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比例尺》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优秀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优秀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和用途;2.理解比例尺的含义、种类和计算方法;3.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并利用比例尺进行测量和制图;4.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1.比例尺的概念和用途;2.比例尺的种类和计算方法;3.利用比例尺进行测量和制图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比例尺的种类和计算方法的理解;2.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比例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教师引入比例尺的概念:比例尺是一种描述地图、建筑物、机器和器具等物体大小和实物大小之间关系的比例关系,常用于制作地图、绘制建筑图纸等。

比例尺常见的表达方式有图形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

2.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图形比例尺的表达方式,并通过图片和实物比较让学生感受数值比例尺的优点与实际应用场景。

2. 讲解环节1.介绍比例尺的种类:图形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

2.讲解图形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3.利用百度地图等工具,展示不同比例尺的效果,并讲解选择合适比例尺的重要性。

3. 实践环节1.学生自带尺子、纸张等工具,进行实际测量。

2.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或特定题目,选用合适的比例尺进行绘图,如制作个人房间设计图,地铁线路图等。

4. 总结环节1.教师让学生分享制作过程、结果,并与学生交流不同比例尺的选择和应用场景。

2.教师让学生回答本节课的问题,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1.考察比例尺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2.考察学生测量、制图、选择比例尺的能力。

2. 评价标准1.能够正确掌握比例尺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2.能够正确测量、制图、选择比例尺;3.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展现团队协作、自主创新的能力。

六、教学体会本节课通过引入实际场景的案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图片比较、实际测量和制图等,让学生更深刻理解了比例尺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尺》优秀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尺》优秀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尺》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尺》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比例尺,能够通过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和分数的基本知识,对于比例尺的概念和应用,他们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通过操作活动来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知道比例尺的意义。

2.让学生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能够通过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3.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比例尺。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2.难点:让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比例尺,能够通过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操作教学法。

通过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巩固比例尺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实物模型、比例尺图示等。

2.学具准备:学生作业本、尺子、画图工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比例尺的概念。

如展示一张地图,让学生观察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比例尺的定义和意义,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

如展示比例尺的图示,解释比例尺的含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来应用比例尺。

如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来巩固比例尺的应用。

如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实际问题,使用比例尺来解决问题。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来拓展比例尺的应用。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优秀教案[00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优秀教案[00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优秀教案[001]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比例尺,掌握比例尺的含义。

2.了解不同地图的比例尺,比较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认识较大比例尺是如何绘制的。

4.能够正确使用比例尺测量距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比例尺,并掌握它的含义。

•掌握较大比例尺的测绘方法。

难点•比较不同地图的比例尺。

•绘制较大比例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拿出一张地图,让学生观察并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地图是干什么用的?•你看到了地图上有哪些东西?•怎样才能在地图上找到你要找的地方?教师将学生的回答记录在黑板上,然后简单介绍一下比例尺的作用,并让学生通过比例尺来测量地图上的距离。

2. 讲解比例尺的含义和类型•比例尺是地图上的一种表示距离的尺度。

•大比例尺的值较大,一般是1:1000或更大;小比例尺的值较小,一般是1:1000000或更小。

•在地图下方、上方或周围,都有比例尺的信息。

3. 比较不同地图的比例尺教师给学生分发多张地图,让他们进行比较,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然后,要求学生分析为什么不同的地图上的比例尺不同,让学生总结出比例尺值和地图大小之间的联系。

4. 绘制较大比例尺教师画出比例尺的示意图并做出解释,然后教师示范如何将比例尺画得比较大,从而更加清晰。

然后,让学生进行练习。

5. 作业布置让学生拿出一张空白纸,自己绘制一张地图,并加上比例尺。

四、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比例尺的含义和类型,以及较大比例尺的绘制方法。

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我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1.提问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常识启蒙,让学生了解到比例尺的基本作用。

3.比较式教学,让学生学会比较和归纳。

4.练习式教学,让学生深入感受比例尺的具体应用。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到比例尺的作用和类型,还学会了如何绘制较大比例尺,因此,教学效果比较好。

认识比例尺-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

认识比例尺-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

认识比例尺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8页例6, “练一练”, 练习十一的第1、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能看懂线段比例尺, 会求一幅图上的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 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能看懂线段比例尺, 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演示:出示出示一组大小不同的中国地图。

师:通过观察, 你发现了什么?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师:想知道地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板书课题:比例尺)二、新授1、出示例6。

师:题中要我们写几个比?这两个比分别是哪两个数量的比?什么是图上距离?什么是实际距离?2、认识探索写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比的方法。

师: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不同, 怎样写出它们的比?(学生独立完成后, 展示、交流写出的比, 强调要把写出的比化简。

)3、比例尺的意义及求比例尺的方法师:像刚才写出的两个比, 都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我们把图书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题中草坪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师:怎样求一幅图的比例尺?根据学生的回答, 相机板书:新课标第一网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4、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实际意义。

师:我们知道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000, 也可以写成1/1000。

你是怎样理解这幅图的比例尺的?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指出:为了计算简便, 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最简单整数比。

像1:1000这样的比例尺, 通常叫做数值比例尺。

5、认识线段比例尺比例尺1:1000还可以用下面这样的形式来表示。

0102030米师介绍线段比例尺。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认识比例尺》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认识比例尺》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认识比例尺》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比例尺,明确比例尺的概念和作用;–能够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长度和比例长度,理解比例尺大小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理解概念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能运用图像、文字等多种形式进行感性认识,并能推广到其他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发展学生对于测量的兴趣,增进对数学实际应用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比例尺的引入–比例尺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实例引入:使用地图上的比例尺进行距离的估算2.从具体到抽象:比例尺的使用–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作用–通过比较不同比例尺的长度,让学生明确比例尺大小的含义3.概括归纳:比例尺的计算–通过计算实例,让学生掌握如何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长度和比例长度三、教学方法1.情境法: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从身边的事例中感性认识比例尺的作用和含义2.合作探究法:让学生自己尝试寻找适合的比例尺,并计算实际长度和比例长度3.归纳法:通过一系列实例,让学生发现比例尺与实际长度和比例长度之间的规律,从而得到比例尺计算的方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让学生回忆一下地图上的比例尺,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通过一个实例,让学生感性认识比例尺的作用(例如:通过地图上的比例尺进行距离的估算)。

2.探究合作(30分钟)–放置一些线段,要求学生自己找出适合的比例尺,并计算出对应的实际长度和比例长度。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比例尺与实际长度和比例长度之间的规律。

3.讲解归纳(25分钟)–教师总结学生归纳出的规律,从而得到比例尺计算的方法。

–教师讲解一些注意事项,并通过讲解实例,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比例尺计算实际长度和比例长度。

4.拓展(10分钟)–教师出一些有关比例尺的思考题,让学生思考并解答。

五、教学评价1.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能够描述比例尺的含义和作用;2.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比例尺计算实际长度和比例长度;3.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有良好的合作探究精神;4.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和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比例尺 1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苏教版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比例尺 1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苏教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认识比例尺 1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点:感受并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计算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在实际应用中感受数学、亲近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辩证唯物主义的初步渗透。

教学重点:比例尺的应用。

教学难点:比例尺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一、设置教学情境,感受比例尺(一)画画比比1.估计黑板的长和宽:教室前的这块黑板同学们熟悉吗?请你估计一下黑板的长和宽。

2.丈量黑板的长和宽:(板书:黑板实际长3.5米,宽1.5米)3.画黑板:你能照样子把黑板画在本子上吗?(师巡视)4.质疑:这么大的黑板,为什么能画在这么小的一张纸上呢?(长和宽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了。

)[评析:“照样子画黑板”是同学们美术课上再熟悉不过的举动,但以此为本节课的开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了比例尺,实为教者的匠心之笔!]5.挑两个黑板图(一个画得不像一个画得较像)出示:(1)评价:①谁画得更像一点?②分析图A画得不像原因可能是什么?(长和宽缩小的比例不一样。

)(2)师生合作,算一下长和宽分别缩小了多少倍?得数保留整数。

(屏幕显示)图上长7厘米,长缩小:350÷7=50 图上长5厘米,长缩小:350÷5=70宽1.5厘米,宽缩小:150÷1.5=100 宽2.5厘米,宽缩小:150÷2.5=60(3)点拨:从上面计算结果来看图A长和宽缩小的比例差距较大(即比例失调),所以看上去画得不像;而图B长和宽缩小的比例接近,所以看上去画得较像。

[评析:实践出真知!让学生分析画得“像与不像”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比例尺的作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比例尺的兴趣。

](二)再画再比1.想一想怎样画得更像?(长和宽缩小的比例要保持相同。

)2.课件展示准确的平面图:3.请你帮老师算算长和宽分别缩小多少倍?图上长3.5厘米缩小:350÷3.5=100 宽1.5厘米缩小:150÷1.5=100小结:当长和宽缩小的倍数相同时,黑板的平面图就十分逼真!由此可见,为了能反映真实的情况,画图时必须要有个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比例尺。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比例尺》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比例尺》教案

认识比率尺教课目的:1. 使学生在详细情境中理解理解比率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率尺。

2.会求一幅图的比率尺,会把数值比率尺与线段比率尺进行转变。

3.使学生在察看、思虑和沟通等活动中,培育剖析、抽象、归纳的能力,进一步领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觉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课重难点:使学生理解比率尺的含义,会求一幅图的比率尺。

教课准备:多媒体教课过程:一、基础训练,引入新知讲话:同学们,我国历史悠长,地区辽阔,领土面积大概有960万平方千米。

但这么辽阔的地区却能够用一张其实不很大的纸画下来。

出示大小不一的中国地图,并发问:想知道这些地图是如何绘制出来的吗?今日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比率尺。

板书课题:比率尺二、研究体验,获得新知。

1.出示例6,在学生理解题意后发问:题目要求我们写出几个比?这两个比分别是哪两个数目的比?什么是图上距离?什么是实质距离?2.研究写图上距离和实质距离的比的方法。

发问:图上距离和实质距离单位不一样,如何写出它们的比?指引学生经过沟通,明确方法:先要把图上距离和实质距离一致成相同的单位,写出比后再化简。

学生独立达成后,展现、沟通写出的比,重申要把写出的比化简。

3.揭露比率尺的意义以及求比率尺的方法。

讲话:像方才写出的两个比,都是图上距离和实质距离的比。

我们把图书距离和实质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率尺。

发问:这张长方形草坪平面图的比率尺是多少?启迪:能够如何求一幅图的比率尺呢?依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图上距离:实质距离 =比率尺三、变式拓展,自主建构。

4.进一步理解比率尺的实质意义,认识线段比率尺。

发问:我们知道这幅图的比率尺是 1:1000,也能够写成 1/1000 。

1:1000的意思是图上 1 厘米的线段表示实质距离 1000 厘米的距离,也表示图上距离是实质距离的 1/1000 ,还表示实质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1000 倍。

图上距离 / 实质距离 =比率尺指出:为了计算简易,往常把比率尺写成前项是 1 的最简单整数比。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例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例尺解决问题还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实际意义,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运用比例尺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比例尺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2.难点: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比例尺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实际意义。

2.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比例尺的定义、应用方法等。

2.实际问题:准备一些有关比例尺的实际问题,用于课堂练习。

3.练习题:设计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比例尺的理解和应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比例尺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比例尺的实际意义。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比例尺解决问题。

如:一张地图上,两地之间的距离是5厘米,实际距离是100公里,求地图的比例尺。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问题,找出解题步骤。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并板书解题过程。

4.巩固(10分钟)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对比例尺的理解和应用。

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比例尺有哪些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拓宽视野。

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教案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教案苏教版

教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教案苏教版第一章:比例尺的概念与意义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知道比例尺是表示地图或图纸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比例关系的工具。

2. 让学生掌握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包括线段法、数字法和图示法。

3. 让学生能够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教学重点:比例尺的概念与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教学准备:比例尺的图片、地图、尺子。

教学过程:1. 引入:让学生观察一些地图或图纸,引导他们发现地图或图纸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存在一种关系。

2. 讲解:讲解比例尺的概念,介绍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包括线段法、数字法和图示法。

3. 示例:给出一个比例尺的示例,让学生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4.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的练习题。

第二章:比例尺的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能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2. 让学生能够选择合适的比例尺进行绘图或测量。

3. 让学生能够理解比例尺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比例尺进行绘图或测量。

教学准备:比例尺、尺子、地图、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1. 引入:让学生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他们思考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讲解比例尺的应用方法,如何选择合适的比例尺进行绘图或测量。

3. 示例:给出一个比例尺的应用示例,让学生根据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4.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根据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题。

第三章:比例尺的转换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例尺的转换方法,能够进行不同比例尺之间的转换。

2. 让学生能够理解比例尺转换的原理,能够灵活运用比例尺转换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比例尺的转换方法。

教学难点:比例尺转换的原理。

教学准备:比例尺、尺子、地图。

教学过程:1. 引入:让学生回顾前两章的内容,引导他们思考不同比例尺之间如何进行转换。

2. 讲解:讲解比例尺的转换方法,介绍比例尺转换的原理。

六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第四单元 第五课时认识比例尺-苏教版

六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第四单元 第五课时认识比例尺-苏教版

六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第四单元第五课时认识比例尺-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地理解“比例尺”的概念及含义,能够运用比例尺完成简单的量度工作;2.通过实例训练,掌握如何应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二、教学重点1.认识比例尺的含义及作用;2.掌握使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如何准确理解比例尺;2.如何看懂比例尺的示意图,并能够运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0分钟)教师提问: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例尺吗?比例尺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比例尺在地图、建筑设计、制图等方面都有应用,能够方便地将真实世界中的尺寸缩小或放大到纸面上。

教师引出比例尺的原理,让学生感受比例尺的重要性。

2. 讲解比例尺的概念(10分钟)教师用PPT演示来讲解比例尺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比例尺的实际含义。

3. 完成比例尺练习(20分钟)教师布置达标练习题目,并让学生上讲台进行练习演示。

4. 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20分钟)教师出示现实中的实例,让学生实际操作感受比例尺的作用。

五、教学帮助1.讲解比例尺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是本课的前提和基础;2.比例尺的实际应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

六、困难与解决方法1.小学生对抽象概念理解力较弱,无法准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解决方法:通过动手实践和实例演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2.对生活实际的应用缺乏了解,无法深刻了解比例尺的实际应用;解决方法:通过出示现实实例来增强学生对比例尺的应用感知。

七、教学反思本教学设计通过理论阐述和实践操作双向驱动,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

而且,将学生纳入课堂让他们充分参与学生在不断地练习中不断进步,让学生对比例尺的应用做到深刻感知,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课程的真正含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学生在未来实践生活中的工作。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认识比例尺》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认识比例尺》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认识比例尺》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认识比例尺》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

2、使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结合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出比例尺。

难点:从不同角度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内容:一、情景导入,明确比例尺用途。

师:同学们,我国国土面积有多大?(960万平方公里)大家知道吗?我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这么大的面积,我可以现在就展示出来,大家相信吗?(大屏)我是怎样做到的呢?(缩小)在现实生活中有时根据需要把图形放大或缩小若干倍再画到图纸上。

那么大家猜猜:这张图把中国领土缩小了多少倍?(100000000)二、归纳概念。

师:1:100000000中的1表示什么?(图上距离)那么,100000000呢?(实际距离)这两个距离是以什么形式出现的呢?(比)我们赋予这个比一个新的名称------比例尺。

(板书课题)那么,比例尺怎么求呢??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板书)我们还可以把它写成比的形式。

(板书)理解1:100000000的意义。

(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000000厘米。

)同桌互说。

出示习题。

师:比例尺是一个大家族,他们是一对孪生兄弟。

左面的这个比例尺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由于他们是数字组成的,我们称他们为数值比例尺。

右面的这个比例尺所表示的意思是图上距离1厘米,实际距离50千米。

也可以用它(大屏)表示。

他们是由线段组成的,我们称为线段比例尺。

在画线段比例尺的时候要注意线段的长度要是1厘米。

在最后面的数字末尾加一个单位名称。

师:在生产中,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尺寸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到图纸上。

师问:你知道2:1是什么意思吗?(图上距离2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前项大于后项。

苏教版《《认识比例尺》教案

苏教版《《认识比例尺》教案

苏教版《《认识比例尺》教案《苏教版《《认识比例尺》教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描述:使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合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内容分析:是在学生初步掌握比、比列的基础上展开的。

它包括比例尺的意义,和认识比例尺: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其中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出比例尺。

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学生学情分析知识方面:学生有了比和比例有关知识的基础,对于常见的平面图和地图并不陌生,但对“比例尺”这个概念可能会有些生疏和抽象。

能力方面: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因此课堂上我将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给学生提供充分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经历“比例尺”知识的形成过程。

切实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理念。

教学策略设计一、认识按1:1画的图是什么意思。

谈话引入本课:大家看我手里拿的是什么?(同步练习册)大家看这是它的哪个面?(正面)老师现在把同步练习册的正面画下来。

(利用同步练习册比划着画下来,和原图大小相同)大家通过观察,老师在黑板上画的示意图与原图怎么样?(一样大)像这样与实际物体大小相同的示意图我们把它叫做是按1:1来画的。

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的1厘米。

二、初步学画把物体缩小后的示意图。

老师家里有一张电脑桌,桌面长90厘米,宽54厘米。

你可以把这张桌面的示意图画在你的练习班上吗?如果按1:1画你的练习本上画得下吗?怎么办呢?(画不下的,把原始数据缩小后画出来。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画出来,然后再全班交流。

>大家先看我画在黑板上的示意图(长45厘米,宽25厘米),我是把原图缩小多少倍后画出来的?那我画的示意图是按几比几画的?(1:2)老师这张图是把原物缩小2倍后画出来的,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的2厘米,是按1:2画出来的,那这个1:2就是这幅图的比例尺。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优质教案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优质教案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优质教案教学课题比例尺课型新授本课题教时数:1 本教时为第1教时备课日期3 月15日教学内容:教材43-44页例6、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八第1-3题.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和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求平面图的比例尺,能看懂线段比例尺表示的意义,能把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互相转化。

2.过程性目标:使学生在观察、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能说明比例尺表示的实际意义,进一步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了解比例尺在现实世界的应用,感受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比例尺和求比例尺。

教学难点:两种比例尺的转换。

教学方法与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小结教具学具: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认识比例尺1.观察平面图出示一副地图或学校平面图。

引导:这是一幅地图(或学校平面图),是把实际形状缩小了,你能说说为什么这幅平面图和实际平面比,形状没有变化吗?说明:把实际形状按比例缩小,形状就不会变化。

在现实生活中,有时会根据需要把实际物体的面按比例缩小或扩大若干倍以后画到图纸上。

你还能举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吗?2.认识比例尺(1)提出问题、出示例6提问:能说说题里的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吗?(2)认识比例尺学生自由读题。

平面图形是把现实的平面图按一定的比例缩小(或扩大)绘制成的,比例尺刻画的是平面图和实际平面之间的这种放大、缩小的关提问:草坪长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是哪两个数据的比?宽呢?想一想,怎样写出5厘米和50米,3厘米和30米的比?说明: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不同,先要统一成相同的单位,根据要求写出比之后再化简。

提问:这里1:1000表示的是哪两个数量的比?指出:这个问题里是把长方形草坪按比例缩小画出了它的平面图,我们算出了它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是1:1000.像这样的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认识比例尺》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认识比例尺》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认识比例尺》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比例尺》是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的一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并进行简单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景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图形认识的基础,对比例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并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对学生来说仍有一定的挑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并进行简单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精神,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2.难点: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并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实际情景,引导学生感受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进行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换算,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比例尺实例等。

2.学具:学生手册、尺子、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情景图片,如地图、平面图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中的距离表示方式。

让学生思考:这些距离表示方式有什么共同特点?如何才能更方便地了解这些距离呢?从而引出比例尺的概念。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但是,对于比例尺这一概念,学生可能初次接触,需要通过实例和生活情境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探索、发现、总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将比例尺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例,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和理解比例尺的概念。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总结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相关的图片、实例、练习题等教学材料。

2.学具准备:学生需要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图片,如地图、建筑设计图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中的长度和实际长度的关系,从而引出比例尺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解释比例尺的含义,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作用。

同时,给出一些实例,让学生尝试计算和理解比例尺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实例,自己动手操作,计算比例尺,并解释比例尺的应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比例尺的知识。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认识比例尺》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认识比例尺》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认识比例尺》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比例尺,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2.能够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进行测算。

3.能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2.掌握测算地图上的距离的方法。

3.掌握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1.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2.掌握测算地图上的距离的方法。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张地图,并告诉学生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然后问学生是否知道比例尺的意义。

接着让一些学生上去填写比例尺的定义:比例尺就是用一个长度单位表示另一个长度单位的比例关系。

2. 演示测算地图上的距离教师现在取出一段绳子,并告诉学生它的长度是10米,接着在地图上找出两个城市的位置,并且告诉学生两城市之间的距离是3厘米。

然后教师演示如何用绳子测量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

教师会将绳子在比例尺上比对,然后告诉学生距离是:10 ÷ 5000 ÷ 100 × 3 = 0.06千米。

接着让学生自己试着在地图上测量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并且计算出距离的大小。

3. 指导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给出一张地图和一些问题,例如:从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10千米,这张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那么这两个地点在地图上的距离是多少?或者是:如果一张地图上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是5厘米,这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学生自己动手计算,并且把计算过程写在纸上。

4. 作业老师在课堂上布置一些作业:1.在一张地图上找出两个城市的位置,并且计算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

2.解决一些已知条件的问题。

教学反思本课内容包括比例尺的概念、测算地图上的距离、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三个方面。

教师在开始上课时,通过让学生填写定义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比例尺,并且通过演示地图上的测距过程帮助学生掌握了如何测算地图上的距离。

最后通过分组让学生展示如何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课堂上进行了详细的指导。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尺》校级公开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尺》校级公开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尺》校级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尺》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为比例尺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应用,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如何计算比例尺,并能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对于比例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可能对于比例尺的理解和运用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深入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学生能够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运用比例尺。

2.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通过提问和思考,自主探索比例尺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比例尺模型、地图、计算器等。

2.教学素材:生活实例、练习题等。

3.教学环境:教室内的座位安排,学生分组。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引入比例尺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比例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比例尺的意义和运用。

苏教版六下数学《比例尺》教案

苏教版六下数学《比例尺》教案

苏教版六下数学《比例尺》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下数学《比例尺》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会根据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计算比例尺,并能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五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对图形的比例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比例尺的概念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还需要教师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2.难点:比例尺的实际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黑板、粉笔、比例尺模型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比例尺模型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比例尺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比例尺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比例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让学生初步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让学生计算比例尺,并进行讲解。

然后,教师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巩固比例尺的计算方法。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给出一个地图,让学生计算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比例尺的实际应用。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比例尺的概念和应用方法。

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尺》校级公开课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尺》校级公开课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尺》校级公开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尺》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以及能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究比例尺的奥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图形的认识和测量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比例尺这一概念,学生可能是第一次接触,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生活情境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比例尺的计算方法和应用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逐步引导和训练。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能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比例尺的概念,比例尺的计算方法,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比例尺的应用,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例尺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交流。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比例尺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模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比例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讲解:教师对比例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进行讲解,并通过例题演示运用比例尺解决问题的过程。

4.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比例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强调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概念: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认识比例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

2、使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结合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出比例尺。

难点:
从不同角度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内容:
一、情景导入,明确比例尺用途。

师:同学们,我国国土面积有多大?(960万平方公里)
大家知道吗?我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这么大的面积,我可以现在就展示出来,大家相信吗?(大屏)我是怎样做到的呢?(缩小)在现实生活中有时根据需要把图形放大或缩小若干倍再画到图纸上。

那么大家猜猜:这张图把中国领土缩小了多少倍?(100000000)
二、归纳概念。

师:1:100000000中的1表示什么?(图上距离)那么,100000000呢?(实际距离)这两个距离是以什么形式出现的呢?(比)我们赋予这个比一个新的名称------比例尺。

(板书课题)那么,比例
尺怎么求呢??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板书)我们还可以把它写成比的形式。

(板书)
理解1:100000000的意义。

(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000000厘米。

)同桌互说。

出示习题。

师:比例尺是一个大家族,他们是一对孪生兄弟。

左面的这个比例尺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由于他们是数字组成的,我们称他们为数值比例尺。

右面的这个比例尺所表示的意思是图上距离1厘米,实际距离50千米。

也可以用它(大屏)表示。

他们是由线段组成的,我们称为线段比例尺。

在画线段比例尺的时候要注意线段的长度要是1厘米。

在最后面的数字末尾加一个单位名称。

师:在生产中,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尺寸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到图纸上。

师问:你知道2:1是什么意思吗?(图上距离2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前项大于后项。

这个图形比实际的要大。

(比例尺前项比后项大时,就表示放大。


师:请看大屏,仔细观察这2个比例尺,你发现了什么??(总有一个数字是1)(小结: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


三、讲解例题。

1、出示例题,指名读题。

2、结合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列式
3、强调:比例尺在计算的时候要统一单位。

比例尺没有单位名称。

四、习题练习。

1、做一做一栋楼房东西方向长40m,在图纸上的长度是50cm。

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2、填空
(1)()和()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2)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为()的比。

(3)比例尺分()比例尺和()比例尺两种。

(4)比例尺表示图上1cm的距离代表实际距离()km,转化成数值比例尺是()。

3、判断
(1)所有的比例尺的前项都是1。

()
(2)一幅图的比例尺应根据图纸的大小来确定。

()
(3)一幅图的比例尺是8:1,这幅图所表示的实际距离大于图上距离。

()
(4)地图上量得5cm的距离表示实际400m的距离,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80。

()
(5)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厘米。

()
(6)比例尺就是一把尺子。

()
4、请你根据地图中的数值比例尺标出线段比例尺。

5、团结路的实际距离是1800m。

(1)量一量团结路上在图上的距离,求出这幅图的比例尺。

(2)将这幅图的比例尺用线段比例尺表示出来。

6、七星瓢虫的实际长度是5mm。

量出下图七星瓢虫的长度,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7、附加题
用1:1000 000,1:6000 000,1:250 000,1:100这四种比例尺画同一种物体,哪一种比例尺绘制的图比较大?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数学是需要大家探索的学科,希望大家多多发现问题,多多解决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