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之我见
声乐教学法之我见
![声乐教学法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9af2b274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78.png)
声乐教学法之我见声乐教学是一门独特而又具有挑战性的艺术教育课程,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声乐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和不同的音乐风格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声乐水平。
在本文中,我将谈谈我对声乐教学法的一些见解。
我认为声乐教学法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声乐技能和音乐表现能力。
有效的声乐教学法应该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同时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提供各种丰富多彩的音乐素材和乐曲,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感知和表现实践,逐步提高他们的声乐技能和音乐表现水平。
我认为声乐教学法应该以综合性为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艺术素养。
声乐教学不仅仅是教授学生如何正确地唱歌,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理论知识、舞台表演技能和音乐创造能力。
声乐教学法应该涵盖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唱歌训练、音乐理论学习、声乐技巧训练、表演训练和音乐创作等内容,帮助学生全面提高他们的声乐水平和音乐素养。
我认为声乐教学法应该注重个性化教学,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特点和音乐表现风格,声乐教学法应该针对每个学生的个体特点和音乐风格进行灵活的教学安排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发展其个性化的声乐表现能力。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倾听学生的声音特点和表现风格,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合适的声乐训练计划,引导他们发展其个性化的声乐特色,提高其音乐表现水平。
我认为声乐教学法应该注重实践性教学,提倡"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声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学科,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声乐技能和音乐表现能力。
声乐教学法应该注重实践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声乐练习和表演实践,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其音乐表现水平。
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和比赛,帮助他们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促进其全面发展。
声乐课程课堂教学之我见
![声乐课程课堂教学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10e07303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b6.png)
声乐课程课堂教学之我见
张舟
一、教学目标
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充分发挥声乐主观特征,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演唱的能力和热情,并达到艺术效果,让唱歌乐趣瓦解。
二、课程设计
1、基础知识指导:准备声乐类曲目,包括练习时间、练习点拨等,加强学生的技巧把握水平。
2、声乐艺术表演:举一反三,团队合作,学生有机会表演自己的声乐技巧,并获得评价。
3、练习训练: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歌曲的表现方式,及如何改进歌曲的表现,并能自主把握表现的技巧。
三、教学方法
1、视舞辅助法:在声乐演唱上采用舞蹈来补充表现手段,让声乐更具有艺术形式性。
2、模型引导法:在课堂表演,根据教师擅长的曲目,发挥模仿现象,让学生更好的明白把握声乐的知识和技巧。
3、讨论对比法:对比不同曲目的特色以及表演的差异,让学生发现差异,从而更好的掌握声乐技巧。
声乐教学法之我见
![声乐教学法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bb3ee80ede80d4d8d15a4f7f.png)
声乐教学法之我见课程:声乐教学法班级:xxxx级xxx班姓名:xxx学号:xxxxxxx日期:xxxx年xx月xx号声乐教学法之我见一个学期的声乐教学法的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在这个课上我真的收获不少,知道了许许多多的关于声乐的知识,都是日常生活中唱歌的时候常常的知识,作为一个声乐歌唱者来说对于一些最基础的只是还是应该了解的,所以我觉得声乐教学法这门课给予我的知识还是挺多的,上了这门课,我受益匪浅。
最好的一点我觉得是老师后期让同学上去讲课是非常好的,既让同学们回顾以前所讲的内容,又能锻炼自己的能力,而我也是其中受益的一个,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我站在讲台上为大家讲课的感受。
声乐教学法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学会科学的歌唱方法。
我上课时讲的是“建立正确的歌唱姿势”。
就是让同学们学会正确的歌唱姿势。
俗话说得好“呼吸是歌唱的源泉,姿势是呼吸的的源泉。
”这说明了歌唱姿势在歌唱中的重要地位。
因此一个好的歌唱演员想要把一首歌的情感完整表达出来前提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歌唱姿势,这好比跑步运动员,赛跑时如果没有正确的跑步姿势,就会直接影响跑步的速度一样。
另一方面来说,一首歌曲的思想感情不仅要用歌声来表达,同时还要通过形体和动作表演来塑造各类人物的艺术形象,而端正的姿势,正是形体和动作表演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因此对于我们来说,掌握正确的歌唱知识是学唱的第一步。
在声乐教学法中对于“歌唱姿势”的要求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站姿身体站立自然挺拔、舒张自如、端庄大方、积极放松,有不僵硬、不拘谨的舒适感。
这样的站姿既能给人一种自信的精神面貌,又能让自己养成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
2.头部头部端正,脸部肌肉和表情要自然,双眼要平视前方,下颌内收,颈部肌肉放松。
只有头部端正了,歌唱时管道才能通畅,气息才会走得顺畅,才能有良好的发声位置。
3.胸部胸廓稍向上、向前挺起,并向四周扩张;双肩放松略向后舒展,手臂自然下垂;上身是一个放松张开的状态。
胸部在歌唱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而个唱中往往因为不重视胸部的挺拔会造成塌胸,最后形成歌唱中没有胸腔支持而导致歌唱的声音缺乏胸腔支持。
声乐艺术学习之我见-最新资料
![声乐艺术学习之我见-最新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03cb9f928ea81c758f578e1.png)
声乐艺术学习之我见一、扎实的基础技能“歌唱”是一种优美、自然的艺术表现形式。
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是建立在一种十分自觉、舒适的生理反应状态之上的。
与演唱过程直接相关的生理反应包括呼吸、发声、共鸣这三个要素,它们在整个演唱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只有它们的相互融合才能达到轻松自然地演唱歌曲的目的。
这是演唱者不论在声音的训练还是在演唱过程中都必须遵守的自然规律。
(一)自然的呼吸呼吸在发声中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因素,它是歌唱的基础和动力,没有气息对声带的作用,声带是不会发出声音的,它的重要性必须给与正确的评价。
并且,为了完成一个艺术性强的歌曲,应该做到轻松的分布呼吸。
歌唱的呼吸若是没有建立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是无法得到好的声音的。
在训练中,常常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的同学受到呼吸时“基础”、是“动力”的观点的影响,认为气吸得越深越多就越好。
实则不然,吸气力量的力越大,呼气力量的反抗力就越强,这样的对抗效果,势必会引起身体肌肉力量的越来越紧张。
如此状态,不但得不到好的声音,相反,歌唱成了负担。
(二)规范的发声(1)声带的振动。
声带的振动是由在喉头与气管衔接处的两片纤维粘膜构成的喉室,因为空气的压缩与膨胀而产生振动的物理现象。
由于声带的振动,就产生了声音。
声带是人体发声的振动器,发声与歌唱中的第一个作用就是振动。
唱歌时,两条带状的声带并拢形成声门,当声门并拢时便发出了声音。
(2)喉头的安放。
这是歌唱发声的关键。
喉头的位置不是原先安置在哪里就一直在哪里的,之所以有种种不同的位置是由于连在舌根上的肌肉各有不同,人们可借助舌根使喉头位置高些或者低一些。
但是,在歌唱时,喉头应绝对地稳定在同一位置,否则,将无法得到动听的、统一的声音。
这是在训练中必须重视并加以解决的环节。
(三)正确的共鸣在正确的呼吸及发声的基础上,可以得到自然、松弛的声音,但这样“松弛”的声音是不长久的,也是没有感染力的。
因为除了有自然放松的声音外,还要有一个通畅的歌唱管道,这样才能使我们自然放松的声音得到明亮、具有弹性、飞扬性的效果,也能使演唱者有长久、年轻的演唱。
声乐教学法之我见
![声乐教学法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ca41095f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24.png)
声乐教学法之我见
首先,基本功教学是声乐教学的基石。
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声音技巧训练,包括气息
控制、声音支配和发声技术等。
同时,教师还应该教授学生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并为其
提供正确的发声、演唱和排练技巧。
此外,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习惯,包括坐姿、呼吸和嗓子的保护等。
其次,身体意识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该教授学生定位感和身体意识,帮助学
生了解如何正确地控制身体以及如何在演唱中运用动态体态。
这种训练可以通过舞蹈课程、瑜伽课程和其它艺术形式来进行。
第三,情感表达也是声乐教学的重点。
学生需要了解如何表达自我,感受音乐,并以
此展现出最真实的表现力。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挖掘自己的感受和情感,并寻找适当的催化
因素来展现出他们的真实情感。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的情绪来帮助他
们成为表达能手。
最后,艺术表现是声乐教学的最终目的。
学生需要知道如何将所学的所有技术和情感
知识结合起来,以表现出最佳的声乐艺术表现。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如何在舞台上演绎音乐,并鼓励他们探索并展现出他们的艺术风格和声乐个性。
总之,声乐教学的核心在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表现。
教师应该寻求适当的方法,帮助
每个学生实现个人成长和突破,使他们成为有价值的声乐家和表达者。
声乐教学实践心得(3篇)
![声乐教学实践心得(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2c2a1d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c8.png)
第1篇作为一名声乐教师,我深感声乐教学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声乐教学不仅仅是教授学生如何发声,更是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以下是我的一些声乐教学实践心得。
一、注重学生基础训练1. 发声训练发声是声乐教学的基础,学生要学会正确的呼吸、共鸣和发声方法。
在教学中,我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呼吸训练:通过腹式呼吸、胸腹式呼吸等练习,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提高气息控制能力。
(2)共鸣训练:通过口腔、鼻腔、胸腔等共鸣腔体的训练,让学生学会调节共鸣,使声音更加丰满、富有穿透力。
(3)发声方法训练:通过咬字、吐字、气息控制等练习,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避免喉咙紧张、气息不稳定等问题。
2. 歌曲学习在歌曲学习中,我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歌词理解: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背景、意境和情感,为演唱做好铺垫。
(2)旋律学习:通过简谱、五线谱等乐谱学习,让学生掌握歌曲旋律,为演唱打下基础。
(3)节奏训练:通过节奏练习,让学生熟悉歌曲节奏,提高音乐感知能力。
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声音特点、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都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声音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帮助他们发挥自身优势,克服不足。
2. 激发兴趣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歌曲和教学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耐心指导在教学中,耐心倾听学生的演唱,给予及时、准确的指导,帮助他们逐步提高。
三、注重实践教学1. 演唱比赛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声乐比赛,提高他们的舞台表现力和自信心。
2. 演出实践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社区等演出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
3. 演奏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一首歌曲。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学经验总结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 教学方法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己的教学体会,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声乐教学心得体会(精选5篇)
![声乐教学心得体会(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5a7ae92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3e.png)
声乐教学心得体会(精选5篇)声乐教学篇1在我的教学生涯中,遇到很多学生出现各种不同的关于唱歌方面的问题,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所遇到最普遍的唱歌问题是:唱歌跑调,唱歌拍子跟不上,唱歌气息不够用,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等等一系列问题。
通过这次培训,陈新教授的细致到位的讲解,使我受益匪浅印象深刻。
一、通过视听形成音乐歌曲在思想中的认识。
学习新歌时要反复多听几遍,来达到让自己很熟悉歌曲节奏旋律的全过程。
让学生知道美妙动听的歌声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练好的,使学生整个身心放松,避免学生因为过于兴奋而引起高声喊唱。
二、低年级段学生必须养成良好的演唱姿势。
正如陈新教授所说的:“歌唱姿势实际上是让学生建立一种协调、平衡、稳定的心理和身体状态,是在稳定的心理和身体状态的基础上,练习歌唱气息,实际上歌唱中的呼与吸就是一种力量平衡与协调。
三、初步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人们常说“歌唱的艺术就是呼吸的艺术”,虽有夸张之处,但却说明了呼吸控制的重要意义。
呼吸时肺、胸、两肋、横膈膜、腹部都要起作用。
在教学中,让儿童找到就是闻香味时的感觉,吸气实际是一种打开腔体的放松,反过来讲放松就是歌唱吸气。
呼气实际上是发声的开始,需要吸气器官、呼气器官、和吐字器官的协调配合。
四、发声练习与咬字吐字训练。
初步练习发声时,多以哼鸣及一些母音练习,容易使音高的位置集中向上,通过多次体会感觉,可以收到一定效果。
歌唱的共鸣是非常重要的,引导学生灵活运用上颚、下颚与喉头的稳定关系,从而形成上下统一的气息,而获得良好的共鸣。
平时坚持讲普通话,掌握正确的发音,多用“a、o、u”的母音进行训练儿童,歌唱与吐字清晰、自然为主要要求。
歌词的咬字、吐字、归韵以及换气等,只有通过演唱作品时才能顺利的解决这些问题,使之变成自己的技术、技巧,演唱作品也是培养训练音乐感觉的最佳武器。
声乐教学心得体会篇2声乐艺术是一门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用心、用脑、用嗓、用耳去感觉的艺术。
声乐教学法之我见
![声乐教学法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97f1c41a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3c.png)
声乐教学法之我见声乐教学法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声音的发声、表达、技巧和艺术等方面。
声乐教学不仅仅是教授学生如何唱歌,更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达能力。
在我看来,声乐教学法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发声技巧和表演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艺术修养的声乐艺术家。
声乐教学法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音乐感知能力是学生理解音乐、表达音乐和享受音乐的基础。
声乐教学应该通过各种听音乐、理解音乐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曲调、节奏、音色和情感,使学生逐渐建立起对音乐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
教师还应该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用音乐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想法。
通过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声乐作品,提高他们的演唱水平和表现力。
声乐教学法应该注重发声技巧的培养。
声乐是一门技艺,良好的发声技巧是学生学会唱歌的基础。
声乐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气息控制、音准、音色、发声技巧等方面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呼吸,掌握发声的技巧,培养清晰、准确的音准和丰富的音色。
教师还应该通过练习唱几寸顶峰细漫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音域和音量,让他们能够灵活自如地应对不同的音乐作品。
通过培养学生的发声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演唱技巧,减少唱歌时的不良习惯,保护声带,使他们能够长时间地唱歌,具备良好的音乐表现能力。
声乐教学法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声乐表演不仅仅是唱歌,更是将音乐和情感融入到演唱中,使观众产生共鸣。
声乐教学应该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表演技巧、舞台表现能力和音乐情感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情感和内涵,让学生感受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并通过表演将这些情感真实地传递给观众。
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掌握舞台表现技巧,包括舞台动作、眼神交流、互动表演等,使学生能够在演唱时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和魅力,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声乐教学法之我见
![声乐教学法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096840f6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88.png)
声乐教学法之我见
首先,我认为声乐教学的核心应该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
这需要音乐教
师具有丰富的音乐知识和相关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科学的声乐教学,帮助
学生养成正确的演唱技巧和习惯,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性格和艺术感悟。
其次,教学内容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来进行,避免单一和枯燥的教学方式,注重个性化、差异化教学。
比如,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此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兴
趣和特长,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曲目进行学习和演唱。
再次,教学过程需要注重实践和反馈。
声乐教学要结合唱歌表演实践,帮助学生克服
演出紧张和应变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注重从正确的演唱技巧、气息运用、发声等方面进
行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演唱水平。
最后,我认为声乐教学应该注重教学效果的评估和监控。
对学生的声乐技能、音乐素
养和艺术修养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估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教学
策略和方法,确保声乐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标。
总之,声乐教学需要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注重个性化、差异化教学,同时结
合实践和反馈,注重教学效果的评估和监控,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演唱技巧和习惯,提高
艺术素养和修养。
声乐教学法之我见
![声乐教学法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2f84603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6f.png)
声乐教学法之我见声乐教学是培养学生声乐技能和音乐素养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
声乐教学法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他们的声乐技能以及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谈谈我对声乐教学法的见解。
要想在声乐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需要对声乐技巧和理论有深入的了解。
声乐教学法需要结合声乐的基本技能,如呼吸控制、音准、发音等,同时还需要结合音乐理论知识,如乐谱阅读、音高节奏感等。
教师要对声乐技巧和音乐理论了如指掌,才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声乐的基本技能。
声乐教学法需要注重个性化教学。
每个学生的声乐基础、音域、音色等都不尽相同,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对于一些音色较浑厚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呼吸控制和声音调整进行指导;对于一些音域较广泛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训练来拓展他们的音域,从而使声乐教学更加个性化、针对性更强,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声乐教学法需要注重学生的艺术情感培养。
声乐是一门艺术,需要通过情感表达来传递音乐的魅力。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歌曲的情感表达,使学生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技巧的训练,更是情感的表达。
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背景故事,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从而在表演时更能将音乐中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声乐教学法需要注重实践。
在声乐教学中,理论知识只是学生在道路上的一个参考,真正的提高是需要通过实践进行的。
在声乐教学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音乐理论知识,更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声乐技能。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需要设计丰富多彩的练习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声乐技能。
声乐教学法需要综合运用声乐技巧和音乐理论知识,注重个性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注重实践,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希望声乐教学法能够得到更多教师的重视,从而为培养更多具有艺术素养和音乐才华的学生做出贡献。
声乐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3篇)
![声乐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c13af56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cb.png)
第1篇一、引言声乐教学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它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教学技巧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
作为一名声乐教师,我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
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摸索、总结,力求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声乐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本文将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在声乐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二、声乐教学的重要性1.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声乐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声乐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音乐的历史、风格、技巧,提高音乐审美能力,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
2. 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声乐教学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演唱过程中,学生要学会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表达歌曲的情感,使歌声更具感染力。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声乐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增强自信心。
在不断的表演实践中,学生可以克服紧张情绪,勇敢地面对挑战。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声乐教学往往需要集体合作,如合唱、歌剧等。
在声乐教学中,学生要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共同完成表演任务。
三、声乐教学实践心得1. 注重基础训练在声乐教学中,基础训练至关重要。
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发声练习,如呼吸、咬字、共鸣等。
以下是我对基础训练的一些心得体会:(1)呼吸训练:教会学生正确的呼吸方法,使其在演唱过程中保持气息稳定。
(2)咬字训练:引导学生注意歌词的咬字清晰,使歌声更具表现力。
(3)共鸣训练: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共鸣位置,使声音更加丰满。
2. 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嗓音特点、音乐素养、学习进度都不同,因此,声乐教学要因材施教。
以下是我对因材施教的一些心得体会:(1)了解学生的嗓音特点:教师应仔细观察学生的嗓音条件,如音域、音色等,为其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调整教学难度,确保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富有创意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注重实践声乐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要注重实践。
声乐教学之我见(之二)
![声乐教学之我见(之二)](https://img.taocdn.com/s3/m/2516fabd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7f.png)
声乐教学之我见(之二)声乐教学之我见(之二)老师在教学中应把握大方向,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可随意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挫伤学生的进取心。
老师应努力吸收外来先进思想和方法,进步自身的专业素养,这样才可以学广为师,学精为师。
声乐老师应让学生体验、感受到方法的重要性,让学生体会到声音的细微变化,然后再深化听辨学生的声音所存在的问题,找到症结所在,指出解决的手段。
假如声乐老师在教学中粗心大意,不负责任,或者对声乐的探究、开展还处于不成熟阶段,那么就会误人子弟。
理论联络实际、实际与理论并进是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必需要注意的。
老师在声乐教学初期不应过多地进展理论讲授,而应明确要求学生怎么做或做些什么,越简单明了越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中级阶段,可以适当给学生讲授声乐理论,让学生明确理解理论的重要性和指导意义,使学生在理论过程中可以深化地理解声乐的渐进性,体会到理论中学习方法和技巧的重要性。
这种体会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继续学习的积极性。
老师在讲述理论时,应结合示范和演唱,假如凭空讲授理论会和实际脱节,教学效果不明显。
在学生熟悉声乐技巧,且可以正确领会一些理论时,老师的任务应上升到教学生处理、把握好作品风格的层面上,让学生可以自如地运用声音来表现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点”教授的方法与“线”的组合构成一个面,这个面是一个整体,是由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而建立的,因此,应注重老师和学生整体素质的进步,这就是整体构造。
在声乐学习中,假如只求短时的效益,忽略学生整体、长远成长,将会给学生声乐学习带来负面影响。
总而言之,声乐老师除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进步自己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的进步可促使专业程度迅速提升,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积极效应。
老师除了理解和掌握自身的专业外,还应有综合文化知识修养作为支撑,如心理学、人文、历史等。
在信息技术迅猛开展的今天,声乐老师的任务任重道远。
声乐教学中,我们要认识到观念更新、理念创新的重要性。
声乐教学实践心得体会(3篇)
![声乐教学实践心得体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2ad219b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b1.png)
第1篇自从接触到声乐教学这个行业,我便深深地被其魅力所吸引。
声乐教学不仅仅是教授学生如何唱歌,更是一种艺术与心灵的交流。
在这段时间的教学实践中,我收获颇丰,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一些心得体会。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作为一名声乐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我认为,声乐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的声乐技巧,又要关注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素养是声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如乐理、和声、曲式等,使他们在掌握声乐技巧的同时,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
这样,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才能更好地欣赏和创作音乐。
2.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适时调整教学方法,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声乐。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声乐教学不仅仅是传授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演唱风格,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进步。
二、掌握科学的声乐教学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声乐教学既要注重理论学习,又要注重实践操作。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声乐技巧。
2. 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嗓音条件、音乐素养和接受能力都不同,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进步,适时调整教学进度。
3.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声乐教学不仅仅是技巧的传授,更是情感的交流。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引导他们在演唱中投入情感,使歌声更具感染力。
4.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是声乐学习的重要保障。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勇敢地面对挑战,克服困难,让他们在声乐学习中不断成长。
声乐教学之我见
![声乐教学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48688306a6c30c2259019e7f.png)
声乐教学之我见_____如何唱好一首歌记得我是从高三的时候开始学习声乐的,到现在差不多已经有4年了,也谈不上说什么声乐教学之我见,只是根据我平常所学的知识,在这里跟老师共同探讨一下。
从刚刚初学的启蒙老师到现在,我已经跟过4位老师了,他们的教学方式都各具特色,但是,我听他们强调最多的都是气息、歌唱姿势、换声点、咬字吐字和情绪控制。
那么,接下来就从这几方面来谈谈如何才能唱好一首歌。
气息现在懂歌唱艺术的人都知道一句话:声乐是气息的游戏。
换句话说就是,只要掌握了气息的科学运用,声乐就显得轻车熟路,不足为虑了。
有的人可能会觉得我这句话很好笑,但是,我这里说的气息,是肺部整个扩张充满气息,而不是所谓呼吸的气息,气息就像是人类的灵魂,少了它声音就变成了嘶喊干嚎,毫无色彩。
有了歌唱的气息,下面就该说的是腔体,就像有了水库就需要管道,在人体中有三个发音腔体,分别是胸腔、头腔、咽腔!接下来谈谈如何体会,你用手轻轻的摸着胸口,然后轻轻的咳嗽一声,可以感觉到胸部的震动,这就是我们的胸腔共鸣。
每个人都哭过,如果你记得,每次哭完后我们都会抽泣,一般这个时候都会发出一个声音“呜”,那么再做一次,你会感觉到两个地方会有细微的震动,眉心和上牙龈,那么这就是我们的头腔共鸣。
而这两个腔体是不可改变腔体。
下面我们要说可改变腔体——咽腔,咽腔可分2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牙谔、舌、喉头部分,这一部分的要求是放松打开,我们可以通过呕吐和打哈欠体会到。
我个人比较赞成第二种,因为第一种过于紧张容易造成舌根过硬。
第二部分是声带,声带必须保持放松的状态工作,可以做一个气泡练习。
歌唱姿势有人说:“姿势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发声的源泉。
”唱歌训练,首先要有正确的歌唱姿势,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往往不够重视姿势,姿势的正确与否是直接关系到发声时各个器官配合的协调姿势,姿势的正确了,发声各部分就能正常地工作,而不正确的姿势,则往往带来不正确的声音。
正确的歌唱姿势是:1、身体自然直立,保持自然放松,这里的放松绝不是松垮、瘫痪,它应呈现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也就是精神饱满的状态。
声乐教学法之我见
![声乐教学法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2d775061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cf.png)
声乐教学法之我见声乐教学是一门专业的技艺,需要有科学的方法和系统的教学法来指导学生的学习。
在我看来,要提高声乐教学效果,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是非常重要的。
声乐教学应该注重基本功的训练。
声乐是建立在正确的发声和呼吸方式基础上的,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基本功训练。
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发声方法,包括喉头的放松、发声点的定位等等。
呼吸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学生应该学会正确的腹式呼吸和控制呼气流量的技巧。
只要基本功扎实,学生才能够有稳定的声音和较长的发声时间,从而能够更好地演唱各种曲目。
声乐教学应该注重实践。
学生通过实际的演唱训练,才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
我认为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演唱机会,包括参加学校的演出、比赛等等。
在这样的机会中,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并获得反馈和指导。
通过不断的实践,学生的演唱能力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声乐教学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除了技巧方面的训练,学生还应该了解和欣赏各种不同类型的声乐曲目。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听一些经典的声乐作品,帮助他们理解不同曲风和音乐风格的特点。
学生还应该学会欣赏自己的演唱作品,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思。
只有具备良好的音乐欣赏能力,学生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演绎曲目,使得演唱更加生动和自如。
我认为声乐教学应该注重个性发展。
声乐是一个非常个体化的学科,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声音特点和风格。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潜力来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学生应该被鼓励发展自己的独特性,培养自己的表演风格和艺术修养。
通过个性化的声乐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才华,找到适合自己的音乐道路。
声乐教学应该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实践、音乐欣赏和个性发展几个方面。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学生才能够成为具备扎实技巧和独特个性的优秀声乐艺术家。
声乐教学之我见
![声乐教学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da18253aee06eff9aef807ee.png)
痘
■ 郭丽 丽
伴随着现代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大力 发展 与进步 ,音乐教育的作用受到了社会的大力关 注与 重视 。 音乐教育对健 全学生素质 、 开发人的智慧潜能 以及促进人 的身心健康成长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 作用 。 有人 曾经称音 乐为“ 灵魂的语言” , 其对学生的 精神 激励与净化 以及 潜移默化 的集 体主义教 育 、 思 想道德教育都具有很好的效果。 声乐艺术源远流长 , 同时又是技艺性极强的表演艺术。在高中音乐课 堂 中如何进行声乐教学呢 , 下面谈谈我 的看法 。
四 帮 助 学 生 树 立 正确 的声 音概 念
、
让 微 笑 带 进 课 堂
教师应 以民主平等的态度高在上的威严 姿态去面对学生 。现在各行各业不都在提倡微笑服 务 吗? 我们何不也将微笑带进课堂呢? 课 堂上 , 教师 面带微笑 , 娓娓道来 , 学生如沐春风 , 心情舒畅 。 这样 可消除学生对教师 的惧怕感 , 增强其信心 , 也可缩短 师生之间 的距离 , 让老师更容易走进学生心 中, 让 学 生更喜欢上音乐课 , 喜欢 唱歌 。作为教师 , 特别 是音 乐教师 , 要让快乐属 于每一个学生 。 同时教师应从 学 生真实的生活入手 ,以最真诚 的态度贴近他们 的心 灵, 学生也会 以最深 的感受 回应教师 。
五、 声 乐 教 学 要 会应 用 辩 证 法
“ 谁学会 了呼吸 , 谁就学会 了歌唱 。 ” 正确 的呼吸 方法是歌唱的基础 , 气息是歌声的动力。因此 , 掌握 正确的呼吸方 法及用气技巧是声乐学 习中的重要 内 容。呼吸包括 吸气和呼气 。 吸气时 , 气息应 吸在胸腔 下部 , 不可过浅 , 也 不可过深 , 要柔和平稳 , 不可用强 制的力量 , 要用鼻 和嘴一道吸气 , 如 只用 鼻吸气 , 易 产生鼻音 ; 吸气要适 度 , 吸得过分饱满 , 会使 声音失 去弹性。吸气 的多少根据乐句 的长短 、 力度 的大小 、 单纯地用某一种呼吸是错误 的, 在保 证用 小腹 的 音的高低 和艺术表现来决定 ; 要 学会 无声 地吸气 , 不 主 , 但要应用起来方便 、 自 然。 事实上 , 歌唱呼吸 必要 的响声会影 响歌唱 的表现 。可用 “ 闻花” 来体会 前提下 , 只是 生活 呼吸的扩大化 ,任何违背于生活呼吸的理 下 吸气 的感觉 。闻花时 , 气往往 吸得 自然 、 柔和而 我们生活中的呼吸就很 自然 , 深入 , 合乎歌唱呼吸的要求 。吸气是 歌唱的准备 , 唱 论和方法都是错误 的。 我们说话是多么 的 自然 , 唱歌也是 这 歌时要 吸着唱 , 吸得好 才能唱得好 。 只有掌握 了正确 歌唱也是这样 ; 自 的吸气状 态才能更好地歌唱 ,保持吸气状态在歌唱 样 的 。所 以呼 吸最 后达到的境界也 应该是好 用 、 同理 , 艺术的最高境界也 应该 是 自然 , 任何做 作 中是 最基 本的歌唱状态之一 。歌 唱中的呼气和 日常 然 , 不舒 服的动作都是错误 的 , 要 靠小腹 的支 持 , 但 生活中的呼气有很大差别 ,这是 由歌唱艺术的要求 的 、 所决定的。 流畅 的歌唱是歌唱技术的基础 , 歌唱者要 又不 能过 头。 ( 作者单位 : 河 南省 禹 州市 第 二 高级 中 学 ) 掌握持久 的、 均匀的和优美 的长音发生技巧 , 就必须
声乐教学法之我见
![声乐教学法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648fd2d6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f6.png)
声乐教学法之我见声乐教学法是指在声乐教学中采用的一系列方法和手段,用以提高学生声乐表现技巧和发展声乐艺术才能的教学手段。
声乐教学法不仅包括针对嗓音发声和歌唱技巧的训练,还包括对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表达能力的培养。
由于声乐是一项综合性的艺术学科,声乐教学法需要综合运用声乐技巧、音乐理论和音乐表达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探讨声乐教学法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我对声乐教学法的见解。
声乐教学法应该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和发展。
每个学生的声乐水平、音色特点、音域范围、音乐理论基础和音乐表达能力都是不同的,因此声乐教学法必须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诊断和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声乐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的培养。
对于音域较窄的学生,要注重扩展其音域范围,对于音色特点鲜明的学生,要注重培养其音色的表现能力。
只有通过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才能制定出更加科学和有效的声乐教学方案。
声乐教学法应该注重整体素质的培养。
声乐教学不能仅仅局限在声乐技巧的训练上,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音乐综合素质。
声乐教学中,只有掌握了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表达技巧,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技艺与表演的统一。
声乐教学法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论素养,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只有通过全面的音乐素质培养,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在歌唱时技巧得心应手,表演更加真挚动人。
声乐教学法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声乐技巧和音乐理论的训练,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
在学生进行歌曲演唱训练时,要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注重表演细节的处理和音乐表达的个性化,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
只有通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在声乐表演中的艺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声乐教学法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声乐教学法之我见
![声乐教学法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54512de9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e0.png)
声乐教学法之我见声乐教学法是一门艺术和技术的交织,要将声乐教学法运用之妙,必先明其基本。
我的理解是,声乐教学法应该分为三个阶段:入门阶段、基础阶段、高级阶段。
以下从我的实践经验,详细阐述这三个阶段的声乐教学法。
入门阶段,应该尽可能地放松学生,造成轻松和舒适的氛围。
我会通过一些小游戏或音乐绕口令来检测学生的音乐天赋和文化基础,看看他们是否有志于发展声乐技能。
这里需要注意,对不同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比如那些天赋较弱的学生更需要放松法,以避免他们对声乐教学失去兴趣。
接着,在入门阶段,我会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声乐知识。
需要注意的是,声乐教学法都应该以“为人师表”为基本原则,即在教学中要随时随地做一个角色模型,让学生在学习声乐的同时能够养成良好的态度。
在教学中,我会关注学生的口腔肌肉和呼吸姿势,以此来矫正学生的唱歌姿势,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地发声。
口腔和呼吸姿势是悄无声息的,需要我们通过一些反复的练习和演唱,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基础阶段是声乐教学的重点阶段,也是声乐教学法的核心。
在这个阶段,我会教给学生更多的声乐知识,包括发音、口型、喉咙的运用、音高和节奏等等。
同时,我会教学生范围更广的歌曲,让他们将所学到的知识融入到唱歌中。
还要注意,教学过程中必须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着重育人,让学生在慢慢领悟中体会音乐的美妙以及对音乐的理解。
在声乐教学中,完美的音质是一个永远不变的目标,我会不断鼓励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音色和技巧。
在基础阶段,我还会教导学生如何饱含情感地唱歌,让他们能够自信自爱,庄重大方地表现自己。
高级阶段是声乐教学法的终极阶段,也是声乐爱好者可以达到的顶点。
在这个阶段,我会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声乐艺术的高端技能,并为他们提供更大的发挥场所。
教学目的依旧是培养学生的声乐艺术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分析歌曲的内容情况,教学生如何更好的体现关键词和情感,更好的传达歌曲的意境。
我会帮助学生进一步发掘自己潜在的才华,并引导他们在音乐的世界里走得更远。
声乐教学法之我见
![声乐教学法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b1ad9b3b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67.png)
声乐教学法之我见声乐教学是指教授学生如何正确运用声音发声,发展和提高他们的声乐技巧的过程。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需要借助一系列教学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使他们能够展示出优美的歌唱声音。
以下是我对声乐教学法的一些见解。
对于初学者来说,建立正确的呼吸技巧非常重要。
正确的呼吸是声乐发声的基础,能够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姿势和支撑力量,从而更好地控制声音。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练习鼓胀腹部的方式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
对于声音的共鸣和放大,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正确地使用发声腔位来帮助他们实现。
发声腔位是指声音在喉部、口腔和鼻腔中的共鸣位置。
教师可以通过教授学生正确的喉位、开放口腔和正确发音等方法来帮助学生发展和提高他们的声音共鸣和放大能力。
培养正确的发声技巧也需要学生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发声练习和唱歌技巧。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基本的发声练习,如半音阶练习、滑音练习等来帮助学生锻炼和提高他们的声乐技巧。
教师还可以通过教授学生正确的发声姿势、发声姿势和喉部放松等方法来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
音乐表情和演唱技巧也是声乐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和表达音乐的情感,通过适当的音乐表情和演唱技巧来丰富他们的歌唱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尝试不同的音乐风格、理解歌词意境、演唱练习等方式来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和演唱技巧。
了解和学习不同的声乐风格和曲种也是声乐教学的重要内容。
不同的声乐风格和曲种有不同的唱法和要求,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和解释各种不同的声乐风格和曲种,并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相应的唱法和演唱要求。
幼师专业声乐教改之我见
![幼师专业声乐教改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e9616a6b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2e.png)
幼师专业声乐教改之我见作为幼儿园的一名幼师,我对幼儿教育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对声乐教育有着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声乐教育在幼儿园中的重要性,并进行了一些相关的改革探索。
我认为幼儿园的声乐教育应该是全面发展的,包括音乐欣赏、音乐表演和音乐创造三个方面。
在音乐欣赏方面,我会挑选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让幼儿通过听音乐来培养自己的音乐审美能力。
在音乐表演方面,我会组织一些小型的歌唱比赛或音乐剧表演,让幼儿能够展示自己的才艺和自信心。
在音乐创造方面,我会引导幼儿进行创作活动,例如编写歌曲歌词、自己设计一段音乐等,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幼儿园的声乐教育应该是趣味性的。
幼儿在幼儿园的时间是充满乐趣和玩耍的,如果教育内容枯燥乏味,就会让幼儿失去兴趣。
我会通过游戏、歌曲、舞蹈等形式来教授声乐知识,让幼儿在玩耍中学习。
我会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来模仿动物的叫声,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声音的基本发音方式。
我也会选取一些有趣的儿歌和童谣,让幼儿在欢快的音乐中快乐地学习。
幼儿园的声乐教育应该是个性化的。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兴趣,不能把他们一概而论。
我会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特长设计个性化的教学内容。
对于那些对唱歌特别感兴趣的幼儿,我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来展示他们的才华,鼓励他们参加一些歌唱比赛或演出活动。
对于那些对乐器感兴趣的幼儿,我会组织一些乐器演奏活动,让他们有机会亲自尝试演奏。
幼儿园的声乐教育应该是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
幼儿园只是幼儿教育的一部分,家庭教育也是不可忽视的。
我会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声乐教育。
我会组织一些家长参与的声乐活动,让家长能够与幼儿一起参与音乐欣赏、音乐表演等活动,增加家长对幼儿声乐教育的重视。
幼师专业声乐教改需要注重全面发展、趣味性、个性化和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幼儿园的声乐教育,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乐教学之我见
作者:李希宁
来源:《新课程·教育学术》2009年第13期
关键词:听觉能力范唱授课教学规律
歌唱以它的无穷魅力与抽象性使得声乐教学充满了神秘的气息。
声乐教学不像器乐教学那样直观,学生只能通过聆听教师的范唱和从教师的教学语言中去理解发声的原理和琢磨歌唱的技法,去领会音乐作品的内涵,创造美好的声乐艺术形象。
作为一名声乐教师,对如何促进声乐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的提高结合教学实践谈点自己的体会。
一、掌握科学的声乐训练方法,具有良好的听觉能力,并不断探索积累,提高教学水平
首先,声乐教师要有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掌握正确的唱法。
只有老师明白了,学生才可能明白。
我们知道,器乐所用的乐器是“身外之物”,而声乐所用的乐器是我们的身体,每一次歌唱都是由声带、喉部、口腔、鼻窦、肺部、横膈膜等众多器官的共同协作来完成的,离开这些物质基础是谈不上歌唱的。
只有熟悉这些器官的各种机能,懂得这些器官才能更好地协作,才能结合科学的训练方法进行教学。
其次,要有个好耳朵。
声乐这门艺术主要通过听觉来进行,对声乐中的绝大多数问题只能说一个梗概和一般原则,更具体的就要靠听觉去把关了。
声乐教师必须借助敏锐和有经验的听觉去准确地判断学生发声和演唱时的音准、节奏、音质、音色、共鸣、气息、读字等情况,并及时对学生的发声和演唱做出调整。
二、具有较强的舞台演唱能力和“对症下药”的能力,也要掌握生动活泼、富有针对性的授课方法与授课形式
声乐毕竟是门声音艺术、听觉艺术,任何科学理论的说教都不能替代活生生的优美的声音的启发与感染。
我们常听说有的人无师自通,通过聆听唱片而学会了歌唱。
其实,这也是有老师在教他,正是唱片中那些看不见的老师的演唱而启发诱导了他,使他模仿学会了唱歌。
所以,一个具有较高舞台演唱能力的声乐教师必定同时具有很好的范唱能力。
而好的范唱不仅是激发学生
兴趣最有力的手段,还能使教学更具魅力、更令人信服。
再者,学生通过聆听范唱,不仅可以直接模仿教师正确的歌唱方法,还可以体会教师对歌曲的理解和艺术表现,达到对作品的深层次的理解与认识。
在声乐教学中每位学生在声乐学习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歌唱发声技巧和歌唱艺术表现上的问题。
声乐教学实质上就是师生合作。
声乐教师好比医生,学生就像患者,教师用听觉去判断学生的歌唱发声,就相当于望闻问切和运用先进仪器检测设备为患者诊断出病因;及时发现并运用有效的训练手段解决学生的问题,则相当于对症下药。
通过实践教学,我总结出了一些解决发声问题的经验办法。
比如喉音:在发音时感觉喉音很重,紧迫、生硬、沉重、吃力,这样的声音容易使嗓子疲劳或嘶哑,影响自然的发音素质发展。
喉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失去气息支点,喉头肌肉过于紧张,舌根用力向下压或过于上提。
纠正方法是指导学生学习和运用胸腹式呼吸方法,找到气息支持点,加强气息控制能力练习发音,使声音集中靠前些,下颚和舌根自然放松,减少咽喉器官负担。
又比如常见的毛病鼻音:这种声音给人一种闭塞、晦暗的感觉,听起来令人不悦耳。
产生的原因是软腭和小舌放得太往下,大舌后部抬得高,使气流不能自然流畅地通过口腔流出,大部分气流进入鼻腔而产生重鼻音。
纠正方法是放松大舌根部,稍抬高软腭和提高小舌,使气流通畅,从口腔直冲硬腭便可避免和减少鼻音。
先要求有毛病的学生练习闭口哼唱各种母音练习,使共鸣位置尽量靠前些。
通过有针对性的这些练习,就可以顺利跨过一些技术障碍而达到演唱效果。
声乐教学从理论上有其相对固定的一套,学生的学习状况有共性表现的一面。
声乐教学不是死板的技术操作课,它是一门音乐课、艺术课,应让它更生动、活泼、灵活、富有针对性。
千篇一律、单一授课的方式是不会培养出好的学生的。
如果把声乐课分为个别课、小组课与大课三种形式,在个别课(一对一)当中,我们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嗓音特点、不同音乐素质与文化修养因材施教,从练习曲到歌曲的安排上都有各自不同的要求,从中强调每个学生的个性与特点;在小组课中,从共同练习发声到互相聆听,在一种群体参与的气氛中听辨自己的声音与别的同学的异同,从而更好地理解老师的讲解与要求。
在这种小组课中学生与老师可以互相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声乐大课中,主要是讲解一些声乐基本原理,使学生增强声乐理论修养,并通过对个别同学的现场指导,使聆听的学生加深印象,提高学生辨别声音好坏的能力。
当然,声乐教师也要从实际出发,为提高声乐教学质量努力。
三、遵循教学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所谓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而应是教师正确地、恰当地组织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智能活动去探索获得知识技能,并在探索获取中进一步发展智能的过程。
教学过程的本质决定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的主导作用则体现
在把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有效地组织起来,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一方面,声乐教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示之以范,培养学生歌唱的正确动机、浓厚的兴趣、真挚的情感、顽强的毅力,真正把学生吸引到歌唱中来,全身心地投入声乐学习。
另一方面,教师必须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选择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引导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或与同学结成学习伙伴,进行合作式的声乐学习,鼓励和指导学生在课堂内外探索式地进行声乐学习和研究,热情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学生的前途,当好他们的参谋。
教与学的关系就是教师帮助学生唱,而不是代替学生唱,教师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地去考虑他们的问题,要替学生考虑呼吸深浅、声音运用、理解作品、声乐处理等,学生怎么唱舒服就怎么办,有些感觉绝不能用教师自己的感觉和语言去让学生接受,要让学生自己有所体会后,用他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
对声乐教学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作为一名声乐教师,要注重个人素质的加强,除了纯技术性的熟练与提高之外,个人的艺术、文化、道德修养的提高以及阅历的丰富等等都对声乐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影响。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使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得到完善,提高学生的声乐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教育
2.中等学校音乐教学法
作者单位:河北省昌黎县汇文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