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3课《风筝的魅力》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 第十三课《风筝的魅力》教案03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 第十三课《风筝的魅力》教案03

《风筝的魅力》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让学生更了解我国风筝艺术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增进对祖国民间文化艺术的了解和热爱,感受美与科学融合的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欣赏,小组分析讨论及教师演示绘制一件风筝作品,进一步理解掌握民间艺术的造型美及色彩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用自己作品参与活动的快乐,感受中国古典传承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美好愿望。

知识拓展:风筝起源于战国时期。

公输般就是后人所说的七巧匠鲁班或“鲁班爷”。

他制作的“鹊”或“鸢”,其原材料是极薄的木片或竹片。

汉朝以后,由于纸的发明和应用,在制作风筝时,逐渐以纸代木。

称为“纸鸢”。

五代时,又在纸鸢上系竹哨,风吹竹哨,声如筝鸣故以后称“风筝。

唐宋时期,现属潍坊各地扎放风筝已很普遍。

明清时期,潍坊的风筝达到极盛。

每年清明节前后,风和日丽,家家户户扶老携幼,踏青登场,竞相把自己的得意之作送上蓝天。

清朝诗人郑板桥在《怀潍县》诗中说:“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生动地描写了清明佳节潍坊风筝的情景。

这种春意盎然的民间活动,既是相互观摩、评比的机会,又是呼吸早春空气、享受大自然的恩赐、锻炼身体的好时光。

潍坊风筝扎工精美,画工别致,造型新颖,构图合理。

它还吸收了木版年画的某些特点,博采京津画技之长,线条优美,色彩鲜明,善以夸张的手法,突出主题。

风格独特,栩栩如生。

最有代表性的大型龙头蜈蚣风筝,长达百余尺。

放飞时先将尾闻和身闻渐次放起,靠几十节“腰子”所产生的提升力将首部往高空。

腰子的连缀是按力学原理系结,系绳之间必须有严格的角度和距离。

“龙头蜈蚣”扶摇蓝天,气势千里,蔚为壮观。

赢得国内外的普遍赞誉。

自1984年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以后。

每年的四月中旬都被要举办一年一届的国际风筝盛会,1988年,第五届国际风筝会将潍坊定为“世界风筝都。

现在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九届风筝会,每年都要吸引来自世界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3课 风筝的魅力》教案3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3课 风筝的魅力》教案3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3课风筝的魅力》教案3一. 教材分析《第13课风筝的魅力》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风筝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风筝制作的兴趣和热爱民间艺术的感情。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风筝的历史、种类和制作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风筝有一定的了解,部分学生放过风筝,但对风筝的制作和设计较少接触。

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具备一定的绘画和手工制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历史、种类和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风筝的兴趣和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风筝的制作方法。

2.风筝设计的创新。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和学生自主探究教学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风筝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风筝制作材料(纸张、竹签、线等)。

3.划分教学区域,设置展示平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各种风筝,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激发学生对风筝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风筝的历史、种类和制作方法,讲解风筝的结构和制作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根据讲解的内容,动手制作风筝。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制作完成的风筝,互相评价,教师点评,总结制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风筝设计中融入个人特色和创新元素,提高学生的审美和创新能力。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风筝制作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7.家庭作业(5分钟)制作一个具有个人特色的风筝,下节课进行展示。

8.板书(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板书,方便学生复习和巩固。

教学过程各环节时间分配:导入5分钟,呈现10分钟,操练10分钟,巩固10分钟,拓展5分钟,小结5分钟,家庭作业5分钟,板书5分钟。

总计50分钟。

教学情境和教学活动分析:一、教学情境在本节课中,我创设了一个充满趣味的教学情境,通过展示各种风筝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一个丰富多彩的风筝世界。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3课 风筝的魅力》教学设计7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3课 风筝的魅力》教学设计7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3课风筝的魅力》教学设计7一. 教材分析《第13课风筝的魅力》是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以风筝为主题,让学生通过学习风筝的历史、种类、制作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风筝的起源、发展,各种类型风筝的图片,以及制作风筝的步骤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风筝的魅力,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风筝有一定的了解,部分学生在生活中放过风筝,对风筝有一定的兴趣。

但他们对风筝的历史、种类和制作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风筝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历史、种类和制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风筝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风筝的种类、制作方法以及如何在风筝上进行绘画装饰。

2.针对这一重难点,教师需要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风筝的制作技巧。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风筝的历史、种类、制作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2.示范法:展示制作风筝的步骤,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欣赏法:学生欣赏优秀风筝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制作风筝的心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风筝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风筝制作的材料和工具,如纸张、彩笔、剪刀等。

3.提前布置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风筝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风筝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风筝的历史、种类和制作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对风筝有更深入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制作风筝的步骤,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风筝。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制作风筝的心得,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3课 风筝的魅力》教案2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3课 风筝的魅力》教案2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3课风筝的魅力》教案2一. 教材分析《第13课风筝的魅力》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风筝的起源、发展以及不同地域的风筝特色,通过学习风筝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风格各异的风筝图案,以及详细的制作步骤,方便学生参考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手工制作都有一定的兴趣。

他们对手工制作充满热情,喜欢亲自动手操作。

但部分学生对风筝的知识了解较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风筝文化背景的介绍。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风筝的起源、发展以及不同地域的风筝特色。

2.培养学生掌握风筝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3.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风筝的起源、发展以及不同地域的风筝特色,掌握风筝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制作风筝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形成独特的风筝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风筝的起源、发展以及不同地域的风筝特色。

2.示范法:展示风筝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3.探究法:引导学生探讨风筝制作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互动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分享制作心得,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材、风筝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风筝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彩纸、剪刀、胶水、彩笔等。

3.布置教室,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各种风格各异的风筝,引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风筝的起源、发展以及不同地域的风筝特色,为学生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风筝制作过程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风筝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同时,教师讲解风筝制作的注意事项,如如何折叠纸张、如何剪裁图案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制作步骤,动手制作风筝。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风筝的魅力优质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风筝的魅力优质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风筝的魅力优质教案第13课风筝的魅力学习领域设计应用课时建议 2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风筝的相关知识,如中国传统风筝的种类、结构特征和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

二、教学准备教师:竹条、风筝纸、风筝图例、课件、胶带、棉绳、风筝线板。

学生:竹条、风筝纸、胶带、棉绳、风筝线板、飘带。

三、重点难点重点:了解风筝的结构特征和制作方法,运用传统材料制作一件板式菱形风筝。

难点:1、板式菱形风筝中骨架的左右对称和重心问题。

2、板式菱形风筝中十字形骨架缠绕。

3,板式菱形风筝面与风筝骨架的粘合。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课前老师请大家,通过查找资料,预习了关于风筝的知识。

现在,老师用抢答的方式检验大家预习的成果,请看题:(1)、风筝起源于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的哲学家墨翟制造的。

(2)、风筝又名纸鸢、纸鹞等,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3)、中国最大的风筝制造地在山东潍坊,被称为“世界风筝之都”。

总结:每年山东潍坊都会举办盛大的风筝节。

下面就请大家一起来欣赏这些形态各异的风筝。

根据地域和制作风格的差异,风筝在不同的城市呈现出不同的地方特色。

最有特色的主要有北京、天津、南通、潍坊。

(二)、授新现在,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风筝的知识。

中国传统风筝的种类一般有哪些?硬翅、软翅、板式、串式、桶式(立体)等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些不同种类的风筝。

(1)、硬翅风筝硬翅风筝是用上下两根竹条做成翅膀的骨架,两侧边缘高,中间略凹,翅的端部向后倾,使风从两翅的端部逸出,平着看去,像个元宝形。

所以有的人叫它“元宝翅风筝”或“扎燕风筝”(2)、软翅风筝它的翅膀由一根主翅条构成,翅膀的下半部是软性的,没有主条依附。

它的主体骨架多数做成浮雕式,这类风筝可以表现的主题范围很广,种类较多,题材有禽鸟、昆虫。

(3)、板式风筝就是人们常说的平面形风筝,它的形状和结构简单,风筝的四边用竹条支撑。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风筝的魅力优质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风筝的魅力优质教案

第13课风筝的魅力学习领域设计应用课时建议 2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风筝的相关知识,如中国传统风筝的种类、结构特征和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

二、教学准备教师:竹条、风筝纸、风筝图例、课件、胶带、棉绳、风筝线板。

学生:竹条、风筝纸、胶带、棉绳、风筝线板、飘带。

三、重点难点重点:了解风筝的结构特征和制作方法,运用传统材料制作一件板式菱形风筝。

难点:1、板式菱形风筝中骨架的左右对称和重心问题。

2、板式菱形风筝中十字形骨架缠绕。

3,板式菱形风筝面与风筝骨架的粘合。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课前老师请大家,通过查找资料,预习了关于风筝的知识。

现在,老师用抢答的方式检验大家预习的成果,请看题:(1)、风筝起源于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的哲学家墨翟制造的。

(2)、风筝又名纸鸢、纸鹞等,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3)、中国最大的风筝制造地在山东潍坊,被称为“世界风筝之都”。

总结:每年山东潍坊都会举办盛大的风筝节。

下面就请大家一起来欣赏这些形态各异的风筝。

根据地域和制作风格的差异,风筝在不同的城市呈现出不同的地方特色。

最有特色的主要有北京、天津、南通、潍坊。

(二)、授新现在,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风筝的知识。

中国传统风筝的种类一般有哪些?硬翅、软翅、板式、串式、桶式(立体)等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些不同种类的风筝。

(1)、硬翅风筝硬翅风筝是用上下两根竹条做成翅膀的骨架,两侧边缘高,中间略凹,翅的端部向后倾,使风从两翅的端部逸出,平着看去,像个元宝形。

所以有的人叫它“元宝翅风筝”或“扎燕风筝”(2)、软翅风筝它的翅膀由一根主翅条构成,翅膀的下半部是软性的,没有主条依附。

它的主体骨架多数做成浮雕式,这类风筝可以表现的主题范围很广,种类较多,题材有禽鸟、昆虫。

(3)、板式风筝就是人们常说的平面形风筝,它的形状和结构简单,风筝的四边用竹条支撑。

小学美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3课《风筝的魅力》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小学美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3课《风筝的魅力》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小学美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3课《风筝的魅力》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小学美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3课《风筝的魅力》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更了解我国风筝艺术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欣赏,小组分析讨论及教师演示绘制一件风筝作品,进一步理解掌握民间艺术的造型美及色彩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体验用自己作品参与活动的快乐。

2学情分析本课学习主体为小学五年级孩子,这一年龄段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对美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表达趋向。

因此课前布置了学生独立进行课前预习有关风筝知识的任务。

《风筝的魅力》一课的设计,将这一年龄段孩子的思维从现实生活之中常见的玩具风筝引导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体会艺术与身边的事物紧密的联系。

3重点难点1、学生学会从身边事物出发认识风筝文化,了解风筝的来历、作用,制作。

2、风筝工艺的掌握和实践。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风筝。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一)导入新课古诗导入:师:“今天上课前我们先来复习一首古诗《村居》。

这是我们一年级学过的一首古诗。

在这首诗里有个词‘纸鸢’老师不太明白。

哪位同学能给老师说说?生: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风筝的历史距今有多少年了吗?风筝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你们看!一位叫墨子的老先生正在制作一只木鸟,墨子花了。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风筝的魅力优质教案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风筝的魅力优质教案

第13课风筝地魅力学习领域设计应用课时建议 2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风筝地相关知识,如中国传统风筝地种类、结构特征和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地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地审美素养,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地热爱。

二、教学准备教师:竹条、风筝纸、风筝图例、课件、胶带、棉绳、风筝线板。

学生:竹条、风筝纸、胶带、棉绳、风筝线板、飘带。

三、重点难点重点:了解风筝地结构特征和制作方法,运用传统材料制作一件板式菱形风筝。

难点:1、板式菱形风筝中骨架地左右对称和重心问题。

2、板式菱形风筝中十字形骨架缠绕。

3,板式菱形风筝面与风筝骨架地粘合。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课前老师请大家,通过查找资料,预习了关于风筝地知识。

现在,老师用抢答地方式检验大家预习地成果,请看题:(1)、风筝起源于中国,最早地风筝是由古代地哲学家墨翟制造地。

(2)、风筝又名纸鸢、纸鹞等,至今已有2000多年地历史。

(3)、中国最大地风筝制造地在山东潍坊,被称为“世界风筝之都”。

总结:每年山东潍坊都会举办盛大地风筝节。

下面就请大家一起来欣赏这些形态各异地风筝。

根据地域和制作风格地差异,风筝在不同地城市呈现出不同地地方特色。

最有特色地主要有北京、天津、南通、潍坊。

(二)、授新现在,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风筝地知识。

中国传统风筝地种类一般有哪些?硬翅、软翅、板式、串式、桶式(立体)等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些不同种类地风筝。

(1)、硬翅风筝硬翅风筝是用上下两根竹条做成翅膀地骨架,两侧边缘高,中间略凹,翅地端部向后倾,使风从两翅地端部逸出,平着看去,像个元宝形。

所以有地人叫它“元宝翅风筝”或“扎燕风筝”(2)、软翅风筝它地翅膀由一根主翅条构成,翅膀地下半部是软性地,没有主条依附。

它地主体骨架多数做成浮雕式,这类风筝可以表现地主题范围很广,种类较多,题材有禽鸟、昆虫。

(3)、板式风筝就是人们常说地平面形风筝,它地形状和结构简单,风筝地四边用竹条支撑。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3课 风筝的魅力》 人教 版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3课 风筝的魅力》    人教 版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3课风筝的魅力》人教版教学内容《风筝的魅力》是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的内容,本课以风筝为主题,旨在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制作简单的风筝。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学会欣赏风筝的美。

教学难点1. 风筝的制作方法,特别是风筝的平衡和稳定性问题。

2. 风筝的绘画和装饰,如何使风筝既美观又具有个性化。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风筝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学具:风筝制作材料,如竹条、纸张、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风筝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风筝的制作方法,特别是风筝的平衡和稳定性问题。

3. 示范:示范风筝的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制作步骤。

4. 实践: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风筝,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鼓励。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风筝的制作技巧和审美要点。

板书设计1. 《风筝的魅力》2. 副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3. 内容:风筝的历史、文化背景、制作方法、审美要点等。

作业设计1. 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风筝,要求风筝既美观又具有个性化。

2. 写一篇关于风筝的短文,内容包括风筝的历史、文化背景、制作过程等。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展示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风筝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制作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指导和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制作出满意的风筝。

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欣赏风筝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难点”部分,尤其是风筝的平衡和稳定性问题,以及风筝的绘画和装饰。

教学难点详解风筝的平衡和稳定性问题风筝的平衡和稳定性是制作风筝时的关键因素,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这一技术要点可能会有一定难度。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3课 风筝的魅力》教学设计4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3课 风筝的魅力》教学设计4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3课风筝的魅力》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第13课风筝的魅力》是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风筝的起源、发展以及不同地域的风筝特色,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绘画基础,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风筝的历史和制作工艺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风筝的文化内涵,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风筝的起源、发展以及不同地域的风筝特色。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独立制作风筝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风筝的历史文化、制作工艺以及设计创新。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风筝的历史、文化以及制作方法。

2.示范法:教师示范风筝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分享制作心得。

4.小组合作:分组制作风筝,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

2.风筝制作材料(纸张、竹签、线等)。

3.参考资料(风筝图片、视频等)。

4.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种风筝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风筝的美学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风筝的起源、发展以及不同地域的风筝特色,让学生了解风筝的文化内涵。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风筝制作过程,边讲解边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方法。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制作风筝,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拓展(10分钟)学生相互交流制作心得,分享优秀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风筝的文化价值和制作技巧。

7.家庭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课后完成一幅风筝作品,并撰写制作心得。

8.板书(5分钟)绘制风筝制作流程图,方便学生课后复习。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下册13《风筝的魅力》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下册13《风筝的魅力》教学设计
-分主题明确,直接关联教学内容。
2.主要内容:
-风筝历史与文化
-演变过程
-民间艺术价值
-风筝种类与结构
-不同类型的风筝
-结构特点与比例
-制作技巧与步骤
-设计与选材
-扎制与装饰
3.重点难点:
-制作步骤图解
-结构比例标注
-装饰技巧提示
4.板书结构:
-采用层级式布局,清晰展示教学内容层级关系。
-使用不同颜色粉笔区分重点、难点和普通内容,便于学生识别。
技能训练:
总结归纳:
在新课呈现结束后,对风筝制作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风筝制作知识的掌握情况。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在此之前,学生已掌握了民间美术的基本知识,对各类民间艺术形式有一定了解。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带领学生深入探讨风筝这一民间艺术形式,结合学生之前所学的色彩、线条、图案等基础知识,使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风筝的魅力,提高动手能力与审美素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风筝制作中,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风筝作品。
-《风筝的制作与飞行原理》科普文章,深入解析风筝的飞行原理和科学奥秘。
-《民间美术与风筝文化》论文,探讨民间美术在风筝制作中的应用和风筝在民间文化中的地位。
2.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鼓励学生参观当地的风筝展览或民间艺术馆,实地了解风筝的制作过程和文化内涵。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3课 风筝的魅力》教学设计1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3课 风筝的魅力》教学设计1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3课风筝的魅力》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13课风筝的魅力》是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风筝的基本知识,学会用彩纸、绳子等材料制作风筝,并能在户外放飞。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介绍了风筝的起源、种类、制作方法和放飞技巧。

此外,教材还提供了生动有趣的风筝故事和诗歌,激发学生对风筝的兴趣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对绘画、手工制作等有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风筝的了解不多,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学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风筝的文化内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学生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动手能力差异,教师要关注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风筝的起源、种类、制作方法和放飞技巧。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风筝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创新精神。

3.引导学生感受风筝的魅力,培养他们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4.提高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风筝的制作方法和放飞技巧。

2.难点:风筝造型的创意设计,风筝线的控制。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风筝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方法。

2.示范法:演示风筝的制作过程。

3.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风筝。

4.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风筝制作和放飞任务。

5.情境教学法: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材、风筝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风筝制作材料(彩纸、绳子、剪刀、胶水等)。

3.准备户外放飞场地。

4.准备教学课件和板书设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各种风筝,引导学生了解风筝的起源和魅力。

提问:你们听说过风筝吗?谁来说说对风筝的了解?2.呈现(10分钟)讲解风筝的种类、制作方法和放飞技巧。

通过示范,展示风筝的制作过程。

提问:你们知道风筝有哪些种类吗?如何制作风筝?怎样放飞风筝?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动手制作风筝。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3课风筝的魅力-人教版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3课风筝的魅力-人教版
5.风筝放飞原理及安全知识介绍。
二、核心素养目标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3课风筝的魅力-人教版》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
1.增强对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尊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通过合作制作风筝,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风筝制作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克服困难;
(2)掌握风筝的基本结构:学生能明确风筝的各个部分名称及其作用,如筝面、筝骨、筝线等。
举例:讲解筝面的设计对风筝飞行的影响,以及筝骨的稳定性作用。
(3)学习制作简单风筝的步骤和技巧:学生能掌握制作风筝的基本步骤,如设计图样、剪裁、粘贴、绑线等。
举例:教授如何绘制对称的图样,如何正确粘贴筝面和绑线。
(4)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风筝作品:鼓励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挥创意,融入个人喜好,创作出独特的风筝。
5.强化学生安全意识,使学生在放飞风筝过程中,能够遵守规则,确保安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3课风筝的魅力-人教版》
1.教学重点
(1)了解风筝的历史与文化:学生能了解风筝的起源、发展以及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认识不同种类的风筝及其特点。
举例:介绍风筝起源于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如唐代的风筝叫做“纸鸢”等。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风筝的历史与文化、基本结构、制作技巧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风筝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风筝的魅力。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 第13课《风筝的魅力》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1 人教版

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 第13课《风筝的魅力》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1 人教版

风筝的起源
风筝最初出现与军事密不可分,古 人利用风筝进行测距、传讯、侦察。传 说公元202年,汉王刘邦率大军进攻楚霸 王项羽,在垓下把楚军重重包围,韩信 为了瓦解项羽部下的军心,在风筝上系 上小竹笛,夜晚放飞到楚营上空,竹笛 迎风作响,汉军配合笛声高唱楚歌,项 羽士兵听到熟悉的旋律,思乡之情顿起, 士气低落,终不敌汉军而败。
风筝与民俗
风筝的文化内涵在于“有图必有意,有意必 吉祥”,也就是说中国风筝除了外型美以外,它 还有不同的寓意。
在民间,风筝是吉祥物,它的发展与各地民
间习俗联系在一起,其题材丰富多彩,造型夸张,
绘制精细,并充满着美好的理想与寄托。
风筝与民俗
纯 洁 的 爱 情
充满着美好的理想与寄托
风筝与民俗
取材于民间 传说:八仙 过海
思考:一只完整的风筝由哪几 以画哪些图案?
几种简单的风筝骨架图
蝌蚪风筝
王字风筝
八卦风筝
蝌蚪风筝
王字风筝
八卦风筝

b. 贴桃花纸时要略大于架子,胶水 不能粘得太多,不然纸会破的。 a.上线很关键(要用棉线扎牢固) 风筝的架子要左右对称。
c.添加尾巴使风筝更加 漂亮的同时,也能使风 筝飞行更加平衡。
鸢飞蝶舞喜翩翩,远近随心一线牵。 如此时光如此地,春风送你上青天。
种类
蝶 恋 花
鸳 鸯 戏 水
鲤 鱼
彩 蝶
运动风筝,也称做竞技风筝或操 纵风筝。起源于欧美,1992年左右传 入中国,它是用两条拉线控制风筝, 双手操控,左旋、右旋、升降等各种 特技动作全靠手腕和手臂的技巧来完 成。飞行时速最高可达150公里/ 小时,有驾驭风的感受,尤其是在急 剧爬升和俯冲时,会发出飞机引擎般 的声音,更刺激!按功能分,还有竞 技型、芭蕾型、翻浪型、多向型等各 种运动风筝。

13. 风筝的魅力(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

13. 风筝的魅力(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

13. 风筝的魅力(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筝的起源、发展历史和风筝艺术的基本特征。

2. 培养学生对风筝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掌握风筝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民间艺术,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风筝的起源与发展2. 风筝艺术的基本特征3. 风筝的制作方法4. 风筝的放飞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风筝的制作方法、放飞技巧。

2. 教学难点:风筝艺术的基本特征、风筝的放飞技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展示风筝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风筝的特点。

1.2 学生分享自己对风筝的了解。

2. 讲授新课2.1 教师讲解风筝的起源与发展,引导学生了解风筝的历史。

2.2 教师分析风筝艺术的基本特征,如造型、图案、色彩等。

2.3 教师示范风筝的制作方法,并讲解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4 教师讲解风筝的放飞技巧,如选择放飞场地、判断风向等。

3. 实践操作3.1 学生分组,每组按照教师示范的方法制作风筝。

3.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3 学生完成风筝制作后,进行放飞练习。

4. 展示与评价4.1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风筝,互相评价。

4.2 教师对学生的风筝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5. 总结与拓展5.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风筝艺术的魅力。

5.2 学生分享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

5.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制作风筝,并在适当的场合放飞。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展示与评价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风筝的起源、发展历史和风筝艺术的基本特征,掌握了风筝的制作方法和放飞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审美情趣,同时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如引入风筝比赛、风筝节等相关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风筝文化。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3课风筝的魅力》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3课风筝的魅力》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3课风筝的魅力》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13课风筝的魅力》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风筝的起源、发展以及不同地域的风筝特色,同时引导学生学习风筝的制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风筝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对风筝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可能对风筝的制作技巧和设计理念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审美品位和手工制作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风筝的起源、发展以及不同地域的风筝特色,学会风筝的基本制作技巧,能独立制作一个具有创意的风筝。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风筝的起源、发展以及不同地域的风筝特色,学会风筝的基本制作技巧。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具有创意的风筝。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观察分析、实践操作、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互动。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风筝的魅力和制作技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精美的风筝图片,引发学生对风筝的兴趣,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风筝的起源、发展以及不同地域的风筝特色。

3.课堂讲解:教师讲解风筝的制作技巧,包括风筝的结构、材质、绘画等环节。

4.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风筝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创意展示: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风筝,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6.总结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课堂所学内容。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3课 风筝的魅力》教学设计5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3课 风筝的魅力》教学设计5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3课风筝的魅力》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第13课风筝的魅力》是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风筝的制作方法和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风筝的历史和文化,以及风筝在民间艺术中的地位。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手工制作能力,对于生活中的事物有一定的认知和观察力。

但是,对于风筝的制作和绘画技巧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个体差异,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历史和文化,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掌握风筝的制作方法和绘画技巧,提高他们的创造力。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风筝的制作方法和绘画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风筝。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风筝的历史和文化,引导学生了解风筝在民间艺术中的地位。

2.示范法:演示风筝的制作方法和绘画技巧,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

3.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和绘画风筝,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4.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风筝的制作材料和绘画工具,提前制作好一些风筝样品,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学生准备:带好绘画工具和制作材料,提前了解风筝的相关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风筝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风筝的历史和文化,激发他们对风筝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风筝的制作方法和绘画技巧,通过示范和讲解,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开始动手制作和绘画风筝。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3课风筝的魅力》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3课风筝的魅力》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3课风筝的魅力》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3课风筝的魅力》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风筝的制作方法和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内容包括风筝的历史、种类、制作材料和步骤等,同时配以丰富的图片和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和手工制作基础,对风筝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风筝的制作细节和绘画技巧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来掌握。

此外,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各不相同,教师应因材施教,鼓励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历史和种类,掌握风筝的制作方法和绘画技巧。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相互欣赏的意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风筝的历史、种类和制作方法,掌握风筝的制作和绘画技巧。

2.教学难点:风筝制作细节的处理和绘画技巧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风筝的历史、种类和制作方法。

2.示范法:展示风筝制作和绘画的示范。

3.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和绘画风筝。

4.欣赏法:欣赏优秀风筝作品,提升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风筝制作材料、绘画工具、优秀风筝作品图片等。

2.学生准备:携带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风筝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风筝的美感,激发学生对风筝制作的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风筝的历史和种类吗?你们最喜欢的风筝是什么样子?”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风筝的历史、种类和制作方法,同时展示制作风筝的示范。

讲解制作风筝的步骤:选择材料、剪裁、绑线、绘画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讲解的步骤,开始制作风筝。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完成风筝制作后,教师学生相互欣赏、交流,让每个学生介绍自己的风筝作品,分享制作心得。

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3课《风筝的魔力》优秀教案范文

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3课《风筝的魔力》优秀教案范文

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3课《风筝的魔力》优秀教案范文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3课《风筝的魔力》优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风筝的学问,如中国传统风筝的种类,结构特征和制作方法。

2、培育学生收集信息的实力、动手实力和实践实力。

3、培育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酷爱。

二、教学打算师:竹条、风筝纸、风筝图例、课件、双面胶、棉线、风筝线板。

生:竹条、风筝纸、双面胶、棉棒、风筝线板、飘带。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风筝的结构特征和制作方法,运用传统材料制作一件板式菱形风筝。

难点:板式菱形风筝中骨架的左右对称和中心问题;风筝中十字形骨架的缠绕;风筝面与风筝骨架的粘合。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抢答题形式引入课题:课件出示(1)风筝起源于(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的哲学家()制造的。

2、风筝又名(),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3、导入课题:风筝的魅力(二)新授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最大的风筝制造地在哪吗?(山东潍坊)山东潍坊被称为世界风筝之都。

在那里,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风筝节,依据地域和制作风格差异,风筝在不同城市呈现出不同的地方特色。

现在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风筝的学问。

2、课件展示:观赏中国传统风筝不同种类的样式,并用结构红线图的方式将风筝的制作骨架体现出来,学生学习并了解差异。

师介绍风筝的种类及特征:(1)硬翅风筝(2)软翅风筝(3)板式风筝(4)串式风筝(5)桶形风筝等。

同学们这些不同种类的风筝,在结构上的一个共同点:它们的外形都是对称的。

师:风筝的骨架肯定是对称的,但风筝面的图案就不肯定是对称的,可以是不同的图案。

3、在此基础上,我们来学习如何制作一个板式菱形风筝。

首先,我们来了解中国传统风筝的制作技艺。

风筝的制作技艺概括起来只有四个字:扎、糊、绘、绑。

简称四艺,即扎骨架,糊纸面,绘花彩,绑风筝线。

(1)扎扎骨架扎骨架时,两根竹条呈十字摆放,横向竹条放在竖向竹条三分之一处,左右对称。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3课 风筝的魅力》教学设计3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3课 风筝的魅力》教学设计3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3课风筝的魅力》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第13课风筝的魅力》是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风筝的起源、发展以及各种类型的风筝,感受风筝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动手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风筝的基本制作方法,创作出具有个性的风筝作品。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风筝有一定的了解,部分学生放过风筝,对风筝有一定的感情。

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喜欢制作手工作品。

但部分学生对风筝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风筝的起源、发展以及各种类型的风筝,掌握风筝的基本制作方法,创作出具有个性的风筝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风筝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风筝的起源、发展以及各种类型的风筝,掌握风筝的基本制作方法。

2.难点:创作出具有个性的风筝作品,感受风筝的魅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风筝的起源、发展以及各种类型的风筝。

2.示范法:演示风筝的制作过程。

3.合作学习法:分组制作风筝,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欣赏法:学生欣赏优秀的风筝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各种类型的风筝图片,制作PPT;准备风筝制作材料(如纸张、竹签、线等)。

2.学生准备:带齐美术学习用具,如剪刀、胶水、画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类型的风筝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对风筝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风筝的起源、发展以及各种类型的风筝,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3.操练(15分钟)教师演示风筝的制作过程,边演示边讲解,引导学生掌握风筝的基本制作方法。

学生分组制作风筝,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3课《风筝的魅力》比赛获
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更了解我国风筝艺术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欣赏,小组分析讨论及教师演示绘制一件风筝作品,进一步理解掌握民间艺术的造型美及色彩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体验用自己作品参与活动的快乐。

2学情分析
本课学习主体为小学五年级孩子,这一年龄段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对美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表达趋向。

因此课前布置了学生独立进行课前预习有关风筝知识的任务。

《风筝的魅力》一课的设计,将这一年龄段孩子的思维从现实生活之中常见的玩具风筝引导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体会艺术与身边的事物紧密的联系。

3重点难点
1、学生学会从身边事物出发认识风筝文化,了解风筝的来历、作用,制作。

2、风筝工艺的掌握和实践。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风筝。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导入
(一)导入新课
古诗导入:
师:“今天上课前我们先来复习一首古诗《村居》。

这是我们一年级学过的一首古诗。

在这首诗里有个词‘纸鸢’老师不太明白。

哪位同学能给老师说说?
生: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风筝的历史距今有多少年了吗?风筝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你们看!一位叫墨子的老先生正在制作一只木鸟,墨子花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