欢吃辛辣、油腻、烧烤等刺激性食物,或者饮酒过量,容易导致胃火内生。
胃火沿着经络上炎至牙龈,就会引起牙龈肿胀、疼痛,甚至出血。
这种情况下,患者往往还伴有口臭、口渴、便秘、舌红苔黄等症状。
其次是肾阴亏虚。
中医认为“肾主骨,齿为骨之余”,如果肾阴不足,牙齿就会失去滋养,虚火上炎,导致牙龈肿胀。
此类患者通常还会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舌红少苔等表现。
再者是气血不足。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如果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牙龈就会失去气血的濡养,容易出现肿胀、萎缩等问题。
同时,患者可能会有神疲乏力、面色苍白、食欲不振等症状。
另外,风邪外侵也可能引发牙龈肿胀。
当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时,风邪容易侵袭人体,与体内的热毒相结合,上攻牙龈,导致牙龈肿胀、疼痛。
针对不同的病因,中医治疗牙龈肿胀有其独特的方法。
对于胃火上炎引起的牙龈肿胀,治疗以清胃泻火为主。
常用的方剂有清胃散,其中黄连、升麻、生地、丹皮等药物能够有效地清除胃火,消肿止痛。
在饮食上,患者应注意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肾阴亏虚导致的牙龈肿胀,治疗则以滋阴降火为原则。
常用的方剂有知柏地黄丸,其中知母、黄柏、熟地、山茱萸等药物能够滋补肾阴,降火消肿。
同时,患者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气血不足所致的牙龈肿胀,治疗重在益气养血。
归脾汤是常用的方剂,其中黄芪、白术、当归、龙眼肉等药物能够补益气血,滋养牙龈。
患者可适当多吃一些具有补益气血作用的食物,如红枣、桂圆、黑芝麻等。
风邪外侵引起的牙龈肿胀,治疗以疏风清热、解毒消肿为主。
常用的方剂有银翘散加减,其中金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等药物能够疏散风邪,清热解毒。
齿龈炎的中医治疗方案
![齿龈炎的中医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572bb1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b2.png)
一、引言齿龈炎是牙周病的一种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疼痛等。
中医认为齿龈炎属于“牙疳”、“牙痈”等范畴,认为其病机为胃火、湿热、气血瘀滞等。
中医治疗齿龈炎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下将从中医理论、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中医理论1. 胃火炽盛:胃火过旺,热邪循经上攻,导致牙龈红肿、疼痛、出血。
2. 湿热内蕴:湿邪与热邪相合,蕴结于口腔,导致牙龈红肿、出血、疼痛。
3. 气血瘀滞:气血运行不畅,瘀滞于牙龈,导致牙龈红肿、出血、疼痛。
4. 肾阴亏虚:肾阴不足,不能滋养牙龈,导致牙龈失养,易受邪气侵袭。
三、治疗方法1. 内治法(1)清热解毒法:适用于胃火炽盛型齿龈炎。
常用药物有黄连、黄芩、栀子、大黄等。
(2)清热利湿法:适用于湿热内蕴型齿龈炎。
常用药物有苍术、厚朴、黄柏、白术等。
(3)活血化瘀法:适用于气血瘀滞型齿龈炎。
常用药物有丹参、川芎、桃仁、红花等。
(4)滋阴降火法:适用于肾阴亏虚型齿龈炎。
常用药物有生地黄、熟地黄、枸杞子、山药等。
2. 外治法(1)中药漱口:选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煎剂,如金银花、甘草、黄连等,煎煮后漱口,每日3-5次。
(2)中药敷贴:将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研末,用醋调制成糊状,敷于牙龈红肿处,每日1-2次。
(3)针灸疗法:选取相关穴位进行针灸,如合谷、颊车、内庭等,每日1次。
(4)拔罐疗法:在牙龈红肿处拔罐,每次10-15分钟,每日1次。
四、注意事项1. 饮食调养:避免辛辣、油腻、烟酒等刺激性食物,多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2. 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每日刷牙、漱口,使用牙线清理牙缝。
3. 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
4. 遵医嘱: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治疗。
五、总结中医治疗齿龈炎具有独特的效果,通过内治法、外治法等多种方法,可缓解牙龈红肿、出血、疼痛等症状。
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的同时,应注重饮食、口腔卫生等方面的调养,以促进疾病的康复。
中医如何利用中药外敷治疗牙龈肿胀
![中医如何利用中药外敷治疗牙龈肿胀](https://img.taocdn.com/s3/m/09a8fbb7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9d.png)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望庐山瀑布》,它是二年级语文《古诗二首》中的一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作品。
课文是精读课文,描绘了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通过学习能够丰富学生的古诗积累,培养语感;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学习了一些古诗,尤其是对唐诗、对李白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初步掌握了古诗的学习方法,积累了一些古诗词的知识。
但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理解力不成熟。
所以在设计教学时尽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一)知识与能力1.会认“瀑、布、炉、烟、遥、川”6个生字,会写“照、炉、烟、挂、川”5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将学习课文与旅行相融合,通过旅途中的各种活动反复训练学习课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中养成读书、识字、写字的良好习惯;喜欢学习古诗,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秀美、神奇。
会认“瀑、布、炉、烟、遥、川”6个生字,会写“照、炉、烟、挂、川”5个字;能背诵古诗。
是这节课的重点,而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秀美、神奇是这节课的难点。
所以上课时给学生展示大量的图片,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帮助他们克服这个难点。
我将这节课设计成在去旅游地的车上导游引导游客做竞赛活动的过程。
将教学内容与活动相机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本课内容。
开展的活动有:谈论图片、我会读、书法比赛、欣赏歌曲、朗诵比赛、有奖答题、古诗文比赛等。
谈论图片通过投影三幅图片激发学生想要去这个地方旅游的兴趣。
然后投影火车及老师的图片,将学生带入到旅游车的情景中,教师变成了导游而学生成了游客。
通过列车广播员的介绍,让学生明白今天的目的地庐山及庐山的相关情况。
这实际是本节课的导入部分。
因为要去庐山旅游,这时导游也就是老师就要求学生要了解庐山有关的字词,通过我会读,一是检查学生课前对本课生字的预习情况,二是通过教师范读,小老师领读,学生齐读,开火车读等形式让学生学会本节课要认识的字。
中医如何利用中药外敷治疗牙龈肿胀
![中医如何利用中药外敷治疗牙龈肿胀](https://img.taocdn.com/s3/m/7cd6586c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9b.png)
中医如何利用中药外敷治疗牙龈肿胀牙龈肿胀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问题,给人们带来诸多不适,如疼痛、咀嚼困难等。
中医在治疗牙龈肿胀方面有着独特的方法,其中中药外敷就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中药外敷治疗牙龈肿胀,其原理在于通过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使药效得以迅速渗透,达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通络的目的。
在选择外敷的中药时,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进行调配。
常见的中药有蒲公英、金银花、黄连、黄柏、大黄、冰片等。
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作用;金银花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黄连和黄柏擅长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大黄可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冰片则有清热止痛、开窍醒神之效。
以蒲公英为例,可将新鲜的蒲公英洗净捣烂,直接敷在肿胀的牙龈处。
蒲公英中的有效成分能够发挥抗炎、消肿的作用,缓解牙龈的疼痛和肿胀。
金银花也常被用于治疗牙龈肿胀。
将金银花煮水,用纱布蘸取药水湿敷在牙龈处,或者将金银花研成粉末,与适量的蜂蜜调和后外敷,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黄连和黄柏一般会被制成药膏用于外敷。
先将黄连和黄柏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的凡士林或者香油,搅拌均匀制成药膏,然后涂抹在牙龈肿胀处。
这种药膏能够有效地清除热毒,减轻炎症反应。
大黄在治疗牙龈肿胀时,多是将其研磨成粉末,用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处。
醋具有散瘀止血、消肿解毒的作用,与大黄配合使用,能够增强消肿止痛的效果。
冰片通常与其他中药配合使用。
比如,可以将冰片与黄柏粉末混合,用生理盐水调成糊状外敷,能够快速缓解牙龈的疼痛和肿胀。
在进行中药外敷治疗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要确保患处的清洁。
在敷药前,可以用淡盐水漱口,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细菌。
其次,敷药的时间和频率要适当。
一般来说,每次敷药 15 30 分钟,每天 2 3 次。
如果敷药后出现过敏、瘙痒、红肿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敷药,并及时就医。
此外,中药外敷治疗牙龈肿胀通常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
患者在接受外敷治疗的同时,还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保持口腔卫生,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
牙龈炎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
![牙龈炎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518e47d5f90f76c661371a87.png)
牙龈炎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
牙龈炎中医治疗很强调辨证分型。
因为中医认为,牙龈炎这是表象,其内在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胃火旺盛、肾阴亏虚、气血亏虚等都可导致牙龈炎,所以治疗也必须分型辩证治疗,否则起不到治疗效果,还会因为误用药物而导致身体伤害。
下面介绍中医治疗牙龈炎的一些方法。
胃火炽盛:牙龈作痛、出血、口气热臭,渴喜冷饮,大便于结。
牙龈红肿疼痛,溢出脓血。
舌红,苔黄,脉数。
治疗原则,清热利湿,泻火解毒。
治疗药物:清胃散加味:黄连7克,生地6克,丹皮12克,当归12克,升麻7克,生石膏35克。
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12克。
肾阴亏虚:牙龈萎缩、牙根松动,牙龈粘膜微红肿。
或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
舌红少津,苔薄,脉细数。
治疗原则:滋补肾阴。
药物:六味地黄丸加味:熟地16克,山茱萸12克,淮山药16克,丹皮16克,茯苓12克,泽泻12克,首乌16克,枸杞16克,肉桂4克。
气血亏虚:牙龈萎缩,颜色淡白,牙根宣露,牙齿松动,咀嚼无力,牙龈时有渗血。
面白或萎黄,倦怠无力.舌淡,苔白,脉弱。
治疗原则:补益气血。
药物:八珍汤加减:党参16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炙甘草12克,当归12克,熟地ls克,川芎12克,白芍12克,
陈皮7克,木香12克。
患有牙龈炎的人更需要注意,平时加强自身的保护,注意口腔的干净卫生,每天都要刷牙漱口,在治疗牙龈炎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杜绝各种不良的习惯,比如说不抽烟不喝酒,不要熬夜打牌工作等,少有饭桌应酬。
平时吃的饮食尽量柔软。
牙龈反复肿痛,牙龈出血!只需这个中医小方,化作宛如温婉如玉的美女为你搞定
![牙龈反复肿痛,牙龈出血!只需这个中医小方,化作宛如温婉如玉的美女为你搞定](https://img.taocdn.com/s3/m/91cee313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6.png)
牙龈反复肿痛,牙龈出血!只需这个中医小方,化作宛如温婉如玉的美女为你搞定大家好,我是中医人,方叔。
还记得当年我在学习中医的时候,我的老师就反复强调,中医方剂是充满了灵性的。
记中医方子,不要只记他的表面,要掌握到其中的灵魂所在。
只有把方子的灵魂真正掌握住,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学透了这张方子。
现在,我给你讲一个方子。
我想用我粗俗的话语向你展示它深情的一面。
什么方子呢?那就是玉女煎。
没错,玉女煎。
如果把中医方子比作众生之相,那么玉女煎就是其中的美女。
而且,它清净纯粹,超然脱俗,洒洒人间,润泽万物。
对我们意义重大。
玉女煎,其基本组成,就是熟地9到30克,石膏9到15克,知母、牛膝各5克,麦冬6克。
水煎服。
这个药方能做什么?可清胃热、滋补肾阴,治疗胃热阴虚证。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一看下面的这个案例;据说有这么一个人,女27岁。
最近一个月,她的牙龈反复肿痛,牙龈出血,血呈鲜红色。
同时口渴,总想喝水,头痛、头晕、大便干结、小便红,别提有多难受了。
仔细查看,发现她舌红,苔薄黄而燥,脉象弦滑。
于是提笔写方如下:生地30克,麦冬25克,生石膏35克,知母15克,牛膝15克,茅根50克,玄参30克。
水煎服。
患者应用3剂以后,牙龈肿痛消失,大便通畅。
再服3剂,患者完全恢复正常。
仔细观察的小伙伴们不难发现,这是玉女煎的加减方。
只不过,把熟地黄改成了生地黄,然后加上了茅根和玄参。
接下来我给你简单的说一下这其中的道理,你就会彻底的铭板这个玉女煎的含义了。
舌红,说明有热,苔薄黄而燥,说明热邪伤阴,对不对?脉象弦滑,可以主热邪。
邪热主要是体现在牙齿上,热邪灼伤脉络,所以牙龈出血、肿痛。
但是,邪热的根源在哪里呢?答案就是主要在于胃部,我们的阳明经,入齿。
有了胃热,循经上炎到牙齿,就形成了上述症状。
当然除了胃热外,还有别的问题,就是胃热耗伤阴津,导致肾阴不足。
肾阴不足,患者就口渴。
肾司二便,所以肾阴不足之际,患者就大便干燥、尿黄。
中医如何对症治疗牙龈疼痛
![中医如何对症治疗牙龈疼痛](https://img.taocdn.com/s3/m/dd2f3246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dd.png)
中医如何对症治疗牙龈疼痛导读:所谓牙龈肿痛,实即牙齿根部痛,而且其周围齿肉肿胀,故称牙龈肿痛。
牙龈肿痛要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中医认为齿为骨之余,为肾所主,足阳明经络于上齿龈,手阳明经络于下齿龈,故牙痛与肾、胃、大肠有关。
引起牙痛的原因不一,有胃火上盛、风火上攻、肾阴不足、寒热刺激及蛀齿等,故要根据不同病因进行辨证论治。
中医如何治疗牙龈肿痛:一、肾阴不足症见齿龈微肿、微红,隐痛绵绵,齿摇不固,或兼有牙血,余无特殊。
治宜滋阴降火、补肾固齿。
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减。
熟地25,女贞15,萸肉10,淮山15,淮牛膝10,泽泻10,骨碎补10,细辛3。
若牙龈红肿较甚,则可加知母10,黄柏6。
二、胃火上盛症见牙龈肿痛,患侧面颊肿胀,甚则不能嚼食,局部灼热,口苦口臭,便秘、舌红苔黄等,治宜清热泻火,消肿止痛,方用清胃散加减。
石膏25,黄连10,生地15,丹皮6,升麻10,淮牛膝15,大黄6,赤芍10,知母10,刁竹10,痛甚者可加白芷10。
若牙质过敏,每触热辣即痛者也同此治。
三、龋齿牙痛蛀齿引起的牙痛也很多见,单纯内服药物,疗效一般较差,宜结合局部处理为佳。
内服方用定痛散,当归10,生地12,细辛6,白芷10,连翘10,苦参10,川椒5,黄连10,乌梅10,桔梗6,甘草6。
外用川椒、胡椒、五倍子各5克,冰片0.5克,共研为细末,用消毒药棉裹药末少许,放入龋齿洞内,流涎出后,痛可停止。
也可用牙痛一粒丸一粒塞入洞内,可得同样效果。
三、风寒牙痛症见突然发作,痛连头额、两侧,势如电掣,牙龈不红不肿。
其中,若痛有游走,痛如电掣,连及头额、两颊者,是为风痛。
若吸触冷气冷物即痛,部位固定者,是为寒痛。
治以祛风、散寒、镇痛。
寒痛为主者用当归10,细辛6,川芎10,白芷10,川椒5,只壳10,桔梗6,甘草6。
风痛为主者用桂枝6,防风6,白芥子10,桔梗10,苏叶6,细辛3,刁竹6,白芍10,甘草5。
不论风痛或寒痛,均可用细辛、白芷、苍耳子、甘草各10克,煎水含漱,日多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牙龈炎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
导语:牙龈炎中医治疗很强调辨证分型。
因为中医认为,牙龈炎这是表象,其内在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胃火旺盛、肾阴亏虚、气血亏虚等都可导致牙龈炎
牙龈炎中医治疗很强调辨证分型。
因为中医认为,牙龈炎这是表象,其内在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胃火旺盛、肾阴亏虚、气血亏虚等都可导致牙龈炎,所以治疗也必须分型辩证治疗,否则起不到治疗效果,还会因为误用药物而导致身体伤害。
下面介绍中医治疗牙龈炎的一些方法。
胃火炽盛:牙龈作痛、出血、口气热臭,渴喜冷饮,大便于结。
牙龈红肿疼痛,溢出脓血。
舌红,苔黄,脉数。
治疗原则,清热利湿,泻火解毒。
治疗药物:清胃散加味:黄连7克,生地6克,丹皮12克,当归12克,升麻7克,生石膏35克。
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12克。
肾阴亏虚:牙龈萎缩、牙根松动,牙龈粘膜微红肿。
或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
舌红少津,苔薄,脉细数。
治疗原则:滋补肾阴。
药物:六味地黄丸加味:熟地16克,山茱萸12克,淮山药16克,丹皮16克,茯苓12克,泽泻12克,首乌16克,枸杞16克,肉桂4克。
气血亏虚:牙龈萎缩,颜色淡白,牙根宣露,牙齿松动,咀嚼无力,牙龈时有渗血。
面白或萎黄,倦怠无力.舌淡,苔白,脉弱。
治疗原则:补益气血。
药物:八珍汤加减:党参16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炙甘草12克,当归12克,熟地ls克,川芎12克,白芍12克,陈皮7克,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