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红外检测报告
技术标准--红外
![技术标准--红外](https://img.taocdn.com/s3/m/6818260c16fc700abb68fc34.png)
1.1转机设备红外技术标准采用润滑脂的轴承温度≤80℃。
采用润滑油的轴承温度≤70℃。
1.2电气设备红外技术标准1、范围电力设备的红外检测诊断技术是一项简便、快捷的的设备状态在线检测技术,具有不停电、不取样、非接触、直观、准确、灵敏度高、快速、安全、应用范围广等特点,是保证电力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
为加强XXXX公司精密点检工作的的开展,规范红外诊断在精密点检工作中的应用,提高红外检测诊断的技术水平,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XXXX公司在开展精密点检工作中,使用红外热像仪对电力设备进行红外检测诊断工作的技术要求、过热缺陷的判断依据、安全要求、电力设备红外检测周期、红外热像仪管理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电压等级中具有电流、电压致热效应或其他致热效应的设备。
例如: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套管、电力电容器、避雷器、电力电缆、母线、导线、绝缘子、组合电器、低压电器、电机、二次回路等。
本标准适用于XXXX公司所属各发电公司,做为开展精密点检工作的技术判据。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1022—1999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技术要求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664—2008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3、术语和定义3.1 温升被测设备表面温度和环境温度参照体表面温度之差。
3.2 温差不同被测设备或同一被测设备不同部位之间的温度差。
3.3 相对温差:两个对应测点之间的温差与其中较热点的温升之比的百分数。
相对温差δt,可用下式求出:δt=(τ1-τ2)/τ1×100%=(T1-T2)/(T1-T0)×100% (1)式中:τ1和T1——发热点的温升和温度;τ2和T2——正常相对应点的温升和温度;T0——环境参照体的温度。
红外测温异常分析报告填写范本
![红外测温异常分析报告填写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652cbd47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81.png)
红外测温异常分析报告填写范本对测温异常进行分析,能够更好的发现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采取措施纠正故障点,降低事故发生率。
在此我们分享一下红外测温异常分析报告填写范本。
对测温异常进行分析是设备维护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但不正确的报告将会导致运维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本案例所述事件由二次设备缺陷引起,其主要原因是:现场温度过高。
但经现场分析并无明显异常后,我们建议通过更换测温探头、加装测温仪、在测温探头上加装一台测温探头并加装温度监控设备等方法解决。
一、原因分析经分析,发现问题所在:1、测热探头无法探测到测温探头前端温度,导致测温范围不准确;2、温度过高原因:由于探头内部出现金属裂纹或其他损坏,无法测出温度,不能反映整个仪器内部状况;3、测温仪安装不正确:导致测温仪探头测温精度不高或无法读数;4、测温仪安装位置不正确:该仪器安装不当,造成部分测点偏离探头;5、测温仪工作电压不稳定;6、红外测温仪性能差;7、温度检测方法不正确;8、现场测试不够严谨;9、温度监控设备或其他仪器失灵造成测温异常。
1、在填写红外测温仪温度异常分析报告时,应先填写测温异常,并详细记录测量温度的范围和原因,之后按照相关规定填写测温仪安装不正确或不正确。
填写过程中,如发现温度异常,首先需将仪器的全部探头拆卸,进行彻底检查。
检查是否有裂纹或其他损坏。
其次,认真记录所测量的温度范围。
如果确定仪器安装的正确或测量仪器安装后出现问题,则需在测温异常内容中写明导致测温范围不准确的原因及解决方案和所需时间。
如果红外测温仪未到现场测量到发热或者测温探头无法探测到温度,则将原因告知测温仪厂家或安装单位,由他们进行现场测试或更换仪器进行修复测量以排除测温异常导致测热范围不准确的原因;填写人员应按照上述要求将原因记录清楚并及时向技术人员汇报,如有不清楚,可请教专业人员。
最后填写温度异常分析报告需要包括原因分析报告汇总表中列出详细内容以便检验其他仪器的测试结果;分析方法是否正确;测温误差范围(允许误差);以及测量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等方面。
电气安全-红外热成像检测报告
![电气安全-红外热成像检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66e026b1ed9ad51f01df263.png)
埃梯梯科能电子埃梯梯科能电子((深圳深圳))有限公司ITT Cannon Electronics(SZ) Ltd.红外热像检测报告Infrared Thermography Report苏州壹维保工业服务有限公司1WB Industrial Service (Suzhou )Co.,Ltd.检测检测日期日期日期::2010年07月07日 Inspection Date: 2010-07-07报 告 概 述 / Summary Report客户名称客户名称:: Customer 埃梯梯科能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ITT Cannon Electronics(SZ) Ltd.检测时间检测时间:: Inspection Date2010年07月07日/07/07/2010 检测单位检测单位:: Inspection Company苏州壹维保工业服务有限公司1WB Industrial Service (Suzhou )Co.,Ltd.测试对象测试对象::InspectionObjects电气系统/ Electrical system检测参考标准检测参考标准::The analyses for this infrared survey is based on the following standard:DLT664-2008《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DLT664-2008《Technical guide for infrared diagnosis of alive equipment 》 GB763-90《交流高压电器在长期工作时的发热》GB763-90《Heating of A.C. high-voltage apparatus under long runs 》 使用仪器主要有/Used instruments in the survey :红外热成像仪(Thermal camera) 数码相机(Camera ) 温度仪(Thermometer ) 湿度仪(Hygrometer ) 检测工程师/Engineers: 宁德胜/ Rhett. ning 审核人/ Reviewers :检测概述/ Summary Inspection:本次检测共耗时一个工作日,共发现问题9个:其中“高”等级问题5个,“中”等级问题4个。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DL_T6642008)(3篇)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DL_T6642008)(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0816a59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35.png)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DL_T6642008)(3篇)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DL/T 6642008)解析与应用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可以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对设备进行检测,发现潜在的故障隐患。
本文主要针对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DL/T 6642008)进行解析,并探讨在实际应用中如何遵循规范进行带电设备红外诊断。
一、引言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带电设备的维护和检测越来越受到重视。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具有不停电、安全、快速、有效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设备检测中。
为了保证带电设备红外诊断的质量和准确性,我国制定了相关规范——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DL/T 6642008)。
二、规范解析1. 适用范围DL/T 6642008规定了带电设备红外诊断的适用范围,包括:高压开关设备、变压器、电力线路、电缆、母线、绝缘子、发电机、电动机等设备的红外诊断。
2. 诊断设备要求规范对带电设备红外诊断设备的要求如下:(1)设备应具有温度测量、图像采集、数据处理等功能;(2)设备应具有较高的分辨率、灵敏度、稳定性等性能指标;(3)设备应具有数据存储、输出、远程传输等功能;(4)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3. 诊断方法DL/T 6642008规定了带电设备红外诊断的两种方法:定性诊断和定量诊断。
(1)定性诊断:通过红外热像图分析设备的温度分布,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2)定量诊断:通过测量设备温度、计算温度梯度等参数,对设备故障进行定量分析。
4. 诊断流程规范明确了带电设备红外诊断的流程,包括:(1)设备准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清洁设备表面,排除干扰因素;(2)红外检测:按照规定的检测方法,对设备进行红外检测;(3)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红外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温度校正、图像处理等;(4)诊断分析: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对设备进行诊断分析;(5)报告编制:编写红外诊断报告,包括检测结果、诊断分析、处理建议等。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2024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2024](https://img.taocdn.com/s3/m/cb38e9a4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03.png)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20241. 引言1.1 背景与目的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带电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测变得尤为重要。
红外诊断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高效、准确的检测手段,广泛应用于带电设备的故障诊断与预防性维护。
本规范旨在统一和规范带电设备红外诊断的应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1.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电力系统中各类带电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变压器、断路器、电缆接头、绝缘子等)的红外诊断工作。
适用于电力企业、检测机构及相关从业人员。
2. 术语与定义2.1 红外诊断利用红外热像仪对带电设备进行温度检测,通过分析设备表面的温度分布,判断设备内部或外部的异常状态。
2.2 热像图由红外热像仪生成的反映被测物体表面温度分布的图像。
2.3 热斑热像图中温度明显高于周围区域的局部区域,通常指示设备存在异常。
2.4 温差设备某一区域与参考区域(通常为环境温度或设备其他正常区域的温度)之间的温度差。
3. 红外诊断设备与仪器3.1 设备选型3.1.1 红外热像仪应具备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宽温度范围等特性。
3.1.2 根据被测设备的类型和检测距离,选择合适的热像仪型号。
3.1.3 热像仪应具备数据存储、图像处理和分析功能。
3.2 设备校准3.2.1 红外热像仪应定期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精度。
3.2.2 校准应按照制造商提供的校准程序进行,或委托专业机构进行。
3.2.3 校准记录应妥善保存,以备查验。
3.3 设备维护3.3.1 红外热像仪应存放在干燥、清洁的环境中,避免受潮和灰尘污染。
3.3.2 使用前后应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3.3.3 定期进行设备保养,更换易损件。
4. 红外诊断流程4.1 前期准备4.1.1 收集被测设备的资料,包括设备型号、运行参数、历史故障记录等。
4.1.2 制定详细的检测计划,明确检测时间、地点、人员分工等。
4.1.3 准备必要的检测工具和防护装备,确保安全。
红外线灯管检测报告
![红外线灯管检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b18512a7375a417866f8f33.png)
红外线灯管检测报告红外线灯管功率:1.2KW红外线灯管电压:220V红外线灯管波长:中波红外线灯管特点:1.辐射效率高:由于辐射能量和温度的4次方成正比,黑红灯灯丝温度相对比较高,所以辐射效率高,≥85%。
2.体积小,辐射强度大。
3.长寿命;加热灯管充以惰性气体,寿命3000-10000小时。
3快速;通电1秒钟内即可达全功率的80%,快速升温,快速降温,热惯性小。
4. 没有可见光污染。
5红外加热以电磁波方式进行传递能量,是一种非接触、针对目标的加热;无需传递媒介的加热技术。
其热量传递速度和光速一样。
所以,可实现极高的效率。
本产品主要针对于中短波红外线,高能量短时间加热,其波长范围在 1 - 5 微米。
红外辐射器的分类红外辐射器的灯丝温度决定其辐射强度随波长分布的情况,随着灯丝温度的上升降,最大辐射强度向更短波长移动。
根据最大辐射强度发生的位置,将红外辐射器分类为:短波(0.8 - 1.4um)、中波(1.6 - 2.6 um)和长波产品。
技术优势:高强度红外辐射源主要辐射波段是0.8-5微米红外辐射,黑红色石英玻璃管壁对这段波长透过率大于80%,灯管本身的热容量很小,这对快速升温和降温十分有利。
与市场上已经有的乳白色石英加热管和透明石英玻璃加热管有明显的优点。
乳白石英玻璃管壁有密集的气线,使灯丝的短波红外辐射多次反射和折射,大部分被吸收,其辐射波长主要在长波部分,功率低,响应慢;透明石英玻璃制作的红外加热源,不但红外透过,对可见光也透过良好,短波可见光辐射对人的眼睛和有机体都有比较大的伤害,黑红石英玻璃管将可见光阻挡住,并将其转化为红外辐射,是一种新型的辐射光源。
由于黑红石英玻璃管将可见光滤除,所以可以将灯丝温度进一步提高,而辐射功率和温度的4次方成正比,所以红外线辐射源可以做到高强度,低体积。
昆山真武精密五金机械有限公司。
红外测距总结报告
![红外测距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a10758a83d049649b665815.png)
红外测距电路总结报告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班级:11电气1班学号:1100103139姓名:刘丰源摘要本次实验是设计一个红外测距电路,它由软件和硬件两部分组成。
软件部分包括信号产生、AD接收、数据处理、液晶显示;硬件部分包括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
此电路可以测较短的距离,精度在0~5mm之间。
关键词STC8051单片机;红外测距;一、方案设计1、发射模块采用用单片机产生一个1khz的信号经红外发射管发射这样设计既简单又方便,电路也更加简单。
2、接收模块放大电路:采用5v电源供电,利用lm358芯片进行单电源放大。
由于放大倍数在20到40倍之间,经过一级放大即可。
滤波电路:由于经过放大以后的信号还有很多杂波,而我们需要的是接收到的1khz的信号,一般的滤波器很难解决干扰问题,所以直接选用有源二阶带通滤波器。
峰值检波电路:根据要求的精度为5mm,最简单的峰值检波电路即可胜任,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决定不用带运放的高精度检波电路,假如还要进一步提升测量精度,就需要选用更好的峰值检波电路。
AD转换电路:AD转换选用0809芯片,它是并行传输的,占用的IO口太多,但是软件编写非常简单。
单片机控制电路:AD转换的数字信号传入单片机,通过软件自动求出所测的距离,显示正确的距离。
二、电路分析1.发射模块由8051的定时器产生一个1khz的方波,用一个三极管驱动,将信号加载到红外发射管上。
2.接收模块电路设计因为红外接收管接收到的信号只有一百毫伏左右,而且还有很多干扰,需要先放大再带通滤波,单片机只能接受数字信号,所以还需要通过峰值检波输出一个直流电压,经TLC1543芯片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入单片机进行处理。
考虑到题目测量范围和接收到的信号大小,选取放大倍数为40倍左右,倍数太大回出现波形失真,使测量的最短距离变小,倍数太小信号强度不够,则能测量的最远距离会变小,放大倍数B=R4/R3=40;关于有源二阶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令C=C3=C4,则req=R5//R6=(R5*R6)/(R5+R6)品质因数Q等于中心频率除以带宽即Q=fc/BW=1/2*reqR/7由上边的公式,取中心频率f=1khz,增益A=2,品质因数Q=10,则令C=C3=C4=50nf,可以得到电阻值为R5=16K,R6=160,R7=64K;关于峰值检波电路的设计:考虑到电容值越大检波效果越好,但是放电速度越慢,经过测试,选取了20uf的电容和100k的电阻以及1n4148构成最简单的峰值检波电路。
输电设备红外检测技术管理标准1
![输电设备红外检测技术管理标准1](https://img.taocdn.com/s3/m/63cc3f86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87.png)
输电设备红外检测技术管理标准1 总则本规范规定了电气设备红外检测和诊断工作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要求及过热缺陷的判别方法。
适用于输电设备的红外检测工作。
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各电压等级输电线路中具有电流、电压致热效应或其他致热效应的设备,包括导线耐张跳线压接管、并沟线夹、安普线夹、预绞丝、导线中间接头、电缆接头及电缆环流等。
3 定义3.1 相对温差:两个对应测点之间的温差与其中较热点的温升之比的百分数。
Δt =(τ1-τ2)/τ1=(T1-T2)/(T1-T)式中:τ1和T1——发热点的温升和温度;τ2和T2——正常相所对应点的温升和温度;T——环境参照体的温度。
3.2 环境温度参照体用来采集环境温度的物体叫环境温度参照体。
它不一定具有当时的真实环境温度,但具有与被测物相似的物理属性,并与被测物处于相似的环境之中。
3.3 一般检测一般检测对环境的要求比较低,应用红外检测仪器对被检测设备进行大面积扫描,主要检测电流致热引起的发热,用于监测设备的整体发热状况。
3.4精确检测对检测的环境要求较高,特别要消除风速和其他热辐射的影响,主要检测电压致热引起的内部缺陷,用于对设备的故障的精确判断。
3.5电压致热设备:电压作用引起的设备的发热。
3.6电流致热设备电流作用引起的设备的发热。
3.7便携式红外热像仪仪器性能指标较高,操作简便,像素丰富,图像稳定,需使用仪器目镜,具有较高的温度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分析软件丰富,适合对设备的精确检测。
3.8手持式红外热像仪仪器性能指标满足要求,操作简单,图像稳定、清晰,适合对设备的一般检测。
4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范的条文。
本规范实施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范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1022-1999《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664-1999《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5 红外工作的管理职责红外检测工作应纳入各级技术监督和输变电运行的管理范围,并实行分层管理,各负其职。
红外线测试报告
![红外线测试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ef7886e647d27284b7351c0.png)
ABB文件类型:诊断评估报告文件编号:T-S-E-P-03版本:A起草: XXX 部门:技术服务部日期:2010-10-21审核:XXX 产品类型: 低压配电设备状态:已发布批准:XX 控制方式:外部总页数:26低压系统红外检测报告客户名称:XX有限公司目录1 概述 (1)2 红外成像技术 (1)3 引用标准 (2)4 检测的实施 (4)5 红外检测数据及图像 (4)6 综合诊断结论 (27)7 联系我们 (28)1 概述XX电子设备(深圳)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强之一的跨国企业XX集体在深圳的工厂之一,座落于深圳工业强镇之一的福永镇,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生产车间30,000平方米,公司以加工生产电路板为主,产品涉及数字电视机顶盒、通讯产品、医疗器械等;公司主要客户来自欧美、日本、韩国等。
变压器、配电柜等电气设备是和生产密切相关的重要设备,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就会造成企业生产的停止运行,甚至安全事故,因此必要对其进行状态监测。
红外成像技术是适合于电气设备的重要监测手段。
本项目选择XX电子设备(深圳)有限公司的变压器和配电柜为监测对象,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对这些电气设备中的连接触点、铜排以及输入输出进行温度场热成像,参照有关国家标准,以监测器温度是否过热,并进而判断其工作状态,并预防设备的突发性故障,加强设备运行管理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2 红外成像技术任何物体只要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15℃),就会按其表面温度自然的向外发射红外辐射,物体的表面温度不同,辐射的的大小也不同.红外热成像系统正是利用红外探测器,光学成像物镜和光机扫描系统,在不接触物体的情况下接受物体表面的红外辐射信号,该信号转为电信号,再经过电子系统传至显示屏上,得到与景物表面热分布相应的“实时热成像”,从而把不可见的红外热图像转换为可见图像。
在电力系统使用热成像仪有如下好处:➢通过安全距离测量工作的设备温度➢定位于结构上热的松动或受腐蚀的连接件➢通过测量出的不同温度来确定不平衡负载➢测量出由于电机,泵和开关设备而引起的升高环境➢找出以前能够引起问题的热的短路器和线缆本次红外测量所使用的是美国FLUKE公司的Fluke Ti40FT 热成像仪,该成像仪具有如下特性:➢精确进行查看Fluke IR-Fusion 技术把真实世界的可见光图像与热图像完美融合在一起。
测量仪器检测报告
![测量仪器检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c1f009f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44.png)
测量仪器检测报告测量仪器检测报告是指对测量仪器进行检测、分析、评估后所形成的一份详细报告。
这份报告可以用于测量仪器质量控制,向用户证明测量仪器的性能,并为维护测量仪器提供指导。
下面本文将列举三个测量仪器检测报告的案例。
案例一:红外热像仪检测报告红外热像仪是一种非接触测量温度的设备。
一家制药厂购买了一台用于生产过程监测的红外热像仪,并委托专业的检测公司进行检测。
检测人员对红外热像仪进行了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编写了一份详细的检测报告。
该报告包括红外热像仪的基本参数、测量特性、误差分析、校准结果和性能评估等内容。
报告显示,该红外热像仪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可以满足生产过程中的测量需求。
案例二:数字万用表检测报告数字万用表是一种用于电路测试的多功能测试仪器。
一家电子公司购买了一批数字万用表,并委托专业的检测公司进行检测。
检测人员对数字万用表进行了全面的检测,并编写了一份详细的检测报告。
报告包括数字万用表的基本参数、测量特性、误差分析、校准结果和性能评估等内容。
报告显示,数字万用表的误差较小、稳定性好,可以满足该公司对电路测试的需求。
案例三:压力表检测报告压力表是一种用于测量压力的仪器。
一家石油化工公司购买了一批压力表,并委托专业的检测公司进行检测。
检测人员对压力表进行了检测,并编写了一份详细的检测报告。
报告包括压力表的基本参数、测量特性、误差分析、校准结果和性能评估等内容。
报告显示,在高压下,压力表的误差较大,需要进行二次校准。
压力表在低压下的测量精度较高,可以满足该石油化工公司的需要。
综上所述,测量仪器检测报告对于维护测量仪器、保证测试准确性以及证明测量仪器的可靠性和性能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个案例也说明了检测报告的作用以及对于测量仪器的重要性。
此外,测量仪器检测报告还可以为用户提供在使用测量仪器时的一些使用和维护建议。
通过对测量仪器进行检测和评估,可以更好地发现测量仪器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红外热成像检查报告
![红外热成像检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81174f2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7c.png)
红外热成像检查报告今天,我们经过对某栋建筑物进行了一次红外热成像检查,以评估其热量分布和热漏失情况。
以下是我们的检查报告。
1. 背景介绍建筑物是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其保温性能和热辐射对室内舒适度和能源消耗有重要影响。
红外热成像技术利用物体释放的热辐射能够得出物体的表面温度分布,帮助我们发现热散失的问题。
2. 检查目的本次检查旨在确定建筑物的热辐射特性以及表面温度分布,以便评估其保温性能和热漏失情况。
通过发现可能存在的隐蔽热漏失区域,我们可以提供改善建议,减少能源消耗并提高室内舒适度。
3. 检查方法本次检查使用红外热成像相机进行,该相机能够捕捉物体表面的红外辐射,并转化为热图显示。
在检查过程中,我们对建筑物的外墙、窗户、屋顶和门等部位进行了全面扫描,以获取尽可能完整的热图数据。
4. 检查结果通过红外热成像相机的检测,我们得出以下结果:4.1 温度分布图我们生成了建筑物的温度分布图,标示出了不同部位的温度变化。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建筑物的南面外墙存在局部温度较高的区域,暗示着可能存在热漏失的问题。
4.2 热桥通过分析热图,我们注意到在建筑物的窗户周围存在大量的热桥。
这些窗户周围的区域温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表明窗户的保温性能较差,存在较大的能量损失。
4.3 屋顶问题热图显示,建筑物的屋顶存在局部温度差异。
在某些区域,温度明显较高,可能是因为太阳能吸收或屋顶绝缘不良导致的热漏失。
5. 建议改进综合以上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以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和减少热漏失:5.1 外墙绝缘针对南面外墙局部高温区域,建议在该区域加强绝缘材料的安装,以减少热传导和热漏失。
同时,可以考虑增加遮阳设施,减少太阳辐射对建筑物的影响。
5.2 窗户更换建议更换窗户,选择具有良好保温性能的材料,以减少窗户周围的热桥和热漏失。
另外,可以考虑添加窗帘或遮挡物,进一步提高窗户的保温效果。
5.3 屋顶绝缘针对屋顶存在的局部高温区域,建议检查并修复绝缘材料的问题,确保屋顶能够有效隔离热量。
红外热像仪检测报告
![红外热像仪检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24f8166b9f3f90f77c61b07.png)
汉吉龙测控技术热影像检测报告昆山汉吉龙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汉吉龙测控技术组2017年8月19日目录检测结果1.低压配电柜进线铜牌······················正常2低压配电柜进线铜牌······················正常3.低压配电柜进线铜牌······················正常4.高压室进线瓷瓶端口······················正常5. 高压线缆架高压线架·······················正常6 低压控制柜空压机空气开关····················正常7.低压控制柜空压机电缆·······················正常8.空压机房空压机机头部分······················正常9.总装车间低压铝排接线端子·····················正常10.总装车间低压铝排接线端子·····················正常11.总装车间低压铝排接线端子·····················正常12.变压器······························需要检查确认昆山汉吉龙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区域低压配电柜设备名称进线铜牌检测时间2017年8月16日检测结果正常热红外图像昆山汉吉龙测控技术有限公司铜牌的温度(最高温度34℃)区域低压配电柜设备名称进线铜牌检测时间2017年8月16日检测结果正常昆山汉吉龙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热红外图像进线铜牌的温度(区域最高温度33.2℃)区域低压配电柜设备名称进线铜牌检测时间2017年8月16日检测结果正常昆山汉吉龙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热红外图像进线铜牌的温度(最高温度33℃)区域高压室设备名称进线瓷瓶端口检测时间2017年8月16日检测结果正常昆山汉吉龙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热红外图像进线瓷瓶端口的温度(最高温度41.1℃)区域高压线缆架设备名称高压线架检测时间2017年8月16日检测结果正常昆山汉吉龙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热红外图像高压线架的温度(最高温度32.8℃)区域低压控制柜设备名称空压机空气开关检测时间2017年8月16日检测结果正常热红外图像昆山汉吉龙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空压机空气开关的温度(最高温度73.4℃区域低压控制柜设备名称空压机电缆检测时间2017年8月16日检测结果正常昆山汉吉龙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热红外图像空压机电缆的温度(最高温度49.1℃区域空压机房设备名称空压机机头部分检测时间2017年8月16日检测结果正常昆山汉吉龙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热红外图像空压机机头的温度分布情况(最高温度82.3℃区域总装车间设备名称低压铝排接线端子昆山汉吉龙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检测时间2017年8月16日检测结果正常热红外图像总装车间低压铝排接线端子的温度分布情况(最高温度49.5℃区域总装车间设备名称低压铝排接线端子昆山汉吉龙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检测时间2017年8月16日检测结果正常热红外图像总装车间低压铝排接线端子的温度分布情况(最高温度38.2℃区域变压器设备名称变压器昆山汉吉龙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检测时间2017年8月16日检测结果较高热红外图像变压器铜牌温度总装车间设备名称低压铝排接线端子总装车间昆山汉吉龙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检测时间2017年8月16日检测结果正常热红外图像总装车间低压铝排接线端子的温度分布情况(最高温度33.2℃红外热成像技术热成像技术是利用热感应照相机的红外线成像技术。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1)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1)](https://img.taocdn.com/s3/m/c04bad46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f1.png)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1)一、引言1.1 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规模不断扩大,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越来越受到重视。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检测手段,能够在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实时监测设备的热态变化,为设备故障诊断提供有力支持。
为确保红外诊断技术在带电设备检测中的有效应用,制定本规范。
1.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红外诊断技术在电力系统带电设备检测中的应用,包括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设备的红外检测。
二、红外诊断设备与仪器2.1 设备选型2.1.1 红外热像仪红外热像仪是红外诊断技术的核心设备,应具备以下性能:(1)高分辨率:至少320×240像素;(2)高灵敏度:≤0.05℃温差分辨率;(3)宽温度范围:20℃~+500℃;(4)高速成像:≥30帧/秒;(5)多角度拍摄:具有旋转、倾斜等功能。
2.1.2 辅助设备辅助设备包括:红外热像仪专用电源、三脚架、镜头保护罩、数据传输线、计算机等。
2.2 仪器校准2.2.1 校准周期红外热像仪的校准周期为6个月,如有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调整。
2.2.2 校准内容校准内容包括:温度范围、分辨率、响应时间、线性度等。
2.2.3 校准方法采用标准黑体辐射源进行校准,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执行。
三、红外诊断方法与流程3.1 红外诊断方法3.1.1 表面温度法表面温度法是通过测量设备表面温度分布,判断设备是否存在热缺陷。
该方法适用于高压设备、变压器、断路器等。
3.1.2 温差法温差法是通过测量设备表面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的差值,判断设备是否存在热缺陷。
该方法适用于电缆、母线、绝缘子等。
3.1.3 热图像分析热图像分析是对设备热图像进行定量分析,提取热缺陷信息。
该方法适用于复杂设备的故障诊断。
3.2 红外诊断流程3.2.1 检测准备(1)检查红外热像仪及相关设备是否正常;(2)确认检测环境:温度、湿度、风速等;(3)了解设备运行状态:负荷、电流、电压等。
如何使用红外热像仪检查配电设备
![如何使用红外热像仪检查配电设备](https://img.taocdn.com/s3/m/2ac78753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5.png)
如何使用红外热像仪检查配电设备红外热像仪是一种通过红外辐射检测物体表面温度的技术装置,常用于非接触式的测温和热图像分析。
在配电设备的检查和维护中,红外热像仪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下面是使用红外热像仪检查配电设备的相关指南。
首先,使用前准备:1.确保红外热像仪已充电并工作正常,检查其显示屏和控制按钮是否完好无损。
2.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和防护手套等。
3.确保在进行检查之前,配电设备已停止运行,并断开电源。
接下来,是使用红外热像仪检查配电设备的步骤:1.环境调查:在开始检查前,先观察配电设备周围的环境。
注意是否有外部热源或干扰物影响红外热像仪的准确度,例如阳光直接照射、反光镜面或其他设备的热辐射等。
2.准备红外热像仪:打开红外热像仪,进行系统校准。
校准通常包括调整仪器至适宜的环境温度和对比度等。
3.对准检测的配电设备:将红外热像仪对准待测区域,通过调整焦距和方向,确保获取高质量的热图像。
同时要注意保持安全距离,以防止对人员造成伤害。
4.拍摄热图像:按下红外热像仪的拍摄按钮,获取配电设备的热图像。
在此过程中,可以适当移动热像仪,以便全面掌握设备的热分布情况。
5.保存和分析热图像:将拍摄到的热图像保存到设备内存或存储卡中,以便后期分析和比较。
在进行分析时,可以根据热图像的颜色对热点进行识别,颜色越亮表示温度越高。
通过对比设备的正常热图像,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异常情况。
6.编制检查报告:通过对热图像的分析和比较,编制出详细的检查报告。
报告应包括热图像、发现的问题或异常、建议的维护措施等内容。
同时要关注设备的热点,并做出相应的处理决策。
在使用红外热像仪检查配电设备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安全:检查配电设备时,要确保已经完全断开电源,并在安全的区域进行检查。
2.验证热图像的可靠性:热图像只显示表面温度,对于内部故障无法直接检测。
因此,应结合其他维护手段,如观察、测量和检修等,以验证问题的存在和解决方案。
DLT6642008红外诊断应用规范
![DLT6642008红外诊断应用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543aa41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33.png)
DLT6642008红外诊断应用规范一、引言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规模的扩大,设备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红外诊断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式的检测手段,能够有效地检测电力设备的发热缺陷,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据。
本规范旨在规范红外诊断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术语和定义1. 红外诊断:通过检测设备表面的红外辐射信号,分析设备的温度分布情况,从而判断设备是否存在发热缺陷的技术。
2. 热像图:通过红外热像仪拍摄得到的设备表面温度分布图像。
3. 绝对温差法:通过比较设备不同部位的温度差值与规定的温差阈值来判断设备是否存在发热缺陷的方法。
4. 相对温差法:通过比较设备不同部位的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的差值来判断设备是否存在发热缺陷的方法。
5. 热点:设备表面温度异常升高的部位,通常是发热缺陷的表现。
三、一般规定1. 红外诊断应在设备运行状态下进行,避免在设备检修、停运或负荷变化较大时进行。
2. 红外诊断应使用专业的红外热像仪,其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3. 红外诊断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红外诊断工作。
4. 红外诊断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设备选择与准备1. 红外热像仪的选择应根据被检测设备的类型、尺寸、温度范围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红外热像仪。
红外热像仪的分辨率、测温精度、响应时间等性能指标应满足检测要求。
应选择具有良好的图像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的红外热像仪。
2. 设备准备在进行红外诊断前,应将被检测设备表面的灰尘、油污、积雪等杂物清理干净,确保设备表面清洁。
对于高压设备,应在设备停电后进行红外诊断,避免因设备带电而影响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对于正在运行的设备,应在设备负荷稳定的情况下进行红外诊断,避免因负荷变化而影响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五、检测方法1. 检测范围应根据被检测设备的类型和结构特点,确定检测范围和重点检测部位。
电力红外检测方案
![电力红外检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80d108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9a.png)
电力红外检测方案引言电力行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其稳定运行对于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电力设备的异常故障会给电网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导致停电事故的发生。
因此,为了及时发现电力设备的异常情况,采取预防性维护措施尤为必要。
本文介绍了电力红外检测方案,该方案通过红外摄像技术来实现对电力设备的无损检测,能够及时发现设备潜在故障,避免停电事故的发生。
红外摄像技术红外摄像技术是应用于工业、军事、医疗等领域的一种无损检测技术。
它利用红外辐射能量的差异来检测物体的温度分布,从而发现潜在的故障点。
在电力行业中,红外摄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力设备的检测和维护。
电力红外检测方案电力红外检测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在进行红外检测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要确定检测的目标,即需要检测的电力设备;然后要选择适合的红外摄像设备,确保其具备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等特点;最后要确定检测的时间和环境,通常在电力设备负荷较小的时段进行检测,并选择无风、无阳光的环境。
步骤二:拍摄红外图像通过红外摄像设备拍摄目标电力设备的红外图像。
在拍摄过程中,应注意确保拍摄距离适中,保持图像清晰,同时尽量减少摄像设备的移动,以获得更准确的红外图像。
步骤三:分析和解读红外图像将拍摄的红外图像导入红外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分析和解读。
红外图像处理软件通常具备温度测量、异常点标识等功能,可帮助检测人员快速准确地找出电力设备中存在的异常情况,并记录下来。
步骤四:生成检测报告根据分析和解读的结果,生成电力设备的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应包括设备的基本信息、异常点分布图、异常点的温度值等内容,以便运维人员进行后续的维修和保养工作。
优势和应用场景电力红外检测方案具有如下优势:•非接触式检测:红外摄像设备可以在不接触电力设备的情况下进行检测,确保了安全性和可靠性。
•高效快速:通过红外摄像设备可以快速对大量电力设备进行检测,大大节省了检测时间和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