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数学五年级(上)第九册教案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近似值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

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

教案: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及意义。

2. 让学生掌握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

2. 学会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

教学难点:1. 掌握“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应用场景。

2.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选择合适的近似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四舍五入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四舍五入是一种常见的近似方法。

2. 提问: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将一个数近似到某个整数,除了四舍五入,还有其他的方法吗?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介绍“进一法”的概念:将一个数向上取整到最近的整数。

2. 举例说明“进一法”的应用场景,如:购买物品时,不足一元的零钱需要向上取整。

3. 引导学生思考: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使用“进一法”?4. 介绍“去尾法”的概念:将一个数向下取整到最近的整数。

5. 举例说明“去尾法”的应用场景,如:将时间精确到分钟,秒数部分采用去尾法。

6. 引导学生思考: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使用“去尾法”?三、巩固练习(15分钟)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3. 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共同评析。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及应用场景。

2. 强调在实际问题中,选择合适的近似方法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应用。

2.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完成的时间和质量。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了这两种近似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何时使用“进一法”和“去尾法”,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近似方法。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教案)教学设计解决问题(1)学习目标:1、掌握生活中求实际问题的近似值的解题方法,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会结实际情况合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3、培养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学习重点: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学课本39页例10的(1)题:(1)、读题目,理解题意,列式计算。

(2)、计算结果是6.25个,如果用‘四舍五入’取近似值,需要()个瓶子。

但6个瓶子只能装下()千克香油,剩下的0.1千克还需要()个瓶子,所以共需要()个瓶子。

这里我们用了()法将6.25中小数点后面的尾数舍去,向个位进(),变成了7。

2、自学课本39页例10的(2)题:(1)读题目,理解题意,列式计算。

(2)讨论:包装17个礼盒丝带够不够?这时需要用什么方法取商的近似值?3、在取商的近似值时,一般情况下采用‘四舍五入’法,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用()和()取商的近似值。

二、达标测评一间教室长13米,宽8.4米,用面积是0.09平方米的方砖铺地面,需要这种方砖多少块?体育老师买来9根10米长的绳子做跳绳。

一根跳绳长1.8米。

(1)最多能做几根?(2)如果把这些跳绳平均分给五年级各班,每个班分6根。

可以分给几个班?孙老师要用80元买一些文具作为年级运动会的奖品。

他先花了45.6元买了8本相册,并准备用剩下的钱买一些钢笔,每支钢笔2.5元。

孙老师还可以买几支钢笔?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年级:五年级科目:数学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准确、严谨的数学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定义和区别。

2. 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应用场景。

3. 实际问题的解决步骤和技巧。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问题中如何处理小数。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经验,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定义和区别(10分钟)1. 教师讲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两种方法的含义。

2. 学生通过举例,加深对进一法和去尾法的理解。

3.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区别,总结两者的特点。

三、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应用场景(10分钟)1.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应用场景。

2. 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进一法和去尾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教师总结,强调进一法和去尾法在解决问题时的作用。

四、实际问题的解决步骤和技巧(10分钟)1. 教师讲解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和技巧,引导学生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和技巧。

3. 教师通过实例,展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五、课堂练习(15分钟)1. 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3.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修改自己的答案。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进一法和去尾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3.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定义和区别。

2. 学生能熟练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

进一法和去尾法教学设计

进一法和去尾法教学设计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近似数》的教学设计光彩小学张国学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39页的例10。

教学目标:1.知道求商的近似值的生活意义,能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2.引导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4.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和概括的能力,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掌握并灵活运用“进一法、去尾法”法求商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3÷11=(1)保留一位小数(2)保留两位小数(3)保留三位小数二、新知学习(一)情境一: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玻璃瓶可以装0.4千克。

需要准备几个瓶?1、用四舍五入法解决问题。

2.5÷0.4 = 6.25(个)≈6(个)(四舍五入法)2、小组合作,互相质疑。

(不符合实际)3、全班得出解题方法。

2.5÷0.4 = 6.25(个)≈7(个)-----进一法4、强调“进一法”的方法。

(二)情境二: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

每个礼盒要用1.5米长的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1、用四舍五入法解决问题。

25÷1.5=16.666•(个)2、小组交流,互相质疑。

(包装17个礼盒,丝带够吗?)3、全班得出解题方法。

25÷1.5=16.666•(个)≈16(个)-----去尾法4、强调“去尾法”的方法。

三、探究总结方法1、对比两个题目: 同样是取商的近似数有什么不同?进一法 2.5÷0.4=6.25 (个) 2.5÷0.4≈7(个)去尾法25÷1.5=16.666······(个) 25÷1.5≈16 (个)2、巩固练习,归类总结进一法:不管余数有多小,都需要一份,才能完成任务,保证整体的完整性,去尾法:即使余数再大,但它还达不到一个标准,只有去掉尾数,才能保证个体的完美性。

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

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

教案: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和原理。

2. 学会使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和原理。

2. “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和原理,学会使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如何灵活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

例如,小明家的客厅长5米,宽4米,他想用边长为0.5米的正方形地砖铺满整个客厅,请问他需要多少块地砖?2. 新课导入让学生先自己尝试解决上述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发现,用普通的除法计算出的结果并不是整数,而实际生活中我们不能购买半块地砖,所以我们需要用到“进一法”或“去尾法”。

3. “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和原理(1)进一法:将除法的结果向上取整,即使得商数比实际结果略大一些。

例如,5除以0.5的结果是10,但实际需要11块地砖,所以用“进一法”得到的结果是11。

(2)去尾法:将除法的结果向下取整,即使得商数比实际结果略小一些。

例如,4除以0.5的结果是8,实际需要8块地砖,所以用“去尾法”得到的结果是8。

4. “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应用通过一些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计算一个房间的面积,购买材料时如何计算所需数量等。

5. 练习与巩固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可以设置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进一法”和“去尾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到“进一法”和“去尾法”,并尝试解决。

“进一法”和“去尾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进一法”和“去尾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解决问题”―――“进一法”和“去尾法”教学设计及反思本节课内容孩子不容易掌握,会受前面所学“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的影响。

可能会“不知所措”。

“进一法”和“去尾法”是不同于“四舍五入”法的求近似值的方法。

本节课中要让学生明白求近似值的方法有三种,但又各不相同。

“四舍五入”法在一般求近似值时可以广泛应用。

“进一法”和“去尾法”是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据实际生活需求求近似值。

三者求近似值的方法不同。

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明白求近似值除了用“四舍五入”法外,可以用“进一法”和“去尾法”。

而且能清楚的明白各自的使用场合与情况。

并且学生也掌握了哪种情况下使用“进一法”,哪种情况下使用“去尾法”。

讲授新课时,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一)尝试计算。

(二)激发交流讨论的欲望。

让学生通过尝试计算后,再针对两个答案做出正确的选择。

从而明白为什么例题用四舍五入法不行了呢?为什么结果是6.25个,但正确答案是7个呢?抓住这个矛盾展开讨论交流选择正确的答案,并知道这种方法叫“进一法”。

从而知道“四舍五入”法在此例题中显然用不上,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结果。

(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交流的空间。

让学生在讨论争论交流中感知“进一法”和“去尾法”必须根据实际生活情况来决定,才可以行的通。

(四)学生与教师耐心细心倾听学生的发言,捕捉发言中的信息,进行充分的肯定与及时的评价。

(五)做“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分析与比较。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六)通过举例子进一步使“进一法”和“去尾法”与生活相连渗透。

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2. 教学难点:理解进一法、去尾法的原理,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的需求。

(2)复习相关知识点,为新课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讲解进一法、去尾法的定义和原理。

(2)通过例题,展示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的步骤。

3. 巩固练习(1)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

(2)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学生互评,交流解题心得。

4. 课堂小结(2)让学生谈谈学习收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5. 课后作业(课后作业及板书设计见附件)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七、作业设计1. 课后作业: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后作业要求:按时完成,书写工整,独立思考。

八、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适当,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课堂管理是否到位,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4. 对学生的评价是否客观,是否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进步。

5. 针对课后反思的结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附件:课后作业及板书设计一、课后作业(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6米,宽是8.9米,求它的面积。

(2)28位同学分组做游戏,每组最多5人,最少3人,请问最多可以分成几组,最少可以分成几组?2. 请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并简要说明解题过程。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进一法、去尾法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进一法、去尾法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进一法、去尾法教案第一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进一法、去尾法教案解决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执教者:笑嘻嘻教学内容:教材P39例10及教材练习九第7、8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实际应用中,会灵活的选用“去尾法”和“进一法”取商的近似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对生活实际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对不同生活情境的分析与思考,体会近似值的生活意义。

教学重点:根据实际需要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分析并理解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导入:数学来源于生活,也要应用于生活。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要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这节课我们就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1.小强是用50元买了12个文具盒,平均每个文具盒多少钱?二、互动新授1.出示教材第39页例10的第(1)题: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瓶最多可盛0.4千克。

需要准备几个瓶?先让学生读题并思考:这道题的条件和问题是什么?怎样列式?引导学生自主列出算式并计算:2.5÷0.4=6.25(个)师引导学生思考,瓶子的个数都是整数,怎样取近似值?学生可能会想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取商的近似值:即2.5÷0.4≈6(个)这时,教师启发学生思考:6个瓶子能装下2.5千克香油吗?验证:装不下,因为6×0.4=2.4(千克),还剩下0.1千克装不下。

所以需要7个瓶子。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小结:虽然6.25的十分位的“2”比5小,但在这里仍然要向前一位进一。

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称为“进一法”。

(板:进一法)引导学生想一想,生活中的哪些实际问题需要用“进一法”取近似值?(如至少需要几个箱子,至少需要几辆车等)再来看看王阿姨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 2.出示教材第39页例10第(2)题: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

人教新课标数学五年级(上)第九册教案 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近似值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数学五年级(上)第九册教案 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近似值教学设计

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近似值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2.进一步巩固小数除法。

3.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进一”法或“去尾”法。

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一)设疑引课谈话引入: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数学问题。

你能帮助小强的妈妈,王阿姨,解决她们遇到的问题吗?(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将例题创设为实际情景)。

(二)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没分装在一些玻璃瓶中,每个瓶最多装0.4千克,需要多少个瓶子?二、解疑合探(一)检查自学情况(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①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展示可能出现的三种答案,6.25个、6个、7个)。

②组织学生进行辩论,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及理由,大胆地与同学进行交流。

同学们充分发表意见,明确瓶数取整数,6.25按四舍五入法应舍去2、5,但实际装油时,6个瓶子不够装,因此瓶数应比计算结果多1个。

6个瓶子可以装多少香油?(验证)2、再来看看王阿姨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①先独立思考,列式计算,指名板演。

②全班交流答案,组织学生讨论,强调以理服人,使学生明确,盒数取整数,16.66…计算结果按四舍五入法本应进1,但实际包装时,丝带不够包装第17个,因此个数应比计算结果少1。

验算:如果要包装17个礼盒,需要多长的丝带?问:这题为什么不能像第1题那样进一呢?(二)针对自探提示中中等生补充不了的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三)着重强调以下内容:看来,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只适用于一般情况,在解决问题时,有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有时要“进一法”,有时要用“去尾法”。

三、质疑再探(一)学生质疑教师:针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你还有什么疑惑请提出来,大家一起研究。

也可以提出由本节所学知识联想到的问题。

(二)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先由其他学生释疑,学生解决不了的,可根据情况或组织学生讨论或教师释疑。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

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教学背景及设计说明:谈到求近似值,学生往往会不约而同地想到用“四舍五入法”,但在生活中有时会遇见一些实际问题是用“四舍五入法”行不通的。

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用到“进一法”和“去尾法”,这就要求学生要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是在学生学习了求积的近似值、小数除法和计算器的简单应用的基础上来展开的,学生在上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在本节课中我创设了一个生活情景,提出了两个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计算和辩论来发现在取近似值时,不能机械地使用“四舍五入法”,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舍”还是“入”。

这样,通过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对商的近似值有了更为全面的理解。

既巩固了小数除法,又培养了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通过对不同生活情境的分析与思考,体会近似值的生活意义,并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进一法”或“去尾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在对生活实际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

3.通过对不同生活情境的分析比较,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掌握“进一法”和“去尾法”取近似值。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这两种取近似值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

你了解取商的近似数有哪些方法?生1:四舍五入法。

生2:“进一法”生3:“退尾法”师:你能试着说说什么是“进一法”,什么是“退尾法”吗?二、创设情景、解决问题1.课前质疑。

师:请我们来一起探究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

看到课题想知道什么?生:可能会提到“解决什么类型的问题”“需要注意什么”“怎样进一”“怎么退尾”等。

2.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出示问题(一):小强的妈妈要将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中,每个瓶最多装千克,需要多少个瓶子?(1)大家一起把题目完整地说一遍,从题目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2) 展示出现的三种答案(个、6个、7个),让学生进行选择?(3)这道题怎样计算?为什么?(学生独立完成)(4)合作学习要求:①组长组织组员们轮流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年级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教案

五年级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教案
这个算式的结果是多少呢?
玻璃瓶的个数可以说成6.25个吗?
那么在这个问题中,该如何取整数呢?
还有不同意见吗?
多媒体出示课本第39页例10(2)小题。
王阿姨用一根25m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m长的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多少个礼盒?
请同学们认真读题,想一想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解决这个问题呢?
如何列式呢?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
课题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 级
五年级
教 师
学习
内容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39页例10
学习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用“进一法”或“去尾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用分析、比较、合作、总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用这些丝带包装17个够吗?
对比两个题目:同样是取商的近似数有什么不同?
在生活中,什么情况下用“去尾法”,什么情况下用“进一法”?
1、装订一种笔记本需要用纸60页,现有同样的纸2859页,可装订多少个笔记本?
2、快乐小学有382人去秋游,每辆客车限乘40人,需要多少辆客车?
板书
设计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
根据实际情况对小数的商取整。
如果求平均数或者计算题的近似值,就用“四舍五入”法。如果买东西或做一个东西,只能舍去小数部分,买或做整个物品,用“去尾法”。如果要装东西,比如用油桶装油,因为多的部分还要用桶装,所以即使余下不多一个,用“进一法”。
教学
反思
学习
重点
学会用“进一法”或“去尾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和掌握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原理,并能灵活运用。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2. 新课导入:讲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原理,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5. 巩固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五、板书设计1. 板书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2. 板书内容:“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原理“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应用实际问题解决案例六、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提高练习: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

3. 拓展练习:研究“进一法”和“去尾法”在其它领域的应用。

七、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原理和应用。

2. 教学方法是否合适:通过PPT展示、黑板演示、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

3. 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对“进一法”和“去尾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得到了提高,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4. 不足之处: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

5.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进一法、去尾法)(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解决问题(进一法、去尾法)(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解决问题(进一法、去尾法)(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小数的近似数。

通过使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到一个数的近似值。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继续使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主要学习第107页至第109页的内容。

这部分主要包括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定义、使用方法和实例。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含义,并能够熟练运用它们来求一个数的近似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进一法和去尾法的使用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练习题。

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进一法,什么情况下使用去尾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一些练习题。

学生们需要准备好自己的文具,包括笔和纸。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来引入今天的课题,例如:“如果小明有3块巧克力,他想把它们分给4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块?”通过这个问题,我会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找到一个数的近似值。

2. 讲解进一法:我会通过PPT展示进一法的定义和步骤,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例如,如果我们要找到一个数最近的整数,我们可以将这个数加上0.5,然后向下取整。

3. 讲解去尾法:同样地,我会通过PPT展示去尾法的定义和步骤,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例如,如果我们要找到一个数最近的整数,我们可以直接将这个数向下取整。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进一法和去尾法后,我会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我会提供适当的指导,确保学生们能够正确地解答问题。

5. 例题讲解:我会选择一些典型的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

我会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解答疑惑。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列出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公式,并标注一些重要的点和步骤,以便学生们能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进一法和去尾法的理解有了明显的提高。

教学设计《“进一”法和“去尾法”》

教学设计《“进一”法和“去尾法”》
片尾
结束语
10秒
2.小红要把糖装在小盒子里,一个盒子能放3颗糖,有6颗糖,至少需要准备几个盒子?7颗糖最少需要几个盒子呢?8颗呢?
小红真聪明,那么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共同来挑战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二、新知讲授
1.出示问题(1):妈妈要将2.5千克的香油分装在一些瓶子里,每个瓶子最多可以装0.4千克,你能帮妈妈算算,需要准备几个瓶子吗?
《“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明亮
学科
数学
课程时长
9′06″
微课名称
《“进一”法和“去尾”法取的近似数》
知识点来源
年级
五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知识点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除法》例题10,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
教学类型
□讲授型□问答型□启发型□讨论型□演示型□实验型□练习型
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信息,列式并计算结果,2.5÷0.4=6.25,是不是准备6.25个瓶子呢?不是,因为瓶子的个数只能为整数,那怎么办呢?我们学习了“四舍五入”法,6.25≈6,6个瓶子就行了。但是,6×0.4=2.4(千克),那么还有0.1千克的油怎么办呢?那还需要准备一个,所以应该是7个瓶子。在这个实际问题中6.25我们取近似数的时候取7,向前进一,这种方法就叫做“进一”法。
学生通过(1)题的学习,教师趁热打铁,出示问题,引导他们列式计算,由不能运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产生矛盾,只能去掉整个小数部分,从而得出这种方法叫去尾法。
小结归纳,引导学生得出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中哪些需用“进一”法,哪些需用“去尾”法。
练习题重在训练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熟练运用“进一”法、“去尾”法。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近似数教学设计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近似数教学设计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近似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33页的例题12。

教学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去尾法”或“四舍五入法”。

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一)创设小强生日会的情景。

1、小强的生日哪天,他邀请了17位好朋友一起去参加他的生日会。

他的生日会在七点开始,他的爸爸五点半才下班。

爸爸的公司离家有60千米。

他下班开小汽车回家,小汽车每小时行驶50千米。

小强很担心爸爸不能准时赶到。

你能帮小强算一算吗2、出示题目:爸爸的公司离家有60千米。

他下班小汽车回家,小汽车每小时行驶50千米。

爸爸回家大约要多少小时(保留整数)学生列式解答:60÷50=(小时)≈1(小时)3、提问:小强的生日会在七点开始,他的爸爸五点半才下班,能准时赶到吗(从爸爸下班到生日会开始要小时,现在爸爸从公司回到家大约要1小时,所以爸爸可以准时到达。

)4、老师:刚才,我们是根据什么方法来求出商的近似值(四舍五入法)5、导入: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利用商的近似值来解决问题。

如果所有商的近似值都用四舍五入法求出来,你们说行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些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板书课题:《近似值的实际应用》二、探究新知。

~1、教授教科书第33页的例题12的第(1)小题。

小强的妈妈王阿姨好像有点烦恼,小强的妈妈说“今天为了给小强庆祝生日,特意买来了许多菜及一些调味料,准备做一顿美食大餐。

但是,买来的香油太大瓶,不方便煮食,想把香油装入小玻璃瓶里。

但是不知道需要准备多少个玻璃瓶装你能帮助她解决吗(1)出示题目:小强妈妈要将千克的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瓶最多可盛千克,需要准备几个瓶(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审题,分析题目再列式解答。

)÷=(个) 答:需要准备个瓶。

解决问题(进一法、去尾法)(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解决问题(进一法、去尾法)(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解决问题(进一法、去尾法)——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进一法、去尾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进一法、去尾法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进一法、去尾法的概念。

2. 探究新知-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进一法、去尾法的规律。

-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总结进一法、去尾法的计算方法。

3. 实践操作- 让学生运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结-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进一法、去尾法的计算方法。

- 强调进一法、去尾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作业布置-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 鼓励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

四、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2.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如何?3.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需要调整?4. 学生的掌握情况如何?如何进行针对性辅导?五、板书设计1. 标题:解决问题(进一法、去尾法)2. 重点内容:- 进一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去尾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实际问题举例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2. 课件:展示实际问题和计算过程3. 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让学生了解进一法、去尾法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进一法、去尾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针对性辅导,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实践操作”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将运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学生对新知识理解和应用的重要步骤,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关键时刻。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近似值教案教学设计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近似值教案教学设计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近似值教案教学设计《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近似值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

2.能够正确应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近似值。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和原理。

2.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近似值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黑板、彩色粉笔、计算器等。

2.学生准备: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5分钟)1.教师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超市购物、运输等,引发学生对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思考。

2.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四舍五入法,与进一法和去尾法作比较。

Step 2 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10分钟)1.教师通过示例解释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含义和作用。

2.学生通过回答问题、讨论的方式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

Step 3 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近似值(25分钟)1.教师给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长度、重量、时间等,要求学生通过进一法和去尾法求解近似值。

2.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互相交流和讨论,确定解题思路和步骤。

3.学生进行个别或小组演示,教师及其他学生给予评价和指导。

Step 4 练习巩固(25分钟)1.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要求学生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近似值。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在学生完成后逐一检查并进行讲解。

3.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对比答案并讨论错题。

Step 5 拓展延伸(10分钟)1.教师将问题拓展至小数和分数,要求学生通过进一法和去尾法求解近似值。

2.学生自由讨论和合作探究,将解题思路和方法写在黑板上。

3.教师进行总结和呈现,引发学生思考,探讨更多问题。

Step 6 温故知新(5分钟)1.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回顾和总结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和应用方法。

2.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近似值。

五、课堂设计说明:1.本节课通过启发引导、探究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能力。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近似值 教案教学设计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近似值 教案教学设计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近似值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33页的例题12。

教学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去尾法”或“四舍五入法”。

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一)创设小强生日会的情景。

1、小强的生日哪天,他邀请了17位好朋友一起去参加他的生日会。

他的生日会在七点开始,他的爸爸五点半才下班。

爸爸的公司离家有60千米。

他下班开小汽车回家,小汽车每小时行驶50千米。

小强很担心爸爸不能准时赶到。

你能帮小强算一算吗?2、出示题目:爸爸的公司离家有60千米。

他下班小汽车回家,小汽车每小时行驶50千米。

爸爸回家大约要多少小时?(保留整数)学生列式解答:60÷50=1.2(小时)≈1(小时)3、提问:小强的生日会在七点开始,他的爸爸五点半才下班,能准时赶到吗?(从爸爸下班到生日会开始要1.5小时,现在爸爸从公司回到家大约要1小时,所以爸爸可以准时到达。

)4、老师:刚才,我们是根据什么方法来求出商的近似值?(四舍五入法)5、导入: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利用商的近似值来解决问题。

如果所有商的近似值都用四舍五入法求出来,你们说行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些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板书课题:《近似值的实际应用》二、探究新知。

1、教授教科书第33页的例题12的第(1)小题。

小强的妈妈王阿姨好像有点烦恼,小强的妈妈说“今天为了给小强庆祝生日,特意买来了许多菜及一些调味料,准备做一顿美食大餐。

但是,买来的香油太大瓶,不方便煮食,想把香油装入小玻璃瓶里。

但是不知道需要准备多少个玻璃瓶装?”你能帮助她解决吗?(2)出示题目:小强妈妈要将2.5千克的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瓶最多可盛0.4千克,需要准备几个瓶?(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审题,分析题目再列式解答。

人教新课标数学五年级(上)第九册教案 第二单元解决问题去尾法进一法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数学五年级(上)第九册教案 第二单元解决问题去尾法进一法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教学内容:解决问题P33,例12教学目标:1.通过对不同生活情境的分析与思考,体会近似值的生活意义,并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进一法”或“去尾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在对生活实际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

3.通过对不同生活情境的分析比较,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感受近似值的现实意义,结合生活实际恰当地选择“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学校采取节水措施后,一年共节水25吨,平均每月节约用水多少吨?(得数保留整数)(教师出示幻灯片)师:请同学们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说说在处理结果是你用了什么方法?二、探索新知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猜猜老师播放的是哪儿的美景呢?生:九寨沟师:对,这儿就是我们的家乡九寨沟,看看我们的家乡多美呀!这儿的美景可是吸引了全世界的眼光。

这个月有一行小游客想到九寨沟玩,可他们不知道准备的钱购买多少张门票,他们要搭乘几辆车,你愿意帮助他们来解决问题吗?生:愿意师:(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2.组织学生辩论,以辩明理。

教学“去尾法”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些小游客有什么问题师出示问题(演示课件)“九寨沟门票旺季(4月1日-11月15日)每人270元,淡季(11月16-3月31日)每人110元”我们准备了3940元,能买多少张门票呢?师:谁愿意来读题?师:请同学们1.找出有用信息来列式解答。

2.计算出结果。

师:抽生回答师:请同学们4个人一组合作完成如下要求:讨论:这个结果用四舍五入法合理吗?你觉得取什么近似值比较合理,并简单说明理由。

(小组派代表回答,看那一小组回答的最全面)(要求:组织学生讨论,强调以理服人,使学生明确,票的张数取整数,35.818…计算结果按四舍五入法本应进1,但实际买票时,钱不够买36张门票了,因此张数应比计算结果少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近似值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2.进一步巩固小数除法。

3.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进一”法或“去尾”法。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一)设疑引课
谈话引入: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数学问题。

你能帮助小强的妈妈,王阿姨,解决她们遇到的问题吗?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将例题创设为实际情景)。

(二)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没分装在一些玻璃瓶中,每个瓶最多装0.4千克,需要多少个瓶子?
二、解疑合探
(一)检查自学情况(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
①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展示可能出现的三种答案,6.25个、6个、7个)。

②组织学生进行辩论,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及理由,大胆地与同学进行交流。

同学们充分发表意见,明确瓶数取整数,6.25按四舍五入法应舍去2、5,但实际装油时,6个瓶子不够装,因此瓶数应比计算结果多1个。

6个瓶子可以装多少香油?(验证)
2、再来看看王阿姨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
①先独立思考,列式计算,指名板演。

②全班交流答案,组织学生讨论,强调以理服人,使学生明确,盒数取整数,16.66…计算结果按四舍五入法本应进1,但实际包装时,丝带不够包装第17个,因此个数应比计算结果少1。

验算:如果要包装17个礼盒,需要多长的丝带?
问:这题为什么不能像第1题那样进一呢?
(二)针对自探提示中中等生补充不了的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三)着重强调以下内容:
看来,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只适用于一般情况,在解决问题时,有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有时要“进一法”,有时要用“去尾法”。

三、质疑再探
(一)学生质疑
教师:针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你还有什么疑惑请提出来,大家一起研究。

也可以提出由本节所学知识联想到的问题。

(二)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先由其他学生释疑,学生解决不了的,可根据情况或组织学生讨论或教师释疑。

)四、运用拓展
(一)学生自编习题
1.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用适当题型编写1~2道练习题。

2.展示学生高质量的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二)根据学生自编题的练习情况,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1.P33“做一做”
如何处理的结果?为什么这样处理?
2.幸福小学有378人去秋游,每辆客车限乘40人,需要几辆客车?()
3.装订一种笔记本需要用纸60页,现在有同样的纸2800页,可装订多少本这样的笔记本?()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请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2.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并引导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