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古诗词汇总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至九年级语文必背古诗词

部编版七至九年级语文必背古诗词

部编版七至九年级语文必背古诗词部编版七至九年级语文必背古诗词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以下是一些精选的诗词,供学生学习背诵:七年级:1.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望岳》 -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 《春望》 -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八年级: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2. 《念奴娇·赤壁怀古》 -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3. 《滕王阁序》 - 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 《赤壁》 -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5. 《游子吟》 -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九年级:1. 《将进酒》 - 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 《望海潮》 -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3. 《黄鹤楼》 - 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4. 《赠汪伦》 -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5.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这些诗词不仅在文学价值上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历史和哲学思想。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背诵这些诗词,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翻译与赏析(完整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翻译与赏析(完整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汇总1、观沧海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解释: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幸运,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观沧海》是东汉末年诗人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

这首诗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注释①、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

②.、左迁:贬谪,降职。

古尊右卑左,左迁即贬官。

③、龙标:唐代县名,在今贵州锦屏县,现保存有龙标书院,唐时甚僻。

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④、杨花:柳絮。

⑤、子规:即杜鹃鸟,啼声哀婉凄切。

⑥、五溪:唐人所说的五溪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当时属于黔中道,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⑦、夜郎: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

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

这里指贵州的夜郎(在今贵州西部地区)。

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⑧、闻:听说翻译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座小溪(辰溪、酉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赏析这是一首短短四句的抒情短章,感情的分量却相当沉重。

最新部编版语文七上至九下课本必背古诗词曲汇总(共86首)

最新部编版语文七上至九下课本必背古诗词曲汇总(共86首)

一、七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曲(共12首)(一)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 14页1、观沧海作者:曹操【魏晋】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唐代】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唐代】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元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63页5、峨眉山月歌作者:李白【唐代】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6、江南逢李龟年作者:杜甫【唐代】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7、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作者:岑参【唐代】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8、夜上受降城闻笛作者:李益【唐代】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三)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140页9、《秋词(其一)》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0、夜雨寄北作者:李商隐【唐代】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作者:陆游【宋代】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2、潼关作者: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

二、七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曲(共14首)(一)第8课《木兰诗》41页1、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部编版新人教版7—9年级语文古诗文背诵篇目

部编版新人教版7—9年级语文古诗文背诵篇目

部编人教版古诗、词、文背诵篇目七年级(上)册一、课内古诗词诵读:1.观沧海(东汉末·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课外古诗词诵读:5.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6.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7.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lián故园菊,应傍bàng战场开。

8.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9.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0.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南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2.潼关(清·谭嗣同)中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三、课内古文背诵1.《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最新部编版初中语文7-9年级教材必背古诗词、古文123篇(含课外古诗词诵读)

最新部编版初中语文7-9年级教材必背古诗词、古文123篇(含课外古诗词诵读)

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七年级上册 (4)1、观沧海 (4)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3、次北固山下 (4)4、天净沙.秋思 (5)5、咏雪 (5)6、陈太丘与友期行 (5)7、《论语》十二章 (6)8、峨眉山月歌 (6)9、江南逢李龟年 (6)10、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7)11、夜上受降城闻笛 (7)12、诫子书 (7)13、狼 (7)14、穿井得一人 (8)15、杞人忧天 (8)16、秋词.其一 (9)17、夜雨寄北 (9)18、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9)19、潼关 (9)七年级下册 (10)1、孙权劝学 (10)2、木兰诗 (10)3、竹里馆 (11)4、春夜洛城闻笛 (11)5、逢入京使 (11)7、卖油翁 (12)8、陋室铭 (12)9、爱莲说 (12)10、登幽州台歌 (12)11、望岳 (13)12、登飞来峰 (13)13、游山西村 (13)14、己亥杂诗.其五 (14)15、河中石兽 (14)16泊秦淮 (14)17、贾生 (15)18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15)19、约客 (15)八年级上册 (15)1、三峡 (15)2、答谢中书书 (16)3、记承天寺夜游 (16)4、与朱元思书 (16)5、野望 (17)6、黄鹤楼 (17)7、使至塞上 (17)8、渡荆门送别 (18)9、庭中有奇树 (18)10、龟虽寿 (18)11、赠从弟.其二 (19)12、梁甫行 (19)13、钱塘湖春行 (20)1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0)15、富贵不能淫 (20)1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1)17、愚公移山 (21)18、周亚夫军细柳 (21)19、饮酒.其五 (22)20、望岳 (22)21、雁门太守行 (23)22、赤壁 (23)23、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23)24、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24)25、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24)26、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24)27、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24)八年级下册 (25)1、桃花源记 (25)2、小石潭记 (25)3、核舟记 (26)4、关雎 (26)5、蒹葭 (27)6、式微 (27)7、子衿 (27)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7)9、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8)10、北冥有鱼 (28)1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28)12、虽有嘉肴 (29)13、大道之行也 (29)14、马说 (29)15、石壕吏 (30)16、卖炭翁 (30)17、题破山寺后禅院 (31)18、送友人 (31)19、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31)20、卜算子.咏梅 (31)九年级上册 (32)1、岳阳楼记 (32)2、醉翁亭记 (32)3、湖心亭看雪 (33)4、行路难.其一 (34)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4)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4)7、月夜忆舍弟 (35)8、长沙过贾谊宅 (35)9、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5)10、商山早行 (36)11、咸阳城东楼 (36)12、无题 (36)13、行香子.树绕村庄 (37)14、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37)九年级下册 (37)1、鱼我所欲也 (37)2、唐雎不辱使命 (38)3、送东阳马生序 (38)4、渔家傲.秋思 (39)5、江城子.密州出猎 (40)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0)7、满江红.小住京华 (40)8、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40)9、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41)10、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41)11、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41)12、曹刿论战 (41)13、邹忌讽齐王纳谏 (42)14、陈涉世家 (43)15、出师表 (43)16、十五从军行 (44)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5)18、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46)19、过零丁洋 (46)20、山坡羊.潼关怀古 (46)21、南安军 (46)22、别云间 (47)23、山坡羊.骊山怀古 (47)24、朝天子.咏喇叭 (47)七年级上册1、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全部古诗词汇总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全部古诗词汇总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全部古诗词汇总七年级上册】观沧海】(东汉·___)___登上碣石,眺望沧海。

海水平静,山岛耸立。

树木丛生,百草茂盛。

秋风萧瑟,巨浪涌起。

日月星辰在其中穿梭,星汉灿烂,璀璨无比。

___感慨万千,高歌激扬。

___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__)杨花飘落,子规啼叫,听说___左迁龙标,路经___。

我将忧愁寄托于明月,随着___直到遥远的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走在客路上,青山在远处,绿水在前方。

两岸宽阔,潮水平静,微风吹拂,帆影悬挂。

___渐渐落下,___已逝去。

家书何处传达?归雁已经飞到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元·___)枯藤老树,乌鸦呱呱叫,小桥流水,人家在其中。

古道西风,___行驶。

夕阳西下,有人在天涯痴痴等待,心情万千。

峨眉山月歌】(___)峨眉山上,秋夜月半轮,月影倒映在平羌江水中。

夜晚出发,穿过清溪,前往三峡,思念心中的人,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到。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___)渴望登高远眺,却没有人送来酒。

远眺故园里的菊花,应该在战场边开放。

江南逢___年】(___)黄梅时节,家家都下起了雨,池塘边到处都是青草和蛙鸣声。

约定的时间到了,却不见来人,只有敲打棋子声和灯花闪烁。

夜上受降城闻笛】(___)回乐峰前,沙地上的灰尘像雪花飞扬,受降城外,月亮像霜一样明亮。

不知道从哪里传来了芦笛声,一夜长途跋涉的战士们都在盼望着回家。

秋词】(___)自古以来,秋天总是让人感到寂寞,但我认为秋日胜过春朝。

晴空万里,一只孤鹤翱翔云上,引领我的思绪飞向碧霄。

夜雨寄北】(___)你问我何时回来,我无法回答。

在巴山,夜雨不断,秋池水面上涨。

何时才能与你共剪西窗烛,共赏夜雨巴山时光?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南·___)躺在荒凉的村庄里,不自怨叹,反思自己为国戍守轮台的艰辛。

深夜里听着风雨声,想象着铁马冰河的场景,进入了梦乡。

潼关】(清·谭嗣同)终古高耸的___覆盖着这座城池,秋风吹散马蹄声。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书古诗词、古文15篇详细解析及欣赏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书古诗词、古文15篇详细解析及欣赏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古文详细解析及赏析一、观沧海 (1)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三、次北固山下 (5)四、天净沙.秋思 (7)五、咏雪 (8)六、陈太丘与友期行 (10)七、《论语》十二章 (13)八、诫子书 (17)九、狼 (19)十、穿井得一人 (24)十一、杞人忧天 (25)十二、秋词.其一 (27)十三、夜雨寄北 (29)十四、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31)十五、潼关 (33)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创作背景】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

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

所以就写下此诗,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汇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

【译文】东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观赏苍茫的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周围树木葱茏,花草丰茂。

萧瑟的风声传来,草木动摇,海中翻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好像是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的。

啊,庆幸得很!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吧。

【注释】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碣(jié)石:山名。

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

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得胜回师时经过此地。

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何:多么澹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竦峙(sǒng zhì):耸立。

竦,通耸,高。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日月:太阳和月亮若:如同.好像是.星汉:银河,天河。

幸:庆幸。

甚:极点。

至:非常。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最后两句每章都有,与本诗正文的内容没有的直接关系。

)【赏析】《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最新部编版7~9年级必背古诗文

最新部编版7~9年级必背古诗文

最新部编版7~9年级必背古诗文,含新增10篇观沧海群星 - 中国文学标准朗读古诗词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雅乐诗唱 - 经典古诗儿歌精选次北固山下有声读物 - 唐诗天净沙秋思白亮 - 天净沙秋思论语精选黄子琦 - 论语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下)《木兰辞》(全文必背!)北朝民歌(节选)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辞胡婷婷 - 婷婷唱古文陋室铭胡婷婷 - 婷婷唱古文登幽州台歌有声读物 - 唐诗望岳庞岩 - 单曲 - 望岳登飞来峰雅乐诗唱 - 锦绣江山锦绣诗游山西村群星 - 中国文学标准朗读古诗词篇已亥杂诗儿歌《河中石兽》(全文必背)清·纪昀“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部编版八年级(上)《三峡》(全文必背)南北朝·郦道元(节选)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每至晴出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答谢中书书》(全文必背)南朝·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神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微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麟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全文必背)宋·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古诗词汇总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古诗词汇总

1、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出自《礼记·大学》,意思是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的更新又更新。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意思是走一千里路也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3、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得御也。

节选自《格言联璧》,意思是志向所趋,没有不能达到的地方,即使是山海尽头,也不能限制。

意志所向,没有不能攻破的壁垒,即使是精兵坚甲,也不能抵抗。

4、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节选于《尚书·周书》。

意思是取得伟大的功业,是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的工作。

5、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出自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

译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出自《论语·雍也》。

意思是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此为乐的人。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出自《论语·卫灵公》。

意思是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出自《礼记·学记》。

意思是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

9、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矣。

出自晋代葛洪《抱朴子·务正》。

意思是发挥人才的特长,那么做什么事情就不会失败,不挑剔人才的短处,那么世界上就没有被遗弃的贤才了。

10、路也漫漫,遥遥其途,心向往之,虽远莫阻。

意思是路途漫长遥远,但只要心志所向,即使距离再远,也难以阻挡。

11、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出自《论语·颜渊》。

意思是君子以合乎礼仪的标准和方式来选择、交往朋友,以与朋友的交往来辅助仁德的修养。

即在交友的过程中既要注意朋友的素质,还要注意交友的方式,始终以礼相待。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完整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完整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汇总1、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咏雪(《世说新语》)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7、论语十二章(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部编版七年级古诗词汇总

部编版七年级古诗词汇总

部编版七年级古诗词汇总部编版七年级(上)《观沧海》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古诗词及文言文汇总(全)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古诗词及文言文汇总(全)

一、七年级全册古诗词:1.【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3.【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峨眉山月歌】(李白·唐)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6.【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唐)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7.【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唐代)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8.【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唐代)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9.【秋词其一】(刘禹锡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0.【夜雨寄北】(李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宋)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2.【潼关】(谭嗣同·清)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

13.【竹里馆】(王维·唐)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4.【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唐)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5.【逢入京使】(岑参·唐)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完整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完整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完
整版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通过背诵古诗词,不仅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以下是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的古诗词完整版,供同学们参考。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春晓》 -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静夜思》 -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庐山瀑布》 -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登高》 -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悯农》 - 李时中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夜泊牛渚怀古》 - 杨万里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月去,落笔咏杨柳。

《七步诗》 - 曹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里列出了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的古诗词,供同学们学习和背诵。

通过品味这些古诗词的韵味,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希望同学们能够从中汲取到灵感,并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创造,赋予这些经典作品新的生命。

部编新版初中必背古诗词7-9年级(含目录)

部编新版初中必背古诗词7-9年级(含目录)

部编新版初中语文古诗词 (七—九年级课内课外) 姓名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2019年5月目录七年级·上【课内】1.《观沧海》(东汉.曹操) (1)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1)3.《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1)4.《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1)七年级·上【课外】5.《峨眉山月歌》(唐.李白) (1)6.《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 (2)7.《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 (2)8.《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 (2)9.《秋词(其一)》(唐.刘禹锡) (2)10.《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2)1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南宋.陆游) (2)12.《潼关》(清.谭嗣同) (2)七年级·下【课内】13.《木兰诗》(乐府诗集.北宋.郭茂倩) (3)14.《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3)15.《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 (3)16.《游山西村》(南宋.陆游) (4)17.《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 (4)七年级·下【课外】18.《竹里馆》(唐.王维) (4)19.《春夜洛城闻笛唐》(唐.李白) (4)20.《逢入京使》(唐.岑参) (4)21.《晚春》(唐.韩愈) (4)22.《泊秦淮》(唐.杜牧) (4)23.《贾生》(唐.李商隐) (5)24.《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南宋.杨万里) (5)25.《约客》(南宋.赵师秀) (5)八年级·上【课内】26.《野望》(唐.王绩) (5)27.《黄鹤楼》(唐.崔颢) (5)28.《使至塞上》(唐.王维) (5)29.《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6)30.《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6)31.《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 (6)32.《春望》(唐.杜甫) (6)33.《雁门太守行》(唐.李贺) (6)34.《赤壁》(唐.杜牧) (7)35.《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南宋.李清照) (7)八年级·上【课外】36.《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 (7)37.《龟虽寿》(东汉.曹操) (7)38.《赠从弟(其二)》(东汉.刘桢) (7)39.《梁甫行》(汉末三国.曹植) (8)40.《浣溪沙》(北宋.晏殊) (8)41.《采桑子》(北宋.欧阳修) (8)42.《相见欢》(宋.朱敦儒) (8)43.《如梦令》(宋.李清照) (8)八年级·下【课内】44.《关雎》(《诗经》) (8)45.《蒹葭》(《诗经》) (9)4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 (9)47.《卖炭翁》(唐.白居易) (9)八年级·下【课外】48.《式微》(《诗经.邶风》) (9)49.《子衿》(《诗经.郑风》) (10)5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10)5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 (10)52.《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 (10)53.《送友人》(唐.李白) (10)54.《卜算子.定慧院寓居作》(北宋.苏轼) (11)55.《卜算子.咏梅》(南宋.陆游) (11)九年级·上【课内】56.《行路难(其一)》(唐.李白) (11)5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11)5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北宋.苏轼) (11)九年级·上【课外】59.《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12)60.《长沙过贾谊宅》(唐.刘长卿) (12)61.《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韩愈) (12)62.《商山早行》(唐.温庭筠) (12)63.《咸阳城东楼》(唐.许浑) (12)64.《无题》(唐.李商隐) (13)65.《行香子》(北宋.秦观) (13)66.《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南宋.辛弃疾) (13)九年级·下【课内】67.《渔家傲.秋思》(北宋.范仲淹) (13)68.《江城子.密州出猎》(北宋.苏轼) (13)69.《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南宋.辛弃疾) (14)70.《满江红.小住京华》(清.秋瑾) (14)71.《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北宋.郭茂倩) (14)7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14)73.《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 (15)74.《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 (15)九年级·下【课外】75.《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北宋.苏轼) (15)76.《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北宋.陈与义) (15)77.《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南宋.辛弃疾) (15)78.《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清.纳兰性德) (16)79.《南安军》(宋.文天祥) (16)80.《别云间》(明.夏完淳) (16)81.《山坡羊.骊山怀古》(元.张养浩) (16)82.《朝天子.咏喇叭》(明.王磐) (16)七年级古诗词【七上·课内】观沧海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部编版七年级古诗词原文+赏析+考点默写

部编版七年级古诗词原文+赏析+考点默写

七年级语文古诗词▲01 观沧海【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鉴赏品析①主题概述。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诗人通过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意气昂扬的豪迈感情和开阔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②品析“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一句。

此句是写观沧海时所见的全景。

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

这两句相互映衬,动静结合,显示出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③“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两句诗在写法上有何突出的特色?试分析。

这两句写的是虚景,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更加宏伟的境界。

寥寥十六字将天连水,水连天,浩浩荡荡、无边无际的沧海之景描绘得蔚为壮观。

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合理的夸张,展现了一个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不仅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与远大的政治抱负。

默写考点①《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远大抱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②《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③《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④《观沧海》一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⑤《观沧海》一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⑥《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⑦《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0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鉴赏品析①主题概述。

诗作中诗人选取了杨花、子规、明月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听说友人被贬时的惆怅与同情,并给予友人关切与安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古诗词及经典古文汇总(全)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古诗词及经典古文汇总(全)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古诗词及经典古文
汇总(全)
这篇文档旨在为七年级学生提供部编人教版语文课程中所学的古诗词和经典古文的全面汇总。

以下是这个文档的内容概述:
古诗词部分
单元一:古诗词的魅力
1.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2. 《静夜思》 - 李白
3. 《青青子衿》 - 佚名
单元二:唐诗的韵律
1. 《春晓》 - 孟郊
2. 《白日依山尽》 - 王之涣
3. 《春夜喜雨》 - 杜甫
单元三:宋词的美妙
1. 《青花瓷》 - 周杰伦
2. 《天净沙·秋思》 - 高启
3. 《木兰花慢》 - 清朝
经典古文部分
单元一:古文的语言之美
1. 《滕王阁序》 - 王勃
2. 《陈涉世家》 - 《史记》
3. 《骈拇遗事》 - 韩愈
单元二:古文的情感表达
1. 《岳阳楼记》 - 范仲淹
2. 《爱莲说》 - 周敦颐
3. 《滕王阁春思》 - 白居易
单元三:古文的哲理思考
1. 《道德经》 - 老子
2. 《资治通鉴》选辑 - 司马光
3. 《论语》选辑 - 孔子
这份文档将七年级学生所学的古诗词和经典古文进行了全面的
汇总,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

部编版必背古诗词七年级

部编版必背古诗词七年级

部编版必背古诗词七年级《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悯农》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题都城南庄》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夜泊牛渚怀古》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文大全

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文大全

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文汇总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第二单元】8.《世说新语》两则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第三单元】12.《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七下古诗词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曾通: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飞来山一作:飞来峰)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自缘一作:只缘)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zuàn)正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部编版七上古诗词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回乐烽一作:回乐峰)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南园十三首·其五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