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学习重点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重点难点归纳

初中化学重点难点归纳

初中化学重点难点归纳初中化学重点难点归纳:一、化学元素与化合物1. 元素的分类与性质:化学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根据性质可以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半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和延展性能,非金属元素则大多为非导电、脆硬的物质。

2. 元素的周期表:周期表是化学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表格,可以根据周期表的位置推断元素的性质,包括原子序数、原子量、元素符号等。

周期表的学习需要记住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和分组特点。

3. 化合物的形成与性质: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元素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物质。

化合物的性质由其中元素的种类和比例决定,包括化合价、电性、溶解性等。

二、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变化,包括生成新的物质、物质的消失和物质的转化等。

化学反应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等。

2.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过程的简洁表示,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等。

化学方程式需要满足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的原则。

3. 平衡反应与化学平衡:平衡反应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动态平衡的反应过程。

化学平衡需要满足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或压力的比例关系。

三、离子与离子反应1. 离子的概念与分类:离子是带电粒子,可以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

阳离子是失去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阴离子是获得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

2. 离子反应的基本规律:离子反应是指离子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包括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结合、分解和交换等。

离子反应需要满足离子的电荷平衡和物质的质量守恒。

四、酸碱与盐1. 酸碱的概念与性质:酸是能产生H+离子的物质,碱是能产生OH-离子的物质。

酸碱的性质包括味道酸甜、导电性和与金属反应等。

2.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过程。

酸碱中和需要满足酸碱的摩尔比例和质量守恒。

3. 盐的命名与制备:盐是由酸和碱中和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可以通过酸碱反应或其他化学反应制备。

初三化学学习的重点内容

初三化学学习的重点内容

初三化学学习的重点内容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学科,是初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好化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了解并掌握初三化学学习的重点内容。

本文将从元素周期表、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等方面进行阐述,并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一、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也是初三化学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

学生需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组成,以及周期表上元素的特性和周期规律。

此外,还需掌握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等基本信息。

在学习元素周期表时,学生可以通过制定学习计划,每天了解几个元素的相关知识,并进行整理和复习。

此外,可以运用记忆技巧,如联想法和图表法,帮助记忆元素的符号和常见特性。

二、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重要工具,也是初三化学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

学生需学会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理解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含义及符号。

此外,还需了解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如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置换反应等。

学生在学习化学方程式时,可以通过参考教科书中的例题和练习题,进行多次训练和实践。

同时,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正确理解和解答与化学方程式相关的问题。

三、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初三化学学习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生需了解化学反应的定义、特征和条件,以及常见反应的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此外,还需理解反应速率、平衡和浓度等相关概念,并能运用这些概念进行问题解答。

学生在学习化学反应时,可以通过进行实验观察和实践操作,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实际过程。

此外,可以利用模型和图表等工具,帮助理解和分析与化学反应相关的现象和问题。

四、总结与复习学好初三化学,除了了解和掌握重点内容,还需要进行总结和复习。

学生可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每天进行复习和巩固,对重要概念和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

此外,可以利用练习题和模拟试卷,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强化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如制作思维导图、使用记忆卡片和参加小组讨论等。

2024年初中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2024年初中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2024年初中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一、原子与分子1. 原子的结构:质子、中子和电子2. 原子的核心:原子核3. 原子的稳定性:原子序数和电子层次4. 分子的构成:由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5. 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6. 化学式:原子组成和化学键类型表示二、元素与化合物1. 元素的性质: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2. 元素的周期表:周期性和周期律规律3. 元素的反应性: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性差异4. 化合物的命名规则: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5. 化合物的性质:离子化合物的导电性、溶解性等三、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的概念和特征2. 化学方程式: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的表示3. 化学反应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4. 化学反应速率: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和速率表达式5. 化学平衡:平衡常数和平衡条件四、酸碱中和反应1. 酸、碱和盐的概念2. 酸碱指示剂:纸、液和溶液中的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反应3. 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4. 酸碱盐的命名规则5. 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五、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特点2. 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电子转移和氧化态变化3.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和判断方法4.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电池、电解和腐蚀等六、物质的性质与组成1. 纯净物和杂质的概念和区别2. 物质的物理性质:颜色、硬度、密度等3. 物质的化学性质:燃烧性、稳定性等4. 溶液和悬浊液的概念和区别5. 杂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定方法七、常见物质的鉴别1. 氧和空气的鉴别实验:点燃木条和蜡烛实验2. 氢气和空气的鉴别实验:用氢气点燃烛芯实验3. 含二氧化碳气体的鉴别实验:用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实验4. 氯气和溴水的鉴别实验:用溴水和碘化钾溶液实验5. 铁和钥匙的鉴别实验:用碘酒实验八、化学能和化学反应速率1. 化学能的概念和表现形式:化学反应的放热和吸热2. 化学能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热化学平衡3. 化学能的转化:燃烧、消化和发酵等4.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反应物浓度变化和反应物消失的时间关系5.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浓度、催化剂等九、燃烧与火灾的防治1. 燃烧的条件:燃料、助燃剂和氧气2. 燃烧的种类: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3. 火灾的危害:烧伤、烟毒和高温等4. 火灾的防治措施:预防、报警和灭火等十、空气与环境保护1. 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和其他成分2. 空气污染:大气污染和室内污染3. 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等4. 空气的净化措施:静电除尘、植物净化和空气过滤等5. 空气污染的影响:健康问题和生态环境破坏以上是____年初中化学的重点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帮助。

初中化学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初中化学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初中化学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初中化学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物质的组成和性质:重点是理解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包括原子、分子、离子及其相关的概念和性质。

2. 反应和化学方程式:重点是学习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

3. 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重点是了解常见物质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广泛应用的领域。

4. 离子反应和电解质溶液:重点是理解离子反应和电解质溶液的性质,包括酸碱中和、盐类生成和电化学反应等。

5. 化学能量和化学变化:重点是理解化学能量和化学变化之间的关系,包括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和燃烧等。

6. 常见化学实验和实验技能:重点是学习常见化学实验的原理和技巧,包括实验操作、观察结果和实验报告的撰写等。

难点主要包括:
1. 抽象概念的理解:化学涉及到许多抽象的概念,初学者可能难以理解,如原子、分子和离子等。

2. 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和书写:学习化学方程式需要一定的逻辑
思维和推理能力,初学者可能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理解和书写方程式。

3. 反应类型的辨识: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初学者可能需要通过大量的示例和练习来辨识和理解不同类型的反应。

4. 实验操作和安全意识:化学实验需要注意操作的细节和安全的保障,在实际操作中初学者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隐患。

总之,初中化学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需要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逐步加深理解和运用。

初中化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重点知识点一、(空气)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粉尘为可吸入颗粒物,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二、(水)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

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使用无磷洗衣粉。

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3、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需采取的措施:①加强对水质的监测,②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④生活污水也应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4、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5、电解水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分子个数比)为1︰2,质量比为8︰1,在实验中常加稀H2SO4和NaOH来增强水的导电性。

通的是直流电。

(O2、H2、CO2、CO、C)1、氧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

氢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最小,难溶于水。

初中化学重点考点知识归纳

初中化学重点考点知识归纳

初中化学重点考点知识一、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按顺序背诵)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 铜汞银铂金。

1.金属位置越靠前的活动性越强,越易失去电子变为离子,反应速率越快。

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酸里的氢,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置换酸里的氢,跟酸不反应。

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排在后面的金属跟排在前面的金属的盐溶液不反应。

4.混合盐溶液与一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是“先远”“后近”。

注意:*单质铁在置换反应中总是变为+2价的亚铁二、金属+酸→盐+H2↑中等质量金属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Al>Mg>Fe>Zn。

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属反应,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

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干冰不是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水银不是银是汞;铅笔不是铅是石墨;纯碱不是碱是盐(碳酸钠);塑钢不是钢是塑料。

三、物质的检验1. 酸(H+)检验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红,则证明H+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如果蓝色试纸变红,则证明H+的存在。

方法3: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小于7,则证明H+的存在。

2. 碱(OH-)的检验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如果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3:将无色的酚酞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酚酞试液变红,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4: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大于7,则证明OH-的存在。

超详细的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

超详细的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

超详细的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1.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在原子中,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6.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7.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9.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0.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11.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12.溶液都是混合物。

例如: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盐酸等。

13.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4.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15.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等都是化学变化。

初中化学教学计划一、学生状况本期我所任教的初三两个班级中,十班学生相对基础较好一些,学生的学习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习惯,班级学风较为浓厚,大多数学生都有很强的上进心和学习积极性,有极强的求知欲,这就为本期的教学提供了较好的教学素材,也对老师的教学工作提出较高的要求;但相对来说,三班的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大多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自觉性比较差,或者家庭社会因素等,而导致这些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情绪,这就给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对于不同这样差距比较大的学生,我们只能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差异做不同层次的要求,使学生能够各取所需,在不同层次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又能轻松适应校园生活,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

二、教材分析九年级的化学教材为新教材,今年9月份开始使用新课标新教材,分为上下两册,其中上册为本期的教学内容,它由七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将学生带入化学的殿堂,从而很自然地接受这门新的课程,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所有重点知识点

初中化学所有重点知识点

初中化学所有重点知识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1.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分子、离子或原子组成。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

离子是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2.物质的分类:物质可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纯物质由一种物质组成,可以进一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

二、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 1.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转化过程,产生新的物质。

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有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2.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物位于方程式的左边,产物位于方程式的右边。

方程式中的化学式表示了物质的组成。

三、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1.原子结构: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带正电荷,位于原子核中;中子是中性粒子,也位于原子核中;电子带负电荷,绕原子核运动。

2.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化学元素表格。

它包含了所有已知元素的信息,如元素符号、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

四、离子与离子键 1.离子:离子是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带正电荷的离子称为阳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称为阴离子。

2.离子键: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在一起,形成离子晶体。

离子晶体具有高熔点、良好的导电性和脆性等特点。

五、物质的凝聚态与相变 1.物质的凝聚态:物质可以存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凝聚态。

固体具有固定形状和体积,分子之间紧密排列;液体具有固定体积但没有固定形状,分子之间间距较大;气体具有无固定形状和体积,分子之间间距较大。

2.相变: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可以发生相变,包括融化、凝固、汽化、液化和升华等过程。

六、溶液与溶剂 1.溶液:溶液是由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的一种混合物。

溶质是被溶解的物质,溶剂是溶解溶质的物质。

2.溶解度:溶质在溶剂中的最大溶解量称为溶解度。

溶解度受溶质-溶剂相互作用力、温度和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初中化学重点知识点

初中化学重点知识点

初中化学重点知识点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和趣味的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说,掌握好重点知识点是学好化学的关键。

下面就为大家梳理一下初中化学的重点知识点。

一、化学用语1、元素符号元素符号是用来表示元素的特定符号,例如:氢(H)、氧(O)、碳(C)等。

记住常见元素的符号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2、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比如水的化学式为H₂O,表示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3、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用于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它反映了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和物质的量比。

例如:2H₂+ O₂点燃 2H₂O,表示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二、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三、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只是物质的形态、状态发生了改变。

比如水的蒸发、蜡烛的熔化。

2、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常伴随有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例如铁的生锈、燃烧等。

四、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例如:C + O₂点燃 CO₂2、分解反应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比如:2H₂O₂二氧化锰 2H₂O + O₂↑3、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Fe + CuSO₄= FeSO₄+ Cu4、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例如:HCl + NaOH = NaCl + H₂O五、溶液1、溶液的组成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溶质是被溶解的物质,溶剂是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初中化学知识点重点整理

初中化学知识点重点整理

初中化学知识点重点整理初中化学知识点重点整理常见物质的颜色(一)固体的颜色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5、淡黄色固体:硫磺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二)液体的颜色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三)气体的颜色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18、黄绿色气体:氯气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2化学考试答题技巧选择题1.答题稳许多考生在答选择题时毛躁,没看清题就落笔,这时考生要提醒自己:评卷看准确度、不看速度,答快不加分。

2.看全面ABCD四个选项都要看,这样可以避免选出“好像正确”的“陷阱”答案,是保证选择题不扣分、解决马虎的好办法。

3.做标记标记出否定叙述,要求选出“不正确”或“错误”选项的题,考生在审题时要做个标记,以便在答题和检查时提醒自己别选成“正确”的。

非选择题1.注重情境做情境类试题时,不仅要考虑答案是否符合化学原理,还要考虑是否符合生活、生产实际。

例如在铁制品表面涂油可起到防止铁生锈的目的,但铁质的衣架不能用涂油的方法防锈。

再如铁衣柜、汽车涂油漆不只为了防锈,还为了美观。

2.围绕核心问题审题时要明确试题的设计意图,找出答题的方向,围绕问题的核心组织答案。

如实验设计题、实验探究题,甚至是综合计算题都涉及到实验目的或探究目的,你所做的一切都要为实验目的或探究目的服务,别偏离核心。

人教版初中化学重点考点必会知识点汇总可打印

人教版初中化学重点考点必会知识点汇总可打印

初中化学重点考点必会知识点汇总一、化学基本概念1.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如铁生锈、蜡烛燃烧等。

本质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物质的三态变化(水的蒸发、冰的融化)、形状改变(玻璃破碎、铁丝弯曲)等。

只是物质的状态、形状等发生了变化,物质本身的组成和结构未改变。

2.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例如,氢气具有可燃性,可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例如,铁是银白色固体,有金属光泽,密度较大。

3. 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如氧气(O₂)、水(H₂O)、氯化钠(NaCl)等。

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各成分保持各自的性质,如空气(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海水(含有水、氯化钠、氯化镁等多种物质)等。

4. 单质和化合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氢气(H₂)、氧气(O₂)、铁(Fe)等。

分为金属单质(如铁、铜、铝等)、非金属单质(如氢气、氧气、碳等)和稀有气体(如氦气、氖气、氩气等)。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水(H₂O)、二氧化碳(CO₂)、高锰酸钾(KMnO₄)等。

根据组成和性质不同可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等。

5.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二氧化碳(CO₂)、氧化铁(Fe₂O₃)、水(H₂O)等。

氧化物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铁、氧化铜等)和非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 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块状药品用镊子夹取,操作时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放入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缓缓滑到容器底部,防止打破容器,如取用锌粒;粉末状药品用药匙或纸槽取用,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如取用碳酸钠粉末。

初中化学的重点知识点整理

初中化学的重点知识点整理

初中化学的重点知识点整理化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学科,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过程及其与能量的关系。

在初中阶段,学生将接触到化学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对于理解和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

下面将整理初中化学的重点知识点,以帮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1. 物质的分类与性质1.1. 物质的三态:固体、液体、气体,以及它们的特性与转变。

1.2. 纯物质与混合物:纯物质只包含一种类型的物质,而混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种物质组成。

1.3. 物质的三种性质:物理性质(如颜色、形状、密度)、化学性质(如燃烧、腐蚀)和物质的环境属性(如酸碱性)。

2. 原子与元素2.1. 原子:物质的基本颗粒,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2.2. 原子的核式: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性质。

2.3. 元素:由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组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

2.4. 周期表:按照原子核中质子数的递增顺序排列的表格,用于分类和归纳元素。

3. 元素的化学符号和化合价3.1. 元素的化学符号:由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或前两个字母组成。

3.2. 元素的化合价:表示元素与其他元素结合时所能提供或获取的电子数。

3.3. 化学键:原子之间因电子的共享或转移而形成的连接。

4. 化学反应4.1.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4.2. 反应类型:有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沉淀反应等。

4.3. 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物在反应开始时存在的物质,生成物在反应结束时形成的物质。

4.4. 反应速率: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出现的速率。

5. 酸碱中和反应5.1. 酸的性质:酸味、腐蚀性、酸性溶液导电性。

5.2. 碱的性质:苦味、碱性溶液导电性、与酸中和形成盐和水。

5.3. 酸碱指示剂:可根据颜色变化指示溶液的酸碱性。

5.4. 盐的性质:晶体、溶于水导电、具有各种化学性质。

6. 金属与非金属6.1. 金属的性质:导电性、延展性、良好的导热性。

初中化学重点知识归纳

初中化学重点知识归纳

初中化学重点知识归纳初中化学重点知识归纳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

在初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概念、规律和实验技能。

以下是初中化学的重点知识归纳。

一、基本概念1. 物质:由化学元素或化合物构成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物体。

2. 化学元素: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无法通过化学方法分解成其他物质。

3. 化合物: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原子组成的物质,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分解成其他物质。

4.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分离。

5. 分子:组成化合物的最小单位,由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

6. 元素符号:用化学元素的拉丁文名字的第一个字母或其组合表示的符号,如H表示氢元素,O表示氧元素。

7.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化学变化过程。

二、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 物理性质:描述物质在外界条件下的状况和现象,如密度、颜色、硬度、软化点等。

2. 化学性质:描述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发生的反应和转化,如燃烧、酸碱中和、腐蚀等。

三、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1. 反应物和生成物:参与反应的物质称为反应物,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称为生成物。

2. 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双替反应。

3. 化学反应的速度: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包括温度、浓度、光照和催化剂。

四、常见元素和化合物1. 氢气:化学符号为H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与氧气反应形成水。

2. 氧气:化学符号为O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燃烧中是氧化剂。

3. 水:化学式为H2O,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地球上生命体的重要成分。

4. 盐:是一类化合物,具有晶体、高熔点和高沸点的特点,能够导电,常见的有氯化钠、硫酸钠和碳酸钠。

五、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1. 离子反应:指以离子为反应物的化学反应,包括沉淀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初中化学(1-4单元)重点内容

初中化学(1-4单元)重点内容

初三化学知识点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物理变化:没有其他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胆矾研碎、玻璃摔碎、水的三态变化、电灯发光等)✧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3、化学变化:有其他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纸张燃烧、食物腐烂、蜡烛燃烧等。

)✧化学性质:可燃性、助燃性、腐蚀性、毒性、还原性、氧化性、活泼性、稳定性等。

4、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的发生;发生了物理变化则不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的发生。

课题21、认识化学仪器✧盛放仪器:✧反应仪器:✓直接加热:✓间接加热:✧加热仪器:✧夹持仪器:✧取用仪器:✧称量仪器:✧分离仪器:✧其他仪器: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三不规则:不能用手接触任何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应使用扇闻法;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节约规则:未说明用量——液体:1~2 ml ;固体:盖满试管底部。

✧剩余药品处理规则:不能放回原瓶,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在指定的容器内。

✧化学药品取用方法:✓固体(通常存放在广口瓶中):大块——镊子;一横二放三慢竖小颗粒或粉末状——药匙或纸槽;一横二送三直立✓液体药品(细口瓶中):多量——倾倒法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拿起试剂瓶,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着试管口,试管稍稍倾斜,使液体缓缓地流入试管中。

少量——用胶头滴管滴加使用洁净的滴管吸取试剂,竖直悬空在容器上方,轻轻挤捏胶帽,使试剂滴入试管中。

注意:①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伸入容器内或接触容器壁,以免污染药品;②取液后的滴管不能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腐蚀橡胶帽;③用过的滴管不能随意放置在实验台上,要立即用水冲洗干净;④不能用未清洗的滴管吸取其他试剂。

✓称量固体:托盘天平——左物右码;药品不可直接放在托盘上✓量取一定体积液体药品:量筒和胶头滴管——读数:量筒放平,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初中化学的重点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的重点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的重点知识点归纳初三化学基础知识物质构成的奥秘1. 分子(1)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化学变化中可分。

(2)三个基本性质(一小二动三间隔)。

(3)影响因素(温度、压强)。

2. 原子(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2)三个基本性质(一小二动三间隔)。

(3)构成:原子核(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3. 离子(1)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表示方法及意义:如Fe3+: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4. 元素(1)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3)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

注: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He最外层电子数为2)。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Ne均为稳定结构)。

5. 化合价和化学式(1)化合价a. 写法及意义:MgCl2:氯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

b. 几种数字的含义:Fe2+:每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3 Fe2+:3个亚铁离子。

c. 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

(2)化学式① 写法:a. 单质:金属、稀有气体及大多数固态非金属通常用元素符号表示它们的化学式;而氧气、氢气、氮气等非金属气体的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其化学式表示为O2、H2、N2。

b. 化合物:正价在前,负价在后(NH3、CH4除外)。

② 意义:如化学式H2O的意义:4点;化学式 Fe的意义:3点。

③ 计算:a. 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

b. 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c. 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初中化学知识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装置气密性检查: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贴容器外壁,稍停片刻,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说明装置不漏气。

初中化学必背重点知识归纳

初中化学必背重点知识归纳

初中化学必背重点知识归纳初中化学必背重点知识归纳初中化学学科特点就是知识点既多又分散,并且大量的知识需要识记,所以我们更需要具备自我归纳总结知识内容的能力。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重要的知识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初中化学必背重点知识归纳篇1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B=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A+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AC+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D=AD+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2H2O+O2↑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初中化学重点知识的总结

初中化学重点知识的总结

初中化学重点知识的总结初中化学的重点知识主要包括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分子结构与化学键、视力与化学方程式、酸碱中和反应、电流与化学反应等内容。

下面是对这些重点知识的总结。

一、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物质的性质主要包括物态、颜色、味道、溶解性等。

物态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其中固体有一定形状和容积,液体有一定容积但不固定形状,气体既没有固定形状也没有固定容积。

2. 物质的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改变外部条件下,保持其化学组成不变的变化,如溶解、沉淀等;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后,发生了化学组成的改变,如燃烧、腐败等。

二、分子结构与化学键1. 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

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吸引力形成的,如NaCl 中的Na+和Cl-离子;共价键是由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如H2O中的H-O 共价键;金属键是由金属中自由运动的电子形成的,如铁中的金属键。

2. 原子间的键合与元素的周期表位置有关,主要包括金属与非金属元素间的电子转移和非金属间的电子共享。

金属元素通常容易失去外层电子成为正离子,非金属元素通常容易获得电子成为负离子。

三、视力与化学方程式1. 视力是化学反应发生过程和结果的简洁描述方式,它由反应物、产物和反应条件组成。

例如,氢气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的视力为2H2 + O2 -> 2H2O。

2. 化学方程式还可以表示反应物和产物的摩尔比例关系,摩尔比即反应物和产物的摩尔数之比。

例如,2H2 + O2 -> 2H2O表示在反应中,两个氢气分子和一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两个水分子。

四、酸碱中和反应1. 酸是指能够释放H+离子的物质,碱是指能够释放OH-离子的物质。

酸和碱可以互相中和生成盐和水,这种反应被称为酸碱中和反应。

例如,HCl(aq) + NaOH(aq) -> NaCl(aq) + H2O(l)。

2. 酸碱中和反应中,酸和碱的摩尔比例一般是1:1,即酸和碱的摩尔数相等。

初中化学知识点重点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点重点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点重点总结初中化学是学生接触化学科学的起始阶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本文将对初中化学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

# 一、物质的基本概念1. 物质: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实体,具有质量和体积。

2. 元素:由相同种类的原子组成,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3.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净物。

4.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其原有性质。

# 二、物质的分类与状态1.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由单一物质组成,具有固定的性质。

- 混合物: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可独立存在。

2. 物质的状态:- 固态: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 液态:具有固定的体积,但形状随容器变化。

- 气态:既无固定形状也无固定体积,受压易扩散。

# 三、化学反应1. 反应类型:- 合成反应: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

-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成多种物质。

- 置换反应: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

- 双置换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

2.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 四、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1. 原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 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

- 核外电子按能级排布。

2. 元素周期表:- 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排列。

- 周期表分为7个周期,18个族。

- 元素的性质随周期和族的变化呈现规律性。

# 五、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 化学式:- 表示物质组成的符号表达式。

- 通过元素符号和相应的数字表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需要遵循守恒原则,即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 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 六、酸碱与盐1. 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2. 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第一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1.知道:中国古代化学工艺著名成就:青铜器、钢铁冶炼、火药、瓷器。

2.知道:碳酸氢铵具有受热易分解的性质。

3.知道:钢铁年产量的1/10因锈蚀而损失掉。

4.理解:探究铁生锈消耗氧气实验的原理。

5.了解:验证含硫火柴燃烧产生二氧化硫的实验方法。

6.知道:佛来明发现青霉素、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我国首先研制出结晶牛胰岛素、门捷列夫创制周期表、居里夫妇发现钋和镭、诺贝尔研究炸药、200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研究导电塑料。

〖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7.知道: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的性质、变化、组成、结构、用途、制法。

8.知道:金刚石的有关组成和性质(硬度、可燃性、元素组成)。

9.了解:性质、变化、组成、结构、用途、制法等要素之间的决定关系。

10.学会:对蜡烛燃烧过程中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进行分析。

11.学会:探究面粉等有机物是否含碳元素的实验方法(烧焦)12.学会:判断常见变化的属性。

13.学会:对物质常见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描述。

14.知道:“烟”和“雾”的区别。

15.学会:能举例说明化学变化过程中通常伴随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第三节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16.理解:铜绿色、态等物理性质、组成元素、两点化学性质(可综合)。

17.理解:镁带的物理、化学性质。

18.学会:探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化学实验】19.知道:附录一中所有仪器名称及基本用途。

20.学会:附录一中列出的几种基本操作。

21.学会:完成简单的实验记录、实验报告,对实验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处理。

22.了解:实验药品分类摆放,剩余药品的如何处理。

23.学会:实验安全原则。

包括:不接触、不品尝药品味道,正确闻药品气味的方法,酒精灯的安全使用,可燃性气体的使用原则、实验注意点。

24.学会:实验突发事件的处理。

包括:酸碱泄漏处理,洒出酒精着火处理。

【第2章我们身边的物质】〖第一节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25.学会:捕捉空气的实验方法。

26.记住:空气中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27.理解: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

28.学会:分辨混合物和纯净物(常见物质),了解纯净物有固定组成、混合物无固定组成的道理。

并能从微观角度根据示意图分辨纯净物和混合物。

29.了解:氮气化学性质的不活泼性及其主要用途。

30.了解:稀有气体的稳定性及其主要用途。

并领悟性质决定用途的逻辑思想。

31.学会:对空气的自净能力、空气的污染状况、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等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并能进行简单的评述。

〖第二节性质活泼的氧气〗32.记住:氧气的存在、自然意义及常见物理性质(不要求记忆具体数据)。

33.了解:常见物质在空气中、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产物。

包括:木炭、铁丝、蜡烛、红磷、硫磺等。

领会氧气化学性质的活泼性。

学会检验氧气存在和氧气收集验满。

34.了解:氧化反应、缓慢氧化的基本涵义,并能判断常见生活现象是否属于缓慢氧化。

分辨可燃与支持燃烧这两个易混概念。

35.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

36.了解:工业制氧气的原理。

37.掌握:高锰酸钾、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实验原理、过程、注意点等。

了解催化剂的作用(不对此概念进行辨析和探究)。

〖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38.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存在、意义、主要产生途径(含碳燃料的燃烧和呼吸作用)、主要消耗途径(光合作用和溶解在自然界的水中)。

39.了解:二氧化碳的“三态”及其主要用途。

特别是干冰的广泛用途。

40.理解:二氧化碳的主要化学性质(与水反应、与碱反应),了解碳酸的酸性和不稳定性。

学会检验二氧化碳以及收集二氧化碳时验满的方法。

41.掌握: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概念,并能熟练应用。

42.理解:二氧化碳灭火的原理。

43.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及具体实验方法。

44.了解:二氧化碳浓度高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并知道在生活中预防的方法。

〖第四节自然界的水〗45.了解:水在自然界的存在状况和分布情况。

46.了解:电解水的实验装置、操作、现象(正负极产生什么气体、如何检验、体积比)。

47.知道:氢气燃烧的实验现象(包括玻璃管对火焰颜色的影响)48.学会:氢气燃烧产物的检验方法。

49.学会:学会两种基本操作:蒸发和过滤。

50.知道:硬水的概念及其危害。

51.了解:自然水和纯净水、软水与硬水的鉴别方法。

52.了解:水资源的保护、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节约用水等社会问题。

并能进行简要的阐述。

【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一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53.理解:建立“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微粒之间有空隙”、“气体中,微粒之间的距离比固体液体大”等基本观点。

54.学会:探究上述观点的实验方法。

〖第二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55.理解: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重要微粒。

能分辨常见物质的构成微粒(对于离子,只要求知道NaCl、CaCl2、CaCO3是由离子构成的;对于原子,只要求知道金属单质、金刚石、二氧化硅、硅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会用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描述物质的构成。

56.了解: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这是由于构成不同物质的微粒不同。

57.了解: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所发生的改变过程,进而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等基本原理。

知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58.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微粒是实际存在的,也是非常微小的。

59.了解:原子内部结构的探索过程。

知道作出重要贡献的两位科学家及其著名实验。

60.理解:原子内部的构成(只考到原子核和电子的层次,不涉及质子和中子)及带电情况、质量分布情况。

61.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掌握相关计算。

62.知道:离子与原子之间是通过得失电子相互转化的,并注意电荷数与得失电子数的关系。

能以食盐为例进行简要说明。

63.学会:离子符号书写方法,并记住下列离子符号(H+、OH—、Cl—、Na+、Ca2+、Mg2+、SO42—、CO32—)。

〖第三节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64.了解:元素的概念。

65.学会:书写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

会用元素的概念描述物质的组成。

理解元素符号的两种代表意义。

66.理解:能从分子原子元素的层次理解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概念。

并能对常见物质加以区分。

67.记住:地壳中元素含量的前5位:O、Si、Al、Fe、Ca。

海洋、人体、太阳中元素含量的前两位:O、H。

地核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铁元素。

68.了解:人体“必须元素”中的大量元素:O、C、H、N、Ca、P、S、K,“微量元素”:Fe、Cu、Mn、Zn、Co、I。

并了解Ca、Zn、I、Se等元素的缺乏症,Ga、Se的过量症。

〖第四节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69.了解:纯净物都有固定的元素组成。

70.掌握:常见物质化学式的书写。

71.学会:通过化学式,判断物质类别、计算组成元素质量比、判断分子构成、计算未知元素化合价和相对原子质量。

72.记住: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

73.学会: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合价的简要方法、技巧与原理。

含字母代替元素符号及含未知数的化学式计算不作要求。

74.知道:简单化合物的中文命名原则、化学式书写原则。

能根据常见物质的化学式读出中文名称,或由中文名称写出化学式。

75.学会:根据化学式,解决简单混合物成分分析的计算问题。

并能综合应用中间量等基本计算技巧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判断。

含字母未知数的化学式计算、杂质大于两种、纯技巧型计算等不作要求。

侧重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只含铜、氧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9.0克,测得其中含铜元素的质量为8.0克。

已知铜的氧化物有CuO和Cu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超过此题难度)A、固体样品的组成只有2种情况B、固体样品一定是CuO与Cu2O的混合物C、固体样品可能是Cu2O D、若固体样品由两种物质组成,则其中一种质量分数为4/9【第4章燃烧燃料】〖第一节燃烧与灭火〗76.了解:火是一种现象。

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知道燃烧一定发光、发热、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但初中阶段不刻意考查有无氧气参加。

77.理解:燃烧的三个条件。

并会用来解释生活中一些相关的现象。

78.了解:了解碳氢化合物在什么条件下会发生完全燃烧或不完全燃烧,知道两种情况下燃烧产物、燃烧快慢、放热多少等方面的差别。

了解不完全燃烧带来的负面影响。

79.了解:CO对人体产生毒害的机理。

了解CO产生的主要途径,具有预防大气污染的意识。

80.了解:爆炸形成的条件,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因素。

懂得常见易燃、易爆物的储存、运输、使用的注意点,熟悉相关标志。

81.了解: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发生爆炸的条件。

了解爆炸极限的概念。

知道引爆的常见因素(明火、电火花、高温、撞击等)。

82.理解:灭火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方法。

83.学会:常见火灾的处理方法。

在被困火灾区时,能懂得区分不同情况的自救方法。

84.了解:常见灭火器材及其使用方法、适用范围(主要指泡沫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的适用范围)。

〖第二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85.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知道用微粒的观点从微观上解释守恒的原因。

了解通过实验确定物质元素组成的基本原理(如:水的电解、有机物燃烧等)。

86.了解: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基本原则,学会依据质量守恒原理推算未知物化学式的方法。

87.学会:熟练书写常见化学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全书应掌握方程式共有: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2MgO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Fe3O43.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2Al2O34.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2CuO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2H2O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2P2O5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 点燃SO2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CO2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2CO(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2CO2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CO2 + 2H2O12. 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2SO2 + O2 尘埃2SO3二.几个分解反应: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2H2↑+ O2 ↑14. 加热碳酸氢铵:NH4HCO3 ==== NH3↑ + H2O + CO2 ↑15.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K2MnO4 + MnO2 + O2↑16. 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2H2O2 MnO2 2H2O + O2↑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CaO + CO2↑三.呼吸、光合作用:19. 呼吸作用:C6H12O6 + 6O2 === 6CO2 + 6H2O20. 光合作用:6CO2 + 6H2O 光照叶绿素C6H12O6 + 6O2四.氧化还原反应2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加热2Fe + 3CO2五.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1)金属单质+ 酸-------- 盐+ 氢气(置换反应)22. 锌和稀硫酸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23. 铁和稀硫酸反应:Fe + H2SO4 === FeSO4 + H2↑24. 镁和稀硫酸反应:Mg + H2SO4 === MgSO4 + H2↑25. 铝和稀硫酸反应: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26. 锌和稀盐酸反应:Zn + 2HCl === ZnCl2 + H2↑27. 铁和稀盐酸反应:Fe + 2HCl === FeCl2 + H2↑28. 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29. 铝和稀盐酸反应:2Al + 6HCl === 2AlCl3 + 3H2↑(及此类的具有相同规律的、常见物质参加的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