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酸雨对农作物的影响及防御措施
浅谈酸雨对农作物的影响及防御措施
浅谈酸雨对农作物的影响及防御措施[ 10-02-20 10:59:00 ] 作者:蔡娈卉陈新育编辑:studa090420论文关键词酸雨;农作物;危害;防御措施论文摘要主要介绍酸雨的概念及其形成因素,着重分析酸雨对改变土壤性质和土壤中微生物的负面影响及对农作物的直接危害,提出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酸雨对农作物的危害。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改造自然活动的加剧,酸雨发生频率呈上升趋势。
酸雨对公众健康、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及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
由于目前农业生产绝大部分还是露天工厂,酸雨对农作物的危害尤为突出。
1 酸雨的概念与形成因素1.1 概念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0的大气降水。
大气降水的形式包括雨、雪、冰雹、雾等。
未被污染的降水是中性的,pH值在7.00左右;当大气中SO2、CO2等有害物质浓度增加,与大气中水汽经过化学物理变化,形成pH值小于5.60的雨叫酸雨;形成pH值小于5.60的雪叫酸雪;形成pH值小于5.60的雾叫酸雾。
1.2 形成因素酸雨的成因既有人为的因素,也有大自然的影响。
人为因素主要是工业生产、燃烧煤炭、石油及汽车尾气和民用生活燃烧排放的硫和氮的氧化物;大自然因素主要是火山爆发等产生的物质,经过云内成雨过程,即水汽凝结在硫酸根、碳酸根等凝结核上,发生氧化反应,形成硫酸雨滴和碳酸雨滴;又经过云下冲刷过程,即含酸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合并吸附、冲刷其他含酸雨滴和含酸气体,形成较大雨滴,最后降落在地面上,形成酸雨。
1.2.1 酸性污染物的排放及转换条件。
一般来说,某地SO2污染越严重,降水中硫酸根离子浓度越高,导致pH值越低。
1.2.2 大气中的氨。
大气中的氨(NH3)对酸雨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氨是大气中唯一的常见气态碱。
由于它的水溶性,使它能与酸性气溶胶或雨水中的酸反应,起中和作用而降低酸度。
大气中氨的来源主要是有机物的分解和农田施用的氮肥的挥发。
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近年来,酸雨问题日益严重,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酸雨主要由大气中的硫酸和硝酸降下,在与土壤或水接触时会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给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带来一定的危害。
本文将重点探讨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来应对这一问题。
首先,酸雨会对土壤酸碱度产生影响。
长期受到酸雨浸泡的土壤会逐渐酸化,导致土壤酸碱度下降。
酸性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如铝离子、锰离子等会对植物根系造成直接损伤,阻碍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同时,酸性土壤中钙、镁等元素的含量也会减少,从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理代谢。
因此,酸雨对土壤酸碱度的影响是对植物生长的首要影响。
其次,酸雨对植物的叶片造成伤害。
酸雨降下后,其中的酸性物质会与植物叶片表面的蜡质发生反应,破坏叶片的防护层。
这样一来,植物叶片容易受到病菌和害虫的侵袭,引发疾病。
此外,酸雨中的有毒离子还会进入植物叶片,干扰叶绿素的合成,造成光合作用的受阻。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过程,其受到抑制将直接影响植物的养分供应和能量生产,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再次,酸雨会破坏植物根系的微生态环境。
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它们对于维持土壤的生态平衡和供给植物养分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受到酸雨的侵蚀,土壤中的微生物会急剧减少。
缺少这些微生物的协助,植物根际生态环境会受到破坏,影响植物根系的正常发育和养分吸收。
由此可见,酸雨对植物根系所依赖的微生态环境的影响是直接而严重的。
为了减轻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相应措施。
首先,加强对大气污染的监管和治理工作,减少硫酸和硝酸等酸性物质的排放,降低酸雨的形成。
其次,加强土壤的酸碱中和工作,采用石灰等调节剂来中和土壤的酸性,提高土壤的酸碱度,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另外,还可以通过施用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来增加土壤的养分含量,提高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能力。
此外,重视和保护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并合理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来促进微生物生长,改善植物根际环境,增强植物的抗逆性。
酸雨对土壤环境与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酸雨对土壤环境与农作物产量的影响近年来,酸雨逐渐成为全球环境领域的热点问题,其对土壤环境与农作物产量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超过80个国家和地区受到酸雨的侵袭,其中包括我国的部分地区。
本文将从酸雨对土壤酸碱度、营养元素流失、土壤微生物群落以及对农作物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并探讨一些缓解酸雨对土壤环境与农作物产量影响的方法。
首先,酸雨对土壤酸碱度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由于雨水中的酸性物质(如硫酸、硝酸)与土壤中的碱性物质(如钙、镁)发生反应,使土壤的pH值下降,从而导致土壤变酸。
酸性土壤不仅直接对植物根系造成伤害,还会导致土壤中微生物活性减弱、土壤结构破坏、有机质分解速度降低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此外,酸性土壤还会导致土壤中一些有益微量元素(如锌、铁)的溶解度增加,从而使这些元素的有效性降低,造成农作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不足。
其次,酸雨还会导致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流失。
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铵态氮、硝态氮等氮素形态会发生转化,从而使硝酸盐大量流失。
此外,酸雨还会使土壤中的磷、钾等重要营养元素溶解度增加,进一步加速了这些元素的流失速度。
这些营养元素的流失不仅导致了土壤肥力的下降,也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带来不利影响。
另外,酸雨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也有一定的影响。
土壤中的微生物是维持土壤的生态平衡以及农作物生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酸雨的酸性作用却会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研究表明,酸雨环境下土壤中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数量明显减少,一些有益微生物(如固氮菌、解磷菌)的活性下降,从而对土壤养分循环和植物的营养吸收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酸雨还会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结构,导致一些致病菌的增多,增加了农作物发生病害的风险。
然而,面对酸雨对土壤环境与农作物产量的影响,人们也在不断探索缓解和治理的方法。
首先,加强酸雨监测和预警体系的建设,对受酸雨侵袭的地区进行实时监测和精准预警,有助于及时采取措施减少酸雨对土壤环境的损害。
酸雨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酸雨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危害:
1、酸雨能诱发植物病虫害,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特别是小麦,在酸雨影响下,可减产13% 至34%。
大豆、蔬菜也容易受酸雨危害,导致蛋白质含量和产量下降。
2、酸雨对森林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恶化作用造成的。
3、酸雨可抑制某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降低酶活性,土壤中的固氮菌、细菌和放线菌均会明显受到酸雨的抑制。
策略:
1、开发新能源,如氢能,太阳能,水能,潮汐能,地热能等。
2、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3、工业生产排放气体处理后再排放。
4、少开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中国南方地区酸雨问题严重化影响农作物和生态系统
中国南方地区酸雨问题严重化影响农作物和生态系统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中国南方地区酸雨问题日益严重,给农作物生产和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从酸雨的形成原因、对农作物的危害和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酸雨的形成原因中国南方地区酸雨问题的加剧主要是由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和气象条件的影响。
工业排放和交通尾气等污染物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与大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反应,形成硫酸和硝酸,从而降雨过程中形成酸性降水。
此外,大气中存在的颗粒物也可以充当催化剂,加速酸雨的形成。
二、对农作物的危害酸雨对农作物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土壤酸化和叶面灼伤。
首先,酸雨的降落会导致土壤的酸化,使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减少,影响植物的养分吸收和根系生长。
其次,酸雨中的酸性物质直接接触作物的叶片,引起叶面灼伤,降低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三、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南方地区的酸雨问题还给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酸雨污染降低了水体的pH值,对河流、湖泊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危害水生生物。
同时,酸雨还对森林和湿地等生态系统造成伤害,破坏了植物的生长环境和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引发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四、解决措施为了应对酸雨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性的解决措施。
首先,要加强环境监测和数据收集工作,深入了解酸雨问题的分布和成因,为制定精准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应加强大气污染物的减排工作,加强工业和交通尾气的治理,控制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此外,要加强农业管理,推广合理的施肥技术,减少农药使用,提高土壤的缓冲能力。
同时,还需要加大生态环境修复力度,开展湿地保护和植树造林等活动,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
综上所述,中国南方地区酸雨问题严重化对农作物生产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我们应加强环境监测和数据收集,加强大气污染物的减排工作,改善农业管理水平,加大生态环境修复力度,共同保护好我们的环境,为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论文。酸雨的形成、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论文。
酸雨的形成、危害及其防治措施随着工业的发展,燃煤和汽车排放的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到空气中,形成酸性气体。
这些气体在高空中与水蒸气和氧气反应,形成了硫酸和硝酸,从而形成酸雨。
这些酸性气体也会与氨气和其他化合物反应,形成硫酸盐和硝酸盐,进一步加剧酸雨的程度。
二)酸雨的危害酸雨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破坏。
它会导致土壤酸化,破坏植物和动物的生存环境,影响农作物和林木的生长,导致渔业资源减少等。
同时,酸雨还会损害建筑物和文物,加速金属的腐蚀和石材的风化,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酸雨的防治措施为了控制酸雨的污染,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其中包括减少燃煤和汽车排放的废气,采用清洁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等,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实施土壤修复和植树造林等。
此外,全球各国还加强了国际合作,共同应对酸雨的挑战。
4HNO3等酸性物质,导致降水酸化。
此外,含磷、硫、氮的有机污染物、氟化物、溴化物、氯化物等也会对酸雨的形成产生影响。
甚至CO2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生成酸雨。
酸雾和酸雨的形成还与臭氧等氧化性物质有关,它们会与还原性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氧化物,氧化物与水结合后形成酸性物质。
这些酸性物质会导致环境酸化,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酸雨主要由NOxSO2等大气污染物与水分反应形成。
除此之外,还有含磷、硫、氮的有机污染物、氟化物、溴化物、氯化物等。
酸雾和酸雨的形成还与臭氧等氧化性物质有关。
这些酸性物质会导致环境酸化,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酸雨中含有硫酸和硝酸等酸性物质,其中硫酸约占60%~65%,硝酸约30%,盐酸约5%,有机酸约2%左右。
二氧化硫是硫酸的主要排放源,主要来自发电厂、钢铁厂、冶炼厂等。
全球每年人为释放的二氧化硫约1.6亿吨。
氮氧化物则主要来自高温燃烧,如汽车发动机和矿物燃料燃烧。
人类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自然源相比数量上虽然大体相当,但因自然界自我清洁能力有限,人为造成的二氧化硫量居多。
酸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酸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一、酸雨是什么酸雨正式的名称是为酸性沉降.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雾、雹等大气降水。
它可分为'湿沉降'与'干沉降'两大类,前者指的是所有气状污染物或粒状污染物,随着雨、雪、雾或雹等降水型态而落到地面,后者是指在不降雨的日子,从空中降下来的灰尘所带的一些酸性物质。
下面湘蓝科学仪器小编来为大家再具体讲解一下酸雨。
二、酸雨的形成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
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多为硫酸雨,少为硝酸雨,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我国酸雨分布图三、酸雨的危害1.酸雨可导致土壤酸化,酸雨尚能加速土壤矿物质营养元素的流失;改变土壤结构,导致土壤贫瘠化,影响植物正常发育;酸雨还能诱发植物病虫害,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
2.酸雨可对森林植物产生很大危害。
叶片与酸雨接触的时间越长,受到的损害越严重。
在降水PH 值小于 4.5 的地区,马尾松林、华山松和冷杉林等出现大量黄叶并脱落,森林成片地衰亡。
酸雨腐蚀后的森林3.酸雨能使非金属建筑材料(混凝土、砂浆和灰砂砖)表面硬化水泥溶解,出现空洞和裂缝,导致强度降低,从而损坏建筑物。
四、酸雨的防治措施1使用.原煤脱硫技术,除去燃煤中大约40%一60%的无机硫。
2.优先使用低硫燃料,如含硫较低的低硫煤和天然气等。
3.改进燃煤技术,减少燃煤过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4.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进行烟气脱硫。
5.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可燃冰等。
【试题链接】下图是沿我国境内某一经线的气候统计表。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①区域地形区的名称是A. 太行山B. 四川盆地C. 云贵高原D. 秦岭(2) 图中②区域的区域特征是A. 河流谷地泥沙沉积,形成“黄土地”B. 地势低平,多数地区海拔在100m以下C.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小麦不能越冬D. 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但冬春季节较干旱(3) 当前,①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最迫切的问题是A. 盐碱地的治理B.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C. 酸雨的防治D. 土地荒漠化的治理下图示意某特大城市2002~2008年降水pH平均值和酸雨频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酸雨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
酸雨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由于工业和居民生活向大气中排放污染物质造成的大气降水、地表淡水和土壤的酸化问题,现已成为全球性的尖锐问题。
在我国,酸沉降对农作物、森林、土壤和水体的影响已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和生态危害。
因此,针对具体的酸沉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农、林业的危害损失,提出有效的防治技术和措施,对改善我国酸雨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标签:酸雨形势危害原因措施酸雨这一概念是英国化学家RA史密斯于1872年最先提出的。
顾名思义,酸雨就是显酸性的雨。
目前,一般把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
它包括雨、雪、雹、雾等降水过程。
从大气污染物沉降的角度又把“酸雨”称为“酸性降水”。
又称为“酸沉降”,再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为了更完整地表达“酸沉降”这个环境问题的概念,有人称为“环境酸化”。
1酸雨的形成原因工业生产、民用生活燃烧煤炭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燃烧石油以及汽车尾气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经过“云内成雨过程”,即水汽凝结在硫酸根、硝酸根等凝结核上,发生液相氧化反应,形成硫酸雨滴和硝酸雨滴;又经过“云下冲刷过程”,即含酸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合并吸附、冲刷其他含酸雨滴和含酸气体,形成较大雨滴,最后降落在地面上,形成了酸雨。
由此可见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
2酸雨的形势酸雨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酸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未来20年内酸雨的影响将继续扩大并对工农业及人民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而我国酸雨正呈蔓延之势,是继欧洲、北美之后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区。
80 年代,我国的酸雨主要发生在以重庆、贵阳和柳州为代表的川贵两广地区,酸雨区面积为170 万平方公里。
到90 年代中期,酸雨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酸雨面积扩大了100 多万平方公里。
以长沙、赣州、南昌、怀化为代表的华中酸雨区现已成为全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其中心区年降酸雨频率高于90%,几乎到了逢雨必酸的程度。
酸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酸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酸雨是一种由大气中的硫酸和硝酸形成的降水,它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酸雨对土壤、水体和植被的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首先,酸雨对土壤的影响是显著的。
酸雨中的硫酸和硝酸会与土壤中的钙、镁等碱性离子反应,形成硫酸盐和硝酸盐,导致土壤酸化。
酸性土壤不仅影响作物的生长,还会使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释放,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此外,酸雨还会破坏土壤的结构,使其变得松散,进一步加剧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风险。
其次,酸雨对水体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当酸雨降落在湖泊、河流和水库等水体上时,其中的酸性物质会使水体的pH值下降,造成水体酸化。
这不仅直接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还会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
酸性水体中的铝离子会释放出来,对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鳃呼吸系统造成伤害,甚至导致大量死亡。
此外,酸雨还会加速水体中有害物质的溶解和扩散,对水源地的安全构成威胁。
最后,酸雨对植被的影响也是十分严重的。
酸雨中的酸性物质会直接接触到植物的叶片和茎干,导致植物表面的蜡质层受损,增加水分蒸发和光合作用的损失。
同时,酸雨中的硫酸和硝酸会被植物吸收,使植物体内的离子平衡被破坏,影响其正常生长和发育。
一些植物对酸性土壤和酸性水体的适应能力较弱,因此酸雨对它们的伤害更为明显。
这不仅威胁到植物的生存,还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
针对酸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首先,减少大气中的污染物排放是关键。
政府应加强对工业企业和交通运输的监管,推动使用清洁能源和低排放技术。
其次,建立酸雨监测网络,及时监测和预警酸雨的分布和程度,为环境保护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加强环境教育和公众意识的提高也是重要的一环,只有人们意识到酸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危害,才能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
总之,酸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包括土壤酸化、水体酸化和植被受损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监测和预警,以及提高公众意识。
酸雨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酸雨的危害与防治措施酸雨是指大气中酸性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与雨水或雨滴混合形成的降水,其PH值低于正常降水的范围。
这种酸性降水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阐述酸雨的危害及相关的防治措施。
一、酸雨的危害1. 影响植物生长:酸雨中的酸性物质会破坏土壤的酸碱平衡,使土壤酸化,导致植物无法吸收到足够的养分,抑制植物的生长与发育,甚至引发植物死亡。
2. 水环境污染:酸雨进入水体,使水体的PH值下降,对水生生物造成直接的伤害,导致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3. 严重影响建筑物与文化遗产:酸雨中的酸性物质能腐蚀建筑物的表面,加速建筑材料的老化,导致建筑物损坏。
同时,文化遗产也遭受着酸雨的侵蚀,使其失去原有的文化价值。
4. 健康问题:酸雨中带有的酸性物质能够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如引起眼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二、防治措施1. 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加强大气污染物的减排工作,优化工业结构,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通过提高燃煤等能源的燃烧效率,减少废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2. 发展绿色交通工具:加快推进电动汽车的普及与发展,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
同时,推广公共交通工具,鼓励人们减少使用私家车,减少尾气排放。
3. 推广清洁能源:加大对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力度,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4. 加强环境监测与数据分析:建设环境监测站点,监测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变化,及早发现酸雨问题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5.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通过加强环境教育、宣传与科普工作,提高公众对酸雨危害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鼓励人们采取积极行动,共同参与酸雨防治。
结语:酸雨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通过减少污染物排放、发展清洁能源、推广绿色交通工具等举措,可以减少酸雨的发生,保护我们的环境与健康。
同时,也需要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共同参与酸雨防治的努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酸雨对农作物的危害
酸雨对农作物的危害摘要:由于酸雨的对我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从酸雨对农作物及农作物的根系进行说明酸雨对我国农业的产生的影响,及提出的几点防治措施,并呼吁公民积极参与到酸雨防治的行动中去。
引言酸雨是全球三大环境问题之一,酸雨同时会引起地球温度升高,即通常所说的温室效应,由温室气体量的增大可预计到2100年全球气温会增加1℃至3.5℃,海平面将上升,危及沿海地区。
酸雨对人体产生极大危害,酸雨形成前的气体危害则更严重;人们患肺病、气管炎等疾病的机率增大,据悉,全球每年由硫、氮氧化物等化学气体造成的伤亡人数已达35000人,且数目还在日益增大。
我国酸雨分布主要集中在四川、重庆、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市区,其中四川最为严重。
由于冬季取暖或汽车数量的增加,导致某些城市酸雨污染时有发生:如北京、兰州、沈阳、西安、武汉、南京、广州、上海等大城市。
由硫氧化物与氮氧化物所引起的酸雨对社会经济带来巨大损失,据统计,酸雨对农作物的危害致使每年损失近23亿元,还有对建筑物、文物古迹损害都很惨重。
酸雨会影响农作物水稻的叶子,同时土壤中的金属元素因被酸雨溶解,造成矿物质大量流失,植物无法获得充足的养分,将枯萎、死亡。
但土壤中因酸雨释出的金属也可能为植物吸收造成影响,这问题极其复杂,譬如,酸雨中某些金属( 如,铁)的释出反而有助于植物的生长。
因此,我们需要对酸雨对农作物的危害进行分析。
1 酸雨的形成原因工业生产、民用生活燃烧煤炭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燃烧石油以及汽车尾气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经过“云内成雨过程”,即水汽凝结在硫酸根、硝酸根等凝结核上,发生液相氧化反应,形成硫酸雨滴和硝酸雨滴;1.1 天然排放源(1)海洋:海洋雾沫,它们会夹带一些硫酸到空中。
(2).生物:土壤中某些机体,如动物死尸和植物败叶在细菌作用下可分解某些硫化物,继而转化为二氧化硫。
(3).火山爆发:喷出可观量的二氧化硫气体。
(4).雷电和干热引起的森林火灾也是一种天然硫氧化物排放源,因为树木也含有微量硫。
酸雨的成因与防治措施
酸雨的成因与防治措施酸雨是一种环境问题,其成因与防治措施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酸雨的成因以及我们应当采取的防治措施展开论述。
一、酸雨的成因酸雨指的是大气中含有过多酸性物质,降落至地面的雨水。
其主要成因如下:1.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主要的酸雨源。
这些物质进入大气后与氧气反应生成酸性物质,进而通过降雨形式降落至地面。
2. 工业排放和交通尾气:工厂的废气排放以及机动车的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都会对大气质量造成损害,从而形成酸雨。
3. 化学反应:大气中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有机化合物会通过光化学反应和氧气反应产生酸性物质,进而导致酸雨的形成。
二、酸雨的危害酸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其主要影响有以下几点:1. 水体污染:酸雨降落至地面后,会导致水体酸化,使得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的酸度升高。
这种酸性水质不仅对水中生物产生直接威胁,还会对水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2. 土壤侵蚀:酸雨中的酸性物质会与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反应,使得土壤酸化。
这会导致土壤养分流失,破坏农田的肥力,进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3. 植物受损:酸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直接影响。
酸性水质会溶解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并加速其吸收入植物体内,导致植物毒害,甚至死亡。
4. 建筑物腐蚀:酸雨中的酸性物质会腐蚀建筑物的表面材料,如石头、金属等,给城市建筑造成严重的损害。
三、酸雨的防治措施为了减小和消除酸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的威胁,我们应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 政府政策的制定:政府应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限制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的排放。
同时,政府也应加大对环境治理的投入力度,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
2. 排放控制技术的改进:对于工业企业和汽车尾气等存在的大气污染源,应采取先进的排放控制技术,以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量。
例如,采用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等。
3. 能源结构的调整: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减少酸雨产生的重要途径。
酸雨的危害及预防保护措施
酸雨的危害及预防保护措施酸雨的危害酸雨使土壤酸化,危害植物,破坏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科学家曾经试验给植物浇酸水,只要水的pH值低到3以下,水稻、松树、向日葵等叶子表面就会出现坏死斑点;而且酸水夺去了植物体内的钙镁等物质使植物逐渐衰弱。
酸雨还可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
例如,冬小麦在pH为3.5的酸雨影响下将减产13.7%,pH 为2.5时更减产34%。
更为严重的是,酸雨还使土壤中的铝、汞等十分有害的金属离子游离出来,这不仅对陆地植物,而且对水生的动植物都是十分有害的。
欧洲和北美几千个湖泊鱼类灭绝成为死湖,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现今欧洲已有30%的森林因酸雨而退化;酸雨造成美国75%的湖泊和大约一半的河流酸化;加拿大43%的土地已对酸雨高度敏感,有14000个湖泊是酸性的。
大理石含钙特多,因此最怕酸雨侵蚀。
例如,已经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著名印度泰姬陵,由于大气污染和酸雨的腐蚀,大理石失去光泽,乳白色逐渐泛黄,有的变成了锈色。
酸雨同样也腐蚀金属文物古迹。
例如,著名的美国纽约港自由女神像,钢筋混凝土外包的薄铜片因酸雨而变得疏松,一触即掉(而在1932年检查时还是完好的),因此不得不进行大修(已于1986年女神像建立100周年时修复完毕)。
酸雨的防治世界各国都认识到,大气无国界,防治酸雨是一个国际性的环境问题,不能依靠一个国家单独解决,必须共同采取对策,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目前世界上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主要措施有:1、原煤脱硫技术。
2、优先使用低硫燃料。
3、改进燃煤技术,减少燃煤过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4、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进行烟气脱硫。
目前主要用石灰法。
论酸雨的形成危害与防治措施
邓劲扬 ( 茂名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广东茂名 5 2 5 0 0 0 )
摘 要: 近年 来, 随 着 工业 的 高速 发展 , 酸雨 逐 年 上 升 给 生 态 环 境 和 社 会 经 济 带 来 了严 重 的 影 响 和 破 坏 ,同时 . 这将 严 重影 响人 类 的 生存 环境 。 酸 雨 的 防 治 已成 为我 国
( 注: 元 素后 的数字为脚标, 化学式前 的数为化学计量数 。) 我 国的 酸雨 是 典 型 的硫 酸型 酸 雨 。
3酸 雨的 危害性概 述
酸雨会对环境带来广泛的危害, 造成 巨大的经济损失。其危 害 主要有 以下几个方面 。 3 . 1使 土 壤 酸 化 破坏土壤微生物 的群落数量影响微 生物 的整体数量 , 抑制 了 土壤中氮的有机物分解 , 土壤贫瘠化 加剧 , 导致生长在这 里的植 物逐渐 的退化。 3 . 2破 坏 水 环 境 当P H值下降到 5 . 0时 , 河底淤泥中有毒 的金 属不 断溶解 , 鱼 卵不能正常孵化 , 即使孵 化也会加速水生生物 的死亡 。 3 - 3腐蚀 了大 量 的 建 筑 物 、 通 讯 电缆 、 历 史古 迹 和 工 业 设 备等 。
环境 污 染 防 治工 作 的 一 项 重要 内容 。 本 文介 绍 了酸 雨 的 形 成及 其 社 会 危 害性 的 分 析. 并提 出 了主要 的 防 治措 施 , O2 = 2NO2 3NO2 +H2 0=2HNO NO
总 的化 学 反 应 方 程 式:
3 . 4直接 危 害植 物
2对 酸 雨 的 形 成 原 因 分 析
酸雨 的形成 条件极其复杂 , 受 到多方面 的影 响 , 化 学性质和 物理性质都是 影响酸雨 的主要 因素 ,酸雨的形成离不 开两大物 质, 有机酸 和无机 酸。但是绝 大部分 的含量都有硝酸 和硫酸 的组 分 。工业 生产 和民用生产是排出二氧化硫 的主要地区。汽车排放 的尾气 中含有 氮氧化合物 ,燃 烧 的石 油经过云 内雨逐 渐形成水 汽, 水汽的凝结 主要是 附在硝酸根 和硫酸根等凝 结核 中 , 这样不 仅可 以进行液相反应还可 以形成硝酸雨滴和硫酸雨滴 , 酸雨在整 个云下 冲涮洗 礼之后 , 逐渐下 降 , 并且不 断的 吸附空气 中 的尘粒 然后合并成云雨 , 最后形成酸雨 。酸雨 的气体 和其他含酸 的气体 会直接形成较 大的雨滴 。 最后形成硫酸 型的雨水 。 通常 , 大气中含 有二 氧化碳 , 降水溶 解在二氧化碳 时 , 可能会形成 较弱 的硫酸 型 降雨 , 因此 , 正常 的雨水斗含有酸雨 的成分 , 可以是微 酸性 , P H值 在5  ̄ 6 之 间。其 中 1 9 8 6年 6月的国际环境 会议 上 , 第一次将 P H 值定 为小 于 5 . 6的酸雨 。酸雨 中的酸 绝大部分是硝酸( 可占2 5 % 3 0 %) 和硫酸f 可占6 5 %~ 7 0 %) 。 酸雨 的形成过程, 可用以下两种类 型的化学反应来 表示:
分析酸雨气象成因分析及对农作物危害与防御
分析酸雨气象成因分析及对农作物危害与防御摘要:随着我国工业生产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然而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环境问题却越加严重,尤其是酸雨的形成,是目前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
酸雨对人们的生活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农作物的危害极其大,因此必须要针对酸雨的特点以及对农作物的危害,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此来降低酸雨对农作物的危害。
本文主要是对酸雨气候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酸雨对农作物的危害,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酸雨;形成原因;农作物;危害;措施前言:酸雨主要是指pH值小于5.60的大气降水,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就是工业生产、煤炭等能源的燃烧以及汽车尾气与生活燃烧形成的含硫、含氮氧化物排放到空气中,形成酸性气体,最终形成酸雨。
酸雨落到地面会对土壤造成严重的危害,导致土壤被酸化,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所以针对这种现象,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酸雨的排放,避免对农作物造成较大的影响。
一、酸雨气象的成因对于酸雨的形成因素有大自然因素的影响也有人为因素的影响,对于人为因素而言主要是工业生产活动所产生的含硫以及含氮气体,升入到空气中,对空气进行污染,形成酸性气体最终形成酸雨[1]。
不仅是工业生产,人们日常中燃烧的煤炭、石油等能源以及汽车尾气的排放也会产生大量的含硫含氮气体,从而上升到大气层最终形成酸雨。
对于自然因素而言,主要是火山爆发等会产生物质,在形成雨的过程中发生氧化反应,形成酸雨。
大气中酸性气体的含量越高,那么酸雨污染则越加严重。
另外大气中的颗粒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酸雨的形成,若是大气颗粒物属酸性,那么将会加重酸雨的形成。
图1,酸雨的形成二、酸雨对农作物的影响酸雨对农作物具有很严重的危害,酸雨落到土壤之上将会与土壤发生反应,对土壤的性质以及微生物造成破坏,最终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以及品质。
首先酸雨会加快土壤的酸化,土壤在经过酸雨冲刷之后,将会加剧土壤酸性化[2]。
并且在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氢氧化物,若是土壤出现酸化的问状况,那么将会加速土壤中含铝的原生和次生矿物风化而释放出大量的铝离子,从而形成铝化合物,若是植物长期吸收铝化合物,那么将会出现中毒甚至死亡的状况。
酸雨气象成因以及对农作物的危害与防御措施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衡水市为例于兰芳1冯树荣2闫薇1史田田1李少博1(1.衡水职业技术学院,河北衡水053000;2.衡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衡水053000)[摘要]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取得显著成效。
但脏乱差等问题在部分农村地区仍比较突出,尤其是环境卫生问题,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加速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已迫在眉睫。
基于此,本文以河北省衡水市为例,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以期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尽快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质量,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关键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衡水市[中图分类号]D4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20)34-111-21衡水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建设美好生态宜居乡村,河北省衡水市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项举措,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大力建设美丽宜居新农村,收到明显成效。
但目前依旧面临诸多突出问题,尤其是环境卫生问题,已成为危害公共安全与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
1.1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问题近年来,衡水市所有村庄均建设了露天垃圾收集池。
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到,村庄虽有垃圾收集池,但部分农村的生活垃圾仍是随意丢弃堆放,主要倾倒地点为房前屋后空闲地、路边、坑边及低洼地等[1]。
距离收集池稍远的村民,为方便自己,随意将垃圾就近倾倒。
此外,露天收集池中的垃圾也并非日产日清,某些仅为了应付上级卫生检查,采取简易用土掩埋的方式,农村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现象仍比较突出。
1.2农村水体污染问题生活污水是人们日常生活生产中各种污水的总称,包括厨房、洗涤室、浴室等排出的污水和厕所排出的含粪便污水等。
目前,多数农村地区还是将生活污水不加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街道,不仅给村民的出行带来不便,而且所含的有害成分将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环境和人体,对生态系统和人们健康造成多方面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酸雨对农作物的影响及防御措施
摘要:主要介绍酸雨的概念及其形成因素,着重分析酸雨对改变土壤性质和土壤中微生物的负面影响及对农作物的直接危害,提出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酸雨对农作物的危害。
关键词:酸雨;农作物;危害;防御措施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改造自然活动的加剧,酸雨发生频率呈上升趋势。
酸雨对公众健康、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及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
由于目前农业生产绝大部分还是露天工厂,酸雨对农作物的危害尤为突出。
1 酸雨的概念与形成因素
1.1 概念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0的大气降水。
大气降水的形式包括雨、雪、冰雹、雾等。
未被污染的降水是中性的,pH值在7.00左右;当大气中SO2、CO2等有害物质浓度增加,与大气中水汽经过化学物理变化,形成pH值小于5.60的雨叫酸雨;形成pH值小于5.60的雪叫酸雪;形成pH值小于5.60的雾叫酸雾。
1.2 形成因素
酸雨的成因既有人为的因素,也有大自然的影响。
人为因素主要是工业生产、燃烧煤炭、石油及汽车尾气和民用生活燃烧排放的硫和氮的氧化物;大自然因素主要是火山爆发等产生的物质,经过云内成雨过程,即水汽凝结在硫酸根、碳酸根等凝结核上,发生氧化反应,形成硫酸雨滴和碳酸雨滴;又经过云下冲刷过程,即含酸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合并吸附、冲刷其他含酸雨滴和含酸气体,形成较大雨滴,最后降落在地面上,形成酸雨。
1.2.1 酸性污染物的排放及转换条件。
一般来说,某地SO2污染越严重,降水中硫酸根离子浓度越高,导致pH值越低。
1.2.2 大气中的氨。
大气中的氨(NH3)对酸雨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氨是大气中唯一的常见气态碱。
由于它的水溶性,使它能与酸性气溶胶或雨水中的酸反应,起中和作用而降低酸度。
大气中氨的来源主要是有机物的分解和农田施用的氮肥的挥发。
土壤中氨的挥发量随着土壤pH值的上升而增大,而大气水汽中酸度随氨的增加而降低。
1.2.3 颗粒物酸度及其缓冲能力。
大气中的污染物除酸性气体SO2和CO2外,还有一个重要成员——颗粒物。
颗粒物的来源很复杂。
主要有煤尘和风沙扬尘。
后者在北方约占1/2,在南方约占1/3。
颗粒物对酸雨的形成有2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所含的催化金属促使SO2氧化成酸;二是对酸起中和作用。
但如果颗粒物本身是酸性的,就不能起中和作用,而且还会成为酸的来源之一。
目前我国大气颗粒物浓度水平普遍很高,为国外的几倍到十几倍。
1.2.4 天气形势的影响。
如果气象条件和地形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则大气中污染物浓度降低,酸雨就减弱,反之则加重(如逆温现象)。
2 酸雨对农作物的影响
酸雨对农作物的危害,主要是通过对土壤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对作物产生间接影响和直接危害,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
2.1 加快土壤酸化
酸雨首先导致土壤酸化。
我国北方土壤呈碱性,对酸雨有一定缓冲能力,但南方土壤多呈酸性,经酸雨冲刷,就使酸化加剧;同时土壤中含有大量铝的氢氧化物,土壤酸化后,可加速土壤中含铝的原生和次生矿物风化而释放大量铝离子,形成植物可吸收形态的铝化合物。
植物长期过
量吸收铝会中毒,甚至死亡。
酸雨也能加速土壤矿物质营养元素流失,改变土壤结构,导致土壤贫瘠化,影响植物正常发育。
酸雨还能诱发作物病虫害,使作物减产。
2.2 改变土壤微生物种群
酸雨可使土壤微生物种群变化,细菌个体生长变小,生长繁殖速度降低。
如可使分解有机质与蛋白质的主要微生物类群芽孢杆菌及毛杆菌和有关真菌数量降低,影响营养元素的良性循环,造成农业减产。
特别是酸雨可降低土壤中氨化细菌和固氮细菌的数量,使土壤微生物的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能力下降,对农作物生长大为不利。
2.3 直接危害农作物,降低产量影响品质
2.3.1 酸沉降对农作物的急性伤害和慢性伤害。
急性伤害通常指强酸雨或高浓度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与农作物接触,其叶片在短时间(1~3d)内出现细胞死亡,严重者出现枯叶、枯枝、枯梢和枯株。
这种情况在实验室和土法炼硫窑附近常见。
慢性伤害,一般指弱酸雨或低浓度的二氧化硫污染物长期与农作物接触,其叶色失绿或色素变化,破坏作物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导致细胞死亡,其可见伤害症状为过早落叶等。
一般酸雨地区或二氧化硫长期超标地区,会发生这种现象,这也是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的原因。
2.3.2 不同作物受二氧化硫伤害的敏感性。
不同农作物受二氧化硫伤害的敏感性不同。
科学家在实验室内用一定剂量的二氧化硫去熏不同农作物。
一段时间之后,不同农作物伤害完全不同,可分为敏感性农作物、中等敏感性农作物和抗性农作物等3类。
敏感农作物有大麦、棉花、大豆、菠菜、胡萝卜和辣椒等;中等抗性农作物为小麦、菜豆、花生、黄瓜、油菜和番茄等;抗性农作物为水稻、玉米和马铃薯等。
2.3.3 对农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科学家试验后,估算我国南方7省大豆因酸雨受灾面积约158.67万公顷,减产约20万吨,减产幅度约6%,每年经济损失约1 400万元。
稻、麦等禾本科作物叶面积小,蜡质层厚,可湿性差,对酸雨敏感性弱,但强酸雨仍可导致叶面扭曲,生成褐黄或褐红伤斑,造成减产。
水稻生长期是翠绿色的,成熟期时是黄色的,1982年6月18日
重庆下了一场pH值为3.9的强酸雨,某乡逾666.67hm2水稻叶片迅速变成赤色,这场酸雨灾害产量损失400t以上。
大棚酸雨试验也证明,强酸雨将导致叶面产生赤色伤斑。
酸雨造成蔬菜叶面黄斑,生长不良,抗病能力减弱,产量下降。
据有关资料报道,不同品种蔬菜对酸雨的敏感程度不同,在pH值为3.5的高酸性环境中,对酸敏感蔬菜番茄、芹菜、豇豆和黄瓜产量可下降20%;中等敏感性的生菜、四季豆和辣椒产量下降10%~20%;抗酸性较强的青椒、甘蓝、小白菜、菠菜和胡萝卜产量下降低于10%。
3 防御措施
减少酸雨主要是减少烧煤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
可以采取的措施有以下方面:一是采用烟气脱硫装置;二是提高煤炭燃烧的利用率;三是用煤气或天然气代替烧煤;四是节约用电(因为大部分电厂是燃煤发电);五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车辆就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六是购买包装简单的商品(因为生产豪华包装要消耗较多电能);七是支持废物回收再生(废物再生可以大量节省电能和少烧煤炭);八是大力开发新能源;九是培育耐酸雨的农作物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