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基础-劳动价值论知识点
资产评估师讲义-资产评估基础-0202-劳动价值论主要内容
第02讲劳动价值论主要内容二、劳动价值论主要内容(一)概述·劳动价值论是阐明商品价值决定于人类无差别的一般劳动的理论。
·认为价值实体是客观的,衡量价值的尺度也是客观的。
因此劳动价值论又被称为客观价值论。
(二)商品的两因素原理商品两因素:使用价值、价值1.理解什么是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要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2.使用价值(1)概念使用价值是指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和服务的有用性。
(2)理解①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它的自然属性决定的自然属性不同,使用价值也会不同:煤、木材同一种商品兼有各种自然属性,具有多种使用价值②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通过交换让渡给他人使用进入消费环节3.交换价值(1)概念商品能够通过买卖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是商品的交换价值。
(2)表现①表现为比例关系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②表现为相对性不同的交换对象交换价值不同,且因时因地而变。
4.价值(1)概念(2)理解①商品的价值通过交换得到体现。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②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一方面,二者是统一的,是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的。
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另一方面,二者又是对立的,是相互排斥、互相矛盾的。
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是为了取得价值,而商品购买者则是为了取得商品的使用价值。
卖者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买者必须支付商品的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能兼得,要得到一方,必须以放弃另一方为前提。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商品的内在矛盾,只有通过交换,才能使商品的内在矛盾得到解决。
(三)劳动的二重性原理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抽象劳动1.商品两要素与劳动二重性关系商品的两要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2023年资产评估基础知识点总结
资产评估基础第一章资产评估概述(5分)一、资产评估的主体和客体1、主体:资产评估机构及其评估专业人员。
2、客体:资产评估的对象,包括不动产、动产、无形资产、企业价值、资产损失和其他经济权益等。
二、资产1、依法获得财产权利是特定主体能够拥有或控制相关资产的前提条件,对资产的拥有或者控制主要体现在对资产产权的界定和保护上,关键为控制权,不是完整产权或所有权。
2、资产是经济资源:经济资源具备有用性和稀缺性、资产的价值能够用货币计量和反映。
三、资产评估的特点1、公正性:依照法定准则进行(技术保证)、无利害关系独立的第三方(组织保证)2、鉴证性:价值鉴证,不是权属鉴证3、咨询性:意见无强制执行效力,不对定价决策负责4、专业性:专业化分工,建立在一定专业知识和经验基础上四、资产评估的原则:工作原则和经济技术原则(一)工作原则:独立、客观、公正(二)经济技术原则1、供求原则2、替代原则:公正性的保证3、预期收益原则:最基本的依据4、贡献原则5、最高最佳使用原则:法律上许可、技术上可能、财务上可行6、评估时点原则五、我国资产评估的行业发展历史、特点、地位、作用(一)历史1、1988年,大连炼铁厂与香港企荣贸易诞生首例资产评估业务2、1991年,《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第一部规范国有资产评估和行业的行政法规3、1993年,资产评估协议成立4、2017年,财政部发布《资产评估基本准则》(二)特点:改革开放催生、服务国有企业发展壮大、产权市场促进、金融市场加快、政府主导推动(三)地位:不可或缺的专业服务、专业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体制改革的重要支撑力量(四)作用:资源优化配置引导、服务资本市场发展保障、规范经济秩序促进、维护资产权利主体的合法权益积极、维护公共利益和对外开放环境下的国家利益重要第二章资产评估的基础理论(10分)一、劳动价值论(供给端角度)1、商品的两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
资产评估基础-价值与价格知识点
价值与价格二、价值与价格问:为什么研究价值论?答:价值论是指经济学家对商品价值的观点,是经济理论的基础,是资产评估核心问题,没有正确的价值论作指导,评估的目的难以达到。
(价值类型属于价值理论范畴)(一)价值理论概述1.价值和价格价值和价格是资产评估的基本概念,也是经济学研究核心之一。
2.经济学上的价值理论其基本任务是解决价值的决定和衡量问题。
3.资产评估中的价值是专业人士根据特定的价值定义在特定的时间内对评估标的物价值的估计值。
属于价格范畴但不是市场价格本身。
(二)劳动价值论1.价值二重性(1)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是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决定的。
该理论的逻辑起点是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2)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价值论提出了商品价值的二重性(使用价值、价值)。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比使用价值价值“物的有用性”(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自然属性,但不可比较;由具体劳动形成;人与物关系社会属性;由抽象劳动形成;人与人关系是商品、劳动产品和物品的共同点只有商品才有价值商品质量和性能构成了商品交换的基础,交换价值(价格)2.劳动二重性(1)商品价值量确定商品的价值量用它所包含的形成价值的劳动量来计量。
决定商品价值量大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②劳动与价值量关系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补充]作为结论了解:项目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单位商品价值量正比无关反比无关价值总量无关反比无关正比(2)具体劳动具体的有用劳动生产不同质的产品,创造使用价值,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如:把布变成衣服,把面、酵母等变成面包。
第二章 资产评估的理论基础研究
2、新古典价值理论在资产评估中的指导意义: ●在资产评估中,必须要考虑生产的成本。 ●在资产评估中,必须要考虑资产的市场需求,即 资产所能带来的收益水平。 ●资产的价格既不单纯取决于资产的成本,也不取 决于市场需求,而是取决于两者的综合考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商品或资产的价格都会 随市场的波动而变化,不同的经济条件和市场的供 求状况都会影响资产的市场价格。
第二节 经济形态与资产价值构成理论
社会形态: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 知识经济社会。 经济形态: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技术经济、 知识经济。 一、资产价值的来源---经济形态的考察 一、资产价值的来源---经济形态的考察 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源(包括土地)、资本、企 业家、公共产品、知识所有者-----构成资产价值。 业家、公共产品、知识所有者-----构成资产价值。 ●不同的经济形态中,生产要素的“贡献”也不同 不同的经济形态中,生产要素的“贡献” (P36 表2-1)
三、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均衡价值论 1、理论基本要点 ●商品价值来源于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生产主要 指成本;消费方面取决于资产的效用,即收益。 ●生产方面决定商品或资产的供给,决定供给曲线。 消费方面决定商品或资产的需求,决定需求曲线。 ●商品或资产的价格由供给和需求双方共同决定。 ●均衡价值理论把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有机地 结合起来。
第四节 生产要素分配理论
●生产要素分配理论认为:在完成一个生产周期后 各种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土地资源、企业家才 能、知识、公共产品)都应该得到相应的报酬。 ●无形资产评估的利润分成法就是以此为理论基础 ●各生产要素分配比例难以准确确定 1、市场供求决定规律 (1)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由相应的要素市场决定。 (2)生产要素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要素的价格。 (3)要素市场决定的价格具有客观性。
资产评估基础--考试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资产评估概述【要点】资产评估专业服务及特点(内容可能改写)、经济技术原则。
作用、工作原则、价值与价格一、资产评估的概念“评估机构及其评估专业人员根据委托对不动产、动产、无形资产、企业价值、资产损失或者其他经济权益进行评定、估算,并出具评估报告的专业服务行为”。
评估主体(机构及专业人员)、客体(评估对象)、法律性质(委托专业服务)、内容及成果(报告)。
资产的基本特征(没有会计概念中的“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理解删)(1)资产必须是特定主体所拥有或控制的(拥有或支配的前提条件)。
资产的产权是与资产所有权相关的权利束,并且具有可分解性,通常包括对资产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
资产评估中的资产边界应当以经济资源的控制权为依据。
(2)具有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潜在能力。
其价值取决于其能够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
(3)资产的价值应当能以货币计量。
二、价格与价值——具体见第二章劳动价值论:使用价值和价值。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供求关系变化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效用理论:价值由边际效用决定(主观评价)。
有用性(内容)和稀缺性(大小)均衡价格理论:边际效用决定需求,生产费用决定供给。
效用解决短期定价,成本解决长期定价。
成本、效用、供求共同决定价值。
三、资产评估原则工作原则:独立、客观、公正性——具体见第九章。
市场法:1.替代原则(注意买方与卖方)对具有相同效用的物品,必定选择价格较低的;在价格相同时,必定选择效用较大的。
在同一市场上,具有相同使用价值和质量的商品,应有大致相同的交换价格。
买卖方选择。
保证评估公正性(比如设备询价时应选市场上平均价格)2.供求原则(均衡价格理论):在均衡价格中,生产费用(成本)和效用是影响价格的两个均等因素。
收益法:3.预期收益原则资产的价值应当基于其对未来收益的预期决定,是判断资产价值的一个最基本的依据。
4.贡献原则(源自边际收益原理)各生产要素价值的大小可依据其对总收益的贡献来衡量。
2019年CPV资产评估基础笔记
2019年资产评估师资产评估基础笔记钟方源第一章资产评估概述本章考情分析学习目标●理解资产评估概念及其原则和基本作用●了解我国资产评估发展状况题型分值●本章以客观题考查为主●分值一般在5分左右掌握1.资产评估专业服务及特点2.资产评估的经济技术原则熟悉1.资产评估的基本作用2.价值与价格3.资产评估的工作原则了解1.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历史及特点2.我国资产评估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一节资产评估的基本概念及基本作用内容概要一、资产评估概念(一)资产评估资产评估是使用专业的理论和方法对资产的价值进行定量的估计和判断,可以从三个层次进行表述。
1.一般意义一般意义上的资产评估就是估计和判断资产的价值在市场交易中,所有的市场参与者大都会依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信息,对交易对象进行价值判断,从而确定其交易价格。
在这个程中人们可能会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运用资产评估的理论、方法。
2.专业角度资产评估是由资产评估专业人员和评估机构依据一定的执业标准对资产的价值进行评定估算的专业化活动。
3.法律角度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评估法》资产评估(以下称评估),是指评估机构及其评估专业人员根据委托对不动产、动产、无形资产、企业价值、资产损失或者其他经济权益进行评定、估算,并出具评估报告的专业服务行为。
咨询服务VS评估执业无此规定行为主体只能是资产评估机构及其资产评估专业人员无此规定专业规范受资产评估准则的约束和规范无此规定报告形式特定格式的书面报告【总结】资产评估是一种专业服务行为。
1.受托行为资产评估是根据委托人的要求进行的,属于受托民事行为。
2.订立合同资产评估法规定委托人应当与评估机构订立委托合同。
3.依法评估资产评估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和委托合同约定进行。
(二)资产评估涉及内容1.评估主体主导者(考):评估主体指资产评估机构及其评估专业人员。
资产评估专业人员包括资产评估师和其他具有评估专业知识及经验的评估从业人员。
2019年《资产评估基础》复习资料
资产评估基础第一章资产评估概述【主要考点】概念及经济技术原则(重点)。
作用、工作原则、价值与价格一、资产评估的概念概念:“评估机构及其评估专业人员根据委托对不动产、动产、无形资产、企业价值、资产损失或者其他经济权益进行评定、估算,并出具评估报告的专业服务行为”。
资产的基本特征(1)资产是能够为特定主体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2)资产必须是特定主体所拥有或控制的(拥有或支配的前提条件)。
资产的产权是与资产所有权相关的权利束,并且具有可分解性,通常包括对资产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
资产评估中的资产边界应当以经济资源的控制权为依据:。
(3)资产的价值应当能以货币计量。
二、价格与价值劳动价值论:使用价值和价值。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供求关系变化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效用理论:价值由边际效用决定(主观评价)。
有用性(内容)和稀缺性(大小)均衡价格理论:边际效用决定需求,生产费用决定供给。
效用解决短期定价,成本解决长期定价。
成本、效用、供求共同决定价值。
三、资产评估原则工作原则:独立、客观、公正经济技术原则:(7个)1.供求原则:在均衡价格中,生产费用和效用是影响价格的两个均等因素。
2.最髙最佳使用原则(源自价值理论):法律许可、技术可能、财务可行。
3.替代原则(注意买方与卖方)对具有相同效用的物品,必定选择价格较低的;在价格相同时,必定选择效用较大的。
在同一市场上,具有相同使用价值和质量的商品,应有大致相同的交换价格。
买卖方选择。
保证评估公正性(比如设备询价时应选市场上平均价格)4.预期收益原则资产的价值应当基于其对未来收益的预期决定,是判断资产价值的一个最基本的依据。
5.贡献原则(源自边际收益原理)各生产要素价值的大小可依据其对总收益的贡献来衡量。
适用于构成某整体资产的各组成要素资产的贡献,或是缺少该项要素资产将蒙受的损失。
6.评估时点原则(评估基准日)评估师的价值意见为该时点的价值意见。
2020年《资产评估基础》重要考点
第一章资产评估概述一、定义评估机构及其评估专业人员(主体)根据委托对不动产、动产、无形资产、企业价值、资产损失或者其他经济权益(客体或对象)进行评定、估算,并出具评估报告的专业服务行为。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1.法律性质:受资产评估委托合同约束的专业服务,该合同由委托人与资产评估机构依法订立。
2.资产评估的内容:对评估对象价值进行评定、估算。
3.资产评估的成果:出具资产评估报告。
二、资产1.资产是能够为特定主体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表现在(1)使用资产给特定主体带来的利益;(2)通过资产所有权或控制权的变动给特定主体带来的利益。
2.资产必须是特定主体所拥有或控制的(1)对资产的拥有或控制主要体现在对资产产权的界定和保护上。
依法取得拥有或控制资产的权利是特定主体能够拥有或支配相关资产的前提条件。
(2)权利束:通常包括对资产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
一方面表现为某项资产的完整产权(夫妻共同财产不属于完整产权),即包括对其占用、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所有权利。
另一方面,权利束还具有可分解性,可以从中分解设定不同类型的权利。
例如:转让使用权。
(3)有限产权权利人:行使资产权利会受到权利分设时所承诺义务的限制。
因此,不同的权利类型及组合构成了资产的具体产权状态,而不同的资产产权状态使得为权利人带来的经济利益不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资产价值。
一般情况下,资产的所有权会高于使用权的价值。
(4)在判断资产是否存在时,所有权是要考虑的首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有些情况下,特定主体虽然不拥有经济资源的所有权,但是可以控制这些资源,同样标明该特定主体能够从其控制的资源中获取经济利益,可以认定为特定主体的资产。
因此,资产评估中界定资产的边界是资产的控制权而非所有权。
(比如承租的资产再转租、城镇土地)(5)资产权利的排他性:对资产所有权或实施控制的权利的确定使特定主体对资产的相关权利具有了排他性,其他主体要取得相关权利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劳动价值论知识点总结
劳动价值论知识点总结一、商品交换的价值形式商品交换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活动,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通过商品交换来实现货币流通,使商品的价值关系得到实现。
商品的价值形式主要包括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形式。
其中,使用价值是商品直接满足人们的需要的能力,是由商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而价值则是商品的劳动价值量的一种抽象形式,是商品交换的基本意义,是商品交换的物质基础。
二、商品的劳动价值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所含的劳动价值量所决定的。
劳动价值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劳动成果,是商品生产者在生产商品过程中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抽象表现。
马克思提出了“抽象劳动”的科学概念,指的是不同具体形式的劳动都可以通过劳动时间来进行比较。
这种劳动价值决定了商品的交换价值,即同等劳动时间的商品之间可以交换。
三、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包括劳动价值量、商品价值的决定和表现形式、劳动价值和市场价格的关系、劳动价值和价格之间的矛盾等。
其中,劳动价值量是各种不同形式的劳动在商品生产中通过一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体现的共同的本质。
商品价值的决定和表现形式是指商品价值是由商品的交换关系决定,并以货币形式表现。
劳动价值和市场价格的关系是指劳动价值量决定市场价格,市场价格又反作用于劳动价值。
劳动价值和价格之间的矛盾是指商品的劳动价值决定商品的价格,但市场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所以价格与价值往往是不一致的。
四、商品生产的剥削关系劳动价值论还揭示了商品生产的剥削关系。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换取生活资料,但所得工资往往远远低于劳动者所创造的劳动价值量,剩余价值成为资本家的剥削收入,实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延续和发展。
五、劳动价值论在当今的意义劳动价值论对于把握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了解商品交换的本质,揭示剥削现象和实行社会主义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在当今阶级斗争不断激烈化的情况下,了解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02章 资产评估的基础理论
知识点:劳动价值论★★★【例题·多选题】劳动价值论的代表性学者有()。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威廉·配第D.赫尔曼·海因里希·戈森E.卡尔·马克思『正确答案』ABCE【例题·多选题】亚当·斯密的“三种收入决定商品价值”的观点中,三种收入包括()。
A.工资B.时间C.利润D.材料E.地租『正确答案』ACE【例题·单选题】关于劳动价值论的发展过程,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威廉·配第是劳动价值论的创始人B.亚当·斯密提出三种价值规定理论C.大卫·李嘉图提出劳动二重性,将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D.卡尔·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由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决定『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选项C,大卫·李嘉图没有提出劳动二重性学说,卡尔·马克思将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例题·单选题】关于劳动价值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应用,表述错误的是()。
A.劳动价值论是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石和有效办法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发展进步的前提是人的劳动C.应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体力劳动的作用越来越重要D.管理部门成为价值创造中的重要部分,科学技术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选项C,应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脑力劳动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例题·单选题】关于使用价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价值是物品和服务的有用性B.使用价值由其社会属性决定C.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D.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选项B,使用价值由其自然属性决定。
【例题·多选题】不同商品之所以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是因为()。
2022年资产评估师考试资产评估基础必背知识点
1、资产评估评估主体是评估机构及其评估专业人员(资产评估师/其他评估从业人员);.评估客体:资产评估的对象(不动产、动产、无形资产、企业价值、资产损失或其他经济权益)。
资产评估专业服务受到委托人与资产评估机构依法订立的资产评估委托合同的约束;指资产评估机构及其评估专业人员对评估对象的价值进行评定估算。
2、资产资产评估中界定资产的边界是资产的控制权而非所有权;能够为特定主体带来未来经济利益资产是经济资源具备有用性和稀缺性特点;资产的价值应当能够用货币计量和反映;资产的边界应当以经济资源的控制权为依据;资产的产权是与所有权相关的权利束。
3、资产评估经济技术原则最高最佳使用原则:法律上是否许可,技术上是否可能,财务上是否可行;预期收益原则:判断资产价值的一个最基本的依据;贡献原则:预期收益原则在某种情况下的具体应用。
4、资产评估特点公正性、鉴证性、咨询性、专业性。
’5、行业发展服务国有企业成为资产评估行业发展壮大的基础。
6、职业道德诚实守信(放在首位)、勤勉尽责(不可以丧失其独立性)、谨慎从业,独立(是资产评估的核心原则)、客观(以事实为依据、坚持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实事求是)、公正(不得损害委托人、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公共利益)。
7、谨慎从业在洽谈业务前,对自身专业能力进行评价,对客户进行判断;在受理业务后,制定评估计划;在业务实施环节,认真履行程序实施要求;在信息披露方面,充分提示和披露风险。
8、独立资产评估机构应当是依法设立的独立法人或非法人组织;独立开展评估业务,并独立地向委托人提供资产评估意见;从事资产评估活动不受任何非法干预;不受所在资产评估机构的非法干预;双方应无利害关系。
9、专业能力应当如实声明其具有的专业能力和执业经验,不得对其专业能力和执业经验进行夸张、虚假和误导性宣传。
应当履行评估委托合同中规定的义务;不得索取约定服务费之外的不正当利益。
不得采用欺诈、利诱、胁迫、恶意压价等不正当的手段与其他资产评估机构及资产评估专业人员争揽业务。
劳动价值论主要内容
二、劳动价值论主要内容 (一)概述 ·劳动价值论是阐明商品价值 决定于人类无差别的一般劳动的理论。 ·认为价值实体是客观的,衡量价值的尺度也是客观的。因此劳动价值论又被称为客观价值论。
(二)商品的两因素原理 商品两因素:使用价值、价值
1.理解什么是商品?
(五)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1.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以此为基础进行商品 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既是价值量如何决定的规律,也是价值量如何实现的规律。
2.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 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形式是 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1)现实的市场上出现价格偏离价值的现象 一方面是因为价格对价值的偏离受到 货币价值变化的影响。(货币因一种或多种原因突然升值或贬值) 另一方面是因为价格受 市场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价格决定供求,供求反过来影响价格。) (2)背离现象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上下波动 始终以价值为基础。 价格的涨落会相互抵消, 均价和价值相等。 价格波动中,供求趋于平衡,使价格接近价值。
商品的价值通过 交换得到体现。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②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 对立统一体 ·一方面,二者是统一的,是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的。 作为商品, 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另一方面,二者又是 对立的,是 相互排斥、互相矛盾的。 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是为了取得价值,而商品购买者则是为了取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卖者必须让渡商品 的使用价值,买者必须支付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能兼得,要得到一方,必须以 放弃另一方为前提。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商品的内在矛盾,只有通过交换,才能使商品的内在矛盾 得到解决。 (三)劳动的二重性原理 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抽象劳动 1.商品两要素与劳动二重性关系 商品的两要素是由生产商品的 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资产评估基础第二章资产评估的基础理论
第二章资产评估的基础理论掌握1.劳动价值论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的价值规律2.效用价值论的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3.需求及影响需求的因素4.供给及影响供给的因素5.均衡价格、供求定理6.市场结构的划分7.有效市场的形态熟悉1.劳动的二重性原理、商品价值量的确定。
2.效用价值论中商品价值的来源、价值量的确定、价格形成的基本规律。
3.需求函数、需求表及需求曲线。
4.供给函数、供给表与供给曲线。
5.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及条件。
6.有效市场假说的前提条件及检验。
了解1.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发展过程,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2.效用价值论的理论产生过程,对效用价值论的认识。
3.需求关系的特殊情形。
4.市场均衡、局部均衡及一般均衡。
5.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的需求与均衡。
6.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的形成原因,寡头垄断市场的分类及典型模型。
7.有效市场理论的形成及主要作用和局限。
8.资本市场的内在效率和外在效率。
第一节劳动价值论内容概要一、理论发展过程(一)威廉·配第劳动价值论的创始人1.1662年,《赋税论》第一次有意识的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
2.价格区分自然价格:商品的价值政治价格:市场价格(二)亚当·斯密1.1776年,《国富论》首次区分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两个意义使用价值: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交换价值: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提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
这一观点比威廉·配第前进一步。
配第看来,只有开采金银的劳动决定价值,其他部门的劳动只有在以其产品与金银相交换的前提下才间接决定价值,亚当·斯密强调一切生产商品的劳动都创造价值。
2.亚当·斯密主要观点第一,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
“劳动决定价值”。
第二,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是该商品在交换中购买到的劳动或能支配的劳动。
资产评估各章知识点
资产评估各章知识点《资产评估各章知识点》一、知识概述1. 《资产评估基本概念》①基本定义:资产评估就是估摸一个东西值多少钱。
比如说,你有一辆二手车,想知道它现在能卖多少钱,就得找专门的人或者机构来根据车的状况(像车龄、里程数、有没有撞过之类的)、市场上类似车的价格等方面给它定个合理的价,这个定价的过程就有点像资产评估。
②重要程度:这是资产评估这门学科的基石,要是不明白资产评估是什么,就没法深入学习后面的内容。
③前置知识:需要有点基本的数学知识,像会算个加减乘除,还有一些对市场现象的基本了解,比如说供需关系影响价格这个事得知道。
④应用价值:在二手交易市场很有用,像二手房、二手车买卖;企业重组或者兼并的时候也需要评估资产;保险公司理赔也会涉及到对受损资产的价值评估。
2. 《资产评估的原则》①基本定义:就像玩游戏要遵守规则一样,资产评估也有自己的原则。
比如说公正性原则,就是在评估的时候不能偏向哪一方;科学性原则,得用合理科学的方法去评估,不能胡来。
②重要程度:是保证评估结果合理、客观的保障,如果不遵守这些原则,评估结果就不靠谱,那整个资产评估就失去意义了。
③前置知识:要知道基本的商业道德概念,还有逻辑思维,这样才能理解为什么要遵循这些原则。
④应用价值:在评估纠纷中,如果遵循这些原则,就容易分清是非。
比如一个古董评估,双方有争议,如果按照科学公正的原则重新评估,就能找到合理价格。
3. 《资产评估的方法》①基本定义:就是评估资产价值时用的手段。
比如成本法,简单说就是看重新做一个这东西要花多少钱,然后根据它的新旧程度打个折;市场法就是找和这个资产相似的在市场上卖多少钱来评估;收益法呢,是看这资产能给我带来多少收益来定它值多少钱。
②重要程度:非常重要,这是实际进行资产评估操作的关键内容,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资产。
③前置知识:要了解不同行业各种资产成本计算方式,还有市场价格波动规律、收益计算的一些常识等。
劳动价值理论
斯密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后,他提出他的 价值学说主要是为了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什么是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换言之,构 成一切商品真实价格的,究竟是什么。
第二,构成真实价格的各部分,究竟是什么
第三,什么情况使上述价格的某些部分或全部, 有时高于其自然价格或普通价格,有时又低于其自然 价格或普通价格?换言之,使商品市场价格或实际价 格,有时不能与共自然价格恰相一致的原因何在?
价值理论的主要功绩
第一,认为任何部门的生产的劳动都创造价值, 提出“劳动是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的著名论 断,克服了前人只有采金的劳动才创造价值的片面性, 纠正了只有农业劳动才创造价值的偏见。指明决定商 品价值是一般社会劳动。
价值理论的主要功绩
第一,认为任何部门的生产的劳动都创造价值, 提出“劳动是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的著名论 断,克服了前人只有采金的劳动才创造价值的片面性, 纠正了只有农业劳动才创造价值的偏见。指明决定商 品价值是一般社会劳动。
劳动不仅衡量价格中分解为劳动(指工资)的那一 部分价值,而且衡量价格中分为地租和利润的那些部 分的价值。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三种收入决定价值,而价值 尺度始终是购买劳动。
为什么斯密由劳动决定价值论转向收入决定价值 论呢?
为什么斯密由劳动决定价值论转向收入决定价值 论呢?
因为斯密感到资本主义社会价值规律同资本占有 规律之间的矛盾,即等价交换与劳动同资本交换的矛 盾。虽然这种收入价值论是不足取的,但他却显示了 斯密较强的历史感。
其次,斯密阐述了形成这种价值尺度的原因:
一方面,社会分工使各人所需物品的绝大部 分依赖他人的劳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劳动价值论的内容
劳动价值论的内容劳动价值论包括商品和劳动的二重性,而在分析劳动价值论时用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论证了它的历史性质,并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科学地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以及后来的利润、平均利润理论,指出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b主y社会的阶级矛盾和这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作用,从而揭示出资b主y生产方式的历史暂时性。
一、劳动价值论分析的起点1、为什么从商品开始因为资b本身就需要论证和说明。
“资b,如果没有雇用劳动、价值、货币、价格等等,它就什莫也不是。
”资b就会成为不可理解的具体。
因此,要揭示资b这个具体丰富的许多规定的全部内容,科学的方法就是按照商品-货币-资b这样的上升路线,从资b主y财富的元素形式商品出发,才能在后面的上升过程中把构成资b总体的各个环节和内部结构复制出来。
这就是的研究从商品开始分析的原因。
商品作为分析劳动价值的逻辑起点,同时也是资b论的起点。
2、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具有不可比较性。
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构成商品交换的基础。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等范畴,是用来说明商品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概念,深刻地揭示了商品的本质。
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继承了斯密在“劳动一般”问题上的贡献,并且科学地阐释了这项研究之所以能在斯密那里取得重大进展的原因,即:人们之所以能够对任何种类的劳动予以同样看待,并且确立劳动在现代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并不是聪明的人脑对由各种具体劳动组成的“具体总体”进行了总结和归纳,而是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劳动在现实中形成了一个十分发达的“总体”。
就使用价值说,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质,就价值来说你有意义的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量。
“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不是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
”撇开生产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商品的价值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种劳动是抽象的。
高三政治学劳动价值论知识点
高三政治学劳动价值论知识点劳动价值;它是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它是劳动力这种特殊的商品所产生的使用价值,是一种能够产生价值增值的使用价值,它既来源于使用价值:劳动者通过消费一定形式和一定数量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后,将其转化为劳动潜能(这是一种过渡的价值形式),在劳动过程中再将劳动潜能转化为劳动价值;它又服务于使用价值。
一、知识归纳1、商品(1)商品的基本含义及其正确理解。
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要准确地理解商品的含义首先必须把握两个条件:一是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肯定也不是商品。
二是劳动产品必须用于交换才是商品如果不是用于交换即便是劳动产品那也不是商品。
(2)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区别:①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②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价值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③使用价值不是商品特有的而是一切有用物品的属性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④使用价值不同决定了不同商品生产者需要交换商品价值则是商品交换的基础决定了商品交换的比例。
联系:①两者统一在商品中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②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作为商品它的价值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在使用价值上如果物品没有使用价值无人购买就不能交换就不会有价值。
排斥: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对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能同时兼得。
①商品生产者为得到价值就必须让渡使用价值给消费者。
②而消费者为得到使用价值就必须让渡价值给生产者双方不可能同时享有二者。
因此商品作为二者的统一是对立的统一。
(3)商品的价值量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三者的关系。
①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有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分。
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是某单位某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
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某一部分某一行业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
2020资产评估师考试教材讲义-劳动价值论
第01讲劳动价值论导言:本章介绍资产评估的基础理论,包括: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供求理论、市场结构和有效市场理论。
主要考查客观题,估计分值在8分左右。
考试大纲说明:一、考试目的考查考生对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供求理论、市场结构理论、有效市场理论等资产评估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以及对相关理论基本原理和主要知识点的应用能力。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一)掌握的内容1.劳动价值论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的价值规律。
2.效用价值论的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需求及影响需求的因素。
4.供给及影响供给的因素。
5.均衡价格、供求定理。
6.市场结构的划分。
7.有效市场的形态。
(二)熟悉的内容1.劳动的二重性原理、商品价值量的确定。
2.效用价值论中商品价值的来源、价值量的确定、价格形成的基本规律。
3.需求函数、需求表及需求曲线。
4.供给函数、供给表与供给曲线。
5.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及条件。
6.有效市场假说的前提条件及检验。
(三)了解的内容1.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发展过程,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2.效用价值论的理论产生过程,对效用价值论的认识。
3.需求关系的特殊情形。
4.市场均衡、局部均衡及一般均衡。
5.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需求与均衡。
6.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的形成原因,寡头垄断市场的分类及典型模型。
7.有效市场理论的形成及主要作用,有效市场理论的局限。
8.资本市场的内在效率和外在效率。
考情分析:教材变化情况:修改“供求理论、供给、需求”的定义表述;修改“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及总效应”的表述;其他为细节表述变动。
第一节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是阐明商品价值决定于人类无差别的一般劳动的理论。
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实体是客观的,衡量价值的尺度也是客观的。
因此劳动价值论又被称为客观价值论。
价值属于商品经济范畴。
产品成为商品以交换为前提。
商品具有二重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构成商品交换的基础。
资产评估基础-劳动价值论知识点
劳动价值论导言:本章介绍资产评估的基础理论,包括: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供求理论、市场结构和有效市场理论。
主要考查客观题,估计分值在8分左右。
考试大纲说明:一、考试目的考查考生对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供求理论、市场结构理论、有效市场理论等资产评估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以及对相关理论基本原理和主要知识点的应用能力。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一)掌握的内容1.劳动价值论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的价值规律。
2.效用价值论的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需求及影响需求的因素。
4.供给及影响供给的因素。
5.均衡价格、供求定理。
6.市场结构的划分。
7.有效市场的形态。
(二)熟悉的内容1.劳动的二重性原理、商品价值量的确定。
2.效用价值论中商品价值的来源、价值量的确定、价格形成的基本规律。
3.需求函数、需求表及需求曲线。
4.供给函数、供给表与供给曲线。
5.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及条件。
6.有效市场假说的前提条件及检验。
(三)了解的内容1.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发展过程,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2.效用价值论的理论产生过程,对效用价值论的认识。
3.需求关系的特殊情形。
4.市场均衡、局部均衡及一般均衡。
5.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需求与均衡。
6.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的形成原因,寡头垄断市场的分类及典型模型。
7.有效市场理论的形成及主要作用,有效市场理论的局限。
8.资本市场的内在效率和外在效率。
考情分析:教材变化情况:修改“供求理论、供给、需求”的定义表述;修改“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及总效应”的表述;其他为细节表述变动。
第一节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是阐明商品价值决定于人类无差别的一般劳动的理论。
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实体是客观的,衡量价值的尺度也是客观的。
因此劳动价值论又被称为客观价值论。
价值属于商品经济范畴。
产品成为商品以交换为前提。
商品具有二重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构成商品交换的基础。
资产评估:劳动价值论发展过程、商品两因素、劳动二要素
第二章资产评估的基础理论第01讲劳动价值论发展过程、商品两因素、劳动二要素考情分析分值一般在10分左右主要题型为选择题,也可涉及综合题重要等级★★★各理论要深入理解,抓住关键词和结论,可不过于纠结分析过程搭框架一、理论发展过程【了解】二、主要内容(一)商品的两因素原理【掌握】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要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3.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联系:①二者是统一的,是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的。
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②二者又是对立的,是互相排斥、互相矛盾的。
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是为了取得价值,而商品购买者则通常是为了取得商品的使用价值。
卖者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买者必须支付商品的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能兼得,要得到一方,必须以放弃另一方为前提。
(二)劳动的二重性【熟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的两个方面。
二者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
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具体劳动需要还原为抽象劳动,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才形成价值。
【单选题】下列关于劳动二重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可以分割的B.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种劳动D.劳动二重性学说是马克思创立的『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选项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不可以分割的,它们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中从不同角度观察的两个方面。
『考点定位』劳动二重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价值论导言:本章介绍资产评估的基础理论,包括: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供求理论、市场结构和有效市场理论。
主要考查客观题,估计分值在8分左右。
考试大纲说明:一、考试目的考查考生对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供求理论、市场结构理论、有效市场理论等资产评估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以及对相关理论基本原理和主要知识点的应用能力。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一)掌握的内容1.劳动价值论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的价值规律。
2.效用价值论的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需求及影响需求的因素。
4.供给及影响供给的因素。
5.均衡价格、供求定理。
6.市场结构的划分。
7.有效市场的形态。
(二)熟悉的内容1.劳动的二重性原理、商品价值量的确定。
2.效用价值论中商品价值的来源、价值量的确定、价格形成的基本规律。
3.需求函数、需求表及需求曲线。
4.供给函数、供给表与供给曲线。
5.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及条件。
6.有效市场假说的前提条件及检验。
(三)了解的内容1.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发展过程,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2.效用价值论的理论产生过程,对效用价值论的认识。
3.需求关系的特殊情形。
4.市场均衡、局部均衡及一般均衡。
5.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需求与均衡。
6.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的形成原因,寡头垄断市场的分类及典型模型。
7.有效市场理论的形成及主要作用,有效市场理论的局限。
8.资本市场的内在效率和外在效率。
考情分析:教材变化情况:修改“供求理论、供给、需求”的定义表述;修改“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及总效应”的表述;其他为细节表述变动。
第一节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是阐明商品价值决定于人类无差别的一般劳动的理论。
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实体是客观的,衡量价值的尺度也是客观的。
因此劳动价值论又被称为客观价值论。
价值属于商品经济范畴。
产品成为商品以交换为前提。
商品具有二重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构成商品交换的基础。
商品的二重性取决于劳动的二重性,即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
价值是无差别的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商品价值量由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量决定,而劳动量又是以劳动时间来计算的。
因而商品在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决定了商品价值量。
商品价值作为一定的社会关系,只能在交换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即表现为交换价值。
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浮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知识点:一、理论发展过程二、劳动价值论主要内容三、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一、理论发展过程关键人物、代表性成果、主要观点。
(一)威廉·配第劳动价值论的创始人,《赋税论》(1662)将价格区分为“自然价格”(商品的价值)和“政治价格”(市场价格);第一次有意识的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并根据劳动决定价值的原理,得出了商品价值量的大小以劳动生产率为转移的结论,即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例关系。
(二)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第1篇中系统地阐述了劳动价值论。
(1)首先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使用价值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交换价值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
(2)提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一切生产商品的劳动都创造价值。
观点比威廉·配第前进一步,配第认为,只有开采金银的劳动决定价值,其他部门的劳动只有在以其产品与金银相交换的前提下才间接决定价值。
(3)在进一步研究什么样的劳动决定商品价值时,提出了三种价值规定理论,主要观点如下:第一,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
第一种价值规定可称为“劳动决定价值”。
斯密说:“任何一个物品的真实价格,即要取得这些物品实际上所付出的代价,乃是获得它的辛苦和麻烦。
”斯密所说的商品的“真实价格”也叫“交换价值”,实际指的是商品的价值。
第二,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是该商品在交换中购买到的劳动或能支配的劳动。
这第二种价值规定可称为“购买到的劳动决定价值”。
斯密认为,社会自出现分工以来,一个人所需要的物品,只有一小部分依赖于自己,其余大部分要依靠别人的劳动。
所以,一个人的生活是否丰裕,就看他能够支配多少别人的劳动,亦即他能购买多少他人的劳动。
“一个人占有某货物,但不愿自己消费,而愿用以交换他物,对他说来,这货物的价值,等于使他能购买或能支配的劳动量。
”第三,构成真实价格的各部分即商品价值由工资、利润、地租三种收入构成,这是“三种收入决定商品价值”。
斯密认为,前两种价值规定只适用于“初期蒙昧社会”(资本主义以前的简单商品经济),而不适用于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权产生以后的进步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
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的劳动对原材料追加的价值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支付了劳动者自身的工资,另一部分则是支付给雇主的利润。
若不然,资本家就不会有兴趣投资办厂,雇工生产了。
这样,商品的价格构成就与社会初期不同了,它不仅包括劳动者的工资,还包括资本的利润。
当土地变为私有财产时,土地的所有者也要“不劳而获”,要对耕种他们土地的经营者收取地租。
这种情况下,在大多数商品的价格构成中,就不仅包含有工资和利润,还包含了土地地租。
因此,商品价值由工资、利润、地租三种收入构成,三种收入决定商品价值。
(三)大卫·李嘉图继承了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决定价值的观点,但批判了亚当·斯密的购买劳动价值论和三种收入价值论。
1.认为劳动决定价值,劳动既包括活劳动,也包括物化劳动。
商品价值量和耗费劳动量成正比,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由于没有劳动二重性学说,他没能说明价值的创造和价值的转移如何在同一劳动过程中得以实现。
3.商品价值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量。
4.不适当地把适用于农业产品价值决定的法则,即由最不利条件的土地产品耗费劳动决定价值的法则视为普遍法则。
(四)卡尔·马克思在大卫·李嘉图的基础上对劳动价值论进行了深入地阐述,确立了商品价值这一根本范畴。
商品的价值是由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决定的;人类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构成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则形成了商品的价值。
商品的价值是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某一产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不断减少,其价值量会逐渐下降。
二、劳动价值论主要内容(一)商品的两因素原理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要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
一方面,二者是统一的,是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的。
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另一方面,二者又是对立的,是相互排斥、互相矛盾的。
生产者生产是为了取得价值,而购买者则是为了取得使用价值。
卖者必须让渡使用价值,买者必须支付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能兼得,要得到一方,必须以放弃另一方为前提。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商品的内在矛盾,只有通过交换,才能使商品的内在矛盾得到解决。
(二)劳动的二重性原理商品是由劳动创造的。
商品的两要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即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的两个方面。
二者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
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具体劳动需要还原为抽象劳动,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才形成价值。
(三)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商品的价值是质和量的统一。
价值是抽象劳动的凝结。
价值量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即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量。
劳动量是由劳动时间来衡量的,价值量决定于劳动时间,与劳动时间成正比。
1.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各个商品生产者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就是个别劳动时间,由个别劳动时间形成的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的价值量只能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形成商品价值实体的劳动作为人类无差别的劳动,本身具有一般性。
因此,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时间只能是一般的劳动时间,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而不可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也不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2.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确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是由众多因素决定的,其中主要有: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等。
价值量只与劳动时间相关。
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具有较高生产率的活劳动,相对于生产率较低的活劳动而言,可以创造较多的使用价值。
劳动生产率越高,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就越多,但由于所形成的总价值量不变,因而包含在单位产品中的价值量相应减少。
但是,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经济中,劳动生产率高的个别价值在还原为社会价值时,会还原为更高的价值。
(四)价值规律及其作用1.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以此为基础进行商品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既是价值量如何决定的规律,也是价值量如何实现的规律。
价值规律对市场经济中的个别劳动耗费和社会劳动的使用都具有制约作用:单个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一种商品总量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总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现实的市场上出现价格偏离价值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价格对价值的偏离受到货币价值变化的影响。
另一方面是因为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
市场价格决定供求,但供求又反过来会影响商品的市场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大于求,价格下跌。
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这种背离现象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首先是因为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始终是以价值为基础的。
其次,从商品交换的总体来看,价格的涨落会相互抵消,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相等。
最后,价格的变动也会影响供求关系,在价格的不断波动中,供求趋于平衡,使价格接近价值。
3.价值规律具有三个重要作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这种调节作用是通过价格围绕价值的上下波动和市场竞争实现的。
第二,刺激生产者的积极性。
生产者为了多获利润,就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