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能源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市新能源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成都市新能源产业功能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〇一一年六月

目录

一、发展基础与发展前景 (1)

(一)发展基础 (1)

(二)发展前景 (5)

二、发展思路和目标 (6)

(一)发展思路 (6)

(二)发展目标 (6)

三、空间布局和发展重点 (7)

(一)空间布局 (7)

(二)发展重点 (8)

1. 太阳能 (8)

2. 核能 (10)

3. 风能 (10)

4. 动力及储能电池 (11)

5. 智能电网 (12)

四、主要任务 (12)

(一)掌握核心技术 (12)

(二)培育优势企业 (13)

(三)加快项目推进 (14)

(四)完善平台建设 (14)

(五)加快载体建设 (14)

五、保障措施 (15)

(一)加强组织领导 (15)

(二)加强政策扶持 (15)

(三)落实规划任务 (15)

(四)强化目标考核 (15)

为进一步推动成都新能源产业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西部第一、全国一流”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基地的要求,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成都市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成都市产业功能区规划》等文件,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发展前景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成都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建立了新能源产业功能区,加快核心技术研发与转化,加强产业招商与项目建设,实现了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技术路线较为领先、产品类别相对齐全、产业链比较完善、研发与检测实力比较雄厚的产业发展特色。2010年,成都获批“新能源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成都(国家)新能源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并蝉联“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新能源产业城市”称号。

1. 产业规模快速壮大

成都新能源产业自2008年起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6.75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187%,年均增

— 2 —

长率达70%。其中,太阳能、核能、风能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33.86亿元、72.45亿元、80.44亿元,分别占新能源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的47%、25%、28%。

2. 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太阳能产业。现有规模以上企业48户,201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4亿元。晶硅光伏方面,具备多晶硅材料、铸锭、切片、电池片、电池组件的完整产业链,目前已形成500兆瓦硅片、500兆瓦电池片、150兆瓦电池组件生产规模;薄膜光伏方面,非晶硅、碲化镉、铜铟镓硒薄膜电池全面发展,具备薄膜材料、玻璃基板、薄膜电池的完整产业链,在建薄膜光伏产能3200兆瓦,预计今年首个非晶硅薄膜电池项目可实现投产;聚光光伏方面,已开工建设全球首个聚光光伏产业园,将形成2GW聚光光伏发电系统生产能力;光热方面,2.5GW聚光热发电反射镜系统生产线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核能产业。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8户,201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2亿元。核能发电方面,在核动力工程设计、核蒸汽供应系统集成供应、反应堆运行和应用研究、反应堆工程实验研究及核级设备鉴定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拥有一批压力容器、控

— 2 —

制棒驱动机构、核电主管道、超细颗粒各向同性石墨制品等核岛关键部件、材料的生产企业;非动力核技术应用方面,在同位素及制品、辐照加工等方面具有一定基础。

——风能产业。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9户,201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亿元。拥有1.5兆瓦级以上的风电电机生产能力,风电润滑液压设备、风电轴承产能规模居国内领先,目前已形成2200台风电电机、7000套风电润滑液压设备、1.2万套风电轴承生产规模。

——动力及储能电池产业。现有企业9户,201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亿元。具备镍氢电池及锂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电解质完整产业链,目前已形成年产贮氢合金材料5000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8500吨、隔膜500万平方米、水性粘合剂1100吨、锂电池2000万安时的生产规模。

——智能电网产业。现有企业10余户,201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已有微功率智能电网用户信息采集系统、智能电表、智能型交流和直流一体化系统等相关研发产品。

3. 核心技术取得突破

——太阳能产业。晶硅光伏方面,在多晶硅及单晶硅铸锭、切片,多晶硅及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工艺方面具有核心竞争

— 2 —

力;薄膜光伏方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5N碲化镉液相合成技术,非晶锗硅双结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核心技术;聚光光伏方面,拥有集发电和LED照明于一体的双用聚光太阳电池组件、追踪式大型菲涅耳透镜点聚焦太阳能系统等国家太阳能专利,太阳能自动控制器、太阳能户用聚光光伏(CPV)发电系统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认证。

——核能产业。拥有核电站一回路主管道材料的成分优化和控制技术、一回路主管道大尺寸弯管铸件致密化静态铸造技术、焊缝探伤检测技术,具有国内领先的控制棒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风能产业。“兆瓦级变速恒频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已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具有大型风电轴承成形加工工艺和检测技术,拥有风机的核心控制技术,成功申请“风力发电机增速器的稀油润滑装置”、“立式旋转机械的润滑供油设备”、“风力发电润滑系统过滤器”等15项风电润滑液压冷却系统专利。

——动力及储能电池产业。拥有“宽温区镍氢电池”、纳米磷酸铁锂、锂电池隔膜制造核心技术。

——智能电网产业。拥有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配网自动— 2 —

化系统、电缆网监控系统、能源管理与智能表计、汽车充电设备核心技术。

4. 载体建设成效显著

2010年,规划建设了成都市新能源产业功能区,引导新能源产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规划方面,功能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已完成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建设方面,已开发建成面积15.1 Km2,建成120余公里骨架道路和110KV变电站4座,形成日供水22万吨、供气50万立方、处理污水3.5万吨能力;管理方面,成立了由市领导任组长的新能源产业功能区领导小组,确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管委会加投资公司的管理模式。

5. 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2007年以来,成都累计引进投资额亿元以上新能源项目34个,其中50-100亿元项目4个,100亿元以上项目2个。

——太阳能产业。已投产的有天威新能源(一期和二期)、天威四川硅业等;处于加快建设阶段的有汉能控股、旭双太阳能等;促进开工的有通威太阳能、中汉电力等。

——核能产业。已投产的有三洲川化机、川开实业、瑞迪机械等;处于加快建设阶段的有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军民两用

—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