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的环境卫生学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习题共64页文档

合集下载

环卫考前冲刺必背问答题

环卫考前冲刺必背问答题

环卫考前冲刺必背问答题一、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流行特征1、明显的地区性分布由于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是地球表面某种化学元素水平的不均衡所致,所以此等疾病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

2、与环境中元素水平相关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人群流行强度与某种化学元素的环境水平有着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

二、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判定条件及影响流行的因素1、判定条件(1)疾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地区性(2)疾病的发生与地质中某种化学元素之间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3)上述相关性,可用现代医学理论加以解释2、影响流行因素(1)营养条件:在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流行区,人们生活条件和营养状况的改善,可降低流行强度。

(2)生活习惯:如不同的饮食习惯可导致不能来源的氟中毒等。

(3)多种元素的联合作用:如低硒和低碘有协同作用,多种病因元素并存影响地方病的流行强度。

三、影响碘缺乏病流行的因素1、自然地理因素2、水碘含量3、协同作用4、经济状况5、营养不良四、碘缺乏病预防措施与治疗原则(一)预防措施1、碘盐:食盐加碘是预防碘缺乏病的首选方法。

实践证明,食盐加碘是最易坚持的有效措施,其简便、经济、安全可靠是其它方法无法替代的。

2、碘油:尽管碘油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有效措施,但不能代替碘盐,在没有推广碘盐的病区,应尽早实行碘盐预防。

3、其他:对患者可口服碘化钾、碘化面包、碘化饮水,加工的富碘海带、海鱼等。

注意碘区的特殊性:在推行全民补碘时要注意高碘区的特殊性。

在高碘地区应供应无碘盐。

(二)治疗原则1、地方性甲状腺肿:坚持补碘;甲状腺激素疗法;外科疗法。

2、地方性克汀病:治疗越早效果越好,适时适量的补充甲状腺激素,加强营养,加强智力、生活训练和教育。

五、试述地方性克汀病临床表现(1)智力低下:是地方性克汀病的主要症状,其程度可轻重不一。

(2)聋哑:神经型患者的常见症状,多为感觉神经性耳聋,同时伴有语言障碍。

(3)生长发育落后:①身材矮小,黏液水肿型患者比神经型患者明显。

环境卫生学课件-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环境卫生学课件-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1、定義 ---由於長期攝入過量氟而引起的一種 慢性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現為氟斑 牙和氟骨症
2、病因
● 飲水型 -----長期飲用高氟水
● 煤煙型 -----燃高氟煤,室內空氣和糧食氟 污染
● 磚茶型 -----茶葉中含氟量過高
高氟煤烘烤糧食
磚茶
3、病區確定標準(GB17018—1997)
●當地出生成長的8~12周歲兒童氟斑牙患病 率大於30%
打深井尋找低氟水
第四節 地方性砷中毒
(endemic arseniasis)
1、定義 ---某些地區長期從飲用水、室內煤煙、食 物環境介質中攝入過量砷而引起的一種 地方病。主要臨床表現為:末梢神經炎 、皮膚色素沉著、掌蹠部皮膚角化、肢 端缺血壞疽、皮膚癌
2、病因
● 飲水型-----飲水砷含量大於0.05mg/L
碘缺乏病病區劃分標準
病區 8~10歲兒 童甲狀腺 腫大率%
(觸診法)
7~14歲兒 童甲狀腺 腫大率% (B超法)
地方性 克汀病
尿碘 (中位數) (ug/L)

5~19.9
10~29.9
中 20~29.9 30~49.9

≥30
≥50
無 無或有 有
50~100 25~50 ≤25
注:三項指標不一致時,以兒童甲狀腺腫大率為准。
● 流行概況
世界性地方病,有110個國家流行此病 ,受 害人口達16億 , 占全世界總人口的28.9%
我國除上海市外都有不同程度流行,病區 人口達4.25 億,占世界病區人口的40%,累計 查出地方性甲狀腺腫病人3500多萬,克汀病病 人20多萬
從1979年起,採取食鹽加碘為主的綜合防 制措施, 我國已基本實現了消除碘缺乏病的階段 目標, 兒童甲狀腺腫大率由1995年的20.4%下降 到2005年的5.0%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知识练习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知识练习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知识练习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知识练习三篇篇一: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每日一练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均有1个正确答案,请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填涂相应答案代码。

每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分。

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1、由谷氨酸脱羧而来()。

A.γ-氨基丁酸B.组胺C.5-羟色胺D.牛磺酸E.多胺2、下列物质在体内彻底氧化,按一分子计算净生成ATP最多的物质是()。

A.葡萄糖B.草酰乙酸C.1,6二磷酸果糖D.3-磷酸甘油醛E.丙酮酸3、使用呋塞米一般不引起()。

A.高钙血症B.高尿酸血症C.高氮质血症D.低钾血症E.低钠血症4、黑肢病的原因是( )。

A.慢性砷中毒B.慢性氟中毒C.慢性镉中毒D.慢性甲基汞中毒E.严重碘缺乏5、黑肢病的原因是( )。

A.慢性砷中毒B.慢性氟中毒C.慢性镉中毒D.慢性甲基汞中毒E.严重碘缺乏6、在大学里开展控烟教育的最好办法是下列哪一项()。

A.厌恶疗法B.替代疗法C.创建无烟班组D.宣传活动E.咨询7、有一带有耐青霉素基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摄取核酸,可使另外不耐青霉素的细菌转变耐药,此实验证明()。

A.蛋白质是遗传物质B.mRNA是遗传物质C.tRNA是遗传物质D.rRNA是遗传物质E.DNA是遗传物质8、糖皮质激素长期大量使用,突然停药易发生()。

A.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症状B.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C.感染D.胃十二指肠溃疡E.高血压9、病原体生存,生长和繁殖的自然场所被称为()。

A.媒介物C.临床病例D.传染源E.污染物10、心身关系是()。

A.统一的关系B.平行的关系C.互不影响的关系D.可以分离的关系E.以上都不是11、糖的有氧氧化从哪种物质开始进入线粒体的()。

A.3-磷酸甘油醛B.丙酮酸C.草酰乙酸D.乙酰CoAE.柠檬酸12、绘制统计图的要求中,()是错误的。

A.标题说明主要内容,放的位置可自由设定B.横轴为研究对象C.纵轴为统计指标D.纵横两轴一般应顺序排列,注明单位E.纵轴一般从0开始13、环境卫生学的任务不包括哪个()。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习题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习题

[单选]引起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废弃物的排放B.生物性病原体的传播C.环境中某些元素含量过多D.环境中某些元素含量过少E.环境中某些元素含量过多或过少[单选]关于判断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不正确的是()。

A.疾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地区性B.与该地区某种化学元素之间关系密切C.疾病的发生与地质中某种化学元素之间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D.受害人群广泛性及是否暴发流行E.疾病的发生在不同时间、地点、人群中有同样的相关性[单选,A1型题]目前我国预防地方性碘缺乏病的最主要措施是()。

A.增加食物中碘的比例B.供给碘化食盐C.多吃海带D.提倡用碘油E.改善居住环境[单选]某地区有部分儿童出现智力低下,而其他方面发育正常,应重点考虑()。

A.汞中毒B.铅中毒C.砷中毒D.碘缺乏病E.氟中毒[单选]对慢性砷中毒病人有效的解毒剂是()。

A.硫代硫酸钠B.依地酸二钠C.二巯基丙磺酸钠D.氨基磺酸钠E.碳酸氢钠[单选,A1型题]预防人群碘缺乏病的最方便且实用的措施是()。

A.净化或更换水源B.在饮水中加入碘盐C.服用含碘药物D.在食盐中加入碘化钾或碘酸钾E.消除其他致甲状腺肿的物质[单选]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化学性元素性地方病()。

A.克山病B.氟斑牙C.黑脚病D.水俣病E.克汀病[单选]下列哪种元素与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发生无关()。

A.PB.IC.SeD.AsE.F[单选]地方性疾病主要是指()。

A.区域内的传染病B.自然疫源性疾病C.地质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D.环境公害病E.种族遗传性疾病[单选]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下列()机关是被申请人。

A.委托的行政机关B.委托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机关C.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组织的主管机关D.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受委托组织A.只进行合法性审查B.既进行合法性审查,也进行合理性审查C.有时进行合理性审查D.只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单选]经复议机关复议,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是被告。

医学环境卫生学生物地球化学疾病

医学环境卫生学生物地球化学疾病
? 判定:
? 饮水含氟量大于1.0mg/L,燃煤污染型:总摄氟量 大于3.5mg/L
? 当地出生的8~15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大于30%, 并检出有氟骨症患者的地区。
? 划分:轻病区、中等病区、重病区
Endemic disease
24
临床表现:
?氟斑牙:
?釉面光泽度改变 ?釉面着色 ?釉面缺损
Endemic disease
甲状腺滤泡上皮 细胞内生成甲状 腺激素
Endemic disease
尿碘估计 碘摄入量
肾脏 尿40~80%
33
复习:
合成甲状 腺素的功 能细胞
甲状腺素 包括?
甲状腺上 皮细胞
四碘甲腺原氨酸(T4) 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反馈与负反馈作用,维持 T3 T4正常水平
促甲状腺激 素释放激素
Endemic disease
13
? 发病原因:
? 病区的地质地理和气候条件:环境介质含氟 量高,居民饮用水含氟量或室内空气氟浓度 或食品含氟量超过相应国家卫生标准。
Endemic disease
14
? 发病机制:
? 对骨组织和钙磷代谢的影响 甲状旁腺分泌激素增多,

消耗大量钙


抑制肾小管对磷的重吸 收,磷代谢紊乱
地方性甲状腺肿( Endemic goiter ):
? 主要由于地区性环境缺碘引起的地方病,是碘 缺乏病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主要症状是甲状
单独作 腺肿大。
用少见
? 发病原因:
? 缺碘:饮水、食物及土壤
能影响或干扰甲状腺激 素合成、释放、代谢, 引起甲状腺肿大的物质。
? 致甲状腺肿物质(goitrogenic substance ):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碘缺乏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环境卫生学)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碘缺乏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环境卫生学)

(1)碘缺乏病的分布:
⼀般的规律是⼭区患病率⾼于平原,内陆⾼于沿海,农村⾼于城市。

河流上游的⾼⼭地区,患病率⾼的主要原因是:①⼟壤碘流失严重,含量低;②海洋上空的碘蒸⽓随风扩散时,远离海洋且海拔⾼的地区降⽔中碘含量少;③⾼⼭边远地区不易获得外来的含碘⾷盐和⾷物。

(2)年龄、性别与发病的关系:
甲状腺肿在⼉童时期开始发⽣,青春发育期发病率急剧升⾼,40岁以后逐渐下降。

重病区发病年龄有提前和后移现象。

⼥性患病率⼀般⾼于男性,15~20岁年龄组两性别差异。

(3)⽔碘与发病的关系:
⼀般规律是⽔碘在5µg/L以下时,随碘含量的减少,患病率急剧增⾼;⽔碘在5~40µg/L时,随⽔碘增加,患病率缓慢下降;⽔碘40~90µg/L时,患病率降⾄最低,并保持平稳;⽔碘⾼于90µg/L,患病率⼜开始回升。

特别指出的是,缺碘。

环境卫生学第七章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环境卫生学第七章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空气、水、土壤、岩石 以及动植物体内都含有碘; 以碘化物形式存在;

水碘含量与碘缺乏病的流行有密切关系。
2013-8-2
30
碘缺乏病
三、碘在人体内的代谢
来源:食物、水和空气; 吸收途径:胃肠吸收; 分布:全身组织器官,其中甲状腺富集
碘的能力最强;
2013-8-2
• 自然疫源性疾病(如 鼠疫)
•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如地方性甲状腺肿)
• 生产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如布氏杆菌病)等三类。
2013-8-2
6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种类
碘缺乏病(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IDD ) 地方性氟中毒(endemic fluorosis) 地方性砷中毒(endemic arseniasis) 克山病 大骨节病
2013-8-2
22
工作总目标
• 到2010年,全国95%以上的县(市)要实现
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
中毒、大骨节病等重点地方病的发病水平要显
著降低。
2013-8-2
23
防治基本原则 :
(一)组织措施
1. 建立健全专业队伍和防治网络
2. 开展经常性疾病调查监测 (二)技术措施 1.限制摄入 2.适量补充
6.消除该地区的特异致病因子后,可使该地区变为健康区。
2013-8-2
13
影响地方病流行的因素
营养条件 生活状况、营养条件改善,可降低流行强度; 生活习惯 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砷中毒,饮茶型氟中毒;

多种元素的联合作用 一些地区存在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地球化学性

疾病。低硒+低碘、低硒(低碘)+高氟 地球化学丰度 环境污染

《环境卫生学》各章节名词解释与问答题

《环境卫生学》各章节名词解释与问答题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环境卫生学6、一次污染物2、环境介质7、二次污染物3、环境因素8、原生环境4、持久性有机污染物9、次生环境5、内分泌干扰物10、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11、生物多样性13、可持续发展12、清洁生产二、问答题1、简述人与环境的辨证统一关系。

2、简述环境卫生和环境卫生工作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第二章环境与健康的关系一、名词解释1.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2.生态系统(ecosystem)3.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4.环境与人体的生态平衡5.生物放大作用(biomagnification)6.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7.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8.剂量-反应关系(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9.联合毒性作用(joint toxic effect)10.相加作用(additive effect)11.协同作用(synergistic effect)12.增强作用(potentiation)13.拮抗作用(antagonism)14.健康效应谱(spectrum of health effect)15.易感人群(susceptible group)16.环境应答基因(environmental response gene) 17.必需微量元素(essential trace element)18.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biogeochemical disease) 19.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21.先天畸形(congenital malformation)22.胚胎毒性(embryotoxicity)23.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24.内剂量(internal dose)25.生物有效剂量(biologically effective dose)26.高危人群(high risk group)27.生物标志(biomarker)28.健康危险度评价(health risk assessment)29.致癌强度系数(carcinogenic potency factor)二、问答题1.人体对环境的适应在维持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上有何意义?2.什么是环境物质的迁移和转化作用?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发生的迁移和转化对环境因素的暴露会产生哪些影响?举例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