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课文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课件
语文要素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以及路上那 些扫墓人的心情,渲染了一种悲愁、哀伤的氛围。
诗的后两句:一个“借问”,一个“遥指”,话不多, 动作也不多,却写得极富韵味,同时兼具人物情态。牧童俏 皮一指,以行动代替语言,用比言语回答还要明确的手势回 答了作者,抹去了诗人心中的阴云,使全诗的气氛豁然明快。
活动指导
一、确定要了解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 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等。
二、查找资料。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查找资料,查找资料时,可以询问长辈, 到图书馆查阅,也可以参观民俗展览馆,收集或制作民俗物品等。
九
异乡异客
月
九
现实
逢佳节
日 忆
倍思亲
孤寂之感
山
登高处
思乡之情
东 兄
想象
插茱萸
弟
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独在异乡的游子 逢佳节更加思念亲人,想象远在家乡登高的兄 弟也在思念自己,抒发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
传统节日传感情 本课三首古诗,介绍了我国三大传统节日——春节、 清明节、重阳节的节日习俗,展现了传统文化深厚的文 化内涵,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情感。读古诗,感受中国文 化的魅力,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当时的情景。在感叹诗 人高超的艺术、高尚的情怀之余,我们要好好地把祖国 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扬下去。
清明
雨纷纷 ——欲断魂 问酒家——杏花村
愁闷
振作
《清明》这首诗描写了清明时节诗人 孤身行路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失落 的情绪和对生活的希望。
九
月
九
日
忆
山唐
•
东 兄 弟
王 维
通过上节课的预习, 请你说说《九月九日 忆山东兄弟》一诗写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优质教学课件
我会写
佳节
jiā
结构:左右 音序:J 部首:亻 组词:佳作 渐入佳境 造句: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祝 愿全国小朋友快乐成长。
佳
书写指导:上边土字的中 竖要长,两个土字上边三 横都稍向上拉,最下横平 直有力。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 日情景?(核心问题) 重阳节。登高望远,遥想家乡兄弟们插了茱萸
也在思念自己的情景。
这是课后第2题哦!
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什么样的 情景?(串珠问题4)
年。 送来暖暖春意。
家家户户。 大年初一。
一年已尽。
【千门万户】
【日】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我会写
旧符
jiù
结构:左右 音序:J 部首:日 组词:破旧 喜新厌旧 造句:妈妈这件衣服已经 陈旧了。
旧
书写指导:一竖在左边、不要写错 位置,日字的横折起笔稍轻、转折 时要顿笔、竖要重、往稍左收。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朗读视频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理解词语
【清明】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请问。
【欲断魂】
【借问】
我国传统的扫墓节日,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这首诗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你们是怎么过这个节的?(串珠问题3)
写的是重阳节,外出的人登高望远思念家人,在远方想象家里的亲 人也在这一天登高望远,插上茱萸,在想念自己。我们这儿叫老人节, 给家里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过节,人们会逛庙会,为老人祈福。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九课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九课 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 弟部编版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3 课文内容
02 课文背景 04 课文赏析
05 知识点拓展
06 教学建议与注意事 项
07 作业与练习题设计
添加章节标题
课文背景
作者:王维
课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这首诗是王维在重阳 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深 深思念之情
反映了作者在异乡为客的孤独和 思乡之情
课文的出处及版本
出处:这首诗出自《九月九 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 人王维的作品
版本: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 文教材
课文内容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独自一人在他乡作客,每当碰到美好 的节日时,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就 会格外强烈。
诗句的解读及意思
九月九日是重阳,采菊东篱把酒尝: 九月九日是重阳节,采摘菊花在东 篱下饮酒。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遥想兄弟们正在登高望远,身上都 佩带着茱萸,却发现少了我一个人。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什么时 候能载着酒来,一起喝醉在重阳节。
诗的主题及表达的情感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意象:登高、插茱萸、遥知兄弟登高处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象征意义:传统节日、思念亲人、渴望团 圆 诗中的意象及象征意义 诗中的意象及象征意义
象征意义:孤独寂寞、思念亲人、渴望团 圆 诗中的意象及象征意义 诗中的意象及象征意义
象征意义:传统节日、思念亲人、渴望团 圆 诗中的意象及象征意义 诗中的意象及象征意义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9课《古诗三首》
古诗拓展
描写传统节日的名句。 春节: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苏轼《守岁》 元宵节: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清明节: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端午节: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其三)》 七夕: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林杰《乞巧》 中秋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9
古诗三首
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清明》。(重点)
3.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古诗中描写的节日情景。(重点) 4.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中国传统文 化的博大精深。(难点)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 (今属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改革家、 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少年时,他随父到南 北各地游历,了解民间疾苦。1070年,王安石被 任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同宰相,他不顾大 官僚地主的反对推行新法,后受到保守派的攻击, 被迫辞官,之后新法被废除。 王安石一生写了不少深刻反映人民疾苦和社会问 题的诗文,他常常运用散文的句法写诗,诗歌遒 劲清新,修辞凝练,对后来宋诗的发展有很大影 响。主要作品有《泊船瓜洲》《书湖阴先生壁》 《元日》等。元日》写于他拜相推行新政时。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 清明:我国传统节日,有扫墓、踏 青等习俗。 纷纷:多而杂乱。 欲断魂(hún):形容伤感极深, 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 借问:请问,询问。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的行 人个个落魄断魂。询问当地之人哪里可以买酒消 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元日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元日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我会写:符f(符号、相符、音符)欲y(食欲、欲望、欲罢不能)魂hn(灵魂、鬼魂、魂不守舍)借ji(借口、借书、借钱)酒jiǔ(白酒、红酒、米酒)何h(何时、何地、何苦)牧m(牧童、牧民、牧场)兄xiōng(兄弟、兄长、师兄)独d(单独、独自、独立)异y (异乡、异地、奇异)佳jiā(佳节、佳音、佳作)多音字:行hng(银行)xng(不行)少shǎo (少人)sho (少年)书写指导:酒左窄右宽,与洒区别开来。
欲左宽右窄,右边是欠。
魂、借、酒、何都是左窄右宽独部首是犭笔顺是:撇、弯勾、撇。
异上面是巳不是已,更不是己。
问题归纳:1、《元日》一诗写出了怎样的节日情景?表现了怎样的节日气氛?答:这首诗写出了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旧符(贴春联)的节日情景,表现了一种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2、《清明》一诗描绘了这个节日怎样的图画?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答: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活灵活现的雨中问路图,表现了作者哀伤的情感。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你们是怎么过这个节的?答:写的是重阳节,外出的人登高望远思念家人,在远方想象家里的亲人也在这一天登高望远,插上茱萸,在想念自己。
我们这儿叫老人节,给家里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过节,人们会逛庙会,为老人祈福。
4、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什么样的情景?答: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元宵节人们挂上各种灯笼,会猜灯谜,煮元宵吃;端午节人们会做镜糕、吃粽子、赛龙舟,门上插艾草、沙枣花等;中秋节一家团聚,烙月饼,看月亮课后习题答案:二、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元日》这首诗写的是春节。
写出了一片喜庆,人们放鞭炮、喝屠苏酒、贴新对联欢度春节的情景。
《清明》这首诗写的是清明节。
描写了清明节雨纷纷而下,人们吊唁亲人,伤心欲绝。
在外不能回家扫墓人想借酒浇愁,恰巧碰到牧童指点去杏花村的情景。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寓言两则课文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寓言两则课文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寓言两则》分别是《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店铺在此整理了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寓言两则》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寓言两则》课文-原文《亡羊补牢》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
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
原来羊圈(juàn)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kū)窿(long)钻进去,把那只羊叼(diāo)走了。
街坊劝(quàn)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南辕北辙》从前有一个人,坐着马车在大路上飞跑。
他的朋友看见了,叫住他问:“你上哪儿去呀!”他回答说:“到楚国去。
”朋友很奇怪,提醒他说:“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走呀?”他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
”朋友说:“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他说:“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朋友摇摇头,说:“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呀!”他说:“没关系,不怕时间久,我带的盘缠(chan)多。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
他的马越好,赶车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寓言两则》课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理解“盘缠”“把式”等词语。
2、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这两个寓言故事。
3、能懂得两则寓言所蕴涵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课前准备】1、教师:挂图,生字词卡片。
2、学生:收集寓言。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东西丢了你会怎么办?(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寓言《亡羊补牢》,看它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词语解释
三年级语文下册词语解释第一课长城与运河1.连绵起伏:连续不断,起伏不平。
2.曲折蜿蜒:迂回弯曲的意思。
3.不朽:永不磨灭。
4.谱写:创造。
第二课美丽的南沙群岛1.星罗棋布:形容数量多而且分布广。
2.浩瀚:水势广大的样子。
3.繁衍:繁殖衍生,逐渐增多。
4.蕴藏:积存。
(蓄积与深藏未露。
)5.蔚为壮观:形容盛大而壮丽的景象。
6.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7.碧波浩渺:形容大片水域的壮观景象。
8.魅力:吸引人的力量。
9.胜地:著名的景色宜人的地方。
第三课庐山云雾1.幽谷:幽静、深邃的山谷。
2.变幻无常:指事情经常变化,没有规律。
3.腾云驾雾:乘着云,驾着雾。
4.飘飘欲仙:指人的感受轻松爽快。
5.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6.流连忘返:留恋得忘记回去。
第四课第五课雪儿1.明媚:明丽妩媚。
2.艰难险阻: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危险与障碍。
3.千山万水: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4.喃喃:不停地小声说话。
第六课花瓣飘香1.惶恐:指惊恐、害怕的意思。
第七课菩萨兵1.尽心尽力;指费尽心力。
2.平平展展:形容平整舒展。
第八课李广射虎1.拈弓搭箭:一手握弓,一手把箭放在弦上,准备射出。
2.神勇无比:形容人非常勇猛。
3.影影绰绰:迷迷糊糊,不真切。
第九课少年王勃1.胸有成竹:比喻在做事情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2.文思如泉:写文章的思路像泉水一样汩汩流出。
3.笔走如飞:形容写字速度非常快。
4.千古传诵:从古至今传扬称颂。
第十课大作家的小老师1.文豪:杰出的大作家。
2.感触: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的思想感情。
3.意识:觉察;发现。
第十一课赶海1.赶海:在海水退潮时,到海滩上捡取鱼虾、贝壳等。
第十二课荷花1.花骨朵:花蕾,就就是将要开放的花。
第十三课古诗两首(略)第十四课应该感到自豪才对1.养料:泛指有营养的物质。
2.松散:结构或排列不紧密。
第十五课水上飞机1.究竟:A 结果;原委 B 到底第十六课跟踪台风的卫星1.谈笑风生:形容谈话谈到高兴而有风趣。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教案作者:李德国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15期课题:《亡羊补牢》(一课时)备课人:山东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马山子镇小学李德国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涵的道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体会寓意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出了差错应该及时想办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
”的道理。
学习寓言故事的表达特点6、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7、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什么?生:寓言两则师:大家知道什么叫寓言?生:通过一件事表达一件事。
师:应该说是,通过一件事表达一个道理,寓:寄托,言:道理。
你们都知道哪些寓言?生:滥竽充数……师:今天我们要学的寓言是——《亡羊补牢》。
板书:亡羊补牢二.范读,引导(应注意引导的方法,提问问题的设计至关重要)师:亡什么意思?牢什么意思?生:亡是死亡的意思。
师:是这样吗?大家拿出字典查“亡”的意思。
(学生查字典)生反馈生:失去的意思。
师:翻开书像周老师一样写在旁边。
(学生在书头批注)板书:失去师:写好翻开字典查“牢”。
生反馈生:养牲畜的圈。
师板书:养牲畜的圈(解说)“牢”的构字意义:宝盖头是表示房子,以前牛、羊住在一起,“牢”就是给牛羊住的地方。
师:也像老师一样写在旁边。
(学生在书头批注)师:生:有个人的羊被狼吃了,后来那个人把羊圈补好了,羊就再也没有丢过了。
师:你是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理解的,这是一种理解词语意思的很好的方法。
谁还有不同的说法吗?生:失去了羊,再把羊圈补好。
师:你这是——逐字理解得出的。
还有什么方法理解词语意思?生:上网。
生:询问大人。
师:这些都是好办法,看来大家已掌握了不少学习的方法,表扬。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9课《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会认“屠、苏”等7个字,会写“旧、符”等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三首古诗,默写《清明》。
3、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作者的心情,了解祖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二、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在比较欣赏中了解祖国传统节日的风俗。
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会认“屠、苏”等2个字,会写“旧、符”等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屠苏”“曈曈日”等一些生僻字词的意思,明白本首诗的大意。
4.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二、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知道春节指的是农历的哪一天吗?(指名并板书:正月初一)这一天在古时候又叫做“元日”(板书:元日)“元”是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2、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古诗的题目就叫作“元日”,请大家一起来读题。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1、初读课文,感知诗意。
(1)自由朗读这首古诗,用平时学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交流,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边读边边记下自己读懂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
(2)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
(3)检查交流情况。
①指名朗读,师生评价,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②交流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教师评议,多媒体出示重点词语的注释。
元日:农历的大年初一。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
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
除,去。
屠苏:药酒名。
古代习俗,大年初仪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曈曈:日出时光亮的样子,诗中指“天刚亮时”。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茶、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演变到现在,人们大多会用对联贴于大门上。
2、识记字形,书写生字。
旧符(1)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形声字结构:符“日+丨=旧”(2)观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旧”左窄右宽,“符”上窄下宽。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9、姥姥的剪纸ppt课件(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课前准备: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课件-3 钓鱼
鱼,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2.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3.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什么? (谁在钓?钓到鱼了吗?钓到一条什么样的 鱼?……) 二、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 自由朗读,把句子读通顺。 2. 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事,想好后同桌相互 说 一说。 3. 提出疑难问题,交流讨论。 三 、学习生字、新词 1.读生字,在课文中圈画新词,并读新词。 2.自己想办法记生字,相互交流记忆生字的 方法,可引导学生采用偏旁加部件的方法记忆字 形,还可以结合字义记忆字形,要启发学生把本 课学的生字与以前学过的形近字进行比较,巩固 记忆,防止认读混淆。 3.教师检测识字效果,并对字音和字形有重 点地进行指导。 (认读生字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根据 自己的实际,读准字音,记忆字形。教师要有重 后鼻音。“鳃”是平舌音。“皎”读第三声。 7 个生字都是左右结构,左边是偏旁。 ) 课件辅助教学,学生快
找一些冰心的书来读一读,那你一定会像冰心
那样充满了爱心。 四、总结课文,深化感情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课件-3 钓鱼
语文(S)教学设计
教 课 板 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 文:3 钓鱼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1.
本课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 上
2. 新课标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
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感悟语言、内化语言,建构并运用语言,提高 读写能力。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精品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精品教案第三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以“传统文化”为主题,选编了《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和一篇略读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从传统节日、古代发明、建筑、绘画等几方面来突显传统文化。
本单元还安排了“综合性研究”和“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
研究本单元课文,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课本走进生活,了解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从而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课题内容简介本课由三首描写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诗组成。
《元日》是宋代诗人XXX写的,通过对春节放鞭炮、喝屠苏酒、贴春联等传统风俗惯的描述,表达了辞旧迎新的喜悦心情;《清明》是唐代诗人XXX写的,诗的前两句写清明时节,路人在蒙蒙春雨中孤身上路的愁闷,后两句通过一问一答,把路人的愁思转化为继续前行的奋斗心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XXX写下的流传千古的思乡佳作,借XXX佳节表达自己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纸的发明》是一篇说明文,按时间的先后顺序介绍了纸的发明过程,赞扬了古人的聪明才智。
赵州桥》是一篇说明文,向我们介绍了XXX精巧的设计风格和美丽的外观,赞美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和对画面内容的描绘,体现了这幅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与赞扬之情。
教学目标1.认识50个生字,会写37个生字,正确读写“造纸术、伟大、石匠、设计、创举”等词语。
2.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文理解词语,学会运用词语。
3.理解背诵古诗,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惯。
4.收集中国传统的发明、建筑、绘画等方面的图片资料,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新词,读懂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积累相关传统文化知识。
3.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词语解释
三年级语文下册词语解释第一课长城与运河1.连绵起伏:连续不断,起伏不平。
2.曲折蜿蜒:迂回弯曲的意思。
3.不朽:永不磨灭。
4.谱写:创造。
第二课美丽的南沙群岛1.星罗棋布:形容数量多而且分布广。
2.浩瀚:水势广大的样子。
3.繁衍:繁殖衍生,逐渐增多。
4.蕴藏:积存。
(蓄积和深藏未露。
)5.蔚为壮观:形容盛大而壮丽的景象。
6.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7.碧波浩渺:形容大片水域的壮观景象。
8.魅力:吸引人的力量。
9.胜地:著名的景色宜人的地方。
第三课庐山云雾1.幽谷:幽静、深邃的山谷。
2.变幻无常:指事情经常变化,没有规律。
3.腾云驾雾:乘着云,驾着雾。
4.飘飘欲仙:指人的感受轻松爽快。
5.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6.流连忘返:留恋得忘记回去。
第四课第五课雪儿1.明媚:明丽妩媚。
2.艰难险阻: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危险和障碍。
3.千山万水: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4.喃喃:不停地小声说话。
第六课花瓣飘香1.惶恐:指惊恐、害怕的意思。
第七课菩萨兵1.尽心尽力;指费尽心力。
2.平平展展:形容平整舒展。
第八课李广射虎1.拈弓搭箭:一手握弓,一手把箭放在弦上,准备射出。
2.神勇无比:形容人非常勇猛。
3.影影绰绰:迷迷糊糊,不真切。
第九课少年王勃1.胸有成竹:比喻在做事情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2.文思如泉:写文章的思路像泉水一样汩汩流出。
3.笔走如飞:形容写字速度非常快。
4.千古传诵:从古至今传扬称颂。
第十课大作家的小老师1.文豪:杰出的大作家。
2.感触: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的思想感情。
3.意识:觉察;发现。
第十一课赶海1.赶海:在海水退潮时,到海滩上捡取鱼虾、贝壳等。
1.花骨朵:花蕾,就是将要开放的花。
第十三课古诗两首(略)第十四课应该感到自豪才对1.养料:泛指有营养的物质。
2.松散:结构或排列不紧密。
第十五课水上飞机1.究竟:A 结果;原委 B 到底第十六课跟踪台风的卫星1.谈笑风生:形容谈话谈到高兴而有风趣。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田忌赛马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田忌赛马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田忌赛马》讲的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军事家孙膑帮助大将田忌在赛马时以智胜了齐威王的故事。
店铺在此整理了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田忌赛马》,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田忌赛马》他们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
比赛的时候,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
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下来,田忌都失败了。
田忌觉得很扫兴,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赛马场。
这时,田忌发现,他的好朋友孙膑也在人群里。
孙膑招呼田忌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从刚才的情形看,齐威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呀……”孙膑还没说完,田忌瞪了他一眼,说:“想不到你也来挖苦我!”孙膑说:“我不是挖苦你,你再同他赛一次,我有办法让你取胜。
”田忌疑惑地看着孙膑:“你是说另换几匹马?”孙膑摇摇头,说:“一匹也不用换。
”田忌没有信心地说:“那还不是照样输!”孙膑胸有成竹地说:“你就照我的主意办吧。
”齐威王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的马,看见田忌和孙膑过来了,便讥讽田忌:“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田忌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齐威王轻蔑地说:“那就来吧!”一声锣响,赛马又开始了。
孙膑让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场输了。
接着进行第二场比赛。
孙膑让田忌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
齐威王有点儿心慌了。
第三场,田忌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
这下,齐威王目瞪口呆了。
比赛结果,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田忌赛马》教案教学要求:⒈从田忌两次赛马一输一赢的事情中,懂得要分清主客观情况后再行事,这佯才能扬长避短,变劣势为优势。
⒉默读课文,按故事情节的发展(第一次赛马——孙膑劝说——第二次赛马)为线索,了解段和段之间的承接关系,并给课文分段。
⒊学会9个生字,理解“扫兴”、“垂头丧气”、“挖苦”、“夸耀”、“讥讽”、“目瞪口呆”等词的意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教案XXX《古诗三首》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清明》。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3.借助注释理解诗意,知道三首诗描写的传统节日,感受节日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清明》。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难点:借助注释理解诗意,知道三首诗描写的传统节日,感受节日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话说传统节日。
同学们,在我们伟大祖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很多的传统节日。
你知道有哪些吗?学生自由表达。
预设: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腊八节2.走近作者。
预设:XXX:字XXX,号半山,汉族,临川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XXX:字牧之,号XXX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人。
XXX 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XXX:唐朝河东蒲州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3.同学们,让我们跟随着诗人一起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感受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吧!读一读课题。
2、研究生字出示生字:屠苏魂酒牧兄倍1.领读生字,注音拼读。
2.观察每一个生字的特点,看一看谁最先记住这些字。
3.通过猜谜语、形近字、多音字等方式识记生字。
(1)猜谜语:小鬼云里翻。
——魂洒一点水就好。
——酒(2)形近字:魂、魄异、导洒、酒(3)图片识字:XXX、XXX。
三、整体感知1.听老师范读诗歌,画出身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自在朗读三首诗。
出示朗读要求:(1)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读出节奏。
(2)画出难理解的字、词。
(3)找出诗中说到的传统节日风俗。
3.顺次出示诗歌,指点学生读好节拍。
预设:元日[宋]XXX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XXX。
XXX,总把新桃换旧符。
三年纪下古诗三首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重难点课堂笔记
三年纪下古诗三首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重难点课堂笔记1.从诗歌的题目中你了解到什么?九月九日是农历重阳节,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的风俗习惯。
山东指华山以东作者的家乡蒲州。
题目的意思是,在重阳佳节里怀念家乡的兄弟。
2.这首诗中你认为哪些字用得好?哪些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例:我认为独用得好,独字表现诗人一个人离开家乡、亲人的孤独心情。
例:我认为异字用得好,说出诗人在外地想念家乡、亲人的感情。
1.读了这首诗,你对小娃有了怎样的认识。
他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
2.小娃偷采白莲,真的不会被发现吗?你们从哪儿知道的?小娃偷采白莲会被发现,从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两句可看出。
3.读了这首诗,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例:诗中描写了一个天真幼稚、调皮可爱的小娃,可以感受到纯真美好的童趣。
3、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登鹳雀楼》: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靠着群山落下去了,黄河的水正滚滚流向大海。
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问题归纳:1.诗人登上去以后看到了什么?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白日、山、黄河等景象。
上去以后看到太阳在山的尽头、黄河向海的方向流去。
2.作者在楼上想到了什么?想到要想看得更远,只有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
4、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9古诗二首夜宿山寺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9古诗二首夜宿山寺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问题归纳:1.《夜宿山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夜宿山寺》这首诗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寺中楼宇的高耸,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庙宇工程艺术的惊叹以及对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情。
5、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9古诗二首敕勒歌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9古诗二首敕勒歌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问题归纳:1.《敕勒歌》描写了哪些景物?给我们呈现的是什么画面?写了大草原、阴山、天空、草、牛羊等景物。
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堂笔记知识点
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堂笔记知识点《译文》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一、生字组词旧ji(怀旧、旧事、念旧)符f(符号、相符、音符)欲y(食欲、欲望、欲罢不能)魂hn(灵魂、鬼魂、魂不守舍)借ji(借口、借书、借钱)酒jiǔ(白酒、红酒、米酒)何h(何时、何地、何苦)牧m(牧童、牧民、牧场)兄xiōng(兄弟、兄长、师兄)独d(单独、独自、独立)异y(异乡、异地、奇异)佳jiā(佳节、佳音、佳作)二、多音字行hng(银行)xng(不行)少shǎo (少人)sho (少年)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封荆国公。
汉族。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家。
他主写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杜牧:(803-852)唐代诗人。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人们把他和杜甫并提,称他为小杜,称杜甫为老杜。
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
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写诗喜欢评今论古,抒发军事、政治见解。
他有不少描写山水风光的小诗,名朗秀丽,清新自然,深受读者喜爱。
王维:(699-759)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通音乐,工书画。
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
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四、问题归纳1.《元日》这首诗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这首诗写的春节。
写出了一片喜庆,人们放鞭炮、喝屠苏酒、贴新对联欢度春节的情景。
2.《清明》这首诗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清明节。
雨纷纷而下,在外不能回家扫墓人想借酒浇愁,恰巧碰到牧童指点去杏花村的情景。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重阳节。
登高望远,遥想家乡兄弟们插了茱萸也在思念自己的情景。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9、姥姥的剪纸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
课后作业
剪纸,是一种民间传统工艺。一把剪子一 张纸,就能创造出形象生动、风格迥异、美不 胜收的艺术品。请仔细观察这幅剪纸作品,发 挥想象写一段话,200字左右。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1 爬山
答爸爸的?)
4. 读儿子说的话? 那爸爸有什么反应? 5. 6.
想想应该怎样读父亲和儿子的话?指名 引导学生抓重点词 。(学生抓父亲、儿
动物
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 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 能打鸣。
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 普通通的彩纸,经过姥姥的手,便 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 植物、器物,无所不能。
你姥姥神了, 剪 像 剪 像 剪 剪
, , , 。
数九隆冬剪,炎炎夏日剪,树荫下剪,月 光下剪,甚至摸黑剪…… 我是个出名的调皮鬼,经常变着花样刁难 姥姥。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 让她摸着剪窗花。谁知没多少工夫,一幅“喜 鹊登枝”便完成了。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 大小疏密无可挑剔。 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你从我手指 缝里偷着往外看了!”
3. 当父亲看到 “我” 又跑又跳, 是怎么做的? 4.
父亲告诉“我”不要急着下山,那么究竟 引发学生分析思考问题, 进行探究式学习。
5. 指名读父亲的话。
应该怎么欣赏风光呢? (四)无限风光在沿途: “我” 按照父亲的提示, 欣赏到什么样的风 景?
那 “我” 开始为什么没有欣赏到这样的美景
呢?(展示课件第十屏) 1. 齐读。 在朗读中注意红色的字,体会 父 亲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2. 师:你能想象到语言的作用有多
以孩子们喜欢的话题拉开了课 堂的序幕,同时拉近了孩子与文本 的距离。
大 吗?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语言所产生的 巨大作用。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3单元 9古诗三首 第三课时 教案
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第三课时教学设计课题9.古诗三首单元第三单元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学习目标一、知识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并背诵。
2、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
3、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1、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诗歌情节去猜想,体会诗人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古诗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增加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难点感受诗所抒发的情感。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清明》,谁来背诵一下?1.复习导入。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复习上节课所学字词yù wàng líng hún jiè shū(欲望)(灵魂)(借书)hē jiǔ mù tóng hé chù(喝酒)(牧童)(何处)3.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也是一首跟节日有关的古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品读。
3.板书课题:9.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学生齐读,指名读,点名背诵。
考查学生对字词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齐读课题通过复习导入,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及对上节课所学古诗的掌握情况,进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自读课文,出示要求: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古诗内容。
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
4.认读生字:(1)xiōng bèi兄倍xiōng dú yì jiā兄独异佳(2)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形近字中识记生字。
(3)学习本课生字。
通过音序、结构、部首等分步讲解,帮助学生对本课出现的生字掌握和了解。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同步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同步训练一、基础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
tú sūmù tóng líng hún jiā bèi fú hétān yùjiǔ jiāgū dúhé chùjiā jié2.查字典。
(1)“屠”字是结构,除部首外还有画。
(2)“创”字按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按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再查画。
(3)“洲”字按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全字一共有画。
(4)“约”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再查。
在“大约”一词中,字义是。
读句子,选择正确的汉字。
3.每当春节来临我国有张(帖贴)春联、燃放(爆暴)竹的习俗。
4.清明是我国的传(通统)节日,有踏青、扫(墓暮)的习俗。
5.桃符是用桃木制成,上面绘有神(像相),据说可以求福(辟避)祸。
6.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富福)秋游(裳赏)菊、佩插茱萸等习俗。
7.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1)元日..()A.农历正月初一B.一月一日(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A.指华山以东B.指山东省8.课文内容巩固。
(1)《元日》作者是代诗人,这首诗写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描绘了古人过年时的活动、、,文中的诗眼“暖”字寄托了作者希望的美好心愿。
(2)《清明》作者是代诗人,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时节,独自一人行路时的感受和心情。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是代诗人,这首诗描写的是在那一天,作者独自一人在他乡的情景,表达了作者之情。
判断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9.《元日》通过描述元旦的有关习俗,表现了节日期间热闹欢快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牧童遥指杏花村”意思是说“牧童摇着手指看着有杏花的村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课文
寓言两则
亡羊补牢
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
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街坊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原来狼又从窟窿里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的结结实实的。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南辕北辙
从前有一个人,坐着马车在大路上飞跑。
他的朋友看见了,叫住他问:“你上哪儿去呀”
他回答说:“到楚国去。
”
朋友很奇怪,提醒说:“出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呀啊”
他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
”
朋友说:“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
他说:“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
朋友摇摇头说:“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呀!”
他说:“没关系,不怕时间久,我带的盘缠多。
”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走。
他的马越好,赶车的本领越大,盘缠带的越多,走得越远,九越到不了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